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什么是sizeof
二、sizeof用法
三、基本数据类型的sizeof
四、复杂数据类型的sizeof及其数据对齐问题
五、class类型的sizeof特别探讨
六、总结

一、什么是sizeof

首先看一下sizeof在msdn上的定义:

The sizeof keyword gives the amount of storage, in bytes, associated with a variable or a type (including aggregate types). This keyword returns a value of type size_t.

看到return这个字眼,是不是想到了函数?错了,sizeof不是一个函数,你见过给一个函数传参数,而不加括号的吗?sizeof可以,所以sizeof不是函数。网上有人说sizeof是一元操作符,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sizeof更像一个特殊的宏,它是在编译阶段求值的。举个例子:

1 cout<<sizeof(int)<<endl; //32位机上int长度为4
2 cout<<sizeof(1==2)<<endl; //== 操作符返回bool类型,相当于 cout<<sizeof(bool)<<endl;
3

在编译阶段已经被翻译为:

1 cout<<4<<endl;
2 cout<<1<<endl;

这里有个陷阱,看下面的程序:

1 inta =0;
2 cout<<sizeof(a=3)<<endl;
3 cout<<a<<endl;

输出为什么是4,0而不是期望中的4,3???就在于sizeof在编译阶段处理的特性。由于sizeof不能被编译成机器码,所以sizeof作用范围内,也就是()里面的内容也不能被编译,而是被替换成类型。=操作符返回左操作数的类型,所以a=3相当于int,而代码也被替换为:

int a = 0;
cout<<4<<endl;
cout<<a<<endl;

1 cout <<sizeof("abcd") <<endl;//5

"abcd"返回是字符串类型

所以,sizeof是不可能支持链式表达式的,这也是和一元操作符不一样的地方。

结论:不要把sizeof当成函数,也不要看作一元操作符,把他当成一个特殊的编译预处理。

二、sizeof的用法

sizeof有两种用法:
  
    (1)sizeof(object) 或 sizeof object 
    也就是对对象使用sizeof,也可以写成sizeof object 的形式。例如:

(2)sizeof(typename)
    也就是对类型使用sizeof,注意这种情况下写成sizeof typename是非法的。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1 inti =2;
2 cout<<sizeof(i)<<endl; //sizeof(object)的用法,合理
3 cout<<sizeofi<<endl; //sizeof object的用法,合理
4 cout<<sizeof2<<endl; //2被解析成int类型的object, sizeof object的用法,合理
5 cout<<sizeof(2)<<endl; //2被解析成int类型的object, sizeof(object)的用法,合理
6 cout<<sizeof(int)<<endl;//sizeof(typename)的用法,合理
7 cout<<sizeofint<<endl; //错误!对于操作符,一定要加()

可以看出,加()是永远正确的选择。

结论:不论sizeof要对谁取值,最好都加上()。

三、基本数据类型的sizeof

(1)C++内置数据类型

32位C++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bool char short int(short) int long int(long) float double long double
sizeof 1 1 2 4 4 4 8 10

char,short int(short),int,long int(long),float,double, long double大小分别是:1,2,4,4,4,8, 10。

考虑下面的代码:

1 cout<<sizeof(unsigned int) ==sizeof(int)<<endl; //相等,输出 1

unsigned影响的只是最高位bit的意义,数据长度不会被改变的。

结论:unsigned不能影响sizeof的取值。

(2)自定义数据类型

typedef可以用来定义C++自定义类型。考虑下面的问题:

1 typedef shortWORD;
2 typedef longDWORD;
3 cout<<(sizeof(short) ==sizeof(WORD))<<endl; //相等,输出1
4 cout<<(sizeof(long) ==sizeof(DWORD))<<endl; //相等,输出1

结论:自定义类型的sizeof取值等同于它的类型原形。

(3)函数类型

考虑下面的问题:

1 intf1(){return0;};
2 doublef2(){return0.0;}
3 voidf3(){}

5 cout<<sizeof(f1())<<endl; //f1()返回值为int,因此被认为是int
6 cout<<sizeof(f2())<<endl; //f2()返回值为double,因此被认为是double
7 cout<<sizeof(f3())<<endl; //错误!无法对void类型使用sizeof
8 cout<<sizeof(f1)<<endl;  //错误!无法对函数指针使用sizeof   
9 cout<<sizeof*f2<<endl;  //*f2,和f2()等价,因为可以看作object,所以括号不是必要的。被认为是double
10

结论:对函数使用sizeof,在编译阶段会被函数返回值的类型取代

(4)、指针问题

考虑下面问题:

cout<<sizeof(string*)<<endl; // 4
cout<<sizeof(int*)<<endl; // 4
cout<<sizof(char****)<<endl; // 4

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指针,大小都是4的,因为指针就是32位的物理地址。

结论:只要是指针,大小就是4。(64位机上要变成8也不一定)。

C++中的指针表示实际内存的地址。和C不一样的是,C++中取消了模式之分,也就是不再有small,middle,big,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flat。flat模式采用32位实地址寻址,而不再是c中的 segment:offset模式。举个例子,假如有一个指向地址 f000:8888的指针,如果是C类型则是8888(16位, 只存储位移,省略段),far类型的C指针是f0008888(32位,高位保留段地址,地位保留位移),C++类型的指针是f8888(32位,相当于段地址*16 + 位移,但寻址范围要更大)。

(5)、数组问题

考虑下面问题:

1 chara[] ="abcdef";
2 charb[] ={'a', 'b', 'c', 'd', 'e', 'f'};
3 intc[20] ={3, 4};
4 chard[2][3] ={"aa", "bb"};


7 cout<<sizeof(a)<<endl; //7, 表示字符串
8 cout<<sizeof(b)<<endl; //6, 仅表示字符数组
9 cout<<sizeof(c)<<endl; //80
10 cout<<sizeof(d)<<endl; //611
1   cout <<sizeof(*a) <<endl;//1
2  cout <<sizeof(*b) <<endl;//1
3   cout <<sizeof(*c) <<endl;//4
4   cout <<sizeof(*d) <<endl;//3

特别如果字符数组表示字符串的话,数组末自动插入的'\0',在sizeof时不能遗漏

数组a的大小在定义时未指定,编译时给它分配的空间是按照初始化的值确定的,也就是7。c是多维数组,占用的空间大小是各维数的乘积,也就是6。可以看出,数组的大小就是他在编译时被分配的空间,也就是各维数的乘积*数组元素的大小。

结论:数组的大小是各维数的乘积*数组元素的大小。

这里有一个陷阱:

1 int*d =newint[10];

3 cout<<sizeof(d)<<endl; //4

d是我们常说的动态数组,但是他实质上还是一个指针,所以sizeof(d)的值是4。

再分析下面的多维数组问题:

1 double*(*a)[3][6];

3 cout<<sizeof(a)<<endl;  //4
4 cout<<sizeof(*a)<<endl;  //72
5 cout<<sizeof(**a)<<endl; //24
6 cout<<sizeof(***a)<<endl; //4
7 cout<<sizeof(****a)<<endl; //8

很费解的多维数组定义,改用typedef定义如下:

1 typedef (double*) ArrType [3][6];
2 ArrType *a;

现在是不是很清晰了?(关于typedef用法的探讨,请见文章)

1typedef (double*) ArrType [3][6];
2    ArrType *a;
3
4    cout <<sizeof(a) <<endl;//4
5cout <<sizeof(*a) <<endl;//double * [3][6] : 3*6*sizeof(double *) = 72 
6cout <<sizeof(**a) <<endl;//double * [6] :  6*sizeof(double *) = 24
7cout <<sizeof(***a) <<endl;//sizeof(double *) = 4
8cout <<sizeof(****a) <<endl;//sizeof(double) = 8

a是一个很奇怪的定义,他表示一个指向 double*[3][6]类型数组的指针,此3×6数组中存储的是指向double的指针。既然是指针,所以sizeof(a)就是4

既然a是指向double*[3][6]类型的指针:
   *a就表示一个double*[3][6]的多维数组类型,因此sizeof(*a)=3*6*sizeof(double*)=72。
   **a表示一个double*[6]类型的数组,所以sizeof(**a)=6*sizeof(double*)=24。
   ***a就表示其中的第一个元素,也就是double*了,所以sizeof(***a)=4。
   ****a,就是一个double了,所以sizeof(****a)=sizeof(double)=8

(6)、向函数传递数组的问题。

考虑下面的问题: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namespacestd;

4 intSum(inti[])
5 {
6 intsumofi =0;
7 for(intj =0; j <sizeof(i)/sizeof(int); j++) //实际上,sizeof(i) = 4
8 {
9 sumofi +=i[j];
10 }
11 returnsumofi;
12 }
13 
14 intmain()
15 {
16 intallAges[6] ={21, 22, 22, 19, 34, 12};
17 cout<<Sum(allAges)<<endl;
18 system("pause");
19 return0;
20 }
21 
22

Sum的本意是用sizeof得到数组的大小,然后求和。但是实际上,传入自函数Sum的,只是一个int 类型的指针,所以sizeof(i)=4,而不是24,所以会产生错误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使是用指针或者引用。

使用指针的情况:

1 intSum(int(*i)[6])
2 {
3 intsumofi =0;
4 for(intj =0; j <sizeof(*i)/sizeof(int); j++) //sizeof(*i) = 24
5 {
6 sumofi +=(*i)[j];
7 }
8 returnsumofi;
9 }
10 
11 intmain()
12 {
13 intallAges[] ={21, 22, 22, 19, 34, 12};
14 cout<<Sum(&allAges)<<endl;
15 system("pause");
16 return0;
17 }
18 
19

在这个Sum里,i是一个指向i[6]类型的指针,注意,这里不能用int Sum(int (*i)[])声明函数,而是必须指明要传入的数组的大小,不然sizeof(*i)无法计算。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再通过sizeof来计算数组大小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此时大小是指定为6的。

使用引用的情况和指针相似:

1 intSum(int(&i)[6])
2 {
3 intsumofi =0;
4 for(intj =0; j <sizeof(i)/sizeof(int); j++)
5 {
6 sumofi +=i[j];
7 }
8 returnsumofi;
9 }
10 
11 intmain()
12 {
13 intallAges[] ={21, 22, 22, 19, 34, 12};
14 cout<<Sum(allAges)<<endl;
15 system("pause");
16 return0;
17 }
18

这种情况下sizeof的计算同样无意义,所以用数组做参数,而且需要遍历的时候,函数应该有一个参数来说明数组的大小,而数组的大小在数组定义的作用域内通过sizeof求值。因此上面的函数正确形式应该是: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namespacestd;

4 intSum(int*i, unsigned intn)
5 {
6 intsumofi =0;
7 for(intj =0; j <n; j++)
8 {
9 sumofi +=i[j];
10 }
11 returnsumofi;
12 }
13 
14 intmain()
15 {
16 intallAges[] ={21, 22, 22, 19, 34, 12};
17 cout<<Sum(i, sizeof(allAges)/sizeof(int))<<endl;
18 system("pause");
19 return0;
20 }
21 
22

(7)、C风格字符串与C++风格字符串类(String)的sizeof和strlen

考虑下面的问题:

1 #include <string>
2 usingnamespacestd;

4 chara[] ="abcdef";
5 charb[20] ="abcdef";
6 strings ="abcdef";

8 cout<<strlen(a)<<endl;  //6,字符串长度
9 cout<<sizeof(a)<<endl;  //7,字符串容量
10 cout<<strlen(b)<<endl;  //6,字符串长度
11 cout<<sizeof(b)<<endl;  //20,字符串容量
12 //cout<<strlen(s)<<endl;  //错误!s不是一个字符指针。
13 cout<<sizeof(s)<<endl;  //16, 这里不代表字符串的长度,而是string类的大小
14 
15 a[1] ='\0';
16 cout<<strlen(a)<<endl;  //1
17 cout<<sizeof(a)<<endl;  //7,sizeof是恒定的,因为是前面已经固定分配过7个单元,虽然现在字符串变为空串
18

记住:String是class类型。(关于class类型的sizeof请参见第五节)

strlen是寻找从指定地址开始,到出现的第一个0之间的字符个数,他是在运行阶段执行的,而sizeof是得到数据的大小,在这里是得到字符串的容量。所以对同一个对象而言,sizeof的值是恒定的。string是C++类型的字符串,他是一个类,所以sizeof(s)表示的并不是字符串的长度,而是类string的大小。strlen(s)根本就是错误的,因为strlen的参数是一个字符指针,如果想用strlen得到s字符串的长度,应该使用sizeof(s.c_str()),因为string的成员函数c_str()返回的是字符串的首地址。实际上,string类提供了自己的成员函数来得到字符串的容量和长度,分别是Capacity()和Length()。string封装了常用了字符串操作,所以在C++开发过程中,最好使用string代替C类型的字符串。

STL中的String类:
   string的sizeof和平台相关的,string类最简单的可以近似认为是包含两个数据成员:char *指针成员( 表示字符数组)和 int成员(表示字符串长度)。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定义的,可能还有其他数据成员,如编译器插入指针vptr等。因此根据不同的实现,可以查看String类的定义中如何定义。比如在我现在机器上,sizeof(string) = 16

四、复杂数据类型中sizeof及其数据对齐问题

(1)、union的sizeof问题与cpu的对界

考虑下面问题:(默认对齐方式)

1 union u //8对齐
2 {
3 doublea;
4 intb;
5 };

7 union u2 //4对齐
8 {
9 chara[13];
10 intb;
11 };
12 
13 union u3 //1对齐
14 {
15 chara[13];
16 charb;
17 };
18 
19 cout<<sizeof(u)<<endl;  //8
20 cout<<sizeof(u2)<<endl;  //16
21 cout<<sizeof(u3)<<endl;  //13

都知道union的大小取决于它所有的成员中,占用空间最大的一个成员的大小。所以对于u来说,大小就是最大的double类型成员a了,所以sizeof(u)=sizeof(double)=8。但是对于u2和u3,最大的空间都是char[13]类型的数组,为什么u3的大小是13,而u2是16呢?关键在于u2中的成员int b。由于int类型成员的存在,使u2的对齐方式变成4(4字节对齐),也就是说,u2的大小必须在4的对界上,所以占用的空间变成了16(最接近13的对界)。

结论:复合数据类型,如union,struct,class的对齐方式为成员中对齐方式最大的成员的对齐方式。

编译器对界:
    首先解释下CPU对界问题,32的C++采用8位对界来提高运行速度,所以编译器会尽量把数据放在它的对界上以提高内存命中率。
   通过程序可以改变编译器对界,使用#pragma pack(x)宏可以改变编译器的对界方式,默认是8。
    编译器对界与实际对界判决原则:
   C++固有类型的对界取编译器对界方式(默认或指定)与自身大小中较小的一个.
   例如,指定编译器按2对界,int类型的大小是4,则int的对界为2和4中较小的2。
   在默认的对界方式下,因为几乎所有的数据类型都不大于默认的对界方式8(除了long double),所以所有的固有类型的对界方式可以认为就是类型自身的大小。

更改一下上面的程序:

1 #pragma pack(2)
2 union u2
3 {
4 chara[13];
5 intb;
6 };

8 union u3
9 {
10 chara[13];
11 charb;
12 };
13 #pragma pack(8)
14 
15 cout<<sizeof(u2)<<endl;  //14
16 cout<<sizeof(u3)<<endl;  //13

由于手动更改对界方式为2,所以int的对界也变成了2,u2的对界取成员中最大的对界,也是2了,所以此时sizeof(u2)=14。

结论:C++固有类型的对界取编译器对界方式与自身大小中较小的一个。

(2)、struct的sizeof问题

因为对齐问题使结构体的sizeof变得比较复杂,看下面的例子:(默认对齐方式下)

1 structs1
2 {
3 chara;
4 doubleb;
5 intc;
6 chard; 
7 };

9 structs2
10 {
11 chara;
12 chard;
13 intc;
14 doubleb;
15 };
16 
17 cout<<sizeof(s1)<<endl; //24
18 cout<<sizeof(s2)<<endl; //16

这里数据对齐与struct中元素的顺序相关. 上面例子中只是改变了struct中成员的定义顺序

同样是两个char类型,一个int类型,一个double类型,但是因为对界问题,导致他们的大小不同。
   计算结构体大小可以采用元素摆放法,我举例子说明一下:首先,CPU判断结构体的对界,根据上一节的结论,s1和s2的对界都取最大的元素类型,也就是double类型的对界8。然后开始摆放每个元素。
    对于s1,首先把a放到8的对界,假定是0,此时下一个空闲的地址是1,但是下一个元素d是double类型,要放到8的对界上,离1最接近的地址是8了,所以d被放在了8,此时下一个空闲地址变成了16,下一个元素c的对界是4,16可以满足,所以c放在了16,此时下一个空闲地址变成了20,下一个元素d需要对界1,也正好落在对界上,所以d放在了20,结构体在地址21处结束。由于s1的大小需要是8的倍数,所以21-23的空间被保留,s1的大小变成了24。

对于s2,首先把a放到8的对界,假定是0,此时下一个空闲地址是1,下一个元素的对界也是1,所以b摆放在1,下一个空闲地址变成了2;下一个元素c的对界是4,所以取离2最近的地址4摆放c,下一个空闲地址变成了8,下一个元素d的对界是8,所以d摆放在8,所有元素摆放完毕,结构体在15处结束,占用总空间为16,正好是8的倍数。

   总结:这里计算sizeof既要考虑数据对齐(整体上最大元素的size对齐,满足之后还要满足struct中其他元素的对齐),又要考虑最节约存储空间的原则。

(3)、嵌套struct类定义中的sizeof

这里有个陷阱,对于结构体中的结构体成员,不要认为它的对齐方式就是他的大小,看下面的例子:

1 structs1
2 {
3 chara[8];
4 };

6 structs2
7 {
8 doubled;
9 };
10 
11 structs3
12 {
13 s1 s;
14 chara;
15 };
16 
17 structs4  //s1为1对齐,大小为8
18 {
19 
20 s1 s;
21 doubled;
22 };
23 
24 structs5
25 {
26 s2 s;
27 chara; 
28 };
29 
30 
31 
32 cout <<sizeof(s1) <<endl; //8
33 cout <<sizeof(s2) <<endl; //8
34 cout <<sizeof(s3) <<endl; //9
35 cout <<sizeof(s4) <<endl; //16
36 cout <<sizeof(s5) <<endl; //16

再考虑:

1 structs1
2 {
3 chara[9];
4 };

6 structs2
7 {
8 doubled;
9 };
10 
11 structs3
12 {
13 s1 s;
14 chara;
15 };
16 
17 structs4 //s1为1对齐,大小为9
18 {
19 
20 s1 s;
21 doubled;
22 };
23 
24 structs5
25 {
26 s2 s;
27 chara; 
28 };
29 
30 
31 
32 cout <<sizeof(s1) <<endl; //9
33 cout <<sizeof(s2) <<endl; //8
34 cout <<sizeof(s3) <<endl; //10
35 cout <<sizeof(s4) <<endl; //24
36 cout <<sizeof(s5) <<endl; //16

s1和s2大小虽然都是8,但是s1的对齐方式是1,s2是8(double),所以在s3和s4中才有这样的差异。

所以,在自己定义结构体的时候,如果空间紧张的话,最好考虑对齐因素来排列结构体里的元素。

(4)、位域结构体中的对齐问题。
               
    在结构体和类中,可以使用位域来规定某个成员所能占用的空间,所以使用位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结构体占用的空间。不过考虑下面的代码:

1 structs1
2 {
3 inti: 8;
4 intj: 4;
5 doubleb;
6 inta:3;
7 };

9 structs2
10 {
11 inti;
12 intj;
13 doubleb;
14 inta;
15 };
16 
17 structs3
18 {
19 inti;
20 intj;
21 inta;
22 doubleb;
23 };
24 
25 structs4
26 {
27 inti: 8;
28 intj: 4;
29 inta:3;
30 doubleb;
31 };
32 
33 structs4
34 {
35 doubleb;
36 inti: 8;
37 intj: 4;
38 inta:3;
39 };
40 
41 cout<<sizeof(s1)<<endl;  //24
42 cout<<sizeof(s2)<<endl;  //24
43 cout<<sizeof(s3)<<endl;  //24
44 cout<<sizeof(s4)<<endl;  //16
45 cout<<sizeof(s5)<<endl;  //16

可以看到,有double存在会干涉到位域(sizeof的算法参考上一节),所以使用位域的的时候,最好把float类型和double类型放在程序的开始或者最后。不要让double干扰你的位域

五、类class 中的sizeof特别探讨
   
   写在前面,本节假设你看过《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如果没有,最好了解类与对象在内存中map问题

这里引用《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中的对象模型的内存镜像图:

(一)不考虑继承关系(单继承、多继承、虚继承等)
  (1)不带virtual函数时
            
        空类:

1 classA
2 {

4 };

6 cout <<sizeof(A) <<endl; //1

空类总是返回1

1 classB {
2 private:
3 intvalue;
4 doublea;
5 public:

7 };

9 cout <<sizeof(B) <<endl; //16

和struct一样,也要考虑对齐问题,以及成员的顺序
   因为成员函数不会分配空间,所以sizeof时只计算数据成员的大小
        
  (2)带virtual函数时
            单继承情况下,只要class中存在virtual函数,编译器在编译时就会自动插入一个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vptr(大小为4字节). 不同的编译器vptr插入的位置可能不同,VC编译器插入vptr的位置一般是数据成员开始。

下例在MinGW Develper Studio2.05(gcc)下编译,VC 6.0编译器下结果为24  24,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

1 classA
2 {
3 public:
4 virtualvoidfoo() {}
5 private:
6 intm1;
7 doublem2;
8 };

10 classB
11 {
12 public:
13 virtualvoidfoo() {}
14 private:
15 doublem2;
16 intm1;
17 };
18 
19 
20 cout <<sizeof(A) <<endl; //16
21 cout <<sizeof(B) <<endl; //24

(3)带static成员时

1 classA {
2 private:
3 intvalue;
4 doublea;
5 staticintCST;
6 public:
7 };

9 cout <<sizeof(A) <<endl; //16

因为static成员是分配在全局区为类的所有对象共享(VC编译器可能为了方便将其放入文字常量表), sizeof时不应该计入sttic成员

(二)继承关系下
   (1)单继承情况下
              总体上讲, 派生类中需要考虑基类子类型(subtype)的问题,派生对象要考虑基类子对象的问题。

1 classA
2 {
3 public:

5 private:
6 intm1;
7 doublem2;
8 };

10 classB : publicA
11 {
12 public:
13 
14 private:
15 intm3;
16 };
17 
18 cout <<sizeof(A) <<endl; //16
19 cout <<sizeof(B) <<endl; //24

同样,要考虑陷阱:基类对齐字节不等于大小,如下例:

1 classA
2 {
3 public:

5 private:
6 charm1[8];

8 };

10 classB : publicA
11 {
12 public:
13 
14 private:
15 charm3;
16 };
17 
18 cout <<sizeof(A) <<endl; //8
19 cout <<sizeof(B) <<endl; //9
1 classA
2 {
3 public:

5 private:
6 charm1[9];

8 };

10 classB : publicA
11 {
12 public:
13 
14 private:
15 intm3;
16 };
17 
18 cout <<sizeof(A) <<endl; //9
19 cout <<sizeof(B) <<endl; //16

同样道理,如果一直继承下去,考虑的问题同上。有虚函数不要忘记vptr指针

C++ sizeof 使用规则及陷阱分析【转】相关推荐

  1. 【c++】【转】C++ sizeof 使用规则及陷阱分析

    http://www.cnblogs.com/chio/archive/2007/06/11/778934.html sizeof不是函数,更像一个特殊的宏,它是在编译阶段求值得.sizeof作用范围 ...

  2. 详解34家银行对公账号编码规则及其编码分析

    1.工商银行 账号位数19位: 地区代码4位(13为安徽)+网点号4位+账户性质应用号2位(09基本户,19一般户,29专户,39临时户)+账号顺序号7位+校验码2位 编码分析攻略: 中国工商银行对公 ...

  3. 机器学习一百天-day3多元线性回归及虚拟变量陷阱分析

    机器学习一百天-day3多元线性回归及虚拟变量陷阱分析 一,数据预处理 导入数据集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dataset = pd.read_cs ...

  4. 指针的大小--sizeof问题和sizeof使用规则

    1.什么是sizeof 首先看一下sizeof在msdn上的定义: The sizeof keyword gives the amount of storage, in bytes, associat ...

  5. java getdelay_java中DelayQueue的一个使用陷阱分析

    最近工作中有接触到DelayQueue,网上搜索资料的时候发现一篇文章谈到DelayQueue的坑.点击打开链接 文中已经总结了遇到坑的地方,还有解决方案.不过我第一眼看一下没弄明白为什么,所以翻了翻 ...

  6. concat效率 mysql_MySQL统计函数GROUP_CONCAT使用陷阱分析

    本文实例分析了MySQL统计函数GROUP_CONCAT使用中的陷阱.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最近在用MySQL做一些数据的预处理,经常会用到group_concat函数,比如类似下面一条语 ...

  7. mysql round不四舍五入_MySQL中ROUND函数进行四舍五入操作陷阱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MySQL中ROUND函数进行四舍五入操作陷阱.,具体如下: 在MySQL中, ROUND函数用于对查询结果进行四舍五入,不过最近使用ROUND函数四舍五入时意外发现并没有预期的那样,本 ...

  8. linux nat源码分析,Linux下NAT/NAPT规则源码分析

    前面有一篇文章分析了为什么在PREROUTING做DNAT对本地连接不起作用?本文再紧接着上文,深入分析一下NAT/NAPT的规则. 事情的起因要从上的那篇的文章说起,因为我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也是做P2 ...

  9. linux网卡命名规则变为eno分析?

    起因:自己装了最新版本的ubunt发行版,今天发现无法上网,在解决联网故障时发现网卡不再是传统的eth0的方式,本机显示为eno1.奇了个怪了,纳了个闷了,google一探究竟! 查看本机ubuntu ...

最新文章

  1. 2021年春季学期-信号与系统-第八次作业参考答案-第九小题
  2. fckeditor 数据库 取值 显示
  3. hp 服务器系统无法启动不了怎么办,HP Elite X2 1011 G1 笔记本电脑 - 电脑无法启动至预启动执行环境...
  4. java4_Java 4
  5. Probabilist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6. C语言 -- 字符串中根据特定字符(串)分割
  7. 用C++实现可重用的数学例程
  8. NumPy Beginner's Guide 2e 带注释源码 五、处理 NumPy 矩阵和 ufunc
  9. 60-330-000-使用-窗口TopN分析与实现
  10. 读书笔记 - js高级程序设计 - 第四章 变量 作用域 和 内存问题
  11. c++ ANSI、UNICODE、UTF8互转
  12. Jquery学习 -千锋学习
  13. Android串口示波器,解读一个超赞的开源串口虚拟示波器项目
  14. 致远OA_0day批量植Cknife马一步到位
  15. JDY-24M 超级 BLE 蓝牙模块——理解与实践
  16. 安装mosek并配置到matlab
  17. 执行Hive SQL时报错:Map operator initialization failed
  18. 基于DEM的GIS水文分析——河网与集水区域的提取
  19. 【R语言】常用的R语言数据挖掘包
  20. can收发器 rx_CANOpen系列教程03_CAN收发器功能、原理及作用

热门文章

  1. 首个卡车全栈自动驾驶系统发布:嬴彻轩辕!年内量产上路
  2. 高颜值的神经网络可视化工具:3D、彩色、可定制,还能可视化参数重要性 | 开源...
  3. 这50位青年科学家,腾讯每人给300万
  4. mormot支持websocket
  5. scala简单学习---1
  6. MobileNet教程(2):用TensorFlow搭建安卓手机上的图像分类App
  7. mac navicat premium 使用技巧
  8. 2017 年 VR 将走的 3 个方向 你更认可哪一个?
  9. 完美解决 IOS系统safari5.0 浏览器页面布局iframe滚动栏失效问题
  10. 【Alpha】Daily Scrum Meeting第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