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开始将区块链与自身业务相结合。

区块链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例如,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以为业务带来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数据的公开透明,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读取;不可篡改,意味着信息一旦上链就无法删除,甚至合约代码都无法被更改。

除此之外,合约的公开性、回调机制,每一个特点都可被利用,作为攻击手法,稍有不慎,轻则合约形同虚设,重则要面临企业机密泄露的风险。所以,在业务合约上链前,需要预先对合约的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作充分考虑。

幸运的是,通过近些年Solidity语言的大量实践,开发者们不断提炼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些"设计模式",来指导应对日常开发常见的问题。

智能合约设计模式概述

2019年,IEEE收录了维也纳大学一篇题为《Design Patterns For Smart Contracts In the Ethereum Ecosystem》的论文。这篇论文分析了那些火热的Solidity开源项目,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了18种设计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涵盖了安全性、可维护性、生命周期管理、鉴权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本文将从这18种设计模式中选择最为通用常见的进行介绍,这些设计模式在实际开发经历中得到了大量检验。

安全性(Security)

智能合约编写,首要考虑的就是安全性问题。

在区块链世界中,恶意代码数不胜数。如果你的合约包含了跨合约调用,就要特别当心,要确认外部调用是否可信,尤其当其逻辑不为你所掌控的时候。

如果缺乏防人之心,那些“居心叵测”的外部代码就可能将你的合约破坏殆尽。比如,外部调用可通过恶意回调,使代码被反复执行,从而破坏合约状态,这种攻击手法就是著名的Reentrance Attack(重放攻击)。

这里,先引入一个重放攻击的小实验,以便让读者了解为什么外部调用可能导致合约被破坏,同时帮助更好地理解即将介绍的两种提升合约安全性的设计模式。

关于重放攻击,这里举个精简的例子。

AddService合约是一个简单的计数器,每个外部合约可以调用AddService合约的addByOne来将字段_count加一,同时通过require来强制要求每个外部合约最多只能调用一次该函数。

这样,_count字段就精确的反应出AddService被多少合约调用过。在addByOne函数的末尾,AddService会调用外部合约的回调函数notify。AddService的代码如下:


contract AddService{uint private _count;mapping(address=>bool) private _adders;function addByOne() public {//强制要求每个地址只能调用一次require(_adders[msg.sender] == false, "You have added already");//计数_count++;//调用账户的回调函数AdderInterface adder = AdderInterface(msg.sender);adder.notify();//将地址加入已调用集合_adders[msg.sender] = true;   }
}contract AdderInterface{function notify() public;
}

如果AddService如此部署,恶意攻击者可以轻易控制AddService中的_count数目,使该计数器完全失效。

攻击者只需要部署一个合约BadAdder,就可通过它来调用AddService,就可以达到攻击效果。BadAdder合约如下:


contract BadAdder is AdderInterface{AddService private _addService = //...;uint private _calls;//回调function notify() public{if(_calls > 5){return;}_calls++;//Attention !!!!!!_addService.addByOne();}function doAdd() public{_addService.addByOne();    }
}

BadAdder在回调函数notify中,反过来继续调用AddService,由于AddService糟糕的代码设计,require条件检测语句被轻松绕过,攻击者可以直击_count字段,使其被任意地重复添加。

攻击过程的时序图如下:

在这个例子中,AddService难以获知调用者的回调逻辑,但依然轻信了这个外部调用,而攻击者利用了AddService糟糕的代码编排,导致悲剧的发生。

本例子中去除了实际的业务意义,攻击后果仅仅是_count值失真。真正的重放攻击,可对业务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在统计投票数目是,投票数会被改得面目全非。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想屏蔽这类攻击,合约需要遵循良好的编码模式,下面将介绍两个可有效解除此类攻击的设计模式。

Checks-Effects-Interaction - 保证状态完整,再做外部调用

该模式是编码风格约束,可有效避免重放攻击。通常情况下,一个函数可能包含三个部分:

  • Checks:参数验证

  • Effects:修改合约状态

  • Interaction:外部交互

这个模式要求合约按照Checks-Effects-Interaction的顺序来组织代码。它的好处在于进行外部调用之前,Checks-Effects已完成合约自身状态所有相关工作,使得状态完整、逻辑自洽,这样外部调用就无法利用不完整的状态进行攻击了。

回顾前文的AddService合约,并没有遵循这个规则,在自身状态没有更新完的情况下去调用了外部代码,外部代码自然可以横插一刀,让_adders[msg.sender]=true永久不被调用,从而使require语句失效。我们以checks-effects-interaction的角度审阅原来的代码:

//Checksrequire(_adders[msg.sender] == false, "You have added already");//Effects    _count++;//Interaction    AdderInterface adder = AdderInterface(msg.sender);adder.notify();//Effects_adders[msg.sender] = true;

只要稍微调整顺序,满足Checks-Effects-Interaction模式,悲剧就得以避免:

//Checksrequire(_adders[msg.sender] == false, "You have added already");//Effects    _count++;_adders[msg.sender] = true;//Interaction    AdderInterface adder = AdderInterface(msg.sender);adder.notify(); 

由于_adders映射已经修改完毕,当恶意攻击者想递归地调用addByOne,require这道防线就会起到作用,将恶意调用拦截在外。

虽然该模式并非解决重放攻击的唯一方式,但依然推荐开发者遵循。

Mutex - 禁止递归

Mutex模式也是解决重放攻击的有效方式。它通过提供一个简单的修饰符来防止函数被递归调用:


contract Mutex {bool locked;modifier noReentrancy() {//防止递归require(!locked, "Reentrancy detected");locked = true;_;locked = false;}//调用该函数将会抛出Reentrancy detected错误function some() public noReentrancy{some();}
}

在这个例子中,调用some函数前会先运行noReentrancy修饰符,将locked变量赋值为true。如果此时又递归地调用了some,修饰符的逻辑会再次激活,由于此时的locked属性已为true,修饰符的第一行代码会抛出错误。

可维护性(Maintaince)

在区块链中,合约一旦部署,就无法更改。当合约出现了bug,通常要面对以下问题:

  1. 合约上已有的业务数据怎么处理?

  2. 怎么尽可能减少升级影响范围,让其余功能不受影响?

  3. 依赖它的其他合约该怎么办?

回顾面向对象编程,其核心思想是将变化的事物和不变的事物相分离,以阻隔变化在系统中的传播。所以,设计良好的代码通常都组织得高度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利用这个经典的思想可解决上面的问题。

Data segregation - 数据与逻辑相分离

了解该设计模式之前,先看看下面这个合约代码:


contract Computer{uint private _data;function setData(uint data) public {_data = data;}function compute() public view returns(uint){return _data * 10;}
}

此合约包含两个能力,一个是存储数据(setData函数),另一个是运用数据进行计算(compute函数)。如果合约部署一段时间后,发现compute写错了,比如不应是乘以10,而要乘以20,就会引出前文如何升级合约的问题。

这时,可以部署一个新合约,并尝试将已有数据迁移到新的合约上,但这是一个很重的操作,一方面要编写迁移工具的代码,另一方面原先的数据完全作废,空占着宝贵的节点存储资源。

所以,预先在编程时进行模块化十分必要。如果我们将"数据"看成不变的事物,将"逻辑"看成可能改变的事物,就可以完美避开上述问题。Data Segregation(意为数据分离)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一想法。

该模式要求一个业务合约和一个数据合约:数据合约只管数据存取,这部分是稳定的;而业务合约则通过数据合约来完成逻辑操作。

结合前面的例子,我们将数据读写操作专门转移到一个合约DataRepository中:


contract DataRepository{uint private _data;function setData(uint data) public {_data = data;}function getData() public view returns(uint){return _data;}
}

计算功能被单独放入一个业务合约中:


contract Computer{DataRepository private _dataRepository;constructor(address addr){_dataRepository =DataRepository(addr);}//业务代码function compute() public view returns(uint){return _dataRepository.getData() * 10;}
}

这样,只要数据合约是稳定的,业务合约的升级就很轻量化了。比如,当我要把Computer换成ComputerV2时,原先的数据依然可以被复用。

Satellite - 分解合约功能

一个复杂的合约通常由许多功能构成,如果这些功能全部耦合在一个合约中,当某一个功能需要更新时,就不得不去部署整个合约,正常的功能都会受到波及。

Satellite模式运用单一职责原则解决上述问题,提倡将合约子功能放到子合约里,每个子合约(也称为卫星合约)只对应一个功能。当某个子功能需要修改,只要创建新的子合约,并将其地址更新到主合约里即可,其余功能不受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下面这个合约的setVariable功能是将输入数据进行计算(compute函数),并将计算结果存入合约状态_variable:


contract Base {uint public _variable;function setVariable(uint data) public {_variable = compute(data);}//计算function compute(uint a) internal returns(uint){return a * 10;        }
}

如果部署后,发现compute函数写错,希望乘以的系数是20,就要重新部署整个合约。但如果一开始按照Satellite模式操作,则只需部署相应的子合约。

首先,我们先将compute函数剥离到一个单独的卫星合约中去:


contract Satellite {function compute(uint a) public returns(uint){return a * 10;        }
}

然后,主合约依赖该子合约完成setVariable:


contract Base {uint public _variable;function setVariable(uint data) public {_variable = _satellite.compute(data);}Satellite _satellite;//更新子合约(卫星合约)function updateSatellite(address addr) public {_satellite = Satellite(addr);}
}

这样,当我们需要修改compute函数时,只需部署这样一个新合约,并将它的地址传入到Base.updateSatellite即可:


contract Satellite2{function compute(uint a) public returns(uint){return a * 20;        }
}

Contract Registry - 跟踪最新合约

在Satellite模式中,如果一个主合约依赖子合约,在子合约升级时,主合约需要更新对子合约的地址引用,这通过updateXXX来完成,例如前文的updateSatellite函数。

这类接口属于维护性接口,与实际业务无关,过多暴露此类接口会影响主合约美观,让调用者的体验大打折扣。Contract Registry设计模式优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该设计模式下,会有一个专门的合约Registry跟踪子合约的每次升级情况,主合约可通过查询此Registyr合约取得最新的子合约地址。卫星合约重新部署后,新地址通过Registry.update函数来更新。


contract Registry{address _current;address[] _previous;//子合约升级了,就通过update函数更新地址function update(address newAddress) public{if(newAddress != _current){_previous.push(_current);_current = newAddress;}} function getCurrent() public view returns(address){return _current;}
}

主合约依赖于Registry获取最新的卫星合约地址。


contract Base {uint public _variable;function setVariable(uint data) public {Satellite satellite = Satellite(_registry.getCurrent());_variable = satellite.compute(data);}Registry private _registry = //...;
}

Contract Relay - 代理调用最新合约

该设计模式所解决问题与Contract Registry一样,即主合约无需暴露维护性接口就可调用最新子合约。该模式下,存在一个代理合约,和子合约享有相同接口,负责将主合约的调用请求传递给真正的子合约。卫星合约重新部署后,新地址通过SatelliteProxy.update函数来更新。


contract SatelliteProxy{address _current;function compute(uint a) public returns(uint){Satellite satellite = Satellite(_current);   return satellite.compute(a);} //子合约升级了,就通过update函数更新地址function update(address newAddress) public{if(newAddress != _current){_current = newAddress;}}
}contract Satellite {function compute(uint a) public returns(uint){return a * 10;        }
}

主合约依赖于SatelliteProxy:


contract Base {uint public _variable;function setVariable(uint data) public {_variable = _proxy.compute(data);}SatelliteProxy private _proxy = //...;
}

生命周期(Lifecycle)

在默认情况下,一个合约的生命周期近乎无限——除非赖以生存的区块链被消灭。但很多时候,用户希望缩短合约的生命周期。这一节将介绍两个简单模式提前终结合约生命。

Mortal - 允许合约自毁

字节码中有一个selfdestruct指令,用于销毁合约。所以只需要暴露出自毁接口即可:


contract Mortal{//自毁function destroy() public{selfdestruct(msg.sender);}
}

Automatic Deprecation - 允许合约自动停止服务

如果你希望一个合约在指定期限后停止服务,而不需要人工介入,可以使用Automatic Deprecation模式。


contract AutoDeprecated{uint private _deadline;function setDeadline(uint time) public {_deadline = time;}modifier notExpired(){require(now <= _deadline);_;}function service() public notExpired{ //some code    }
}

当用户调用service,notExpired修饰符会先进行日期检测,这样,一旦过了特定时间,调用就会因过期而被拦截在notExpired层。

权限(Authorization)


前文中有许多管理性接口,这些接口如果任何人都可调用,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上文中的自毁函数,假设任何人都能访问,其严重性不言而喻。所以,一套保证只有特定账户能够访问的权限控制设计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Ownership

对于权限的管控,可以采用Ownership模式。该模式保证了只有合约的拥有者才能调用某些函数。首先需要有一个Owned合约:


contract Owned{address public _owner;constructor() {_owner = msg.sender;}    modifier onlyOwner(){require(_owner == msg.sender);_;}
}

如果一个业务合约,希望某个函数只由拥有者调用,该怎么办呢?如下:


contract Biz is Owned{function manage() public onlyOwner{}
}

这样,当调用manage函数时,onlyOwner修饰符就会先运行并检测调用者是否与合约拥有者一致,从而将无授权的调用拦截在外。

行为控制(Action And Control)

这类模式一般针对具体场景使用,这节将主要介绍基于隐私的编码模式和与链外数据交互的设计模式。

Commit - Reveal - 延迟秘密泄露

链上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一旦某些隐私数据上链,任何人都可看到,并且再也无法撤回。

Commit And Reveal模式允许用户将要保护的数据转换为不可识别数据,比如一串哈希值,直到某个时刻再揭示哈希值的含义,展露真正的原值。

以投票场景举例,假设需要在所有参与者都完成投票后再揭示投票内容,以防这期间参与者受票数影响。我们可以看看,在这个场景下所用到的具体代码:


contract CommitReveal {struct Commit {string choice; string secret; uint status;}mapping(address => mapping(bytes32 => Commit)) public userCommits;event LogCommit(bytes32, address);event LogReveal(bytes32, address, string, string);function commit(bytes32 commit) public {Commit storage userCommit = userCommits[msg.sender][commit];require(userCommit.status == 0);userCommit.status = 1; // comittedemit LogCommit(commit, msg.sender);}function reveal(string choice, string secret, bytes32 commit) public {Commit storage userCommit = userCommits[msg.sender][commit];require(userCommit.status == 1);require(commit == keccak256(choice, secret));userCommit.choice = choice;userCommit.secret = secret;userCommit.status = 2;emit LogReveal(commit, msg.sender, choice, secret);}
}

Oracle - 读取链外数据

目前,链上的智能合约生态相对封闭,无法获取链外数据,影响了智能合约的应用范围。

链外数据可极大扩展智能合约的使用范围,比如在保险业中,如果智能合约可读取到现实发生的意外事件,就可自动执行理赔。

获取外部数据会通过名为Oracle的链外数据层来执行。当业务方的合约尝试获取外部数据时,会先将查询请求存入到某个Oracle专用合约内;Oracle会监听该合约,读取到这个查询请求后,执行查询,并调用业务合约响应接口使合约获取结果。

下面定义了一个Oracle合约:


contract Oracle {address oracleSource = 0x123; // known sourcestruct Request {bytes data;function(bytes memory) external callback;
}Request[] requests;event NewRequest(uint);modifier onlyByOracle() {require(msg.sender == oracleSource); _;}function query(bytes data, function(bytes memory) external callback) public {requests.push(Request(data, callback));emit NewRequest(requests.length - 1);}//回调函数,由Oracle调用function reply(uint requestID, bytes response) public onlyByOracle() {requests[requestID].callback(response);}
}

业务方合约与Oracle合约进行交互:


contract BizContract {Oracle _oracle;constructor(address oracle){_oracle = Oracle(oracle);}modifier onlyByOracle() {require(msg.sender == address(_oracle)); _;}function updateExchangeRate() {_oracle.query("USD", this.oracleResponse);}//回调函数,用于读取响应function oracleResponse(bytes response) onlyByOracle {// use the data}
}

总  结


本文的介绍涵盖了安全性、可维护性等多种设计模式,其中,有些偏原则性,如Security和Maintaince设计模式;有些是偏实践,例如Authrization,Action And Control。

这些设计模式,尤其实践类,并不能涵盖所有场景。随着对实际业务的深入探索,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特定场景与问题,开发者可对这些模式提炼、升华,以沉淀出针对某类问题的设计模式。

了解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FISCO BCOS开源社区公众号,访问FISCO BCOS代码仓库可下载项目所有源代码:https://github.com/FISCO-BCOS/FISCO-BCOS,欢迎点击页面右上角star收藏,获取最新版本。

我们鼓励机构成员、开发者等社区伙伴参与开源共建事业,有你在一起,会更了不起。多样参与方式:

1、进入微信社群,随时随地与圈内最活跃、最顶尖的团队畅聊技术话题(进群请添加小助手微信,

微信ID:FISCOBCOS010);

2、订阅我们的公众号:“FISCO BCOS开源社区”,我们为你准备了开发资料库、最新FISCO BCOS动态、活动、大赛等信息;

3、来Meetup与开发团队面对面交流,FISCO BCOS正在全国举办巡回Meetup,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欢迎您公众号在菜单栏【找活动】中找到附近的Meetup,前往结识技术大咖,畅聊硬核技术;

4、参与代码贡献,您可以在Github提交Issue进行问题交流,欢迎向FISCO BCOS提交Pull Request,包括但不限于文档修改、修复发现的bug、提交新的功能特性。

代码贡献指引:

https://github.com/FISCO-BCOS/FISCO-BCOS/blob/master/docs/CONTRIBUTING_CN.md

智能合约编写之Solidity的设计模式 | FISCO BCOS超话区块链专场(篇4)相关推荐

  1. 微众银行张开翔: FISCO BCOS - 开放的区块链实践之道 | 11月25日【区块链技术与实践】论坛...

    张开翔老师,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 张老师在互联网业和金融行业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分布式系统和海量服务实践经历,于2015年专注投入区块链.隐私计算的技术和行业研究,主持微众银行区块链全栈技术体系设 ...

  2. Ubuntu21.04搭建FISCO BCOS第一个区块链helloword

    官方地址:搭建第一个区块链网络 - FISCO BCOS v2.7.2 文档 1. 搭建单群组FISCO BCOS联盟链 安装依赖curl sudo apt install -y openssl cu ...

  3. 初步了解区块链技术落地——FISCO BCOS 快速搭建区块链

    区块链端口 p2p_port: 节点通信端口. channel_port: SDK 通知协议交换端口,使用的 SSL. jsonrpc_port: http接口包含的此协议,网络明文. 官方教程 ht ...

  4. FISCO BCOS 查看当前区块链节点的ID

    方法一 进入控制台 通过getSyncStatus命令查看 方法二 如果没有控制台,可以使用下列命令查看 cat 192.168.64.129/node0/conf.nodeid

  5. c++ eos智能合约开发_EOS智能合约开发点滴记录-第二篇智能合约编写

    开发合约前,我们先选择下将要用的编辑工具 我常用的有 clion 和vscode,电脑os为mac,不过其他系统差别不大,如果你习惯用于Windows,那建议选择 Windows Subsystem ...

  6. 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开发教程Solidity modifier

    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开发教程Solidity modifier pragma solidity ^0.4.0;contract modifierTest{address owner;uint publ ...

  7. Fisco开发第一个区块链应用

    一.部署区块链 1. 环境准备 第一步:安装JDK 1.8版本. 第二步:下载fisco压缩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ivw1FeKVhbVZIAbzvdSQg ...

  8. java玩转区块链-基础篇-solidity语法-基础类型

    java玩转区块链-基础篇-solidity语法-基础类型 java环境配置 代码准备 maven 完整solidity 执行步骤 基础类型 布尔类型 类型标识: 字面常量值: 运算符: 短路规则: ...

  9. 以太坊Dapp项目-拍卖网站-智能合约编写测试

    修订日期 姓名 邮箱 2018-10-18 brucefeng brucefeng@brucefeng.com 前言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在MyEtherWallet上申请以太坊ENS的时候, ...

最新文章

  1. 计算机导论excel,[计算机导论实验三Excel.doc
  2. 最新综述:车辆重识别技术
  3. Linux下安装搜狗拼音
  4. linux mysql innodb_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学习篇
  5. 3.10 程序示例--神经网络设计-机器学习笔记-斯坦福吴恩达教授
  6. 使用AheadLib生成DLL劫持代码
  7. Android 11 修改libcore Cipher AS测试
  8. 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口碑推出无人收银技术,改造便利店市场;重庆法院运用 AI 探索“智能判案”...
  9. MongoDB与MySQL效率对比
  10. powerdesigner显示工具面板_Adobe After Effects:如何使用木偶工具
  11. Linux高级命令及mysql数据安装
  12. 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汇总
  13. 【时间序列】多变量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数据集整理及标准化处理代码合集
  14. r610服务器维修,戴尔服务器R610
  15. mysql配置报错thread_MySQL错误Forcing close of thread的两种解决方法
  16. SATA、AHCI、ATA等相关知识概述
  17. 【IoT】创业:确保硬件创业成功的 6 个关键业务
  18. Web的相关概念及BC、CS结构
  19. 无聊的游戏 Beta 0.1
  20. html地球转动效果,使用纯 CSS3 动画实现地球转动

热门文章

  1. 国内从事机器视觉领域的公司(转)
  2. 简单短波收音机电路基于 TA7642
  3. Spring+Hibernate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设置
  4. Angelababy抖音首秀背后,明星直播数据走向理性
  5. 实效程序员快速参考指南
  6. Transformer模型技术长文
  7. PRML翻译 Chap1 Introduction
  8. C:\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profile\Desktop不可用,win10
  9. 第四章:OpenCV中的图像处理
  10. S7-200 smart xp(sp3) 环境下的编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