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简介

脉冲宽度调制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的优点而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思想或实现无谐振波开关技术将会成为PWM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脉宽调制分类

从调制脉冲的极性看,PWM又可分为单极性与双极性控制模式两种。

产生单极性PWM模式的基本原理如图6.2所示。首先由同极性的三角波载波信号ut。与调制信号ur,比较(图6.2(a)),产生单极性的PWM脉冲(图6.2(b));然后将单极性的PWM脉冲信号与图6.2(c)所示的倒相信号UI相乘,从而得到正负半波对称的PWM脉冲信号Ud,如图6.2(d)所示。

双极性PWM控制模式采用的是正负交变的双极性三角载波ut与调制波ur,如图6.3所示,可通过ut与ur,的比较直接得到双极性的PWM脉冲,而不需要倒相电路。

PWM优点

PWM的一个优点是从处理器到被控系统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无需进行数模转换。让信号保持为数字形式可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噪声只有在强到足以将逻辑1改变为逻辑0或将逻辑0改变为逻辑1时,也才能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对噪声抵抗能力的增强是PWM相对于模拟控制的另外一个优点,而且这也是在某些时候将PWM用于通信的主要原因。从模拟信号转向PWM可以极大地延长通信距离。在接收端,通过适当的RC或LC网络可以滤除调制高频方波并将信号还原为模拟形式。

总之,PWM既经济、节约空间、抗噪性能强,是一种值得广大工程师在许多设计应用中使用的有效技术。

PWM脉宽调制原理

脉宽调制技术是通过对逆变电路开关的通断控制来实现对模拟电路的控制的。脉宽调制技术的输出波形是一系列大小相等的脉冲,用于替代所需要的波形,以正弦波为例,也就是使这一系列脉冲的等值电压为正弦波,并且输出脉冲尽量平滑且具有较少的低次谐波。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改变输出电压或输出频率等值,进而达到对模拟电路的控制。

PWM同步调制简介

同步调制一N等于常数,并在变频时使载波和信号波保持同步

1.基本同步调制方式,fr变化时N不变,信号波一周期内输出脉冲数固定

2.三相电路中公用一个三角波载波,且取N为3的整数倍,使三相输出对称

3.为使一相的PWM波正负半周镜对称,N应取奇数

4.fr很低时,fc也很低,由调制带来的谐波不易滤除

5.fr,很高时,fc会过高,使开关器件难以承受

PWM同步调制优缺点

在改变f的同时成正比地改变fc,使K保持不变,则称为同步调制。

PWM采用同步调制的优点是:可以保证输出波 形的对称性。对于三相系统,为保持三相之间对称、互差120゜相位角,K应取3的整数倍;为保证双极性调制时每相波形的正、负半波对称,则该倍数应取奇数。由于波形的对称性,不会出现偶次谐波问题。但是,受开关器件允许的开关频率的限制,保持K值不变,在逆变器低频运行时,K值会过小,导致谐波含量变大。 使电动机的谐波损耗增加,转矩脉动相对加剧

PWM具体应用

PWM软件法控制充电电流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单片机具有的PWM端口,在不改变PWM方波周期的前提下,通过软件的方法调整单片机的PWM控制寄存器来调整PWM的占空比,从而控制充电电流。该方法所要求的单片机必须具有ADC端口和PWM端口这两个必须条件,另外ADC的位数尽量高,单片机的工作速度尽量快。在调整充电电流前,单片机先快速读取充电电流的大小,然后把设定的充电电流与实际读取到的充电电流进行比较,若实际电流偏小则向增加充电电流的方向调整PWM的占空比;若实际电流偏大则向减小充电电流的方向调整PWM的占空比。在软件PWM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ADC的读数偏差和电源工作电压等引入的纹波干扰,合理采用算术平均法等数字滤波技术。

PWM在推力调制中的应用

1962年,Nicklas等提出了脉冲调制理论,指出利用喷气脉冲对航天器控制是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案,同时能使时间或能量达到最优控制。

脉宽调制发动机控制方式是在每一个脉动周期内,通过改变阀门在开或关位置上停留的时间来改变流经阀门的气体流量,从而改变总的推力效果,对于质量流率不变的系统,可以通过脉宽调制技术来获得变推力的效果。

脉宽调制通常有两种方法[15]:第一种为整体脉宽调制,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器设计,并根据控制要求的作用力大小,对整个系统模型进行动态的数学解算变换,得出固定力输出应该持续作用的时间和开始作用时间;第二种为脉宽调制器,不考虑控制对象模型,而是根据输入进行“动态衰减”性的累加,然后经过某种算法变换后,决定输出所持续的时间。这种方式非常简单,也能达到输出作用近似相同。

脉宽调制控制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技术比较成熟,俄罗斯已经将其成功地应用于远程火箭的角度稳定系统控制中。但是当调制量为零时,正反向的控制作用相互抵消,控制效率明显比变流率系统低。而且系统响应有一定的滞后,其开关的频率必须远大于KKV本身的固有频率,否则不但起不到调制效果,甚至会发生灾难性后果。

在LED中的应用

在LED控制中PWM作用于电源部分,脉宽调制的脉冲频率通常大于100Hz,人眼就不会感到闪烁。

几种pwm调制方式介绍

1、相电压控制PWM

1.1等脉宽PWM法

VVVF(VariableVoltageVariableFrequency)装置在早期是采用PAM(PulseAmplitudeModulaTIon)控制技术来实现的,其逆变器部分只能输出频率可调的方波电压而不能调压。等脉宽PWM法正是为了克服PAM法的这个缺点发展而来的,是PWM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它是把每一脉冲的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相对于PAM法,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输入端的功率因数,但同时也存在输出电压中除基波外,还包含较大的谐波分量。

1.2随机PWM

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时大功率晶体管主要为双极性达林顿三极管,载波频率一般不超过5kHz,电机绕组的电磁噪音及谐波造成的振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求得改善,随机PWM方法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随机改变开关频率使电机电磁噪音近似为限带白噪声(在线性频率坐标系中,各频率能量分布是均匀的),尽管噪音的总分贝数未变,但以固定开关频率为特征的有色噪音强度大大削弱。正因为如此,即使在IGBT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对于载波频率必须限制在较低频率的场合,随机PWM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消除机械和电磁噪音的最佳方法不是盲目地提高工作频率,随机PWM技术正是提供了一个分析、解决这种问题的全新思路。

1.3SPWM法

SPWM(SinusoidalPWM)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WM法。前面提到的采样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SPWM法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用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即SPWM波形控制逆变电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使其输出的脉冲电压的面积与所希望输出的正弦波在相应区间内的面积相等,通过改变调制波的频率和幅值则可调节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该方法的实现有以下几种方案。

1.3.1等面积法

该方案实际上就是SPWM法原理的直接阐释,用同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序列代替正弦波,然后计算各脉冲的宽度和间隔,并把这些数据存于微机中,通过查表的方式生成PWM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此方法是以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各开关器件的通断时刻,其所得的波形很接近正弦波,但其存在计算繁琐,数据占用内存大,不能实时控制的缺点。

1.3.2硬件调制法

硬件调制法是为解决等面积法计算繁琐的缺点而提出的,其原理就是把所希望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对载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当调制信号波为正弦波时,所得到的就是SPWM波形。其实现方法简单,可以用模拟电路构成三角波载波和正弦调制波发生电路,用比较器来确定它们的交点,在交点时刻对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就可以生成SPWM波。但是,这种模拟电路结构复杂,难以实现精确的控制。

1.3.3软件生成法

由于微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用软件生成SPWM波形变得比较容易,因此,软件生成法也就应运而生。软件生成法其实就是用软件来实现调制的方法,其有两种基本算法,即自然采样法和规则采样法。

1.3.3.1自然采样法

以正弦波为调制波,等腰三角波为载波进行比较,在两个波形的自然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这就是自然采样法。其优点是所得SPWM波形最接近正弦波,但由于三角波与正弦波交点有任意性,脉冲中心在一个周期内不等距,从而脉宽表达式是一个超越方程,计算繁琐,难以实时控制。

1.3.3.2规则采样法

规则采样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工程实用方法,一般采用三角波作为载波。其原理就是用三角波对正弦波进行采样得到阶梯波,再以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从而实现SPWM法。当三角波只在其顶点(或底点)位置对正弦波进行采样时,由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所确定的脉宽,在一个载波周期(即采样周期)内的位置是对称的,这种方法称为对称规则采样。当三角波既在其顶点又在底点时刻对正弦波进行采样时,由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所确定的脉宽,在一个载波周期(此时为采样周期的两倍)内的位置一般并不对称,这种方法称为非对称规则采样。

规则采样法是对自然采样法的改进,其主要优点就是计算简单,便于在线实时运算,其中非对称规则采样法因阶数多而更接近正弦。其缺点是直流电压利用率较低,线性控制范围较小。

以上两种方法均只适用于同步调制方式中。

1.3.4低次谐波消去法

低次谐波消去法是以消去PWM波形中某些主要的低次谐波为目的的方法。其原理是对输出电压波形按傅氏级数展开,表示为u(ωt)=ansinnωt,首先确定基波分量a1的值,再令两个不同的an=0,就可以建立三个方程,联立求解得a1,a2及a3,这样就可以消去两个频率的谐波。

该方法虽然可以很好地消除所指定的低次谐波,但是,剩余未消去的较低次谐波的幅值可能会相当大,而且同样存在计算复杂的缺点。该方法同样只适用于同步调制方式中。

1.4梯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

前面所介绍的各种方法主要是以输出波形尽量接近正弦波为目的,从而忽视了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如SPWM法,其直流电压利用率仅为86.6%。因此,为了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梯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该方法是采用梯形波作为调制信号,三角波为载波,且使两波幅值相等,以两波的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实现PWM控制。由于当梯形波幅值和三角波幅值相等时,其所含的基波分量幅值已超过了三角波幅值,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但由于梯形波本身含有低次谐波,所以输出波形中含有5次、7次等低次谐波。

2、线电压控制PWM

前面所介绍的各种PWM控制方法用于三相逆变电路时,都是对三相输出相电压分别进行控制的,使其输出接近正弦波,但是,对于像三相异步电动机这样的三相无中线对称负载,逆变器输出不必追求相电压接近正弦,而可着眼于使线电压趋于正弦。因此,提出了线电压控制PWM,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2.1马鞍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

马鞍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也就是谐波注入PWM方式(HIPWM),其原理是在正弦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三次谐波,调制信号便呈现出马鞍形,而且幅值明显降低,于是在调制信号的幅值不超过载波幅值的情况下,可以使基波幅值超过三角波幅值,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在三相无中线系统中,由于三次谐波电流无通路,所以三个线电压和线电流中均不含三次谐波[4]。

除了可以注入三次谐波以外,还可以注入其他3倍频于正弦波信号的其他波形,这些信号都不会影响线电压。这是因为,经过PWM调制后逆变电路输出的相电压也必然包含相应的3倍频于正弦波信号的谐波,但在合成线电压时,各相电压中的这些谐波将互相抵消,从而使线电压仍为正弦波。

2.2单元脉宽调制法

因为,三相对称线电压有Uuv+Uvw+Uwu=0的关系,所以,某一线电压任何时刻都等于另外两个线电压负值之和。现在把一个周期等分为6个区间,每区间60°,对于某一线电压例如Uuv,半个周期两边60°区间用Uuv本身表示,中间60°区间用-(Uvw+Uwu)表示,当将Uvw和Uwu作同样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三相线电压波形只有半周内两边60°区间的两种波形形状,并且有正有负。把这样的电压波形作为脉宽调制的参考信号,载波仍用三角波,并把各区间的曲线用直线近似(实践表明,这样做引起的误差不大,完全可行),就可以得到线电压的脉冲波形,该波形是完全对称,且规律性很强,负半周是正半周相应脉冲列的反相,因此,只要半个周期两边60°区间的脉冲列一经确定,线电压的调制脉冲波形就唯一地确定了。这个脉冲并不是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信号,但由于已知三相线电压的脉冲工作模式,就可以确定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信号了。该方法不仅能抑制较多的低次谐波,还可减小开关损耗和加宽线性控制区,同时还能带来用微机控制的方便,但该方法只适用于异步电动机,应用范围较小。

3、电流控制PWM

电流控制PWM的基本思想是把希望输出的电流波形作为指令信号,把实际的电流波形作为反馈信号,通过两者瞬时值的比较来决定各开关器件的通断,使实际输出随指令信号的改变而改变。其实现方案主要有以下3种。

3.1滞环比较法

这是一种带反馈的PWM控制方式,即每相电流反馈回来与电流给定值经滞环比较器,得出相应桥臂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使得实际电流跟踪给定电流的变化。该方法的优点是电路简单,动态性能好,输出电压不含特定频率的谐波分量。其缺点是开关频率不固定造成较为严重的噪音,和其他方法相比,在同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电流中所含的谐波较多。

3.2三角波比较法

该方法与SPWM法中的三角波比较方式不同,这里是把指令电流与实际输出电流进行比较,求出偏差电流,通过放大器放大后再和三角波进行比较,产生PWM波。此时开关频率一定,因而克服了滞环比较法频率不固定的缺点。但是,这种方式电流响应不如滞环比较法快。

3.3预测电流控制法

预测电流控制是在每个调节周期开始时,根据实际电流误差,负载参数及其它负载变量,来预测电流误差矢量趋势,因此,下一个调节周期由PWM产生的电压矢量必将减小所预测的误差。该方法的优点是,若给调节器除误差外更多的信息,则可获得比较快速、准确的响应。目前,这类调节器的局限性是响应速度及过程模型系数参数的准确性。

4、空间电压矢量控制PWM

空间电压矢量控制PWM(SVPWM)也叫磁通正弦PWM法。它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用逆变器不同的开关模式所产生的实际磁通去逼近基准圆磁通,由它们的比较结果决定逆变器的开关,形成PWM波形。此法从电动机的角度出发,把逆变器和电机看作一个整体,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使电机获得幅值恒定的圆形磁场(正弦磁通)。具体方法又分为磁通开环式和磁通闭环式。磁通开环法用两个非零矢量和一个零矢量合成一个等效的电压矢量,若采样时间足够小,可合成任意电压矢量。此法输出电压比正弦波调制时提高15%,谐波电流有效值之和接近最小。磁通闭环式引入磁通反馈,控制磁通的大小和变化的速度。在比较估算磁通和给定磁通后,根据误差决定产生下一个电压矢量,形成PWM波形。这种方法克服了磁通开环法的不足,解决了电机低速时,定子电阻影响大的问题,减小了电机的脉动和噪音。但由于未引入转矩的调节,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5、矢量控制PWM

矢量控制也称磁场定向控制,其原理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及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及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及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对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实现对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

但是,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以及矢量变换的复杂性,使得实际控制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论分析的效果,这是矢量控制技术在实践上的不足。此外.它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转子磁链在空间上的位置才能实现定子电流解耦控制,在这种矢量控制系统中需要配置转子位置或速度传感器,这显然给许多应用场合带来不便。

6、直接转矩控制PWM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Depenbrock教授首先提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DirectTorqueControl简称DTC)。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不同,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来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来控制,它也不需要解耦电机模型,而是在静止的坐标系中计算电机磁通和转矩的实际值,然后,经磁链和转矩的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矢量控制的不足,能方便地实现无速度传感器化,有很快的转矩响应速度和很高的速度及转矩控制精度,并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

7、非线性控制PWM

单周控制法[7]又称积分复位控制(IntegraTIonResetControl,简称IRC),是一种新型非线性控制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控制开关占空比,在每个周期使开关变量的平均值与控制参考电压相等或成一定比例。该技术同时具有调制和控制的双重性,通过复位开关、积分器、触发电路、比较器达到跟踪指令信号的目的。单周控制器由控制器、比较器、积分器及时钟组成,其中控制器可以是RS触发器,其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K可以是任何物理开关,也可是其它可转化为开关变量形式的抽象信号。

单周控制在控制电路中不需要误差综合,它能在一个周期内自动消除稳态、瞬态误差,使前一周期的误差不会带到下一周期。虽然硬件电路较复杂,但其克服了传统的PWM控制方法的不足,适用于各种脉宽调制软开关逆变器,具有反应快、开关频率恒定、鲁棒性强等优点,此外,单周控制还能优化系统响应、减小畸变和抑制电源干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控制方法。

8、谐振软开关PWM

传统的PWM逆变电路中,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硬开关的工作方式,大的开关电压电流应力以及高的du/dt和di/dt限制了开关器件工作频率的提高,而高频化是电力电子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它能使变换器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成本下降、性能提高,特别当开关频率在18kHz以上时,噪声将已超过人类听觉范围,使无噪声传动系统成为可能。

谐振软开关PWM的基本思想是在常规PWM变换器拓扑的基础上,附加一个谐振网络,谐振网络一般由谐振电感、谐振电容和功率开关组成。开关转换时,谐振网络工作使电力电子器件在开关点上实现软开关过程,谐振过程极短,基本不影响PWM技术的实现。从而既保持了PWM技术的特点,又实现了软开关技术。但由于谐振网络在电路中的存在必然会产生谐振损耗,并使电路受固有问题的影响,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c语言pwm调制方式,pwm调制原理同步调制_几种pwm调制方式介绍 - 全文相关推荐

  1. anycast隧道_一种以anycast方式部署的CDN监控可用性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CDN节点监控可用性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anycast方式部署的CDN监控可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CDN可用性的检测方法,一般通过一些探测点检测目的CDN的可用性,在探测到失败 ...

  2. c语言圆桌算法,算法 – 人们可以在圆桌中坐多少种不同的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们可以在一条线上安排n个人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将不同的人放在前线.在剩下的n – 1中,任何n – 1都可以放在第二位.在剩下的n – 2中,任何n ...

  3. 什么叫侧面指纹识别_哪种指纹识别方式好?侧边指纹识别可能会成为主流

    我以前没有用过背面的指纹.从手机到现在,前置解屏都是一个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升级也应该是屏幕下的指纹.然而,有了小米8,突然觉得指纹解锁实际上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如果是前置指纹解屏的话, ...

  4. C语言字符数组显示钻石,c++两种字符串赋值方式 并介绍 C语言下遍历目录文件的方式...

    c++字符串声明:一种是声明字符数组并赋值,另一种是直接声明string类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qu ...

  5. Spring Boot 五种热部署方式,极速开发就是生产力!

    欢迎关注方志朋的博客,回复"666"获面试宝典 模板热部署 在 Spring Boot 中,模板引擎的页面默认是开启缓存的,如果修改了页面的内容,则刷新页面是得不到修改后的页面的, ...

  6. 阿里原来是这么干的!Spring Boot 五种热部署方式

    作者:若离x 来源:my.oschina.net/ruoli/blog/1590148 1.模板热部署 在 Spring Boot 中,模板引擎的页面默认是开启缓存的,如果修改了页面的内容,则刷新页面 ...

  7. 极速开发之Spring Boot五种热部署方式

    在 Spring Boot 中,模板引擎的页面默认是开启缓存的,如果修改了页面的内容,则刷新页面是得不到修改后的页面的,因此我们可以在application.properties中关闭模版引擎的缓存 ...

  8. Spring Boot 五种热部署方式,再也不用老重启了!

    1.模板热部署 在 Spring Boot 中,模板引擎的页面默认是开启缓存的,如果修改了页面的内容,则刷新页面是得不到修改后的页面的,因此我们可以在application.properties中关闭 ...

  9. Spring Boot 五种热部署方式

    1.模板热部署 2.使用调试模式Debug实现热部署 3.spring-boot-devtools 4.Spring Loaded 5.JRebel 1.模板热部署 在 Spring Boot 中,模 ...

最新文章

  1. AsyncTask工作机制简介
  2. codeforces700B
  3. python爬虫如何从一个页面进入另一个页面-Python爬虫信息输入及页面的切换方法...
  4. DL之ANN/DNN: 人工神经网络ANN/DNN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简介、应用、经典案例之详细攻略
  5. java学习笔记2022.1.17
  6. 如何实现二次抛异常时保存第一次异常的详细信息?
  7. osgi 模块化_OSGI –模块化您的应用程序
  8. PyCharm 设置背景图片
  9. 每天至少保证4个小时在学习知识
  10. python深浅拷贝 面试_[面试题二]百度资深面试官:python赋值、浅拷贝与深拷贝
  11. javascript的prototype继承问题
  12. css html 语法,CSS基础语法
  13. Linus送出圣诞礼物:发布Linux 4.20,超35万行代码
  14. 4.Jenkins 权威指南 --- 自动化测试
  15. 数据结构1——堆栈和队列
  16. 编译easymule 1.1.5
  17. 计算机系统盘怎么扩充,如何给电脑c盘扩容
  18. GBASE 8s UDR内存管理_03_mi_realloc
  19. Android系统权限和root权限
  20. u盘文件夹变成应用程序怎么恢复?方法来了!

热门文章

  1. C# ASP.NET MVC 微信和支付宝H5支付开发及Demo
  2. 计算机做游戏到大学要学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才能从事电竞行业?
  3. java keyadapter_在java中使用keyAdapter和keyEvent时出错
  4. css属性基础以及wxss——居中,渐变色边框,圆角边框,横向布局,重叠div,div固定在底部,input的无边框显示下划线
  5. stm32f401 边沿捕获_STM32_capture 基于 设计的输入捕获实验,通过对边沿跳变的采集,得到外部接口 据。 SCM 单片机开发 261万源代码下载- www.pudn.com...
  6. mysql myisam/innodb高并发优化经验_MySQL MyISAM / PHP 高并发优化经验
  7. spring AOP 之一:spring AOP功能介绍
  8. 老生常谈session,cookie的区别,安全性
  9. java socat_socat安装使用方法
  10. android抽屉屏幕右滑,android - Android - 使滑动抽屉从左向右滑动 - 堆栈内存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