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传统现场总线技术标准化工作没有达到人们理想中的结果,工程师们逐渐将视线转移到以太网及TCP/IP技术。在IT行业获得巨大成功并成为行业应用首选的以太网及TCP/IP通信技术开始出现在工业自动化行业,并发展成为一种技术潮流。与此同时,各种IEEE802相关字符开始涌入仪表人的视野,并给人一种迷惑的感觉:同样是IEEE802,为什么互相之间差别这么大?今天,仪控君就为大家好好总结一下IEEE802家族的各种标准都是什么,看过之后,大家就都明白了!

什么是IEEE标准

IEEE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简称。同国标GB一样,IEEE+数字代表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发布的标准。

IEEE的前身是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和无线电工程师协会。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学”这个词开始进入工程学词典,并最终促使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和无线电工程师协会的合作和合并,最终,在1963年,上述2家协会正式宣布合并,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正式成立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中,IEEE 发表的技术文献占到了全球同类文献的百分之三十。同时IEEE每年还结集出版电气工程、通讯、计算机理论及方法领域的专业技术期刊,数量达140余册。配合各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IEEE还提供学报、技术通讯、会议论文集和会刊等约700余种出版物。

IEEE标准协会是世界领先的标准制定机构,其标准制定内容涵盖信息技术、通信、电力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目前,IEEE标准协会已经和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及国际电信同盟(ITU)等。

(上述内容摘自IEEE中国官方网站)

什么是IEEE802

IEEE802指IEEE标准中关于局域网和城域网的一系列标准。更确切的说,IEEE802标准仅限定在传输可变大小数据包的网络。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有以太网、令牌环、无线局域网等。这一系列标准中的每一个子标准都由委员会中的一个专门工作组负责。

IEEE802中定义的服务和协议限定在OSI模型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事实上,IEEE802将OSI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分别是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

基于不同覆盖距离,IEEE802划分为个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技术并成立对应的标准工作组,其中一些工作组始终活跃,如802.1,802.15等,而另一些工作组,比如802.2,802.4等,已经解散。IEEE技术创新非常活跃,尤其在无线领域,面对不同的速率和应用需求,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标准,整体来看,IEEE内部技术和标准竞争比较激烈,首先多种技术标准存在一定重叠乃至冲突,其次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代表不同国家或产业背景的技术方案的冲突激烈,甚至出现过技术方案无法融合导致标准工作组解散的极端情况。

IEEE802有哪些成员?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常见IEEE802

IEEE 802.3

IEEE802.3即以太网,应用于工控领域被称为工业以太网。

相比较传统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速率高(1Gb/s已经逐渐成熟,相比之下如Profibus-DP在内的现场总线最高速度只有12Mb/s左右),资源共享能力强(随着Internet/ Intranet的发展,以太网已渗透到各个角落),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等优势。

然而,正如当年的现场总线的标准之争一样,工业以太网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以太网技术,如Ethernet/IP, Profinet, ModbusTCP, EtherCAT, Powerlink等,而且这些网络在不同层次上基于不同的技术和协议,包括了OPC,CP,IP等,而且,每种技术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厂商阵营在支持,这就决定了多种以太网技术并存的局面。

IEEE 802.11

从某种不严谨的意义上讲,IEEE802.11等同于我们平时使用的无线局域网Wi-Fi。Wi-Fi同样有工业级AP,可以提供工业级无线局域网应用。

IEEE 802.15.1

即蓝牙,一种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电子设备彼此可以透过蓝牙模块而连接起来,省去了传统的电线。透过芯片上的无线接收器,配有蓝牙技术的电子产品能够在十公尺的距离内彼此相通。

IEEE 802.15.4

即低速低功耗无限通讯技术,比较常见的有ZigBee,工业仪表领域最常见的为WirelessHART。WirelessHART是HART在无线领域的延伸,通过无线通讯,可以大大激发数以百万计装备HART协议的流程设备的潜能,还可以在不借助线缆的情况下创建或者扩展网络。通过混合有线及无线技术,WirelessHART强化了HART的应用功能,并扩展了它的使用范围。

转自:https://www.sohu.com/a/148512066_786963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802.21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           网间网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1980年2月成立IEEE802委员会(IEEE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lectronics Engineers INC,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IEEE802标准。按IEEE802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和逻辑链路子层LLC(Logical Link Control)组成。

IEEE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802标准。
IEEE802.1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
IEEE802.2 —逻辑链路控制 LLC
IEEE802.3—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
IEEE802.3 —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10Mbps以太网
规范 :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F
IEEE802.3u —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802.3中
IEEE802.3z — 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3ab — 传输距离为100米的5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4—Token Passing BUS(令牌总线)
IEEE802.5—Token Ring(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7—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
IEEE802.8—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
IEEE802.9—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0 —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包括:
IEEE802.11a、IEEE802.11b、 IEEE802.11c 和IEEE802.11q标准。
IEEE802.12 —100VG-AnyLAN快速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简单说一下802系列如下:

802.1 :高层局域网协议Higher Layer LAN Protocols
  802.2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802.3 :以太网Ethernet (CSMA/CD)
  802.4 :令牌总线Token Bus
  802.5 :令牌环Token Ring
  802.6 :城域网
  802.7 :宽带技术
  802.8 :光纤技术
  802.9 :语音与数据综合局域网
  802.11: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
  802.12 :100VG AnyLAN
  802.15:无线个域网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蓝牙)
  802.16:宽带无线接入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WiMAX)
  802.17: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
  802.18:无线管制 Radio Regulatory TAG
  802.19:共存 Coexistence TAG
  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BWA)
  802.21:媒质无关切换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IEEE802 协议是一种物理协议,因为有以下多种子协议,把这些协议汇集在一起就叫802协议集。  IEEE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IEEE组织主要负责有关电子和电气产品的各种标准的制定。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IEEE 802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指定有关局域网的各种标准。IEEE 802委员会不断增加,这些分委员会的职能如下:

一、802.1X协议

  802.1X协议是由(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提出,刚刚完成标准化 的一个符合IEEE802协议集的局域网接入控制协议,全称为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能够在利用IEEE 802局域网优势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对连接到局域网的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的手段,达到了接受合法用户接入,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802.1x认证,又称EAPOE认证,主要用于宽带IP城域网。 

  802.1--高层及其交互工作。提供高层标准的框架,包括端到端协议、网络互连、网络管理、路由选择、桥接和性能测量。

  802.(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协议起源于802.11协议,后者是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协议,802.1x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无线局域网用户的接入认证问题。

  802.1x协议仅仅提供了一种用户接入认证的手段,并简单地通过控制接入端口的开/关状态来实现,这种简化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认证、点对点物理或逻辑端口的接入认证,而在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IP城域网中作为一种认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IEEE 802.1d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IEEE 802.1w, RSTP算法

  IEEE 802.1s, MSTP算法

  IEEE 802.1P,讲述的是交换机与优先级相关的流量处理的协议。

  IEEE 802.1q,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s:VLan)虚拟桥接局域网协议,定义了VLAN以及封装技术,包括GARP协议及其源码、GVRP源码。

二、IEEE 802.2

IEEE 802.2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

802.2--连接链路控制LLC,提供OSI数据链路层的高子层功能,提供LAN 、MAC子层与高层协议间的一致接口

三、IEEE 802.3

IEEE 802.3 是一篇非常重要的业界规范文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规定了以太网的电气指标,从物理层的电路结构到链路层的MAC操作都有介绍。

802.3--以太网规范,定义CSMA/CD标准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802.3u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802.3z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四、802.4--令牌总线网

802.4 (令牌环总线Token-Passing Bus (单一/多信道速率 1, 5, 10 MBit/s)  

  802.4--令牌总线网。定义令牌传递总线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五、802.5--令牌环线网

  802.5--令牌环线网,802.5 (令牌环Token-Passing Ring 基带速率 1, 4, 16 MBit/s) 定义令牌传递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六、802.6--城域网MAN

  802.6--城域网MAN,定义城域网(MAN)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DQDB分布队列双总线)

七、802.7 (宽带局域网)Brandband Lan

  802.7--宽带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宽带网络技术的建议和咨询,802.7 (宽带局域网)Brandband Lan

八、802.8 (光纤局域网)

  802.8--光纤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使用有关光纤网络技术的建议和咨询。

九、802.9 (集成数据和语音网络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Networks)VoIP

  802.9--综合话音/数据局域网(IVD LAN )。定义综合话音/数据终端访问综合话音/数据局域网(包括IVD LAN、MAN、WAN )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802.9a (IsoENET (proposed))

十、802.10--可互操作局域网安全标准(SILS )

802.10 (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 (Empfehlungen über Sicherheitsaspekte im LAN)

  802.10--可互操作局域网安全标准(SILS )。定义局域网互连安全机制。

十一、802.11--无线局域网

  802.11--无线局域网。定义自由空间媒体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无线局域网采用802.11系列标准,主要有4个子标准:

1、802.11b 标准的传输速度为11MB/S

2、802.11a 标准的连接速度可达54MB/S,与802.11a互不兼容。

3、802.11g 兼容802.11b与802.11a两种标准,这样原有的802.11b和802.11a两种标准的设备都可以在同一网络中使用。

4、802.11z 是一种专门为了加强无线局域网安全的标准。

十二、802.12--按需优先(100VG-ANYLAN )

 802.12--按需优先(100VG-ANYLAN )。定义使用按需优先访问方法的100Mpbs 的以太网标准。

十三、802.13

十四、802.14 (有线电视 (CATV)), 定义了电缆调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标准。

十五、802.15 (无线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个人局域网

   无线个人网络(WPAN)和无线分布式感知/控制网络(WDSC)中的网络设备可能会由不同的公司进行开发生产,所以一个统一的协议或标准显得尤其重要。

  2002年,IEEE 802.15 工作组成立, 专门从事WPAN标准化工作。它的任务是开发一套适用于短程无线通信的标准,通常我们称之为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s)。目前,IEEE 802.15 WPAN共拥有4个工作组:

  1、蓝牙WPAN工作组 蓝牙是无线个人局域网的先驱。在初始阶段,IEEE并没有制定蓝牙相关的标准,所以经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后,蓝牙很快就有了产品兼容性的问题。现在,IEEE决定制定行业标准来开发能够相互兼容的蓝牙芯片、网络和产品。

  2、共存组 为所有工作在2.4GHz频带上的无线应用建立一个标准。

  3、高数据率 WPAN工作组 其802.15.3标准适用于高质量要求的多媒体应用领域。

  4、802.15.4工作组为了满足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网络要求,IEEE标准委员会在2000年12月份正式批准并成立了802.15.4工作组,任务就 是开发一个低数据率的 WPAN(LR-WPAN)标准。它具有复杂度低、成本极少、功耗很小的特点,能在低成本设备(固定、便携或可移动的)之间进行低数据率的传输。

  目前该标准仍处于不断改善和修订阶段,预计于2003年初推出正式标准。802.15.4无线发射/接收机及网络被Motorola、Philips、Eaton、Invensys和Honeywell这些国际通信与工业控制界巨头们极力推崇。

  IEEE 802.15.4 标准及其技术特点

  IEEE 802.15.4 满足国际标准组织 (ISO)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式。它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层、网络层和高层。

  物理层

  IEEE 802.15.4 提供两种物理层的选择(868/915 MHz和2.4GHz),物理层与MAC层的协作扩大了网络应用的范畴。这两种物理层都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降低数字集成电路的成本,并且 都使用相同的包结构,以便低作业周期、低功耗地运作。2.4G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率为250kb/s,868/915MHz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率分别是20 kbps、40 kbps。

  2.4GHz物理层的较高速率主要归因于一个较好的调制方案:基于 DSSS方法(16个状态)的准正交调制技术。来自PPDU的二进制数据被依次(按字节从低到高)组成4位二进制数据符号,每种数据符号(对应16状态组 中的一组)被映射成32位伪噪音 CHIP,以便传输。然后这个连续的伪噪音CHIP序列被调制(采用最小移位键控方式MSK)到载波上,即采用半正弦脉冲波形的偏移四相移相键控 (O_QPSK)调制方式。

  868/915MHZ物理层使用简单DSSS方法,每个PPDU数据传 输位被最大长为15的CHIP序列(m-序列)所扩展。即被多组+1,-1构成的 m-序列编码,然后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技术调制这个扩展的位元序列。不同的数据传输率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举例如下,868/915MHz物理层的低速率换 取了较好的灵敏度(-85dbm/2.4G,-92dbm/868,915MHz)和较大的覆盖面积,从而减少了覆盖给定物理区域所需的节点数。2.4G 物理层的较高速率适用于较高的数据吞吐量、低延时或低作业周期的场合。

  介质访问层

  IEEE 802.15.4 MAC层的特征是:联合 ,分离,确认帧传递,通道访问机制,帧确认,保证时隙管理,和信令管理。MAC子层提供两个服务与高层联系,即通过两个服务访问点(SAP)访问高层。通 过MAC通用部分子层 SAP(MCPS-SAP)访问MAC数据服务,用MAC层管理实体SAP(MLME-SAP)访问MAC管理服务。这两个服务为网络层和物理层提供了一 个接口。

  灵活的MAC帧结构适应了不同的应用及网络拓扑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协议的简洁。MAC帧的通用格式如图2所示。

  帧控制说明了如何看待帧的其余部分及它们包含什么。序列号是传输数据帧 及确认帧的序号。仅当确认帧的序列号与上次数据传输帧的序列号一致时,才能判定数据传输业务成功。帧校验序列是16位循环冗余校验。净荷 (payload)是MAC帧要承载的上层数据。它的字段长度可变。

  MAC数据帧被送至物理层,作为物理层帧数据(PPDU)的一部分。

  网络层

  网络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子层。802.2标准定义了LLC,并且通用于 诸如802.3,802.11及 802.15.1等802系列标准中,而MAC子层与硬件联系较为紧密,并随不同的物理层实现而变化。网络层负责拓扑结构的建立和维护、命名和绑定服务, 它们协同完成寻址、路由及安全这些必须的任务。这个标准的网络层被期望能自己组织和维护。

  IEEE 802.4标准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和点-点拓扑结构。应用的设计选择决定了拓扑结构;一些应用,诸如PC外设,适合低延时的星型连接,而对于别的,诸如涉及安全要求领域,适合大面积的点-点拓扑结构。

  802.15.4 WPAN具有如下的特点:

  可升级 卓越的网络能力,可对多达254个的网络设备进行动态设备寻址。

  适应性 与现有控制网络标准无缝集成。通过网络协调器(Coordinator)自动建立网络,采用CSMA-CA方式进行信道存取。

  可靠性 为了可靠传递,提供全握手协议。

  ★与蓝牙的比较

  在过去的几年内,蓝牙技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已经提 到,蓝牙被重新定义为 802.15.1。大多数了解蓝牙的读者可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蓝牙 (802.15.1)与802.15.4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通信、控制工业会注重对WPAN的新技术802.15.4的投资。

  * 802.15.4和蓝牙很相似, 二者均用于WPAN。

  * 802.15.4适用于传感器、玩具和家庭自动控制,同时注重于低速数据或短操作时间的控制和通信网络;蓝牙则是在ad-hoc(peer to peer)网络中擅长便携式音频、便携式屏幕图表图象及文件的传输。

  * 802.15.4 设计特点是能够合理地优化能源的使用。一块正常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年以上;蓝牙的能耗与移动电话类似(需定期充电);

  ★802.15.4技术的应用和挑战

  产品的方便灵活、易于连接、实用可靠及可继承延续是市场的驱动力。 IEEE 802.15.4的早期客户将是高端工业用户,这是由于802.15.4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远程监控和楼宇自动化领域,后期802.15.4的市场将转 向消费者和家庭用户,主要应用于家庭自动化、安全和交互式玩具,其市场的动力来将自其低造价、小功耗以及便于使用的特点,最终每个 802.15.4发射接收机的价格将低于5美元。

  对于工业市场领域来说,感应器网络是主要市场对象。将感应器和 802.15.4WPAN设备组合,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或何时需要用户操作。无线感应器应用实例包括恶劣环境下的检测,诸如涉 及危险的火和化学物质的现场、监测和维护正在旋转的机器等等。在这些应用上,一个802.15.4WPAN网络可以极大的降低新感应器网络的安装成本并简 化对现有网络的扩充。

  802.15.4 网络另一个充满魅力的应用领域是精作农业。使用自动化的远程控制网络的智能设备实现农场经营的信息化和软件化是精作农业的新范例。这需要成千上万个带传感 器的LR-WPAN设备组成网状网络。感应器将收集有关田地的信息,比如土地湿度、氮浓缩量和土壤的PH值等,每个感应器将经过计算的数据传输到它相应的 LR-WPAN设备,并通过网络将其返回到一个中央数据采集设备。精作农业的网络应用属802.15.4LR-WPAN的低端应用,仅需通过已部署的网络 设备每天进行少许数据的传输。

  针对巨大的中国市场和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802.15.4 技术产品将在中国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该技术可以对污染源,特别是各工厂废水,废气的排放口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在每个排放口安装相应 感应器,完成样本的采集、分析和最终的流量测定。就目前的环境来说,污染源的数量大的惊人, 仅北京地区的排污口就有几万个。

  802.15.4 将提供一个低成本的用于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网状网络,网络上每个监测点只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发送几个比特的数据,数据流是异步的,并在数据等待时间上限制极小,这些因素利于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

  802.15.4 WPAN应用的挑战在于它的网络拓扑结构。由于实际应用需用网状拓扑结构,所以一些节点可使用能量感知来获取生存所需能源,同时充当其他节点的中继器,以便转发信息到最终目的地。网络配置也不适合采用手动配置,应该实现自我配置。

十六、802.16:宽带无线接入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定义了宽带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委员会于1999年成立了802.16工作组来专门开发宽带无线标准。

IEEE 802.16负责对无线本地环路的无线接口及其相关功能制定标准,它由三个小工作组组成,每个小工作组分别负责不同的方面:IEEE 802.16.1负责制定频率为10G到60G赫兹的无线接口标准;IEEE 802.16.2负责制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共存方面的标准;IEEE 802.16.3负责制定频率范围在2G到10G赫兹之间获得频率使用许可的应用的无线接口标准。我们可以看到,802.16.1所负责的频率是非常高 的,而它的工作也是在这三个组中走在最前沿的。由于其所定位的带宽很特殊,在将来802.16.1 最有可能会引起工业界的兴趣。

802.16无线服务的作用就是在用户站点同核心网络之间建立起一个通信路 径,这个核心网络可以是公用电话网络也可以是因特网。IEEE 802.16标准所关心的是用户的收发机同基站收发机之间的无线接口。其中的协议专门对在网络中传输大数据块时的无线传输地址问题做了规定,协议标准是按 照三层结构体系组织的。

三层结构中的最底层是物理层,该层的协议主要是关于频率带宽、调制模式、纠 错技术以及发射机同接收机之间的同步、数据传输率和时分复用结构等方面的。对于从用户到基站的通信,标准使用的是按需分配多路寻址-时分多址DAMA- TDMA技术。按需分配多路寻址DAMA技术是一种根据多个站点之间的容量需要的不同而动态地分配信道容量的技术。时分多址TDMA是一种时分技术,它将 一个信道分成一系列的帧,每个帧都包含很多的小时间单位,称为时隙。时分多路技术可以根据每个站点的需要为其在每个帧中分配一定数量的时隙来组成每个站点 的逻辑信道。通过DAMA-TDMA技术,每个信道的时隙分配可以动态地改变。

在物理层之上是数据链路层,在该层上IEEE 802.16规定的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服务所需的各种功能。这些功能都包括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中,主要负责将数据组成帧格式来传输和对用户如何接入到共 享的无线介质中进行控制。MAC协议对基站或用户在什么时候采用何种方式来初始化信道做了规定。因为MAC层之上的一些层如ATM需要提供服务质量服务 QoS,所以MAC协议必须能够分配无线信道容量。位于多个TDMA帧中的一系列时隙为用户组成一个逻辑上的信道,而MAC帧则通过这个逻辑信道来传输。 IEEE 802.16.1规定每个单独信道的数据传输率范围是从2M比特/秒到155M比特/秒。

在MAC层之上是一个会聚层,该层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功能。对于IEEE 802.16.1来说,能提供的服务包括数字音频/视频广播、数字电话、异步传输模式ATM、因特网接入、电话网络中无线中继和帧中继。

十七、802.17 (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

十八、802.18:无线管制 Radio Regulatory TAG  

十九、802.19:共存 Coexistence TA

二十、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BWA)

二十一、802.21:媒质无关切换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IEEE802是什么?相关推荐

  1. IEEE802.11e EDCA 中TXOP机制的分析与改进

    摘 要: 在对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的业务分级策略和工作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调整TXOP参数设置的控制算法DA-TXOP(d ...

  2. 笔记-计算机网络基础-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

    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其中文译名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 ...

  3. 以太网供电新标准POE+,IEEE802.3at解析

    以太网供电新标准POE+,IEEE802.3at解析 以太网供电新标准POE+,IEEE802.3at 一.IEEE 802.3at标准出现的背景 为了遵循IEEE 802.3af规范,受电设备(PD ...

  4. 计算机网络(十九)-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802.11是无线局域网的通用的标准,它是由IEEE所定义的无线网络通信的标准. 802.11的MAC帧头格式 3.无线局域网分类 有固定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 wifi名称其实就是服务集标识符. ...

  5. ieee802.11数据radiotap介绍

    之前写有文章介绍了在Linux系统用wireshark或tcpdump抓无线网卡数据包.分析包时发现每一数据帧前面都有一个叫radiotap的东西.它包含了如信号强度.频率等信息.当时没有研究,直接跳 ...

  6. MATLAB学习笔记-IEEE802.16d模型

    这个模型笔记太乱了.用书截图吧. function PL=PL_IEEE80216d(fc,d,type,htx,hrx,corr_fact,mod) %IEEE802.16d模型 % 输入 % fc ...

  7. MATLAB程序:IEEE802.16d路径损耗模型

    IEEE802.16d路径损耗模型 function PL=PL_IEEE80216d(fc,d,type,htx,hrx,corr_fact,mod) % IEEE 802.16d model % ...

  8. IEEE802.11信道PDP与频谱分布

    %实现IEEE802.11信道仿真,画出IEEE802.11信道的PDP曲线与频谱图 clear,clf scale = 1e-9;%纳秒量级 Ts = 50*scale;%采样时间间隔,50ns t ...

  9. 基于IEEE802.11s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研究(一)

    摘要:基于IEEE 802.11s的无线Mesh网络已成为机动宽带接入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对无线Mesh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混合无线Mesh协议(HWMP)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传统按需路由机制相 ...

最新文章

  1. 已知3个坐标点xy画圆弧_这25张图片,让你彻底看懂25个复杂的数学公式!
  2. struts-execl.xml
  3. react学习(69)--置空操作
  4. ConfirmCancelUtilDialog【确认取消对话框封装类】
  5. 如何解决Mac无法写入U盘的问题
  6. java tomcat数据库连接池_tomcat配置数据库连接池2
  7. Mac安装双系统后在Windows下体验mac原生触控功能(双指、三指、四指)
  8. python怎么写游戏脚本_用PYTHON做一个简单的游戏脚本(基础,详细)
  9. html标志着html文档的开始,html标记标志着HTML文档的开始,/html标记标志着HTML文档的结束。...
  10. 计算多个产品的平均价格
  11. 前端对接打印机的一些经验总结
  12. 工业机器人、工艺夹具、送料机械手、电火花镗磨机床、半自动钻床、机械手、套筒、铣床升降台、精密播种机、卧式组合钻床、六自由度微动机器人、花生收获机、山茶采摘平台、车载起重机、锤式破碎机、螺旋输送机……
  13. 理解 与 计算 物联网产品的电池使用寿命
  14. elasticsearch算法之推荐系统的相似度算法(一)
  15. 2017 计算机 暑期学校,2017暑期学校
  16.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的学习笔记1(附Couette流源代码及解析)
  17. 浅谈Perl正则表达式
  18. 【华为OD机试 2023 B卷 | 200分】We Are A Team(C++ Java JavaScript Python)
  19. 【体验】室内设计 Web 编辑器
  20. (三十二)论文阅读 | 目标检测之SEPC

热门文章

  1. python 时间序列预测——NARX循环神经网络
  2. C++基础(17)——继承
  3. 解读 Centralized Feature Pyramid for Object Detection
  4. 商城系统开发使用微信服务号和小程序那个好?
  5. 双曲嵌入论文与代码实现——1. 数据集介绍
  6. vim与sublime,程序员的屠龙刀和倚天剑
  7. 树莓派3b+快速编译opencv成功案例指导(保姆级教程)
  8. nuxt百度地图引入基础使用,百度地图初始化,行政区划划分
  9. PCB线路板表面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合集
  10. 夏天多吃这4种食材,去暑祛火又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