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是面试必考的内容之一,本篇为大家整理关于HTTP的几道面试题。
⭐码字不易,求个关注⭐
⭐点个收藏不迷路哦~⭐
你的支持是我持续学习的动力~

文章目录

  • HTTP基本概念
    • HTTP是什么?
    • HTTP常见字段?
    • HTTP常见状态码?
  • GET与POST
    • GET与POST有什么区别?
    • GET与POST都是安全或幂等的吗?
  • HTTP缓存技术
    • HTTP缓存有哪些实现方式?
  • HTTP特性
    • HTTP(1.1)的优点有哪些?
    • HTTP(1.1)的缺点有哪些?
    • HTTP(1.1)的性能如何?
  • HTTP与HTTPS
    • HTTP与HTTPS有哪些区别?
    • HTTPS解决了HTTP的哪些问题?
    • HTTPS是如何建立连接的?其间交互了什么?
    • HTTPS的应用数据是如何保证完整性的?
    • HTTPS一定安全可靠吗?
  • HTTP的更新迭代
    • HTTP/1.1做了什么优化?
    • HTTP/2做了什么优化?
    • HTTP/3做了什么优化?

HTTP基本概念

HTTP是什么?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也就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具体来说,HTTP协议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两点之间传输超文本的一种约定和规范。

HTTP常见字段?

  • 通用首部字段

    • Cache-control字段:该字段可以控制缓存的行为
    • Connection字段:最常用于客户端要求服务器使用 TCP 持久连接,以便其他请求复用。HTTP/1.1 版本的默认连接都是持久连接,但为了兼容老版本的 HTTP,需要指定 Connection 首部字段的值为 Keep-Alive
  • 请求首部字段
    • Host字段:发送请求时,指定服务器的域名。Host 首部字段在 HTTP/1.1 规范内是唯一一个必须被包含在请求内的首部字段
    • Accept字段:Accept 首部字段可通知服务器,客户端能够处理的媒体类型及媒体类型的相对优先级。
  • 响应首部字段
    • ETag字段:首部字段 ETag 能告知客户端、资源的标识。它是一种可将资源以字符串形式做唯一性标识的方式。服务器会为每份资源分配对应的 ETag值。
    • Location字段:该字段会配合 3xx 的响应码,提供客户端重定向的URL。
  • 实体首部字段
    • Allow字段:用于通知客户端能够支持的所有 HTTP 方法。
    • Content—Length字段:表明本次回应的数据长度
    • Content-Type 字段:用于服务器回应时,告诉客户端,本次数据是什么格式
    • Content-Encoding 字段:说明数据的压缩方法。表示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使用了什么压缩格式

HTTP常见状态码?

2xx 类状态码表示服务器成功处理了客户端的请求,也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状态。

  • 200 OK」是最常见的成功状态码,表示一切正常

  • 204 No Content」也是常见的成功状态码,与 200 OK 基本相同,但没有返回实体内容

  • 206 Partial Content」该状态码表示客户端进行了范围请求,而服务器成功执行了部分的GET 请求。响应报文中包含由 Content-Range 指定范围的实体内容。

3xx 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发生了变动,需要客户端用新的 URL 重新发送请求获取资源,也就是重定向

  • 301 Moved Permanently」表示永久重定向,说明请求的资源已经不存在了,需改用新的 URL 再次访问。

  • 302 Found」表示临时重定向,说明请求的资源还在,但暂时需要用另一个 URL 来访问。

    301 和 302 都会在响应头里使用字段 Location,指明后续要跳转的 URL,浏览器会自动重定向新的 URL。

  • 304 Not Modified」协商缓存时,该状态码表示资源未被修改,客户端可以继续使用缓存资源,用于缓存控制。

4xx 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发送的报文有误,服务器无法处理,也就是错误码的含义。

  • 400 Bad Request」表示客户端请求报文中有语法错误

  • 401 Unauthorized」该状态码表示客户端发送的请求需要有通过 HTTP 认证的认证信息(可能服务器会发送一个基于表单的认证信息,来确认用户身份)。另外若之前已进行过 1 次请求,则表示用户认证失败。

  • 403 Forbidden」表示服务器禁止访问资源,比如未获得文件系统的访问授权,访问权限出了问题。

  • 404 Not Found」表示请求的资源在服务器上不存在或未找到,所以无法提供给客户端。

  • 405」自己手写Servlet时遇到,请求方法不匹配。访问浏览器默认是get方法。如果Servlet写的是doPost方法,就会报错。

5xx 类状态码表示服务器处理时内部发生了错误,属于服务器端的错误码。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该状态码表明服务器端在执行请求时发生了错误。也有可能是 Web应用存在的 bug 或某些临时的故障。

  • 501 Not Implemented」表示客户端请求的功能还不支持,类似“即将开业,敬请期待”的意思。

  • 502 Bad Gateway」通常是服务器作为网关或代理时返回的错误码,表示服务器自身工作正常,访问后端服务器发生了错误。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表示服务器当前很忙,暂时无法响应客户端,类似“网络服务正忙,请稍后重试”的意思。

GET与POST

GET与POST有什么区别?

GET 的语义是请求获取指定的资源。GET 请求的参数位置一般是写在 URL 中。

POST 的语义是向指定的资源提交处理的数据,比如表单的add操作,需要在表单中指明使用post方法。Post通过表单提交,不会显示在URL上。

GET与POST都是安全或幂等的吗?

  • 「安全」是指请求方法不会修改服务器上的资源
  • 「幂等」是指多次执行相同的操作,结果都是「相同」的。
  • GET 方法就是安全且幂等的,因为它是「只读」操作,无论操作多少次,服务器上的数据都是安全的,且每次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对 GET 请求的数据做缓存,这个缓存可以做到浏览器上(彻底避免浏览器发请求),也可以做到代理上(如nginx),而且在浏览器中 GET 请求可以保存为书签。
  • POST 因为是「新增或提交数据」的操作,会修改服务器上的资源,所以是不安全的,且多次提交数据就会创建多个资源,所以不是幂等的。所以,浏览器一般不会缓存 POST 请求,也不能把 POST 请求保存为书签。

HTTP缓存技术

HTTP缓存有哪些实现方式?

使用缓存,可以避免重复发送HTTP请求。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强制缓存协商缓存

  • 强制缓存

    定义:只要浏览器的缓存资源没有过期,就直接使用浏览器的本地缓存。不会访问服务器。是否使用缓存由浏览器这边控制。

    要实现强制缓存的话,是利用两个字段实现的:
    Cache-controlExpires
    如果 HTTP 响应头部同时有 Cache-Control 和 Expires 字段的话,Cache-Control的优先级高于 Expires 。建议使用Cache-Control 来实现强缓存。

    浏览器如何判断是否使用缓存?

    •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服务器资源时,服务器会在返回资源的同时,在响应头加上Cache-control设置过期时间大小。
    • 浏览器再次请求服务器中的该资源时,会先比较请求资源的时间和Cache-Control 中的过期时间的大小,计算是否过期,如果没有,则使用该缓存,否则进行协商缓存。
    •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再次更新响应头的Cache-Control。

    HTTP状态码:

    • 200 (form memory cache) : 不访问服务器,一般已经加载过该资源且缓存在了内存当中,直接从内存中读取缓存。浏览器关闭后,数据将不存在(资源被释放掉了),再次打开相同的页面时,不会出现from memory cache。
    • 200( from disk cache): 不访问服务器,已经在之前的某个时间加载过该资源,直接从硬盘中读取缓存,关闭浏览器后,数据依然存在,此资源不会随着该页面的关闭而释放掉下次打开仍然会是from disk cache。
  • 协商缓存

    当浏览器本地的缓存过期,浏览器就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之后由服务器告知客户端是否可以使用缓存【304(继续使用本地缓存)/200(更新缓存)】,这种方式就是协商缓存。通过协商结果来判断是否使用本地缓存。

  • 协商缓存的两种头部实现方式

    1. 请求头部的If-Modified-Since和响应头部的Last-Modified
    2. 请求头部的If-None-Match和响应头部中的Etag字段。
  • 第一种头部实现的具体方式 ?

    当本地资源过期了,发现响应中出现Last-Modified,那么第二次请求就会带上这个时间,服务器把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两个时间进行对比,如果最后修改的时间(last-Modified)比较新,就返回最新的资源。否则就返回状态码304,继续使用本地缓存。

  • 第二种头部实现的具体方式?

    当本地资源过期时,发现响应中出现Etag,那么第二次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会将请求头If-None-Match设置为Etag的值。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进行对比,资源没有变化则返回304,如果变化,则返回新的资源和状态码200。

  • 同时有EtagLast-Modified

    Etag的优先级更高,因为Etag能解决Last-Modified难以解决的问题。

    1. 文件没变,但是有可能最后修改时间改变了·。
    2. If-Modified-Since检查的粒度是秒级的,如果文件在1秒以内进行修改,无法使用。
    3. 服务器可能并不能准确获取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最后注意:协商缓存都必须配合强制缓存中的Cache-control来使用,只有不能使用强制缓存时,才可以用协商缓存。

HTTP特性

HTTP(1.1)的优点有哪些?

HTTP最突出的优点是:简单、灵活和易于拓展、应用广泛和跨平台。

  1. 简单

    报文格式就是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头部信息也是key-value的文本形式,易于理解。

  2. 灵活和易于扩展

    灵活:各种请求方法、URL、头部字段都没有固定,开发人员可以自定义。

    易于扩展:HTTP工作在应用层,它的下层可以随意变化,比如HTTPS就是在HTTP与TCP层之间增加SSL/TLS安全传输层。(注:TLS(传输层安全)是更为安全的升级版 SSL。由于 SSL 这一术语更为常用,因此我们仍然将我们的安全证书称作 SSL。)

  3. 应用广泛

    应用领域:从简单的Web网页,各种浏览器或者APP等,处处都在用HTTP。

    开发领域:不限定编程语言或者操作系统,具有跨语言,跨平台的优越性。

HTTP(1.1)的缺点有哪些?

  • 缺点/优点:无状态

    无状态的坏处:完成有关联性的操作时会很麻烦,比如用户从登录到下单支付的一系列操作,如果是无状态请求,用户的每一次操作都需要验证身份。

    无状态的好处:不需要额外的资源记录状态信息,减轻服务器端压力。

  • 缺点:不安全

    • 通信使用明文,虽然方便阅读,但是内容可能被窃听。
    • 不验证通信方的身份,有可能遭遇伪装。
    • 无法验证报文完整性。
  • Cookie技术:
    现在可以使用Cookie技术来解决HTTP无状态的问题。
    第一次客户端发送没有Cookie的信息,服务器就生产一个Cookie,在响应中返回。

    第二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就会带上Cookie。服务器进行检查Cookie,确认身份,之后进行响应。

HTTP(1.1)的性能如何?

  1. 长连接

    HTTP/1.1实现了长链接,不需要每次请求都重新建立和断开TCP连接。减轻了服务器端的压力。性能得到一个提升。

  2. 管线化网络传输

    也就是同一个TCP连接中,发出一个HTTP请求,可以不用等待服务器做出响应,直接发送另一个请求。也是可以提高性能。

    但是服务器必须按照接收请求的顺序发送对这些管道化请求的响应

    队头阻塞

    如果某一个请求处理的耗时较长,就会出现队头阻塞。后面的所有请求都不能进行响应。HTTP/1.1只解决了请求的队头阻塞,没有解决响应的队头阻塞。

    需要注意的是,HTTP/1.1的性能一般,HTTP/2 和 HTTP/3 就是在优化 HTTP 的性能。

HTTP与HTTPS

HTTP与HTTPS有哪些区别?

  1. 建立连接方面
    HTTP建立连接比较简单,只需要TCP三次握手后便可以进行进行HTTP报文传输;
    HTTPS在经过TCP三次握手后,还需要进行SSL握手过程,才可以进行报文加密传输。
  2. 传输数据方面
    HTTP的传输是明文传输,存在安全问题。
    HTTPS在TCP层和HTTP层之间加入了SSL安全协议,可以使报文加密传输。
  3. HTTPS协议需要申请CA证书,确保服务器的身份。
  4. 两者端口号也不同,HTTP是80,HTTPS是443。

HTTPS解决了HTTP的哪些问题?

  1. 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
    HTTPS采用混合加密的方式实现信息的机密性。
    使用非对称加密的方式来交换[会话密钥]。在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密的形式来加密明文数据。

    这样做的原因?

    • 对称加密共同使用一个密钥。运算速度快。但是必须确保密钥的保密性。

    • 非对称加密使用两个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任意分发,私钥保密,解决了密钥交换问题。但是速度比较慢。

  2. 保证传输内容完整性,防止被篡改
    使用摘要算法计算出内容的哈希值,再使用数字签名算法,对哈希值进行加密。

摘要算法+数字签名技术:

  1. A把消息用哈希函数处理生成消息摘要,并用私钥进行加密生成签名,把签名和摘要一起发送给B。
  2. B接收到数据后,采用相同的哈希函数生成消息摘要,并将接收的签名用配对的公钥解密,如果生成的摘要和解密的数字签名相同,说明签名验证成功。
  1. 身份验证
    首先,服务器把自己的公钥登录到数字证书认证机构,由数字证书认证机构用自己的私钥,去签发公钥证书(CA证书)来确保公开密钥的真实性。
    其次,客户端收到数字证书后,用CA的公钥来确认证书的真实性。最后客户端使用服务器的公钥进行进一步会话。

HTTPS是如何建立连接的?其间交互了什么?

SSL协议的基本流程: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加密通信请求,ClientHello请求。

    主要发送

    1. SSL/TLS协议版本信息
    2. 客户端产生的随机数(Client Random),作为会话密钥的条件之一
    3. 客户端支持的密码套件列表(加密算法)
  2.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向客户端发出响应,SeverHello请求。

    主要发送

    1. 确认SSL/TLS协议版本
    2. 服务器生产的随机数(Server Random),作为会话密钥的条件之一
    3. 确认的密码套件列表
    4. 服务器的数字证书(带有公钥)
  3. 客户端进行回应,首先验证服务器的数字证书的真实性。取出数字证书中服务器的公钥,然后使用它加密报文发送信息。

    1. 一个随机数(pre-master key)。该随机数被服务器公钥加密。
    2. 加密通信算法改变通知,表示随后会使用会话密钥进行加密通信。
    3. 客户端握手结束通知,同时把之前的内容做个摘要,用来供服务器校验。
  4. 服务器端收到第三个随机数后,通过协商的加密算法,计算通信的会话密钥,发送最后的信息。

    1. 加密通信算法改变通知,表示知道随后的信息使用会话密钥进行加密通信。
    2. 服务器握手结束通知,同时把之前的内容做个摘要,用来供客户端校验。

HTTPS的应用数据是如何保证完整性的?

TLS协议在实现上分为握手协议记录协议两层:

握手协议即之前的四次握手过程,负责协商加密算法,生产会话密钥,后序使用该密钥来保护应用程序数据。

记录协议即负责保护应用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

具体过程如下:

  1. 分割、压缩消息片段:消息被分割成多个较短的片段,然后分别对每个片段进行压缩。
  2. 添加消息认证码:片段会被加上消息认证码(MAC值,利用共享密钥来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短数据块,并将该数据块附加在消息之后),可以识别出篡改的消息,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消息认证码与消息摘要类似,区别是消息摘要算法只是对数据作摘要计算,而消息认证码涉及到加密过程。

  1. 数据再进行加密,之后加上数据类型、版本号、压缩后的长度等组成的头部就是最终的报文数据。

新的方案选择先加密再 MAC,这种替代方案中,首先对明文进行填充和加密,再将结果交给 MAC 算法。这可以保证主动网络攻击者不能操纵任何加密数据。

HTTPS一定安全可靠吗?

这个问题的场景如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段发起HTTPS请求时,被假基站转发到了一个中间人服务器,于是客户端是和中间人服务器完成了TLS握手,然后这个中间人服务器再与真正的服务器完成TLS握手。

具体过程如下: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 HTTPS 建立连接请求时,然后被「假基站」转发到了一个「中间人服务器」,接着中间人向服务端发起 HTTPS 建立连接请求,此时客户端与中间人进行 TLS 握手,中间人与服务端进行 TLS 握手;
  • 在客户端与中间人进行 TLS 握手过程中,中间人会发送自己的公钥证书给客户端,客户端验证证书的真伪,然后从证书拿到公钥,并生成一个随机数,用公钥加密随机数发送给中间人,中间人使用私钥解密,得到随机数,此时双方都有随机数,然后通过算法生成对称加密密钥(A),后续客户端与中间人通信就用这个对称加密密钥来加密数据了。
  • 在中间人与服务端进行 TLS 握手过程中,服务端会发送从 CA 机构签发的公钥证书给中间人,从证书拿到公钥,并生成一个随机数,用公钥加密随机数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使用私钥解密,得到随机数,此时双方都有随机数,然后通过算法生成对称加密密钥(B),后续中间人与服务端通信就用这个对称加密密钥来加密数据了。
  • 后续的通信过程中,中间人用对称加密密钥(A)解密客户端的 HTTPS 请求的数据,然后用对称加密密钥(B)加密 HTTPS 请求后,转发给服务端,接着服务端发送 HTTPS 响应数据给中间人,中间人用对称加密密钥(B)解密 HTTPS 响应数据,然后再用对称加密密钥(A)加密后,转发给客户端。

要发生这种场景的关键前提是用户点击接受了中间人服务器的证书。这个证书能够被浏览器识别出是非法的,于是就会提醒用户该证书存在问题。如果用户执意继续浏览网站,相当于接受了中间人伪造的证书,那么后续的HTTPS通信都能够被中间人监听了。

所以,HTTTPS协议本身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任何漏洞的,即使成功进行中间人攻击,本质上是利用了客户端的漏洞(用户执意继续访问),并不是HTTPS不够安全。

HTTP的更新迭代

HTTP/1.1做了什么优化?

  1. 使用长连接的方式改善了HTTP/1.0短连接造成的性能开销。
  2. 支持管线化网络传输,第一个请求发送,不必等待响应,就可以发第二个请求。

HTTP/1.1的性能瓶颈:

  • 请求/响应头部未经压缩就发送,首部信息越多延迟就越大,只能压缩主体部分。【HTTP/2解决】

  • 请求只能从客户端开始,服务器端接收。【HTTP/2解决】

  • 会造成队头阻塞【HTTP/3彻底解决了队头阻塞问题】

HTTP/2做了什么优化?

  • 头部压缩

    HTTP/2会压缩请求头,如果多个请求头是一样的或者相似的,会消除重复的部分。

    使用了HPACK算法,在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头信息表,将字段存入信息表中,生成索引号,以后只发送索引号即可。

  • 二进制格式

    HTTP/2全面采用二进制格式,头部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并且统称为帧:头部帧和数据帧。

    收到报文后,无需将明文转为二进制,而是直接解析二进制报文即可。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 并发传输

    HTTP/2引入了Stream的概念,多个Stream复用在同一条TCP的连接上。

    不同的HTTP请求,都有独一无二的StreamID,接收端可以通过StreamID来组装HTTP消息。

    不同的Stream的帧可以乱序发送,所以HTTP/2可以并行交错的发送请求和响应。

    一个TCP连接中包含多个Stream,Stream里可以包含多个Message,Message就对应HTTP/1中的请求和响应。Message里可以包含一条或多个Frame(帧)。

  • 服务器推送

    服务器不再被动的响应,而是可以主动地向客户端发送消息。

    主要是因为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可以建立Stream,StreamID也做了区分,客户端的StreamID必须是奇数,而服务器建立的StreamID必须是偶数号。

HTTP/3做了什么优化?

HTTP/3将TCP协议改为了UDP协议。UDP协议不管顺序,也不管丢包。

  • 无队头阻塞

    基于UDP的QUIC协议实现了类似TCP的可靠传输。当某个流发生丢包时,只会阻塞这个流,其他流不会收到影响,因此不存在队头阻塞的问题。

  • 更快建立连接

    HTTP/1和HTTP/2协议,TCP和TLS是分层的,难以合并在一起,需要分批次来握手。

    但是HTTP/3的QUIC协议内部包含了TLS。会在发送帧的同时携带TLS的记录,再加上QUIC使用的是TLS/1.3,仅需一个RTT就可以同时完成建立连接与密钥协商。

  • 连接迁移

    QUIC 协议没有用TCP四元组的方式来“绑定”连接,而是通过连接 ID来标记通信的两个端点,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各自选择一组 ID 来标记自己,因此即使移动设备的网络变化后,导致 IP 地址变化了,只要仍保有上下文信息(比如连接 ID、TLS 密钥等),就可以“无缝”地复用原连接,消除重连的成本,没有丝毫卡顿感,达到了连接迁移的功能。

TCP四元组:

基于TCP传输协议的HTTP协议,都是通过四元组(源IP、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来确定一条TCP连接的。

【计网面经】HTTP相关推荐

  1. Linux大作业任务书,《Linux系统管理》期末大作业任务书(计网14级).doc

    <Linux系统管理>期末大作业任务书(计网14级) 软件学院大作业任务书 课程名称: Linux系统管理 题 目: Linux系统管理期末大作业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

  2.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 1 计网体系结构的概念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笔记]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 1 计网体系结构的概念和功能 本笔记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第8版)谢希仁 2021王道计算机网络视频公开课 本节重点: 因特网的三个发展阶段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计算机网络 ...

  3. java 柱状图jar_GitHub - mafulong/NetworkExper: 计网实验,抓包,java,jigloo界面开发,柱状图,文件自定义保存...

    jiWangShiYanByJava 计网实验,抓包,java,jigloo界面开发,柱状图,文件自定义保存 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内容描述 本实验是用java ...

  4. ARP,这个隐匿在计网背后的男人

    这是程序员cxuan 的第 55 篇原创文章 更多文章见 https://github.com/crisxuan/bestJavaer 只要确定了 IP 地址后,就能够向这个 IP 地址所在的主机发送 ...

  5. 计网复习第三章part one

    写在前面: 此博客仅用于记录个人学习进度,学识浅薄,若有错误观点欢迎评论区指出.欢迎各位前来交流.(部分材料来源网络,若有侵权,立即删除) 记录计网学习(复习) 计网学习 第三章 part one 3 ...

  6. 计网复习——传输层习题

    计网复习--传输层习题 1.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 ...

  7. 一文带你复习计网中的重点知识(一万五千字长文)

    建议参考西安交通大学计网考后总结及复习资料汇总进行复习 本文是第一次复习时的整理资料,包括缩写名词解释,重要概念,重要算法,各种表以及报文协议 如需pdf,请在下方留言 文章目录 名词解释 填空概念 ...

  8. 关于计网的一点复习资料

    本科在读,刚考完计网,自己整理了点东西,可读性不高,看个热闹吧,然后被爆杀真的很无语,每天都有想不到的被爆杀环节,毁灭吧累了.然后没写什么题(因为都写在纸上了),大部分都是概念性的东西,能拿来背一下罢 ...

  9. 大二学科不挂科 速冲方法推荐(数据结构+计组+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库+计网)

    文章目录 前引 学科速成总结 1.数据结构 2.计算机组成原理 3.操作系统 4.数据库系统概论 5.算法设计与分析 结束语 前引 这段时间本来是紧锣密鼓的在准备面试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过的科目 考试 ...

  10. 前端Vue和计网面试题总结

    VUE和计网总结 Vue面试题总结 一.Vue.js的优点 二.vue组件通信方式 (1)父子通信: (2)兄弟组件通信: (3)跨级通信: 三.vuex (1)项目中有使用vuex吗? (2)Vue ...

最新文章

  1. [转] Java快速教程
  2. python中split的用法取第二个分片_python中的split()函数的用法
  3. python中的seth函数_Python入门——turtle库的使用
  4. 计算机术语桢什么意思,请问电脑丢帧严重的“丢帧”是啥意思哦?
  5. Mybatis下面的MapperScannerConfigurer 扫描器
  6. 海康Ehome协议的的PS流分析
  7. 嵌入式软件硬件比例_嵌入式软件硬件常识
  8. 设计模式学习 - 观察者模式
  9. V$LOGMNR_CONTENTS字段含义
  10. 微信公众号开发--js关闭浏览器回到公众号对话窗口
  11. grpc-go 连接backoff协议
  12. GBase 8a管理集群gcware的日志-vote leader、flower、candidate部分
  13. Spring框架学习路线
  14. 什么是java线程?java线程模型的组成
  15. 生活是否永远如此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
  16. 737到底是什么问题难到了波音公司?
  17. [bzoj3698]XWW的难题——有上下界的最大流
  18. 北航 2018计算机学院排课,关于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排课安排的通知
  19. 大数据导论--大数据安全与数据开放共享
  20. PCB原理图绘制(7)——PCB的设置与布线

热门文章

  1. 盛世昊通山东省运营中心盛大启动,迈向新的篇章
  2. 第二章:真分数理论(经典的信度理论)(二)
  3. Python里的@如何使用
  4. 中景合天部分工作内容摘要
  5. oracle查询count很慢
  6. 亿佰特串口服务器接入阿里云物模型使用教程
  7. 运动想象 BCI IV-2a 数据集介绍
  8. IMU模型下的IEKF
  9. 汇编指令lea 和 mov 区别
  10. 使用 Authing + Lambda 轻松替代 AWS Cogn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