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

无线通信中,最让人难以捉摸的,就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线信道了。但是,正因为它的变化莫测,才让无线通信具有了独特的魅力。正如Tse在他的大作《无线通信基础》(Fundamental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中说的:衰落和干扰,让无线通信的研究变得有趣。然而衰落本身来无影,去无踪,研究中,我们也只能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才能捕获它扑朔的身影。

无线信道根据其自身特点和研究需要,可以建模成多种模型。其中最经典的,江湖人称“独立同分布模型(independently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简称i.i.d)”。比如在介绍一个传播环境时,我们说 “……在一个4x1的MISO系统中,假设每条路径的传输成功率都是1/2……”描述的就是这种模型。其中“独立”和“同分布”俩个名词都源自概率论。“独立”是说每条路径的传输成功与否,相互之间并不影响;而“同分布”表示概率分布相同,即成功率都是1/2。

我们已经知道,对付这种信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分集,获得的分集增益越多,传输的可靠性就越高。但是,分集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让江湖太平多久,“衰落相关性”的出现,又在江湖上掀起了一阵波澜。

为了更好的理解相关性的概念,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有一车货物要从A地运到B地,有3条路可以选择,分别经过城市X,Y,Z。但X市和Y市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在出发前我们听到天气预报说X市会有大雨,那我们一定会选择绕道走Z市,而不选择Y市。为什么?答案很简单,X与Y市离得那么近,若X市大雨,Y市天气也好不到哪去,这种天气间相互影响的现象就说明X市与Y市的天气具有相关性。所以用一句话概括相关性,就是“他好,我也好”。原来我们有3条路可选,但因为X与Y市天气条件近似,实则只有两条路线可选,其中一条神秘的“消失”了,这种现象对MIMO系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7.61 KB)

在MIMO系统中,“衰落相关性”扮演者同样的角色。先来看一个2x1的MISO系统,为了保证传输质量,我们采用发送分集技术。从上一篇文章《鱼与熊掌能否兼得?--浅谈分集与复用的权衡》中我们已经知道,2x1的MISO系统有两条传播路径,最大分集增益是2。现在考虑下面的环境:假设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距离特别远,远远大于A与B的天线间距,这时我们突然发现,两条传播路径几乎平行到达天线C,并且这两条传播路径挨得特别近。此时,如果沿这个传播方向上发生严重的衰落,两条传播路径上的信号会同时受到影响,这便是“衰落相关性”的厉害。既然两条路径挨得如此近,又经历相同的衰落,我们干脆把它们合并成一条,2x1的MISO系统退化成了1x1的SISO系统!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3.74 KB)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2.25 KB)

怪哉,怪哉,我们使用了两根发送天线,效果居然和单天线系统相当,这太令人失望了。那好,我们在接收端也使用2根天线,组成2x2的MIMO系统,别忘了,2x2的MIMO系统拥有的分集增益可是4。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我们依然考虑上述传播环境,奇怪的事情再次发生,4条传播路径纠缠在一起,几乎无法区分。同样,若这个传播方向上的衰落很严重的话,4条传播路径将无一幸免。2x2的MIMO系统也退化成了SISO系统!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5.55 KB)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4.47 KB)

不可思议,连武功高强的MIMO系统也败下阵来,这就好比被人连点了“檀中”、“百会”、“命门”三大要穴的武林高手,纵有千般本领,也施展不出。难道MIMO系统的一世英名终将毁在“衰落相关性”手上?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小小的“衰落相关性”不至于成为MIMO技术的绊脚石,待我们仔细分析分析它的特性,定能找到破解之法。

现在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播路径纠缠在一起,若能分离出各条路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回到2x2的MIMO系统上,灵感来了,如果我们加大天线间的距离,不就能区别出传播路径了么?沿着这个思路,我们首先拉大两个发送天线的间距。现在,尽管路径1和2,3和4之间还无法区分,但两天线间的路径已经明显分离了,换言之,我们恢复出了两个分集增益,成功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再拉大接收天线间的距离,现在,4条路径都清晰可辨,MIMO系统获得了重生!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6.88 KB)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7.75 KB)

通过加大天线间间距来恢复分集增益的做法,看似有效,实则有些“简单粗暴”。试想,若我们的手机将来装配了多天线,为了保证MIMO系统的性能,难道让手机顶着牛角一样分叉的天线么?那么除了增大天线间距离的办法,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呢?我们再看下面的传播环境: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播距离依然很远,且天线间保持小间距,不同的是,这次在周围有很多反射体存在。本来天线小间距的分集特性就不好,现在又有反射体来捣乱,形式不容乐观。但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来令我们头疼的反射体,这一次却阴差阳错的帮了我们的大忙。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清晰的分离出了4条传播路径,居然让小天线间距的2x2MIMO系统同样获得了4个分集增益。看来“真气所至,草木皆为利刃”。无线通信中,如何发现并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实现“变废为宝”,实乃一大学问。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28.08 KB)

我们来分析一下刚才的例子。虽然天线间间距很小,但大量反射体的存在实际上打乱了信号的传播路径,让信号从“不同”的角度到达接收端,间接的实现了路径分离的效果。所以总结以上发现,我们找到了破解“衰落相关性”的秘籍,那就是:增大天线间距,或者差异化信号的发射角度(DoD,Direction of  Departure),到达角度(DoA,Direction of Arrival)。

现实中MIMO通信网络的部署也能从上述分析中得到启示:在一个典型的小区蜂窝网中,基站往往架设在较高的地方,四面开阔,极少有反射体和遮挡物,所以基站的发射信号角度范围相对集中,为了保证MIMO系统享有较好的性能,通常在基站侧要拉大天线间的间距(至少为5到10倍波长);而在用户侧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周围充斥着大量的建筑,墙体,用户本身就处在天然的,丰富的反射体包围中,所以用户设备一般不需要太大的天线间距就可以满足性能的需求了(一般为波长的0.5倍到1倍),现在你不用担心将来的手机长着像牛角一样分叉的天线了。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20.36 KB)

        闲话

随着MIMO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天线间的空间相关性问题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理论上,我们主要的分析方法还是建立合适的传播模型,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推导,得出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做出建议。比如,图表9中画出的模型,就是经典的“One-Ring”一环模型。它能够形象的表现出角度扩展(AS,Angle Spread),传播距离,发射角度,到达角度,天线间距等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方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70%以上的通信量都发生在室内,在典型的室内环境中,除了四周的墙体,天花板和地板也是不可忽视的反射体,“一环”模型已再不满足室内环境研究的需求,于是,“一球”模型孕育而生,信道模型从二维迈入了三维(3D)时代。再后来,无线用户数量爆棚,运营商不得不通过分裂的小区等措施,来容纳更多的用户数。微小区(Micro-cell),微微小区(Pico-cell),微微微小区(Femto-cell)……的概念也不断被提出。现在无线路由器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Femto基站也要入住室内空间,这样,发送端与接收端将同时处在丰富的反射体包围中,所以,发送端也需要建模成“3D球体”,我们可以亲切的称这种模型为“二球”模型。

2012-12-1 15:07 上传

下载附件 (27.03 KB)

结束语:既然无线信道如此难以捉摸且变化多端,如果我们能掌握住它的动向,在它出招之前,以一招“未卜先知”首先克制住对方,对于我们岂不大为有利?这就是下一回将讨论的内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信道信息的获取和应用”。

【转载】MIMO技术杂谈(二):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相关推荐

  1. MIMO技术杂谈(二):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

    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          经典MIMO原理介绍,原文地址: http://bbs.c114.net/thread-668750-1-1.html         无 ...

  2. 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

    [原创]MIMO技术杂谈(二):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 - 通信原理与基础 - 通信人家园 - Powered by C114  无线通信中,最让人难以捉摸的,就是那看不见,摸不着 ...

  3. MIMO技术杂谈(一):--浅谈分集与复用的权衡

            无线通信世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发展简直是爆发式的,MIMO(多发多收)技术的出现更是将通信理论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它已经成为当今乃至今后很多年内的主流物理层技术.所以,理解一些MIMO技 ...

  4. 《转》MIMO技术杂谈(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道信息的获取和应用

    转自:http://bbs.c114.net/thread-671320-1-1.html 上一回我们说到了变化莫测的MIMO信道,并且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假设:"如果在发送数据之前,我们能够提 ...

  5. 《转》MIMO技术杂谈(二):犹抱琵琶半遮面--MIMO信道中隐藏的秘密

    转自: http://blog.csdn.net/rs_network/article/details/52968281 转自:http://bbs.c114.NET/thread-668750-1- ...

  6. MIMO技术(二)衰落和干扰

    学习目标: 学习MIMO信道的衰落和干扰 学习内容: - 衰落和干扰,让无线通信的研究变得有趣 衰落本身来无影,去无踪,研究中,我们也只能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才能捕获它扑朔的身影. 无线信道根据其自身 ...

  7. 犹抱琵琶半遮面--探究直播系统源码的真面目

    犹抱琵琶半遮面--探究直播系统源码的真面目 复制代码 随着各种直播平台的相继出现,直播系统源码也慢慢浮出水面.直播系统源码主要功能和技术难点在于视频流的推送和播放过程,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呆萌直播的 ...

  8. 对待开源 厂商为何“犹抱琵琶半遮面”

    软件设计天生就是可重用的,无论模块化设计,还是面向对象编程都体现了一个目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开发.软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软件的可继承性是软件迅速发展的基石.开源的目的也是最大程度地提高软件的复用性. ...

  9. 软银宣布启动5G Project:全球首家商用Massive MIMO技术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软银(SoftBank)和旗下的Wireless City Planning昨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面向下一代高速通信标准5G的项目"5G Project" ...

最新文章

  1. Udacity机器人软件工程师课程笔记(十九) - 3D感知介绍 - 主动/被动式传感器、RGB-D相机、点云
  2. python之路-网络编程
  3. 使用MySQL的LAST_INSERT_ID--转
  4. 大牛的距离(笑cry)精简算法
  5. ASP.NET Core 单元测试:如何 Mock HttpContext.Features.Get()
  6. 这次是小米!5.31亿元深圳买地:将与腾讯、阿里做邻居
  7. 后台UI专辑模板有这些就够了!
  8. redis中value大小_查看redis的Value值大小
  9. fpga从入门到放弃(一)基于vivado2018环境开发板Artix 7系列BASYS3(更新中)
  10. django migrate无效的解决方法
  11. QImage setPixel
  12. 成都以前的计算机学校图片,成都计算机中职图片介绍
  13. MS Navision专业BBS
  14. Pascal基础教程
  15. vue3.0 关闭 eslint
  16. Fortran 中的common,include和module
  17. 手把手教你如何 远程控制另一台电脑 保姆教程
  18. 《不拘一格——网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读后感
  19. spring之Annotation
  20. Java中的时区转换

热门文章

  1. 四、GCJ02坐标系
  2. 【工作效率提升】Search Everything 下载安装
  3. MAC-word打开时提示无法使用公用模版解决
  4. 记住这些,你的鼠标就可以扔掉了
  5. 计算机软件提供的审计抽样,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强化讲义10.2: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
  6. EFI系统分区,设定盘符
  7. Java秋招面经(一)
  8. linux中的显卡驱动问题,linux下显卡驱动安装的问题
  9. 榜单发布!新老玩家混战,4D成像雷达“上车潮”来了?
  10. 数据结构基础篇-链表反转(非递归与递归)C++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