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先由stackoverflow上面的一个问题引起吧,如果使用如下的代码: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say():return "Hello"

打印出如下的输出:

<b><i>Hello<i></b>

你会怎么做?最后给出的答案是:

def makebold(fn):def wrapped():return "<b>" + fn() + "</b>"return wrappeddef makeitalic(fn):def wrapped():return "<i>" + fn() + "</i>"return wrapped@makebold
@makeitalic
def hello():return "hello world"print hello() ## 返回 <b><i>hello world</i></b>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从一些最基础的方式来理解Python的装饰器。英文讨论参考  Here 。
1.1. 需求是怎么来的?

装饰器是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经常被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较为经典的有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等。装饰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设计,有了装饰器,我们就可以抽离出大量函数中与函数功能本身无关的雷同代码并继续重用。概括的讲,装饰器的作用就是为已经存在的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装饰器的定义很是抽象,我们来看一个小例子。

def foo():print 'in foo()'
foo()

这是一个很无聊的函数没错。但是突然有一个更无聊的人,我们称呼他为B君,说我想看看执行这个函数用了多长时间,好吧,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

import time
def foo():start = time.clock()print 'in foo()'end = time.clock()print 'used:', end - startfoo()

很好,功能看起来无懈可击。可是蛋疼的B君此刻突然不想看这个函数了,他对另一个叫foo2的函数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怎么办呢?如果把以上新增加的代码复制到foo2里,这就犯了大忌了~复制什么的难道不是最讨厌了么!而且,如果B君继续看了其他的函数呢?
1.2. 以不变应万变,是变也

还记得吗,函数在Python中是一等公民,那么我们可以考虑重新定义一个函数timeit,将foo的引用传递给他,然后在timeit中调用foo并进行计时,这样,我们就达到了不改动foo定义的目的,而且,不论B君看了多少个函数,我们都不用去修改函数定义了!

import timedef foo():print 'in foo()'def timeit(func):start = time.clock()func()end =time.clock()print 'used:', end - starttimeit(foo)

看起来逻辑上并没有问题,一切都很美好并且运作正常!……等等,我们似乎修改了调用部分的代码。原本我们是这样调用的:foo(),修改以后变成了:timeit(foo)。这样的话,如果foo在N处都被调用了,你就不得不去修改这N处的代码。或者更极端的,考虑其中某处调用的代码无法修改这个情况,比如:这个函数是你交给别人使用的。
1.3. 最大限度地少改动!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想想办法不修改调用的代码;如果不修改调用代码,也就意味着调用foo()需要产生调用timeit(foo)的效果。我们可以想到将timeit赋值给foo,但是timeit似乎带有一个参数……想办法把参数统一吧!如果timeit(foo)不是直接产生调用效果,而是返回一个与foo参数列表一致的函数的话……就很好办了,将timeit(foo)的返回值赋值给foo,然后,调用foo()的代码完全不用修改!

#-*- coding: UTF-8 -*-
import timedef foo():print 'in foo()'# 定义一个计时器,传入一个,并返回另一个附加了计时功能的方法
def timeit(func):# 定义一个内嵌的包装函数,给传入的函数加上计时功能的包装def wrapper():start = time.clock()func()end =time.clock()print 'used:', end - start# 将包装后的函数返回return wrapperfoo = timeit(foo)
foo()

这样,一个简易的计时器就做好了!我们只需要在定义foo以后调用foo之前,加上foo = timeit(foo),就可以达到计时的目的,这也就是装饰器的概念,看起来像是foo被timeit装饰了。在在这个例子中,函数进入和退出时需要计时,这被称为一个横切面(Aspect),这种编程方式被称为面向切面的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与传统编程习惯的从上往下执行方式相比较而言,像是在函数执行的流程中横向地插入了一段逻辑。在特定的业务领域里,能减少大量重复代码。面向切面编程还有相当多的术语,这里就不多做介绍,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相关的资料。
这个例子仅用于演示,并没有考虑foo带有参数和有返回值的情况,完善它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

上面这段代码看起来似乎已经不能再精简了,Python于是提供了一个语法糖来降低字符输入量。

import timedef timeit(func):def wrapper():start = time.clock()func()end =time.clock()print 'used:', end - startreturn wrapper@timeit
def foo():print 'in foo()'foo()

重点关注第11行的@timeit,在定义上加上这一行与另外写foo = timeit(foo)完全等价,千万不要以为@有另外的魔力。除了字符输入少了一些,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这样看上去更有装饰器的感觉。

1.4 最后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

# 装饰器makebold用于转换为粗体
def makebold(fn):# 结果返回该函数def wrapper():# 插入一些执行前后的代码return "<b>" + fn() + "</b>"return wrapper# 装饰器makeitalic用于转换为斜体
def makeitalic(fn):# 结果返回该函数def wrapper():# 插入一些执行前后的代码return "<i>" + fn() + "</i>"return wrapper
# 注意顺序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say():return "hello"print say()
#输出: <b><i>hello</i></b># 等同于
def say():return "hello"
say = makebold(makeitalic(say))print say()
#输出: <b><i>hello</i></b>

2、装饰器的种类

2.1 无参数装饰器

def deco(func):print funcreturn func
@deco
def foo():pass
foo()

第一个函数deco是装饰函数,它的参数就是被装饰的函数对象。我们可以在deco函数内对传入的函数对象做一番“装饰”,然后返回这个对象(记住一定要返回 ,不然外面调用foo的地方将会无函数可用。实际上此时foo=deco(foo)

我写了个小例子,检查函数有没有说明文档:

def deco_functionNeedDoc(func):if func.__doc__ == None :print func, "has no __doc__, it's a bad habit."else:print func, ':', func.__doc__, '.'return func
@deco_functionNeedDoc
def f():print 'f() Do something'
@deco_functionNeedDoc
def g():'I have a __doc__'print 'g() Do something'
f()
g()

2.2 有参数装饰器

def decomaker(arg):'通常对arg会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有参数的decorator函数在调用时只会使用应用时的参数而不接收被装饰的函数做为参数,所以必须在其内部再创建一个函数"""def newDeco(func):    #定义一个新的decorator函数print func, argreturn funcreturn newDeco
@decomaker(deco_args)
def foo():pass
foo()

第一个函数decomaker是装饰函数,它的参数是用来加强“加强装饰”的。由于此函数并非被装饰的函数对象,所以在内部必须至少创建一个接受被装饰函数的函数,然后返回这个对象(实际上此时foo=decomaker(arg)(foo))

这个我还真想不出什么好例子,还是见识少啊,只好借用同步锁的例子了:

def synchronized(lock):"""锁同步装饰方法!lock必须实现了acquire和release方法"""def sync_with_lock(func):def new_func(*args, **kwargs):lock.acquire()try:return func(*args, **kwargs)finally:lock.release()new_func.func_name = func.func_namenew_func.__doc__ = func.__doc__return new_funcreturn sync_with_lock
@synchronized(__locker)
def update(data):
"""更新计划任务"""tasks = self.get_tasks()delete_task = Nonefor task in tasks:if task[PLANTASK.ID] == data[PLANTASK.ID]:tasks.insert(tasks.index(task), data)tasks.remove(task)delete_task = taskr, msg = self._refresh(tasks, delete_task)return r, msg, data[PLANTASK.ID]

调用时还是updae(data)。

同时还可以将多个装饰器组合 使用,注意调用顺序:

@synchronized(__locker)
@deco_functionNeedDoc
def f():print 'f() Do something'

2.3 内置的装饰器

内置的装饰器有三个,分别是staticmethod、classmethod和property,作用分别是把类中定义的实例方法变成静态方法、类方法和类属性。由于模块里可以定义函数,所以静态方法和类方法的用处并不是太多,除非你想要完全的面向对象编程。而属性也不是不可或缺的,Java没有属性也一样活得很滋润。从我个人的Python经验来看,我没有使用过property,使用staticmethod和classmethod的频率也非常低。

2.4 装饰器进阶

http://www.cnblogs.com/JohnABC/p/4186209.html

具体请参考: http://www.cnblogs.com/huxi/archive/2011/03/01/1967600.html
转自: 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374584644558.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ohnABC/p/4091532.html

Python-理解装饰器相关推荐

  1. 简单地理解 Python 的装饰器

    关于decorator说的比较透彻,作者是一位很善于讲课的人. 本文系转载,作者:0xFEE1C001 原文链接 www.lightxue.com/understand-python-decorato ...

  2. python中装饰器的作用_如何理解Python装饰器

    展开全部 理解Python中的装饰器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say(): return "Hello" 打印出如2113下的输出: Hello 你会怎 ...

  3. 【Python 学习_第4周_字符编码】金角大王培训_第4周_理解装饰器_1

    一.装饰器定义 第一次使用装饰器是在编写网页测试脚本时,unittest自带的 skip装饰器,用于确定是否执行此测试用例,后期就感觉装饰器这个东西很难懂,听完老师讲课,发现是没有理解装饰器的特点和功 ...

  4. Python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代码基于3.5.2,代码如下; #coding:utf-8 #装饰器模式class Beverage():name = ""price = 0.0 ...

  5. Python的装饰器

    详解Python的装饰器 本文源码 https://github.com/tobyqin/python_decorator Python中的装饰器是你进入Python大门的一道坎,不管你跨不跨过去它都 ...

  6. python中装饰器的作用_Python装饰器详解,详细介绍它的应用场景

    装饰器的应用场景附加功能 数据的清理或添加:函数参数类型验证 @require_ints 类似请求前拦截数据格式转换 将函数返回字典改为 JSON/YAML 类似响应后篡改为函数提供额外的数据 moc ...

  7. 关于Python的装饰器(1)

    Python的装饰器的概念,一直有点微妙.之前在StackOverflow上看过一篇感觉说明的很清楚的介绍: *A decorator must accept a function as an arg ...

  8. python装饰器函数-Python精进-装饰器与函数对象

    本文为<爬着学Python>系列第四篇文章. 从本篇开始,本专栏在顺序更新的基础上,会有不规则的更新. 在Python的学习与运用中,我们迟早会遇到装饰器,这个概念对于初识装饰器的新手来说 ...

  9. python turtle画气球-如何用python的装饰器定义一个像C++一样的强

    如何用python的装饰器定义一个像C++一样的强 Python作为一个动态的脚本语言,其函数在定义时是不需要指出参数的类型,也不需要指出函数是否有返回值.使用python的装饰器来定义一个像C++那 ...

  10. python类装饰器详解-Python 装饰器详解

    开放封闭原则: 开放对扩展 封闭修改源代码 改变了人家调用方式 装饰器结构 """ 默认结构为三层!!!每层返回下一层内存地址就可以进行执行函数, 传参:语法糖中的传参可 ...

最新文章

  1. LeetCode: 13. Roman to Integer
  2. swift 组件化_京东商城订单模块基于 Swift 的改造方案与实践
  3. 分布式服务常见问题—分布式事务
  4. vue中央事件总线eventBus的简单理解和使用
  5. 第四章、PL/SQL基础
  6. php.ini中Magic_Quotes_Gpc开关设置
  7. 对修饰器的实验支持功能在将来的版本中可能更改。在 “tsconfig“ 或 “jsconfig“ 中设置 “experimentalDecorators“ 选项以删除此警告。ts(1219)
  8. CentOS8离线安装mono
  9. IDEA 报错 Cannot connect to the Maven process. If the problem persists, check the jdk.
  10. 深圳“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缴纳方式
  11. hdu 2094 “产生冠军“
  12. javac编译程序,出现‘javac’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或批处理文件。
  13. 木星协定_木星笔记本简介
  14. 设计原则(5)-迪米特法则
  15. 深度学习环境搭建之七_Ubuntu安装微信、QQ、百度网盘
  16. 基于Java毕业设计新闻推送系统源码+系统+mysql+lw文档+部署软件
  17. 金山快盘使用的一些注意
  18. 爬取取百度和Flickr图像
  19. dedecms织梦调用指定顶级栏目名称的方法
  20. 软件测试 | 什么是Web

热门文章

  1. python 线性回归回归 缺失值 忽略_python – 使用scikit-learn(sklearn),如何处理线性回归的缺失数据?...
  2. 一位40岁“老程序员”的经历,给你们说一些我的真实想法!
  3. 最全面的MySQL笔记
  4. 用于大型的科学计算的计算机,科学计算器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及其他各界...
  5. Java IO 节点流与处理流类型
  6. Fiddler 十分钟最全使用介绍
  7. 知识付费不热了,得到们接下来故事怎么讲?
  8. 解决App启动时白屏的问题
  9. 细说flush、ob_flush的区别
  10. A5-1和DES两个加密算法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