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汇总

一、网络物理隔离概述

1.1 网络物理隔离概念

  随着网络攻击技术不断增强,恶意入侵内部网络的风险性也相应急剧提高。同时,内部网的用户因为安全意识薄弱,可能有意或者无意地建敏感数据泄露出去。因此,就有专家提建议,“内外网及上网计算机实现物理隔离,以求减少来自外网的威胁”。《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的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尽管物理隔离能够强化保障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却不便于不同安全域之间的信息交换,尤其是低级别安全域向高级别安全域导入数据。

  目前,网络和大数据应用日益普及,国家和企事业单位重要信息系豌之间的数据交换日趋频繁,各单位机构对信息和数据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完全切断不同安全城之间的信息及数据交换已不太现实。因而,能满足内外网信息及数据交换需求,又能防止网络安全事件出现的安全技术就应退而生了,这种技术称为“物理隔离技术”,其基本原埋是避免两台计算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换以及物理上的连通。以阻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在线网络攻击。隔离的目的是阻断直接网络攻击活动,避免敏感数据向外部泄露,保障不同网络安全城之间进行信息及数据交换。

1.2 物理隔离安全风险

  网络物理隔离有利于强化网络安全的保障,增强涉密网络的安全性,但是不能完全确保网络的安全性。采用物理隔离安全保护措施的网络仍然面临以下网络安全风险。

  • 网络非法外联
  • U盘摆渡攻击。攻击者将敏感数据拷贝到U盘中,然后由内部人员通过u盘泄露。
  • 网络物理隔离产品安全隐患。网络物理隔离产品的安全漏洞,导致Dos/DDos攻击,使得网络物理设备不可用。或者攻击值通过构造恶意数据文档,绕过物理隔离措施,从而导致内部网络受到攻击
  • 针对物理隔离的攻击新方法。

二、网络物理隔离系统与类型

  • 网络物理隔离系统是指通过物理隔离技术,在不同的网络安全区域之间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物理隔离,信息交换和可信控制的系统,以满足不通安全区域的信息或数据交换
  • 网络物理隔离类型
      (1)按照隔离的对象来分:网络物理隔离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单点隔离系统区域隔离系统。其中单点隔离系统主要是保护单独的计算机系统,防止外部直接攻击和干扰。区域隔离系统针对的是网络环境,防止外部攻击内部保护网络。
      (2)按照网络物理隔离的信息传递方向,网络物理隔离系统可分为双向网络物理隔离系统与单向网络物理隔离系统。

三、网络物理隔离机制与实现技术

本章的重点,主要记忆这些机制和技术

3.1 网络物理隔离机制

  • 专用计算机上网:在内部网络中指定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只与外网连接,不与内网相连。用户必须到指定的计算机上才能上网,并要求离开自己的工作环境
  • 多PC:内部网中,在上外网的用户桌面上安放两台PC,分别连接两个分离的物理网络一台用于连接外部网络,另一台用于连接内部网络。

  • 外网代理服务:在内部网指定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充当服务器,负责专门搜集外部网的指定信息,然后把外网信息手工导入内部网,供内部用户使用,从而实现内部用户“上网”,又切断内网与外网的物理连接,避免内网的计算机受到来自外网的攻击,如图所示。

  • 内外网路线切换器:在内网中,上外网的计算机上连接一个物理线路A/B交换机,通过交换盒的开关控制计算机的网络物理连接,如图

  • 单硬盘内外分区:把单一 硬盘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在IDE总线物理层上,通过一块IDE总线信号控制卡截取IDE总线信号,控制磁盘通道的访问,在任何一时间内,仅允许操作系统访问指定的分区。

  • 双硬盘:pc上安装两个硬盘,通过硬盘控制卡对硬盘进行切换控制,用户在连接外网时,挂接外网硬盘,而当内网办公时,重新启动系统,挂接内部网办公硬盘。(这样很不方便,而且不易统一管理)

  • 网闸:通过利用一种GAP技术(Air Gap),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在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安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其技术原理就是使用一个具有控制功能的开关读写存储安全设备,通过开关的设置来连接或切断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数据交换

单硬盘内外分区技术的优点是:

  • 根据数据分类存放和加工处理
  • 可有效防止外部窃走内网数据
  • 实现一台pc功能多用,节省资源开支

但是,该技术任然存在安全威胁

  • 操作失误,如误将敏感数据存放在对外硬盘分区中
  • 驱动程序软件bug
  • 计算机病毒潜入
  • 内部人员故意泄露数据
  • 特洛伊木马程序

3.2 网络物理隔离技术

  • 协议隔离技术:协议隔离技术指处于不同安全域的网络在物理上是由连线的,通过协议转换的手段保证受保护信息在逻辑上是隔离的,只有被系统要求传输的、内容受限的信息可以通过。

  • 单向传播部件:指一对具有物理上单向传输特性的传输部件,该传输部件由一对独立的发收和接收部件构成,发送和接收的部件只能以单工方式工作,发送部件仅具有单一的接收功能,两者构成可信的单向信道,该信道无任何反馈信息。其中,协议转换的定义是协议的剥离和重建。把基于网络的公共协议中的应用数据剥离出来,封装为系统专用协议传递至所属其他安全域的隔离产品另一端,再将专用协议剥离,并封装成需要的格式。

  • 信息摆渡技术:是信息交换的一种方式,物理传输信道只在传输时存在。信息传输时,信息先由信息源所在安全域一端传输至中间缓存区域,同时物理断开中间缓存区域与信息目的所在安全域的连接;随后接通中间缓存区域与信息目的所在安全域的传输信道,将信息传输至信息目的所在安全域,同时在信道上物理断开信息源所在安全域与中间缓存区域的连接。在任何时刻,中间缓存区域只与一端安全域相连。

  • 物理断开技术:指处于不同安全区域的网络之间不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相连接。在一个物理网络环境中,实施不同安全域的网络物理断开,在技术上应确保信息在物理传导、物理存储上的断开。物理断开常由电子开关来实现

四、网络物理隔离主要产品与技术指标

4.1 主要产品

  • 终端隔离产品

  终端隔离产品用于同时连接两个不同的安全域,采用物理断开技术在终端上实现安全域物理隔离的安全隔离卡或安全隔离计算机。

  终端隔离产品一般以隔离卡的方式接入目标主机。隔离卡通过电子开关以互斥的形式同时连通安全域A所连硬盘、安全域A或安全域B所连硬盘、安全域B,从而实现内外两个安全域的物理隔离。该类产品也可将隔离卡整合入主机,以整机的形式作为产品。终端隔离产品典型运行环境如图所示。

  • 网络隔离产品

  网络隔离产品用于连接两个不同安全域,实现两个安全域之间的应用代理服务、协议转换、信息流访问控制、内容过滤和信息摆渡等功能。产品技术原理采用“2+1”的构架,即以两台主机+专用隔离部件构成,采用协议隔离技术和信息百度技术在网络上实现安全域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

  • 网络单向导入产品

  网络单向导入产品位于两个安全与之间,通过物理方式(可基于电信号传输或光信号传输)构造信息单向传输的唯一通道,实现信息单向导入,并且保证只有安全策略允许传输的信息可以通过,同时反方向无任何信息传输反馈。

4.2 物理隔离技术指标

  网络和终端隔离产品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安全功能指标、安全保障指标、性能指标。

  • 安全功能指标主要是关于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保障要求,如配置管理、交付和运行、开发和指导性文档、测试、脆弱性评定等
  • 性能要求则是对网络和终端隔离产品应达到的性能指标做出规定,包括交换速率和硬件切换时间

五、网络物理隔离应用

5.1 工作机安全上网实例

  为实现既能上因特网,又能阻断内部信息泄露到因特网中,在用户计算机中安装一台物理隔离卡,使工作机在上因特网上因特网时,从屋里上断开与内部网的连接,因而减少内部网的安全威胁。

5.2 电子政务中网闸应用实例


信安软考 第十一章 网络物理隔离技术与应用相关推荐

  1. 信安教程第二版-第11章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原理与应用

    第11章 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原理与应用 11.1 网络物理隔离概述 216 11.1.1 网络物理隔离概念 216 11.1.2 网络物理隔离安全风险 216 11.2 网络物理隔离系统与类型 217 ...

  2. 第11章 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原理与应用

    第11章 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原理与应用 11.1 网络物理隔离概述 11.1.1 网络物理隔离概述 11.1.2 网络物理隔离安全风险 网络非法外链 U盘摆渡攻击 网络物理隔离安全隐患 针对物理隔离的攻 ...

  3. 信安软考 第十七章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技术原理与应用

    一.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概述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是指为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相关人员或组织机构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监测.预警. 分析.响应和恢复等工作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的重要机制,<中华人 ...

  4. 信安软考 第十三章 网络安全漏洞防护技术原理

    一.网络安全漏洞概述 1.1 网络安全漏洞概念   网络安全漏洞又称为脆弱性,简称漏洞.漏洞一般是致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相冲突的缺陷,这种缺陷通常被称为安全隐患.安全漏洞的影响主要有机密性受损.完整 ...

  5. 【第11章】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原理与应用 (信息安全工程师 -- 软考笔记)

    第11章 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原理与应用 11.1 网络物理隔离概述 11.1.1 网络物理隔离概念 既能满足内外网信息及数据交换需求,又能防止网络安全事件出现的安全技术称为"物理隔离技术&qu ...

  6. 信息安全-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原理与应用

    一.网络物理隔离概述 1.1 网络物理隔离概念 物理隔离技术:既能满足内外网信息及数据交换需求,又能防止网络安全事件出现的安全技术 基本原理:是避免两台计算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换以及物理上的连通,以阻断 ...

  7. 信安软考 第26章 大数据安全需求分析与安全保护工程

    一.大数据安全威胁与需求分析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数据产生及获取日益方便,数据规模已超出了传统数据库存储及分析处理能力范围,从而形成大数据的新概念.一般来说大数据是指非 ...

  8. 信安软考——第六章 认证技术原理和应用 笔记记录

        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笔记汇总(点我跳转呀(❁´◡`❁)) 认证概述※ 认证语认证过程 认证技术方法※ 认证主要产品于技术指标 认证技术应用      相对而言,就第一节和第三节比较重要,其它的熟 ...

  9. CSAPP:第十一章 网络编程

    CSAPP:第十一章 网络编程 11.1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11.2 全球IP因特网11.3 套接字接口 11.1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每个网络应用都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采用这个模型,一个应用是 ...

最新文章

  1. 如果不写Order By子句,会怎么样
  2. hibernate查询-基本查询
  3. MongoDB 是什么 ? 能干嘛 ?
  4. Android --- 微信支付时出现错误:错误的签名,验签失败,return_code=FAIL
  5. 儿童猜词游戏图片_超实用的儿童社交游戏分享(听指令、认知、规则)
  6. TCP的粘包和拆包及Netty中的解决方案
  7. 【android】静态链接器/加载器(ld) 动态加载器(/system/bin/linker)+动态加载接口(dlopen)
  8. php java 单点登录_php实现多站点共用session实现单点登录的方法详解
  9. 评论:电商巨头们谁有勇气晒晒“价格战”账单?
  10. java 命令行参数 _java命令行参数
  11. 利用burp实现弱密码破解
  12. Hibernate 缓存的使用
  13. pycharm 中 pep8 检查开启.
  14. Node学习记录: 图片爬虫
  15. uploadify http 302问题说明
  16. shell脚本批量创建用户
  17. 图解机器学习chapter01
  18. Windows 技术篇 - win10系统更新后切换应用一直自动切换为微软输入法解决方法,win10微软输入法卸载方法
  19. C++课程设计:学生管理系统
  20. Pollard Rho算法

热门文章

  1. Doris系列之动态分区操作
  2. kali渗透80端口的php,一次对内网服务器的KALI渗透测试
  3. 变电站机器人监控系统界面(附源码)
  4. 新《电商法》下,时下趋势的社交电商社群电商团购合规运营方案已上线成功!...
  5. Fast RCNN多细节详解
  6. 《springboot实战》学习笔记
  7. 电影制作和上映有什么不可控的因素?
  8. ※ 将一个txt文档按\n格式分割成多个txt
  9. 【机器视觉运动控制一体机小课堂】三分钟进行轮廓提取
  10. .bat文件不能运行怎么办? bat文件不能运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