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pygame.sprite.Sprite

pygame.sprite.Sprite.update()

pygame.sprite.Sprite.add()

pygame.sprite.Sprite.remove()

pygame.sprite.Sprite.kill()

pygame.sprite.Sprite.alive()

pygame.sprite.Sprite.groups()

pygame.sprite.DirtySprite

pygame.sprite.Group

pygame.sprite.Group.sprites()

pygame.sprite.Group.copy()

pygame.sprite.Group.add()

pygame.sprite.Group.remove()

pygame.sprite.Group.has()

pygame.sprite.Group.update()

pygame.sprite.Group.draw()

pygame.sprite.Group.clear()

pygame.sprite.Group.empty()

pygame.sprite.RenderPlain

pygame.sprite.RenderClear

pygame.sprite.RenderUpdates

pygame.sprite.RenderUpdates.draw()

pygame.sprite.OrderedUpdate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add()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sprite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draw()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sprites_at()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sprite()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remove_sprites_of_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layer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change_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layer_of_sprite()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top_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bottom_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move_to_front()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move_to_back()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top_sprite()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sprites_from_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switch_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draw()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clear()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repaint_rect()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set_clip()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get_clip()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change_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set_timing_treshold()

pygame.sprite.GroupSingle()

pygame.sprite.spritecollide()

pygame.sprite.collide_rect()

pygame.sprite.collide_rect_ratio()

pygame.sprite.collide_circle()

pygame.sprite.collide_circle_ratio()

pygame.sprite.collide_mask()

pygame.sprite.groupcollide()

pygame.sprite.spritecollideany()


pygame.sprite.Sprite

功能:可视游戏中的对象的基础类

属性:Sprite(*groups) -> Sprite

使用Sprite类派生新类时需要分配 Sprite.image 和 Sprite.rect 属性并添加 Sprite.update() 方法。初始设定项可以添加任何数量的组(Group)实例。当派生 Sprite类的子类时,请确保在将 Sprite类添加到组群( Groups)之前已调用基础初始设定项。例如:

class Block(pygame.sprite.Sprite):# 构造函数。传入图块的颜色和x,y位置。def __init__(self, color, width, height):# 调用父类 (Sprite) 构造函数pygame.sprite.Sprite.__init__(self)# 创建一个图块并填色,或加载imageself.image = pygame.Surface([width, height])self.image.fill(color)# 获取有图像尺寸的Rect形对象# 通过设定rect.x和rect.y来更新对象的位置self.rect = self.image.get_rect()

pygame.sprite.Sprite.update()

功能:控制精灵行为的方法

属性:update(*args, **kwargs) -> None

  1. 这个方法的默认执行动作为nothing,是一个便于重写的“钩子”。此方法由 Group.update() 调用。【 Group.update() 参数可随意设定】
  2. 如果不使用组类中的同名方法,则无需使用此方法。

pygame.sprite.Sprite.add()

功能:将精灵添加到组

属性:add(*groups) -> None

任何数量的组实例都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精灵将被添加到它还不是成员的组中。

pygame.sprite.Sprite.remove()

功能:从组中移除精灵

属性:remove(*groups) -> None

任何数量的组实例都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精灵将从其当前所属的组中移除。

pygame.sprite.Sprite.kill()

功能:从所有组中移除精灵

属性:kill() -> None

精灵将从包含它的所有组中移除。这不会改变精灵的状态。调用此方法后,可以继续使用精灵,包括将其添加到组中。

pygame.sprite.Sprite.alive()

功能:判断精灵是否属于任何一个团体

属性:alive() -> bool

当精灵属于一个或多个组时返回True。

pygame.sprite.Sprite.groups()

功能:获取包含此精灵的组列表

属性:groups() -> group_list

返回包含此精灵的所有组的列表。

pygame.sprite.DirtySprite

功能:精灵类的一个子类,具有更多的属性和特性。

属性:DirtySprite(*groups) -> DirtySprite

额外的DirtySprite属性及其默认值:

dirty = 1

如果设置为1,则重新绘制,然后再次设置为0

如果设置为2,则它总是脏的(重新绘制每个帧,flag未重置)

0表示它不脏,因此不会重新喷绘

blendmode = 0 blit,blendmodes的特殊flags参数
source_rect = None

要使用的源rect,相对于self.imaged的topleft(0,0)

visible = 1

通常为1,如果设置为0,则不会重新喷绘(必须将其设置为脏的以便从屏幕上删除)

layer = 0

只读值,将其添加到LayeredDirty时可读(详见LayeredDirty文档)

pygame.sprite.Group

功能:用于保存和管理多重精灵对象的容器类。

属性:Group(*sprites) -> Group

  1. 简单的精灵对象的容器。可以继承该类以创建具有更特定行为的容器。构造函数接受任意数量的精灵参数添加到组类中。该组类支持以下标准的Python操作:

    in 测试一个精灵是否被包含在内
    len 包含的精灵数
    bool 测试是否包含任何精灵
    iter 遍历所有精灵
  2. 组类中的精灵没有顺序,因此绘制和迭代精灵没有特定的顺序。

pygame.sprite.Group.sprites()

功能:此组类包含的精灵列表

属性:sprites() -> sprite_list

返回此组类包含的所有精灵的列表。也可以从组类中获取迭代器,但在修改组类时不能对其进行迭代器操作。

pygame.sprite.Group.copy()

功能:复制组类

属性:copy() -> Group

创建一个与原始组类具有相同精灵的新组类。如果有子类组类,则新对象将具有与原始对象相同的(子)类。仅当派生类的构造函数采用与组类相同的参数时,此操作才有效。

pygame.sprite.Group.add()

功能:将精灵添加到此组类

属性:add(*sprites) -> None

  1. 将任意数量的精灵添加到此组。此方法只会将精灵添加进尚未成为成员的组类中。
  2. 每个精灵参数也可以是包含精灵的迭代器。

pygame.sprite.Group.remove()

功能:从组类中移除精灵

属性:remove(*sprites) -> None

  1. 从组中移除任意数量的精灵,将只删除已经是组类成员的精灵。
  2. 每个精灵参数也可以是包含精灵的迭代器。

pygame.sprite.Group.has()

功能:测试组类是否包含精灵

属性:has(*sprites) -> bool

  1. 如果组类包含所有给定的精灵,则返回True。这类似于在组类上使用“in”运算符(“if sprite in Group:…”)测试单个sprite是否属于组。
  2. 每个精灵参数也可以是包含精灵的迭代器。

pygame.sprite.Group.update()

功能:对包含的精灵调用update方法

属性:update(*args, **kwargs) -> None

  1. 对组类中的所有精灵调用 update() 方法。基础Sprite类有一个 update() 方法,该方法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但不执行任何操作。传递给 Group.update()的参数将传递给每个精灵。
  2. 无法从 Sprite.update() 方法获得返回值。

pygame.sprite.Group.draw()

功能:位块传输精灵images

属性:draw(Surface) -> None

  1. 将包含的精灵绘制到Surface参数。使用 Sprite.image 属性和 Sprite.rect 属性作为源surface的属性。
  2. 组类不按任何顺序保存精灵,因此绘制顺序是任意的。

pygame.sprite.Group.clear()

功能:在精灵上(覆盖)绘制背景

属性:clear(Surface_dest, background) -> None

  1. 删除上次使用 Group.draw()绘制的精灵。通过用背景填充绘制的精灵位置来清除目标Surface。
  2. 背景通常是与目标Surface尺寸相同的Surface image。但是,它也可以是一个有两个参数【目标Surface和要清除的区域】的回调函数。后台回调函数将在每次清除时调用多次。下面是一个回调示例,它将清除纯红的精灵:
def clear_callback(surf, rect):color = 255, 0, 0surf.fill(color, rect)

pygame.sprite.Group.empty()

功能:移除所有精灵

属性:empty() -> None

从该组中删除所有精灵。

pygame.sprite.RenderPlain

功能:等同于 pygame.sprite.Group。 这个类是pygame.sprite.Group()的别称。它没有额外的功能。

pygame.sprite.RenderClear

功能:等同于 pygame.sprite.Group。 这个类是pygame.sprite.Group()的别称。它没有额外的功能。

pygame.sprite.RenderUpdates

功能:跟踪脏更新的组类子类。

属性:RenderUpdates(*sprites) -> RenderUpdates

这个类派生自 pygame.sprite.Group()。它有一个扩展的 draw() 方法,用于跟踪屏幕的更改区域。

pygame.sprite.RenderUpdates.draw()

功能:位块传输精灵images并跟踪更改的区域

属性:draw(surface) -> Rect_list

  1. 将所有精灵绘制到Surface,等同于 Group.draw()。此方法还返回屏幕上一个已更改的矩形区域的列表。返回的更改包括受前一个 Group.clear()调用影响的屏幕区域。
  2. 返回的Rect列表会传递给pygame.display.update()。 这将有助于提高软件驱动显示模式的性能。这种类型的更新通常只对具有非动画背景的目标有用。

pygame.sprite.OrderedUpdates()

功能:RenderUpdates子类,按添加顺序绘制精灵。

属性:OrderedUpdates(*spites) -> OrderedUpdates

这个类派生自 pygame.sprite.RenderUpdates()。它维持将精灵添加到组类中进行渲染的顺序。这使得在组类中添加和移除精灵的速度比常规组类稍慢。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

功能:LayeredUpdates是一个精灵组,处理层和绘制【like OrderedUpdates】。

属性:LayeredUpdates(*spites, **kwargs) -> LayeredUpdates

  1. 此组可以与pygame.sprite.Sprite完全兼容。
  2. 可以使用'default_layer'或一个整数来通过kwargs设置默认图层。默认层为0。

  3. 如果添加的精灵有一个属性层,则将使用该层。如果**kwarg包含“layer”,则传递的精灵将添加到该层(重写sprite.layer属性)。如果精灵既没有属性层也没有**kwarg,则使用默认层添加精灵。

New in pygame 1.8.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add()

功能:将一个精灵或精灵序列添加到一个组中

属性:add(*sprites, **kwargs) -> None

如果 sprite(s)(精灵)有一个属性层,则该属性层用于该层。如果**kwargs包含“layer”,则 sprite(s) 将被添加到该参数中(重写精灵层属性)。如果两者都不通过,则 sprite(s) 将添加到默认层。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sprites()

功能:返回精灵的有序列表(第一个在下,最后一个上)

属性:sprites() -> sprite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draw()

功能:按正确顺序将所有精灵绘制到传递的Surface上。

属性:draw(surface) -> Rect_list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sprites_at()

功能:返回一个包含该位置所有精灵的列表(第一个在下,最后一个上)

属性:get_sprites_at(pos) -> colliding_sprite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sprite()

功能:从组精灵中返回索引idx处的精灵

属性:get_sprite(idx) -> sprite

如果idx不在范围内,则引发 IndexOutOfBounds 。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remove_sprites_of_layer()

功能:从层中移除所有精灵并将其作为列表返回。

属性:remove_sprites_of_layer(layer_nr) -> sprite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layers()

功能:返回定义的(唯一的)图层列表,从下到上排序。

属性:layers() -> layers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change_layer()

功能:更改精灵的层

属性:change_layer(sprite, new_layer) -> None

必须事先将精灵添加到渲染器中。注意检查。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layer_of_sprite()

功能:返回精灵当前所在的层。

属性:get_layer_of_sprite(sprite) -> layer

如果找不到精灵,它将返回默认层。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top_layer()

功能:返回顶层

属性:get_top_layer() -> 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bottom_layer()

功能:返回底层

属性:get_bottom_layer() -> layer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move_to_front()

功能:把精灵带到顶层

属性:move_to_front(sprite) -> None

将精灵置于最前面,将精灵层更改为最顶层(添加在该层的末尾)。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move_to_back()

功能:将精灵移动到底层

属性:move_to_back(sprite) -> None

将精灵移动到底层,将其移到所有其他层的后面并添加一个附加层。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top_sprite()

功能:返回最上面的精灵

属性:get_top_sprite() -> Sprite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get_sprites_from_layer()

返回一个层中的所有精灵,按其添加位置排序:功能

属性:get_sprites_from_layer(layer) -> sprites

返回图层中的所有精灵,按其添加位置排序。它使用线性搜索,精灵不会从层中移除。

pygame.sprite.LayeredUpdates.switch_layer()

功能:将精灵从层1切换到层2

属性:switch_layer(layer1_nr, layer2_nr) -> None

层编号必须存在,注意检查。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

功能:LayeredDirty组类用于DirtySprite对象。子类LayeredUpdates。

属性:LayeredDirty(*spites, **kwargs) -> LayeredDirty

  1. 此组类需要 pygame.sprite.DirtySprite 或具有以下属性的任何精灵:image, rect, dirty, visible, blendmode (see doc of DirtySprite).
  2. 此组类使用脏标志技术,因此比 pygame.sprite.RenderUpdates更快。如果程序有很多静态精灵,它还可以在脏的rect更新和全屏绘图之间自动切换。
  3. 与 pygame.sprite.Group 一样,可以通过kwargs指定一些其他属性:
    _use_update True/False  默认是 False
    _default_layer 没有图层添加的精灵的默认图层
    _time_threshold

    脏rect模式之间切换的阈值时间。全屏模式,默认为1000./80==1000./fps

New in pygame 1.8.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draw()

功能:按正确顺序将所有精灵绘制到被传递surface上。

属性:draw(surface, bgd=None) -> Rect_list

也可以传递背景。如果已设置背景,则bgd参数无效。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clear()

功能:用于设置背景

属性:clear(surface, bgd) -> None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repaint_rect()

功能:重新绘制给定区域,screen_rect 在屏幕坐标中。

属性:repaint_rect(screen_rect) -> None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set_clip()

功能:剪辑要绘制的区域。通过传递 None(默认值)以重置剪辑

属性:set_clip(screen_rect=None) -> None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get_clip()

功能:剪辑要绘制的区域。通过传递 None(默认值)以重置剪辑

属性:get_clip() -> Rect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change_layer()

功能:更改精灵的层

属性:change_layer(sprite, new_layer) -> None

必须事先将精灵添加到渲染器中,注意检查。

pygame.sprite.LayeredDirty.set_timing_treshold()

功能:以毫秒为单位设置阈值

属性:set_timing_treshold(time_ms) -> None

默认值是1000/80,其中80是切换到全屏模式的fps。此方法的名称有小错误。

Raises: TypeError --如果 time_ms 不是int或float

pygame.sprite.GroupSingle()

功能:保存单个精灵的组类容器。

属性:GroupSingle(sprite=None) -> GroupSingle

  1. GroupSingle容器只保存一个精灵。添加新精灵时,旧精灵将被移除。
  2. 有一个特殊的属性【 GroupSingle.sprite】用以访问此组类包含的精灵。当组类为空时,显示 None 。还可以指定属性以将精灵添加到GroupSingle容器中。

pygame.sprite.spritecollide()

功能:在与另一个精灵相交的组类中查找精灵。

属性:spritecollide(sprite, group, dokill, collided = None) -> Sprite_list

  1. 返回一个列表,其中包含与另一个精灵相交的组中的所有精灵。相交就是比较每个精灵的 Sprite.rect 属性。
  2. dokill参数是个布尔量。如果设置为True,则所有碰撞的精灵都将从组中移除。
  3. 碰撞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用于计算两个精灵是否碰撞。它应该取两个精灵作为值,并返回一个bool值,指示它们是否发生碰撞。如果未碰撞,则所有精灵都必须具有“rect”值【精灵区域的矩形,用于计算碰撞】。collided 可调用参数:collide_rect, collide_rect_ratio, collide_circle,collide_circle_ratio, collide_mask。例如:
# 查看精灵块是否与组类block_list中的任何内容冲突
# True标志将删除block_list中的精灵
blocks_hit_list = pygame.sprite.spritecollide(player, block_list, True)# 检查碰撞精灵列表,并计数
for block in blocks_hit_list:score +=1

​​​​​​​pygame.sprite.collide_rect()

功能:检测两个精灵之间的碰撞,使用rects表示。

属性:collide_rect(left, right) -> bool

  1. 测试两个精灵之间的碰撞。使用pygame rect colliderect函数计算碰撞。并作为碰撞回调函数传递给*collide函数。
  2. 精灵必须具有“rect”属性。

New in pygame 1.8.

pygame.sprite.collide_rect_ratio()

功能:两个精灵之间的碰撞检测,使用给定比例缩放的rects表示。

属性:collide_rect_ratio(ratio) -> collided_callable

  1. 一个检查两个精灵之间碰撞的可调用的类,使用精灵rects的缩放版本表示。
  2. 使用比率创建,然后将实例作为冲突回调函数传递给*collide函数。
  3. 比率是一个浮点数 -- 1.0是相同的大小,2.0是两倍大,0.5是一半大

New in pygame 1.8.1.

pygame.sprite.collide_circle()

功能:检测两个精灵之间的碰撞,使用圆表示。

属性:collide_circle(left, right) -> bool

  1. 测试两个精灵之间的碰撞,方法是测试以精灵为中心的两个圆是否重叠。如果精灵有一个“radius”属性,该属性用于创建圆,否则将创建一个大到足以完全包围精灵“rect”属性的圆。并作为冲突回调函数传递给*collide函数。
  2. 精灵必须有一个“rect”和一个可选的“radius”属性。

New in pygame 1.8.1.

pygame.sprite.collide_circle_ratio()

功能:两个精灵之间的碰撞检测,使用给定比例缩放的圆表示。

属性:collide_circle_ratio(ratio) -> collided_callable

  1. 一个检查两个精灵之间碰撞的可调用的类,使用精灵radius的缩放版本表示。
  2. 使用浮点比率创建,然后将实例作为冲突回调函数传递给*collide函数。
  3. 比率是一个浮点数 -- 1.0是相同的大小,2.0是两倍大,0.5是一半大。
  4. 创建的两个精灵之间碰撞的可调用测试,方法是在按存储的比率缩放圆半径后,测试以精灵为中心的两个圆是否重叠。如果精灵有一个“radius”属性,该属性用于创建圆,否则将创建一个大到足以完全包围精灵rect”属性的圆。并作为冲突回调函数传递给*collide函数。
  5. 精灵必须有一个“rect”和一个可选的“radius”属性。

New in pygame 1.8.1.

pygame.sprite.collide_mask()

功能:两个精灵之间的碰撞检测,使用mask表示。

属性:

  • collide_mask(sprite1, sprite2) -> (int, int)
  • collide_mask(sprite1, sprite2) -> None
  1. 通过测试两个精灵的位掩码是否重叠(使用 pygame.mask.Mask.overlap())检测碰撞。如果精灵具有 mask 属性,则将其用作掩码,否则将从精灵的 image属性创建掩码(使用 pygame.mask.from_surface())。精灵必须具有 rect 属性; mask 属性是可选的。
  2. 返回掩码之间的第一个碰撞点。碰撞点的坐标原点是精灵1的掩码左上角【始终视为(0,0)】。碰撞点是掩码内的一个位置,与精灵1的实际屏幕位置无关。
  3. 此函数将作为碰撞回调函数传递给组类碰撞函数(请参见spritecollide()、group collide()、spritecollideany())。

注意:

  1. 若要提高性能,请为将使用此函数检查碰撞的所有精灵创建并设置 mask 属性。否则,每次调用此函数时,它都将创建新的掩码。
  2. 每次更改精灵的图像时(例如,如果使用新图像或旋转现有图像),都需要重新创建一个新的掩码。
# 为精灵创建掩码的示例。
sprite.mask = pygame.mask.from_surface(sprite.image)
Returns: 掩码之间的第一个冲突点;如果没有冲突,则返回 None
Return type: tuple(int, int) 或 NoneType

New in pygame 1.8.0.

pygame.sprite.groupcollide()

功能:查找两个组之间碰撞的所有精灵

属性:groupcollide(group1, group2, dokill1, dokill2, collided = None) -> Sprite_dict

  1. 此方法将查找两个组中所有精灵之间的碰撞。碰撞是通过比较每个精灵的 Sprite.rect 属性,如果,或者使用collided函数【其参数不是None时】。
  2. group1中的每个精灵都会被添加到返回字典中。每个项的值是group2中相交的精灵列表。
  3. 如果dokill参数为真,碰撞的精灵将从各自的组类中移除。
  4. 碰撞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用于计算两个精灵是否碰撞。它应该取两个精灵作为值,并返回一个bool值,指示它们是否发生碰撞。如果未发生碰撞,则所有精灵都必须具有一个“rect”值【精灵区域的矩形,用于计算碰撞】。

pygame.sprite.spritecollideany()

功能:简单测试一个精灵是否与一组中的 anything 相交。

属性:

  • spritecollideany(sprite, group, collided = None) -> Sprite Collision with the returned sprite.
  • spritecollideany(sprite, group, collided = None) -> None No collision
  1. 如果精灵与组中的任何单个精灵碰撞,则返回组中的单个精灵。无碰撞时返回None。
  2. 如果你不需要pygame.sprite.spritecollide() 函数的所有特征,此函数将快一点。
  3. 碰撞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用于计算两个精灵是否碰撞。它应该取两个精灵作为值,并返回一个bool值,指示它们是否发生碰撞。如果未发生碰撞,则所有精灵都必须具有一个“rect”值【精灵区域的矩形,用于计算碰撞】。

整理自:https://www.pygame.org/docs/ref/sprite.html

pygame中精灵的方法详解相关推荐

  1. pygame中display模块方法详解

    目录 pygame.display.init() pygame.display.quit() pygame.display.get_init() pygame.display.set_mode() p ...

  2. pygame中draw模块方法详解

    目录 pygame.draw.rect() pygame.draw.polygon() pygame.draw.circle() pygame.draw.ellipse() pygame.draw.a ...

  3. pygame中time模块方法详解

    目录 系统方法 pygame.time.get_ticks() pygame.time.wait() pygame.time.delay() pygame.time.set_timer() pygam ...

  4. pygame中event模块方法详解

    目录 pygame.event.pump() pygame.event.get() pygame.event.poll() pygame.event.wait() pygame.event.peek( ...

  5. java多线程中的join方法详解

    java多线程中的join方法详解 方法Join是干啥用的? 简单回答,同步,如何同步? 怎么实现的? 下面将逐个回答. 自从接触Java多线程,一直对Join理解不了.JDK是这样说的:join p ...

  6. Java中的main()方法详解

    源文作者:leizhimin    源文链接:http://lavasoft.blog.51cto.com/62575/53263 源文作者版权申明: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 ...

  7. Python 在子类中调用父类方法详解(单继承、多层继承、多重继承)

    Python 在子类中调用父类方法详解(单继承.多层继承.多重继承)   by:授客 QQ:1033553122   测试环境: win7 64位 Python版本:Python 3.3.5 代码实践 ...

  8. php 文件扫描去重,PHP中的去重方法详解和文件下载

    本文主要和大家分享PHP中的去重方法详解和文件下载,在php中文件导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重复事件,那么就需要我们去重,然后进行下载. 1.思想 先设置一个存储主键数组,和一个空数组.解析文件,然后看要 ...

  9. keep alive PHP,vue中keep-alive使用方法详解

    这次给大家带来vue中keep-alive使用方法详解,vue中keep-alive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就是实战案例,一起来看一下. 1.keep-alive的作用以及好处 在做电商有关的项目中 ...

最新文章

  1. ef mysql6.0 5.6_Win10+VS2015+EF6.0+MySQL5.6+MVC环境部署和排错
  2. 使用 GNU profiler 来提高代码运行速度
  3. python_5.fit()函数,transform()函数,与fit_transform()函数
  4. 编码练习——Java-1-基础
  5. 字符串相加/大数相加(代码极短)
  6. 数位dp模板 [dp][数位dp]
  7. 20178.27 万径人踪灭 思考记录
  8. 3dmm人脸配准/重建:gold standard algorithm
  9. python求圆周率马青公式_计算圆周率的马青公式
  10. Android studio配置Google play服务
  11. 基于等离激元的空间微分
  12. matlab两表格合并,在matlab中将两个单元合并到一个单个单元中(merge two cell in one single cell in matlab)...
  13. 图像的代数运算与逻辑运算——Matlab实现
  14. android谷歌地图删除marker,无法将marker从google地图上删除
  15. DNS这位“翻译官”是如何转换域名和IP地址的?
  16. 【Java--名片管理系统】
  17. Android 轻松连接 Usb Device —— UsbConnector
  18. Sophos防火墙v18版本访问内部服务器或者电脑SNAT地址转换的问题解决办法
  19. Python:实现aliquot sum等分求和算法(附完整源码)
  20. python 按键精灵脚本_[620]使用Python实现一个按键精灵

热门文章

  1. Adobe XD下载以及探索
  2. 图像处理(二)之 基于OpenCV的水泥裂缝检测(区域延申)
  3. 简述安卓三种近场通信技术特点和场景应用
  4. 东元服务器型号,东元服务器参数怎么设置
  5. Android高效的EPG界面实现方式
  6. 设计模式自学笔记007_Real(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桥接模式)
  7. shell脚本三剑客
  8. 利用.NET绘图技术制作水晶按钮控件[转]
  9. LeetCode 第 224 场周赛 5655. Largest Submatrix With Rearrangements【动态规划】⭐⭐⭐⭐⭐
  10. C语言之计算lo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