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了解了几个概念,但觉得很有用的一篇文章,值得研读多遍,虽然最后又说到我朝的马克思主义,但只看具体有用的部分就好,大而空的东西不必理会。
在事物认识的基本方法中,分析与综合方法等经多年发展有:①亚里士多德:归纳──演绎法模式;②伽利略:实验──数学探究模式;③培根:科学归纳探究模式;④牛顿:假说──演绎探究模式和公理化方法探究模式等。而马克思从对立统一规律出发,论述和发展了分析与综合方法,使其成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一、分析方法
所谓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方面、元素、因素和层次,分别加以研究,进而揭示事物属性和本质的方法。
(一)分析的任务
分析事物在空间分布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时间发展上的各个阶段;分析事物的有机组成;事物逻辑组成等。
(二)分析的思维过程
首先把整体加以“解剖”,把它的各个部分或要素从整体中“分割”开来或“分离”出来,变整体为部分,变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以找出它们相同于系统整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重要依据。最后进一步分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情况,阐明它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各自所起的作用,各以何种方式与其他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三)分析方法的类型
1、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即本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描述一个事物.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但它只能分辨出事物指标的高与低、长与短、大与小等概念标准。定性分析定性研究分为三个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主要如下。
(1)因果分析法。首先要分清因果地位;其次要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最后,要循因导果,执果索因,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因果分析法维方式去进行因果分析,这也有利于发展多向性思维。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因测果或倒果查因。因果预测分析是整个预测分析的基础。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
(2)可逆分析法。可逆分析是解答下述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作为结果的某一现象是否又反过来作为原因,从而产生原来是原因的那一现象。
(3)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指对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结构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即对一定时间内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变动规律的分析。如果对不同时期内系统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则属动态分析。结构分析法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进而分析某一总体现象的内部结构特征、总体的性质、总体内部结构依时间推移而表现出的变化规律性的统计方法。结构分析法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计算结构指标。其公式是:结构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总体总量)X100%。结构指标就是总体各个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因此总体中各个部分的结构相对数之和,即等于100%。
(4)比较分析法。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点,正反比较、横向比较分析与纵向比较分析。比较是认识对象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逻辑方法。它可以在异类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的对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不同事物在同一时间阶段呈现的异同比较分析进而认识事物。纵向比较分析:事物在不同时间阶段呈现的异同。比较分析时间,要注意比较分析的参照标准要统一,具有可比性,比较要有供比较的对象,也要有比较的共同基础。所谓类比是这样的一种推理,它把不同的两个(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根据两个(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属性的结论。
(5)分类分析法。把无规律的事物分为有规律的.按照不同的特点分类事物,使事物更有规律。即归类。在逻辑中,指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个体对象归入一类,并把具有共同特点的类集合成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6)普遍联系(联想)分析法:把事物放到作为个体或一个因素放到整体大环境中来分析认识。通过正反类似等具有普遍联系联想的事物来认识基本事物某方面的特性。
(7)概念分析法。根据事物的概念内涵、外延和字面来解析认识事物。
(8)归纳分析法。逻辑的一个分支。有两个含义:①狭义的归纳逻辑的研究对象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或然联系的归纳推理;②广义的归纳逻辑还包括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亦称归纳法。归纳逻辑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可以分为古典的归纳逻辑和现代的归纳逻辑两大类型。
(9)演绎分析法。演绎推理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
(10)现象分析法。通过事物的现象(包括假象)来分析认识事物。
2、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是对事物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如资金平衡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
(1)数学分析法。
(2)定量试验法
3、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通过社会历史现象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它是我们把握国内国际利益格局,正确制定战略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分析方法容易使人们的眼光限制在片面、狭窄的领域里,忽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养成孤立,静止和片面看问题的习惯。因此还需要与综合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二、综合方法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合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综合方法与分析方法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作为客观基础,只是在认识过程的方向上与分析方法相反。
(一)综合方法的思维特点
力求通过全面掌握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并通过概括和升华将事物的各部分、方面、各种属性真实联结复现事物本来面目的整体性。一句话,综合方法是变简单为复杂,变分离为统一,变局部为整体。
(二)综合方法的形式
从综合方法的规模来分有小型综合和大型综合;从具体的方法来分有对称法、移植法。系统法等。
1、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最终解决问题。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①限定问题: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②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
③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④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
⑤备选方案评估: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组的成员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
⑥提交最可行方案: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三)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从认识过程来看,分析与综合的方向相反,分析是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由未知追溯到已知;而综合是化零为整,变部分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由已知引导到未知。综合优于分析的地方,在于它恢复并把握了事物本来的联系,揭示了事物在分割状态下不可能具有的特征。
而事物的研究过程,一般是先分析,后综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正确的综合,必须先分析对象内部各方面的本质、各种因素的特点。当分析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发展,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任何分析总要从某种整体性出发,离开了综合,分析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
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人们的认识就是沿着这种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轨迹不断前进。
三、事物的基本要素与方面
一、时间:历史、现状、未来。
二、价值:价格、价值、使用价值。
三、空间:平面、垂直、立体分布;抽象(广度、深度)。
四、质量:
五、环境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六、运动:
七、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
八、其他:精神、意识层面
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通过社会历史现象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它是我们把握国内国际利益格局,正确制定战略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识世界主要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利益理论,也非常重视利益分析方法。在他们看来,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入把握社会事件的本质及其根源的方法,在进行社会革命过程中只有自觉地运用它才能掌握主动并取得成功。
那么,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据何在呢?
(一)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因的历史观,必然导致利益分析的方法论。
人类的自身机能需要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等问题,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构成了历史的基本前提。在人类为了实现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对物质产品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从而形成产生、交换、分配、消费的方式和关系,产生错综复杂的物质利益关系,并经常发生利益冲突。为了调节人类这些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社会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在内的意识形态和包括政府、军队、警察、监狱等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机构。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都力图利用国家机器为自己服务,都力图利用意识形态为自身的利益辩护,因此在人类社会不仅有经济领域的斗争,还有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斗争。人类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适时地调整生产关系和变革上层建筑,从而形成了历史的演变过程。
第一,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原始动因。第二,生产关系实质是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就是各个时期人们对产品的占有、分配、交换的物质利益关系,正是这些利益关系的不同及其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差别、利益矛盾和利益对立。第三,物质利益是上层建筑的最终动因。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因为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宗教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宗教斗争?每次都隐藏着实实在在的现世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6页。)毫无疑问,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自始自终贯穿着物质利益这一主线。物质利益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类历史的画卷正是围绕着谋取利益、实现利益而展开的。既然如此,把这种利益动力的历史观转化为分析和观察人类历史社会的方法论,是很自然的。
(二)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必然导致利益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司马迁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子〃牧民》也指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这些话语准确无误地反映了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古代如此,现代和将来也是如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大”,这不仅表现在商品选择上,还表现在职业选择,生产行业、生产品种的选择,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选择以及方针路线政策的选择,国家制度的选择以及战略的选择上,而客观对象的命运如何,是否受到欢迎,则取决于客观对象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新的事物(包括产品、产业、工艺和方法)之所以取代旧事物,就在于它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和更高的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需要。
利益支配人们的行为,自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利益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把真实的意图和利益目的掩盖起来,搞骗人把戏。兵不厌诈?,在军事斗争中如此,在经济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政治生活中也是如此。
利益也支配着各种社会群体。对于阶级而言,某一个阶级的领袖牺牲了,但那个阶级所进行的斗争是不会停止的,这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除非社会条件得到了改造。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国家领导人的更替一般不影响其对外政策的性续性,这是由国家的利益决定了的。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就明确指出:“我国内外政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统治价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
既然社会由人及其活动组成,而利益对于人的思想和言行具有支配性和根源性,由此自然引出利益分析的方法论。
二、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一)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
利益问题既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线,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发展经过的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这样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质、动因和发展的趋势。
(二)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是它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一切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归结到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那么,其利益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其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统治的阶级和社会集团获得的利益最大。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的基本态度。
(三)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战略的依据。
既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产生根源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分析社会关系即整个利益格局是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
(四)要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有害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社会主体倡导和策划,以及实施任何事情都出于一定的利益动因,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以及利害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三、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怎样看待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利益分析方法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之一,是任何社会主体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必须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而实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实现自身的利益,就能唤起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不前甚至受到破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势必阻碍经济发展,若是它为新的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实施服务,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利益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然就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为钥匙,才能对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获得深刻而又具体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人类社会现象是复杂的,有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因此,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础之发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说明就更深刻、更彻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个阶级内部矛盾、冲突、相互残杀,民族社会中氏族集团之间的冲突和吞并,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仅仅从社会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难以理解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种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体是多层次的,有个人、家庭、宗族、村落、企业、地方群体、社会集团、民族、阶层、阶级、国家以及全人类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由人所组成,其行为都根源于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约,而它们的利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断个人、阶级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断国家上也是有效的。
(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从利益的角度探求社会事件根源的方法,它把握了事物的利益根源之后反过来就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的运用,就是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现存制度的利益关系,从而预见他们对现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很有效且非常重要。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它贯彻了利益分析方法,把握了各个阶级的利益所在,从而预见他们基本的政治立场和基本的倾向。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就是舍此很难解决阶级的政治战略问题。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阶级社会,利益分析方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在个别地方、个别事件如同一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阶级分析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利益分析方法却是普遍适用。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因果法具有同一性,两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利益分析方法本质上就是从社会现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它与因果法是一致的。虽然因果法适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而利益分析方法只适用于人类社会,但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是社会领域中探求社会现象根本原因的最基本亦即最重要的方法。其道理很简单,因为利益是人们的基本动因,而社会由人所组成,不用利益分析方法是很难把握到社会事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为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就是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去理解社会意识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要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追溯根源。那么,利益分析方法与之是什么关系呢?利益分析方法为之提供了可以依托的基础和依据。众所周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要为前者服务。社会存在之所以决定社会意识其根源在于利益对于思想的根源性和支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用利益分析方法去审视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自然的。
第四,利益分析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指导线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不脱离历史事件,从而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抽象。然而这种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就把握不到事件的本质。因此,历史主义方法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为其辅助的工具,帮助其揭示事件的内在利益根源,并把事件发生的各种现象串连起来加以理解,从而把握其脉络及其本质。所以,利益分析方法是把各种现象按其内在关系串连起来加以理解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的工具。它与历史主义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利益问题贯彻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利益分析方法当然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被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广泛运用。例如在刑事侦察中常常运用利益动因的分析方法来寻找作案的对象和分析案件的脉络,以及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判断。在经济领域,制定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进行资源配臵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因为利益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在政治领域,确立政党制度、国家制度,制定民族政策、干部政策等等都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做思想工作也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需要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利益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总是与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发生关系,因此任何言行都对他人发生影响,如不正视利益问题,讲话和做事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感情,肯定是要碰壁的。当然作为一位企业家、商人更需要重视顾客的利益,因而更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了。至于对于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权力,领导着一个国家一个部门,肩负着调控社会,组织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家们和领导干部更是不用说了。
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思路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在各个方面都会碰到各种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五花八门,解决有普遍规律吗?
其实,解决问题属于一个演化过程。套用五分法,分化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暂且按照两分法。这样,解决问题就具有五纵两横的结构,如下所示:
发现(确定-排除)——探因(主观-客观)——对策(制约-消除)——实施(执行-停止)——后果(反思-随意)
一发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面对一种新现象,人们树立的态度分化为五种:
板上钉钉——确定——犹豫——排除——熟视无睹
其中,确定和排除属于典型态度。有些现象被人们经常发现,就逐渐麻木,根本不会作为问题来考虑,就形成极左的熟视无睹。有些问题表现十分明显和突出,人们就会极端强烈地确定,板上钉钉。有些现象,人们会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1确定
问题间或具有以下表现:
(1),一件事情表现出与自己的传统观念不相符的形式,具有反常的特征。
(2),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3),某件事情让自己付出很大代价,感觉不舒服。
(4),直觉某件事情不对劲。
(5),有些问题以前就存在,当时无力解决而搁臵,现在能够解决而重新确定。
发现问题时,人们要同时分析,既要定性,也要定量。
关于定性,问题属于哪方面?是工作还是家务?是工作状态还是人事关系?
其次要定量。看看问题表现得哪种程度?是小还是大?是急还是缓?
根据问题的表现,再衡量自己的解决力量。如果盘算自己能够解决之,就作为问题确定下来,下定决心解决它。另外,也可以只把问题放在心上,以后看情况
[故事述评]--吊灯和钟表
1582年的一个星期天,十八岁的伽利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漫不经心地走进比萨的一座圆顶天主教堂。教堂里响起了和谐悦耳的管风琴乐曲,人们开始做礼拜了。
心不在焉的伽利略,抬头仰望着天花板,目不转睛地盯住悬挂着的铜吊灯。微风一吹,吊灯来回摆动。他惊异地发现,无论吊灯摆动的幅度多大,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大致相同的。伽利略又用右手按着左手的脉搏,进行测验,嘴唇不时微微动弹。这位科学奇才,从吊灯摆动的奥秘中,开创了对摆的运动规律的研究。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原理,荷兰的惠更斯制造了第一个机械摆钟。
2排除
人们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当作问题来对待,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当作必要问题来处理。排除问题也属于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需要排除的现象或问题有如下表现:
(1),有些事情尽管反常,但并不见得成为问题,可以不予理会。
(2),有些问题的确属于问题,但属于微小问题,几乎没有影响,可以不予理会。
(3),有些问题应该解决,但是现在缺乏条件,可以延后处理。
[故事述评]--杞人忧天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
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
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
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
——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
二探因
当决定问题需要解决时,接下来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原因就是问题的病根。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事物表现属于主体和客体的共同作用,原因就划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典型,构成五大层次:
本质——主体——联系——客体——第三者
举个例子说明。例如,轿车发生打滑问题。其主体原因在于轮胎等零件;客体原因在于路面;联系原因在于双方的摩擦;极左的第三者原因可能有风力;极右的本质原因在于轮胎的设计标准。
继续深入地探讨,每个事物内部还具有许多因素。我们知道:
事物力量=方向x能力x状态
人的力量=动力x能力x方法
应该强调的是,每个因素包含两个基本属性:种类和程度,或者说性质和数量。不同因素通过结构联系起来,组成事物。
因此,综合来说
事物作用=主观力量x客观条件=方向x能力x状态x条件=种类x程度x结构
可见,方向、能力、状态、条件以及种类、程度、结构这四种三属共七大因素成为事物的基本因素,从而成为问题的具体原因。
1主体
如果人出现问题,要从三个因素来分析——
动力方面,是缺乏责任还是耐心?责任缺乏多少?
能力方面,是缺乏专业技术还是从业经验?技术缺乏多少?
方法方面,是时间选择不对还是地点选择不对?自己这边的人和物是否协调运用?
[故事述评]--刘邦的总结
邦胜利之后,有一天问左右臣子:?你们直说,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这些臣子只是说些拍马奉承的话,刘邦听后摇头说:?我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靠三位人才。?接着他又说:?出谋划策,研究正确作战方针,保证打胜仗,我不如张良;制订典章法令,管理政务,筹集军费粮草,我不如萧何;身临第一线带兵打仗,做到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为人中豪杰,均能为我所用,这是我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不能用,所以他注定要灭亡。
2联系
联系原因属于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因此,虽然不典型,但是很普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际矛盾都是由于磨和不够造成的。两个死敌之间可能没有品德差别和利益矛盾,如果磨和好就会成为好朋友。
[故事述评]--向前跨一步
二战期间,一位美国将军在给部下布臵任务,几个下级在他面前排成一列。他说:?这个任务很艰巨,也很重要。谁愿意接受任务,就向前跨一步。?
说完话的同时,电话铃响了,将军转身接电话。之后再转身,发现几个下级还是排成一列。将军勃然大怒。部下委屈地辩解:我们每个人都向前跨了一步。
——在那种条件下,我们很难说是将军缺乏观察能力,没有水平,也很难说是将军犯下错误。是双方关系给大家开了玩笑。这提醒我们,有些客观情况是瞬间发生了变化,主观的认识难以跟随,就造成脱节误事。
三对策
原因确定后,就对症下药。人们往往借鉴历史传统、个人经验和他人经验的方法。这些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具有确定的效果,而且最迅捷。但是,也要注意经验的局限,有些新问题不能完全照搬旧经验。
对策分化为两个典型,一种是消除,把问题事物消灭掉。一种是放任,任凭问题的发展。二者构成五层系统
铲草除根——消除——制约——放任——推波助澜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采取消除措施,甚至把滋生问题的背景和环境都铲除。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力不从心,人们只好采取放任措施。在极少数条件下,例如趁机暗中报复,人们还推波助澜,把问题扩大化,公开化。
1消除
当自己力量巨大,问题严重到无法承受的地步,人们往往采取消除对策。
针对问题事物的内在结构,消除的方式有许多。例如,起火时,调整火向以控制方向,用水浇以除其能力,用沙石覆盖以断绝空气条件。
[故事述评]--杰弗逊大厦
美国华盛顿广场有一座宏伟的建筑,这就是杰弗逊纪念馆大厦。这座大厦历经风雨沧桑,年久失修,表面斑驳陈旧。政府非常担心,派专家调查原因。
调查的最初结果以为侵蚀建筑物的是酸雨,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酸雨不至于造成那么大的危害。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该大厦墙壁每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因此腐蚀就比较严重。
问题是为什么每天清洗呢?因为大厦被大量的鸟粪弄得很脏。为什么大厦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燕子专爱聚集在这里?因为建筑物上有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这里的蜘蛛特别多?因为墙上有蜘蛛最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这里的飞虫这么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其原因并不在尘埃,而是尘埃在从窗子照射进来的强光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刺激致使飞虫繁殖加快,因而有大量的飞虫聚集在此,以超常的激情繁殖,于是给蜘蛛提供了丰盛的大餐。蜘蛛超常的聚集又吸引了成群结队的燕子流连忘返。燕子吃饱了,自然就地方便,给大厦留下了大量粪便……
因此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是:拉上窗帘。杰弗逊大厦至今完好。
——可见,有些问题并不像我们看起来的那样复杂,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
2制约
所谓制约,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当自己力量不足够,无法把问题铲除又必须解决时,可以用约束、掩盖、拖延等方式,把问题的影响尽量缩小。
我们知道,事物因素有四种三属,可以从七个方面制约。例如,当两人发生矛盾时,从目的方面可以想办法降低对方的敌意,从能力方面削弱其体力,从方法方面打乱其计划,从条件方面限制其时间和地点。
[故事述评]--画像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独眼缺手断脚。他却很爱面子,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孙瞻仰,于是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一个画家将国王画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像,怎么传得下去!?于是就把这位画家给宰了。
他又请来第二位画家。这位因有前车之鉴,不敢据实作画,就把国王画得圆满无缺。把缺的手补上去,把断的腿补上去,国王看了之后更难过,说:?这个不是我,你在讽刺我。?又把他给宰了。
第三位画家怎么办呢?写实派的给宰了,完美派的也给宰了。想了很久,急中生智,画了一幅国王一手持手枪单腿跪下闭住一只眼瞄准射击的肖像画,把国王的缺点全部掩盖。结果国王大大的奖赏了他。
——掩盖是艺术也是智慧。
四实施
制定对策后,就进入实施阶段。人们既要执行对策,同时检验效果,作出必要的修正。如果出现意外,执行过程就会停止
执行和停止构成五层系统:检验——执行——拖延——停止——放弃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执行对策,进而检验效果。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出现重大变故,人们会停止对策,甚至放弃对策。
1执行
人们争取目标实施行为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表现为许多阶段。目的和目标经常在意志中发生递进转换。本阶段的目标成为成为下阶段的目的,下阶段的目的又组成新的目标,如此循环递进,直到结局。
久而久之,主体可能混淆真正的目的和目标,把目标当作目的,不把结果对照目的进行分析,这个时候,人们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时刻反思自己的目的和目标之间关系,不要陷入把目标当目的的陷阱。
例如,人们把吃饭当作目的,把饭菜当作最后目标。在实际过程中,第一阶段,人们要先买来大米。这时,买大米成为第一大目标。在买大米的过程中,到市场成为第一小目标,而买大米化为一种目的。在到市场过程中,到市场成为一种目的,寻找出租车成为一种目标。如此递进转换,到最后,人们很容易忘记自己的本来目的和终极目标。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把培养孩子能力作为目的,把孩子服从自己安排作为目标。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把管制孩子作为目的,只要孩子服从自己的安排就行,而不仔细考察孩子的能力是否真正和全面发展,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人们的目的都渴望出人头地,渴望成功。许多人把考上名牌大学作为一种阶段目标。结果,进入大学后不思进取,荒废学业,毕业后?泯然众人矣?。
[故事述评]--圆珠笔
圆珠笔开始发明以后,很受大众欢迎。但它有个毛病,书写到大约2万字,圆珠和笔管的缝隙扩大,就容易漏油。圆珠笔厂为了解决此问题,要找到一种新型圆珠材料,既不易磨损,又很顺滑,造价还得便宜。他们做了很多试验都找不到满意的物质。
后来,有个日本人把制造新圆珠的目标去掉,追溯本来的书写目的,制定出新目标:把油墨只注入到写2万字的水平,写完更换新笔。这个人因此申请专利,成为富翁。
2检验
检验属于执行中的执行,是对执行效果的检测和控制。有些人只注意干活,不注意效果,这非常愚蠢。
有些人认为检验占用了一些资源,不值得。这非常错误。对于关键的事情,人们应该随时检验,防止偏差;对于一般的事情,人们可以定期和放松检查。
行为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新情况乃至新问题,就要对比既定策略,考虑既定方法是否合适?。
人们必须进行鉴定。只有鉴定结束,整个行为才算告一段落。
结果分为两种典型。一是完成,基本、完全甚至超额解决了问题。二是欠缺,没有或者部分解决了问题。对此也要辩证看待。如果一个不重要的问题,需要你拼命解决,就不如保留欠缺。
[故事述评]--卞和献璧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
后来,和氏璧流落到赵国,《史记》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数十年后,秦灭赵而得到和氏璧。秦始皇顺天意统一六国,用和氏壁雕刻成传国玉玺,上写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形同龙凤鸟之状,玺文由丞相李斯书写,著名玉匠孙寿镌刻。从此千多年成为帝王的象征,代代相传,称为?传国玺?。
[故事述评]--漏掉的敌人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全歼了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全部美械装备的整编74师,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孟良崮上枪声停止的这个傍晚,我军甚至连战场都顾不上打扫就匆匆撤出,因为外围有大量国民党军队。
当大概的战果统计数字报上来后,心细的粟裕发现连死带抓只有25000人。他居然派出一支部队重返战场,从山沟里搜出了因为弹药殆尽而隐藏不露的7000国军,这才凑齐了张灵甫麾下的32000人。
——粟裕敢于如此冒险,是因为外围的诸多国民党军听到孟良崮方向已无枪声,多被74师这样的王牌师被共军全歼的事实所震慑,个个原地不动,生怕那山上还有共军在等着自己。他们哪知,把那7000人救出来而避免74师全军覆灭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随着他们那已经萎靡的意志,流到沂蒙山的溪流里去了。
3停止
在特殊情况下,人们会停止行动,其状况多多,如下——
(1)能力不济。
(2)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适应。
(3)通过检验和反思,发现此问题不值得进行,半途而废。
五后果
当行为停止后,有些事情值得总结。并非许多问题都值得反思,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按照固定程序来干得,人们可以放任随意,不进行反思也可以。
总结和放任构成五层系统:
预防——总结——印象——烙印——消逝
有些事情给当事者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则消逝,没有印记。
对于许多事情来说,结局并非结束,而是新一轮行为的开始,包括总结和预防两个阶段问题。而预防属于解决问题的升华层次。
1总结
人们往往发问:我的方法是否妥善?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补充?花费的代价和取得的效果是多少?效益如何?
2预防
预防属于总结的极端升华。根据经验教训,人们要进行预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事物主要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做。当特定条件产生后,问题必然形成和发作。我们早早地把问题发生的条件控制住,就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故事述评]--刘邦的预防
西汉的陆贾以门客身分跟随刘邦平定天下。刘邦当上皇帝后,他经常在刘邦面前提到《诗经》和《尚书》,并讲述商、周的历史。
刘邦认为陆贾虽然懂得不少,但过于迂腐,十分生气地对他说:?我靠骑马驰骋疆场,夺取了天下,哪里用得着读书诵经!?陆贾回答说:?骑马打天下成功了,难道还能靠骑马纵横来治理天下吗?从前的商汤王和周武王算是贤明能干的人了,他们虽然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了王位,但称帝后却能息武功,推行文治之道。文武并用,打下的江山才会保持长久。如果秦国统一天下后,能够大力推行仁政,向从前的圣贤学习,陛下怎么可能消灭秦国夺取天下??
原来,周武王推翻商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仁治德政,以安抚商朝百姓。他起用了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封给他领地,让他继续统治京城的商朝遣民。周武王打开监狱,大赦囚犯,使自由民得到了解放。他把宫廷聚集的财物和粮食分发给无衣无食的贫民,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并将被殷纣王剖心杀死的比干的坟墓重新修整,以表示对这位忠义正直之士的崇敬。这一系列措施得到了被征服的商朝人民的拥护,都乐意归顺武王的统治。后来,辅佐周成王的周公继续推行这样的仁治德政,并制定礼乐,逐步稳定了社会,使政治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刘邦听了陆贾这番话后,内心里感到惭愧,决心效法前贤。他请陆贾写文章,探讨秦国失败、刘邦获得成功的原因,总结历史上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的参考。
陆贾据此撰写了《新语》一书,用十二篇文章探讨了治国成败之道。刘邦对这本书大加赞赏,采纳书中的建议,清除秦国的暴政,推行仁治,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这样,西汉初期的社会秩序逐步稳定下来,经济开始复苏。
——许多人认为刘邦乃小人一个,不该得天下。从上面故事看,刘邦具有大智慧。许多人钟情项羽,请看韩信拜将后,对刘邦谈论项羽的话: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碍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事物认识分析基本方法
在事物认识的基本方法中,分析与综合方法等经多年发展有:①亚里士多德:归纳──演绎法模式;②伽利略:实验──数学探究模式;③培根:科学归纳探究模式;④牛顿:假说──演绎探究模式和公理化方法探究模式等。而马克思从对立统一规律出发,论述和发展了分析与综合方法,使其成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一、分析方法
所谓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方面、元素、因素和层次,分别加以研究,进而揭示事物属性和本质的方法。
(一)分析的任务
分析事物在空间分布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时间发展上的各个阶段;分析事物的有机组成;事物逻辑组成等。
(二)分析的思维过程
首先把整体加以?解剖?,把它的各个部分或要素从整体中?分割?开来或?分离?出来,变整体为部分,变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以找出它们相同于系统整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重要依据。最后进一步分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情况,阐明它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各自所起的作用,各以何种方式与其他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三)分析方法的类型
1、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即本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描述一个事物.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但它只能分辨出事物指标的高与低、长与短、大与小等概念标准。定性分析定性研究分为三个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主要如下。
(1)因果分析法。首先要分清因果地位;其次要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最后,要循因导果,执果索因,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因果分析法维方式去进行因果分析,这也有利于发展多向性思维。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因测果或倒果查因。因果预测分析是整个预测分析的基础。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
(2)可逆分析法。可逆分析是解答下述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作为结果的某一现象是否又反过来作为原因,从而产生原来是原因的那一现象。
(3)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指对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结构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即对一定时间内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变动规律的分析。如果对不同时期内系统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则属动态分析。结构分析法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进而分析某一总体现象的内部结构特征、总体的性质、总体内部结构依时间推移而表现出的变化规律性的统计方法。结构分析法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计算结构指标。其公式是:结构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总体总量)X100%。结构指标就是总体各个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因此总体中各个部分的结构相对数之和,即等于100%。
(4)比较分析法。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点,正反比较、横向比较分析与纵向比较分析。比较是认识对象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逻辑方法。它可以在异类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的对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不同事物在同一时间阶段呈现的异同比较分析进而认识事物。纵向比较分析:事物在不同时间阶段呈现的异同。比较分析时间,要注意比较分析的参照标准要统一,具有可比性,比较要有供比较的对象,也要有比较的共同基础。所谓类比是这样的一种推理,它把不同的两个(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根据两个(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属性的结论。
(5)分类分析法。把无规律的事物分为有规律的.按照不同的特点分类事物,使事物更有规律。即归类。在逻辑中,指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个体对象归入一类,并把具有共同特点的类集合成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6)普遍联系(联想)分析法:把事物放到作为个体或一个因素放到整体大环境中来分析认识。通过正反类似等具有普遍联系联想的事物来认识基本事物某方面的特性。
(7)概念分析法。根据事物的概念内涵、外延和字面来解析认识事物。
(8)归纳分析法。逻辑的一个分支。有两个含义:①狭义的归纳逻辑的研究对象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或然联系的归纳推理;②广义的归纳逻辑还包括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亦称归纳法。归纳逻辑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可以分为古典的归纳逻辑和现代的归纳逻辑两大类型。
(9)演绎分析法。演绎推理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
(10)现象分析法。通过事物的现象(包括假象)来分析认识事物。
2、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是对事物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如资金平衡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
(1)数学分析法。
(2)定量试验法
3、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通过社会历史现象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它是我们把握国内国际利益格局,正确制定战略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分析方法容易使人们的眼光限制在片面、狭窄的领域里,忽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养成孤立,静止和片面看问题的习惯。因此还需要与综合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二、综合方法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合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综合方法与分析方法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作为客观基础,只是在认识过程的方向上与分析方法相反。
(一)综合方法的思维特点
力求通过全面掌握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并通过概括和升华将事物的各部分、方面、各种属性真实联结复现事物本来面目的整体性。一句话,综合方法是变简单为复杂,变分离为统一,变局部为整体。
(二)综合方法的形式
从综合方法的规模来分有小型综合和大型综合;从具体的方法来分有对称法、移植法。系统法等。
1、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最终解决问题。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①限定问题: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②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
③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④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
⑤备选方案评估: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组的成员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
⑥提交最可行方案: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三)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从认识过程来看,分析与综合的方向相反,分析是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由未知追溯到已知;而综合是化零为整,变部分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由已知引导到未知。综合优于分析的地方,在于它恢复并把握了事物本来的联系,揭示了事物在分割状态下不可能具有的特征。
而事物的研究过程,一般是先分析,后综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正确的综合,必须先分析对象内部各方面的本质、各种因素的特点。当分析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发展,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任何分析总要从某种整体性出发,离开了综合,分析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
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人们的认识就是沿着这种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轨迹不断前进。
三、事物的基本要素与方面
一、时间:历史、现状、未来。
二、价值:价格、价值、使用价值。
三、空间:平面、垂直、立体分布;抽象(广度、深度)。
四、质量:
五、环境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六、运动:
七、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
八、其他:精神、意识层面
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通过社会历史现象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它是我们把握国内国际利益格局,正确制定战略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识世界主要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利益理论,也非常重视利益分析方法。在他们看来,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入把握社会事件的本质及其根源的方法,在进行社会革命过程中只有自觉地运用它才能掌握主动并取得成功。
那么,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据何在呢?
(一)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因的历史观,必然导致利益分析的方法论。
人类的自身机能需要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等问题,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构成了历史的基本前提。在人类为了实现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对物质产品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从而形成产生、交换、分配、消费的方式和关系,产生错综复杂的物质利益关系,并经常发生利益冲突。为了调节人类这些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社会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在内的意识形态和包括政府、军队、警察、监狱等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机构。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都力图利用国家机器为自己服务,都力图利用意识形态为自身的利益辩护,因此在人类社会不仅有经济领域的斗争,还有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斗争。人类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适时地调整生产关系和变革上层建筑,从而形成了历史的演变过程。
第一,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原始动因。第二,生产关系实质是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就是各个时期人们对产品的占有、分配、交换的物质利益关系,正是这些利益关系的不同及其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差别、利益矛盾和利益对立。第三,物质利益是上层建筑的最终动因。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因为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宗教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宗教斗争?每次都隐藏着实实在在的现世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6页。)毫无疑问,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自始自终贯穿着物质利益这一主线。物质利益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类历史的画卷正是围绕着谋取利益、实现利益而展开的。既然如此,把这种利益动力的历史观转化为分析和观察人类历史社会的方法论,是很自然的。
(二)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必然导致利益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司马迁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子〃牧民》也指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这些话语准确无误地反映了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古代如此,现代和将来也是如此。?两
13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大?,这不仅表现在商品选择上,还表现在职业选择,生产行业、生产品种的选择,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选择以及方针路线政策的选择,国家制度的选择以及战略的选择上,而客观对象的命运如何,是否受到欢迎,则取决于客观对象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新的事物(包括产品、产业、工艺和方法)之所以取代旧事物,就在于它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和更高的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需要。
利益支配人们的行为,自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利益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把真实的意图和利益目的掩盖起来,搞骗人把戏。兵不厌诈?,在军事斗争中如此,在经济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政治生活中也是如此。
利益也支配着各种社会群体。对于阶级而言,某一个阶级的领袖牺牲了,但那个阶级所进行的斗争是不会停止的,这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除非社会条件得到了改造。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国家领导人的更替一般不影响其对外政策的性续性,这是由国家的利益决定了的。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就明确指出:?我国内外政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统治价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
既然社会由人及其活动组成,而利益对于人的思想和言行具有支配性和根源性,由此自然引出利益分析的方法论。
二、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一)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
利益问题既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线,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发展经过的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这样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质、动因和发展的趋势。
(二)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是它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一切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归结到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那么,其利益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其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统治的阶级和社会集团获得的利益最大。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的基本态度。
(三)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战略的依据。
既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产生根源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分析社会关系即整个利益格局是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
(四)要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有害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社会主体倡导和策划,以及实施任何事情都出于一定的利益动因,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以及利害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三、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怎样看待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利益分析方法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之一,是任何社会主体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必须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而实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实现自身的利益,就能唤起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不前甚至受到破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势必阻碍经济发展,若是它为新的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实施服务,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利益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然就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为钥匙,才能对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获得深刻而又具体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人类社会现象是复杂的,有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因此,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础之发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说明就更深刻、更彻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个阶级内部矛盾、冲突、相互残杀,民族社会中氏族集团之间的冲突和吞并,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仅仅从社会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难以理解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种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体是多层次的,有个人、家庭、宗族、村落、企业、地方群体、社会集团、民族、阶层、阶级、国家以及全人类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由人所组成,其行为都根源于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约,而它们的利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断个人、阶级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断国家上也是有效的。
(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从利益的角度探求社会事件根源的方法,它把握了事物的利益根源之后反过来就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的运用,就是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现存制度的利益关系,从而预见他们对现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很有效且非常重要。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它贯彻了利益分析方法,把握了各个阶级的利益所在,从而预见他们基本的政治立场和基本的倾向。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就是舍此很难解决阶级的政治战略问题。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阶级社会,利益分析方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在个别地方、个别事件如同一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阶级分析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利益分析方法却是普遍适用。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因果法具有同一性,两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利益分析方法本质上就是从社会现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它与因果法是一致的。虽然因果法适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而利益分析方法只适用于人类社会,但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是社会领域中探求社会现象根本原因的最基本亦即最重要的方法。其道理很简单,因为利益是人们的基本动因,而社会由人所组成,不用利益分析方法是很难把握到社会事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为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就是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去理解社会意识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要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追溯根源。那么,利益分析方法与之是什么关系呢?利益分析方法为之提供了可以依托的基础和依据。众所周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要为前者服务。社会存在之所以决定社会意识其根源在于利益对于思想的根源性和支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用利益分析方法去审视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自然的。
第四,利益分析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指导线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不脱离历史事件,从而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抽象。然而这种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就把握不到事件的本质。因此,历史主义方法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为其辅助的工具,帮助其揭示事件的内在利益根源,并把事件发生的各种现象串连起来加以理解,从而把握其脉络及其本质。所以,利益分析方法是把各种现象按其内在关系串连起来加以理解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的工具。它与历史主义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利益问题贯彻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利益分析方法当然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被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广泛运用。例如在刑事侦察中常常运用利益动因的分析方法来寻找作案的对象和分析案件的脉络,以及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判断。在经济领域,制定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进行资源配臵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因为利益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在政治领域,确立政党制度、国家制度,制定民族政策、干部政策等等都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做思想工作也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需要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利益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总是与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发生关系,因此任何言行都对他人发生影响,如不正视利益问题,讲话和做事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感情,肯定是要碰壁的。当然作为一位企业家、商人更需要重视顾客的利益,因而更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了。至于对于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权力,领导着一个国家一个部门,肩负着调控社会,组织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家们和领导干部更是不用说了。
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思路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在各个方面都会碰到各种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五花八门,解决有普遍规律吗?
其实,解决问题属于一个演化过程。套用五分法,分化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暂且按照两分法。这样,解决问题就具有五纵两横的结构,如下所示:
发现(确定-排除)——探因(主观-客观)——对策(制约-消除)——实施(执行-停止)——后果(反思-随意)
一发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面对一种新现象,人们树立的态度分化为五种:
板上钉钉——确定——犹豫——排除——熟视无睹
其中,确定和排除属于典型态度。有些现象被人们经常发现,就逐渐麻木,根本不会作为问题来考虑,就形成极左的熟视无睹。有些问题表现十分明显和突出,人们就会极端强烈地确定,板上钉钉。有些现象,人们会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1确定
问题间或具有以下表现:
(1),一件事情表现出与自己的传统观念不相符的形式,具有反常的特征。
(2),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3),某件事情让自己付出很大代价,感觉不舒服。
(4),直觉某件事情不对劲。
(5),有些问题以前就存在,当时无力解决而搁臵,现在能够解决而重新确定。
发现问题时,人们要同时分析,既要定性,也要定量。
关于定性,问题属于哪方面?是工作还是家务?是工作状态还是人事关系?
其次要定量。看看问题表现得哪种程度?是小还是大?是急还是缓?
根据问题的表现,再衡量自己的解决力量。如果盘算自己能够解决之,就作为问题确定下来,下定决心解决它。另外,也可以只把问题放在心上,以后看情况
[故事述评]--吊灯和钟表
1582年的一个星期天,十八岁的伽利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漫不经心地走进比萨的一座圆顶天主教堂。教堂里响起了和谐悦耳的管风琴乐曲,人们开始做礼拜了。
心不在焉的伽利略,抬头仰望着天花板,目不转睛地盯住悬挂着的铜吊灯。微风一吹,吊灯来回摆动。他惊异地发现,无论吊灯摆动的幅度多大,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大致相同的。伽利略又用右手按着左手的脉搏,进行测验,嘴唇不时微微动弹。这位科学奇才,从吊灯摆动的奥秘中,开创了对摆的运动规律的研究。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原理,荷兰的惠更斯制造了第一个机械摆钟。
2排除
人们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当作问题来对待,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当作必要问题来处理。排除问题也属于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需要排除的现象或问题有如下表现:
(1),有些事情尽管反常,但并不见得成为问题,可以不予理会。
(2),有些问题的确属于问题,但属于微小问题,几乎没有影响,可以不予理会。
(3),有些问题应该解决,但是现在缺乏条件,可以延后处理。
[故事述评]--杞人忧天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
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
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
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
——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
二探因
当决定问题需要解决时,接下来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原因就是问题的病根。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事物表现属于主体和客体的共同作用,原因就划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典型,构成五大层次:
本质——主体——联系——客体——第三者
举个例子说明。例如,轿车发生打滑问题。其主体原因在于轮胎等零件;客体原因在于路面;联系原因在于双方的摩擦;极左的第三者原因可能有风力;极右的本质原因在于轮胎的设计标准。
继续深入地探讨,每个事物内部还具有许多因素。我们知道:
事物力量=方向x能力x状态
人的力量=动力x能力x方法
应该强调的是,每个因素包含两个基本属性:种类和程度,或者说性质和数量。不同因素通过结构联系起来,组成事物。
因此,综合来说
事物作用=主观力量x客观条件=方向x能力x状态x条件=种类x程度x结构
可见,方向、能力、状态、条件以及种类、程度、结构这四种三属共七大因素成为事物的基本因素,从而成为问题的具体原因。
1主体
如果人出现问题,要从三个因素来分析——
动力方面,是缺乏责任还是耐心?责任缺乏多少?
能力方面,是缺乏专业技术还是从业经验?技术缺乏多少?
方法方面,是时间选择不对还是地点选择不对?自己这边的人和物是否协调运用?
[故事述评]--刘邦的总结
邦胜利之后,有一天问左右臣子:?你们直说,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这些臣子只是说些拍马奉承的话,刘邦听后摇头说:?我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靠三位人才。?接着他又说:?出谋划策,研究正确作战方针,保证打胜仗,我不如张良;制订典章法令,管理政务,筹集军费粮草,我不如萧何;身临第一线带兵打仗,做到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为人中豪杰,均能为我所用,这是我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不能用,所以他注定要灭亡。
2联系
联系原因属于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因此,虽然不典型,但是很普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际矛盾都是由于磨和不够造成的。两个死敌之间可能没有品德差别和利益矛盾,如果磨和好就会成为好朋友。
[故事述评]--向前跨一步
二战期间,一位美国将军在给部下布臵任务,几个下级在他面前排成一列。他说:?这个任务很艰巨,也很重要。谁愿意接受任务,就向前跨一步。?
说完话的同时,电话铃响了,将军转身接电话。之后再转身,发现几个下级还是排成一列。将军勃然大怒。部下委屈地辩解:我们每个人都向前跨了一步。
——在那种条件下,我们很难说是将军缺乏观察能力,没有水平,也很难说是将军犯下错误。是双方关系给大家开了玩笑。这提醒我们,有些客观情况是瞬间发生了变化,主观的认识难以跟随,就造成脱节误事。
三对策
原因确定后,就对症下药。人们往往借鉴历史传统、个人经验和他人经验的方法。这些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具有确定的效果,而且最迅捷。但是,也要注意经验的局限,有些新问题不能完全照搬旧经验。
对策分化为两个典型,一种是消除,把问题事物消灭掉。一种是放任,任凭问题的发展。二者构成五层系统
铲草除根——消除——制约——放任——推波助澜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采取消除措施,甚至把滋生问题的背景和环境都铲除。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力不从心,人们只好采取放任措施。在极少数条件下,例如趁机暗中报复,人们还推波助澜,把问题扩大化,公开化。
1消除
当自己力量巨大,问题严重到无法承受的地步,人们往往采取消除对策。
针对问题事物的内在结构,消除的方式有许多。例如,起火时,调整火向以控制方向,用水浇以除其能力,用沙石覆盖以断绝空气条件。
[故事述评]--杰弗逊大厦
美国华盛顿广场有一座宏伟的建筑,这就是杰弗逊纪念馆大厦。这座大厦历经风雨沧桑,年久失修,表面斑驳陈旧。政府非常担心,派专家调查原因。
调查的最初结果以为侵蚀建筑物的是酸雨,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酸雨不至于造成那么大的危害。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该大厦墙壁每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因此腐蚀就比较严重。
问题是为什么每天清洗呢?因为大厦被大量的鸟粪弄得很脏。为什么大厦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燕子专爱聚集在这里?因为建筑物上有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这里的蜘蛛特别多?因为墙上有蜘蛛最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这里的飞虫这么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其原因并不在尘埃,而是尘埃在从窗子照射进来的强光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刺激致使飞虫繁殖加快,因而有大量的飞虫聚集在此,以超常的激情繁殖,于是给蜘蛛提供了丰盛的大餐。蜘蛛超常的聚集又吸引了成群结队的燕子流连忘返。燕子吃饱了,自然就地方便,给大厦留下了大量粪便……
因此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是:拉上窗帘。杰弗逊大厦至今完好。
——可见,有些问题并不像我们看起来的那样复杂,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
2制约
所谓制约,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当自己力量不足够,无法把问题铲除又必须解决时,可以用约束、掩盖、拖延等方式,把问题的影响尽量缩小。
我们知道,事物因素有四种三属,可以从七个方面制约。例如,当两人发生矛盾时,从目的方面可以想办法降低对方的敌意,从能力方面削弱其体力,从方法方面打乱其计划,从条件方面限制其时间和地点。
[故事述评]--画像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独眼缺手断脚。他却很爱面子,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孙瞻仰,于是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一个画家将国王画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像,怎么传得下去!?于是就把这位画家给宰了。
他又请来第二位画家。这位因有前车之鉴,不敢据实作画,就把国王画得圆满无缺。把缺的手补上去,把断的腿补上去,国王看了之后更难过,说:?这个不是我,你在讽刺我。?又把他给宰了。
第三位画家怎么办呢?写实派的给宰了,完美派的也给宰了。想了很久,急中生智,画了一幅国王一手持手枪单腿跪下闭住一只眼瞄准射击的肖像画,把国王的缺点全部掩盖。结果国王大大的奖赏了他。
——掩盖是艺术也是智慧。
四实施
制定对策后,就进入实施阶段。人们既要执行对策,同时检验效果,作出必要的修正。如果出现意外,执行过程就会停止
执行和停止构成五层系统:检验——执行——拖延——停止——放弃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执行对策,进而检验效果。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出现重大变故,人们会停止对策,甚至放弃对策。
1执行
人们争取目标实施行为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表现为许多阶段。目的和目标经常在意志中发生递进转换。本阶段的目标成为成为下阶段的目的,下阶段的目的又组成新的目标,如此循环递进,直到结局。
久而久之,主体可能混淆真正的目的和目标,把目标当作目的,不把结果对照目的进行分析,这个时候,人们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时刻反思自己的目的和目标之间关系,不要陷入把目标当目的的陷阱。
例如,人们把吃饭当作目的,把饭菜当作最后目标。在实际过程中,第一阶段,人们要先买来大米。这时,买大米成为第一大目标。在买大米的过程中,到市场成为第一小目标,而买大米化为一种目的。在到市场过程中,到市场成为一种目的,寻找出租车成为一种目标。如此递进转换,到最后,人们很容易忘记自己的本来目的和终极目标。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把培养孩子能力作为目的,把孩子服从自己安排作为目标。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把管制孩子作为目的,只要孩子服从自己的安排就行,而不仔细考察孩子的能力是否真正和全面发展,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人们的目的都渴望出人头地,渴望成功。许多人把考上名牌大学作为一种阶段目标。结果,进入大学后不思进取,荒废学业,毕业后?泯然众人矣?。
[故事述评]--圆珠笔
圆珠笔开始发明以后,很受大众欢迎。但它有个毛病,书写到大约2万字,圆珠和笔管的缝隙扩大,就容易漏油。圆珠笔厂为了解决此问题,要找到一种新型圆珠材料,既不易磨损,又很顺滑,造价还得便宜。他们做了很多试验都找不到满意的物质。
后来,有个日本人把制造新圆珠的目标去掉,追溯本来的书写目的,制定出新目标:把油墨只注入到写2万字的水平,写完更换新笔。这个人因此申请专利,成为富翁。
2检验
检验属于执行中的执行,是对执行效果的检测和控制。有些人只注意干活,不注意效果,这非常愚蠢。
有些人认为检验占用了一些资源,不值得。这非常错误。对于关键的事情,人们应该随时检验,防止偏差;对于一般的事情,人们可以定期和放松检查。
行为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新情况乃至新问题,就要对比既定策略,考虑既定方法是否合适?。
人们必须进行鉴定。只有鉴定结束,整个行为才算告一段落。
结果分为两种典型。一是完成,基本、完全甚至超额解决了问题。二是欠缺,没有或者部分解决了问题。对此也要辩证看待。如果一个不重要的问题,需要你拼命解决,就不如保留欠缺。
[故事述评]--卞和献璧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
后来,和氏璧流落到赵国,《史记》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数十年后,秦灭赵而得到和氏璧。秦始皇顺天意统一六国,用和氏壁雕刻成传国玉玺,上写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形同龙凤鸟之状,玺文由丞相李斯书写,著名玉匠孙寿镌刻。从此千多年成为帝王的象征,代代相传,称为?传国玺?。
[故事述评]--漏掉的敌人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全歼了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全部美械装备的整编74师,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孟良崮上枪声停止的这个傍晚,我军甚至连战场都顾不上打扫就匆匆撤出,因为外围有大量国民党军队。
当大概的战果统计数字报上来后,心细的粟裕发现连死带抓只有25000人。他居然派出一支部队重返战场,从山沟里搜出了因为弹药殆尽而隐藏不露的7000国军,这才凑齐了张灵甫麾下的32000人。
——粟裕敢于如此冒险,是因为外围的诸多国民党军听到孟良崮方向已无枪声,多被74师这样的王牌师被共军全歼的事实所震慑,个个原地不动,生怕那山上还有共军在等着自己。他们哪知,把那7000人救出来而避免74师全军覆灭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随着他们那已经萎靡的意志,流到沂蒙山的溪流里去了。
3停止
在特殊情况下,人们会停止行动,其状况多多,如下——
(1)能力不济。
(2)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适应。
(3)通过检验和反思,发现此问题不值得进行,半途而废。
五后果
当行为停止后,有些事情值得总结。并非许多问题都值得反思,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按照固定程序来干得,人们可以放任随意,不进行反思也可以。
总结和放任构成五层系统:
预防——总结——印象——烙印——消逝
有些事情给当事者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则消逝,没有印记。
对于许多事情来说,结局并非结束,而是新一轮行为的开始,包括总结和预防两个阶段问题。而预防属于解决问题的升华层次。
1总结
人们往往发问:我的方法是否妥善?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补充?花费的代价和取得的效果是多少?效益如何?
2预防
预防属于总结的极端升华。根据经验教训,人们要进行预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事物主要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做。当特定条件产生后,问题必然形成和发作。我们早早地把问题发生的条件控制住,就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故事述评]--刘邦的预防
西汉的陆贾以门客身分跟随刘邦平定天下。刘邦当上皇帝后,他经常在刘邦面前提到《诗经》和《尚书》,并讲述商、周的历史。
刘邦认为陆贾虽然懂得不少,但过于迂腐,十分生气地对他说:?我靠骑马驰骋疆场,夺取了天下,哪里用得着读书诵经!?陆贾回答说:?骑马打天下成功了,难道还能靠骑马纵横来治理天下吗?从前的商汤王和周武王算是贤明能干的人了,他们虽然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了王位,但称帝后却能息武功,推行文治之道。文武并用,打下的江山才会保持长久。如果秦国统一天下后,能够大力推行仁政,向从前的圣贤学习,陛下怎么可能消灭秦国夺取天下??
原来,周武王推翻商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仁治德政,以安抚商朝百姓。他起用了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封给他领地,让他继续统治京城的商朝遣民。周武王打开监狱,大赦囚犯,使自由民得到了解放。他把宫廷聚集的财物和粮食分发给无衣无食的贫民,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并将被殷纣王剖心杀死的比干的坟墓重新修整,以表示对这位忠义正直之士的崇敬。这一系列措施得到了被征服的商朝人民的拥护,都乐意归顺武王的统治。后来,辅佐周成王的周公继续推行这样的仁治德政,并制定礼乐,逐步稳定了社会,使政治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刘邦听了陆贾这番话后,内心里感到惭愧,决心效法前贤。他请陆贾写文章,探讨秦国失败、刘邦获得成功的原因,总结历史上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的参考。
陆贾据此撰写了《新语》一书,用十二篇文章探讨了治国成败之道。刘邦对这本书大加赞赏,采纳书中的建议,清除秦国的暴政,推行仁治,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这样,西汉初期的社会秩序逐步稳定下来,经济开始复苏。
——许多人认为刘邦乃小人一个,不该得天下。从上面故事看,刘邦具有大智慧。许多人钟情项羽,请看韩信拜将后,对刘邦谈论项羽的话: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碍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unianfeiyu/articles/9569383.html

事物认识分析基本方法(转)相关推荐

  1. 为了研究而玩:游戏分析的方法

          <为了研究而玩:游戏分析的方法>翻译 bY Espen Aarseth University of Bergen aarseth@uib.no   翻译 清河         ...

  2. 如何看懂源代码--(分析源代码方法) 1

    如何看懂源代码--(分析源代码方法)  -- 转载 作者: fandyst 出处: http://www.cnblogs.com/todototry/ 原文: https://www.cnblogs. ...

  3. ORA-04030: 在尝试分配...字节(...)时进程内存不足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ORA-04030: 在尝试分配...字节(...)时进程内存不足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参考文章: (1)ORA-04030: 在尝试分配...字节(...)时进程内存不足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2)ht ...

  4. Transaction rolled back because it has been marked as rollback-only分析解决方法

    Transaction rolled back because it has been marked as rollback-only分析解决方法 参考文章: (1)Transaction rolle ...

  5. 仁慈型dea matlab程序,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docx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是由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 Cooper和Rhodes于1 ...

  6. 文本分析软件_读书笔记: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实践与软件使用指南...

    读书笔记: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实践与软件使用指南> 一.这篇文章.这本书或这篇论文的中心思想.核心观点是什么?核心观点:质性数据如何系统化分析?三大主要方法:主题分析.评估分 ...

  7. 【转载】面向对象建模与数据库建模两种分析设计方法的比较

    [转载]面向对象建模与数据库建模两种分析设计方法的比较 板桥里人 http://www.jdon.com 2007/9/23(转载请保留) 我们知道:一个软件从无到有需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分析.设计. ...

  8. 生存分析统计方法选择,可以避免的一些坑

    我们首先看看什么是生存分析? 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评价慢性病患者的预后,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简单地采用治愈率.病死率等指标,而是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一定的时间之后患者生存或死亡的情况,这种将事件的结果和出 ...

  9. deficit记忆_总算懂得单词every分析记忆方法

    every,这个英语单词在高考.全国英语四级和考研中常常会遇到,中文意思是每个.所有可能的等.那你知道单词every分析记忆方法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单词every分析记忆方法,大家一起来 ...

最新文章

  1. FM:代谢无机硫化合物的古菌Ferroplasma可介导细胞外电子传递
  2. Android 动画机制与使用技巧
  3. java源码 1.8_Java源码下载和阅读(JDK1.8/Java 11)
  4. C/C++头文件规整
  5. 汇编语言---子程序设计举例(两组数据相加)
  6.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论文被《SCI》收录的研究
  7. Word,PDF,PPT,TXT之间的转换方法(
  8. bios 微星click_微星主板CLICK BIOS II BIOS设置软件
  9. 智能DNS Smartdns 简介
  10. 微信小程序获取云数据库数据并对其进行排序
  11. 油猴超神好用脚本推荐
  12. java delayqueue_Java DelayQueue size()用法及代码示例
  13. 漫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小鱼为什么不能躲起来?
  14. MyBatis-Plus DQL与其他知识点
  15. 计算机系统设置图标异常,Win7桌面图标异常的解决大全
  16. 开店选址分析(转自:https://www.sohu.com/a/228415364_167028)
  17. 从零开始的python学习Day4
  18. 八招教你解决网络故障!
  19. java utf8无bom格式_关于java:编写没有BOM的UTF-8
  20. Qt多功能计算器(四)——base64加密和解密

热门文章

  1. 再生龙制作u盘启动linux,再生龙制作U盘启动盘教程 | 楚盟博客
  2. 狗日的腾讯与骡子日的360
  3. 解决mysql 找不到 my.ini文件的问题
  4. 04仿赶集网--(四)第一列
  5. 用Swift搭建API Server,Vapor + PostgreSQL + Docker + ECS + OSS
  6. 《数字化的力量》入选瞭望智库“思·享读书会”推荐图书
  7. 3年内被辞退5次,35岁程序员该何去何从?太厉害了!
  8. 《塔木德智慧全书》摘要(之三)
  9. 技术人向顾问/管理者转型的推荐经典书35本
  10. Python画图常用代码总结,这20个画图代码现拿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