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崇远

公号『数据虫巢』

全文6378

题图ssyer.com

 看似大愚实为大智的品牌广告。

哪怕是广告行业从合约时代稳定的步入到效果广告时代,甚至是现在已经逐步的往保成本的oCPX广告形态转换,品牌广告依然存在,并且还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经久而不衰!

01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的,关于品牌广告,我们从这个“浪”开始讲起。

前几天,朋友圈一则视频刷爆了,那就是B站联合何冰老师制作的“后韭菜”,不对,是“后浪”。

言称,借着五四青年时节,送给新一代的人们,额,说的好像就是我。

严格来讲,虽然这是个看起来激情澎湃的演讲视频,但其本质来说他就是个广告。这个是微信告诉我的,点开之前在在右上角有着淡淡的“广告二字”。

他是什么广告呢?点开之后也没让你付钱,也没让你下个B站APP之类的吧,或者让你填个表单?确认过眼神,是个B站投放的品牌广告无疑。

那么,这个品牌广告投放的算成功吗?

有人说成功个鸟,通篇前浪后浪的说了一大堆,bilibili只有角落里一个小小的LOGO图标,文不对题。

也有人说,现在到处都在喷“后浪”,你看啥“后浪”,“后韭菜”还差不多,硬生生的造出了“后韭菜”一词,以证其失败。

上知乎大图,你看排在前头的几个帖子,大大的“抵制”和“被喷”关键词,以及2.7的超低评分,确认过了证据,是失败无疑。

02

真的是一次失败的营销吗

接着上面“韭菜”的话题。

如何去定位一个品牌广告的成功与否,或者说好坏与否。

品牌广告广告的核心目的是构建用户对于品牌的认知,并形成潜移默化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在其他时候形成隐性的助力,比如在获客成本上,比如在商业认知上。

虽然我不知道B站针对于这个广告具体的投放量有多少,但可以说现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声浪可以说是全民皆“浪”。

这是百度键入“后浪”一词之后的关联搜索,由此可知百度的相关主动搜索量会有多大。

这是微信资讯检索的结果,同样各种麻溜的《后浪》文章,大书其书,各种对于“浪”的诠释。

更绝的是这个,你说你一个炒股的富途牛牛,凑啥“浪闹”呢。

此处省略更多其他平台的,总之你能想到的内容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头条、各路论坛、微博等等。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认为这次B站的投放是失败的吗?要知道,B站只付了微信朋友圈的钱,其他你所能看到的大部分“浪”景,都是一场无组织,无牵头自发性大规模讨论。

这次做品牌投放的策划人估计早已在厕所躲着狂笑了。

别人笑我太愚蠢,我笑他人看不穿。

03

到底什么品牌广告

自从广告的主潮流从过去的坑位买断到合约保量,再到现在的效果广告,貌似人们的目光已经逐渐被更“高级”的保效果的效果广告所吸引,甚至到现在能够保后端成本的oCPX也大行其道。

只会买量,意在宣传的品牌广告看似蠢笨至极,但现实是它一直存在,虽然说整体份额不可避免的在下降,但确实经久而不衰,并且很有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

品牌在诞生那一天他的定位就很清晰,做品牌宣导,形成品牌影响力,从而使得人们对于该品牌降低相关的决策成本。

链条有点长,目标有点虚幻,远不如效果广告这般真刀实枪,干一单就赚一单,这是实情。

品牌玩的是虚的,看重的是“百年大计”,而非一朝一夕的得失。

举个实际在效果广告中投放的例子,假如A广告投的是一个巨牛逼的游戏,知晓面很广,而B则是一个并不出名的一般游戏,品质也杠杠的。

在实际的效果广告投放中,A的单个获客成本就敢上调到100,你B就只能放30,多一毛钱都不敢,因为多了这个游戏可能就投不下去了,越投越亏。

那A为什么敢以常规投放成本的3倍来玩呢?因为其有品牌溢价能力。用户知道A是个大品牌,放心玩,所以其用户的LTV(用户生命周期)比一般的游戏长,然后用户在玩的过程中,付费这种的决策成本更低。所谓更低就是,他更不担心自己付完钱之后,游戏会突然关门大吉,导致自己“血本无归”。此外就是,周边的人都在玩,自己也得凑个热闹,人家辣么大的一家公司,做的肯定比其他渣渣游戏好。

你看,上述的这些都是其品牌影响力带来的溢价能力,他会从方方面面对当前产品形成较好的助力,从而围绕产品从各个维度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

做到牛逼之处,人家压根就不会再去投这种效果广告,因为没必要,品牌影响力产生的自然吸引力,已经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比《王者荣耀》,你还见他各处打广告吗?有,但绝对不多,起码从游戏的运营方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了,最多也只是周边产品的广告。

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前后浪”循环,即新加入这款游戏的“后浪”们,是跟着“前浪”们的口碑过来的,又或者是一种周边自然而然的环境影响。

比如,各位在“工地”里中午吃完饭,看到旁的人都三五成群,你不跟着撸一把都显着跟不上节奏。

再回到《后浪》这个品牌广告投放成功与否的话题。

他当然是成功的,我们越揪着所谓的“前浪”与“后浪”的观点不正之类的,越讨论,B站就越开心。

人家只是为朋友圈投放一次买单,我们却在全网全平台为这个品牌广告买单,包括我自己,为了阐述品牌广告这么个东西,同样也为了这个品牌广告添了点砖,加了点瓦。

别杠,原始微信朋友圈的那点投放量与后面形成的全网巨大声浪比,算的了什么,稳稳的一波大赚。

至于说什么有人在喷什么的,有人喷就说明有对立,有对立就说明有市场,更何况人家喷的是这个《后浪》视频本身的观点矛盾,跟B站本身其实关系并不算特别大。但你说如果你到处看到都是“后浪”的梗,想不让别人不联系起B站,都有点难。

所以,抛开那一波站在对立面的人,更多影响到的是普通中立的人,光凭这点,人家就赢的很彻底了。

更何况,光凭一个广告,就造就了2020年上旬现象级讨论,硬生生的把“后浪”一词推上年度热词,还顺带造出了新词“前韭菜”“后韭菜”。

哪家的品牌营销官敢说能做到的,来,你行你上!

04

品牌广告怎么玩

这个小节写的就有点虚了,俺【公号:数据虫巢】一个搞广告数据算法的小兵兵,其实平时最少打交道的就会品牌运营了,人家压根儿用不上算法,没辙。

现在在这大谈“品牌广告怎么玩”,不虚都不行,各位看官且看之,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呢。

(1) 先说品牌广告的调性

所谓品牌广告,他一定不是给你卖具体的某个东西,也不是骗你去下具体的APP,更不是让你填个牛皮鲜的广告单。

他卖的品牌理念,卖的是情怀,再小点就是调性。

所有好的品牌广告,你可以去观察一下,他都会和某种理念或者场景定义绑定在一起,甚至试图告诉别人,品牌=某种概念或者说有某种气质。

比如这次的B站,你说这次他品牌宣传的目标是“后浪”们也好,是“前浪”们也好,关键之处他试图告诉众人,人家B站是有情怀的,是理解前辈们,关心后辈们的,是有理想的。

我依然还记得之前朋友圈推送牧马人品牌广告,印象深刻,棱角分明的大牧马翻越了高山,穿越了戈壁,爬上了冰川,让我这个买不起牧马人的渣渣至今印象深刻。

让我这个渣渣暗自发三发四,等俺发达了,一定要搞个方方正正“棺材”一样的“牧马人”。

从牧马人这个case可以看到,牧马人打造的“车设”是极致越野,领略世界,挑战自我。

额,跟我很像,难怪能吸引我。俺就喜欢领略世界、挑战自我,现在正在搬砖攒钱,目前攒的票子已经够买一个牧马人轮子了,加油。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品牌的调性,他自己对于自己的宣传具有格调的要求,然后通过这种格调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品牌的传播力。

(2) 调性要求的环境

有调性要求,就有环境要求。

没人见过品牌广告在联盟渠道投放的吧,联盟本来核心力量就是各种“渣渣”媒体的聚合体,他是一个群像,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品牌广告看重就是平台或者媒体环境与自身产品调性的匹配度。

甚至可以说随着近些年各种APP骚操作,比如使用赚钱骗流量,诱导看广告,续命看广告各种神奇操作,可谓是广告的“藏污纳垢”之地。

一向有洁癖的品牌广告,怎么可能会看上他呢。

朋友圈广告是品牌广告的典型“三好学生”代表,各路自认为有逼格的品牌方都喜欢在朋友圈投放品牌广告,虽然听说贵,但人家朋友圈社交关系链在哪,万一爆了呢。

说不定自个儿就是下一个《后浪》。

(3) 流量的传播机制

说到朋友圈的社交关系链,就说到了品牌广告的传播机制问题。

我们可以看看《后浪》的传播轨迹,从朋友圈的广告开始,然后众人点赞,或者喷,再发散到各路公众号开文解析讨论,再到知乎专题、微博讨论,最后衍生到诸如连富途牛牛这种炒股APP都上了船,就是这个道理。

朋友圈的广告投放对于《后浪》来说,是一个启动流量。

当这个传播的魔力盒子打开之后,他开始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

开始引起了部分人的讨论,然后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其中,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传播的力量,比如一些自媒体开始写文章拆解这个视频,然后更多的其他内容平台加入了这个讨论。

紧接着有些人开始“蹭流量“,比如一些财经类资讯标题也加个“后浪”梗,助攻+1。

甚至到了今天,时间都过去快半个月了,我这个小渣渣为了说明什么是品牌广告,也把“后浪”又拉出来打靶一次,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些都是传播机制在起作用,而品牌广告最核心的就是期望通过对品牌营销广告的打造,选择合适的方式、地点、人群,然后坐等营销的引爆。

当然,更多的只是在他投放触达人群范围内有感知而已,甚至很多,看过就看过了,忘了,留不下一丝痕迹,这就是典型失败的案例了。

再以自身体验来说一下关于流量传播机制的功力。

前几日在【caoz的梦呓】博主曹政曹大的社群里,发了上一篇《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oCPX大趋势下广告定向模式的发展演化》,没想到入了曹大的眼。

曹大当天发文刚好也是广告相关的,就把我这篇所在的专辑挂在了他文后面,当天就有数百人关注到自己的公众号,后续陆续几天都有人进来。

其实自己也仔细看了下每天的文章还有专辑的分享,包括点击“在看”的人数,其实这就是持续传播的关键所在。

曹大作为一级传播者,依赖于其自身的影响力,其读者信任其的传播,于是也点击“在看”或者分享出去,形成了第二波的传播,然后读者的朋友再看到,形成第三波的传播。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已经能窥见传播机制在其中的威力,而品牌广告更是需要试图构建起这种病毒式的传播,不再继续花钱的把品牌影响力持续推广下去。

所以,其在设计营销手段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如何才能让话题持续下去,产生可持续性。

说到这里,必须要停顿一下。

-----------------

不得不说,曹大真心实在人以及厚道人,对于我们这些互联网后辈来说,真心收益良多。

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想必也是广告领域的关注者,曹大的这篇《从广告系统设计谈起》真心可以看下。

曹大早年也是广告以及流量领域出身,看待广告的问题总是比他人更深一层,他的很多观点值得去品鉴一番。

也欢迎大家去关注曹老师的公众号【caoz的梦呓】,作为关注了好几年的老读者裂墙推荐。

-----------------

(4) 对立与冲突

接上面的话题,既然想要达成传播目的,那么就需要有传播的动力。

关于这个点,我发现之前的品牌广告其实是比较少关注的,更多的是强调调性,形成逼格,其实这种品牌广告如果做的好,其实确实能把合适的受众给唬住,但如果要说形成进一步的传播其实是有点难的。

最近在看一本书《悬念和冲突-小说创作要素》,好吧,我承认我的爱好有点杂。其实看这本书的本质目的是,想搞清楚为什么小说、电视、电影的情节构建可以这么吸引人,到底有什么学问。

我就是喜欢专研事务的本质而已,想把这个世界搞得更清楚点。

回到广告主题。

小说与电影为什么吸引人,因为有冲突,有悬念,有了冲突就有了代入感,有了代入感就有了持续下去的动力,所以好的小说也好,电影也好,都能让你欲罢而不能。

所以,我开始尝试用这种思维去看一些能吸引人的事物,发现确实如此。

一个事情,一旦有了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如果代表的是势均力敌且具有一定数量阶层时,有了冲突就会有衍生的讨论,有人讨论,这个话题就会经久不衰,会不断的拉人下水。

于是,这种话题性的现象就出现了。

用这个逻辑去观测《后浪》,视频中的前浪后浪的观点冲突,我不确定是不是营销策划团队的有意而为之,但确实是这种对立冲突给他造成了较大的传播动力。

让茫茫不断的人加入到了其中,有顶的就有踩的,顶踩的都是主力军,但最终大众群体一定是吃瓜群众,这才是最大触及阶层,那些“操刀子”上的只是先锋而已,带节奏的。

从目前的观测来看,之前的品牌广告较少有这方面的意识。

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杜蕾斯在微博做的不用钱的营销,四处at他人,利用的就是TT本来就是一种非常私密的场景,但却有打造成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勾搭”。

这种冲突让观众看的津津有味。

结果这个营销套路带起了当时一片“开车潮”,形成了一时的热议话题。

05

从平台的角度分析如何构建品牌认同度

作为为屁股站在广告平台方的俺,一直为品牌方“出谋划策”也不好。

我们来从广告平台或者媒体流量的角度来分析分析,如何打造自个平台的品牌招牌,毕竟品牌广告“人傻钱多”,这个生意还是要做下去的。

这年头,还能有不看疗效(平台层的具体转化,至于品牌的后续传播影响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的广告,是得珍惜。

微信朋友圈已经是个固定的品牌宣传阵地,因为人家知道那里会发声的人都是喜欢调性的人。那里有一群有逼格的人,有情怀的人(看这话说的,整个微信朋友圈啥人没有呢)。

所以,从平台的角度都希望能够打造一定的这种品牌认知度。

如何打造?

(1) 平台本身的人群定位很重要

抛开像微信这种现象级APP不说,毕竟他覆盖的人,从老的到少的,从农村的到城市的,从小学生到老头老太,他已经不需要去定位了,中国人是啥样,他就是啥样。

更多的平台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所以就要刻画自身平台的属性定位了。

比如,告诉别人,我这里年轻人多,或者说我这里有情怀的人多,我这里阔太太多等等。

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才能让品牌主对号入座找上门来。

具体怎么搞呢?做平台定位影响力报告,时不时的发个人群报告啥的,说这里什么什么人占比多少,什么什么人喜欢干什么,主动去告诉别人,你盘子里流量都是什么流量。

(2) 打造标杆案例

平台自说自话容易让别人不信任,那么就让广告主来说话。

打造几个经典的品牌投放案例,让广告主对着案例来选择,而案例也是同样通过包装案例报告的方式来做宣传。

(3) 快速人群询量的能力

终于要说到技术和数据部分了,太开心了。

对于品牌广告来说,并不是说数据和技术没有用,而是不常用。品牌广告投放前一个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询量。

何谓询量?其实就是我想要投一个品牌广告,但我不确定你平台到底多少跟我相关的人群,总不能每个广告都铺天盖地的去投吧,并不是每个品牌方都是“挥金如土”的。

更具体的例子,比如,我乃“牧马人”,我想在你的平台上投一波品牌宣传广告,我总得大概知道符合我定位的人群大概有多少吧。

这就是询量,具体而言就是偏向于中高档且喜欢SUV的人群有多少,整体人群是什么情况,男女比例啊,城市分布啊,如果还有其他辅助信息就更好了。

一般情况下,品牌运营就会找数据分析的同学,啪啦啪啦的去拉取去分析数据,最后给一份简单的情况数据给到品牌方。

其实这个完全是可以做的更加的高效和智能的,底层逻辑做好一点,上层来做完全自助化的询量报告生成,比这种笨拙的人工方式高效的多。

底层将人往最细颗粒度的关键词上建立关联,然后逐层合并,最终合并到行业,这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06

总结

之前一直接触品牌业务较少,一直不敢动手写品牌广告相关的内容。

这个系列都写了20多篇了,总算把早期偏业务逻辑的品牌广告篇补上了,不负己望。

再回头看这篇,自己感觉还可以,从切入点引入品牌广告,到分析品牌广告的内涵,再分别从品牌方和平台方来输出品牌相关的策略,算是完整的一篇了。

下一篇,估计真的会好好写写oCPX垂直相关,继续接着写技术,将这块的空缺补充完整,我们下个回合见。

广告时间

你看,广告俺都说的这么堂皇,我成立了一个知识星球社群,欢迎订阅的新老朋友加入。

【01】关于这个社群,可以是订阅的老朋友们,这自然不用多说。

【02】也可以是喜欢广告的朋友,我打算把广告相关的体系化梳理,已经写了很多了,之前也有意识的在搭积木似的补充漏缺的知识,比如这篇品牌相关的就是典型。欢迎一起讨论,或许未来他可能是一本书的形态出现,希望有你的参与,共创。

【03】也可以是新手朋友们,欢迎咨询各种入行问题,大数据、数据挖掘的问题,或者职业上的困惑,都OK的。

通过这张码进来吧,能省一点算一点,不成敬意。

文章都看完了,还不点个赞来个赏~

OTHER相关系列文章(数据与广告系列)-见文章头部的专辑入口吧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一:关于品牌广告,奔涌吧后浪相关推荐

  1.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二:智能化投放中扩量场景的技术实现策略

    作者·黄崇远 公众号 『数据虫巢』 全文8968字 题图ssyer.com " 人不够,系统给你凑." 这个系列上一篇<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一:关于品牌广告,奔涌吧后浪> ...

  2.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四:效果广告后定向时代如何逆流而上

    作者·黄崇远 『数据虫巢』 全文共4338字 题图ssyer.com " 在效果广告的发展历程中,当前已经处于后定向时代,或者说是弱定向时代,我们是应该顺应潮流还是应该逆流而上?" ...

  3.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七:智能定向独特业务的独有炼丹配方

    作者·黄崇远 『数据虫巢』 全文共4534字 题图ssyer.com " 没点独特的东西,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在炼仙丹." 本文强接上文<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六:知识迁移的Embe ...

  4.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六:知识迁移的Embedding应用,智能化定向的解药

    作者·黄崇远 『数据虫巢』 全文共4348字 题图ssyer.com " 效果广告后定向时代,虽有千般万难,我们一样还得解决定向智能的问题."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一篇会涉及到本系 ...

  5.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oCPX大势下标签定向的发展演化

    作者·黄崇远 公众号『数据虫巢』 全文共3681字 题图ssyer.com " 人口买卖的时代终究会过去的." 这个系列上一篇是<数据与广告系列十九:推荐召回与广告LookA ...

  6. 数据与广告系列三十一:智能调价oCPX,你以为赚的是保价,其实你丢的是流量...

    作者·黄崇远 『数据虫巢』 全文12050字 题图ssyer.com 随着计算广告生态的进一步发展,有越来越往智能化方向发展迭代的趋势.关于投放层的智能化,当属"广告动态智能出价" ...

  7.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九:推荐系统与计算广告的和而不同

    作者·黄崇远 『数据虫巢』 全文共3600字 题图ssyer.com " 从推荐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洞见计算广告的核心要素,但两者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也是计算广告自身差异的源点." ...

  8. hook修改信息_React系列二十一 Hook(二)高级使用

    一. Hook高级使用 1.1. useReducer 很多人看到useReducer的第一反应应该是redux的某个替代品,其实并不是. useReducer仅仅是useState的一种替代方案: ...

  9. 数据与广告系列二十八:IAA游戏广告,广告界的庞氏骗局

    作者·黄崇远 『数据虫巢』 全文共4056字 题图ssyer.com " IAA游戏广告,本质是中间商赚差价,以及流量的击鼓传花,层层套娃,总有一层绷不住成本与营收的ROI,然后死亡,一批死 ...

最新文章

  1. java中可用于定义成员常量_13秋北航《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线作业三辅导 …...
  2. Vue组件通信的7个方法
  3. php负载均衡面板,nginx负载均衡的五种策略
  4. laravel框架中文手册_Laravel框架的这些你都懂的话,它核心架构基本就懂了
  5. 从分布式到微服务,深挖Service Mesh
  6. 天气预报接口和城市代码
  7. 【动态规划】【线段树】 Codeforces Round #426 (Div. 1) B. The Bakery
  8. 学用软件:laTex软件初体验
  9. mysql 字符串枚举类型转换_MyBatis里字段到枚举类型的转换/映射
  10. 2020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初赛-Java版本
  11. 如何保证服装ERP项目成功施行
  12. 知识图谱概论(二):概念具象化描述
  13. 搭建ARM交叉编译环境
  14. 用正点原子的精英版与onenet云平台连接
  15. 企查查移动端技术总监李骁:以数据之力赋能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提效
  16. 那些移动端web踩过的坑2
  17. 数值分析--matlab迭代求根式
  18. css 优惠券样式大全
  19. npm install error code EINTEGRITY sha1
  20. 数据分析入门之好莱坞百万级评论数据分析

热门文章

  1. 考研资料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绝密)
  2. Maven多模块项目编译失败:依赖程序包xxx不存在
  3. 2015年07月16日
  4. 击败酷睿i9,苹果M1芯片为何如此优秀?
  5. SQL-经典SQL语句大全
  6. java 打印机编程_JAVA实现连接本地打印机并打印文件的实现代码
  7. Vue 官网学习笔记
  8. Unity 之 解决包体过大问题记录和纹理相关知识点整理
  9. RuntimeError: cublas runtime error : the GPU program failed to execute at /tmp/pip-req-build-jh50bw2
  10. 如何用python爬取公众号文章_如何使用 Python 爬取微信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