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领导 最大障碍不是岩石,而是人心

原文地址: http://mooyee.blogdriver.com/mooyee/250726.html

文章内容:

你一定读过吉姆柯林斯的《从A到A+》,但你可能不知道他是个以无畏闻名的攀岩高手,30年的攀岩经验,让他体验许多领导哲学与人生智慧。
攀岩三十年,我的人生观与工作态度,全跟我的爬山经验紧密相连。
我在科罗拉多州波得市长大,这里有全世界最棒的攀岩地点与最厉害的攀岩高手。当年我才十来岁,继父替我报名参加攀岩训练,我还不领情地嘀咕,「我宁愿读书。」结果第一天上完课,我就知道,自己找到了一生的挚爱活动。
对我来说,攀岩是终极的教室,可以找到人生每个层面的启示。这种运动通常不给犯错的人第二次机会——死亡终结一切的学习。但我很幸运,能从错误中存活,而且学到许多非常有用的启示。
坚持向上爬,宁愿落下也不愿失败
我与友人麦特走过山径弯道停了下来,一片壮丽的岩石挡在前方:平滑、略微外悬的银白花岗岩壁,一道指尖大小的薄缝穿过中间。
「你看,这就是我把这条路线叫做水晶球的原因,」麦特指着岩壁上方,离我们50呎、棒球大小的一处石英岩握点。
我们向上抛出绳索,我开始攀爬,希望能来个「现场首攀(on-sight)」,首攀是指在没有任何路线资料下,第一次爬就成功完攀,一次也没有坠落。首攀的人只有一次机会,万一搞砸,落到绳索上,便再也不能称为首攀。
首攀--挑战攀岩者的恐惧
距离「水晶球」还有十呎,我的脚开始不稳,踢落了许多小石头。我弯紧大拇指,双手勾住一处凸起的岩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手指头的重量再减轻一点点就好了……。」首攀的兴奋,让我加重施压,每个岩点都抓得太用力,就像紧张过头的跑步者,起跑冲刺太快。
「深呼吸,吉姆,你要放松,」麦特的声音让我稍感镇定。
我慢慢放松手指,调整呼吸,但心念还在翻滚,「一出错就再也没机会……,但就算这一步走对,还是没把握有足够的力气,爬到水晶球……,如果到不了那里,就无法将绳子挂入下个保护点来固定…,我应该下坠多远?……」
犹疑中,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
「好吧,麦特,我要出发了。」
右手水平侧拉,左脚移向壁缘。糟糕,应该用左手去抓壁缘才对,我把身体朝左方移去,想抓住任何凸起的岩壁或石头,好让右手赶快往上挪,再用左手抓壁缘。我把右手手指压在一块朝下的岩角上,但这种角度很难侧拉。眼前,我的成功机率不到20%:如果继续行动,势必会坠落,一落就是三十呎;就算真能往上爬,在没有另个岩栓扣住绳索的保护下,爬得愈高,坠得愈深。
「下降!」我对麦特大喊。
「不!」他大叫,「你只剩三组动作就到水晶球,你一定到得了!」
「下降!」我再喊了一次。
说完,我就松了手,控制良好地沿绳下坠。我悬在绳索上大约十分钟,逐渐恢复体力,然后荡向岩壁,这次我抓住了每个握点,顺利地爬上山顶。
这当然不能算是完成首攀。尽管同一天稍晚,我再度挑战那条路线,从下方攀爬而上,一口气完成攻顶,但无论这次再成功,我知道我还是失败了。不是败在行动,而是败在心态。因为,就在应该全力以赴的一刻,我竟然松手放弃,我其实选择了失败(failure),而不是落下(fallure)。
落下(fallure)≠失败(failure)
失败与落下。两者之别异常细微,却又意义重大。落下时,你虽然无法攻上山顶,却始终没有放弃。落下是你的人掉了下去,失败却是你的心已经放弃。
爬到落下去,代表你曾经全力以赴向上爬——即使成功的机率不到20%、10%甚至5%。你毫不保留,用尽每一分的心智与体力,你绝不替自己找借口,就算再多的害怕、痛苦、胃液翻滚和不确定,你还是要求自己百分百演出。
对旁观者来说,失败与落下看起来没两样(都是从空中掉了下来),然而,落下的内在体验,却与失败截然不同。
我们只有在选择落下,而非失败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极限。没错,我只有不到20%的机率可以爬到水晶球那里,但因为我选择了放弃,我再也无从确定实际的结果会是什么。或许我还可以使出其它本领,或许我还有力气多做一组动作,又或者正如我后来发现,下个握点其实很容易抓稳。
难就难在这里。首攀(或者人生)的过程里,你并不晓得下个握点抓起来困难或容易。也正是其中的暧昧不定,使人难以全力投入。
不试,永远不知道极限
我的一位人生导师,设计大师莎拉里托登布尔(Sara Little Turnbull)曾经送我一幅壁挂,上面写着:「如果不尽力一试,你不会知道极限在哪里」
年过八旬的登布尔是史丹福大学商学院「变革流程实验室」创办人,她以担任可口可乐、康宁、辉瑞、3M与富豪汽车等大公司的设计顾问而闻名,被形容是「CEO的产品设计开发秘密武器」。
她告诉我,她有些最好的设计概念,便是在快要失败,却又不肯就这样放弃的那一刻诞生的。
当然,大部份快要失败的设计,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偶尔总会有一次,因为不肯放弃,她把自己推向全然不同的新境界,非凡的创意就此产生。「这就是突破,」她说,「你必须走到失败的边缘,激励自己坚持下去,就会走出不一样的境界。」
这些年研究卓越企业,让我看见最优秀的领导人如何本能地领悟这个道理。例如,金百利克拉克的执行长史密斯为了帮助公司跃向卓越,面对「落下vs.失败」的抉择时,就做出了关键的决定。
领导,要有面对坠落的勇气
史密斯深知,疲软不振的金百利要改头换面,最好的机会就在消费用纸领域。为了展现破釜沈舟,誓不回头的决心,他决定把传统的工业用纸厂全部出售,再把资金投入消费用纸,正面迎战史谷脱、宝碱等大敌。华尔街嘲笑他,财经媒体也不看好,但最后,金百利翻身成为全球消费用纸业的龙头厂商。
史密斯很清楚,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就在于全力以赴,宁愿落下也不放弃。
现在的我,将人生视为一连串落下或失败的抉择。如同首攀一样,人生的下个握点往往模糊难辨,这种模糊性让我们退缩,无法全力以赴,于是我们在心里认输,松了手,我们宁愿控制得当地落下,也不愿冒着可能摔落更深的风险,继续向上攀爬。但不管创立新事业、出版新书或者尝试新设计,坠落绝少代表毁灭。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真正极限的唯一方法,便是勇敢地走向坠落,而非失败(go to fallure, not failure)。
我今年四十五岁,抓住石头引体向上的动作,做来已不再像二十岁时那么强劲有力。然而这些年来,我深深领悟,体力上的流失,可以用心智力量的增长来补强。所以我继续行走在穷山绝壁之间,寻找落下的机会。
攀岩不是为了征服岩石,而是征服自己
我甚至重新定义了「成功」的条件——不必非得登上顶峰,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全心投入。最近一次攀岩之旅,我没有一条路线顺利完成攻顶,但那却是我历来攀岩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因为每次尝试都勇敢地向上爬,坚持爬到落下。回家的路上我很高兴,那天,我的意念是坚强的,不像多数日子里那么软弱。因为,攀岩不是为了征服岩石,而是为了征服我们自己。这也正是我们要勇于爬到落下的原因。
估算风险:区分机率与后果
对攀岩者,让自已爬到摔了下去,不但不英勇,反而是愚行,你必需正确地估算风险、区分机率及后果,这也是所有创业者及领导人的成功关键……。
如何了解真正的风险,获得成功并保住性命
但有时,让自己爬到摔了下去,不但不英勇,反而是愚行。
一九七五年夏天,一个名叫大为布维西的年轻攀岩家看上了波得市南方山区峭壁上,一片无人攀登过的美丽岩石。这一带多年不曾有任何攀岩好手来爬,主因不在难度高,而是岩壁上缺乏天然保护点。
布维西看不到任何裂罅可以塞入固定岩楔,只见峭壁先是垂直升起约五层楼高,布满了砾石与锐角,然后才向后略缩为85度的岩壁,上面好像有较大的抓握点。
布维西开始往上攀,身上垂着绳索,带着少量的岩楔。爬到了50呎,他才惊慌地发现,上面的岩壁其实比下面更难攀爬,几乎没有放岩楔的裂罅。经过几千年雨水洗磨的岩石表面,又光又滑,连抓握点也找不到施力的角度。一旦落下,他会直坠60呎,摔到地面散乱的一堆巨石上,当场送命。
这算不算危险状况?
那得看你对「危险」如何定义。对布维西来说,这还算不上危险,坠落的后果当然很严重,但他会坠落的可能性却是近乎零。因为当年的布维西,是个正值巅峰的攀岩天才,这条路线有如一个谜题,让他很想解开,却不会特别困难。
假如布维西让落崖摔死的可能在自己脑中发酵,他也许早已送命,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能够区分落崖的可能性与落崖的后果,而且以专注的精确度,攀上了顶端,成功开创一条新路线,名字就叫做「惊险之旅」。
区分机率与后果的道理,不仅适用于攀岩,也适用于工作、人生与企业。一九九四年,英特尔首度发现Pentium芯片的浮点运算器,因为设计上的小瑕疵,导致除法运算的细微误差,相当于一般的电子表格使用者每用2万7000年,就会发生一次除法错误。
这么渺小的误差机率,让英特尔的领导人忽视了代价高昂的后果。一位数学教授在演算复杂问题时,真的碰上了误差,这事件在网络上迅速传开,引起媒体注意。当年的英特尔执行长葛洛夫在《十倍速时代》书中描述,他的公司被CNN穷追猛打、被财经媒体嘲笑,更被不满意的客户震撼。有天早上,葛洛夫看到了可怕的报纸标题︰「IBM决定停销所有Pentium计算机」。
最后,英特尔被迫拿出4亿7500万美元来补救,金额相当于全公司半年的研发预算,或五年的Pentium广告支出。
正确区分机率与后果,是创业者的成功关键。我在史丹福大学商学研究所任教时,许多学生因为无法掌握其中差别,限制了自己的选择。有个学生跑到我的办公室说,「我真的很想创业,但创业的风险这么高,我还是去IBM上班好了。」
「要是你尽全力为自己创业,但不幸失败,会有什么后果?」
「我大概还是会去找工作,」她想了想。
「你找工作难不难?」
「不会太难。」
「所以对你来说,创业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回到现在这个原点:准备出去找工作。」
对史丹福的MBA毕业生来说,自行创业,就好像攀爬一条布满岩钉的运动路线,成功的机率固然很低,但坠落的后果更是微乎其微︰岩钉上的绳索会撑住她。所以,她决定全力以赴,排除万难,后来成功创立了自己的企业。
重点就在于,我们必须清楚区分机率与后果的差别,才能正确行动。攀登危险路线(或走在足以毁灭个人、事业的人生处境),你应该避免让自己爬到落下,除非已无其它选择。攀登已有坚固抓握点的运动路线(例如水晶球路线,或者我学生的创业计划),你不妨接下这艰难的挑战,面对5%的成功机率,全力以赴,宁可落下也不放弃。
信念:心态决定成功
最大的失败就是让当下的心态,阻碍了自己的创意与能力。改变心态特别适用于创业家和企业领导人,正如攀岩的启示:最大的障碍不是岩石,而是人心……。
用未来式(而非现在式)爬山:如何藉由心态的改变获得成功
一九七八年,我迷上了一条名叫创世纪的攀岩路线。那是科罗拉多州黄金山峡谷里,一片百呎高的平滑红石峭壁,从来没有人曾在这里徒手攀登(free climbing,不借助任何外力,只利用手、脚、自然岩点完成路线的攀登)。
有一天,我看着来自东岸,身躯结实的卜莱格向创世纪挑战。他先爬上一处平坦的前倾岩壁,然后猛然往上一跳,他的手碰到上方岩壁,停留了一秒钟就松开,整个人坠落25呎才被绳索撑住。卜莱格继续试跳了十几二十次,最后放弃。「就是没办法抓太久,」他说。那年,回学校念大三之前,我决定去爬爬看,但我还是找不出方法,可以爬到那个连卜莱格也失败的抓握点。
回到学校,我加强练习,还在上衣口袋里放了一根针,专门用来刺破手指磨出的水泡。但无论再怎么锻练,依旧铩羽而归,我虽然身强体壮,心理上却被这条路线无人能徒手攀爬的纪录所恫吓。我必须改变自己的心境。
我在研读攀岩历史时,找出了一种模式:凡是被某一代攀岩人士认为「不可能成功」的路线,通常两代之后,就会变成「没那么难」。所以,我决定跟自己玩一个心理戏法。我深知无法成为最有天份、最强壮、最大胆的攀岩者,但也许,我可成为最有未来观的攀岩者。
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思考实验,把当时的时间推到十五年后,然后自问,「一九九○年代的攀岩者,将会如何看待创世纪?」答案再也清楚不过。在九○年代,一流的攀岩好手常会选择创世纪进行首攀,把它当成挑战其它更难路线之前的暖身练习;次级攀岩者也会认为,创世纪具有挑战性,却没有难到不可爬的程度。
于是,我决定假装现在是一九九四年,买了一个小日历,把年份日期全部改过。走到峡谷时,心中就想象九○年代的人会怎么看创世纪的路线。靠着心理上的改变,我终于爬了上去,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改变心态的做法,特别适用于创业家与充满未来视野的企业领导人。它的关键在于鉴往知来,从历史掌握基本态势,然后预测这些态势对于未来世代将有什么意义。
苹果计算机的贾伯斯在一九七九年参观全录PARC研究中心,看见成堆的计算机都使用某种又指又按的装置,而且屏幕上的内容就是实际打印的内容。这种操作接口,今天已成家常,但在当年,却没有任何商业计算机具备这种能力。  
贾伯斯一眼看出,这些创新会在未来成为普及的技术,他大胆想象未来十到二十年,人类会怎么使用计算机。等不及世界慢慢改变,他决定抢先按照改变后的世界而行动,在一九八四年推出麦金塔计算机。因为改变了心态,贾伯斯得以走向未来,开发出下一代计算机。

 最大的障碍不是岩石,而是人心
 
 
 这正是攀岩最重要的启示──最大的障碍不是岩石,而是人心。
我们无法坚持全力以赴、即使落下也不放弃,就是因为心中已经弃守。我们无法承担风险,就是因为心中已将机率与后果混为一谈。
而我们最大的失败,就是让今天当下的心态,阻碍了自己的创意与能力。今天我们眼中的种种限制,都将变成未来世代挑战更大极限时的跳板。所以,何不现在就加入未来,跳过当下的限制?

 突破的产生,通常不是来自做法上的改变,而是因为我们改变了对于做法的思考方式
 
 
 突破的产生,通常不是来自做法上的改变,而是因为我们改变了对于做法的思考方式。这才是人生最艰难的攀爬考验。

 
 
雪霸观雾,让我们学习让自己的心灵跟山林一样沈稳壮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inbear/archive/2004/11/16/64231.html

收获一篇好文章,与大家共享相关推荐

  1. 2021年1-9月墨天轮最受欢迎的20篇技术文章

    自墨天轮社区成立以来,众多的的数据库相关从业者们在此相聚,大家技术专业.热爱分享.乐于交流,将自己日常的工作经验.技术雷区.学习笔记分享于此. 这些来自数据库系统架构.中间件.性能优化.交付等等不同岗 ...

  2. Multi-Task Learning的几篇综述文章

    点击上方"AI遇见机器学习",选择"星标"公众号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自 | 知乎 地址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 ...

  3. 分析手机网站的优势思维结构图_写了100多篇原创文章,我常用的在线工具网站推荐给大家...

    摘要 不知不觉写博客已经一年多了,累计写了100多篇原创文章,今天给大家分享下我经常使用的在线工具网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Markdown Nice 支持自定义样式的在线Markdown编辑器,编 ...

  4. 网络拓扑图画图工具_写了100多篇原创文章,我常用的在线工具网站推荐给大家!...

    不知不觉写博客已经一年多了,累计写了100多篇原创文章,今天给大家分享下我经常使用的在线工具网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Markdown Nice 支持自定义样式的在线Markdown编辑器,编辑完成 ...

  5. 怒写400篇AI文章!这群妹子卷疯了…

    今天这篇文章不谈技术,给大家分享一些干货!首先来聊聊一个AI圈子里画风清奇的公众号 夕小瑶的卖萌屋.公号的作者中不仅妹子居多,颜值能打,而且喜欢将学术研究和大厂业务上线中的收获与读者分享. 卖萌屋的作 ...

  6. 程序员如何写好一篇技术文章?

    本文字数:3536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背景 最近团队有同学提议,想探讨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技术文章.所以尽管水平实在有限,还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写下了这篇文章,亚历山大之余,也很高兴和大家分 ...

  7. SAP成都研究院小伙伴们2018~2019两年间的179篇原创文章合集

    2018年到2019年这两年里,SAP成都研究院总共有28位同事,在这个公众号上发表了179篇原创文章. 下面是作者列表(按姓名字母顺序),感谢这些同事在业余时间里,乐于把自己在SAP领域的专业知识, ...

  8. 纽约摄影学院摄影_了解摄影的10篇最佳文章

    纽约摄影学院摄影 If you're a budding photographer or a seasoned professional, we provide tips and tricks for ...

  9. SAP成都研究院2018年总共87篇技术文章合集

    2018年很快就要结束了.Jerry在2017年年底准备开始写这个公众号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2018年至少保证每周发布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如今2018年就快过去了,高质量与否需要大家来反馈,至少从量上 ...

最新文章

  1. 终于把论文Check完了
  2. 写入缓存策略无法更改_【第1747期】webpack 5 之持久化缓存指南
  3. 医学图像分割研究思路
  4. poj 3189 Steady Cow Assignment(二分+最大流)
  5. 教程:在 VM Depot 中查找 Azure 可用的虚拟机镜像
  6. mysql事务与锁_mysql之事务和锁
  7. 新零售时代,美妆行业如何打造新主场?
  8. 楔和的基本群|Seifert-Van Kampen定理的简单应用
  9. python播放WAVE文件
  10. 1000套电子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和电赛设计资料822份
  11. android 换机 软件 评比,安卓一键换机软件哪个好?手机换机软件排行榜TOP3推荐...
  12. html代码中数学公式,html中使用mathjax数学公式
  13. 对《小王子》英文原版进行词频统计,发现他最爱的是......
  14. 220805我文明的体现在书法艺术上此对标志LOGO设计产生的积极深远影响分析
  15. html5 特效框架,超级惊艳 10款HTML5动画特效推荐
  16. 阿里图标字体库的动态使用Android
  17. Linux中如何添加自己的路径到PATH
  18. poi word转html 支持表格、图片、样式
  19. Angular 实现树形菜单(多级菜单)功能模块
  20. 从今天开始—兄弟连IT教育

热门文章

  1. C++自带string类的常用方法
  2. Onedrive服务器位置,移动或更改Windows 10中OneDrive文件夹的位置 | MOS86
  3. js判断IE浏览器(包括IE11)
  4. 补天发动 3万多名白帽子找漏洞情报,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5. 在CSS里什么是父元素和兄弟元素?老是提到父元素和兄弟元素?
  6. Bootstrap基本结构
  7. 关于博客封面的提取与处理
  8. Maven插件列表_Maven插件查询_Maven插件查看
  9. 在Linux命令行上计划自己的假期日历
  10. 蛙蛙推荐:蛙蛙牌关键词提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