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7348313


happen—before规则介绍

Java语言中有一个“先行发生”(happen—before)的规则,它是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的两项操作之间的偏序关系,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其意思就是说,在发生操作B之前,操作A产生的影响都能被操作B观察到,“影响”包括修改了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值、发送了消息、调用了方法等,它与时间上的先后发生基本没有太大关系。这个原则特别重要,它是判断数据是否存在竞争、线程是否安全的主要依据。

举例来说,假设存在如下三个线程,分别执行对应的操作:

---------------------------------------------------------------------------

线程A中执行如下操作:i=1

线程B中执行如下操作:j=i

线程C中执行如下操作:i=2

---------------------------------------------------------------------------

假设线程A中的操作”i=1“ happen—before线程B中的操作“j=i”,那么就可以保证在线程B的操作执行后,变量j的值一定为1,即线程B观察到了线程A中操作“i=1”所产生的影响;现在,我们依然保持线程A和线程B之间的happen—before关系,同时线程C出现在了线程A和线程B的操作之间,但是C与B并没有happen—before关系,那么j的值就不确定了,线程C对变量i的影响可能会被线程B观察到,也可能不会,这时线程B就存在读取到不是最新数据的风险,不具备线程安全性。

下面是Java内存模型中的八条可保证happen—before的规则,它们无需任何同步器协助就已经存在,可以在编码中直接使用。如果两个操作之间的关系不在此列,并且无法从下列规则推导出来的话,它们就没有顺序性保障,虚拟机可以对它们进行随机地重排序。

1、程序次序规则: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按照程序代码的执行流顺序,(时间上)先执行的操作happen—before(时间上)后执行的操作。

2、管理锁定规则:一个unlock操作happen—before后面(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下同)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

3、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happen—before后面对该变量的读操作。

4、线程启动规则: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happen—before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5、线程终止规则:线程的所有操作都happen—before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等手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6、线程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happen—before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时事件的发生。

7、对象终结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happen—before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8、传递性:如果操作A happen—before操作B,操作B happen—before操作C,那么可以得出A happen—before操作C。

时间上先后顺序和happen—before原则

”时间上执行的先后顺序“与”happen—before“之间有何不同呢?

1、首先来看操作A在时间上先与操作B发生,是否意味着操作A happen—before操作B?

一个常用来分析的例子如下:

[java] view plaincopy
  1. private int value = 0;
  2. public int get(){
  3. return value;
  4. }
  5. public void set(int value){
  6. this.value = value;
  7. }

假设存在线程A和线程B,线程A先(时间上的先)调用了setValue(3)操作,然后(时间上的后)线程B调用了同一对象的getValue()方法,那么线程B得到的返回值一定是3吗?

对照以上八条happen—before规则,发现没有一条规则适合于这里的value变量,从而我们可以判定线程A中的setValue(3)操作与线程B中的getValue()操作不存在happen—before关系。因此,尽管线程A的setValue(3)在操作时间上先于操作B的getvalue(),但无法保证线程B的getValue()操作一定观察到了线程A的setValue(3)操作所产生的结果,也即是getValue()的返回值不一定为3(有可能是之前setValue所设置的值)。这里的操作不是线程安全的。

因此,”一个操作时间上先发生于另一个操作“并不代表”一个操作happen—before另一个操作“。

解决方法:可以将setValue(int)方法和getValue()方法均定义为synchronized方法,也可以把value定义为volatile变量(value的修改并不依赖value的原值,符合volatile的使用场景),分别对应happen—before规则的第2和第3条。注意,只将setValue(int)方法和getvalue()方法中的一个定义为synchronized方法是不行的,必须对同一个变量的所有读写同步,才能保证不读取到陈旧的数据,仅仅同步读或写是不够的 。

2、其次来看,操作A happen—before操作B,是否意味着操作A在时间上先与操作B发生?

看有如下代码:

[java] view plaincopy
  1. x = 1;
  2. y = 2;

假设同一个线程执行上面两个操作:操作A:x=1和操作B:y=2。根据happen—before规则的第1条,操作A happen—before 操作B,但是由于编译器的指令重排序(Java语言规范规定了JVM线程内部维持顺序化语义,也就是说只要程序的最终结果等同于它在严格的顺序化环境下的结果,那么指令的执行顺序就可能与代码的顺序不一致。这个过程通过叫做指令的重排序。指令重排序存在的意义在于:JVM能够根据处理器的特性(CPU的多级缓存系统、多核处理器等)适当的重新排序机器指令,使机器指令更符合CPU的执行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机器的性能。在没有同步的情况下,编译器、处理器以及运行时等都可能对操作的执行顺序进行一些意想不到的调整)等原因,操作A在时间上有可能后于操作B被处理器执行,但这并不影响happen—before原则的正确性。

因此,”一个操作happen—before另一个操作“并不代表”一个操作时间上先发生于另一个操作“。

最后,一个操作和另一个操作必定存在某个顺序,要么一个操作或者是先于或者是后于另一个操作,或者与两个操作同时发生。同时发生是完全可能存在的,特别是在多CPU的情况下。而两个操作之间却可能没有happen-before关系,也就是说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操作A不happen-before操作B,操作B也不happen-before操作A,用数学上的术语happen-before关系是个偏序关系。两个存在happen-before关系的操作不可能同时发生,一个操作A happen-before操作B,它们必定在时间上是完全错开的,这实际上也是同步的语义之一(独占访问)。

利用happen—before规则分析DCL

   DCL即双重检查加锁,关于单例模式的DCL机制,可以参看: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7359719一文,这里不再详细介绍。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在单例模式中使用DCL的例子:
[java] view plaincopy
  1.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2. private int someField;
  3.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4. private LazySingleton() {
  5. this.someField = new Random().nextInt(200)+1;         // (1)
  6. }
  7.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8. if (instance == null) {                               // (2)
  9.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class) {               // (3)
  10. if (instance == null) {                       // (4)
  11.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5)
  12. }
  13. }
  14. }
  15. return instance;                                      // (6)
  16. }
  17. public int getSomeField() {
  18. return this.someField;                                // (7)
  19. }
  20. }
    这里得到单一的instance实例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的具体来说Singleton.getInstance().getSomeField()有可能返回someField的默认值0。如果程序行为正确的话,这应当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在构造函数里设置的someField的值不可能为0。为也说明这种情况理论上有可能发生,我们只需要说明语句(1)和语句(7)并不存在happen-before关系。
假设线程Ⅰ是初次调用getInstance()方法,紧接着线程Ⅱ也调用了getInstance()方法和getSomeField()方法,我们要说明的是线程Ⅰ的语句(1)并不happen-before线程Ⅱ的语句(7)。线程Ⅱ在执行getInstance()方法的语句(2)时,由于对instance的访问并没有处于同步块中,因此线程Ⅱ可能观察到也可能观察不到线程Ⅰ在语句(5)时对instance的写入,也就是说instance的值可能为空也可能为非空。我们先假设instance的值非空,也就观察到了线程Ⅰ对instance的写入,这时线程Ⅱ就会执行语句(6)直接返回这个instance的值,然后对这个instance调用getSomeField()方法,该方法也是在没有任何同步情况被调用,因此整个线程Ⅱ的操作都是在没有同步的情况下调用 ,这时我们便无法利用上述8条happen-before规则得到线程Ⅰ的操作和线程Ⅱ的操作之间的任何有效的happen-before关系(主要考虑规则的第2条,但由于线程Ⅱ没有在进入synchronized块,因此不存在lock与unlock锁的问题),这说明线程Ⅰ的语句(1)和线程Ⅱ的语句(7)之间并不存在happen-before关系,这就意味着线程Ⅱ在执行语句(7)完全有可能观测不到线程Ⅰ在语句(1)处对someFiled写入的值,这就是DCL的问题所在。很荒谬,是吧?DCL原本是为了逃避同步,它达到了这个目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最终受到惩罚,这样的程序存在严重的bug,虽然这种bug被发现的概率绝对比中彩票的概率还要低得多,而且是转瞬即逝,更可怕的是,即使发生了你也不会想到是DCL所引起的。
    前面我们说了,线程Ⅱ在执行语句(2)时也有可能观察空值,如果是种情况,那么它需要进入同步块,并执行语句(4)。在语句(4)处线程Ⅱ还能够读到instance的空值吗?不可能。这里因为这时对instance的写和读都是发生在同一个锁确定的同步块中,这时读到的数据是最新的数据。为也加深印象,我再用happen-before规则分析一遍。线程Ⅱ在语句(3)处会执行一个lock操作,而线程Ⅰ在语句(5)后会执行一个unlock操作,这两个操作都是针对同一个锁--Singleton.class,因此根据第2条happen-before规则,线程Ⅰ的unlock操作happen-before线程Ⅱ的lock操作,再利用单线程规则,线程Ⅰ的语句(5) -> 线程Ⅰ的unlock操作,线程Ⅱ的lock操作 -> 线程Ⅱ的语句(4),再根据传递规则,就有线程Ⅰ的语句(5) -> 线程Ⅱ的语句(4),也就是说线程Ⅱ在执行语句(4)时能够观测到线程Ⅰ在语句(5)时对Singleton的写入值。接着对返回的instance调用getSomeField()方法时,我们也能得到线程Ⅰ的语句(1) -> 线程Ⅱ的语句(7)(由于线程Ⅱ有进入synchronized块,根据规则2可得),这表明这时getSomeField能够得到正确的值。但是仅仅是这种情况的正确性并不妨碍DCL的不正确性,一个程序的正确性必须在所有的情况下的行为都是正确的,而不能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
    对DCL的分析也告诉我们一条经验原则:对引用(包括对象引用和数组引用)的非同步访问,即使得到该引用的最新值,却并不能保证也能得到其成员变量(对数组而言就是每个数组元素)的最新值。
   解决方案:
    1、最简单而且安全的解决方法是使用static内部类的思想,它利用的思想是:一个类直到被使用时才被初始化,而类初始化的过程是非并行的,这些都有JLS保证。
如下述代码:
[java] view plaincopy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2. private Singleton() {}
  3. // Lazy initialization holder class idiom for static fields
  4. private static class InstanceHolder {
  5.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6. }
  7.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
  8. return InstanceHolder.instance;
  9. }
  10. }
 
    2、另外,可以将instance声明为volatile,即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这样我们便可以得到,线程Ⅰ的语句(5) -> 语线程Ⅱ的句(2),根据单线程规则,线程Ⅰ的语句(1) -> 线程Ⅰ的语句(5)和语线程Ⅱ的句(2) -> 语线程Ⅱ的句(7),再根据传递规则就有线程Ⅰ的语句(1) -> 语线程Ⅱ的句(7),这表示线程Ⅱ能够观察到线程Ⅰ在语句(1)时对someFiled的写入值,程序能够得到正确的行为。

   注:

    1、volatile屏蔽指令重排序的语义在JDK1.5中才被完全修复,此前的JDK中及时将变量声明为volatile,也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重排序所导致的问题(主要是volatile变量前后的代码仍然存在重排序问题),这点也是在JDK1.5之前的Java中无法安全使用DCL来实现单例模式的原因。

    2、把volatile写和volatile读这两个操作综合起来看,在读线程B读一个volatile变量后,写线程A在写这个volatile变量之前,所有可见的共享变量的值都将立即变得对读线程B可见。

3、 在java5之前对final字段的同步语义和其它变量没有什么区别,在java5中,final变量一旦在构造函数中设置完成(前提是在构造函数中没有泄露this引用),其它线程必定会看到在构造函数中设置的值。而DCL的问题正好在于看到对象的成员变量的默认值,因此我们可以将LazySingleton的someField变量设置成final,这样在java5中就能够正确运行了。

参考资料:http://www.iteye.com/topic/260515/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12章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uyatao/p/6919466.html

转:【Java并发编程】之十六:深入Java内存模型——happen-before规则及其对DCL的分析(含代码)...相关推荐

  1. java并发编程(二十六)——单例模式的双重检查锁模式为什么必须加 volatile?

    前言 本文我们从一个问题出发来进行探究关于volatile的应用. 问题:单例模式的双重检查锁模式为什么必须加 volatile? 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指的是,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一个 ...

  2. Java并发编程(3):线程挂起、恢复与终止的正确方法(含代码)

    挂起和恢复线程 Thread 的API中包含两个被淘汰的方法,它们用于临时挂起和重启某个线程,这些方法已经被淘汰,因为它们是不安全的,不稳定的.如果在不合适的时候挂起线程(比如,锁定共享资源时),此时 ...

  3.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之Java内存模型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之Java内存模型 文章目录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之Java内存模型 Java内存模型的基础 并发编程模型的两个关键问题 Java内存模型的抽象 ...

  4.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Java中的并发工具类(第八章)

    文章目录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读后笔记-Java中的并发工具类(第八章) 1.等待多线程完成的CountDownLatch 2.同步屏障CyclicBarrier 2.1 Cycli ...

  5. java并发编程(三十五)——公平与非公平锁实战

    前言 在 java并发编程(十六)--锁的七大分类及特点 一文中我们对锁有各个维度的分类,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公平/非公平,本文我们来探讨下公平与非公平锁. 公平|非公平 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公平锁和非 ...

  6. 聊聊高并发(三十六)Java内存模型那些事(四)理解Happens-before规则

    在前几篇将Java内存模型的那些事基本上把这个域底层的概念都解释清楚了,聊聊高并发(三十五)Java内存模型那些事(三)理解内存屏障 这篇分析了在X86平台下,volatile,synchronize ...

  7. Java 并发编程解析 | 如何正确理解Java领域中的锁机制,我们一般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

    苍穹之边,浩瀚之挚,眰恦之美: 悟心悟性,善始善终,惟善惟道! -- 朝槿<朝槿兮年说> 写在开头 提起Java领域中的锁,是否有种"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的 ...

  8. Java并发编程(五):Java线程安全性中的对象发布和逸出

    发布(Publish)和逸出(Escape)这两个概念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它在实际当中却十分常见,这和Java并发编程的线程安全性就很大的关系. 什么是发布?简单来说就是提供一个对象的引用给作用域之外 ...

  9. Java 并发编程解析 | 如何正确理解Java领域中的多线程模型,主要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苍穹之边,浩瀚之挚,眰恦之美: 悟心悟性,善始善终,惟善惟道! -- 朝槿<朝槿兮年说> 写在开头 我国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在<三重境界>中有这样一句话:" 参禅之初 ...

  10. Java并发编程(十四)并发容器类

    同步容器将所有对容器状态的访问都串行化,以实现线程安全性.这种方法的代价是严重降低并发性,当多个线程竞争容器的锁时,吞吐量将严重减低. 另一个方面,并发容器是针对多个线程并发访问设计的.在java 5 ...

最新文章

  1. 如何去除table的边框_如何擦玻璃,这些擦玻璃知识很实用
  2. C++ 容器vector的范例学习
  3. iOS开发资源(持续更新)
  4. android service框架,Android应用框架之Service
  5. 三层架构介绍和MVC设计模型介绍
  6. 【炼数成金 NOSQL引航 三】 Redis使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7. 使用waitgroup控制协程退出
  8. python内存池机制,python基础—12python内存管理机制
  9. 2021会宁三中高考成绩查询,2020白银中考分数线
  10. JAVA→HashMap、常用方法、遍历方式、底层原理、初始化性能分析
  11. 安装CCS时提示路径中含有非法字符
  12. ubuntu下mingw32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13. 学生成绩分析之成绩的预处理 python3 pandas 学生成绩汇总到一张表
  14. 2016年9月16日-乔任梁逝世,陈乔恩发文悼念
  15. 机器学习入门之二:一个故事说明什么是机器学习(转载)
  16. POJ 3693 Maximum repetition substring (后缀数组)
  17. 异常问题-NXP的Flash锁死后无法烧录
  18. 设计了一款 IGBT单脉冲、双脉冲测试波形信号发生器
  19. css旋转不围绕圆心,css3:元素总是围绕中心旋转[关闭](css3: element always rotates around center [closed])...
  20. specCPU 2006 备忘

热门文章

  1. centos 5.5 mysql 5.5.39_CentOS 5.5 下安装 Mysql 5.5
  2. 字节跳动最新开源!java界面实现查询功能
  3. java课程设计题目及代码中国象棋,写的太详细了
  4. python【蓝桥杯vip练习题库】ALGO-189 P0505(阶乘问题)
  5. Activity创建
  6. java中创建两种线程的方式_java中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
  7. at指令 fpga_FPGA毕设系列 | 无线通信
  8. 中山网络推广浅析网站优化在选择关键词时需要掌握的关键性原则是什么?
  9. 网站推广专员浅析网站建设实用技巧助力网站推广优化
  10. 网络推广外包中有哪些不可取行为值得网络推广外包专员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