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灵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世界首例基于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已经被我国科学家完成了。

研究成果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魁等人,他们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新研究显示:

利用CRISPR/Cas9技术,科学家对人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基因编辑后的干细胞在动物模型中可长期稳定重建造血系统,并且其产生的外周血细胞具有抵御艾滋和白血病能力。

这意味着,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完成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澎湃新闻表示,这项工作初步证明了基因编辑的成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和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将会促进和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的发展。

除了艾滋与白血病,这项技术有潜力攻克多种复杂病症。

邓宏魁认为,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有望为艾滋病、镰刀型贫血、血友病、β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这也是对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的一种鼓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Satish Pillai博士表示,这让CRISPR领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让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前景一片光明。

而在BioArt的报道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讲席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终身教授程临钊表示,这篇转化型的研究遵守了医学伦理,在技术上也把过去几年的新技术进行了融合,避免了外源DNA的引入,更没有插入干细胞的染色体里面, 在干细胞里面也降低了存在的脱靶效应。

总之,潜力无限,应用前景巨大,离艾滋病功能性治疗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神秘的CRISPR/Cas9

在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邓宏魁等人发表了论文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揭秘了抗艾大法。

这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型传染病,艾滋病毒通过破坏某些类型的白细胞,能削弱机体抗感染和癌症的防御功能,患者多死于严重感染和癌症。

艾滋病毒能彻底摧毁人类免疫功能,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感染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

在HIV入侵免疫细胞的过程中,借助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两种标记蛋白来引路。主要有两种蛋白,一是CD4(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另一种就是CCR5(趋化因子受体5或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也称为CD195)。

这就是关键之处,如果编码CD4或者CCR5蛋白的基因发生功能突变,则艾滋病毒无法感染CD4+T淋巴细胞,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没有那么大伤害了。

这也是邓宏魁团队的切入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7年,邓宏魁等人找到同时患有艾滋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名27岁男性病患,通过CRISPR/Cas9系统,在CD34+ HSPC细胞进行CCR5基因的CRISPR编辑。

  CCR5(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据《CRISPR/Cas9系统研究进展》综述中显示,CRISPR/Cas9系统比传统的基因编辑组技术更易用、低成本。

其作用原理为,sgRNA通过自身的Cas9把手与Cas9蛋白形成Cas9-sgRNA复合体,Cas9-sgRNA复合体中sgRNA的碱基互补配对区序列与目标基因的靶序列进行配对结合,Cas9利用自身的核酸内切酶活性对目标DNA序列进行切割。

随后,研究人员将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行观察。

“完全缓解”

实验有效。

论文结果显示,CD34+细胞上的CCR5基因敲除效率达到了实现了17.8%。

移植后4周,患者白血病处于完全缓解状态。

根据国际通用的RECIST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是指所有目标病灶和非目标病灶均消失,且肿瘤标志物正常,是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治疗疾病评价最好的一级。

研究人员又进行了19个月的后续观察,发现在此期间,患者的白血病一直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供者型细胞完全嵌合。

研究人员给这位患者进行过短暂的停药测试,结果显示,在停药期间,CCR5基因编辑的T细胞表现出一定程度抵御HIV感染的能力。

此前,在19个月的观察中,他们也没有发现基因编辑造成了脱靶或者副作用。

这也说明,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患者体内长期稳定的基因编辑效果,且编辑后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可以长期重建人类造血系统。

对于患者和科研人员来说,这些都是意义重大的好消息。

不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在论文中表示,虽然实现了CRISPR编辑HSPC的成功移植和长期植入,但淋巴细胞中CCR5破坏率仅为约5%,这表明需要进一步研究该方法。

北京青年报报道称,研究团队表示,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提高基因编辑效率及优化移植方案,有望加速基因编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向临床疾病治疗转化的进程。

艾滋对抗赛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开始,人类开始了长达近40年的艾滋攻坚战。

但这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因其变异极其迅速,难以生产特异性疫苗,因此另人类顶级专家也束手无策。

直到2007年,事情发生了转机,第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人出现了,新华社在报道中将其称为“迄今唯一公认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据报道,这位名叫蒂莫西·布朗的病人,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2007年在柏林接受放射疗法和干细胞移植,后来两种疾病均消失。

不过,此后对其他多名患者开展的类似尝试都未获成功。

但却给各国科学家打了针鸡血,开了个好头。

今年,关于艾滋病治疗的研究突破频频出现。

据联合国新闻报道,今年3月,英国一艾滋病毒感染者可能被治愈,而研究本身也登上了Nature。

自2016年,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医生在治疗这名患有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男子时,为他移植了携带罕见突变基因的捐赠者的干细胞。

截止到报道时间,他已经有18个月检测不出艾滋病毒。

类似的喜讯接二连三,还是今年三月,通过干细胞移植方法,一位杜塞尔多夫病人也停止抗艾药物3.5个月了,目前看来也有望被治愈。

7月,基因编辑成功清除小鼠体内HIV病毒的消息也出现了。

在英国《自然·通讯》的论文称,研究人员已经将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与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成功从小鼠基因组中清除了艾滋病病毒,向治愈人类艾滋病迈进一步。

人类离完全战胜艾滋的距离,已经越来越短了。

中国研究团队

在抗击艾滋病方面,中国研究人员这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个项目受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及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支持。

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共有三位,分别为北大邓宏魁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教授及北京佑安医院吴昊教授。

 邓宏魁(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邓宏魁是CCR5的发现者,其在纽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发现了CC-CKR-5(即CCR5),成为此领域的开山前辈。

徐磊和王军博士、博士生刘宇林和谢良福是论文的共同一作。

遗憾的是,一些研究者再也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研究的无限潜力了。

本论文通讯作者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领军人物,全军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307医院)教授陈虎,已经于今年7月24日突然离世。

攻克艾滋病是陈虎一大未完成心愿。此前他曾有言,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把现代文明成果应用在病人身上,病人才有可能摆脱死神的纠缠。

逝者安息。

参考资料: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0951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http://news.cctv.com/2019/09/14/ARTIX7WxDZ4bp21xhSCyfsTE190914.shtml

https://new.qq.com/omn/20190912/20190912A0PSZ600.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628210/answer/821316995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17426

https://www.medpagetoday.com/hivaids/hivaids/82094

AI社群 | 与优秀的人交流

AI内参 | 关注行业发展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喜欢就点「在看」吧 !

首例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北大邓宏魁参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相关推荐

  1. Nature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公布:瑞典气候女孩、北大邓宏魁、谷歌量子计算领导者上榜...

    赖可 综合编译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Nature一年一度的十大科学人物出炉! 每年,杂志选出一年中最重要科学时刻中发挥作用的个人. 他们可能取得了惊人的发现,引起人们对关键问题 ...

  2.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

    最近有一例劲爆的新闻:新生婴儿通过基因编辑永久免疫艾滋病. 基因操作其实不是什么新技术,我们高中就学过基因操作的基本概念. 我们都早已知道这项技术.更有实例: 崔永元猛怼的转基因 崔永元并不是说这项技 ...

  3. 北大生命学院邓宏魁课题组最新成果:建立全新胰岛移植策略,解决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关键难题...

    编者按 2023年1月9日,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研究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彭小忠教授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题为"Implantation underne ...

  4. 人类首个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历史伦理最终会站在哪一边?

    2018 年 11 月 26 日,赶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经于 11 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

  5. 疑点重重,细思极恐!基因编辑婴儿背后牵扯诸多谜团

    被一个个戳破的"谎言",谁能为贺建奎证明? 昨日(11月26日),人民网报道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新闻,一时之间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研究者贺建奎被推上风口浪尖. 舆论之后更多 ...

  6. 贺建奎给自己做了三次“基因编辑”:想当中国爱因斯坦,却变成生物狂人

    晓查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让事件"主角"贺建奎成为国内外舆论中心. 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疑点: 贺建奎曾经表 ...

  7. 对于“基因编辑”,NLP告诉你普通大众关心的是什么

    "一对基因经过修改的双胞胎婴儿已于11月健康诞生,基因编辑使她们将来可能具有天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 ...

  8. 超速行驶的基因编辑,终于有了“刹车”装置

    基因编辑技术,想必大伙都不陌生啦. 去年沸沸扬扬的贺建奎"改造双胞胎女婴"事件,谴责声言犹在耳.不过,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类对"上帝之手"的向往.事实上,高光过 ...

  9. 国际基因编辑科技发展报告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作者:贾晓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摘要:以特异性的改变遗传物质靶向基因序列为目标的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围绕基因编辑的相关领域研究和人物事件连续多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自定义弹窗,Android自定义弹窗
  2. day16T2改错记
  3. 无线通信原理及协议栈(ZigBee、蓝牙等)解析
  4. ++ 优化 频繁new_Java性能优化的50个细节,我必须分享给你!
  5. linux网络编程、socket编程
  6. pyecharts简单使用
  7. 周计划1[7.22~7.28]
  8. 你做过的第一次事情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9. 如何看待夸克,酷狗概念版等简洁型软件?
  10. Redis的数据类型及其常用命令
  11. [版本1.11.4已修复]简书安卓UI界面Bug:主界面消失
  12. 语音对话机器人,百行Python代码就能轻松实现
  13. SAP Pa studay,Material master
  14. vue-element-admin 项目更换浏览器图标与标头
  15. 如何更改HomePod使用的Apple ID?
  16. 路透社:大众与江淮计划在合肥投资50.6亿元建新电动汽车工厂
  17. 惠普笔记本苹果w10双系统_苹果macbook pro安装win10双系统的方法
  18. SQL --子查询与临时表
  19. css:字母hover文字加粗,盒子变宽,导致文字列表抖动
  20. python获取发送到手机的短信,使用python将短信更新发送到手机

热门文章

  1. [原创]浅谈对华为34岁以上员工“退休”
  2. LAMP平台部署及应用
  3. SAP WORK FLOW
  4. 用“ul+li”及css制作韩国风格菜单
  5. 数据库授予用户增删改查的权限的语句_软件测试之浅谈数据库技术概述
  6. 笔记本电脑投屏到电视_Thinkpad笔记本PC无线连接电视或投影机,性能稳定的商用投屏解决方案...
  7. 极客大挑战2020_五省同燃,千人开赛。2020年全国轮滑大联动暨MX名星轮滑伴我行城市轮滑挑战赛——扬州站、襄阳站、南宁站、潍坊站、沈阳站完美收官...
  8. eolinker开源版5_开源土豪沉金版空气质量检测仪AirWolf
  9. Unity 4.x 2D游戏开发基础教程
  10. 重庆事业单位计算机职称评定,看效果 | 重庆事业单位改革 职称评定不再“终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