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Java编程基础
实验1-1 随机点名器
一、实验描述
1、 任务描述
编写一个随机点名的程序,使其能够在全班同学中随机点中某一名同学的名字。随机点名器具备3个功能,包括存储全班同学姓名、总览全班同学姓名和随机点取其中一人姓名。比如随机点名器首先分别向班级存入张飞、刘备和关羽这3位同学的名字,然后总览全班同学的姓名,打印出这3位同学的名字,最后在这3位同学中随机选择一位,并打印出他的名字,至此随机点名成功。
2、 任务目标
学会分析“随机点名器”任务实现的逻辑思路。
能够独立完成“随机点名器”的源代码编写、编译及运行。
能够根据“随机点名器”程序功能的不同,将功能封装到不同的方法中。
能够使用数组解决多个同学姓名的存储问题。
掌握方法和数组的使用。

3、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在存储同学姓名时,如果对每一个同学都定义一个变量进行姓名存储,则会出现过多孤立的变量,很难一次性将全部数据持有。此时,可以使用数组解决多个数据的存储问题。创建一个可以存储多个同学姓名的数组,打算存几个同学姓名就创建相应长度的数组。
(2)键盘输入同学姓名,将输入的姓名依次赋值给数组各元素,此时便存储了全班同学姓名。键盘输入需要使用Scanner 类,以下代码能够从键盘输入中读取一个字符串: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c= sc.next();
(3)对数组进行遍历,打印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值,即实现了对全班每一位同学姓名的总览;
(4)根据数组长度,获取随机索引,例如数组长度为3,则获取的随机索引只能在0~2之间,通过随机索引获取数组中的姓名,该姓名也就是随机的姓名。获取随机索引可以使用Random类中的nextInt(int n)方法。
(5)“随机点名器”明确地分为了三个功能,如果将多个独立功能的代码写到一起,则代码相对冗长,可以针对不同的功能将其封装到不同的方法中,将完整独立的功能分离出来,然后只需要在程序的main()方法中调用这3个方法即可。
二、实验实现
随机点名器程序的实现代码

package experiment;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Example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初始化学生数组String[] student = new String[3];initialStudentArray(student);//输入学生printStudentArry(student);//输出学生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while(true){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1进行随机点名,输入0结束");int cnt = sc.nextInt();//2.产生一个随机数(0~学生数-1)int randNum=new Random().nextInt(student.length);//3.输出随机数对应的学生姓名if(cnt == 1)System.out.println("被点到名的同学是:"+student[randNum]);elsebreak;}}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StudentArry(String[] student) {for (int i = 0; i < student.length; i++) {System.out.print(student[i]+" ");}System.out.println();}private static void initialStudentArray(String[] student)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for (int i = 0; i < student.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i+1)+"个学生的姓名:");student[i]=sc.next();}}}

三、实验总结
在文件2-1中,第3542行代码定义了一个initialStudentArray()方法,用于实现存储全班同学姓名的功能,其中通过创建一个String类型的数组student来存储多个同学的姓名,借助Scanner类通过键盘输入的方式输入同学的姓名,并将这些姓名依次存储到数组元素中;第2733行代码定义一个printStudentArry()方法,用于实现总览全班同学姓名的功能,通过遍历数组students的方式打印全班每一位同学的姓名;第21行代码一个random ()方法,用于实现随机点名其中一人的功能,通过Random类的nextInt(intn)方法获取随机索引,然后根据随机索引从数组中获取姓名,这个姓名就是随机点名到的同学姓名。
实验1-2 变量的强制类型转换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 称:变量的类型转换
2、 练习目标
 掌握不同数据类型间的强制类型转换
3、 需求分析
强制类型转换也叫显式类型转换,指的是两种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需要进行显式地声明。例如,两种类型彼此不兼容,或者目标类型取值范围小于源类型,都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编写一个类Example02
2) 在Example02中的main()方法中定义一个int类型的变量i和byte类型的变量b,并将变量i的值赋给变量b
3) 使用println语句打印出变量b的值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2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0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2;byte b=(byte)i;System.out.println(b);}
}

三、实验总结
1、强制类型转换,具体格式如下:
目标类型 变量 = (目标类型)值
2、在对变量进行强制类型转换时,会发生取值范围较大的数据类型向取值范围较小的数据类型的转换,如将一个int类型的数转为byte类型,这样做极容易造成数据精度的丢失。int在内存中占用4个字节。byte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占用1个字节,当将变量i的数据在内存中占的内存大于1个字节时,前面3个高位字节的数据会丢失,数值也会发生改变。

实验1-3 运算符的优先级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运算符的优先级
2、 练习目标
 掌握运算符之间的优先级
3、 需求分析
当使用不同的运算符进行运算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即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进行运算。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编写一个类Example03
2) 在main方法中定义两个int型变量x和y
3) 将表达式3>2*x?x++:–x赋值给y
4) 用输出语句分别输出变量x和y的值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3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0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1,y;y=3>2*x?x++:--x;System.out.println(x+","+y);}
}

三、实验总结
1、本实验中表达式的运算过程如下所示:
1) 在表达式y=3>2*x?x++:–x;中赋值运算符=的优先级最低,所以要先运算=右侧的表达式;
2) ?:为三元运算符,该运算符的优先级较低,要先运算?前面的表达式。
3) 的优先级比>的高,所以3>21为true。按照三元运算符的运算规则表达式等价于y=x++
4) x++的++在后面,所以要先进行其它运算再自增,最后结果为x=2,y=1

2、下表列举了Java中运算符的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优先级 运算符
1 . [] ()
2 ++ – ~ ! (数据类型)
3 * / %
4 + -
5 << >> >>>
6 < > <= >=
7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 += -= <<= >>= >>>= &= ^= |=
3、其实没有必要去刻意记忆运算符的优先级。由于运算符“()”的优先级最高,编写程序时,尽量使用括号“()”来实现想要的运算顺序,以免产生歧义。

实验1-4 if条件语句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if条件语句
2、 练习目标
 掌握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
 了解if条件语句的执行流程
3、 需求分析
if…else if…else语句用于对多个条件进行判断,进行多种不同的处理。本实验使用if…else if…else语句实现判断某月是哪个季节的功能。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编写一个类Example04
2)定义一个变量month用于存储月份。
3)用if条件语句,判断这个月份在哪一个季节并输出结果,如: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
4)由于一年只有12个月,所以要过滤除1-12以外的月份值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4类:

package experiment;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Example0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month;while (true)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月份");month = sc.nextInt();switch (month){case 12:case 1:case 2: System.out.println("这个月在冬季");break;case 3:case 4:case 5: System.out.println("这个月在春季");break;case 6:case 7:case 8: System.out.println("这个月在夏季");break;case 9:case 10:case 11: System.out.println("这个月在秋季");break;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没有这个月份");break;}}}
}

三、实验总结
1、f…else if…else语句用于对多个条件进行判断,进行多种不同的处理。if…else if…else语句具体语法格式如下:
if (判断条件1) {
执行语句1
} else if (判断条件2) {
执行语句2
}

else if (判断条件n) {
执行语句n
} else {
执行语句n+1
}
if…else if…else语句的执行流程如图1-5所示。

图1-5 流程图
2、因为一年只有12个月,所以当month>12时是不符合逻辑的数据,这时会打印“没有这个月份”。在编程过程中,经常要考虑程序在实际环境下是否符合逻辑需求。
3、“||”表示或操作,当运算符两边的操作数任何一边的值为true时,其结果为true,当两边的值都为false时,其结果才为false。所以只要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会被判断为这个季节。
实验1-5 switch条件语句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switch条件语句
2、 练习目标
 熟悉switch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
 了解switch条件语句的特点
3、 需求分析
switch 条件语句也是一种很常用的选择语句,和if条件语句不同,它只能针对某个表达式的值作出判断,从而决定程序执行哪一段代码。本实验使用switch 条件语句实现判断选择题对错的功能。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编写一个类Example05
2)定义一个变量answer用于存储答案选项
3)用switch条件语句判断如果变量answer为B则正确,其它则错误
4)如果变量answer不等于ABCD四个选择则打印“不存在此选项”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5类:

package experiment;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Example0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ar answer;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选项");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answer = in.next().charAt(0);switch (answer) {case 'A':System.out.println("错误");break;case 'B':System.out.println("正确");break;case 'C':System.out.println("错误");break;case 'D':System.out.println("错误");break;default:System.out.println("不存在此选项");}}}
}

三、实验总结
1、switch语句的执行流程是:根据表达式的值查找与其匹配的项,如果有匹配项,则执行该匹配项下面的语句。如果没有匹配项,就会执行default后面的语句。
2、switch关键字后括号内的表达式可以是byte,short,int,char四种类型;在JDK5以后表达式可以是枚举;在.JDK7以后表达式可以是字符串。
3、switch语句只适合判断若干值的情况,不适合判断范围。
4、if和switch都可以判断值的情况,这时应该使用switch语句,因为switch的效率比if语句高。
实验1-6 while循环语句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while循环语句
2、 练习目标
 掌握while循环语句的语法格式和使用
 了解while循环语句的特点
3、 需求分析
while语句会反复地进行条件判断,只要条件成立,{}内的执行语句就会执行,直到条件不成立,while循环才会结束。本实验使用while语句实现统计1-10以内奇数的功能。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编写一个类Example06
2)定义一个变量x为1,用while语句循环条件为x<=10
3)在while循环中,使用表达式x%2判断是否为奇数,如果为奇数,则变量count的值加1。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6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0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1;int count=0;while(x<=10){if(x%2==1)count++;x++;}System.out.println(count);}
}

三、实验总结
1、while循环语句和条件判断语句有些相似,都是根据条件判断来决定是否执行大括号内的执行语句。区别在于,while语句会反复地进行条件判断,只要条件成立,{}内的执行语句就会执行,直到条件不成立,while循环结束。
2、while循环的执行流程如图1-8所示。

图1-8 流程图

实验1-7 for循环语句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for循环语句
2、 练习目标

  • 掌握for循环语句的语法格式和使用
  • 了解for循环语句的特点

3、 需求分析
for循环语句是最常用的循环语句,一般用在循环次数已知的情况下。本实验使用for循环语句计算1+2+3+4+5…+100表达式的结果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编写一个类Example07
2)在该类中定义一个变量sum来存储每次循环整数相加的和。
3)在for循环语句中定义变量x,循环条件为x<=100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7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0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int count = 0;for (int x = 1; x <= 100; x++) {count += x;}System.out.println(count);}
}

三、实验总结
1、在for循环中,for关键字后面()中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初始化表达式、循环条件和操作表达式,它们之间用“;”分隔,{}中的执行语句为循环体。
2、通过序号来具体分析for循环的执行流程。具体如下:
for(① ; ② ; ③){

}
第一步,执行①
第二步,执行②,如果判断结果为true,执行第三步,如果判断结果为false,执行第五步
第三步,执行④
第四步,执行③,然后重复执行第二步
第五步,退出循环

实验1-8 for循环嵌套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循环嵌套
2、 练习目标

  • 掌握循环嵌套的使用和执行顺序

3、 需求分析
在编程过程中,经常需要双重循环或多重循环,这就需要循环语句的嵌套。最常见的循环嵌套就是在for循环中嵌套for循环。为了让初学者熟悉for循环嵌套的使用,本实验将演示如何用for循环嵌套打印由“”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具体要求如下:
 第一个三角形为倒直角三角形,共5行,第一行5个 “
”,一行减少一个,第5行一个“
 将倒直角三角形上下翻转为正直角三角形,第一行1一个“
”,第5行5个“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分析第一个三角形的打印,外层for循环控制行数,初始化表达式从0开始,循环条件为小于5;第一行是5个“
”所以应该内层循环打印5次,初始化表达式从0开始,循环条件为小于5。同理,内层的循环初始化和条件如下所示:
0 1 2 3 4
1 2 3 4
2 3 4
3 4
4
由此可见内层循环的初始化表达式y 与外层的x是相等的,循环条件都是小于5。
2) 分析第二个三角形的打印,第一行1个“”,第二行2个“”…由此可见,内层循环的循环次数与行数是相等的,所以内层循环的y小于或等于外层的x。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8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0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for (int i = 0; i < 5; i++) {for (int j = 5 - i; j >= 1; j--)System.out.print("*");System.out.println();}}
}

三、实验总结
由于嵌套循环程序比较复杂,下面分步骤进行讲解,具体如下:
第一个三角形:
1、 当x=0时,y=0且y<5,循环5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进行换行。
2、 当x=1时,y=1且y<5,循环4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换行。
3、 当x=2时,y=2,循环3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换行。
4、 当x=3时,y=3,循环2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换行。
5、 当x=4时,y=4,循环1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换行。由于x<5所以循环终止,打印结束。
第二个三角形:
1、 当x=0时,y=0且y<=0,循环1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进行换行。
2、 当x=1时,y=0且y<=1,循环2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进行换行。
3、 当x=2时,y=0且y<=2,循环3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进行换行。
4、 当x=3时,y=0且y<=3,循环4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进行换行。
5、 当x=4时,y=0且y<=4,循环5次,完成后返回到外层循环进行换行。由于x<5所以循环终止,打印结束。

实验1-9 方法的定义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方法的定义
2、 练习目标

  • 掌握方法的定义

3、 需求分析
为了减少重复代码编写的问题,Java中可以将具有相同功能的重复代码提取出来,封装成方法。本实验定义一个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四则运算的功能。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编写一个类Example09
2) 定义一个方法siZe,设置三个参数,两个数字为int型,一个符号为char型
3) 在方法中,用if选择语句根据传入的符号参数进行不同的运算
4) 如果传入的符号不包含在加减乘除四个符号中则输出“符号错误”
5) 在main方法中调用方法计算3*0的结果,测试方法是否成功运算出正确结果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09类:

package experiment;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Example09 {public static int siZe(int a, int b, char c) {if (c == '+')return a + b;else if (c == '-')return a - b;else if (c == '*')return a * b;else if (c == '/')return a / b;elseSystem.out.println("符号错误");return 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int a, b;char c;while (true)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2个整数及运算符号");a = in.nextInt();b = in.nextInt();c = in.next().charAt(0);int p = siZe(a, b, c);System.out.println(p);}}
}

三、实验总结
1、在Java中,声明一个方法的具体语法格式如下: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1,参数类型 参数名2,......]){
// 执行语句
return 返回值;
}
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方法中的“参数类型 参数名1,参数类型 参数名2”被称作参数列表,它用于描述方法在被调用时需要接收的参数,如果方法不需要接收任何参数,则参数列表为空,即()内不写任何内容。方法的返回值必须为方法声明的返回值类型,如果方法中没有返回值,返回值类型要声明为void,此时,方法中return语句可以省略。
实验1-10 方法的重载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方法的重载
2、 练习目标

  • 了解重载的定义
  • 掌握方法重载的用法

3、 需求分析
方法重载指的是方法名相同,参数类型或个数不同。本实验通过方法重载的方式实现九九乘法表的打印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编写一个类Example10
2) 在Example10中定义一个带参数的方法print99,该参数用于指定乘法表打印的行数
3) 在Example10中定义一个方法print99,此方法没有参数。
4) 在main方法中分别调用无参方法print99()和有参方法print99(6),测试两个重载的方法print99能否成功打印出符合要求的乘法表。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10类,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10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99(int n){for(int i=1;i<=n;i++){for(int j=1;j<=i;j++){System.out.print(j+" * "+i+" = "+j*i+" ");}System.out.println();}}public static void print99(){System.out.println("该选择下不打印");}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print99(6);print99();}
}

三、实验总结
1、方法的重载是在一个程序中定义多个名称相同的方法,但是参数的类型或个数必须不同。
2、值得注意的是,方法的重载与返回值类型无关,它只有两个条件,一是方法名相同,二是参数个数或参数类型不相同。
实验1-11 一维数组的定义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数组的定义
2、 练习目标

  •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

3、 需求分析
数组是指一组数据的集合,数组中的每个数据被称作元素。在数组中可以存放任意类型的元素,但同一个数组里存放的元素类型必须一致。请定义一个数组,将序列{0,1,2,3,4}赋值给数组,并写一个方法用来访问数据的每一个元素。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定义一个数组,在初始化数组时有一种方式叫做静态初始化,就是在定义数组的同时就为数组的每个元素赋值。可以在定义数组时将序列{0,1,2,3,4}赋值给数组。
2) 定义一个方法输出数组的元素,可以用for循环语句依次输出数组的元素,各元素用“,”间隔可以更清楚的输出元素。
3) 在最后一个元素输出时,后面就不需要加“,”了,所以循环到length-1时不打印“,”。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11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1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0,1,2,3,4};for(int i=0;i<a.length-1;i++)System.out.print(a[i]+",");System.out.println(a[a.length-1]);}
}

运行结果截图为图1-13:

图1-13 运行结果
三、实验总结
1、每个数组的索引都有一个范围,即0~length-1。在访问数组的元素时,索引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程序会报数组越界异常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所谓异常指程序中出现的错误,它会报告出错的异常类型、出错的行号以及出错的原因。
2、在使用变量引用一个数组时,变量必须指向一个有效的数组对象,如果该变量的值为null,则意味着没有指向任何数组,此时通过该变量访问数组的元素会出现空指针异常NullPointerException。
实验1-12 数组最值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数组的常见操作-数组的最值
2、 练习目标

  • 掌握如何获取一维数组的最值

3、 需求分析
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获取数组中元素的最值。定义一个数组,并获取该数组中值最小的元素。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定义一个数组。
2) 定义一个方法,用来获取最小值。该方法应返回一个int型的数值,参数为数组类型。在方法中,定义一个临时变量min,用于记住数组的最小值。首先假设数组中第一个元素arr[0]为最小值,然后使用for循环对数组进行遍历,在遍历的过程中只要遇到比min值还小的元素,就将该元素赋值给min。这样一来,变量min就能够在循环结束时记住数组中的最小值。
3) 在main方法中调用该方法,将定义的数组作为参数传给方法,获取该数组的最小值。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12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12 {public static int FindMin(int[] a) {int min = a[0];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if (a[i] < min)min = a[i];}return mi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 7, 8, 4, 89, 4, 64, 7, 6, 75, 14, 9 };int min = FindMin(a);System.out.println(min);}
}

三、实验总结
getMin()方法用于求数组中的最小值,该方法中定义了一个临时变量min,用于记住数组的最小值。需要注意的是,在for循环中的变量i是从1开始的,这样写的原因是程序已经假设第一个元素为最小值,for循环中只需要从第二个元素开始比较,从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实验1-13 数组排序
一、实验描述
1、 考核知识点
名称:数组的常见操作-数组的排序
2、 练习目标

  • 掌握一维数组中元素的排序

3、 需求分析
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对数组中元素进行排序。常用的排序算法有选择排序,冒泡排序等。请定义一个数组,用冒泡排序算法将数组中的元素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4、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对数组元素进行冒泡排序的原理是:

  1. 第一个元素开始,将相邻的两个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直到最后两个元素完成比较。如果前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元素大,则交换它们的位置。整个过程完成后,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自然就是最大值,这样也就完成了第一轮比较。
  2. 除了最后一个元素,将剩余的元素继续进行两两比较,过程与第一步相似,这样就可以将数组中第二大的数放在了倒数第二个位置。
  3. 以此类推,持续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元素需要比较为止。
    二、实验实现
    定义Example13类:
package experiment;public class Example1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 7, 8, 1, 5, 4, 3, 98, 52, 10, 25, 4, 1, 5, 7, 19, 20 };int l = a.length;for(int i =0; i < l; i++){System.out.print(a[i] + " ");}System.out.println();for (int i = 0; i < l - 1; i++) {for (int j = 0; j < l - 1 - i; j++) {if (a[j + 1] < a[j]) {int temp = a[j + 1];a[j + 1] = a[j];a[j] = temp;}}}for(int i =0; i < l; i++){System.out.print(a[i] + " ");}}
}

三、实验总结
常用的排序算法除了选择排序外,还有冒泡排序。在冒泡排序的过程中,不断地比较数组中相邻的两个元素,较小者向上浮,较大者往下沉,整个过程和水中气泡上升的原理相似。
接下来介绍下选择排序的思路与原理,具体如下:
定义排序方法,在方法中,用for循环嵌套实现排序。第一层循环是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循环。第二层循环用于与第一层循环中的元素比较找出最值,并将最小值的下标跟第一个元素的下标进行互换。
选择排序法的原理是:首先找到数组中的最值,将最小值(最大值)的下标与第一个元素
的下标交换,再在剩下的元素中找最小值(最大值)的下标与第二个元素的下标交换,以此类推,完成所有元素的排序。

Java实验01 Java编程基础(猜数字游戏、随机点名器)相关推荐

  1. 猜物品游戏java编程_小猿圈Java初学者练习小案例:猜数字游戏

    对于Java初学者,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可能会觉得自己学什么都不好,学什么都不会,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们一下小的案例,让他们去实践一下,让他们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是可以用到的,小猿圈java讲师为你准备了Jav ...

  2. java 后台跳出提示_小猿圈Java初学者练习小案例:猜数字游戏

    对于Java初学者,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可能会觉得自己学什么都不好,学什么都不会,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们一下小的案例,让他们去实践一下,让他们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是可以用到的,小猿圈java讲师为你准备了Jav ...

  3. 猜数字游戏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并给玩家三次机会猜测

    """猜数字游戏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并给玩家三次机会猜测""" import random #import的作用是导入random这个伪造随 ...

  4. Python代码实现猜数字游戏随机生成数字进行比对

    Python代码实现猜数字游戏随机生成数字进行比对 import random secret = random.randint(1,10) print("---------------猜数字 ...

  5. java猜数字游戏实验报告_Java实现的猜数字游戏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实现的猜数字游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这里演示一段java语言猜数字代码,流程如下: 系统随机生成0-9中的不重复四位数字. 然后用户输入四个数字 如果数字对了,位 ...

  6. java编程题-猜数字游戏

    猜数字游戏 生成一个1~100之间的随机数.1.输入0,直接退出游戏.2.记录成绩,1~3 A,4~6 B,7~10 C,超过10次提示封号.4.输入游戏难度等级,1 容易 1~50,2 中等 1~1 ...

  7. Java初学者作业——实现控制台的猜数字游戏。游戏运行时产生一个1~100之间的随机数字

    返回本章节 返回作业目录 需求说明: (1)实现控制台的猜数字游戏.游戏运行时产生一个1-100之间的随机数字 (2)要求用户从控制台输入数字,若输入的数字比随机数小,则输出"太小了,再大一 ...

  8. 【基础编程】猜数字游戏的提示

    ★题目 实现一个经典"猜数字"游戏.给定答案序列和用户猜的序列,统计有多少数字位置正确(A),有多少数字在两个序列都出现过但位置不对(B) 输入包括多组数据.每组输入第一行为序列长 ...

  9. c语言编程题猜数字游戏6题,c语言编程—猜数字游戏.doc

    c语言编程-猜数字游戏 计算机实习报告 面向过程编程 用C语言求解实际问题 一.问题描述 游戏类第15个任务--猜数字游戏 计算机从0-9这10个数字中任意选择n个不重复数字(n≤10)组成一个5位数 ...

  10. c语言猜四位数游戏猜10次,C语言猜数字游戏--随机生成4个不相同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序,用户开始游戏,如果用户猜对数字和数字对应的位置,界面回馈A,如果数字正确位置不正确,则回馈B...

    1.看程序运行截图吧!! 由于博主本人较笨,就不动画演示了,如果动画的话可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猜数字游戏.png 2.游戏题目 随机生成4个不相同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序,用户开始游戏,如果用户猜对数字 ...

最新文章

  1. 使用现场总线更快更远
  2. 正则匹配所有包括换行符
  3. 51nod 1222 最小公倍数计数【莫比乌斯反演】
  4. 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
  5.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学习(六)之设计模式
  6. Openstack Neutron 管理的网络资源
  7. 汽车电子传感器科普: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雷达
  8. jiffies回绕问题
  9. 移动端 GPU 推理性能提升 2 倍!TensorFlow 推出新 OpenCL 后端
  10. 在程序设计中使用Interface
  11. Python多线程和多进程编程
  12. 去除img未加载到的默认边框问题
  13. 如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14. 坑爹的matlab除法
  15. c语言反向工程软件,逆向工程工具之Reverse
  16. vscode下载C/C++手动下载 VSIX安装
  17. vue插槽面试题_vue面试题及答案
  18. 计算机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知道电缆长度直径弯曲半径,怎么计算出电缆盘大小-电工基础 - 电工屋...
  19. 容器亲和、反亲和、污点、容忍以及驱逐的介绍
  20. 十大跑步运动耳机品牌有哪些,质量比较好的运动耳机品牌推荐

热门文章

  1. 如何在网页中调用百度地图API
  2. 加餐 | Java 面试通关攻略
  3. 790. 多米诺和托米诺平铺
  4. 口袋理财:“来了就是深圳人?”全国均价最高的房租了解一下
  5. 9-vulnhub靶机-Tr0ll-ssh-rsa-private-环境变量-缓冲区溢出提权
  6. 如何应用好计算机教学设计,计算机教学设计
  7. 23位子网掩码是多少_23位子网掩码 网关计算
  8. 2017qs世界计算机排名,2017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完整版
  9. 坑——FreeSwitch接通30s就挂断
  10. 如何用一个IPad屏幕适配各尺寸的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