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非参数回归-核平滑
    • 1.1 概念和计算
    • 1.2 Nadaraya-Watson回归
    • 1.3 高斯核
  • 2 高斯核平滑过程-Python实现
    • 2.1 加载库和生成数据
    • 2.2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 2.3 分步进行平滑
    • 2.4 二维平滑
    • 2.5 为什么要进行平滑
  • 3 非参数密度估计(Non-parametric density estimation)
    • 3.1 直方图
    • 3.2 非参数密度估计的通常形式
    • 3.3 Parzen windows
    • 3.4 Smooth kernels
      • 3.4.1 概念-为什么选择?
      • 3.4.2 如何选择Bandwidth
  • 4 总结

1 非参数回归-核平滑

1.1 概念和计算

非参数化回归是指并不需要知道总的分布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统计推断回归方法。

核平滑是一种用来估计实值方程的统计方法,其实也就是一种非参数回归。核平滑来作为周围观察数据的加权平均值。权重由核确定,比如越近的数据权重越大。估计方程式平滑的,平滑程度由一个参数控制。

当预测变量的维度小时(p < 3),这个技术是最有效的,比如对于数据可视化。

计算过程如下:

参数意义如下:

令Y(X) 是一个关于X的连续函数。对于每一个X0,Nadaraya-Watson 加权平均值为 (smooth Y(X) estimation)

1.2 Nadaraya-Watson回归

Nadaraya-Watson回归(Nadaraya-Watson regression)是核回归(kernel regression)方法的一种,是使用核函数对数据进行 非参数估计(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的回归模型。

Nadaraya-Watson回归具有非参数模型(nonparametric model)的一般性质。相比于使用参数估计的回归模型,Nadaraya-Watson回归的优势在于其复杂度由数据而不是预先给定的参数决定,且没有学习,即参数估计步骤;其不足在于模型的每次预测都需要处理所有样本,且在高维样本的情形下表现不佳

1.3 高斯核

高斯核是最常用的核函数之一,表达式如下。

一维数据,通过高斯平滑后的结果如下:

2 高斯核平滑过程-Python实现

2.1 加载库和生成数据

>>> import numpy as np
>>>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 Make numpy print 4 significant digits for prettiness
>>> np.set_printoptions(precision=4, suppress=True)
>>> np.random.seed(5) # To get predictable random numbers>>> n_points = 40
>>> x_vals = np.arange(n_points)
>>> y_vals = np.random.normal(size=n_points)
>>> plt.bar(x_vals, y_vals)

标准的高斯分布如下:

>>> x = np.arange(-6, 6, 0.1) # x from -6 to 6 in steps of 0.1
>>> y = 1 / np.sqrt(2 * np.pi) * np.exp(-x ** 2 / 2.)
>>> plt.plot(x, y)

2.2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在统计上,通常我们通过标准差σ来定义高斯分布的形状。不过,当高斯分布用来做平滑时,我们通常使用**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来描述高斯分布的宽度。

FWHM是核的宽度,高斯分布高度最大值的一半的两坐标距离。因此,对于上面的标准高斯分布,最大的高度约为0.4,宽度是0.2。这时,对应的x坐标分别是x = -1.175,和x = 1.175,那么FWHM = 2.35。

FWHM 和 σ 的互换公式如下:

>>> def sigma2fwhm(sigma):
...     return sigma * np.sqrt(8 * np.log(2))>>> def fwhm2sigma(fwhm):
...     return fwhm / np.sqrt(8 * np.log(2))

我们的例子里:

>>> sigma2fwhm(1)
2.3548200450309493

2.3 分步进行平滑

做平滑的过程很简单。我们一个点一个点的来进行处理。对于每一个数据点,我们都会生成一个新的值。这个值的生成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使用某个函数(在高斯平滑中,这个函数就是我们的高斯分布),根据原先该点的数值和它周围的点的数值,我们生成一些数值。

比如,对于我们数据集里的第十四个点。我们使用FWHM 为4(x 轴)的高斯分布。为了生成第14个点的新值,我们将高斯分布的中心移动到x =13(第一个点为0)。(为了确保平滑后不进行值的整体缩放,我们将高斯曲线中的值除以曲线下的总面积,使这些值相加为一。)

>>> FWHM = 4
>>> sigma = fwhm2sigma(FWHM)
>>> x_position = 13 # 14th point
>>> kernel_at_pos = np.exp(-(x_vals - x_position) ** 2 / (2 * sigma ** 2))
>>> kernel_at_pos = kernel_at_pos / sum(kernel_at_pos)
>>> plt.bar(x_vals, kernel_at_pos)


高斯分布得到的第12 - 第16个点的值,分别是:

>>> kernel_at_pos[11:16]
array([ 0.1174,  0.1975,  0.2349,  0.1975,  0.1174])

真实数据的第12 - 第16个点的值,分别是:

>>> y_vals[11:16]
array([-0.2049, -0.3588,  0.6035, -1.6648, -0.7002])

然后,我们将高斯核的权重值,和我们原始数据相乘,对结果求和,就得到了我们平滑后的新值(对于第13个点)。

>>> y_by_weight = y_vals * kernel_at_pos # element-wise multiplication
>>> new_val = sum(y_by_weight)
>>> new_val
-0.34796859011845732

对于原始数据的每一个点,我们都重复上述的过程,就得到了高斯平滑后的数据。

>>> for x_position in x_vals:
...     kernel = np.exp(-(x_vals - x_position) ** 2 / (2 * sigma ** 2))
...     kernel = kernel / sum(kernel)
...     smoothed_vals[x_position] = sum(y_vals * kernel)
>>> plt.bar(x_vals, smoothed_vals)


平滑也可以被实现并理解为卷积(convolution)

2.4 二维平滑

这时高斯分布不再是一个曲线,而是一个圆锥形。

>>> fig = plt.figure()
>>> ax = fig.add_subplot(111, projection='3d')
>>> dx = 0.1
>>> dy = 0.1
>>> x = np.arange(-6, 6, dx)
>>> y = np.arange(-6, 6, dy)
>>> x2d, y2d = np.meshgrid(x, y)
>>> kernel_2d = np.exp(-(x2d ** 2 + y2d ** 2) / (2 * sigma ** 2))
>>> kernel_2d = kernel_2d / (2 * np.pi * sigma ** 2) # unit integral
>>> ax.plot_surface(x2d, y2d, kernel_2d)

和一维数据一样,对于每一个点,我们将kernel的值和原始数据值相乘,来得到这个点平滑之后的值。

2.5 为什么要进行平滑

主要原因是增加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比如下面的例子。

生成的一维信号如下所示:

>>> FWHM = 8
>>> sigma = fwhm2sigma(FWHM)
>>> x_position = 13 # 14th point
>>> sim_signal = np.exp(-(x_vals - x_position) ** 2 / (2 * sigma ** 2))
>>> plt.bar(x_vals, sim_signal)


然后我们向信号中增加噪音:

>>> noise = np.random.normal(size=n_points)
>>> sim_data = sim_signal + noise
>>> plt.bar(x_vals, sim_data)


下面使用高斯平滑

>>> smoothed_sim_data = np.zeros(y_vals.shape)
>>> for x_position in x_vals:
...     kernel = np.exp(-(x_vals - x_position) ** 2 / (2 * sigma ** 2))
...     kernel = kernel / sum(kernel)
...     smoothed_sim_data[x_position] = sum(sim_data * kernel)
>>> plt.bar(x_vals, smoothed_sim_data)

3 非参数密度估计(Non-parametric density estimation)

讲得非常明白的课件:http://courses.cs.tamu.edu/rgutier/csce666_f13/l7.pdf

3.1 直方图

这是最简单的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

将样本空间分成很多个柱子(bins),通过将落入相应bin的样本数量和训练样本的数量相比,得到该bin的密度。


直方图估计得到下面的结果。

直方图方法很简单,但是有很多不足。

  1. 密度估计依赖bin起始位置。对于多元变量数据,密度分布也会被bin的方向影响。
  2. 估计的不连续,不是由于潜在的密度,只是由于选择的bin的位置。
  3. 维度灾难。因为bins的数量,会随着数据维度的增加而迅速呈指数增加。

因此,直方图分布不适合在现实中使用(除非是一维或二维可视化的需要)。

3.2 非参数密度估计的通常形式

从分布P(x) 中提取的向量x 落入样本空间的给定区域R 的概率为

假设从分布中得到的N 向量{X1,X2,……,XN},这N 向量里面的k 个落在R 区域的概率为二项分布,如下:

根据二项分布的性质,得到了k / N 的平均值和方差。






3.3 Parzen windows



Pkde(X) 的期望,其实就是真实P(X) 和核函数的卷积

Parzen windows 的具体计算过程:

3.4 Smooth kernels

3.4.1 概念-为什么选择?



3.4.2 如何选择Bandwidth




4 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样本来估计未知分布函数或位置概率密度的方法,叫做非参数估计

非参数估计中包括非参数回归非参数密度估计

其中,非参数回归中的一种是核平滑。分参数密度估计的一种是核密度估计

之所以搞混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们都使用了核函数。使用核函数进行上面两类计算的时候,其实都类似于卷积的操作,也就是求加权平均值

参考资料:
https://matthew-brett.github.io/teaching/smoothing_intro.html#smoothing-as-convolu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rnel_smoother
http://courses.cs.tamu.edu/rgutier/csce666_f13/l7.pdf

非参数估计-高斯核平滑Gaussian kernel smoothing-非参数密度估计相关推荐

  1. MRI脑影像分析——多种工具实现Nifti(*.nii)文件读取、处理与写入——把小舞写进脑海里、6mm半高全宽高斯核平滑脑影像、NIFTI文件合并、算fMRI平均图像

    | 图源   Nifti(Neuroimaging Informatics Technology Initiative,神经影像信息学技术倡议)文件格式,是目前各大神经影像分析工具普遍兼容的体素水平的 ...

  2. 非参数密度估计(直方图与核密度估计)

    主要讲述直方图与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参考维基百科中的经典论述,从直方图和核密度估计的实现对比来说明这两种经典的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具体的细节不做深入剖析. In sta ...

  3. python学习——非参数密度估计

    代码:非参数密度估计的三种python实现 (直方图,核密度估计,K近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388833/article/details/11763228 ...

  4. 非参数统计中的核平滑方法/Kernel smoother

    Kernel Smoother   核函数Khλ(X0,X)K_{h_\lambda}(X_0,X)Khλ​​(X0​,X)定义为 Khλ(X0,X)=D(∣∣X−X0∣∣hλ(X0))K_{h_\l ...

  5. 基于高斯核密度估计的背景建模和改进的五帧帧差法相融合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上篇文章所指定的是对一个不包含动态背景的监控视频进行前景提取,用基于改进的五帧帧差和混合高斯模型相融合的前景提取算法是可以很好实现前景提取的.但本文中要求在包含动态背景的监控视频提取前景目标,虽然上篇 ...

  6. 非参数估计:核密度估计KDE

    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53635895 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概述 密度估计的问 ...

  7. 核密度估计python_非参数估计:核密度估计KDE

    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概述 密度估计的问题 由给定样本集合求解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函数问题是概率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非参 ...

  8. 核平滑方法——局部多项式回归

    Kernel Smoothing - Local polynomial regression 1. 核平滑方法 代码实现 2. 局部多项式核回归 2.1 加权最小二乘法(Weighted least ...

  9. R语言中的多项式回归、局部回归、核平滑和平滑样条回归模型

    全文下载链接:http://tecdat.cn/?p=20531 当线性假设无法满足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方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完整代码数据). 相关视频 多项式回归 扩展可 ...

最新文章

  1. SAP PP使用ECR去修改Recipe主数据,报错:Generation not supported for change object
  2. 系统学习Spring之Spring in action(二)
  3. 基于DGCNN和概率图的轻量级信息抽取模型
  4. 8天玩转并行开发——第三天 plinq的使用
  5. [Python2.x] 标准库 urllib2 的使用细节
  6. 七步从Angular.JS菜鸟到专家(3):数据绑定和AJAX
  7. 论文 | 港中文自动驾驶点云上采样方法
  8. 震惊!Spring Boot 内存又泄露,排查太难了!
  9. 第9届蓝桥杯Java组省赛
  10. 硬链接(hard link)与软链接(soft link/symbolic link)
  11. 开放api接口平台:appid、appkey、appsecret
  12. Macbook 投影仪连接问题
  13. jQuery UI Autocomplete是jQuery UI的自动完成组件
  14. 5G基带芯片之战现状:一二三分别对应联发科华为高通
  15. mysql 表聚合_Mysql分表之后的聚合统计
  16. R语言数学函数及统计函数及概率函数
  17. GHNN调试运行部分报错解决
  18. Visio Viewer 无法打开 VSD文件
  19. “大瓜”接二连三,微博靠什么不宕机?
  20. web前端开发做项目,前端开发学习教程

热门文章

  1. 计算机毕业设计Python+uniapp社区便利店销售小程序(小程序+源码+LW)
  2. SQL server 2000服务MSSQLSERVER无法启动解决办法
  3. hge引擎配置登录器教程_3Blue1Brown 动画制作教程(1)--制作第一个自己的动画
  4. [TJOI2007]路标设置题解
  5. 科学家研发出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不仅能滤海水中的盐还可提取金属离子...
  6. 对对碰 代码 android,iOS分段选择器、旅行App、标度尺、对对碰小游戏、自定义相册等源码...
  7. 吴健朱丹《爱上女主播》激吻戏被删成遗憾(图)
  8. 单点登陆后续社交登录(以gitee为例)
  9. 如何判断是手机端还是PC端?
  10. Spring Boot集成Ueditor富文本编辑器,实现图片上传,视频上传,返回内容功能并且通过OSS转换为链接并且解决Spring Security静态资源访问以及跨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