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算不算原创?

- page 30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实际上不应该和技术如此紧密地结合,而是应该和其它什么东西融合得更为紧密,那就是自然。

在最深的层次上。人的存在应该和自然,和我们最初的环境,以及最初使我们成为人的那些条件相融合。

==========

- page 36

现在机器被用来生产机器了,同一时候它又变成了以后同类机器的父母。

==========

- page 43

技术的建构不仅来自已有技术的组合。还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捕捉和征服。在
==========

- page 44

技术(全部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
==========

- page 44

三个基本原理
==========

- page 44

其次,技术的每一个组件自身也是缩微的技术。
==========

- page 44

第三条基本原理是,全部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一般是几种)效应(effect)或现象(phenomenon)。
==========

- page 44

技术组件的集成或组合是为了满足它们的目的。
==========

- Your Note on page 44

motivation
==========

- page 44

技术组件的集成或组合是为了满足它们的目的。
==========

- Your Note on page 44

motivation ,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biology.
==========

- page 49

定义: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

- page 49

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components)的集成(assemblage)。
==========

- page 50

将技术作为在某种文化中得以运用的装置和project实践的集合。
==========

- page 53

装置和流程的确能够归于同样的范畴。
==========

- page 55

技术总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概念或原理,如“事物的方法”或者一个可行的核心理念来组建
==========

- page 57

各个子程序就处于不断的相互联系之中,它们不停地“对话”。就如同喷气发动机那样。
==========

- page 60

技术的分解随着市场的细分而加剧。
==========

- page 61

一開始的一系列松散地串在一起的零件假设被用得足够多。就会“凝固”成独立的单元。

技术模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标准组件。
==========

- page 66

一个技术绝少是固定不变的。它会不断地变换结构。当目的改变时。它会去适应并进行又一次的配置,
==========

- page 66

在真实世界中,技术是高度可重构的。它们是流动的东西。永远不会精巧。永远不会完结,永远不会完美。
==========

- Your Note on page 73

theory , principle .
==========

- page 73

现象是技术赖以产生的不可缺少的源泉。

==========

- page 75

这个样例阐明了怎样应用现象的组合去达到目的。
==========

- page 75

在实践中。现象在可以被应用于技术之前,一定要被“驯服”。而且作好恰当的准备。天然形式的现象非常难被利用,须要巧妙的诱导,它们才干令人惬意地运作起来。它们可能仅仅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起作用,所以一定要建立正确的支持方式才干使它们为预设的目的服务。
==========

- page 83

货币系统利用了这样一种现象:仅仅要我们相信其它人会相信一种交换媒介是有价值的,并且这样的信任会在未来持续下去,我们就会相信这个系统。须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现象不是物理性的。而是行为性的,
==========

- page 83

物理现象。

==========

- page 84

目的性系统(purposed systems)。

==========

- Your Note on page 170

依据原理选择部件
==========

- page 91

科学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链接到技术,不仅是由于它能对结果提供很多其它的洞见和更好的预測,还由于一些新的现象家族開始被开发了。

==========

- Your Note on page 91

简化模型
==========

- page 91

技术人员应用科学思想就如同政客们应用已故的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一样。他们日复一日地使用这些思想,对其起源的细节却知之甚少。但这并非出于无知,而是由于起源于科学的那些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消化吸收到技术体自身其中,比如融入电子工业或生物技术。它们在这些领域中与经验和特定的应用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它们自己固有的理论和实践。

==========

- page 95

技术是对现象的驾驭,而这非常大程度上是由科学揭示的。
==========

- page 100

为什么个体技术要聚集成群?原因之中的一个是它们是分享了现象的族群。

但这不是唯一的理由,技术聚集在一起还由于它们分享了共同的目标:
==========

- Your Note on page 100

共同的如果
==========

- page 100

用来概括和分析数据并实施统计性測试的统计软件包。拥有一个共同的如果前提,即抽样在整体上应是正态分布的,因而统计软件包工作的基础是共享了所操作数据在这个性质上的如果。

==========

- Your Note on page 101

lib
==========

- page 101

一项技术(个体技术)是要完毕一项工作。达成一个目标的。并且这个目标常常很特殊。

而一个域(复数的技术)则不须要完毕工作;它不过以一个工具箱的方式存在。你能够从中选取实用的元器件或一系列的应用规范。
==========

- page 105

20世纪30年代,人们能够用由水泥制造的、15英尺或更高的巨大的声反射镜去监察跨越海峡飞往英格兰的飞机。

它须要搜集来自20英里远的声音,然后交由具有超敏感听力的人进行处理。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雷达被用来实现相同的目的。
==========

- page 107

它可能须要巴贝奇亲自设计设备,组装一台地震波分析仪,并根据爆炸回声进行地图的渲染。

这个机器将是一个奇迹,它或许会带有一个犄角形的听筒。一个辅助的铜齿轮和杠杆,以及转盘和着墨的画图笔。这个设备工作起来缓慢、复杂。并且它将专门用来进行地震勘測。巴贝奇时代的这些域(机器、铁路、早期工业化学)的触角非常短,因此所能提供的可能性非常有限。
==========

- page 110

其实,正如口语表达的清晰度不仅取决于语法一样(它依赖于词汇的深层含义及其文化相关性),技术的清晰表达也不会只依赖于语法。技术的清晰表达须要相关域的深层知识,包含:所使用组件的词汇的流利程度;对标准模块、曾经的设计、标准材料、相关技术的熟悉度。
==========

- Your Note on page 110

dsl
==========

- page 110

语法在非常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特定域中自然是怎样工作的”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样的理解不仅是来自于理论8,也来自于经验积累:
==========

- page 115

能够在不同的域世界中完毕相同的任务,可是功效可能会不一样。
==========

- page 117

这暗示着创新不是发明以及对其的应用(比如,计算机、运河、DNA或者芯片的发明和应用),而是在新的可能世界中,将旧任务(比如,会计、运输或者医疗诊断)不断地进行又一次表达(re-expressing)或者再域定(re-domaining)的过程。
==========

- page 130

我们要关注的是它和语言的关系,先有意向,然后是完毕的方法——组件的恰当组合。所以。设计即表达。
==========

- page 134

假设你看过不论什么一本project手冊,你就会发现很多标准问题的解决方式。比方《机械和机械设备图集》8就给出了“耦合旋转轴的19种方法”,以及“15种不同的凸轮机构”。

另外一个电子类的手冊,则图解了5种振荡电器:阿姆斯特朗振荡器、科耳皮兹振荡器、克拉普振荡器、哈脱来振荡器、瓦卡振荡器。这类手冊提供了标准解决方式来解决那些反复性的问题,也能够为特定的用途进行改动。
==========

- page 138

标准project中的每个项目都会使一系列问题显现出来,每个解决的结果都是一套相应的解决方式。可用的解决方式被建构并在实践者中传播,当中一些可能变成技术名词。进而变成未来技术的建构元素或模块。标准project对创新和进化都贡献良多。
==========

- page 141

新技术是针对现有目的而採用一个新的或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术。

新技术是在概念其中或实际形态其中,将特定的需求与可开发的现象链接起来的过程。

==========

- page 142

新技术的形成(激光打印机、涡轮喷气发动机、计算机)都是源于一个新的或不同的基本原理。
==========

- page 143

我发现勾勒出这个链条非常实用。

链条的一端是“需求”或“目的”;还有一端是能达成需求或目的的基本“现象”。
==========

- page 144

发明有两大模式: • 肇始于链条的一端。源于一个给定的目的或需求。然后发现一个能够实现的原理。 • 发轫于链条的还有一端。从一个现象或效应開始,然后逐步嵌入一些怎样使用它的原理。
==========

- page 145

将原理转译成工作元件
==========

- page 146

至此。需求已经变成一个被详尽描写叙述的问题。
==========

- page 145

如果这时已经有了解决方式,那么标准技术就足以应付。

但如今不行,因而怎样定义问题本身就变成了挑战。那些接受挑战的人会遇到类似须要满足某个需求或须要克服某种限制的情况。

他们非常快会将挑战简化为需求——一个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 page 153

当你听完斯塔克伟泽的故事后。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他所面临的选择。每一个次生问题都可能有几种解决方式。斯塔克伟泽选择解决方式、检验它们的可行性,并努力从中组成和谐的总体。当须要找到次生或次次生问题的源头时,他就向下拓展这一梯式递归进路,假设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或被放弃了,他就再向上回溯。

这个过程差点儿总是非常漫长。仅仅有当获得了必要的知识,而且次生技术带来的挑战已被成功地克服后。才干向前迈一大步。前进的方向总是沿着执行恰切的版本号向前延伸的。

==========

- page 156

莱特兄弟所要做的是解决阻碍原理被转译成可行技术的四个关键的次生问题。

==========

- page 156

基本原理有时会自然呈现,有时会突然出现。困难之处在于怎样使原理正确地发挥作用,这可能须要漫长的努力。
==========

- page 164

科学与数学中的原创和技术中的原创没有根本性的不同。我们不必对此感到吃惊。

这样的相应的存在不是由于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一样的,而在于三者都是目的性系统。

==========

- page 164

科学与数学中的原创和技术中的原创没有根本性的不同,我们不必对此感到吃惊。

这样的相应的存在不是由于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一样的。而在于三者都是目的性系统。

广泛来说,也可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须要遵循相同的逻辑。三者的构成都始于形式或原理:对于技术,是源于概念性的方法。对于科学,是源于解释性的结构。对于数学,则源于真理与主要的公理结构。

==========

- page 170

其实,开发人员常常寻找的并非更好的部件,而是这个部件恰好能提供的一个现象。
==========

- page 176

当调换部件和结构深化都不能再为提高性能做什么的时候,技术就成熟了。这时候。假设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则须要一个全新的原理。

==========

- page 177

仅仅要我们可以。我们总是倾向于将感知置于经验、事件之上,创造符合它的变故和关系。我们对那些不符合这样的參考框架的事物往往採取忽视、误解或否认的态度。结果是,我们通常能找到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
==========

- Your Note on page 191

生产工具的变革
==========

- page 191

经济学如果新技术是被 “採用”的,它们被接纳并应用于经济中。对于个体技术当然是这样。钢铁生产商採用贝塞麦生产过程,他们的生产能力也对应地起了变化。但这并不能非常好地描写叙述复数的技术的情况,如计算或铁路技术。

我更倾向于觉得工业、公司、商业运作等经济要素并非“採用”了一个新的技术体,而是“遭遇”了它。

正是因为这样的遭遇。才产生了新工艺、新技术、新兴产业。
==========

- Your Note on page 197

统一或分散的动力
==========

- page 196

9在工厂还没有实现电气化之前的一个世纪左右,人们依靠蒸汽机提供动力。

每个工厂都有这样一个独立引擎,一个足有几层楼高的巨大的家伙嘶吼着,摇动着一个由活塞、飞轮、滑轮、皮带构成的组合。驱动主轴的运转,然后再继续驱动工厂里其它的机械设备。直到19世纪80年代,电动发动机才作为新的电子域的主要成员进入了可操作阶段。它们所耗能源成本非常低,还能够分解成小单元进行安装。

这样一来。每个须要提供动力的工作机旁边都能够安装一台电机。同一时候它们能够做到独立控制,能够根据须要分别开启或关闭。

毫无疑问,电动发动机是更优的技术。
==========

- page 197

新技术要求又一次建造工厂。

==========

- page 200

手艺的形式部分可能终于会成为学术论文和教科书,但真正的专业技能部分则非常大程度上藏在它创生的地方,在那里。它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共享的,且无须明言。
==========

- page 210

随着技术数量的添加。组合的可能性也对应提高。
==========

- page 210

威廉·奥格本早在1922年就已观察到这一点:“可用于辅助发明的东西越多,发明的数量就越大。”
==========

- page 211

他预期物质文化(技术)的增长显示出“和复利曲线的相似之处”。假设他能在今天进行写作,他会说技术是按指数级增长的。
==========

- page 213

其实。需求不是一个恰当的词。由于在青霉素或核磁共振还不存在的时候,根本无法在经济中对它们提出明白的需求。

因此不如说我们应该谈论的是技术的机会——即技术能够有效地占领的利基。
==========

- Your Note on page 219

新技术可能与旧技术结合,也可能代替。都是利基之处。
==========

- page 219

在实践中,它们事实上并不能这样干净利落地前后相继、井井有条。而常常是并行发生的。

==========

- Your Note on page 223

与非门
==========

- page 223

全部可用的技术仅仅有NAND(不是AND)电路(
==========

- page 226

我们既不能预见会形成何种组合,也不能预见何种机会利基会被创造。因为潜在组合是成指数式增长的,这样的不确定性也会随着技术体的发展而添加。

==========

- page 236

经济以这样的方式在暴风骤雨般的变化其中构成或重构自身。包含创新和适应这样的新的制度安排。以及如影随形、互相追逐的机会利基。 让我以一个具体的样例来具体阐明我的观点。当有用的纺织机械于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诞生时。它提供了一种替换当时以手工作坊为基础的生产方式。2当时。羊毛和棉布的纺织都是在家里手工完毕的。属于散工制的组织方式。

新机器在刚開始时获得了部分成功。

接着,它须要比家庭手工作坊更大规模的组织,因此它为更高级的组织安排(纺织厂或毛纺厂)提供了机会,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工厂实际上也是某种技术。它作为一种组织手段,反过来须要还有一种手段来实现:工厂劳动力。

劳动力当然早已在经济中存在,可是当时当地并没有足够多的人来支撑这样的新的工厂系统。因此须要劳动力的调集。因为大多数劳动力来自农村,这就须要工厂附近有居住的地方。工人宿舍和工人住房建设因此而出现。

随着工厂、工人以及他们的栖息地组合而来的是一个工业化城市的生长,一套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或说一套新的安排出现了。内含这样的结构的维多利亚式工业经济就此開始呈现。就这样,一个时代的特征,一套和超级工业机械相匹配的安排显现出来了。 可是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工厂的劳动者其中很多都是孩子,常常在狄更斯作品中那样的条件下工作,这也引发了强烈的改革需求,这样的改革需求不仅仅是关于“下层阶级的道德状况”3,还有他们的安全状况。

继而。法律系统须要採取进一步的安排来对此做出回应,劳动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以阻止最坏的恶行发生。然后。新的工人阶级開始要求分享工厂创造的財富,他们利用一种手段来改善他们的状况。那就是工会组织。

工厂中的劳动力要比家庭作坊中的劳动力更easy组织,4因此,若干年之后,工会就变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 在这样的机制下,纺织机械并不仅仅是替换了手工生产方式,它还为更高一级的制度安排(工厂制度)提供了机会。

在这个制度安排中,机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分。

新的工厂制度反过来建立了一个服务于劳动力及其栖居须要的需求链条。反过来。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创造了进一步的需求,全部这些终于演变为维多利亚式工业体系。这个过程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才真正完毕。
==========

- page 237

从此。纺纱人不再能在家里转动她的纺轮,织布匠也不能在家里抛动他的梭子,那种没有不论什么监督的美好时光从此不再。如今,工作必须在工厂中完毕了,以一种无聊的、毫无生气的机器所规定的步调。作为团队的一员,要与总体共进退,開始、间歇、停止——全部这些都在密切监督之下进行。工厂用道德、经济奖惩来促使工人勤奋地工作,有时候甚至是身体上的强迫。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时钟是一群新的狱卒。”
==========

- page 239

即将到来的新技术不是只打破静态,比方说发现比我们如今用的产品或方法更好的新的组合:它须要一系列安置新技术的条件。并解决由此产生的另外一些新问题。

==========

- page 239

即将到来的新技术不是只打破静态,比方说发现比我们如今用的产品或方法更好的新的组合:它须要一系列安置新技术的条件。并解决由此产生的另外一些新问题。

如此一来,又要为新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技术创造新的机会利基——接下来又产生进一步的问题。

因此。经济总是存在于永恒变化之中,存在于一种永恒的新颖性之中。
==========

- page 243

我们的理论始于三个原理:一切技术都是元素的组合;这些元素本身也是技术;全部技术都利用现象达到某个目的。

==========

- page 243

一旦新技术(单体技术)诞生了,它们就立马成为可供进一步地建构更新技术的潜在构件。
==========

- page 250

从占有资源的角度获取国民財富的总量開始不如从占有专业科学及技术知识的角度获得的那样多了。

公司的竞争优势绝大部分是从它们占有的技术专长而来的。
==========

- page 249

从仅仅实现单一目标功能的流程或机器转换为採用不同组合以实现不同目标的技术。为了反映技术的这样的转换,经济至少在高科技部分很多其它地表现为更关注怎样聚集、拼凑事物,而不是怎样对现有操作进行完好。

==========

- page 256

他们的星际飞船是虚弱的、有机的,并且必须踢它才干让它运转。这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技术是人性的。

==========

- page 256

他们没实用人性和技术做交易,也没有使意志向技术投降。技术向他们投降了。而且因为这样做了。技术也拓展了它们的自然性。
==========

- page 256

已经把技术奴役我们的本性和技术拓展我们的本性之间进行了差别。
==========

- page 254

假设我们只使用自然现象的原始形态去驱动水车或推动帆船,我们对技术就会有家的感觉,我们的信任和希望就不会那么不一致。可是如今,随着即将到来的基因project、机器智能、仿生学、气候project学,我们正在開始使用技术(利用自然)直接干预自然了。对于我们这样的灵长类动物,对于我们这样的以树、草和其它动物构成的生境为家的动物来说。这样的感觉极度不自然。这扰乱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信赖。 这样的内心深处的不安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在非常多方面。我们開始转向传统,转向环境保护主义,開始回头倾听家庭价值观,我们转向原教旨主义,我们抗议。

我们这些反应的背后的实质,不论合理与否。是恐惧。我们害怕技术将我们与自然分离,我们害怕技术破坏了自然。破坏了我们的自然。

==========

- page 255

我们害怕技术作为一种有生命的东西将会给我们带来死亡。不是“不存在”这个意义上的死亡。而是更糟糕的死亡,一种丧失自由的死亡,一种意志的死亡。
==========

- page 280

技术由人类创造出来。又基于自然最原初的现象。但却開始了疏离“人类与自然”的进化之旅。

==========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下面地址:

[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fceshi/p/6979409.html

读书笔记: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怎样进化的 (布莱恩•阿瑟)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大数据清洗技术 03

    读书笔记:大数据清洗技术 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王宏志 第三章 实体识别 本节我们将着重讲一下实体识别算法中的串行实体识别. 1. 实体识别概述 同一对象的不同表示通常是由于信息来自不同的数据源.当 ...

  2. 《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读书笔记 之 结构测试技术

    <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读书笔记 之 结构测试技术 2014-07-18 我们需要结构测试吗? 微软的一项试验说明了结构测试的在代码覆盖中起到的效果: 超过3000名测试员参与了这项实验,每 ...

  3. 读书笔记:大数据清洗技术 02

    读书笔记:大数据清洗技术 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王宏志 第二章 大数据处理技术概述 上一章我们主要从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大数据的质量问题,大数据清洗技术的进展和本书的技术创新点四个方面对这本书有了初 ...

  4. 【读书笔记】【WebKit技术内 幕(三)】GPU硬件加速渲染、canvas与WebGL、 JavaScript与JavaScript 引擎、JavaScriptCore与V8

    文章目录 前言 Something great 第8章 硬件加速机制 硬件加速基础 -- *** Chromium的硬件加速机制 -- *** 其他硬件加速模块 第9章 JavaScript引擎 Ja ...

  5. 【读书笔记】【WebKit技术内 幕(二)】Chromium Webkit资源加载与网络栈、DOM树、HTML解释器、影子DOM、CSS解释器和样式布局、网页层次与渲染、绘图上下文、

    文章目录 前言 Something great 第4章 资源加载和网络栈 Webkit 资源加载 Chromium多进程资源加载 Chromium 网络栈 第5章 HTML解释器和DOM模型 DOM模 ...

  6. 读书笔记: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布莱恩•阿瑟)

    读书笔记算不算原创? - page 30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实际上不应该和技术如此紧密地结合,而是应该和其他什么东西融合得更为紧密,那就是自然.在最深的层次上,人的存在应该和自然,和我们最初的环境, ...

  7. 读书笔记之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

    前言 坚持看了十几天的书,终于完成了毕业后第一次静下心来,利用业务时间看书并做笔记的成就了.废话不多说,这回看的是一直很膜拜的李智慧大神写的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 简短的读后感 极其推 ...

  8. 《WCDMA空中接口技术》读书笔记7: R5 HSDPA技术

        工作在WCDMA RBS系统上很多年了,感觉RBS系统绝对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除了要基于通信原理和3GPP协议来实现,还要考虑到:空口资源.硬件资源.功率分配.系统容量.监控管理.系统调 ...

  9. 读书笔记: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

    李智慧<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 性能 可用性 伸缩性 扩展性 安全性 总结 这本书组织的很不错,语言精练,篇幅也不长,对网站架构的要点讲的狠清楚透彻,思路清晰.主要围绕架构 ...

最新文章

  1. 偏差/方差、经验风险最小化、联合界、一致收敛
  2. JSON的C语言编解码器——cJSON和json-c
  3. 词频统计的java实现方法——第一次改进
  4. Spring Cloud 微服务实战系列-Ribbon入门RestTemplate 介绍
  5. 看视频课程的正确方法
  6. 大数据学习之Hadoop任务输出到多个目录中
  7. mfc遍历指定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并排序
  8. linux多播 多个接收方,在同一端口上接收多个多播源 – C,Linux
  9. OFFICE技术讲座:边框相邻时的处理
  10. pygame安装教程(window)
  11. SpringBoot上传文件到服务器
  12. linux java sqlldr_sqlldr用法详解
  13. Centos6.8下安装Mysql5.6.14,连接mysql及增删改查,通过Mysql-Front远程连接(开启端口、允许远程连接)
  14. “限时分享“ 本地80个小游戏 HTML+CSS+JS源码分享
  15. python中秋月饼
  16. 三星笔记本 win10+ubuntu18.04.3双系统 BIOS设置
  17. 嵌入式入门学习笔记6:[转]嵌入式开发需要学习哪些东西
  18. 原创|干货|长文|264亿件包裹怎么破?闪电式自动化分拣技术 细节大起底!
  19. kestrel虚拟服务器,如何使Kestrel Web服务器监听非本地主机的请求?
  20. 少年你骨骼精奇?AI现在可以帮你看一看了

热门文章

  1. SQL server 两表联查及三表联查
  2. 霹雳吧啦Wz语义分割学习笔记P8
  3. 基于开源软件构建高性能集群NAS系统
  4. Android攻城狮四大组件之Service
  5. 【lc3】汇编实现I/O中断
  6. iPad 必备软件 | 帮你实现百度云倍速
  7. html の第一天(上)-----适合新手入门前端
  8. 解决VS中未定义标识符cout,endl
  9. 闲鱼卖货,月入1.5w的小众类目分享。
  10. Windows 8 引入新版的凭据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