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到5月,关于2023上海国际车展的话题热度始终不减。

这次车展既让外界感受到了车企们的“卷”,也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蓝图更加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智能汽车正在进入产业布局的关键期,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不断提速。

作为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力量,激光雷达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次车展不仅有近40款激光雷达车型参展,还有华为、图达通、北醒、一径科技、亮道智能、探维科技等一众激光雷达企业亮相并展示最新产品。

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或许数北醒推出的“全球首个车载512激光雷达平台”——北醒应龙。

“平台”通常是车企为了方便升级的设计,而激光雷达平台同样是包含激光雷达的硬件、软件和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激光雷达平台可以让每个子系统分别迭代升级甚至替换,独立进化。

“平台化”是行业的大趋势,越来越多激光雷达企业推出了新平台。问题是,激光雷达平台能否加快行业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的脚步?

一、从1到N,激光雷达迎来“光变”时刻

从1992年首次被应用于汽车测距,到今天成为高阶智驾的“敲门砖”,车载激光雷达经历了漫长的发育期,目前也面临着纯视觉解决方案的挑战。

一来,造激光雷达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激光雷达的壁垒其实是技术壁垒和工程壁垒的结合,在高等级自动驾驶中实现量产落地还要考虑和主机厂的磨合。

在国内市场,激光雷达行业起步较晚。2014年到2015年,禾赛科技、速腾聚创、镭神智能、北醒等业内知名企业才相继成立。2018年4月时,《科技日报》还在“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系列专栏中,将激光雷达列入35项“卡脖子”核心技术第十项。

北醒CEO李远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也曾表示:“百亿分之一秒的精度,还要经摔,还要抗温,还要产量足够大,还要特别便宜,基本上已经挑战了当前人类工程的极限了,所以它很难。”

同时,激光雷达的成长还离不开汽车的进步,激光雷达企业如果跟不上这个速度,就会变成被剥离的“杂质”。追求过车规及量产的目标,要求这些企业研发和市场双线并行。

从0到1的阶段,激光雷达行业走得很不容易。

二来,并非所有主机厂都认可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比如,特斯拉就选择了纯视觉的方案,这不仅是因为摄像头的信息传输速率较快,比特流噪音更小,更是基于成本的考虑。根据沙利文数据,2021年,机械式激光雷达均价为5500美元,MEMS和3D Flash/OPA激光雷达均价为1000美元。

尽管如此,激光雷达的综合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激光雷达具备测距远、精度高,获取信息丰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在上海车展上,北醒提出,对智能驾驶而言,安全性的提升需要超强的感知力,激光雷达则是新一代极佳的感知设备。

基于激光雷达对三维空间的还原数据,并结合实时运算和决策,使得感知算法可以有效地针对行车过程中的危险进行预判,相比对软件要求高且成像质量受到环境亮度影响较大的纯视觉系统,激光雷达对汽车驾驶安全性的提升更大。

因此,国内主机厂在自动驾驶领域纷纷选择了激光雷达。上海车展展出的近40款激光雷达车型,也证明了激光雷达普遍装车,成为汽车标配的可能性。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崛起,主机厂纷纷加大了对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在需求端的刺激下,激光雷达正在迎来量产大潮下的“光变”时刻。据西部证券预测,2023年全球激光雷达上车量有望超70万台,同比增速超400%。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正在发生质变。得益于中国相关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善,激光雷达成本将成本迅速降低。如今,在全球激光雷达专利数上,中国占比已经达到15.9%,成为全球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重要力量。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激光雷达行业正在步入从1到N的新发展阶段。激光雷达企业将从追求过车规及量产,转向长期追求卓越性能。

二、突破三大难题,激光雷达“平台化”是智能出行时代的曙光?

毫无疑问,智能汽车产业链里面的机会是巨大的。但是,主机厂对“上车”的激光雷达有相当高的要求。

在北醒看来,智能汽车行业对激光雷达的需求主要分成三部分:

一是优化性能。随着智能驾驶能力不断进阶,车企要求拥有更强大的感知能力。

二是降低成本。成本是目前激光雷达批量装车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厂商要在提升性能、保证车规的前提下,将成本打下去。

三是解决车型升级适配难题。车型迭代加速,LiDAR选型频次加快,车企呼唤LiDAR技术架构的归一化,规避车型升级带来的激光雷达需重新适配的问题。

在1到N的阶段,哪家厂商能提高性能同时控制成本,并帮车企用好激光雷达,就能在激光雷达上车过程中占据优势。

基于以上智能汽车对激光雷达的需求,激光雷达平台这种包含硬件、软件和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逐渐彰显价值。

全球首个车载512激光雷达平台“北醒应龙”在上海车展的亮相,让我们看到了“平台”在持续增强感知力、逐代降低单线成本以及模块化设计等方面的独特性。

针对性能问题,北醒以高精2D扫描系统为核心技术持续增强产品感知力。这个被李远成为“陀飞轮”的系统,通过双电机三环同步控制技术,将扫描角度精度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即要求电机每秒钟转动近百圈,同时每圈的偏差小于钟表秒针转动的一百二十分之一以内。

再搭配北醒的软件控制系统,实现软件“一键配置”,北醒的激光雷达在感知过程中区域可实现局部高清、视场角聚焦高清、全局高清等不同模式。

如此一来,在不改变硬件架构、扫描形式、接口、数据形式的情况下,北醒实现了感知能力的变化和升级,从而达到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兼容车型的跨代升级。

在上月的车展上,北醒展示了全球首个车载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AD2的强感知能力。

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AD2实测点云

同时,北醒将于2023年量产交付AD2-s,进一步优化整体性能。对此,李远表示:“基于这套架构,我们已经衍生出了AD2和AD2-s,也希望到时候实现产品线数能够突破1000线,实现我们所谓的图像级清晰度的突破。”

再来看成本问题。北醒认为,伴随线数提升,激光雷达的单线感知成本将逐代降低。

车展上,北醒提出了“单线成本”指标,即总成本除以线数。基于“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性能会持续提升,而单线成本会逐代下降。

“北醒应龙”平台的硬件架构系统采用了阵列收发系统和2D扫描,因此发射器数量仅需1D扫描的三十二分之一,接收器仅需八分之一,解决了高线数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

最后,针对定制化开发,激光雷达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解决了激光雷达产品通常是标准化的或有限的可配置性的问题。

北醒应龙的底层硬件架构由三个模块组成,分别是高精2D扫描系统,905nm阵列收发和自定义SoC,这样模块化的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子系统可分别迭代升级甚至替换,独立进化功能,并且在生产加工方面,也可以分模块预组装、检验等等,减少整机装调流程工序和降低后段不良率,兼顾成本和可升级性。

在目前车载512激光雷达的基础上,李远表示,未来在此平台上还会衍生出更高阶的版本,实现突破1000线的历史使命,实现相机级清晰度的突破。

总之,通过“北醒应龙”,松果财经看到了激光雷达平台相比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驱动力,推动智能出行时代到来的可能。

结语

作为自动驾驶的“眼睛”,激光雷达的规模化生产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

“平台化”为激光雷达行业带来了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突破。北醒的512线以及256线产品都是车载512激光雷达平台的代表产品,随着这些产品的正式投产,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发展也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不过,智能汽车是多种顶级精密结构产品的组合,车企需要的不只是性能与成本,还有适配性以及相关磨合服务。

因此,激光雷达企业还需要深入到自动驾驶的核心设计环节。

正如北醒与滴滴自动驾驶的生态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推出国内首款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北曜Beta”,让产品更加适配L4 Robotaxi场景。而“北醒应龙”平台也是基于联合开发的探索和创新,提炼并形成的成果。

放眼未来,产业链各环节玩家围绕激光雷达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将加快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的技术创新和量产落地。

来源:松果财经

眺望高阶智能驾驶的远方,北醒驶入新“平台”相关推荐

  1. 特斯拉/奔驰/大众「押宝」中国,高阶智能驾驶迎来新增长周期

    高阶智能驾驶,再次迎来风口. 本周,梅赛德斯·奔驰正式对外宣布,满足L3级要求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DRIVE PILOT)已获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开道路正式运行的认证.这是该套系统在2022年5月于 ...

  2. 寅家科技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加速高阶智能驾驶布局

    近日,寅家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富海.深创投.深圳高新投联合投资,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公司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产品的研发迭代,以及智能驾驶产品量产.海外市场开拓,从而进一步提升核心 ...

  3. 智能网联汽车深度报告:车路协同,高阶自动驾驶新起点

    智能网联汽车深度报告:车路协同,高阶自动驾驶新起点 车路协同有望于 2030 年国内规模化落地,粗略估计国内市场将达万亿.智能网联 V2X 是核心,5G 部署进一步加速商用落地.需求端,汽车是继手机 ...

  4. 案例 | 如何搭建高阶自动驾驶数据采集平台

    前言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L3逐渐进入量产阶段,L4/L5自动驾驶级尚处于开发和验证阶段,需要大量的路试数据做算法训练和验证.为了满足L4及以上算法训练和验证的需求,北汇信息提供路试数 ...

  5. 华为鸿蒙系统自动驾驶,华为高阶自动驾驶 + 华为鸿蒙 OS 车机系统体验

    IT之家 4 月 25 日消息 北汽纯电汽车品牌 ARCFOX 极狐上周发布了智能豪华纯电轿车阿尔法 S,并提供华为 HI 版,虽然价格不便宜但绝对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目前国内城区自动驾驶.代客泊 ...

  6. 高阶自动驾驶量产背后,最严监管或将加速落地

    2016年,一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特斯拉车主,因为AutoPilot感知系统未能"看到"一辆牵引挂车横穿马路造成没有及时刹车而死亡,此后,特斯拉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背后也凸显出智 ...

  7. 高阶自动驾驶量产之战,小鹏汽车NGP究竟有何优势?

    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进入智能汽车时代,除了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之外,北汽极狐.吉利极氪.上汽智己.长城摩卡等都在推出各自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 其中,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等车企纷纷推出了从A点到B点 ...

  8. 从ADAS到高阶自动驾驶,车联网芯片如何赋能产业升级?

    2022年,L2及L2+ADAS前装搭载率正在快速提升,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了由ADAS加速向高阶自动驾驶迈进的关键期.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9月前装标配搭载L ...

  9. ​福瑞泰克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成功定点一汽红旗全新车型平台

    随着奔驰Drive Pilot系统正式商用,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又添了一把火.在国内,根据相关的产品管理制定与政策的持续松绑,更多高阶系统功能也在陆续发布. 而在技术层面,进入高阶功能不仅需要车 ...

最新文章

  1. 微软的平板电脑_关于微软轻便版平板电脑Surface Go,你想知道的一切细节都在这了...
  2. CentOS下安装protobuf
  3. .net与mono的那些事
  4. 【python基础知识】python输出时出错,UnicodeEncodeError: 'gbk'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 '\ue4bf.....
  5. Ubuntu系统搭建以太坊开发平台过程
  6. 三菱gxworks3安装失败_三菱GX软件安装出错处理大全
  7. Multisim 10软件介绍
  8. GNS3+JunOS
  9. [BJ2006] 狼抓兔子
  10. vscode快速格式化代码
  11. 一行代码安装ROS/ROS2、解决rosdep问题、配置好环境
  12. 【STM32学习笔记】(6)—— 跑马灯实验详解
  13. ECMWF气象数据相关介绍
  14. 成功路上并不拥挤 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15. 润乾报表Api导出word只读
  16. 详解目标检测的评价指标
  17. 取名算法之用JAVA实现姓名测试
  18. (阿里云)Linux部署springboot项目全过程
  19. 音频多声道数据的操作
  20. Flex弹性布局综合实例

热门文章

  1. E店宝获8000万元B+轮融资 与韵达、搜于特达成合作
  2. WPF DataGrid SelectItem 和 SelectItems的用法
  3. 闪游浏览器0.45发布下载:超多细节改进,更稳更强
  4. js php 实现日历签到_php+mysql+jquery实现日历签到功能的过程与步骤
  5. 上手安信可模块RTL8720DN(BW16)——arduino点亮神灯
  6. 配置防火墙,以屏蔽WPS个人版广告
  7. 蓝桥杯嵌入式(G431RBT6):定时器双通道输出不同频率和占空比。
  8. 纯CSS3实现动画—奔跑的北极熊
  9. C++ FlappyBrid
  10. 如何在Ubuntu 18.04上使用Checkmk监视服务器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