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校园太久了,再加上工作上确实很少用到,现在基本上把半导体基础的物理知识忘得差不多了. 这两天把这些内容复习下,把脑子里缺的这块拼图补起来,此是前话。下面的内容大多是摘自不同的网页,取其精华形成系统。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构成。如果将原子比作一棒球场,那么原子核大大小不比一个棒球大,但原子的所有重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而电子只相当于棒球场上的苍蝇,所占空间相比来说也是极小的。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内正电荷和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原子整体是中性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和地球围绕太阳远行相似。在核的引力作用下,电子分成几层(又叫能带 energy band)按完全确定的轨道运行,而且各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也有一定规律。以硅元素为例,原子核周围的14个电子组成三层环,围绕原子核运动。从里往外数,第一层环上有其2个电子,其余依次为8、4个电子。凡是环上的电子数为2、8、18时.这些环上的电子总是比较稳定的,这类元素一般形成绝缘体。若环上的电子数不等于以上各数时,这些环上的电子总是不太稳定。于最外层的价电子离核比较远,所受引力最小,所以最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形成自由电子。导体和半导体都是靠最外层的自由电子进行导电的。

而每个原子除了吸引自己的价电子外,还吸引相邻原子的价电子。因此,两个相邻原子的价电子便成对地存在。这一对电子同时受这两个原子核的吸引,为它们所“共有”。这两个相邻原子也通过这个电子对被联系在一起。这样,电子对就好像起了键(联结)的作用,我们叫它共价键。每一个硅原子以其4个价电子与其他4个硅原子的价电子组成4个共价键而达到稳定状态。在理想情况下,硅晶体中所有的价电子都织成了电子对,因此没有自由电子,这时硅晶体是不易导电的。纯硅晶体也不是像绝缘体一样完全不导电,所以这类固态成为半导体。在外力作用下电子会逃脱共价键,形成空穴和自由电子,均被称作载流子。以硅晶体结构为例:

硅晶体共价键结构

半导体

半导体有以下特性:1)热敏性,随着环境温度变化,它的导电能力变化很大。2)光敏性,收到光照时,有的半导体导电率迅速降低。3)掺杂特性,金属掺入少量杂质会增大电阻,而半导体掺入少量的特定杂质哪怕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的特定杂质,电阻率就可能下降到原来的几百分之一。

我们知道,水流大小是由水分子的移动形成的,水是水流的载流子;同样,带电荷的可移动粒子是电流的载流子。由于受到共价键的束缚,原子核(带正电荷)和电子(带负电荷)都不可移动的,所以硅的导电性能比较差。
 
硅晶体的共价键并不是非常坚固,由于受到温度、光、磁等能量的激发作用,极少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可以摆脱共价键的束缚,带负电荷的电子便可以移动了,支持了电流的形成。这个电子离开原子后,共价键就少了一个电子,留下一个空位置(我们称为空穴),该原子同时变成了带正电荷的离子。因为这种带正电荷的离子都有一个空穴,我们不如将空穴视为带正电荷的“粒子”(实际上空穴不是粒子,但是原子有空穴,就代表此处有正电荷)。
 
这种由于热激发产生了一对“自由电子”和“空穴”的过程,称为本征激发。自由电子带负电荷,空穴带正电荷。自由电子和空穴都是半导体的载流子。
同理,自由电子和空穴也可以复合。

杂质半导体
掺入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
由于本征导电性能差,如果参入+5价或者+3价的原子,可以大大提高其导电性能。
比如,掺入+5价的磷原子后,磷的4个电子和周围4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还剩有1个电子,由于不受共价键束缚可以自由移动,这种杂质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N代表负极性Negetive,由于引入了1个自由电子,所以称为N型半导体。
同理,掺入+3价的硼原子后,硼的3个电子和周围4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话,会出现一个空穴,这种杂质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P代表正极性Positive。

PN结

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放在一起后,在它们的接触面会形成PN结。
PN结最显著的特点是:电流单向导通。
我们都在初中物理中都学过扩散原理。由于浓度不均匀而产生的粒子定向运动,叫做扩散。
当把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后,虽然原子受共价键作用不能移动,但是空穴和自由电子是可以移动的。于是,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子和空穴会向对方区域移动而复合消失。

扩散运动

在接触面附近,失去电子和空穴的原子变成了带电离子,但由于共价键束缚不可移动,便形成了一个内部电场。

内电场形成

这个内电场形成后,反过来又阻止扩散运动。最后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中间这个内电场区域,因为只有离子也叫空间电荷区。内电场形成的电势阻止了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复合,在PN之间形成了一道壁垒,所以又称为势垒区。这就是PN结的形成过程。

提一下,由于内电场的作用,使载流子产生的运动,叫做漂移运动。PN结内,漂移运动方向和扩散运动是相反的。

PN结最显著的特点是:电流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给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我们称为正向偏置,简称正偏
正偏状态下,外加的电场会削弱内电场的壁垒作用,空间电荷区变窄,电子和空穴穿越空间电荷区会容易些。在外电场的持续作用下,便可以形成持续的电流。外电场越大,电流越大。

PN结正偏导通

 

给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我们称为反向偏置,简称反偏

反偏状态下,外加场会增强内电场的壁垒作用,空间电荷区变宽,电子和空穴更加难以进入空间电荷区,不能形成持续的电流。

PN结反偏截止

MOS场效应管

MOSFET: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我们知道一般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但对于场效应管,其输出电流是由输入的电压(或称电场)控制,可以认为输入电流极小或没有输入电流,这使得该器件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同时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场效应管的原因。

MOS管的基本结构

增强型NMOS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在参杂浓度较低的P型硅衬底上,制作两个高参杂浓度的N型沟槽。分别用金属从两个N型沟槽中引出两个电极分别作为源极S和漏极D(此时的源极和漏极在结构上没有区别是可以互换的)。然后在半导体的表面覆盖一层很薄的SiO2绝缘层。在漏源极间的绝缘层上再装上一个金属电极;作为栅极G。另外在衬底上也引出一个电极B。MOS管的衬底已经和源极连在了一起,此时源极S和漏极D就有了区别,不能再互换了。

工作原理(以N沟道增强型为例)

(1) VGS=0时,不管VDS极性如何,其中总有一个PN结反偏,所以不存在导电沟道. VGS=0,ID=0,VGS必须大于0管子才能工作

(2) VGS>0时,在SiO2介质中产生一个垂直于半导体表面的电场,排斥P区多子空穴而吸引少子电子。当VGS达到一定值时P区表面将形成反型层把两侧的N区沟通,形成导电沟道。
VGS>0→g吸引电子→反型层→导电沟道
VGS↑→反型层变厚→ VDS ↑→ID↑

(3) VGS≥VT时而VDS较小时: VDS↑→ID ↑  ,   VT为开启电压,是在VDS作用下开始导电时的VGS。VT = VGS - VDS

(4) VGS>0且VDS增大到一定值后,靠近漏极的沟道被夹断,形成夹断区。VDS↑→ID不变

MOS管预夹断的形成

设想VDS=0时,ID=0,SiO2绝缘层与导电沟道之间的电场是均匀分布的,即从D到S的导电沟道一样厚。但是导电沟道作为导体的一部分,一定是有电阻的。随着VDS的增加,ID的增大,靠近S端的电势会比靠近D处的电势要低。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SiO2平面上各个点的电势是均匀的,所以在导电沟道不同点与SiO2之间的电场强度是不一样的。

如果以S端的电势为0的话,随着ID的不断增大,D点的电势会达到VGS-VGSTH。此时VG与VD之间的电势差为VGSTH,此时靠近D点处的电势差恰好达到可以产生导电沟道的情况,于是在D极处就开始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预夹断。

随着ID的继续增大,预夹断的点会不断往左移动,如下图所示。但是无论如何移动,预夹断点与G之间的电压差保持为|VGSTH|。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预夹断的区域内,纵向的电势差不足以出现导电沟道,但是由于DS间的电势差都落在了这段预夹断区域内(即D极至夹断点区域内,且方向是从D极横向指向夹断点),于是夹断区内有很强的横向电场。于是当载流子到达夹断区边沿时,会被电场拉出,从D极输出。所以预夹断并不是不能导电,反而可以很好地完成导电。

预夹断的过程中ID为什么不变

有了以上认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预夹断过程中VDS继续增大,ID的值可以保持不变。在进入预夹断之后,VDS继续增大的过程中,夹断点不断向S极移动,但是保持了夹断点和S极之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数值上等于|VGSTH|)。即增加的VDS的电压全部落在了夹断区内。(这里有一点没法从原理上解释,但是可以从结果反推,就是虽然导电沟道的长度在缩短,但是电阻值没有什么变化)于是ID的值保持不变。

当反向电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出现了反向击穿,场效应管就坏了。
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图左侧为漏极输出特性曲线,右侧为转移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中在VGS=-4V的曲线下方可以成为截止区,该区域的情况是VGS还没有到达导电沟道导通电压,整个MOS管还没有开始导电。

可变电阻区又称为放大区,在VDS一定的的情况下ID的大小直接受到VGS的控制,且基本为线性关系。注意三极管中的放大区和MOS管的放大区有很大区别,不能觉得是相似的。

恒流区又称为饱和区,此时ID大小只收到VGS的控制,VDS变化过程中ID的大小不变

CMOS管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是芯片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由绝缘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由于只有一种载流子,因而是一种单极型晶体管集成电路,其基本结构是一个N沟道MOS管和一个P沟道MOS管。

CMOS Inverter

由于两管栅极工作电压极性相反,故将两管栅极相连作为输入端,两个漏极相连作为输出端,如图所示,则两管正好互为负载,处于互补工作状态。
当输入低电平(Vi=Vss,A=0)时,PMOS管导通,NMOS管截止,输出高电平(Q=1)。 ·
当输入高电平(Vi=VDD, A=1)时,PMOS管截止,NMOS管导通,输出为低电平(Q=0)。
两管如单刀双掷开关一样交替工作,构成反相器。

CMOS NAND和NOR

CMOS NAND的剖面结构如下:

CMOS制作过程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同步发表于www.mx1980.cn/blog

参考网页:

简书:半导体和PN结https://www.jianshu.com/p/85b11fd95077

百度文库:半导体和PN结https://wenku.baidu.com/view/080b5b1052d380eb62946d66.html

百度文库:PN结及半导体基础知识https://wenku.baidu.com/view/c9c3a829915f804d2b16c106.html

知乎:绝缘体、半导体、良导体、超导体这些材料的内在不同是什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739451/answer/131826475

CSDN : 三极管和MOS管工作原理详解https://blog.csdn.net/techexchangeischeap/article/details/71430330

什么是MOS管?MOS管结构原理图解http://www.diangon.com/wenku/rd/yuanqijian/201704/00037848.html

wikipedia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MOS

从原子结构,半导体,PN结到MOS管和CMOS相关推荐

  1. Silvaco TCAD仿真9——半导体PN结仿真

    代码 #启动仿真工具 go atlas#定义网格 mesh x.mesh location=0.00 spac=1.0 x.mesh location=1.00 spac=1.0 #x 0-1,x方向 ...

  2. 温度测量基于c语言,基于PN结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论文(C语言)--189876772.doc

    基于PN结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论文(C语言)--189876772 PAGE \* MERGEFORMAT - 15 -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论文题目: 基于1N4 ...

  3. p-n结原理1:p-n结的形成和能带

    p-n结原理1:p-n结的形成和能带 2012-05-22 11:52:31|  分类:微电子器件 |  标签:半导体  pn结  晶体管  势垒  能带  |字号大中小 订阅 Xie Meng-xi ...

  4. 非常有助于理解二极管PN结原理的资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53574/answer/174137061 我理解的半导体 pn 结的原理,哪里错了? https://blog.csdn.net ...

  5. 应用计算机测定pn结,应用计算机测定PN结正向压降的温度特性

    应用计算机测定PN结正向压降的温度特性 采用电热法把待测的PN结放置于温度可连续变化的热源中,利用精确的温度传感器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采用突变结近似,对反向偏置下碲镉汞(HgC ...

  6. [note] 微电子学概论(二) PN结 MOS和MOSFET

    PN结相关概念 结构相关 多子和少子 多数载流子:在半导体中占大多数的载流子. 少数载流子:在半导体中占少数的载流子.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常温下硅原子外侧的四个电子都形成共价键,所以并不能参与导 ...

  7. 半导体基础知识(2):PN结二极管和二极管特性

    文章目录 写在前面 正文 pn结和半导体二极管 正向和反向偏置 二极管作为电路组件 结论 原文附录 The pn Junction and the Semiconductor Diode Forwar ...

  8. (一)半导体的概念以及PN结的讲解,二极管基础

    本征半导体 半导体 概念: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材料. 本征半导体:完全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纯净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的晶体结构 载流子 本征激发:电子逃脱共价键的束缚变成 ...

  9. 半导体基本知识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半导体基本知识 本征半导体 1. 半导体的导电性 根据物体导电能力(电阻率)的不同,来划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典型的半导体有硅(Si)和锗(Ge)以及砷化镓(GaAs)等. 本征半导体是一种完全纯 ...

最新文章

  1. JAVA中常见的Exception
  2. POJ - 2115 C Looooops(扩展欧几里得)
  3. java hh mm ss_【Java基础】比较时间大小(以HH:mm:ss格式为例)
  4. google提供的adb工具包_开源化学信息学工具包(Open Access Cheminformatics Toolkits)
  5. laravel windos 无法生成 appkey 的问题解决方法
  6. Vue系列vue-router的动态路由使用(二)
  7. 使用JAVA加jxl jar操作EXECL
  8. Java基础-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9. Java序列化后isXXX变量没有了
  10. java控制台打印输出改个颜色吧
  11. 【OpenCV学习】cvConvert的使用
  12. 专访阿里云技术掌舵人蒋江伟:中台是企业的未来
  13. react入门教程案例井字棋(包含改进代码)
  14. 计算机度分秒在线,角度计算器度分秒在线
  15. 上位机、下位机、单片机的关系
  16. 那些花儿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
  17. 高斯消元法(matlab)
  18. 服务端开发基础知识点
  19. Matplotlib 2 |折线图| 柱状图| 堆叠图| 面积图| 填图| 饼图| 直方图| 散点图| 极坐标| 图箱型图
  20. Leetcode_动态规划、迭代

热门文章

  1. 鸿蒙系统 智能手表,wear os智能手表和鸿蒙系统智能手表对比
  2. dashucoding记录2019.6.7
  3. FileStream写入文件
  4. VoLTE通话相关技术
  5. 公安网络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违反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及公安机关有关公安网络、计算机和信息应用系..._考试资料网...
  6. flashcache安装使用
  7. 一对一 视频聊天源码,不要小瞧社交平台的盈利方式
  8. Echarts结合百度地图API
  9. Unity3d轻量渲染管线(LWRP)民间文档
  10. 《A NEURAL TEXT-TO-SPEECH MODEL UTILIZING BROADCAST DATA MIXED WITH BACKGROUND MUSIC》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