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经济进入到数字经济时期,IT与业务的融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其实从计算机的诞生的那一天开始,IT与业务融合的问题就已经开始了。

1、经常听到一种观点:IT与业务之间的鸿沟这归结于谁领导谁的问题。

(1)一些企业的IT部门诉苦,他们的业务部门是如何的强势,不配合开展,被搞得郁郁寡欢,所以IT推动者必须具备“软”领导力和沟通技巧,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性才不会受到影响,才具有可持续性。

(2)一些企业的IE部门,瞧不上IT,认为IT不懂业务,双方站在鄙视链的两端互相指责,导致业务沟通不畅。

2、随着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越来越来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新的周期已经到来,都纷纷加入到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中,但大部分的企业出现了IT与业务脱节成“两张皮”的现象。

(1)IT和IE都有自己的盲区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业务对IT的感情是复杂。为什么会出现大部分的IE瞧不起IT,首先,是因为IT对业务需求搞不明白。其次,是IE根本不知道IT要干多少活才能出来他们想要的功能,IE觉得一眼看到底的功能,在IT那边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干出来,需要多个人才能实现。

(2)两化融合喊了十几年没有什么特别进展

所谓“隔行如隔山”,规划是想象,产品是实现,需要一点点做出来的,软件产品这个东西来不得半点含糊,有点问题就会出现使用不畅的问题,红领的软件不畅都是靠信息部大量的软件开发人员人为处理掉,然后一点点完善沉淀下来的,红领的董事长张代理是有这个容忍度的(为什么能容忍呢,主要是因为不懂才敬畏),就是这个容忍度让红领通过信息化使他的C2M商业模式得以落地。

3、IT与业务的融合

业务人,懂技术就是要从业务到懂IT的边界;

技术人,懂业务就是要从技术到懂企业管理。

(1)业务大部分都是甲方或使用者思维,我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至于怎么实现我不管,外购和开发那是IT的事情,更别说关心啥架构和数据了。这和买设备和物料等是一样的思维方式,是长期形成的。

(2)好多技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懂业务,无非就是为了落地,双方是坚持己见,还是互相融合都向前走一步,由于现实都是技术背锅,所以技术向前走了一步去学习业务了解业务,才出现了懂业务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

(3)业务架构师或业务分析师必须懂一部分技术架构,架构之间的映射关系是业务与技术双方交流的基础,这就跟管理也是类似,一级一级口头传达,下面怎么可能执行到位,而业务架构师或业务分析师如果不能把自己的业务设计思路准确地传达给技术,技术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是业务想要的呢!

4、只有对IT价值的理解一致性的IT人和业务管理人,是市面上最稀缺的人才,也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更是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人才。

数字化系统或APP出了什么问题,业务第一反应不会说是IT的问题,出什么问题,他知道去哪个系统或APP查找原因,然后通过系统数据找问题,找出数据出错的逻辑关系在哪,然后再找技术人员,所以要搞好数字化转型,必须深入数据处理逻辑,软件归根到底还是通过数据+逻辑或算法实现业务需求,所以工业互联网也强调这些。

5、工程化

(1)IE同样都是学工业工程,运用水平天差地别,有些工厂工业工程的运用非常初级,好多搞精益生产的人只做过一部分,甚至一部分也就仅限于生产制造环节,研发和工艺根本就没接触,而丰田生产方式是运用工业工程的卓越典范,所以TPS的社会影响力才高。

(2)软件行业也一样,大部分没有工程的概念,都是用个现场框架写写代码,软件工程的运用水平也差距巨大,其实软件工程的最先进的思想都能在工业工程有所体现和成熟运用,大道相通。

6、个人认为这些看不见的软件工程才是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搞业务的或精益的人如果都能了解一下软件工程,应该内心就不会瞧不起IT这个行业了,更不会随口说一句你们IT只是个工具而已。是继续站在鄙视链两端还是选择融合?希望大家都能在孤独的路上找到自己的知己。

IT与业务之间的鸿沟根源相关推荐

  1. 测绘与设计之间的鸿沟:坐标系,教你如何将CAD与测绘数据准确叠加

    一.背景 2008年,我国推出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下简称国家2000坐标系),截至2022年,国家2000坐标系在自然资源领域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普及率,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普及率依旧比较低,很多工 ...

  2. 机器学习加深了“知识”和“理解”之间的鸿沟

    https://www.toutiao.com/a6688113817760563726/ 无法理解人工智能"黑箱",人工智能就能帮我们理解世界吗? 编者按:机器学习和互联网意味着 ...

  3. IT绩效管理消除IT与业务之间的隔阂

    近日,惠普公司公布了一项针对亚太地区用户IT绩效考核方式的调查结果:91%的企业高管认为IT绩效考核是一个重要工具,但实际上只有50%的高管在做决策时参考了IT绩效考核数据.企业对IT绩效考核的期望值 ...

  4. 机器学习系列-强填EM算法在理论与工程之间的鸿沟(下)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机器学习系列-强填EM算法在理论与工程之间的鸿沟(上)>中,小夕用优(恐)雅(怖)的数学理论来向读者解释了EM算法的工作原理.那么从工程角度出发的EM算法又是怎样的呢? ...

  5. 《机器学习系列-强填EM算法在理论与工程之间的鸿沟(上)》

    小夕曾经问一位做机器学习理论的学姐:"学姐学姐,EM算法是什么呢?" 学姐回答:"EM算法啊,就是解决包含隐变量的参数估计问题." 小夕: 然后小夕去问一位做工 ...

  6. 第四届UG2研讨会和竞赛:弥合计算成像与视觉识别之间的鸿沟

    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快速发展,使得自动视觉识别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到一系列新兴的应用中.其中一些应用的环境不太理想,如低能见度环境,导致图像捕捉有衰减.在其他更极端的应用中,如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成像器.智能服装 ...

  7. 如何通过svg代码还原图片_【UWA学堂】如何通过技术美术师来弥合代码与艺术之间的鸿沟?...

    原文标题:The Code/Art Divide: How Technical Artists Bridge The Gap 这是一篇最初发表在<游戏开发者>上的技术文章,作者Jason ...

  8. 三门问题代码_三门专业专业课程旨在弥合企业对开放源代码的使用与理解之间的鸿沟

    三门问题代码 尽管开放源代码软件(OSS)在IT中无处不在,但许多业务人员仍不了解开放源代码是什么以及开放源代码与专有软件有何不同. 根据布兰代斯大学的说法 ,"开源软件现在占所有核心数字基 ...

  9. 给数据结构初学者:跨过算法和程序之间的鸿沟

    [摘要]学习数据结构时,将各种基本操作通过程序实现,可以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也是提高编程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针对初学者在搭建算法和程序之间联系困难的问题,本文以线性表部分为例,介绍了如何从读算法中找出实 ...

最新文章

  1. 【C++】多态问题:基类调用子类的protected或者private函数
  2. 【c语言】蓝桥杯算法训练 整除问题
  3. python制表符什么意思_python中制表符是什么意思
  4. 路由器太远手机接收不到信号怎么办?
  5. stm32新建工程(详细)
  6. 解决CentOS 6 字体变成方框的方法
  7. 腾讯面试题:如何实现一个类似新浪微博的短链接服务!
  8. 11. Django基础:应用及分布式路由
  9. HTTP协议-报文解析
  10. 中介效应分析:三段式中介效应模型真的适用于经济学研究吗?
  11. html如何设置按钮背景为透明,css 设置按钮(背景色渐变、背景色透明)
  12. 百果园app系统开发b2c模式详解
  13. Android5.0+win8双系统平板PK苹果ipad
  14. Radare2 框架介绍及使用
  15. 阿里云进入Iot Studio
  16. 物联网毕设 --(STM32f407连接云平台检测数据)
  17. SqlServer 汉字转换拼音首字母函数
  18. Windows电脑垃圾清理 - 如何删除临时文件(Temp文件夹)
  19. java游戏西游孙悟空_玩了这本《西游冒险手册》,我才真正理解了孙悟空
  20. 杰理AC696N串口通信实验

热门文章

  1. Samba服务器简介及自动挂载配置案例
  2. 软件项目送上门来了,还要学会说不,接了项目拿了定金噩梦才刚刚开始
  3. 读取 wps_软件前世今生篇之WPS(求伯君1988年先于OFFICE研发出WPS)
  4. ES语法及-IK分词器
  5. python之爬虫(四)之 Requests库的基本使用
  6. day63-webservice 01.cxf介绍
  7. java轻量级Http Server
  8. [9月29日的脚本] 枚举SharePoint列表(PowerShell)
  9. asp.net网页上嵌入Flash显示
  10. Kinect开发笔记之六Kinect Studio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