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学期_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基础课程整理

  • 前言 课程概述以及资料推荐
  • 第一章 Audience (读者意识)& Story(故事线)
    • 第一部分 论文即故事(Story line)
    • 第二部分 为读者撰写论文
    • 第三部分 总结
    • 第四部分 练习
    • 第五部分 补充
      • 问题一:how to find a proper starting point of your story?文章从哪里开始写?
      • how to differentiate results description and conclusion?如何区分结果描述和论文结论?
  • 第二章 Organization (文章组织结构
    • 论文外部组织结构
    • 论文内部逻辑结构(Logic)
      • 广泛到一般(General-to-Specific)
      • 由一般到广泛(Specific-to-General)
      • 由问题到解决结构/问题导向结构(Problem–Solution Structure)
      • 过程化叙述结构(Process Structure)
      • 系统描述结构/系统导向结构(System Structure)
      • 由旧到新结构(Old-to-New Information Flow)
    • 总结
  • 第三章 style (写作风格)
    • 使用名词而不是动词
    • 使用不正式的动词(使用助动词来支撑句子)
    • 使用和动词不匹配的名词
    • 使用介词代替动词
    • 使用助动词/“懒"动词(to be/to have/to do)
    • 使用动词但是其后省略that
    • 使用错误的时态(过去时和现在时)以及使用错误的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 总结
    • 其他写作风格问题
      • 规范表达
      • 使用错误的名词/动词的复数形式
      • 缩写
      • 副词位置
      • 引用
      • 间接问句
      • 使用集体性的we
      • 省略语
      • 双关语以及俚语
    • 练习
    • 补充一:时态、语态在不同位置出现的频率
    • 补充二:形容词位置
    • 补充问题解答
      • 如何转变英文写作方式?如何知道应该使用什么动词,不应该使用什么动词?
      • 过去的论文大部分推荐使用被动语态,现在论文则更加偏向于主动语态,这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
      • 我们在风格中所讲的要点是语法规则还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如果只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它们和语法规则有什么不同?
  • 第四章 Flow(流)
    • 连接语(linker)
    • 连词(conjunction)
    • 时间副词
    • 标点符号
    • 重复以及动词过去分词的一些规则
    • 动词的现在时引导表示逻辑关系的从句
    • this加上总结词
    • 补充讨论部分
      • 如何判断连接词的好坏,如何使用不同的连接词?
      • 能不能直接将中文翻译成为英文,中文和英文写作逻辑的差异?
      • 写到中间发现逻辑流不见了,如何调整一篇已经写完论文的逻辑架构?
  • 学术道德部分
  • 中国学者经常犯的错误
    • 过度使用抽象名词
    • 名词串
    • 撰写论文时中译英的问题
      • 动词名词不搭配
      • 超长句子
      • 重复和主体不明
      • 孤独的形容词
      • 主谓不一致以及单复数问题
    • 存在过与谦虚的表达
  • 其他

前言 课程概述以及资料推荐

课程结束之后把整篇文章拆开为四个。

英语中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文体有很大区别,有自己的格式和用词规范等其他要求。学术论文写作虽然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现在很多的计算机论文并不是严格按照格式进行写作的,虽然如此,在写作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写作规范以及内在的写作逻辑。在学术写作中并不是完全的八股文,在一定的逻辑框架下写出自己的风格也是很好的。这篇生物论文1中一部分段落就是十分生动而且内容丰富详实。

推荐课程:中国大学慕课(MOOC)英文学术写作实战

推荐阅读材料:


一些写作格式比较规范的英文阅读以及写作材料网站,多阅读多写作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writersdiet、nature’briefing、Edge、theconversation、nautil.us、theatlantic、harpers、orionmagazine、nybooks

第一章 Audience (读者意识)& Story(故事线)

第一部分 论文即故事(Story line)

  那么,在学术写作中是否可以讲故事?事实上,学术写作类似于讲故事的过程。可以说,学术论文起始于研究,基础就是研究数据。所谓论文,就是将自己的发现展示给同行,按照一定格式给读者讲述一个关于自己研究的故事。
  一般来说故事需要包含六个要素:角色、设定、紧张的情节、动作、高潮以及解决方案(resolution)。
  一篇研究论文同样也是这样的,IMRD格式的论文可以按照下图类比为不同的故事文章的部分。
  在故事性文章中,作者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给角色起名字或者描写角色性格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自己地观点传递给读者;类似的,在研究论文中,我们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者研究目的。作者需要通过论文的简介部分(Abstract)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目的明确地传递给读者,保证读者可以快速抓住作者的研究目标以及研究内容,再根据自己研究领域以及其他需求决定是否细看论文的其他部分(如研究方法、结果对比等)。
  在故事性文章中,作者需要有自己的设定集。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给出人物的背景介绍或者性格描写就可以辅助读者理解自己的设定。类似的,在研究论文中,故事性文章中的设定集可以类比为背景知识,在简介部分(Introduction)给出,这些材料对于辅助读者理解论文中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一部分需要用语简明易懂,让读者清晰了解背景知识。
  一个优秀的故事性文章都会有一个良好的结尾,总结整个故事,解释作者的留下的悬念(如谁杀了谁,某个人物的结局)。对于学术论文写作,结尾并不能像故事性文章一样随心所欲。但是在基于我们已有的实验数据中给出结论的同时,依旧需要对其进行升华,让读者清楚地理解自己研究对于整个领域的意义。就DNA发现者沃森的论文而言,正是其再结论中所总结出来的DNA是遗传物质的承担者一句话使其名垂青史。
  就沃森的论文而言,我们可以分析其中的故事线,论文源自于原始数据,但是高于原始数据。通过作者的解释说明,提炼出数据表达出来的意义,让这些新知识帮助后人认识世界。具体分析可以参考下图。

第二部分 为读者撰写论文

  如果读者想要理解作者的意图,那么作者一定要理解读者的需求。这篇文章2中认为的学术写作就是为读者服务的。不同的读者阅读相同的其他类型文章(非论文)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论文作者应该保证读者对论文的理解不会和作者的思路出现偏差。

  其实任何的写作都类似,需要面向读者,为读者服务。对于一般的文章来说,不需要表达十分清晰,让读者自己保留一些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但是,对于学术写作中,则应该尽可能地清晰明了,保证读者不产生歧义。
  一篇论文的读者可以是编辑、同行、也可以是本领域中解决问题的工程师、可以是寻求亟待解决研究课题的研究者、也有可能是年轻的研究者。这些人的目的不同,阅读的细致程度、阅读的部分等都有可能不一样。但是写作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论文会被谁读到,因此需要将自己的文章写得尽量通俗易懂,不然会影响自己文章的传播。借用老师的名言:写到让你妈都可以看懂。可以说文章就是用来弥补作者和读者之间从差异的阶梯。
  如何弥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参考下面的几个图片。


第三部分 总结

1、写作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读者,首先考虑自己的读者再写作。
2、由于读者的专业程度并不相同,因此,一定要尽力弥补读者和自己的知识差距。
3、尽量为更加广泛的受众写作。

  写作之后思考下面的问题,自己的文章是否有这些要素。

第四部分 练习

  尝试将一个相同的主题(如为什么选择某个事物?)写给不同的人群,并观察这些写作中的区别。

第五部分 补充

在本节中,老师回答了三个问题,记录如下:

问题一:how to find a proper starting point of your story?文章从哪里开始写?

存在错误点1:Introduction 部分开始于Result或者Method。
存在错误点2:Introduction 部分开始于Problem statement。
存在错误点3:开头的一般性陈述(General statement)和其后面的部分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
如何解决? WHY?WHY?WHY?方法。方法例子如下。通过自己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将开头的句子组织起来。当然在问出这些问题时,同样应该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

最后,一定要保证简介是简洁的!!

how to differentiate results description and conclusion?如何区分结果描述和论文结论?

方法1:检查在结论部分是否存在了结果描述的句式。
方法2:检查在结论部分是否使用了结论部分应该使用的句子。

另外,关于如何撰写论文的研究意义(new understanding)的问题。可以遵循下面几个步骤。

第二章 Organization (文章组织结构

  一个文章的结构可以分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这两种类型的结构并不相同。

论文外部组织结构

  论文的的外部结构是类似八股文的IMRAD结构,虽然不同的论文具体的大标题不同,但是其中大部分都会出现I(Introduction)、R(Result)、D(Discussion)。不过这些大标题中的小标题一般是自行命名,根据撰写者的研究过程、研究自领域自行确定。

  在撰写论文之前,作者应该把握好一个的论文整体框架。而一个论文的整体框架基本由论文的副标题。在写作之前应该首先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实验结果列出大标题,并将其作为论文的框架。有可能的话最好和合作者讨论小标题。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副标题和自己论文的“故事线”是相呼应的。

论文内部逻辑结构(Logic)

  论文的内部逻辑是有规律的,
一篇论文的内部结构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
由广泛到一般(General-to-Specific)、由一般到普遍(Specific-to-General)、由问题到答案(Problem-to-Solution)、流程化结构(Process describtion)、系统化结构(System describtion)、由旧到新(Old-to-new)。一般常用的逻辑结构是前三类。

广泛到一般(General-to-Specific)

  这种结构一般出现在用于简介(Introduction)以及摘要(Abstract)的开头中,有时也会出现在讨论(Discussion)部分。

  这种结构可以方便读者快速跟上文章的思路,同时由浅入深向读者介绍自己文章的结构,让读者放松下来,逐渐跟进作者的思路。另外,这种结构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在论文相关领域所了解的整体框架。这种结构也可以很好的帮助作者理清自己写作中的逻辑流,并根据自己的读者选择之后合适的写作方式。

  在具体写作中,这种方式可以以宽泛的陈述来开头,开头陈述可以包括段落主题以及宽泛事实,也可以使用定义来开头,这时需要给出宽泛概念的定义。这两种开头在选择时一般根据论文的读者确定,宽泛陈述对于专家以及非专业领域读者都很友好,定义则会相对于宽泛陈述更加规范化。以下就是一个使用这种结构的例子。


最后,也可以使用数据作为宽泛陈述,这样可以有效吸引读者阅读。

由一般到广泛(Specific-to-General)

  这种结构一般出现在摘要(Abstract)的结尾或者讨论(Discussion)部分的结尾。用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从特定角度链接到整体的研究方向上去。这种结构同样也可以很好的帮助作者理清自己写作中的逻辑流,并根据自己的读者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

  总体来说上面两种结构都是十分常见而且有效的结构。关键点在于保证论文中的逻辑流是通顺的,如何陈述则主要依赖于你的论文所面向的读者类型。

由问题到解决结构/问题导向结构(Problem–Solution Structure)

  这一结构主要见于结果部分(Results)和讨论部分(Discussion)同样可以见于摘要和简介(Abstract and Introduction)。这些部分会被嵌入到结果方案的背景介绍中。

  这部分常用的语法结构有三种,分别是:副词位置置于中间(动词之前),带有结果的动词现代分词引导的从句以及间接问句。带有结果的现在分时从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写作方式,可以用于阐述过程中的下一步或者过程中的问题或者结果。而间接问句则可以很好的阐述目的来问题化阐述一些案例、陈述以及现象等。

  一个好的问题导向结构是具有评估性和批判性的。这种结构可以很好的用于摘要部分(Abstract)的写作中。例子可见3文中的摘要部分。具有较为明显的问题导向结构。

问题导向结构的一个例子片段:
Background 背景部分

1.Many of Chile’s poor,northern costal villages have suffered in recent years from water shortages, despite the abundance of cloud cover and fog in the region.
2.When the cold air from the Pacific Ocean’ s Hum boldt Current mixes with the warm coastal air, a thick, wet fog, called camanchaca by the Andes Indians, forms along with clouds.

Problem 问题部分

3.However,rather than developing into rain, the clouds and fog are quickly evaporated by the hot sun.
4.This absence of rain fall has imposed severe hards hip on communities.
5.They cannot grow crops and must carefully ration their water, which has to be delivered by truck.

Solution(s) 解决方案部分

6.One interesting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now being tested in the village of Chungungo, a village of 300.
7.Using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ers have redevised a centuries-old method to capture the water droplets of the fog.

Assessment of Solution 解决方案的评价部分

15.The water is not only clean but farless expensive than water delivered to the area.
16.Moreover, it is collected at no apparent cost to the environment.
17.It is likely that this system could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other areas around the world with simila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18.Researchers are also investigating how this new water collection system could be adapted for noncoastal regions as well.

过程化叙述结构(Process Structure)

  这种结构一般见于方法部分(Method)以及结果(Result)部分,用于阐述自己的实验过程。这一般是生物化学领域论文的常用结构,少见与计算机领域的论文中这。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类论文的实验过程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另一方面,计算机中的过程大多由算法或者伪代码进行描述,一些使用到的新型数据结构无法加入到这种结构的论文中来。
  我们依旧需要对这一部分结构进行阐释。简单来说,这一部分结构就是分步骤阐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将自己实验的各个步骤进行叙述,将其中的每一个步骤按照特定关系阐述清楚。最重要的是注意这一部分使用的特定时态以及语态的关系。

  一些需要注意的一些点:

  1. 使用这种结构时,一般是使用被动语态的过去时,类似于was/were done 的结构。这种结构很少使用主动语态,即使使用也是使用过去式。
  2. 有时会使用时间副词或者其他表示顺序的词来表示顺序增加可读性,类似于First,Next,Finally,At last等。
  3. Then应该放在助动词和动词中间类似于(are then wiped)。
  4. 有时也会使用一些表示动作程度的副词来增加可信度。如aseptically,immediately,accurately,gradually,manually,gently。

一个例子:

  这一部分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使用的语态及时态。在方法(Method)部分中,应该使用更容易让人信服的被动语态过去时。但是在结果或者讨论部分中,则应该使用过去式的主动语态。使用不同的语态以及时态可以很好的保证论文的风格。

  这一部分的训练可以改写菜谱,将步骤化的菜谱改为论文地格式,可以很好地训练这一部分写作格式,仿照下面例子。

系统描述结构/系统导向结构(System Structure)

  这种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运行方式,并不是描述人在过去做了什么事。多用于系统设计类论文中使用。时态以及语态应该使用现在时的被动语态或者主动语态。

由旧到新结构(Old-to-New Information Flow)

  最后一种常见的学术写作逻辑是“Old-to-New Information Flow”,通常在论文引言和综述部分使用,从以往的研究或者人们熟知的研究开始撰写,过度到比较前沿的研究发现,进而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等等。这个写作逻辑,通常也会跟General to Specific逻辑混合或者结合使用,因为该逻辑相对明确,这里进行说明,有需要的可以阅读下面的这个段落,体会其中Old to New逻辑的写作技巧,特别是体会被标注和加粗的关键词句。

(1) Earlie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affeine does indeed reduce sleepiness and can lead to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since students can spend more time studying.
(2) Despite its effectiveness in counteracting sleepiness, caffeine ca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subsequent sleep, which for many students may already be compromised.
(3) Specifically, caffeinated beverages consumed near bedtime at night can prolong sleep onset and reduce sleep efficiency and depth, thus affecting both sleep quality and duration.
(4) Most of the research on how caffeine affects sleepiness/alertness has focused on coffee or no-doze pills.
(5) However, a new kind of caffeinated drink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namely functional energy drinks (FEDS).
(6) FEDS are marketed as products that can improve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7) In addition to containing caffeine, FEDS have other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taurine, glucose and glucuronolactone.
(8) Exactly how these ingredients together affect alertness, however,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总结

  总体来说,论文写作内部逻辑结构的变化方式并不多,主要的问题是在最后两种结构的写作中。而由于计算机写作中对于这部分要求不是十分严格,这里不再强调。

  一个可以参考的网站这个网站上有论文中不同部分可以使用的短语或者句型。写作时可以参考。

第三章 style (写作风格)

  这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下面九个方面。

使用名词而不是动词

  中文是基于名词构建句子的,不重视动词。因此一部分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会使用词根词缀创造出来一些名词或者形容词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寻求地道的英语表达。这样做只会徒增语言的理解难度,拉远自己和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不容易理解自己论文中的项目。
一些简单的存在问题的例子:

原句子: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du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
修改后句子:This temple has endu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
原句子:Amateur researchers made much contribution to the achievement of scientific progres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修改后句子:Amateur researchers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原句子:The article begins with a clarific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
修改后句子:The ariticle clarified the Lithiumion battery‘s usage at its beginning.

  这种用法的是一种语言的标准化(Nominalization),将一些动词转化为方便自己使用的形容词或者名词形式。但是这样是没什么用的行为,而且还会影响论文的阅读。另外一种类似的行为就是使用There be句型,也是一种标准化行为。将简单的句子复杂化,影响理解。如下面句子。

原句子:There are many occurrences of apostrophes in this article.
修改后句子:This article contains many apostrophes.
原句子:There is significance to the date of Oct 27 for most airlines. That is the start of the northern winter scheduling season for the aviation industry.
修改后句子:For most airlines, the northern winter scheduling season (for the aviation industry) starts Oct 27.

  总结:
  1.一个标准化的句子指的是句子本身主要是由抽象名词支撑的那些句子。
  2.一个抽象名词(如 “analysis” or “solution”)指的是那些无法在实际中给出解释的名词,这些词的意义理解起来是十分模糊的,并且在其中包含了一些隐藏的动词(如“analyze ” or “solve)。
  3.所谓的标准化则是将一个动词转化为一个名词。
最后,我们在写作时最直接而且最清晰的方式就是将句子建立在动词上。如果有必要的话,将句子反转来保证动词在正确位置并在句子中起到主要作用。最后的最后,一定不要使用不必要的标准化来增加句子的难度。
  有用的网站:http://writersdiet.com/?page_%20id=4。这个网站可以查看一些论文中常用的表达。

使用不正式的动词(使用助动词来支撑句子)

  一些研究者在撰写论文时会使用一些动词短语来辅助句子,这样会导致一些歧义,一些短语的意义向来是比单个动词意义丰富,因此,在可以使用单个动词的情况下一定不要使用动词短语进行写作。另外,要多阅读本领域中的文章,观察别的作者使用的动词并积累本领域中常用动词。这一部分主要是多读多积累论文中使用到的动词。

错误示例:Scientists are looking into innovative ways to combat AIDS.
可替换动词:investigate, develop…
错误示例: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y to figure out what is lacking in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corrosion and corrosion protection in concrete.
可替换动词:investigate, develop, determine…
错误示例:Researchers have recently come up with hybrid vehicles that use a fuel-cell engine and a battery-assisted power train.
可替换动词: develop, design…

使用和动词不匹配的名词

  这一部分主要指的是一些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使用的动词和前后的名词意义关联不大。如下面两个句子: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deletion of XYZ ==improves == its severity.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contribution of XYZ to process 1, we performe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在这两句中,其中的动词和之后的宾语搭配的并不好,其中第一句中可以修改为lessen或者render,第二句可以修改为test, verify, identify等动词。这些句子中原来的动词和之后的宾语搭配得不好,修改后较为地道。
  最后,展示一种句子反转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路。

原始句子:2D force spectroscop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binding force of such interactions.
修改后句子:To determine the binding force of such interactions, we performed 2D force spec troscopy.

  这一部分类似于固定搭配,动词和名词在领域论文中是如何搭配的,也需要多读多积累。没有多积累则多查词典。

使用介词代替动词

  这一部分主要是说明使用动词现在分时可以更好的为论文的逻辑连接服务。

原句子:Thus, studying extrusion mechanisms of MDR transporter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修改后句子:It is essential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used by MDR transporters to extrude toxins.

原句子:Chicken were chopped into pieces and marinated for 10 minutes with cooking wine.
修改后句子:Chicken were chopped into pieces and marinated for 10 minutes using cooking wine.

使用助动词/“懒"动词(to be/to have/to do)

  这些动词都是助动词,用起来十分方便,后面随便加上名词都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对于学术写作来说这是十分致命的缺点。这种用法只会徒增阅读难度,让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思路。因此,作者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将这些助动词全部改为贴切于句子的特定动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一些广为人知而且不会引发歧义的短语是不算使用这些“懒”动词的。

原句子:its genome is 21508903 bp.
修改句子:Its genome contains 21508903 bp.

原句子:The majority of proteasomes have symmetrical Rpn10.
修改句子:The majority of proteasomes contain symmetrical Rpn10.

原句子:The indole moiety has a large dielectric constan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its long axis.
修改句子: The indolemo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dielectric constan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its long axis

原句子:The samples for discovery set and validation set are from 2 companies.
修改句子:The samples for discovery set and validation set were purchased from 2 companies.

原句子:In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ron X ha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修改句子:In conclusion,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ron X possesse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原句子:Elon Musk did many very excellent innovations.
修改句子:Elon Musk innovate many very excellent wonders

  例外情况,可以在陈述一些逻辑关系的句子中时使用这些助动词。

1.The moon is (known to be) critical for maintain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Earth.
2.Factor X is (known to be) essential for the binding of protein A to protein B.
3.Factor Y is (known to be) necessary for activation of process ABC.

使用动词但是其后省略that

  在论文中,一般不省略宾语从句中的that。宾语从句中的that省略时具有指向性、一般用于一般性总结。而不省略时,是具有说明性,展示出论文数据的特定层面。 在论文中一般是不省略that的。在撰写时尽量在这些动词(argue,conclude,confirm,deduce,demonstrate,ound,illustrate,imply,indicate,observe,report,reval,show,suggest,think)后加入that从句来让句子更丰富具有说服力。

原句子: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e plastic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修改后句子: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exhibit highly plastic compositions.

原句子:Our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 of prescription of antibiotics.
修改后句子: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essential/critical to control the prescription of antibiotics.

使用错误的时态(过去时和现在时)以及使用错误的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一般来说,尽量使用主动语态(除了方法部分,这一部分使用实验对象作为主语的被动语态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在讨论自己的实验步骤等时则应该使用过去时。注意,这里并不是说不可以将两种时态混用,下面一个句子改为时态混用反而更加贴切,使用过去时来表示自己做过的事情,而现在时表示客观事实。

原句子:It was found that protein A was expressed both on epithelial cells as well as on thymocytes.
修改后句子:We found that protein is expressed both on epithelial cells as well as on thymocytes.

总结

1、英语是关于动词的语言,动词支撑着英语句子。
2、避免使用抽象名词
3、论文中描述地越详细,作者思路表达地越清晰。

其他写作风格问题

规范表达

  学术写作和口头表达并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在选择表达方式时更加仔细,选择那些符合书面表达的词汇。

使用错误的名词/动词的复数形式

  注意名词以及动词的单复数形式,简单的错误会极大地拉低论文的评分。因此建议:使用简单的动词

缩写

  在撰写论文时不要使用缩写,如下面这些。必须使用时,将他们分开写。

副词位置

  论文中副词一般用于动词中间位置,加在助动词和动词之间的位置,常常用于被动语态中修饰实验对象的的程度,而不是形容实验人员的动作程度。

引用

  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别人说的话不能使用宾语从句,而应该使用引号将话语引用出来。

间接问句

  在研究论文中一般来说并不使用带问号的直接问句,而是改为It is或者It作为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形式。修改方式可以参照下面两种方式。

原问句:How does reading on paper differ from reading on screens?以及How does the brain interpret written language?
修改后问句:Under standing how reading on paper is different from reading on screens requires to first explain how the brain interprets written language.

使用集体性的we

  一般来说,在论文中要尽量避免使用we这样的词来减少主观性。在必须使用时,应该将其指向作者,而不是指向大众。另外,不要使用you。
  下面这句话中的we就是过分夸大,在论文中并不适合。
As we all know, every cell of a spider contains silk-produc ing genes, so extracting them is easy

原句:If you become a good calculus teacher, a school can become very dependent on you.
修改后句子:An excellent calculus teacher represents a valuable asset to a school.

原句:You’re cheap and reliable, and here’s no reason to fire you.
修改后句子:Such a teacher costs little and is reliable; thus it is unlikely aschool will prematurely terminate the teaching contract.

省略语

  研究论文中免不了使用一些列举项目,结束时如果要表达等等的意思可以使用and such others 或者and the like表示限定性同类,而不使用下面的一些表达。

  非常想使用的话可以使用namely来表达或者使用including指出类型。

双关语以及俚语

  在论文中不要使用双关语以及俚语谚语等,防止读者不理解或者产生歧义。

练习

补充一:时态、语态在不同位置出现的频率

  论文中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时态、语态的频率不同。
  对于时态和语态,一般来说符合下面的规律,两者在各个部分都有使用。


  对于简介部分,一般使用混合时态,而不是单一时态,大部分使用现在时,一部分使用过去时。一般来说会使用现在时来阐述普遍接受的观点,使用过去时去描述别人所做的工作。

  对于方法部分,一般只使用过去时,结合被动语态来阐述自己的实验过程。

  对于结果部分,大部分使用过去时,有时使用现在时。使用过去时来描述自己之前实验的结果。使用现在时来总结结果的评价。

  对于讨论部分,一般是混合时态,而不是单一时态,大部分使用现在时,一部分使用过去时。这一部分句子使用的时态以及语态需要根据描述的内容决定。一般来说,陈述结果使用过去时,描述事实或者结论用现在时。

补充二:形容词位置

  在学术写作中,形容词的位置因该放在中间位置(动词之前),而不是类似其他书面语中放在句子两端。而且在有不定式出现时,应该在to之后,动词之前的位置。

补充问题解答

如何转变英文写作方式?如何知道应该使用什么动词,不应该使用什么动词?

  转变写作方式对于任何非母语人士都是十分困难的。一般来说,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要想转变,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建议。总体来说,需要多读多写多练,都是一些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关于动词的使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积累,观察别人论文中使用的动词,积累下来之后用在自己的论文中。

过去的论文大部分推荐使用被动语态,现在论文则更加偏向于主动语态,这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改变主要是语言改变导致的。我们在写作中应该重视现在的形式,而不是因循守旧。

我们在风格中所讲的要点是语法规则还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如果只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它们和语法规则有什么不同?

  可以说,语文不是数学,并不像数学一样简单遵守规则进行推导。语言既有规则,也有约定俗成的习惯。

第四章 Flow(流)

  一篇论文就是一个整体,不仅论文整体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每一个部分也要有相互联系。流(Flow)就是通过控制细节表达来增强文章的流畅性和整体性。

连接语(linker)

  论文中常用的连接语有下面一些

  论文中为了保证连贯性少不了使用连接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连接词都可以使用,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不正规的连接词(左侧)
  这里补充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
  首席,在表达两个相反的事物时,需要使用转折词。但是注意不要混淆 In contrast和To the contrary

  再者,避免使用meanwhile这个词,这个词基本上不用于原生论文中,尽量使用In addition代替。meanwhile的真正含义如下,正确用法是用在表示时间中。


  最后,在使用While时根据写作需要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一般来说,在句首表示要让读者做好准备接受一个相反的状态。

连词(conjunction)

  论文中的连词在句子开始位置,应该尽量放在逗号前面,并且使用标准化的连接词,不使用and,though,but。

原句子:The poverty levels were found to be reduced. Though the unemployment levels remained high. And the illiteracy levels also. But no chang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we reobserved during the time of this study.

修改后句子:The poverty levels were found to be reduced, even though the unemployment levels remained high. In addition, the illiteracy levels also. Hovever, no chang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we reobserved during the time of this study.

  使用连接词时,一定要仔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连接词,而不是使用简单而通用的and,but。而且,一定要避免使用and来连接两个不想干的事实。

  有时也可以使用动词的现在分词来作为连接词,表示一般性关系。

原句子:This produces fusion proteins that are expressed inside inclusion bodies and dramatically reduces their yield.
修改后句子:This produces fusion proteins that are expressed inside inclusion bodies, resulting in dramatically reduces their yield.

  不论何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连接词。

原句子:We found that the affinity of our antibody w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and their half-life was 10-fol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ntibody.
修改后句子:We found that the affinity of our antibody w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Importantly, their half-life was 10-fol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ntibody.

原句子:The inputs are mainly mediated by GABAA receptors, and we have not found … inputs onto CR.
修改后句子:While inputs are mainly mediated by GABAA receptors, we have found no such inputs … onto CR.

总结:

  1. 使用连接短语可以极大地改善论文中的流畅性。
  2. 使用最贴切的连接短语来在句子之间建立清晰而且逻辑化的连接关系。
  3. 注意连接词在中文和英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4. 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短语的方式就是阅读本领域内的论文同时重点关注于连接词的表达方式。

时间副词

  在存在时间序列的描述中间应该加上时间副词来保证连贯性。类似once, first, next, then, finally, lastly等.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写作中也需要注意,这里介绍一些标点的作用和使用频率。这里主要介绍四个英文标点:句号、逗号、分号以及冒号。

  对于句号,可以大量使用,不要害怕打破自己的表达思路,使用句号可以很好的让读者产生停顿和思考。而且,句号可以给作者加入连接词的机会,调整论文的逻辑(Logical)以及流(Flow)。最重要的是,在学术写作中,短句可以更利于阅读。

  对于逗号,要小心使用,过分使用的时候容易让自己的话丢失主题。一般来说,逗号用在三个方面:用于隔开从句、用于列举以及用于连词后。

  对于分号,应该偶尔使用,其作用是连接两个相关的句子,作为两个句子的连接器。可以在打断长句子时使用,在分开列举的长项目时也很有用。

  冒号用于介绍一串列举或者提出比较的项目时。在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路时应该避免过度使用。

  总体来说,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很好地改善阅读的清晰度,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但是注意,一句话中不要超过三个逗号,过多的逗号会增加论文产生语法错误的概率。

重复以及动词过去分词的一些规则

  在论文中使用重复的单词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相反的,一定的重复可以改善论文本身行文逻辑的清晰以及准确性。而对于动词的被动语态,一般转化为动词的过去分词,将其作为形容词使用。具体例子如下所示。

动词的现在时引导表示逻辑关系的从句

  这一部分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一次,这里不再强调,简单列举几个例子辅助理解。同时注意每个句子中使用量不要过多,出现一次即可,在大于两次时可能引起歧义。

原句子:The magma flows into the pores of the rocks; as a result, the rocks rupture.
修改后句子:The magma flows into the pores of the rocks, thus causing them to rupture.

原句子:A current is sent through the material. As a result, the electrons are polarized.
修改后句子:A current is sent through the material. thus polarizing the electrons.

原句子:MBD1 has been described as having affinity both for methylated and unmethylated DNA sequences.
修改后句子:MBD1 has been described as exhibiting affinity both formethylated and unmethylated DNA sequences.
再次修改后句子:MBD1 was previously found to exhibit affinity both formethy lated and unmethylated DNA sequences.

原句子:Earth’s rotating molten iron core generates the magnetic field that shields life from harmful radiation.The magnetic field prevents the atmosphere from being stripped away by high-energy particles in the solar wind.
修改后句子:Earth’s rotating molten iron core generates a magnetic field that prevents the atmosphere from being stripped away by high-energy particles in the solar wind, thus shielding life from harmful radiation.

this加上总结词

  这种方式一般用在this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时才可以使用,即是说this之后的名词需要具有明确地指向性。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has increased steadily, while the number of places has remained constant. This situation has resulted in intense competition for admiss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spatial patterns of misclassification correspond well with forest cover and potential insolation duration in winter.

补充讨论部分

如何判断连接词的好坏,如何使用不同的连接词?

  连接词只是一种建立句子之间连接的方式,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使用连接词也可,只要完成句子之间的连接任务就好。关键是表达清晰,可以让人很容易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追求更高级的表达。

能不能直接将中文翻译成为英文,中文和英文写作逻辑的差异?

  对于英文写作撰写,尽量不要先写中文在转换为英文。一定要从头开始使用英文进行写作。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内部逻辑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想要写好论文,一定要多读多写多改多积累

写到中间发现逻辑流不见了,如何调整一篇已经写完论文的逻辑架构?

  在写作中就应该先在一边写下句子,修改好逻辑和流之后再加入整体。建议1:可以在重点关注逻辑和流的情况下重读段落,并标注连接词,如果缺少连接词则加入一些连接词。建议2:使用句子模板,在读论文的时候关注一些模板。建议3:找人帮忙修改并给出建议。

学术道德部分

  作为研究人员,一定要遵守学术道德。这一部分有很多内容,这里不再分点具体讲述。这讲述两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点。
  首先,对于利益冲突部分,如果要撰写,一定要仔细检查,必要时和其他作者一起讨论是否有利益冲突。不要担心因为存在利益冲突而不会被发表,一旦被查出来存在利益冲突但是没有在论文中进行声明,就会被判定为学术不端。另外,这一部分一定要根据期刊要求和自身论文进行撰写,作者一定要注意提前进行审查。特别是生物领域,实验中存在使用人体或者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时。
  再者,进行引用时,不要引用综述文章。引用一手文献。一篇论文中的引用也代表了研究人员自身的研究路径,让读者了解自身的研究路径可以更好证明自身的创新之处。另外,不要为了引用而引用,这样可能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像东拼西凑的一样,引用时应该注意自己文章的逻辑线索。
  最后,进行外文论文查重时应该注意小心上传自己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结果/研究方法/研究评价部分)

中国学者经常犯的错误

本篇章中将补充陈述一些中国学者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在写作中先写中文之后翻译导致的。因此一个建议就是直接尝试使用英文进行写作,这样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同时减少一部分的语法问题。

过度使用抽象名词

这时一种类似名词标准化的问题,在撰写英文句子时,将很多的动词加入前缀或者后缀后名词化使用。这种表达是一种中式英语常用的方法。
要记住,类似下面的图片,一般化的英语是基于动词的一种语言。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问题?有三种方式:(1)将名词替换为动词,(2)将名词替换为动名词,(3)将名词替换为副词或者形容词。具体修改不再举例。

总体来说,我们要避免在写作中使用过多的抽象名词,同时在阅读论文时关注名词和动词的比例问题。

名词串

这类问题也是一种中式英语常见的错误,很多人会对英语进行直译,导致出现一长串名词堆叠在一起,没有形容词,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下面是一些例子。这些中国人很容易看懂,但是别人很难理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问自己几个问题:(1)自己撰写的句子中,有几个名词?是否多于两个?(2)这些名词之间的主要名词是什么?它和其他名词的关系如何?是否具有逻辑关系?(3)如果已经撰写了名词串,那么它符合学术表达的要求么,可以被接受么?(4)有别人也在使用我在撰写的名词串么?之后,按照下面顺序检查自己的文章:(1)识别句子中的名词串,看他们是否多于两个名词。(2)检查这些名词串是否存在缩写(如DNA,WHO等)。(3)对于剩下的名词串,检查是否符合学术要求,是否在自己的积累库中。(4)用介词以及动词,改写剩余的所有名词串。
因此,在撰写论文时多去积累一些领域中常用的名词串是十分有必要的。

总体来说,首先是避免产生名词串,如果一定要使用,那么一定要仔细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多读多积累在已发表论文中的名词串。

撰写论文时中译英的问题

动词名词不搭配

这部分参考style中使用“使用和动词不匹配的名词”。

超长句子

有时候论文撰写者会撰写一些符合中文表达的十分长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句子中文理解没有问题,但是无法在一个句子中完成整体翻译。这些句子很难翻译,一般的英语母语者可以写出来这样的句子,但是有时候也读不懂这样的句子。对于非英语母语者,则是既写不出这样的句子,也很难读懂自己写的句子。

那么,如何判断这些超级长的句子?他们有这些特征:(1)长度大于三行或者单词量大于30个词。(2)存在多于两个逗号。(3)多于一个连词(and、but、or)。(4)存在多余三个概念性论述。(5)存在多于三个抽象名词。

这些句子可以根据结构和流中的知识进行改写。

这里推荐几个常用的句式:

重复和主体不明

由于汉语中的主语和英语中的主语作用并不同,因此,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主语是否出现重复。


孤独的形容词

这种问题指的是形容词和所修饰的名词距离很远,导致很难让人知道形容词所修饰的名词。如下面的例子
Original
Columns were used to isolate the released N-glycan by PNGase F.
Improved
Columns were used to isolate the N-glycan released by PNGase F.

Original
Membrane-bound organelles display similar spherical structures to extranuclear membraneless organelles.
Improved
Membrane-bound organelles display spherical structures similar to extranuclear membraneless organelles.

Original
Our method showed superior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than ferrous Iron alone
Improved
Our method showe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superior to that of ferrous iron alone

总体来说,避免重复句子中的主体;只在进行对比时使用主题句;将孤立的形容词连接到要对比的第二个元素中。解决问题依旧是多读多积累。

主谓不一致以及单复数问题

由于汉语不重视量词,因此动词不存在单数或者复数的问题。在进行中英互译时,很容易出现这类的小语法错误。因此在进行中英互译时,一定要注意句子中的主语、时态、语态以及单复数问题。不要因为这些小的问题导致论文被拒绝
其中Evidences、works以及researches等不可数名词最好替换为A body of evidence、a number of reports(several studies)或者several investigations(Various reports)等名词短语


如何避免这些失误?(1)使用语法检查器。(2)多在读书时记笔记,形成一个检查表。(3)多检查自己的语法,让别人帮你检查。

存在过与谦虚的表达

英文中有时会习惯使用情态动词以及some来表示委婉。这些一般出现在使用“弱动词”如to be,to have ,this has ,there is ,it is …that 等词或者“含糊词”,如 some ,can , seem to , likely , probable等词时。
这种写法会让你的读者需要费力搞清楚你到底在说什么,同时还有可能误导读者。
重要的是,使用to be 让你的句子后边有可能变为被动语态,削弱了句子的肯定性。
some没有具体的数量概念,can表达了存在其他的可能性,让读者感觉不确定,因此,需要避免使用。

如何避免?(1)在建立你的句子时,总时让发出动作的主体位于动词前。(2)保证在撰写时不过度使用动词的现在分词(-ing形式)。

过度使用some或者can如何修改?(1)将some替换为a number of。(2)对照下表进行检查。

其他

  这一部分是一些没有在前面提到的简单的注意事项。

1.形容词不能使用great,其中的英文含义并不适合用在论文中。但是greatly是可以使用的,可以理解为“极大地…”。
2.不要在论文中使用fabricate这个词。
不要使用fabricate这个动词。。。

  本课程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外语系开设,以上资料均来自于授课老师Torsten Juelich讲述课件。特别感谢Torsten教授以及助教范老师的教学。同时有参考博客。


  1. Lettvin J Y , Maturana H R , Mcculloch W S , et al. What the Frog’s Eye Tells the Frog’s Brain[J]. Proceedings of the IRE, 1959, 47(11):1940-1951. ↩︎

  2. http://www.jlakes.org/config/hpkx/news_category/2017-06-12/science-of-scientific-writing.pdf ↩︎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66-5 ↩︎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基础课程相关推荐

  1. 有哪些可助力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在线网站、工具或软件?

    说到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相信小伙伴们都有同样的困惑:不是难以下手就是好不容易憋出了万字长文,回过头来一看语法漏洞百出,真的很让人头疼!即使是科研大神也会有这样的烦恼.读了万卷文献,依旧Chinglish ...

  2.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模式识别方向(笔记)

    文章目录 文章结构 英文写作tips Latex小技巧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几乎为0,在老师和师兄们的帮助下,学习到了如何撰写文章.仅限于模式识别方向的. 文章结构 文章除去abstract,ackn ...

  3. 45个有助于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神网站

    推荐45个有助于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神网站,感谢@毛毛虫Claire的鼎力推荐!综合整理自知乎网友的推荐!论文+语法+数据库+翻译+电子书+工具,这次算是最全的了! 原博客网址:https://blog ...

  4.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南

    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讲学术论文写作指南是非常惭愧的,我只能对于静老师讲的东西大概描述一下,可能我的观点会有很多说错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在聊论文写作之前,我们先用第一性思维来思考一下论文的本质是什么,其 ...

  5.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

    论文写作有三个层次: 第一阶的科研小白还基本停留在对文献的临摹时期,而到了第二阶段,就能达到文章的语言与框架较为成熟清晰,写作速度较快的程度:而科研写作的最终进阶目标则是有视角独特,风格鲜明,结构错落 ...

  6. 2021-05-20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Lecture 3习题答案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Lecture 3习题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选择题 3.1 选择题 3.2 选择题 3.3 选择题 3.4 选择题 3.5 选择题 3.1 1-8 CBBDBACA ...

  7. levy 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中应用.doc...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中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中应用 [摘要]长期以来,全国各高校都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设立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

  8. 科学伦理与学术规范/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工程伦理-——雨课堂课后答案(天津科技大学)

    科学伦理与学术规范 (1).课后习题答案: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2423034347 (2).期末考试答案: https ...

  9. 关于《论文写作》课程的心得和体会

    目录 前言 论文写作的流程 初稿的撰写 内容修改 论文的检查和打磨 论文写作技巧综述 关于Latex 单词和短语的慎用 解决英文句子的语法问题 借鉴法 倒腾法 符号系统与数学表达式的规范 Title ...

  10. 论文写作课堂总结4: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语法问题

    论文写作课堂总结4: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语法问题 在课上,闵老师讲解了实用的两种方式来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规避可能的语法问题 1.借鉴法 简单说,就是多阅读顶刊论文,仔细阅读后总结出在顶刊学术论文中常使用到的 ...

最新文章

  1. 600页!分享珍藏很久的《推荐系统学习手册》(附下载链接及入门经验)
  2. 设计模式中的开闭原则
  3. 【小白学习PyTorch教程】六、基于CIFAR-10 数据集,使用PyTorch 从头开始​​构建图像分类模型
  4. C语言程序练习-L1-032 Left-pad (20分)
  5. 简单区分Vmware的三种网络连接模式(bridged、NAT、host-only)
  6. gt爵士变形步骤_代码广播简介:您可以编码为24/7的爵士节拍
  7. 移植dropbear 实现ssh远程登录功能
  8. 超棒的30款JS类库和工具
  9. 数据结构排序系列详解之一 插入排序
  10. Springboot之Thymeleaf 表单提交
  11. java jvm内存模型_Java(JVM)内存模型– Java中的内存管理
  12. 如何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转)
  13. 设计模式(二)Adapter模式
  14. 思科CCIE证书电子档下载教程
  15. 计算机考试outlook怎么发邮件,outlook怎么用,教您outlook使用方法
  16. javaweb图片加载不出来问题的解决方法
  17. 通过优化提高网站转化率
  18. 《More Effective C++》读后感
  19. 国内外开源分析及实践
  20. 通过Exiv2读取照片的Exif信息获取GPS,焦距等信息

热门文章

  1. 使用Md5加密算法对密码进行加密(工具类)
  2. php7isapi,Windows7 IIS7下以FastCgi和ISAPI方法安装配置PHP5教程
  3. 获取字符串长度的函数sizeof()、strlen()、length()、size()详解和区别
  4. 域服务器系统建设方案,AD域及Exchange部署专项方案.doc
  5. 视频基础 以及 MP4 容器解封装
  6. 渐变色【R Color】
  7. 台架控制器-AVL_ISAC学习
  8. 深度学习——RESCAN
  9. 怎么在国内创建谷歌账号_如何在Google相册中创建和共享协作相册
  10. python程序加密狗_加密狗 超级狗 加密程序 程序授权示例 程序授权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