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人类医生无可替代,AI是目前最好的辅助工具。

智能机器可以简化抽象的检查、诊断流程,却无法对患者病情确诊承担责任;机器无法理解CT影像,但可以运行人造神经网络为影像科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TechWeb笔者坐在致远慧图(Vistel)研发的眼底检查仪面前,现场演示人员提醒笔者紧盯着机箱内闪亮的荧光点。启动键按下后,检查仪在2维平面内缓慢移动,准确的找到了眼球位置,机箱的摄像机前后对焦寻找最合适的距离,两次闪光后,笔者的眼底照片便在平板电脑上显示出来。

“系统正在将照片发送到云端决策后台,请您稍等”,演示人员讲到。

不到半分钟,“检查结果”出来了,在复杂的底片上,能看到笔者眼球内部的血管与潜在异常情况。“请放心,您的眼底没有问题。”演示人员在云端回传的检测报告上,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病变。

病人的眼底检查结果,可以在一台机器人挂载的显示屏上查到。这台机器人连接着4G网络,可以在医院内任意角落摆放。

这是TechWeb在上海国际医疗人工智能会议上体验到的一款AI辅助诊疗机器,时间是2019年4月2日。

据药监局医疗器械部门副主任透露,国家对医疗人工智能监管政策去年已落实,鼓励厂商创新应用、支持技术创新,而截止4月1日,国内没有一款医疗AI仪器获得上市许可。

这不禁使人困惑:病人真的可以相信一台机器给出的诊断报告么?

1、苦苦寻觅,初见希望

“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百度灵医负责人黄艳表示,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有限、医疗经济负担是中国医疗长期面临的挑战,结构性失调一直是国内医院的常态。有数据显示,数量上占比8%的三级医院,承担着国人40%的诊疗重任。

结构性失调,让大量医生苦于疲惫。

以往影像的检查只需看几张片子,而CT诊断时间从几天到半把月不等,MRI(核磁检查)的诊断时间也随影像数量增加而延长。重复性、“吃经验”的工作不仅增加了影像医生的负担,同时增加了高压力工作状态下医生的犯错可能。

如同珍妮纺纱机,AI能“学习”医生的读片经验,成为提高人类工种劳动效率的机器。技术上,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例,目前CNN为核心的影像诊疗仪已足够成熟,肉眼终究难以战胜机器的速度,同时机器不会因疲劳而犯错。“医疗+AI”,是一种改善现有医疗结构的最优策略,据悉,具备“辅助诊断”能力的智能机器在医疗AI领域占比61%,是最快落地的功能。

图片中,一边是国内AI影像公司BioMind的读片机器人,一边是人类代表的优秀临床专家,通过颅内、脑血管影像判读“人机大战”,人类代表毫无悬念的败给机器人。此举表面证明了机器读片的准确、高效、成熟,却忽略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中的微妙关系。

2、AI与医生,相依相存

机器无望完全取代医生,但却是有力的“助手”,极有可能让医生从简单、耗时、耗人力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比如,曾经人工用15分钟时间筛查300~400张影像才能判定的肺结节,AI只需要1分钟;人工3~5分钟才能测出的脑卒中出血体积,AI只需几秒钟。与此同时,后者拥有更高的准确率。

当然,回归根本问题:我们凭什么信任一个“黑盒子”?是因为它的准确率?显然不是。

陈宽,深圳人,在美国读的经济学,2014年辍学回国创业,创办AI影像公司推想科技(inferVISION)。陈宽本人讲起影像技术时,不由自主的透露出激情,按照他的说法:人工智能影像会成为未来临床的革命性技术。目前,推想科技已经在国内、日、德、美、西等国推行自己的临床产品。

陈讲到,公司最开始将InferRead CT(一套人工智能CT辅助工具)带到西班牙时,被当地顶级医学专家狠狠拒绝,理由很简单:临床不需要毫无情感的机器做诊断。于是陈宽表示让专家体验一周,不收取费用。结果,一周后西班牙专家对InferRead CT 表示认同,认为人工智能是外科读片最好用的软件。

“这是我用过最好的工具!”西班牙专家用英文对我们的产品评价到。”讲到这里,陈宽脸上露出一份对技术的自豪。

人类相信“黑盒子”,不仅是源于对诊疗效率的追求,更是为弥补人类医生的天然不足。

如果医疗人工智能可以学习人类医生的判断经验,成为诊断正确率99.99%(目前人或AI尚不能达到)的“专家”系统,这听起来恰如人意,但谁会成为“不幸的”0.01%?很明显,我们不可能将最终的判断交给机器。在医院里,人类医生也会出差错,误诊、错诊、漏诊,一项医疗事故可能不仅会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也可能改变一位医生的职业道路。当我们谈论AI+医疗时,聊的不仅仅是算法、数据,还有人类进化历程中不可规避的矛盾:道德。

3、前途未卜,道德先行

国内外,AI医疗器械的推广与销售,对于初创公司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原因有三:

1)医疗圈层复杂,信任权重高。

2)国际标准不同,受当地政策影响。

3)市场成熟度差距。

国际上对与AI+医疗的重视程度不一,国内已将此视为医疗改革重点方向,甚至逐步将大数据医疗、医疗AI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多数发达国家对医疗AI有自己的看法,观望者居多,并未采取推进措施。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医疗AI项目的力量,目前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相较国际水平,国内医疗AI产品有相对较高成熟度,在国际项目中具备足够优势。

国内的医疗AI还未正式启程,美国IBM的“沃森”似乎已石沉大海。

IBM研发的沃森是一台具备搜索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构建的智能机器人,它曾在综艺节目中战胜人类选手,负责人希望沃森可以在癌症临床医学发挥优势,但结果让其寸步难行。沃森不做影像,只专注自然语言处理,通过对大数据的学习,可以为病患进行诊断与药物推荐,推荐出的要放不能令人满意:有些癌症病人得到的处方具有一定潜在医疗风险,而人类医生绝不会像沃森一样担负高风险,优先采用稳定的治疗策略。

医疗AI的内核有三:算法、算力、数据。算法可以由数学家解决(究其原因,IBM的沃森机器人便是输于算法),计算的压力由硅基处理器应对,大多数人想不到:目前的数据方为是制约医疗AI发展的关键。

“医疗领域少有完整大数据,几乎全是是稀疏的小数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钟力炜认为:医疗数据的可用性很差,目前现有的公开可循、记录完备、诊断准确的医疗数据并足以支撑医疗AI。即使某个病种有了足够数据训练出了一些AI产品,有没有标准测试库给AI一个客观评价呢?

“也没有”。钟力炜回答,这额数学系出身的医疗专家,对医疗AI的发展有较深入见解。他认为AI需要与人类医生共同决策,而这种组合又会带来新的复杂医疗模型。

你也许会继续问,如果可以改善算法、满足算力,并增加数据数量与质量,医疗AI就可以可以成为毫无差错的医生么?答案否定的。人类医生与AI,终将成为相辅相成的组合。

或许在未来的医院里,AI将如同被广泛应用的青霉素,成为该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

重构医院:浅谈医疗AI的现状与矛盾相关推荐

  1. 提取过程_上海生物发酵展浅谈中药提取分离的现状

    上海生物发酵展,浅谈中药提取分离的现状 在植物(中草药)提取过程中,我们大多采用水提醇沉.醇提水沉工艺,结合单效.多效浓缩.减压真空浓缩等方式和方法,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和除杂,以获得我们需要的有效成分和 ...

  2. 浅谈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好文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文章,好文网里面收集了五十多篇关于好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好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关于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内容请 ...

  3. 浅谈软件测试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浅谈软件测试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摘要: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中占据了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工作量,而且具有很高的组织管理和技术难度.搞好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是分析软件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

  4. 浅谈国内互联网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国内互联网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说到互联网教育大环境,相信每个人都能来上几句,这正证明了其火热程度,在线教育服务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领域. 近年来,传统线下教育模式面临房租及人工成本飞涨的挑战 ...

  5. php 新闻搜索功能,浅谈国内通用搜索引擎现状

    除了10余年前的那场大战,在3B大战之前搜索引擎界确实非常的平静,平静之中孕育的是一个僵局,无论是国外来的谷歌.必应,还是国内的后起之秀搜狗.soso及有道,大概都没有想过要挑战百度,又或者是心有余而 ...

  6. 浅谈医疗信息化安全的防御体系

    医疗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一部分拥有强大区域影响力的医院已经在该领域走到了国内领先的位置.然而在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医疗信息安全的隐患越来越大,我作为国内某医药类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浅谈微信AI在通用图像搜索领域的探索

    导语 微信识物是一款主打物品识别的AI产品,通过相机拍摄物品,更高效.更智能地获取信息.2020年,微信识物拓展了更多识别场景,上线了微信版的图片搜索.本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微信识物从识物拓展到通用图像 ...

  8. 浅谈从 AI 与元宇宙双向奔赴的角度看待 DeepBrain 深脑链的市场应用

    作为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两个重量级元素,人工智能(AI)和元宇宙正在加速拥抱彼此,进而展现出更具颠覆性的变革力量. 过去一年间,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突破,在于AI 从识别内容--文字.图片.视频,升级 ...

  9. 浅谈国内图形学教育现状

    最近参加了一些线上图形学教育方面的专题研讨会,一些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公司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分享了许多相关的内容,让人受益颇多.结合各位专家的分享,以及自己在图形学领域学习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我决定用 ...

最新文章

  1. 详解tomcat的连接数与线程池
  2. Nginx Http 过滤模块
  3. qt-5.6.0 移植之纯净的linux文件系统的建立
  4. 031_MessageBox弹框
  5. androidexternal目录下新增一个可执行应用及编译
  6. 如何用 C++ 在 10 行内写出八皇后?
  7. python opencv imread(filename, flags=None) 读取图像 flags cv::ImreadModes 参数上哪看去?
  8. QT串口2--控制GSM模块的使用
  9. 【工业控制】What is a Waveform
  10. Android开发探秘之三:利用jsoup解析HTML页面
  11. GoLang的逃逸分析
  12. mysql联合索引测试
  13. Magic Battery for Mac(电量显示工具)
  14. n个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5. 关于IPV6审核被拒的完整分析
  16. 利用ESP8266与米思齐从零制作模拟温室大棚--接线篇
  17. python 视频转图片
  18. 爬虫四步曲大神一步一步来教你,使用python抓取网页数据并储存
  19. 安搭Share:小康时代新青年
  20. MATLAB-中文乱码问题解决

热门文章

  1. F5亮相甲骨文全球大会,与甲骨文共同构筑云环境
  2. Win8+Matlab7.1测试例子(20150109、0116、0124、0202、0207、0217)
  3. 实验一木马分析(隐藏分析)实验
  4. php 查询域名被注册,查询域名是否被注册 API 接口调用请求
  5. 网上订餐系统饿了么、百度、美团外卖,订餐网站外卖
  6. 菜鸟潇寒学习C++笔记------第二部分
  7. linux下npm安装的全局命令无法执行
  8. 拉丁方(数独)的构造方法
  9. 【控制】自适应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参考模型如何求取,有程序有图
  10. 3.17 使用历史纪录艺术画笔工具制作毛绒效果 [原创Ps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