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时间都去哪了?

一晃神自己都已经35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时间就这么一点一滴地过去了。

记得09年毕业刚工作的时候,听着同事们谈论买房、炒股、养娃的事情,当时感觉这个事情离自己是多么的遥远,但现在看来真的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当时的情景还很清晰的印在脑海里,甚至他们谈论时候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都还清晰的记得。

自从过了30岁以后,每一年过生日都会比较感慨,总是会问一下自己,这一年的时间都去哪了呢,如果这一年可以重新循环一次,自己又会怎样去选择。

回想

2022年,一个充满2的一年,自己的第14个工作年,回想我这14年的工作经历,有得有失,有太多的心酸。 第一个5年可以说是比较顺利的,从一个小兵,通过自己的全身心地投入,逐渐成长为一个小组的负责人。 前面为第二个5年奠定了一个新的起点,并在新的角色上继续沉淀自己的技术和团队管理。用最近的话说,也是一路“卷”过来的。

第3个5年比较坎坷,自己并不满意,未能达成自己期望的目标,时间也耗费过去了,有遗憾、有决策失误、有不甘心,但不能就此认命,不能后悔,因为未来的路上仍需要全力以赴。

地下室

09年7月,一毕业就自己拖着一个行李箱,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启了北漂之旅。

大学期间就听说北京的程序员很好找工作,一个月能够拿到1万5的高薪,当时北京的房价估计也就1万不到,当时就想自己抓紧学习,也能早点拿到1万5的薪水,所以坚定地选择了北漂。

初生牛犊不怕虎,拿着家里最后一次给的3千块钱,工作和住宿都还没有着落,还好当时的北京地下室很流行,都是给很多想要来北京打拼,但是又支付不起高昂的房租的人准备的,里面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有起早贪黑做路边早餐生意的摊贩,所以我很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之后就踏实的开启了一年的地下室-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早晨从负三层走上地面,每天从黑暗走向光明,出门挤公交到公司,晚上接着回去地下三层,只有2-4平米的地下室,没有网络,没有娱乐,偶尔去网吧和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视频,这一年非常充实,2000块钱工资仅够生活,周末加一天班还能多拿几百,但是精力充沛,学习为主,非常充实。

养成强大的内心

为什么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如果轻而易举的就被压垮,轻而易举的说放弃,那如何能够在职业道路上走的更远,又怎样担负起自己的家庭的责任。 头一两年工作的时候,其实很多不懂的东西,只能靠自己不断的百度和Google,所以经常会晚上经常梦到自己程序写不下去的情况,压力很大,特别是接到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的时候,晚上还会睡不着。

但这些年通过项目的历练,和与更优秀的人共事,逐渐让自己养成了强大的内心。当你需要同时肩负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时,如果内心不够强大的话,崩溃或者抑郁就会找上来,每个人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放眼我们这代人,我接触的人当中都是非常皮实,都是在一次次被压垮崩溃之后,自我调节又振作起来,让自己的内心逐渐的强大起来。

我在给团队招人的时候,优先会考察候选人皮实、乐观这两个方面。

“皮实”的反义词是“玻璃心”,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迷茫的时候,皮实的人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并且把压力化解为动力,从而逐渐承担更多的职责。

乐观的人不仅能够带动组内的气氛,还是个积极向上的人,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经过适当的培养和引导,很快就能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角色。

个人成长

我最精力旺盛最能拼搏的阶段是在第二家公司,快7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买房、结婚、生娃,可以说是把最重要的事情都做了,这段时间里从一个小兵,踏实的完成好领导安排的每一项任务,把自己当成owner的角色要求自己,到后来晋升为技术leader,也正好经历了互联网最辉煌的那几年。 非常喜欢公司的文化氛围,很怀念和当时的同事们一起共事的经历。 这7年里收获了许多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跟对了靠谱的领导,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总结下来就是,强大的内心,真诚待人,踏实稳重,厚积薄发。

创业

有创业的念头是在第二个5年的后半段,当时事业上进入了舒适区,也可以说是瓶颈期,感觉安逸下来就会落后。所以在挣扎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放弃了留在阿里拿着股票修福报的机会,裸辞寻找创业机会(这个决定其实是有点头脑发热的,在选择的话,估计会骑驴找马),同时照顾也想参与一下娃的成长阶段。

我所说的创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自己当老板那种创业,我期望的是能跟着一个早期的业务,经历一步步的做大做强的过程,也就是0-1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加的皮实自己。

所以后来创业经历过短视频、区块链、民宿这些业务的,项目从0-1的过程是我最大的收获,投入度和抗压能力,这个是创业必备的,只要能看着数据库的用户数据一天比一天成倍的增长,能验证项目的价值,这就是创业能坚持下去的动力,虽然最想要的“钱”没到位。

创业都会有风险,周期长,充满不确定性,会受政策和资金的影响,有成功有失败,这一点在从阿里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也是经历了多个项目的原因,1-10 这个阶段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少不了。

未来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谁也没能想到2019年“新冠”这个病毒就这样默默的流行起来了,这是所有人人生计划当中的一个很大的变数,疫情下面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活着最重要,家人健康最重要。所以创业的计划也就没法继续下去了,还是选择先回归到了大厂继续“卷”吧,毕竟还有家庭的责任需要担起来,希望人类战胜疫情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技术

技术是程序员吃饭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本能,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这种本能,所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储备,是作为一个程序员的必修课。

危机感

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应该不是只有程序员这个工种需要做的事情,任何岗位都应该如此(机关单位除外),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里,不进则退,危机感是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的状态,除非你真的可以做到躺平。 一线编程是时刻都要保持的能力,再忙也还是需要抽出时间去练习巩固,架构能力固然重要,落地能力也很重要。

希望等我50、60岁的时候,也还能够保持技术的能力,虽然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但秉承内心即可。 学会正确的做事

工作到了一定阶段,只要是技术能够搞定的事情,那都是最简单的工作。想要把技术做好,真正实施之前,先要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这个也是和之前的领导那里学到的,所以**“和优秀的人共事,你也会变得优秀”**。

培养做事的方式方法,列提纲,想清楚,写明白,凡事都要写下来,然后印在脑海里。 以下是我习惯的流程提纲,能完善好其中的每个点,我认为是能够在工作中做到应对自如的: 事件分析 背景调查 人物关系 痛点梳理 方向确立 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详细方案 时间线 过程跟踪 阶段复盘,调整方向 复制代码

正确看待技术的更新迭代

我现在虽然是做着最前端的工作,但是我并不仅仅把自己定义为前端工程师这个角色,我不想把自己局限在某个设定好的框架里。同样头几年做后端的时候,到后来让我带领H5团队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个是一个不好的选择,相反正因为有了后端的经历,才让我在前端这个领域上持续深耕,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技术也在变,技术总是不断地更新迭代,作为研发,需要有一颗进取的心,努力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不是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就拿前端来说,我最早接触的框架是雅虎的Yui,后来到jQuery,再到后来nodejs的出现,使得前端技术有了爆炸式的增长和变化,所以才有了Angular、React、Vue等这些框架的出现。 这几年前端领域就出现了很多新名词新框架,比如跨端、severless、lowcode、D2C、P2C、esbuild、Flutter等等,这些名词背后的核心,其实还是围绕着如何提升研发效能,如何最大化研发效率,如何优化运行性能展开的。所以无论技术如何的变化,事物的本质并没有变,而是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不断的找到了更优的解决办法,从而替代之前的架构更好更快的达成目标。 摆正姿态,正确对待技术的更新迭代,同时也要不断的把自身的基建打牢,打通任督二脉,这样无论来什么武功都能融会贯通。

某一方面的技术专家

“技术专家”这个词,我个人理解的是:在某个技术领域里,不仅有业界影响力,而且技术的深度也是非常厉害,能够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完美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带着团队其他人一起进步。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所想的预期,虽然顶着技术专家的头衔,但技术深度远远不够的,而且业界也确实没啥影响力啊,有点惭愧,未来任重道远啊。

这么多年技术语言接触了不少,比如C++、PHP、Python、Java、Javascript、go,但是似乎每一项都是点到为止,都是为了解决当下业务痛点,临时上手学习,并且运用到实际的业务中,之后再没有更深入的去研究了。除了前端,这个是因为真的感兴趣,所以一直也在持续的关注和投入,所以未来应该还是会在这个方向上一直走下去,结合实际的业务更加的深入,争取达到自己内心的期望。

焦虑

说一下“焦虑”,也可以说是“中年危机”,带来的焦虑,最近正好在看一本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作者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正好36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就像一个没有睡醒的人,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无选择。那时的我,虽然对本职工作非常投入,但业余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有空就找朋友们聚会,时常喝到烂醉;经常熬夜,从不主动看书、运动;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看搞笑视频、读八卦新闻、玩手机游戏;实在没事可做,就裹起被子睡大觉……下意识中,我觉得这种无忧的生活会继续下去。 人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期望,当担心这个期望无法达成,亦或者短时间内无法达成的时候,人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

作为一个35岁的码农,很自然地会把自己和“中年危机”关联到一起。 因为担心自己精力不够,无法胜任高强度的工作。 因为担心自己思维不再灵活,无法做到全面地思考。 因为担心自己家庭原因,无法平衡家庭与工作。 因为担心自己期望过高,无法得到很好的上升空间。 因为担心自己失业,无法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非常害怕迷迷糊糊地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绝尘而去。一时间,焦虑急躁又如梦初醒

“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

“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

但即使含泪拷问,也似乎错过了最佳时机,毕竟人生是个单行道,无法从头再来。 最后不得不敲碎那颗高傲的心,在无奈和叹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努力找到一个平衡,学会与焦虑共存,有欲望就会有焦虑,比如看书、写文章、利用好业余时间充实自己,当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或许就能进入另外一种心境。

自我认知,清醒的认识自己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就算你今年60岁,他们仍可以对你说:“孩子,别着急,你至少还有20年可以随时重来……”

我一直担惊受怕,过去,可能是因为我年轻,但现在,我已经不是那么年轻了,我仍然发现有很多事情让我害怕。

当年纪越来越大后,我开始变得不能加班。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坐在计算机前(尽管这样,她们仍是抱怨)。我在本地教育委员会社区里提供一些帮助,还组织开源兴趣小组参加活动。

我在思考,为什么以前会把如此多的时间全部用在编程上。大量的编程。那是我渴望深入研究一个类库,一个框架或一门技术。

现在的技术的学习曲线的增加,让我的忍耐性越来越低。各种新技术,因为新奇让人兴奋,但最终变成一场场争论。我越来越无法忍受这些充满市场宣传气息的喧嚣。我对技术看重的是稳定,清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8.07)为止,中国C++程序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而且,随着IT培训业的持续发展和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C++程序员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那么,作为一名C++程序员,怎样努力才能快速成长为一名高级的程序员或者架构师,或者说一名优秀的高级工程师或架构师应该有怎样的技术知识体系,这不仅是一个刚刚踏入职场的初级程序员,也是工作三五年之后开始迷茫的老程序员,都必须要面对和想明白的问题。如果想学习C++工程化、高性能及分布式、深入浅出。性能调优、TCP,协程,Nginx源码分析Nginx,ZeroMQ,MySQL,Redis,MongoDB,ZK,Linux内核,P2P,K8S,Docker,TCP/IP,协程,DPDK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个学习地址:C/C++Linux服务器开发高级架构师/Linux后台架构师​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ke.qq.com/course/417774%3FflowToken%3D1013189 另外这是我总结出一个C++程序员的学习路线总结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帮助大家少走弯路,我特意整理了一下,有很多问题不是靠几句话能讲清楚,所以干脆找朋友录制了一些视频,很多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但是背后的思考和逻辑不简单,技术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上视频获取点击:C++架构师学习视频

2022年作为一个中年程序员写给35岁的自己相关推荐

  1. 中年程序员写给35岁的自己

    开端 最近刚刷完<开端>这个电视剧,感慨万千,男女主在一次次的循环里,逐步完善信息,排除每个人的嫌疑,最终找到阻止高压锅爆炸的办法. 人生亦如此,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最终都会到达自己的目 ...

  2. 一个中年程序员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小结

    一个中年程序员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小结 前言 程序员应该要认真学习历史 一些有意思的说法 哲学论 偏见 程序员学习历史的原因 学习历史首推中国近代史 什么是历史 历史有哪些分类 修史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

  3. 程序员如何实现35岁完美退休

    退休不等于躺平. 作为一个中年程序员,35岁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噩梦,反而是跨入人生更高阶的好时机. 在年轻时,没有时间或者没有顿悟的时机,去想明白未来的几十年到底要靠什么生活得更好. 但我很明确,我不 ...

  4. 为什么有些程序员悄无声息渡过35岁中年危机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csdnsevenn/article/details/78909434 为什么有些程序员悄无声息渡过35岁中年危机? 今天分享是一些已经渡过中年危机 ...

  5. 程序员到了35岁就会失业吗?三位程序员UP主这样说……

    Q: 你自己也是 up ,然后会接触很多程序员群体,你觉得你在跟这些程序员沟通下来,他们会有一些关于年龄方面的焦虑嘛? A: 很多人都有,而且很多人都是,还没入行就开始焦虑了,就开始问我" ...

  6. 程序员到了35 岁就要被裁员?

    有下面两种说法: 一种是"程序员到了35 岁就要被裁员了". 还有一种是"程序员是4D工种:dirty,difficult, dangerous, dreamless&q ...

  7. 程序员如何跳出35岁魔咒,史上最全思维图收集解救你

    时常有人在知乎.百度等平台抛出问题:程序员过了 35 岁或 40 岁是不是就失去了竞争力,要转管理岗了吗? 100offer 在2017年对其平台上的5844 位技术岗位求职者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得出了 ...

  8. 谁说程序员过了35岁之后就要去“送外卖”、“跑滴滴”?这几种发展走向照样解除焦虑

    前段时间在技术交流群里聊天,无意间说到了程序员35岁之后的未来规划,说到未来,大多数人都是"跑滴滴"."送外卖",虽是玩笑话,但的确是很迷茫. 说到程序员,在外 ...

  9. 程序员到了35岁真的会失业吗?

    前言 程序员到了35岁真的会失业吗? 无论谁是领导,无论公司怎么调整,你是不是需要能出活的人?需要能够搞定事情的人?年轻人能加班?如果只靠加班.拼体力就能搞定,很多公司会让你加班加的怀疑人生. (文末 ...

  10. 为什么说程序员过了35岁就退休的说法?

    现在大多数人都会问为什么程序员过了35岁就退休的说法?你知道吗?答案其实是这样的 不是说一个程序员35岁就老了,而是35岁的程序员在接收新的技术上不是那么的了如指掌了,而是开始变得琢磨不想现在在学校里 ...

最新文章

  1. drupal建设多语言站点之四:不同语言的站点名称
  2. tm1650中文资料_TM1616,TM1650,TM1651 SOP16原厂直销,技术支持
  3. MATLAB 图像的傅里叶变换
  4. ubuntu分辨率设置
  5. 拳王虚拟项目公社:0成本售卖高考资料的虚拟资源教程,自动化的其他最简单最轻松玩法
  6. linux文件备份与删除,【Linux Shell脚本编程】自动备份与删除历史备份脚本
  7. zookeeper原理及搭建
  8. 30种EMC标准电路分享,再不收藏就晚了!
  9. 四种JAVA架构演进史,程序员能学会最后一种就非常厉害了,至少50k
  10. 列主元Guass消去法
  11. Ubuntu Server 21.10静态IP地址设置
  12. 金融科技之能量守恒定律
  13. 管培生走下神坛,“高管捷径”破灭
  14. 佳片有约|《第六感生死缘》:生如夏花,死若秋叶的爱恋
  15. 交互设计师修炼指南!教你从零开始成为优秀交互设计师
  16. ActiveReportsJS3.0 详解 ActiveReportsJS3.X
  17. Flutter 键盘与SingleChildScrollview配合使用 键盘滑动隐藏
  18. 机器学习——课后习题解答
  19. 豆瓣电影TOP250抓取
  20. Mac修改键盘之 将 caps lock修改为esc

热门文章

  1. 游戏模型制作的注意事项 项目模型规范总结
  2. C语言:输入年份,判断生肖
  3. 加快 apk 的编译速度
  4. Ai 缺失字体解决方法
  5. 【网络传输协议】RTSP即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流媒体网络传输协议
  6. power bi条件格式_Power BI中的条件格式
  7. 外贸独立站卖家如何借势营销?
  8. 微信小程序(八 配置和请求)
  9. Win7 文件加密存储操作后,如何在事后备份证书、秘钥
  10. oracle IMO史上最详细使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