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创业。

来 源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PM_House888)

作 者 | 一点江

作为在IT行业摸爬滚打将近12年的职场老兵,一路走来真的有太多的坎坷。

和大家一样,经历过傻白甜,工作的时候时常被领导骂,被同事嫌弃,甚至差点被开除,好在运气不错,活了下来,也经历过什么都不会到专有所长、独立风骚,过程真的太漫长太漫长。

总而言之,有太多的话太多的事情需要诉说,也有太多的心路历程需要和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不是为了炫耀曾经的过去,而是很想跟那些刚刚大学毕业还处在迷茫阶段的朋友还有那些正处在职业迷茫的职场人士去分享分享。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用,但又或许很有用。

现在都流行刷抖音短视频,我也在想,要不要去写这个纯图文类的消息,拍个视频几句话就能讲完,但我还是坚持在夜生人静的时候好好用文字记录下来。

视频的内容再好毕竟细节无法进行展示,即便这篇文章没人看,但我还是要记录,就当若干年后看到过去的某年某月某个晚上,我也在挑灯夜战,哈哈。

01毕业那年,我是怎么找工作的(瞎找)

再来自我介绍下,我是江一,2010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大学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说实话,学校的实力在安徽省内除了中国科技大学之外合工大应该是排行全省老二了,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很牛逼。

我在毕业的前一年,也就是2009年10月份(那时是在逃课状态,哈哈)从合肥去往南京,找了半个月没找到工作,失落感不是一般的存在。

虽然自打小不算名列前茅但也几乎都在年级中等偏上,高考也考了600分,所以这种失落感是因为优越感的存在导致的。

从南京找工作失利之后顿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更何况还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反正就是一头雾水到处乱撞。

后来想一想,还是先找份工作干着再说,毕竟温饱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于是那段时间只要是个人能干的事情我就去干,后来发现自己干是干了,能力不行导致胜任不了,后来又再换其他的工作,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家公司而且还都不是什么好公司。

不像现在互联网大厂还有各种新型科技型企业,我在刚毕业的那年互联网发展不像现在,那时候的网络概念仅仅停留在IT和软件,好点的企业也就华为和中兴通讯了,根本没有互联网的概念,也没有如今的淘宝、微信和抖音。

就这样,维持了半年左右,到了2010年的4月份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一个高中同学带去参加了一个JAVA培训班。

到现在还记得是在南京的龙蟠中路,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有没有搬家,于是也就莫名其妙的跟他去参加培训了,学费还是透支信用卡的。

哎,其实也不是本意,只是觉得自己没有职业方向那就先去学习吧,毕竟多去学习并不是什么坏事。

当时的培训业也就两个月的时间,每天过着和上班族一样的赵九晚六的生活,白天学习,晚上看文章主演的《雪豹》(那时可真是文章的铁杆粉丝,周卫国太牛逼了),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两个月,到了7月份回到学校办理毕业手续完之后,又开始找工作了。

面试了几家,拿到了几个offer,工资基本在3500左右(那时的工资3500块钱其实也还好了,不算低的哈),后来选择入职了鼎捷软件,专门给企业做财务系统软件的。

因为当时财务系统是鼎捷和华为南研所一起合资开发的,所以我被抽调到华为南研所办公,进入华为,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公司大企业,第一次听说任正非,工作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发誓要好好表现好好干。

幸运的是因为自己勤奋加上能力还可以再加上合工大毕业的光环,有幸直接转成了华为的员工,记得当时给我的岗位定级是14级(不知道华为现在的岗位定级是不是还是以数字方式进行岗位定级,不说了,跟我也么得关系了),每个月的薪资是11000块钱,一下子从真正的学生到大公司的转变,也有丑小鸭变成了小天鹅的状态,衣食无忧的生活开始了,记得那一年是2010年的7月,记得那时的岗位是Java开发工程师。

02 从开发到产品的转变

真正在华为工作过的小伙伴应该都清楚,华为对员工的要求和能力还是挺高的,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进行对员工的考核,考核不达标是要被降薪和谈话的。

因对压力不堪重负,工作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主动申请离职,走的时候还记得那一帮人欢送我的离开,吐血记得那一年是2011年的7月。

离开华为之后有开始了第二次找工作的路程,那时基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能力模型了,就是做开发工程师。

但是在那一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即便有着合工大毕业+华为短暂的开发经验,找了半个多月依然没找到合适的岗位,被逼无奈,在前程无忧上(51job)进行海投误打误撞,我在没有修改简历的情况下投递了苏宁易购的产品经理岗位。结果你猜猜,还真面试上了。

我到现在依然觉得很奇葩,就这样开始了为期10年的产品经理生涯。

记得当时给我offer的产品总监告诉我,看中的是我的学历和华为经历(哈哈,看来苏宁易购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不高,至少那时是这个情况),给我的工资是14000,于是乎,就莫名的办理了入职手续,也就莫名的开始了我在苏宁的第一段产品经理工作。

记得那一年是2011年的8月。

03我在苏宁易购的4年多

现在想一想,苏宁易购也就是在2011年年中成立,开始发力线上电子商务,准备和淘宝拼死一战。

我去苏宁一开始负责的是苏宁易购的电子商务平台,涵盖了前台移动端和PC端(那时还没有小程序和公众号,连微信都还没有)以及电商后台的订单、网关、商品中心的建设。

与其说是系统建设,不如说是瞎搞。

因为刚成立的苏宁易购无论是从团队规模还是团队能力架构都是层次不齐的,公司的大领导也是放了足够的时间给我们团队。

我们也是遇到了一个问题马上召开会议去会议室开始没完没了的头脑风暴,记录下来,试错,再记录再试错,反反复复的修改和产品的版本迭代。

团队的每个成员为了产品的一个功能、一个按钮有些时候都争吵的恨不得我要把你干死。

就这样,忙忙碌碌、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苏宁易购的第一个版本。

上线后自己也体验了一把,着实不想用,反正就是不想用,虽然也是自己的团队经过没日没夜不停的干,搞出来的产品,于是第一个版本、第二个版本、第三个版本。

可能是因为自己属于苏宁易购的第一拨员工,转眼,行业的发展和苏宁易购的极速扩张,线上电商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团队规模也在极速的扩大,自己也从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升级成产品总监,带领了20多人的团队。

公司也从电商公司划分出了很多事业部,开始了电商整体业务的全盘建设。逐渐从原来的前后台,发展成了多个中台并举的方式,比如订单中台、支付中台、商品中台、库存中台等等,其实也是为了避免中后台和前台业务之间的耦合,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记得我主要负责的还是在电商后台,涉及到订单、商品中台和支付中台(因为之前是负责过财务系统的内容,和支付有那么一点关系),我所在的产品中心主要分管了两个产品副总监,一个是负责订单和商品,我主攻支付,就这样开始和支付结上了亲家。

从开始搭建单纯的支付工具、到支付收银台、到支付渠道、到支付路由以及清结算系统,反正做的东西很多也很杂,支付系统现在看来真的很复杂,没有电财务基础还真的很难上手,单纯的一个虚拟账户体系就要涉及到账户系统的账户模型和财务系统的会计科目。

因为我是电子专业出生,所以真的很困难,于是又开始了挑灯夜战,每天每夜的不停的学习财务知识,就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将近三年左右的时间。

时间到了2014年年中,苏宁易购开始了金融业务板块的扩张,成立苏宁金融集团,整合了理财、基金、保险、支付、贷款等各类业务。

没办法,再次临危受命,被抽调到金融事业研发中心担任产品总监,负责整个金融产品线,涉及到苏宁金融PC门户以及苏宁金融APP的产品建设,整个中心产品小伙伴规模也达到了40多人。

为了提升这个产品中心的战斗力,划分了不同的产品部,有移动端产品部、会员产品部、贷款业务产品部、理财业务产品部,平均下来也算是每个部门七八个产品经理吧。浑浑噩噩的生活继续着那一年到了2015年的8月份。

离开苏宁是因为逐渐对整个苏宁业务僵硬,再加上苏宁内部政治斗争较为厉害,阿谀我诈也非常明显等等这些现象产生厌烦,有些时候为了一个小事大家不是在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在想怎么摔锅,烦透了、烦了、烦了开始接触猎头了哈哈哈。

04在阿里的三年

成功入职阿里,也是因为阿里巴巴在2015年大力发展天猫业务,继续大量的电商人才,在离开苏宁易购之前也是陆陆续续地接触了几次猎头,总体谈下来还不错,纯年薪能给到55W(股票除外)。总而言之,我承认是为了钱进入的阿里巴巴(你不要鄙视我我就是这么猥琐)。

因为在苏宁易购电商产品前后台的设计经验,入职阿里巴巴之后也是负责相应的业务板块,只不过除了负责的天猫的电商订单系统,另外一个是仓储及ERP系统的整体建设和搭建。

现在也想不起来是因为什么背景需要去做这块的业务,反正就是赶鸭子上架,业务来了,那就上呗,不管那么多。

和苏宁易购一样,天猫在2015、2016年也是大力开刷的时候,业务线非常的繁忙。

要说华为的加班猛,还不如说我在阿里的加班那简直就是要人命,每天下班到零点也是常有的事,周末还不允许关机,随叫随到。

记得当时最怕的就是周末,只要一个电话响了,整个人神经都不太好了。

记得当时有些时候开会还需要往返于西湖和滨江两个园区,不过也无所谓了,毕竟有班车,就这样早上起床、骑着自己的小电驴从萧山北干出发前往滨江园上班,一路上的风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记得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小伙伴在网易,住在滨兴西苑,不过这家伙在网易也就干了两个多月,顶不住加班的压力就主动离职了,哎,不提他了。

记得有一次天猫版本发布,到发布前很多基线版本的功能还没有测试通过,领导已经着急的都快血管暴露,因为时间确实比较紧张,从开始的接到运营部门的需求到评审到架构设计到最后的研发测试,几乎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

期间还有很多因为需求定义、架构设计及接口开发等等各个环节存在的细节遗漏导致的各种奇葩问题的出现,比如在需求分析的阶段,经常和运营以及市场部门为了一个可能没有价值的需求争执不休,也为了自己不想做而去想法设法的找借口。

哈哈,虽然职业素养不高,但确实这么干过。

还有一个在设计一个人脸安全校验的方式的时候我们的系统要去对接风控中心,风控系统又需要我们自己的产品线提交侦测数据,就这样,来来回回各种问题,各种障碍。

有争执也有坐在一起喝茶的时候,毕竟小伙伴门还都是很单纯的,没有多少心机,好在这次版本的上线有惊无险,虽然上线后也出现过bug,但毕竟它上线了。

蹉跎的岁月,励志的人生,每天除了加班还是加班,好像连性欲都没有,匆匆忙忙度过了在阿里巴巴的三年。

不过要说和在之前的苏宁易购不一样的是:阿里巴巴的三年着实让我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结识到了很多大佬,包括现在很有名气的老高电商俱乐部里面的老高、后来去微医集团当执行总裁的徐某军、去吉利汽车担任技术副总裁的刘某昊、从阿里回到中国移动担任产品总监的陈某苏等等,不再一一举例了。

要说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阿里毕竟算其一,无论是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还是做事的方式方法以及流程真的很规范。

不像在苏宁易购,各自为阵的情况比较多,这也是我在阿里的三年里面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团队的管理和对产品设计方法论的沉淀。

阿里的三年真的很短,但又很长,故事很多,但又很简单,这里不再细说。

那一年到了2018年的8月份,时间刚好处在最炎热的夏天。

05 创业的蠢蠢欲动

作为男人,相信大部分人都想当老板,都有一颗初心,那就是创业。

我也不例外,在阿里的三年,在业余时间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知识付费、比如作为中间商倒买倒卖、还尼玛干过二手房产中介,这里不再细说。

总而言之一直想干的知识付费却没有干起来,因为最大的问题是不擅长运营。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没有流量一切都是空谈,再好的产品也是卖不动。

二手中介不能算失败,但也没有专注,赚了点几万块的小费,后来没有坚持主要还是因为精力有限,一个人不可能同事去做1、2、3、4很多事,也没法兼顾,后来就主动放弃了。

要说倒买倒卖,也算是赚了点,记得在2017年开始和之前南京认识的易购同事一起倒卖日常生活用品(日化用品),主要是运往非洲(当时有朋友在非洲),赚个差价。

期间和各种供应商去谈,记得那年每周周末都要飞往北京、深圳、广州、浙江等地,反正就是到处飞(我是东航的大客户,VIP坐飞机几乎是免票,支付个机建燃油费,不过是经济舱)。

还有各种物流运输机构、报关部门等等,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能请假的就请假,基本都是要从杭州飞往各地。

就这样简单的事情我们在半年一共赚了400多万,一共3个人在干,平均每个人分下来每个月的纯收入大概在20万左右。

可能是运气也有可能是机遇,不管怎么说,毕竟是赚了,你说对吧?

钱到手了,觉得自己也牛逼了。

2018年毅然决定从阿里巴巴离开,从兼职倒买倒卖,到专职倒买倒卖。

兼职的身份到专职身份的转变,自己丝毫没有任何的危机感,一直在忙于自己的那点生意。

从2018年到2020年连续谈判、砍价、进货、运输、发货、签单就这样,来回倒持了无数次,自己也确实赚了很多。

钱有了,心也跟着大了,从一开始的几万块货物到后来的几百万货物,反正觉得自己能赚么,使劲的往上压货。

时间到了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来了,从供应商那里拿了370万的货运往国外,海关部门的报关手续也从报关松到报关紧,手续也异常麻烦,周期也变得很长,就这样延误了交货日期,运往非洲的时候已经延期了11天,导致那边的商家非常有意见,要求我们赔偿损失,我们也万般无奈只好赔偿。

毕竟合同在先,赔偿的金额、签单的货物,都出现了各种问题,眼看370万的货只能签收150万(原因不在细说,很多吧),再加上赔偿的损失,顿时危机感十足,350万的前期投入眼看就要打水漂,能回本就已经很理想化了,于是在2020年年初(那时国外疫情还没有全面爆发)飞到非洲和几个小伙伴商量对策,找不同的商家,不过经过多方最大的努力,我们的货物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亏本金额超过170万。

06 重返互联网职场

为了应对债务,只好再次回到职场开始新一轮的产品工作,好在之前有两份还算是相对体面的职场履历,2020年4月份加盟了中国银联,主要负责对账和支付渠道的对接工作还有一些云闪付APP的产品设计管理工作。

为了筹备债务还款,利用业余时间把之前在华为、苏宁易购、阿里巴巴所有沉淀下来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主要是在电商、支付、ERP、仓储、库存等方面的产品内容),无条件分享出去,不是为了博大家眼球(当然也不一定能博得了,哈哈),而是向让更多的后来着少踩坑、不踩坑。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失,梳理的产品内容也在一点一点地完善。

到此,我过去十几年的工作履历已经编写完毕,时间是2021.9.10晚23:56分。

The end

创业失败,重返职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十年相关推荐

  1. 全职妈妈重返职场——重拾坚强的心!

    "全职"妈妈现状的再现 前段日子,一位现在正在做"全职"妈妈的朋友曾跟我感叹:回想当初,都市里无数的白领丽人中的一员,为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那时的我简直是个& ...

  2. IT职场人生系列之二十:危险职业(下)

    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二十篇.(序言,专栏目录) 果然还有下篇,说说不危险和危险职业的基本定义,与以前的维度有点不同的. 核心与非核心职业 实际上软件企业中间有一根中轴线,是每个企业的核心. 在产品 ...

  3. 初入职场|入门互联网产品经理

    刚入职场的小白没是否有这样的困惑:成为产品只是一个契机,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产品经理.励志成为一个好的产品去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其实最直接的答案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 为什么要成为产品经理 十二指令上说 ...

  4. 【职场和发展】未来十年职场的十大发展趋势

    现今的社会中,每天都有新的理念提出,每天都有新的产品被开发,也许在15年前,可能你还在家打游戏机的时候,你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网络游戏是什么,但是现在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5亿以上,将近一半的中国 ...

  5. IT职场最受欢迎的十大晋升秘决

    第一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永远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如果上司突然交给你一个任务,并要你在短时间内完成,你必须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耐与决心,千万不可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恐慌状.一般公司老板在提拔人才时, ...

  6. IT职场人生系列之二十:危险职业(续1)

    这是IT职场人生系列的第二十一篇.(序言,专栏目录) 之前泛泛地讲了一些危险职业,基本包括两大类:没有积累的(可替代的)和出路狭窄的(但未必差的).中间有不少读者写来邮件问了一些自己的职业,有的作答, ...

  7. 职场实用和常用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1.蘑菇定律 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但是,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 ...

  8. IT职场人生系列之二十二:如何学习新语言(二)

    获取帮助 谦虚.大胆.再谦虚地尝试 这几个词看起来很不搭嘎,但我细细回忆起来10多年编程的经历,这句话很可能是高手与低手最后产生差别的关键,所以重点写一整篇. 菜鸟不是低手,低手指的是工作了很久,但技 ...

  9. 2010-2019,我,一个普通职场人的十年变迁

    一位朋友在知乎分享了他的十年变迁. 他毕业于欧美名校,回国十年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先后服务于几家顶级互联网公司,起起落落,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荣耀和辉煌. 可以说他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我很羡慕. ...

最新文章

  1. Linux根文件系统介绍
  2. explain ref_你必须要掌握的MySQL命令:explain
  3. python编码格式有哪些_Python JSON编解码的方式有哪些
  4. mysql约束_Mysql约束条件
  5. 渗透测试入门16之渗透测试基本知识
  6. linux devops_DevOps原则与学生Linux程序产生共鸣
  7. (android 源码下开发应用程序) 如何在 Android 各 level ( 包含 user space 與 kernel space ) 使用dump call stack的方法...
  8. C 小白的 thrift 环境搭建
  9. 第四次作业随笔(计算器第二步)
  10. openwrt(路由器)的源码地址
  11. 经典栈溢出 Easy RM to MP3 Converter
  12. java dos攻击_一种高级的DoS攻击-Hash碰撞攻击
  13. 数商云钢材行业智慧供应商管理系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构建数字化供应商管理体系
  14. 校园网使用家用无线路由器
  15. html框架自动居中,html 宽度固定并布局居中模板框架
  16. Java-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
  17. 软件开发—钱多多—典型用户分析
  18. 华旭金卡js调用身份证阅读器和易联众社保卡阅读器
  19. 【高并发专题】-高并发下前后端常用解决方案总结(全套)
  20. innodb和 memory的区别

热门文章

  1. CF6D--Lizards and Basements 2译文
  2. 《塞尔达:梅祖拉的假面》追逐时间的游戏
  3. OA协同办公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4. 分析电车共享充电桩APP方案开发小程序系统的6种操作步骤
  5. 【ECdataway数据威】2018电商大数据与案例分享会 品牌方免费公开报名开启
  6. 软件测试的案例分析 - 闰年5
  7. OPPO要追随魅族脚步,成为联发科紧密合作伙伴?
  8. 第一章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5)
  9. DSP28335驱动Lcd12864显示Ds18b20采集到的温度,并通过Sci方式传输至PC,使用Matlab制作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保存与显示
  10. 联想拯救者R720笔记本如何u盘装win7系统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