基础生态学终结版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下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事物和其他生物

生存因子:大学课程资料中转群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类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内稳态: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小气候: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最大出生率与实际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哈-温定律: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

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种群中更明显。

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空间异质性: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亦称周边效应。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物源,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个物种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的生态过程。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种间竞争: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业。竞争的结

果通常是不对称的。

渐变群: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表现性特征或等位基因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称为趋同适应。

多度:群落内各物种的个体数量。

群落演替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原生演替: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的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如冰川的移动等造成的裸地。

次生演替: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如森林砍伐、火烧等等造成的裸地。

顶级群落: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内禀增长率:在实验条件下,人为的排除不利的环境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的影响,并提供理想的和充足的食物,该条件下所观察到的种群增长能力。

*群落交错区: 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亦称生态过渡带。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即食物网。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版偶中生物带入适宜其生长繁殖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扩展,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

净初级生产力: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的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是指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对太阳能或其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利用、转化效率,以能流线上不同点之间的比值来表示。

同化效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生态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多形现象:

*先锋种和先锋群落: 所谓先锋种就是某区域先生长的种,起到一个开辟的作用。先锋群落是演替开始最先建立起来的植物群落。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 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s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划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s 按生物分类划分:如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

s 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s 按交叉学科划分:如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生态遗传学和生态经济学等。

3. 简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可不必答下面的)

1) 可见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形态及体色有显著的影响。

2)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来源

3) 光质不同对植物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也不同,动物对不同光质有不同反应。

4) 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5) 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

6) 光照强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在增长和分化,对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分化有重要的影响。

4.  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区分为哪几种类型?(网上搜的)

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出生率还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绝对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个体增加的数目。

(2)专有出生率是指每个个体的绝对出生率。

(3)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的出生率。

(4)实际出生率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的出生率,亦称生态出生率。

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个体数之比来表示。死亡率亦可区分为以下几种:

(1)最低死亡率是指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死亡率,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于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

(2)实际死亡率是在某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率,它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亦称生态死亡率。

5.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什么作用?(网上搜的,和书上的差不多,比书上的全一点)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非生生物因素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如C、H、O、N、CO2及各种无机盐等。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腐殖质等。

(2)生产者(producers) 主要指绿色植物:自养生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3)消费者(consumers) 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 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它们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

6.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s 野外调查研究:样方法、样线法,抽样技术

s 实验生态学方法:自然生态现象的实验室模拟(可控)

s 数字分析:数学建模—现实检验—修改模型—逐步逼近

7. 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特征。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8. 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1)简单的生命表只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的。

(2)综合生命表与简单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

(3)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类生命表或称为同生群生命表。动态生命表中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

(4)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编制的称为静态生命表。

s 特定时间生命表:适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在人口调查中也常用。

优点:易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编制容易;可计算内禀增长率 和周期增长率

缺点: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不适用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大的种群。

s 特定年龄生命表:适用于时代不重叠生物,可进行关键因子分析。

9. K 对策种和 r 对策种对环境有何不同的要求?

k对策: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的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r对策: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0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 *

1季节消长 2不规则波动 3周期性波动 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5种群平衡 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7生态入侵.

11. 简述捕食的生态学意义。*

可限种群的分化和抑制种群的数量;可以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动态过程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多样化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促进捕食者和猎物的适应性; 可以使种群变复杂和壮大更具生存竞争力

12.  与6重复,不再论述

13.  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发展的原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耐受性定律发展的原理:

(1)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

(2)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

(3)不同的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不同的

(4)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度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

14.  简述光照强度与陆生动植物的关系。

15. 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16. 自然选择的类型有哪些? *

一、稳定性选择。即把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单向性选择。即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淘汰掉另一极端的变异,使生物类型朝某一变异方向发展,这种类型称单向性选择。

三、分裂性选择。是指把一个群体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则大为减少的选择。

四、平衡性选择。是指能使二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的比例在若干代中能保持平衡的选择,也即是保留不同等位基因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杂合体有利的选择,即杂种优势。

2.依赖于频率的选择

五、性选择:许多生物的雌雄两性在体型、颜色、行为方面存在差异,这也是由选择所促成的,这一类型称为性选择。

17. 顶极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有:

(1)生物量高;

(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

(3)净生产量低;

(4)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

(5)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

(6)群落稳定性高。

18. 食草动物对植物群落的作用有那些?*

①许多食草动物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

②啃食抑制了竞争物种的生长从而加速和维持了低竞争物种的多样性

19.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包括各种植物

2) 群落中个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 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 具有一定的结构

5)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 具有边界特征

8) 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0. 陆生植物如何适应干热环境。*

1 暴露在空气中的体表覆有胶质和蜡质 防止水分蒸发

2 生殖细胞都有一层保护细胞 防止干燥

3 受精卵停留在亲本体内 从亲本获得水分和营养 幼体得到保护

4 维管植物有起支持和运输作用的维管系统 植物较为高大

5 根系发达

21. 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演替的方向性:①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②物种组成由多到少;③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④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

(3)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

22.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都较高。阴性植物对光的需求远较阳性植物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中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最适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2)光强与动物    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由关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上升到一定水平(昼行性动物)或下降到一定水平(夜行性动物),它们才开始一天的活动。因此这些动物将随着日出日落和季节的变化改变其开始活动的时间。

P20,2.2.2  光照强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形态建成。生物的适应分为植物和动物,举例说明即可。

23.简述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

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和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

1) 产生生物的昼夜节律,例如动物活动行为、体温变化、能量代谢及激素的变化和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积累与消耗。

2) 产生生物的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它是一种光形态建成反应,是在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季节变化协调一致,对动植物适应所处环境有很大意义。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分成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日中生植物。(动物的繁殖有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昆虫等有滞育的光周期现象;鸟兽换毛玉换羽的光周期现象;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

24. 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直接作用: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间接作用:温度改变可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变化。

动物因温度可分为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25. 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种内: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等

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每个生物的生存,而且还把各个生物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决定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

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等方面。动物和动物之间,除了互相产生不利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之外,还有偏害、寄生、互利等相互作用方式。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还表现有原始合作、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26. 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外温动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法则:K=N(T-C)

K为生物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N为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天数;T为发育期间的环境平均温度;C为该生物的发育阈温度。不同物种完成发育所需积温不同。

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有效积温法则可作为农业规划、引种、作物布局、预测农时及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依据。

27. 本题与21题重复

28.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

29. 简述群落成层现象。

(1)植物的地上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照

(2)植物的地下成层现象,主要原因矿物质、养分、水;

(3)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

(4)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食物、温度。

30. 本题与15题重复

三.论述题

1.. 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s 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有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生物起着综合作用;各单个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变化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变化。

s 主导因子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有1—2个起主导因子(当所有因子的质和量相等时,其中某个因子的变化,能引起生物全部生态关系变化)作用。

s 阶段性作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需要不同,而且,许多动物幼体和成体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对生态因子要求差异很大。

s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生态因子虽不等价,但不可缺少,而是同等重要。某个因子缺失,就会引起生物的正常生活失调。在一定条件下,某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有其他因子加强而得到调剂补偿。

s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2. 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简答24重复)

直接作用: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间接作用:温度改变可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变化。

动物因温度可分为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3. 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也是 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 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 3 个基 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 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水分不足时,可以 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

(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水分状况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以降水、空气 湿度和生物体内外水环境三种方式对生物施加影响, 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降水是决定地球上水分状况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多少与 温度状况成为生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 3 个等雨量区,因而 植被类型也可分为 3 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及干旱荒漠区。

4.   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5.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形成过程: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

(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dN/dt=rN(1-N/K)

N为种群大小,r是指种群生长率,K是环境容纳量

逻辑斯谛曲线划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密度增长最快;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6. 论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p139)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进化了一整套适应性特征如锐齿、利爪等工具,诱饵追击、集体围猎等方式,以更有力地捕食猎物。另一方面,猎物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为对策,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以逃避被捕食。自然选择对于不是这在于提高发现、捕获和趋势猎物的效率,而对于猎物在于提高逃避、防止被捕食的效率,显然这两种选择是对立的。在自然界中,今明的不是这大都不捕食正当繁殖年龄的猎物个体,捕食作用为猎物种群淘汰了劣质,从而防止了疾病的船舶及不利的遗传因素延续。

7. 群落演替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三种

(1)快速演替:即在时间不长的几年内发生的演替

(2)长期演替:延续的时间较长,几十年或有时几百年

(3)世纪演替: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

2.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演替类型

(1)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这种演替在原生裸地或次生裸地上容易见到。首先由先锋植物开始侵入,以后先锋植物又被其他植物所取代。

(2)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这种演替是环境变化所决定的,而这种环境的变化是植物群落种类成分(主要是建群种)生命活动的结果,植物群落改变了生态环境。

(3)外因生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这种演替也是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所造成的,但不是指植物群落种类成分的生命活动造成的,而是指外界环境因素。如火成演替、气候性的演替、土壤性的演替,动物性的演替、人为演替(森林砍伐、割草、放牧、开荒等直接影响植被而引起的演替)等。

3.按照直至的性质划分的演替过程:

(1)水生基质演替系列

a.粘土生演替系列

b. 砂土生演替系列

c.石生演替系列

d.水生演替系列

(2)旱生基质演替系列

a.粘土生演替系列

b.砂生演替系列

c.石生演替系列

4.按照群落代谢特征来划分有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

自养性演替中,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量积累越来越多。

异养性演替如出现在有机污染的水体,由于细菌和真菌分解特别强,有机物质是随演替而减少的

多数群落的演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也有一些群落有周期性的变化,即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然后又回到原有类型,称为周期性演替。

5.我国植物生态学家刘  教授(1959)把演替划分为时间演替,空间演替和植被类型发生演替

(1)时间演替:是“地点相同,而时间不同”发生的演替,或称群落发生系列。

(2)空间演替:是“时间相同,地点不同”的演替。

(3)植被类型发生演替:其实质也是时间演替,但不是现在的植被的演替,而是从古时(指地质时期的第三季后期到第四纪)到现在的植被的演替,这就是历史植被演替。

8.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找不到啊这个)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自然系统。

(2)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有四个方面:①时间和空间界线;②系统的基本组成;③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④系统在功能上统一的结构基础和发展趋势。

(3)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面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9. 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1)稳态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10、简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结构单元为生活型和层片

1) 垂直结构:成层性

2) 水平结构:主要是镶嵌性,还有复合性,群落交错区

时间结构:周期性,时间的成层性

10.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该答案为网上答案,建议大家对照前面的简述题,和课本的例子自己充实)

(1)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和群落交错区。①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②复合体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③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

(2)垂直结构:①分层现象:A.地上成层现象;B.地下成层现象;C.动物种群的分层现象;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②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

(3)年龄结构。周期性,时间的成层性

基础生态学终结版复习题相关推荐

  1. html div位于居中元素右边,如何居中一个元素(终结版)

    原标题:如何居中一个元素(终结版) 作者:前端工匠公号 / 浪里行舟 (本文来自作者投稿)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水平居中,垂直居中,还有水平垂直居中各种办法,思维导图如下: 一.水平居中 1.行内元素水平 ...

  2. coursera_poj_魔兽世界终结版

    五个下午的时间!!!!终于过了!! 有史以来做的最复杂的一个题 这是我迄今为止做的最复杂也最具有挑战的一个oj作业.虽然之前做过比这个规模一些作业项目,但是往往有简单的模块框架,模块之前的关系也只是有 ...

  3. iOS游戏框架Sprite Kit基础教程——Swift版上册

    iOS游戏框架Sprite Kit基础教程--Swift版上册 试读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qWBdV0C  介绍:本教程是国内唯一的Swift版的Spritekit ...

  4. python基础教程第二版和第三版哪个好-python基础教程 2版和3版哪个适合新手?!...

    python基础教程 2版和3版哪个适合新手? 现在学是学python3. 两者的差异发者本身影响并不大,个别语法细微的差比如python3的print数方式使用,一些常用模块的名称差异,一些机制的差 ...

  5.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和第二版选哪个-python基础教程 2版和3版哪个适合新手?!...

    python基础教程 2版和3版哪个适合新手? 现在学是学python3. 两者的差异发者本身影响并不大,个别语法细微的差比如python3的print数方式使用,一些常用模块的名称差异,一些机制的差 ...

  6.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配置教案,[定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Windows_XP版V8.1(全文完整版)...

    <[定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Windows_XP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免费在线阅读全文,更多与<[定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Windows_XP版(V8.1)>相关文档资 ...

  7.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在线作业1,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在线作业(1)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 (5分) 以下有关"Windows Media Player"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 A. 媒体播放机可以用 ...

  8. 第4章操作系统基础第五版Aimin.rar

    第4章操作系统基础第五版Aimin.rar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emanlee/archive/2010/10/14/1851101.html

  9. 具体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第2版

    <具体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第2版> 基本信息 原书名:Concrete mathematics:A foundation for computer science,second edit ...

最新文章

  1. float最大值_float.h库
  2. 利用linux自带的邮箱服务实现邮件转发
  3. python打印mysql版本信息
  4. 全球及中国区块链安全行业全景调研与十四五规划动向展望报告2021年版
  5. 基于Tomcat7、Java、WebSocket的服务器推送聊天室
  6. lda主题评论文本python_利用python做LDA文本分析,该从哪里入手呢?
  7. pytorch_LSTM预测股票行情
  8. 论文简述 | PL-VINS:具有点和线特征的实时单目视觉惯性SLAM
  9. html表格行数代码,HTML表格可选行Javascript包
  10. cad计算机绘图等级考试,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情况
  11. C语言实验-偶数数位求和
  12. linux趋势杀毒安装目录,Linux杀毒软件(ClamAV)
  13. ERROR: Removing unused resources requires unused code shrinking to be turned on.
  14. 看aps高级排产如何实现生产计划智能排产
  15. 监听springboot进程,如果关闭就重启
  16. 直接数字下变频(3):希尔伯特变换法
  17. 区块链行业如何摆脱“圈内自嗨”,真正进入大众市场?
  18. Cortex-M3的时钟
  19. 多源异构作物组学数据融合方法研究——以高粱为例
  20. 写给一个外汇女交易员的信(连载一)

热门文章

  1. Win8对比Win7 绝不止升级这么简单!(1)
  2. 相信未来 很喜欢的诗
  3. 3Ds max入门教程:快捷键命令和鼠标热键大全
  4. excle的上传,读取、以及(序列化数组对象)
  5. springboot使用教程
  6. 优化概率神经网络_Bayesian Neural Networks:贝叶斯神经网络
  7.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org/dom4j/DocumentHelper dom报错
  8. 微博切换账号显示服务器异常请稍后再试,这个微博名,登陆时候提示服务器数据异常...
  9. initially immediate 与 initially deferred
  10. 无人机姿态解算:四元数及其与欧拉角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