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键分类与输入原理

按键按照结构原理科分为两类,一类是触点式开关按键,如机械式开关、导电橡胶式开关灯;另一类是无触点式开关按键,如电气式按键,磁感应按键等。前者造价低,后者寿命长。目前,微机系统中最常见的是触点式开关按键。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除了复位按键有专门的复位电路及专一的复位功能外,其他按键都是以开关状态来设置控制功能或输入数据的。当所设置的功能键或数字键按下时,计算机应用系统应完成该按键所设定的功能,键信息输入时与软件结构密切相关的过程。

对于一组键或一个键盘,总有一个接口电路与CPU相连。CPU可以采用查询或中断方式了解有无将按键输入,并检查是哪一个按键按下,将该键号送人累加器,然后通过跳转指令转入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执行完成后再返回主程序。

2.按键结构与特点

微机键盘通常使用机械触点式按键开关,其主要功能式把机械上的通断转换为电气上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它能提供标准的TTL逻辑电平,以便于通用数字系统的逻辑电平相容。机械式按键再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作用的影响,通常伴随有一定的时间触点机械抖动,然后其触点才稳定下来。其抖动过程如下图1所示,抖动时间的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为5-10ms。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与断,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即按键一次按下或释放错误的被认为是多次操作,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为了克服你、按键触点机械抖动所致的检测误判,必须采取消抖措施。按键较少时,可采用硬件消抖;按键较多式,采用软件消抖。

图1 按键触点机械抖动

(1)按键编码

一组按键或键盘都要通过I/O口线查询按键的开关状态。根据键盘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编码。无论有无编码,以及采用什么编码,最后都要转换成为与累加器中数值相对应的键值,以实现按键功能程序的跳转。

(2)键盘程序

一个完整的键盘控制程序应具备以下功能:

a.检测有无按键按下,并采取硬件或软件措施消抖。

b.有可靠的逻辑处理办法。每次只处理一个按键,期间对任何按键的操作对系统不产生影响,且无论一次按键时间有多长,系统仅执行一次按键功能程序。

c.准确输出按键值(或键号),以满足跳转指令要求。

3.独立按键矩阵键盘

(1)独立按键

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如果只需要几个功能键,此时,可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

独立按键式直接用I/O口线构成的单个按键电路,其特点式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I/O口线,每个按键的工作不会影响其他I/O口线的状态。独立按键的典型应用如图所示。独立式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个I/O口线,因此,在按键较多时,I/O口线浪费较大,不宜采用。独立按键如图2所示。

图2 独立键盘

独立按键的软件常采用查询式结构。先逐位查询没跟I/O口线的输入状态,如某一根I/O口线输入为低电平,则可确认该I/O口线所对应的按键已按下,然后,再转向该键的功能处理程序。

(2)矩阵键盘

单片机系统中,若使用按键较多时如电子密码锁、电话机键盘等一般都至少有12到16个按键,通常采用矩阵键盘。

矩阵键盘又称行列键盘,它是用四条I/O线作为行线,四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最常见的键盘布局如图3所示。一般由16个按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也是在单片机系统中最常用的形式,4*4矩阵键盘的内部电路如图4所示。

图3 矩阵键盘布局图

图4 矩阵键盘内部电路图

当无按键闭合时,P3.0~P3.3与P3.4~P3.7之间开路。当有键闭合时,与闭合键相连的两条I/O口线之间短路。判断有无按键按下的方法是:第一步,置列线P3.4~P3.7为输入状态,从行线P3.0~P3.3输出低电平,读入列线数据,若某一列线为低电平,则该列线上有键闭合。第二步,行线轮流输出低电平,从列线P3.4~P3.7读入数据,若有某一列为低电平,则对应行线上有键按下。综合一二两步的结果,可确定按键编号。但是键闭合一次只能进行一次键功能操作,因此须等到按键释放后,再进行键功能操作,否则按一次键,有可能会连续多次进行同样的键操作。

识别按键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扫描法

按键按下时,与此键相连的行线与列线导通,行线在无按键按下时处在高电平。如果所有的列线都处在高电平,则按键按下与否不会引起行线电平的变化,因此必须使所有列线处在电平。这样,当有按键按下时,改键所在的行电平才回由高变低。才能判断相应的行有键按下。

独立按键数量少,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编码。矩阵键盘,按键的位置由行号和列号唯一确定,因此可以分别对行号和列号进行二进制编码,然后两值合成一个字节,高4位是行号,低4位是列号。

4.键盘的工作方式

对键盘的响应取决于键盘的工作方式,键盘的工作方式应根据实际应用系统中的CPU的工作状况而定,其选取的原则是既要保证CPU能及时响应按键操作,又不要过多占用CPU的工作时间。通常键盘的工作方式有三种,编程扫描、定时扫描和中断扫描。

(1)编程扫描方式

编程扫描方式是利用CPU完成其它工作的空余时间,调用键盘扫描子程序来响应键盘输入的要求。在执行键功能程序时,CPU不再响应键输入要求,直到CPU重新扫描键盘为止。

(2)定时扫描方式

定时扫描方式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对键盘扫描一次,它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产生一定时间(例如10ms)的定时,当定时时间到就产生定时器溢出中断。CPU响应中断后对键盘进行扫描,并在有按键按下时识别出该键,再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

(3)中断扫描方式

上述两种键盘扫描方式,无论是否按键,CPU都要定时扫描键盘,而单片机应用系统工作时,并非经常需要键盘输入,因此,CPU经常处于空扫描状态。

为提高CPU工作效率,可采用中断扫描工作方式。其工作过程如下:当无按键按下时,CPU处理自己的工作,当有按键按下时,产生中断请求,CPU转去执行键盘扫描子程序,并识别键号。

4x4矩阵键盘工作原理及扫描程序_单片机学习:单片机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概念及原理...相关推荐

  1. 4x4矩阵键盘工作原理及扫描程序_单片机人机交互矩阵按键

    按键是一种常开型按钮开关,与单片机的常见接法如图所示.按键未按下时两个触点断开,单片机I/O口输入高电平:当按键闭合时,I/O口输入低电平. 一.按键讲解 当I/O口为P0口时,由于没有内部上拉电阻, ...

  2. 蓝桥杯单片机学习4——独立按键矩阵按键

    上期学习了数码管的静态显示,这次我们来学习独立按键&矩阵按键 独立按键 原理很简单,当作为独立按键使用时,跳线帽的23接在一起,此时按键如果按下,则按键连接的IO口电平会被拉低,通过捕获IO的 ...

  3. 4x4矩阵键盘工作原理及扫描程序_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键盘接口电路的设计...

    1 引言 无功补偿装置是用于补偿电网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保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和节约电能的设备,其核心是控制仪.本控制仪集无功补偿.电度量计量.电能质量监测及通信于一体,对电网参数进行实时采样 ...

  4. 51单片机键盘接口-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

    51单片机键盘接口-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 按键的分类 键输入原理 独立式键盘 矩阵键盘 消抖 键码识别 键盘程序 按键的分类 按键按照结构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触点式开关按键,如机械开关.导电橡胶开关等 ...

  5. 【蓝桥杯练习-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

    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练习 内容来自b站小蜜蜂老师 小蜜蜂老师 practise 1 一.原理图 二.结构分析 从上面电路图可以看出当J5跳帽接为2 3时s7 s6 s5 s4为独立键盘 此时接地端gnd ...

  6. 51单片机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实现

    这里写目录标题 独立按键实验 矩阵按键实验 独立按键实验 按键是一种电子开关,使用时轻轻按开关按钮就可使开关接通,当松开手时, 开关断开.我们开发板上使用的按键及内部简易图如下图所示 管脚与管脚之间( ...

  7. m0单片机io口_51单片机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实现

    独立按键实验 按键是一种电子开关,使用时轻轻按开关按钮就可使开关接通,当松开手时, 开关断开.我们开发板上使用的按键及内部简易图如下图所示 管脚与管脚之间(注意是距离)距离长的是导通状态,短的是接通状 ...

  8. 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c语言,第八章 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

    我们和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两大类,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前边讲的LED小灯.数码管.点阵都是输出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按键.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会穿插介绍一点硬件 ...

  9. 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c语言,单片机独立按键与矩阵按键原理图

    当前位置:电工之家 > 电工知识 > 单片机 > 正文 单片机独立按键与矩阵按键原理图 时间:2017-02-22 12:40 来源:电工之家 单片机独立按键与矩阵按键原理图 独立按 ...

  10. 蓝桥杯单片机 独立按键与矩阵按键

    文章目录 前言 一.蓝桥杯按键原理图 二.独立按键与矩阵按键处理思路 1.独立按键 2.矩阵按键 代码实现 总结 前言 按键设计一般分为两种: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按键数量较少的用前者,按键数量较多的用 ...

最新文章

  1. 作为程序员我给csdn博客添加打赏功能
  2. opengl绘制长方体线框_OpenGL绘制长方体
  3. php验证邮箱的通用函数,PHP函数:PHP的通用检测函数总结
  4. 两个CRunTime库排序算法调用,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指针“以及“三目”
  5. 性能测试篇 :Jmeter HTTP代理服务器录制压力脚本
  6. 变量的引用类型和非引用类型的区别
  7. java filechannel 并发_java.nio中的Channel系列(2)-FileChannel与零拷贝原理
  8. STM32_HAL新建工程
  9. TP-link WR703N, OpenWrt, Mentohust
  10. 深度Linux的安装
  11. 热血江湖数据库MYSQL修改_热血江湖数据库修改终极教程-20070823更新
  12. Docker系列技术分享、容器技术和Docker
  13. MATLAB 车牌识别程序介绍 SVM、神经网络[毕业设计]
  14. 子佩短信管家 v1.0.0
  15. pyltp学习笔记——中文语言处理工具
  16. J-link V7.64C Warning : the connected probe appears to be a j-link clone报错
  17. Android高德地图加载WMS服务应用实践
  18. JSP婚纱影楼管理系统myeclipse开发sql数据库bs框架java编程jdbc
  19. python输入两个坐标求距离_计算python中*多组*地理坐标之间的距离
  20. Spring boot将项目的静态资源提取到项目外面的文件夹

热门文章

  1. 2019.03.30 图解HTTP
  2. 【SQL 社区】一些有用的SQL社区!(持续更新~~)
  3. 大学里,数据系鄙视物理系,请问二位来自漫画系嘛?
  4. 电子科技大学第九届ACM趣味程序设计竞赛(热身赛)题解
  5. web页面有哪三层构成?分别是什么?
  6. LockSupport类中的park()和unpark()
  7. Spring AOP原理分析(二)--@EnableAspectJAutoProxy功能分析
  8. 【Hoxton.SR1版本】Spring Cloud Gateway网关初体验
  9.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之scheduleWithFixedDelay和scheduleAtFixedRate的区别
  10. Spring中的循环依赖(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