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

eMBB(移动宽带增强)、mMTC(大规模物联网,更多的称为海量机器类通信 [1-2]  )、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eMBB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增强移动宽带

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          大规模物联网

uRLLC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导语:5G
未来就在眼前,由于5G技术的三大场景应用性上相比于前几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巨大提升,它必将带来一些我们目前甚至无法想象出的应用。此番,我们从技术角度上来看看5G技术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也为你埋下一颗在5G应用上的种子。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几乎10年就是一个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的2G,直至触手可及的5G。可以说,无线通信技术是真正能够最迅速普惠全民众的事业,它所带来的便利性,应用性起到着推进时代进程的作用,我觉得这是通信人所值得骄傲的。

最新的5G无线通信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从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三大应用场景上做出了一定规划。那么5G技术到底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从其根源上出发从技术角度来看看它的演进过程。

首先从香农公式说起,:C=B log2(1+S/N)。C是最大传输速率;B为频谱带宽;S为信号功率;N则是噪声功率。此公式为通信领域理论之基。

首先很明显,在直观角度上,为了提高传输速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提高频谱带宽。

为了提高频谱带宽,总的来说分为三类方法。

其一,提高频谱范围,由C= λV,为了提高频率,那么所需波长就越小。也就诞生了5G的关键技术之一:毫米波(mmWave)。其二,提高频谱利用率,那么这就涉及到了大幅提高频谱效率的Massive MIMO,以及(调制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以及F-OFDM等)和可以实现频谱效率3倍提升空分多址技术SCMA。

其三,为了提高在传输过程中的效率,空间利用率和抗干扰性、减低能耗,便有了CCFD(同时同频全双共)、3D波束赋形(对射频信号相位的控制,使得电磁波精准的指向所需服务的移动终端)和D2D(同基站下终端与终端可直接通信,无需经过基站)。

在实现了这些技术的前提下,三大应用场景基本就得到了解决,当然这不是最终的。在有了这些技术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其可靠性,更低时延等,还有别的工作要做。

首先,传统运营商基站的建设成本是比较高的,而5G由于其多需要采用高频段,那么它的覆盖范围势必将缩小,那么(宏)基站的建设成本无疑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正是当初运营商抢低频而段而抢的头破血流的原因)因而提出了UDN(超密集组网)、UCNC(虚拟化小区和CloudRAN)等的建设方案,其做法之一就是建设微基站。(PS:据了解近两年微基站的建设成本控制在五千元以内)同时,由于SDR技术的发展,微基站建设的长期投入成本将会更低——频带、空中接口协议和功能都可通过软件下载和更新来升级,而不用完全更换硬件。

除此之外,5G技术其实不单单指高频段的应用上,它将涵盖,或者说覆盖此前的网络频段应用,使得5G网成为一个巨大的混合网,因而有5G物联网之说。由此,端对端网络切片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解决大规模连接节点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会更好地解决5G在物联网中一些对连接要求不那么极端的设备连接上。

说完这些提高物理性技术的方案,我们再来谈谈从计算机技术上的方案。编码方案一定程度上在传输“源头”决定了传输的速率与时延,此前的4G网络上,不论信道控制还是数据控制都采用的是LDPC,而在去年底,3GPP确定了由华为中国公司主推的的极化码(Polar)方案作为5G 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虽然数据信道上憾负LDPC几票。

至此,我们从通信技术的根源上对5G所采用的主要新兴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系统性总结,当然,5G中的新技术还很多,我也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少部分的了解了这么一些。(如有意见,请评论补充)再者,5G虽在眼前,但它仍然还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也势必会出现更多更好地促使其成熟、加快落地的新技术。

此外,以下部分则是一段简单的无线通信技术演进史。

追溯到由无线电报而衍生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它以模拟电路单元为基本模块实现语音通信,并创新式地采用了蜂窝结构,可重复利用频带,实现大区域覆盖和移动环境下的不间断通信。但它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频谱利用率低,容量节点有限;保真性较差,安全隐患大;制式太多,兼容性差;无法提供非语音数据业务。

相比于1G,2G时代由ETSI制定的GSM可谓是三朝元老,自90年商用沿用至今,统治了一代人的记忆。除此之外,高通基于扩频技术推广的CDMA也是我国联通早期的主要通信技术标准。2G时代我们主要应用的就是基于GSM演进的GPRS了,基于此诞生的WAP可以算是移动互联网的阶段性产物。但是很明显,其仍旧无法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

直至3G的出现,日、欧提出了WCDMA,能够直接架设在GSM网络基础之上,能够轻易度过通信技术的迭代,降低基站建设的成本;高通则提出了CDMA2000,这套系统从窄频CDMA1X衍生而来,可从原有CDMA 1X结构直接升级3G,建设成本低廉。同时这套系统也成了高通的摇钱树之一,从运营商处收取5%的专利费用,这也为日后我国和欧洲共同研发LTE埋下了伏笔。1998年,我国也提出了TD-SCDMA,采用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其在频谱利用、业务支持灵活性上都有独特优势。

4G时代的到来,是比较快的。很多人都感觉3G还没用热呢,运营商已经在短信通知换取4G卡了。4G的演进过程中OFDM有着关键性作用,而无论WCDMA还是TD-SCDMA都可以很快速的直接演进到LTE,相比于此前的通信技术无疑4G的优势是巨大的,通信速度上的跃升已可匹及家庭宽带,因而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同时4G的发展也为现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讲到LTE就不得不说说FDD与TDD的差别了,如果将频谱比作一条高速公路,那么FDD就是采用双车道制式,可同步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而TDD则是一条根据时间变换的单行道,将时间分成无数帧,在帧与帧之间实行变换。

5G以前的通信演进史就到此告一段落了,而5G的演进正在进行之中,我们会共同持续关注它给物联网,给整个时代所带来的影响。

5G技术构成:透过eMBB、mMTC、uRLLC三大应用场景从通信技术根源出发相关推荐

  1. 5G来啦!!技术指标和三大应用场景

    5G网络特点 1.高速度:4G网络6Mbps提升到1Gbps, 2.泛在网:在3G和4G时代,我们用的是宏基站,功率大,体积大,距离近信号强,离得信号弱:5G时代用微基站,使得任何角落都能连接网络信号 ...

  2. 5G三大应用场景: eMBB、uRLLC和mMTC

    5G 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新型应用.它不仅是对上一代蜂窝网络的进化更新,而且是一项突破性技术,旨在消除全球连接的访问​​.容量.性能和延迟的界限.从广义上讲,5G 主要用于三大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 ( ...

  3. 5G 的三大场景:eMBB、URLLC、mMTC

    背景:很多人认为 5G 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具体到哪些落地,又说不清楚,甚至于认为 5G 只比 4G 多了一个G 而已,但笔者认为:5G 在移动通信领域绝对是革命性的,如果说以前的移动通信只是改变 ...

  4. 5G:三大场景--- eMBB、URLLC、mMTC

    背景:很多人认为 5G 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具体到哪些落地,又说不清楚,甚至于认为 5G 只比 4G 多了一个G 而已,但笔者认为:5G 在移动通信领域绝对是革命性的,如果说以前的移动通信只是改变 ...

  5. 老猿学5G随笔:5G的三大业务场景eMBB、URLLC、mMTC

    5G的三大业务场景eMBB.URLLC.mMTC: eMBB:英文全称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即增强移动宽带,是利用5G更好的网络覆盖及更高的传输速率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 ...

  6. 5G技术即将到来,5G网络的基本特点和应用你了解了多少

    5G是第五代的蜂窝移动通信(英文: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性能的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 ...

  7. 中国移动5G技术概况介绍

    中国移动5G技术概况介绍 在当前的4G时代,中国移动保持了领先优势.据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今年2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数分别为8.946亿.2.5928亿.2.8984 ...

  8. 5G技术发展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有哪些关键点和趋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而在通信行业,标准之争是最高话语权的争夺.一旦标准确立,将对全球通信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从2013年开始,全球开始了关于5G技术的标准研究.2013年2月 ...

  9. 【技术】5G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

    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5G系统基于大带宽和大规模天线方案,能实现亚米级高精度定位. 据<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可知,按照2020年5G才大规模商用 ...

最新文章

  1. ngnix编译遇到的问题.
  2. Windows API一日一练(1)第一个应用程序
  3. 【react开发】使用swiper插件,loop:true时产生的问题解决方案
  4. 每个程序员都必读的10篇文章
  5. 免费下载 |《数据分析从理念到实操》白皮书上线!先收藏!
  6. /etc/ld.so.conf.d/目录下文件的作用
  7. U-net:实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深度框架
  8. OpenCASCADE绘制测试线束:OCAF 命令之数据框架命令
  9. 【springboot】禁用特定AutoConfiguration/自动配置类
  10. Tensorflow Summary: 查看Tensorflow Model pb格式模型的信息
  11. 洛谷 P2921 [USACO08DEC]在农场万圣节Trick or Treat on the Farm
  12. Redis系列教程(二):详解Redis的存储类型、集群架构、以及应用场景
  13. Eclipse导入的项目中的中文都是乱码,如何解决?
  14. js 去除字符串左右两边的空格
  15. OceanBase入选Forrester报告,为什么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正成为核心系统升级首选?
  16. html5中标签与类的区别,html5中section标签与div标签的区别是什么
  17. 地市级地铁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8. 公路多孔箱涵设计_双孔箱涵图集图纸
  19. 中兴网信发布“广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
  20. c语言中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

热门文章

  1. 【PostgreSQL】客户端请求处理 PostgresMain()
  2. Laravel配置系统默认Log路径--Star.hou
  3. 基于SCA(tuscany)的SOA实践之一(发布服务是如此的简单)
  4. 2021届双非本科的心酸秋招经历总结及经验分享
  5. html svg文件 热区,前端常识 【svg+热区】处理平面图
  6. 论文笔记:BING and BING++(论文+程序)
  7. js typeof undefined
  8. 2.18 9x9 乘法表
  9. STM32---PB3和PB4引脚
  10. 【JavaWeb学习】—iframe标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