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电池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与状态监测平台,支持不低于80MW分布式储能装置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支持与分布式储能装置以及上级监控中心的通信,实现分布式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以及在线监测功能

1综述

加工电池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与状态监测平台,支持不低于80MW分布式储能装置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支持与分布式储能装置以及上级监控中心的通信,实现分布式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以及在线监测功能。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接口集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通道并发处理规模≥20路,支持IEC 104规约、IEC 61850规约的数据交互格式;数据管理单元存储容量≥10TB(可扩展);控制终端端口通信速率≥100Mbps;接口集成模块支持以太网接口、串口接口,各自不小于24路。

2平台的特点

2.1平台的开放性

·遵循最新的IEC61970 CIM/CIS 和IEC61968、IEC61850 等国际、国内标准,以及有关的国际标准通讯规约,如IEC60870-5-101、IEC60870-5-104、MODBUS等。

·操作系统遵循IEEE POSIX 1003.0 工作组定义的开放性,提供标准的图形用户界面编辑和生成工具及调用接口。提供各数据库的访问接口。提供标准的网络通信应用层协议和应用函数及调用接口。支持用户应用软件程序的开发。

·提供应用级开发的环境及标准的应用级编程接口(API),用户可在该开发环境及标准的API 基础上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及集成,具备支持第三方软件植入的软件环境。

•数据库由自行开发的实时数据库和大型商用关系数据库两部分组成。提供统一标准的实时数据库与历史数据库访问接口。

•图形系统基于国际标准的三维图形标准OpenGL,可在Windows、Unix、Linux等各种操作系统下运行

•网络通信采用标准的TCP/IP、CAN、HTTP协议等

·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

2.2  平台的分布性

·采用全分布式的功能设计和网络结构,所有功能均采用Client/Server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共享功能。

·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一体化设计,具备即插即用的特点。所有功能模块分布到不同的模块上运行。充分优化各模块资源,保证系统的负荷均衡和负荷最小,以防止功能分布不当而引起平台的“瓶颈”效应。

2.3  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满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 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

·硬件采用双网、双电源、可接入双通道(包括专线及网络)等冗余设计结构

·具备软件功能动态重构处理功能,在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保障系统的不间断可靠运行。

·具有系统恢复措施,保证在系统故障时,能尽快地恢复系统运行。具有高度的安全保障和完善的权限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2.4  平台的可维护性

·采用图模库一体化设计,可将PCS、BMS等模型直接导入平台进行管理,减小建模和维护的工作量。

2.5  平台的实时性

·具有优先内核和优先调度功能,对多任务调度不仅可以按时间片进行分时任务调

度管理,还可按优先级进行实时任务调度管理(基于实时操作系统)。

·具有监视高分辨率实时钟并据此唤醒定时进程的功能。

·具有进程之间的快速通信功能

·采用实时内存数据库技术,能完成几十万采集点的秒级数据处理,在不断增加数据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系统各种性能指标基本稳定。

3 电池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与状态监测平台组成

3.1  配置

平台采用交换式局域网结构。

配置图如下:

3.2  结构

包括站控层,设备层。

站控层主要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板1套、数据管理单元1套、控制终端1套、接口集成模块1套、机柜1台等。

设备层主要设备包括:储能逆变器(PCS)、电池管理(BMS)、其他监控设备等。

站控层负责各个模块之间和来自设备层的全部数据的传输和各种访问请求。其网络协议应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OSI模型或国际通用标准。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网络配置规模能满足工程远期要求。

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且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对网络的工作状态能自动选择、协调、以及自动监测。

3.3  硬件设备

电池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与状态监测平台采用最新的、可靠的、符合工业标准的硬件设备。

1)数据采集板

采用带独立显卡、图形功能强大的高性能设备。是站控层数据处理核心部件。

2)数据管理单元

采用高性能、大容量的磁盘阵列。

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实时数据、实验数据等的存储与数据分析。

3)控制终端

采用处理能力强的高性能控制终端。运用并行处理和优化调度线程,快速计算并分析实时信息,合理控制储能出力,给出安全、快速、合理的控制策略。

4)接口集成模块

支持10/100/1000M自适应的高速工业以太网,以太网接口数量≥24路,串口接口数量≥16路。支持IEC60870-5-104、MODBUS规约、IEC 61850规约以及各种电力系统主流规约;方便快速的实现与第三方的接口。

5)机柜

屏体包括所有安装在上面的成套设备或单个组件皆有足够机械强度和正确安装方法保证在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不会损坏。并提供运输、存放和安装说明书供用户使用。

屏体的机械结构能满足IEC-IP50标准,并能防止:灰尘;潮湿;虫和动物;所规定的高温和低温;屏体支架的振动。

屏体前后有门,前门为单开式(有玻璃窗),后门为双开式。门在开关时不应造成系统误动作。

屏体底部有安装孔,屏上设备的安装及接线应便于施工、维护和检查。

端子排保证有足够的绝缘水平。每个端子排的一端只能接一根导线。端子排至少有10%的备用端子。并可根据需要增加。所有的端子额定值为10A、1000V。电源端子应采用带熔段器的端子。屏体两侧配有电缆走线槽。

每面屏及其上的设备都有标签框,以便可以清楚地识别。

屏体内有横向和竖向导线槽,所有设备安装的位置方便外部电缆从柜的底部进入。

屏体的外部尺寸满足(2260mm高×800mm宽×600mm深),颜色按用户提供色标确定。防护等级为IP50。

3.4  平台软件系统

电池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与状态监测平台软件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组成。

1)系统软件

包括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软件、C++编译系统、QT开发工具

2)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应用软件的支撑平台,包括:

·系统配置管理

·实时、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

·图型引擎

·CIM 模型、电网组态软件

·人机界面管理

·权限管理

·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告警管理

·事件顺序记录(SOE)

·多数据源处理

·算术与逻辑计算

·历史数据计算与处理

·报表数据统计

3)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按功能模块划分为:

·PCS与平台的接口模块

·BMS与平台的接口模块

·环境监控等与平台的接口模块

·数据库管理平台

·人机界面及建模功能

·高级可视化功能

·储能电池管理功能

4软件支撑平台

软件支撑平台,又称为分布式实时运行环境。包括分布式系统配置管理,实时、历史数据库管理,基于OpenGL的三维图形引擎,地理信息引擎、图形组态工具、脚本语言引擎、人机界面管理、数据可视化、系统运行监视、系统控制调节、权限管理、报表工具、通信管理、二次开发接口等功能。软件支撑平台具有完善的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功能,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开发与运行的支撑环境.

软件平台的层次结构描述:

4.1全面采用开放的工业及国际标准作为基础

·整个系统采用开放式设计,能接入不同厂家的不同设备。

·硬件平台:支持多种基于RISC技术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如:ALPHA系列、SUN系列、IBM、

HP或Intel系列PC等。

·操作系统:POSIX/UNIX,LINUX或Windows NT操作系统。

·语言:C、C++等。

·网络:采用分流/冗余的双网机制,遵循ISO-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TCP/IP、X.25等。

·数据库: 关系型/SQL/CLIENT-SERVER体系结构, 如Mysql。

·图形人机接口:X-WINDOW系统;OSI/MOTIF,Windows。

·图形标准:OpenGL跨平台三维图形标准

4.2实时、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子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商用关系数据库。另一部分是基于内存的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是一种宿主型的数据库,它依赖于商用关系数据库来保存信息,如数据库模式描述,数据库备份,数据断面的保存与恢复等。两种数据库协调运行,数据同步和并发访问由实时数据库负责管理。

1)历史数据库

·采用标准商用 ORACLE数据库系统。

·Client/Server 结构体系,提供方便的网络访问;

·安全的事务处理能力,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保证数据不丢失;

·触发器功能为保证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带来便利;

·严密的双服务器一致性维护。

·快速大批量数据访问机制。

·透明的双冗余网访问支持。

·SQL/ODBC访问接口

2)实时数据库

·CLIENT/SERVER体系结构, 在分布式运行环境下,实现数据库全网共享

·严密的多服务器一致性。

·支持实时数据库的备份或镜象

·支持并发访问控制

·支持安全级别及用户权限管理

·提供C++ API访问接口。

·提供标准SQL访问机制。

3)数据库管理工具

提供两种方式的数据输入,人机交互方式和批量数据方式。用户输入的数据需经过有效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检查。合格的数据才能投入在线运行。提供管理界面,用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除了以表格方式维护数据库外,还提供控制台SQL接口。

4)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的同步及安全机制

在商业关系数据库中存在实时数据库的实体备份,该实体备份与内存实时数据库有两种同步方式,即定时同步与立即同步。当实时数据库被意外破坏时,可立即用实体备份进行恢复,实现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实体备份库还提供了外部用户通过关系数据库访问实时系统的接口。

关系数据库与实时数据库均有主与备(分布在不同节点上),可快速实现主备切换,以保证系统安全性。

对数据库的修改,无论来自应用程序的访问还是来自任何节点的交互式访问修改,系统均自动维护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的一致性。

4.3实时数据库访问接口(实时软总线)

共有三种方式实现对网络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透明访问:

1)点对点方式:

在服务器一端有守候线程,专门负责与客户进行通讯。每一次客户访问请求得到服务器一次应答。服务器一端采用多线程机制,可同时响应多个用户的并发访问。

2)订阅/分发方式:

如果客户需要周期性地访问实时数据库,可采用订阅/分发方式。就象订阅杂志的过程一样。客户预先访问服务器一次,登记所需信息的类型及时间周期,随后服务器就会周期性地将信息送给客户,直到客户提出终止。这种访问方式为实时库访问节省了大量重复的访问请求,有效地降低了网络负载,特别适合于多窗口多画面客户。

3)实时SQL/ODBC方式

提供SQL/ODBC子集,支持标准开放的实时库访问。此种服务适用于必须使用标准接口的人机交互或程序访问客户,以及需要较为灵活的检索查询的访问需求。SQL/ODBC接口为第三方开发工具如VB,VC,DELPHI,JAVA等提供了统一的访问方式。

4.4 分布式系统配置与管理

在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需要有效的手段管理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对象,监视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测硬件和软件故障,以及在故障情况下通过自动或人工重新构造系统配置,以达到高效可靠运行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分布式系统配置管理

·分布式系统监视与控制

网络节点的配置

网络新增加一个节点时,首先对节点属性进行配置,然后通过将网络配置发送到正在运行的节点上,从而使网络按照新的配置运行。

运行监视和控制

系统服务器负责监视网络各节点的状态、控制信息传输。 任何网络节点启动后,首先向系统服务器传送登录信息,报告其正在启动。服务器则向其发送当前的系统配置及状态。登录完成后,网络节点则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平安报文,服务器则向其发送各节点的状态。当服务器发现网路节点发生故障时,则进行重新组态,将发生故障的节点从系统中剔除,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则由备用服务器接管网络的监控任务。对于系统的异常形成事项报警。

各网络节点由于其完成的功能不同,运行的任务进程也各不相同。为了对系统任务进程的运行进行监视,系统开发了一套进程管理系统,对系统中各网络节点中运行的进程进行监视与控制。该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功能:

·各网络节点中进行进程的配置,包括进程的增加、删除、修改。

·启动初始化进程,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包括实时数据库的生成、系统状态的初始化。

·启动应用进程。

·对进程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故障时产生告警,并重新启动。

·系统进程的状态显示。

4.5 高级脚本语言

系统提供了与ECMAScript兼容的脚本语言,支持用户化的各类计算及控制。

比如:用户可自定义计算公式,完成各种复杂的统计运算。再如:用户可将某一段脚本程序与某一事件关联,当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脚本程序。

脚本语言程序有三种启动方式: 定时启动, 周期启动,事件触发

5.  电池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与状态监测平台系统功能

5.1综合监控

实时采集储能逆变器数据、电池数据、用配电等相关的各种遥测、遥信、累计量以及其它自动化信息,并向各设备发送各种数据信息和遥控遥调等命令。

5.1.1设备详情

储能数据:采用三层架构,BMS、电池簇、BMU。EMS管理系统与BMS通讯,获取BMS、电池簇和BMU数据。

BMU中数据包括:每块单体电芯的电压,温度、SOC,SOH;总电压、总电流、平均电压、压差、安时数、保险信息;能够对BMU中的单个电芯进行均衡命令设置,获取均衡的电流信息。

电池簇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SOC、SOH、安时计状态,最大最小电压BMU信息、最高最低温度BMU信息。

BMS数据包括:输出功率、总电压、电流、工作状态等信息

电度表:采集正反向有功、无功电度。

5.1.2设备运行状态

显示所有设备的运行、停止、通讯正常、通讯异常、故障等状态,通过图形展示以及事件告警等手段管理整个系统

5.1.3设备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的采样和存储在服务器上进行,历史数据库存放在商用数据中,提供专门的历史数据库供用户定义所需的历史数据存储结构和采样周期。报表的打印通过电子表格软件在微机上进行,利用关系数据库提供的标准接口从服务器上的历史数据库中取出数据,按照定义的格式在微机上打印输出。

(1)历史数据处理

实际运行中,历史数据系统按照预先定义的周期从实时数据库中采样,并按照预先定义的存储模式存放,能存放1分钟、10分钟、15分钟、半小时、1小时、全天的数据,历史数据存放在关系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库中,还可以按照需要将其存入永久的存储介质中。

6.2 统计分析

6.2.1 电池充放电电压特性分析

电池电压特性分析,包括两种:

1) 电池电压和SOC的关系:

显示在不同类型的电池,电池充电电压、放电电压与SOC的对应曲线。

2)电池电压和时间的关系:

显示在比较长的周期内,电池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2.2 电池自放电特性分析

显示在没有充放电的情况下,电池SOC与时间的曲线,分析电池的荷电保持率。

6.2.3 储能收益分析

储能的收益主要有两种方式:分时电价电费管理,容量费用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提高电能质量。其中分时电价电费管理,容量费用管理,是可以计算的;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提高电能质量无法精确计算,只能估算。

(1)分时电价电费管理

在电价较低时向电池充电,在电价高峰时,电池向本地负荷放电,通过低买高卖(用)套利或者减少本地电费的支出。影响收益的主要因素是峰谷电价,另外储能系统的效率、放电时间及相关补贴也会直接影响收益的多少。此项分析取一个时间长度,计算出时间范围内的充电电量,放电电量,损耗电量,充电电费,放电电费,显示出收益。

(2)基本电费管理

基本电费按照用户的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即一月中每 15 分钟或30 分钟平均负荷的最大值)作为计算电价的依据,每月固定收取,不以实际耗电数量为转移。基本电费管理中,储能的收益通过在容量费低的时段保存电量,在容量费率高的时段使用,从而降低用户用电功率,降低容量费用来实现。基本电费管理主要面向工业用户。影响收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容量/需量费率,储能系统容量、放电时间等。

此项分析按月为时间单位,取得当前月的最大需量,计算基本电费。这个最大需量和以前没有储能系统的最大需量进行比较,计算以前的基本电费,得出储能收益。

6.2.4 设备对比

通过曲线、报表、图形的等形式,对相似装置进行同时间对比,辅助检测设备运行状态。

6.2.5设备运行报表

报表的生成和输出在微机上进行,电子表格软件提供灵活、方便的表格方式,并有汉字支持。报表管理系统提供非编程的与数据库数据连接的定义方法,同时提供定义定时打印各种报表的手段,也可以任意时刻召唤打印任何报表。报表主要有以下几种:

报表打印前,可在报表节点机屏幕上显示。并直接进行修改,修改后保存。

6.3 系统管理

配备数据库编辑工具,可以方便的录入、查询电站基础配置,设备类型信息,设备型号信息,设备型号,设备生产厂家,角色信息等。

6.4数据处理

6.4.1 模拟量处理

模拟量描述能源系统运行的实时量化值,应包括储能、配电等数据:

对模拟量的处理应实现以下功能:

数据合理性检查和数据过滤。

零漂处理:对模拟量测量值与零值相差小于指定误差(零漂)时,转换后的模拟量应被置为零,每个模拟量的零漂参数均可以设置。

限值检查:每个测量值可具有多组限值对,用户可以自行定义限值对的等级,对于某些测量值,不同的限值对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段进行定义。用户可以定义死区,以避免在定义的限值边界抖动时产生不必要的告警。

跳变检查:当模拟量在指定时间段内的变化超过指定阀值时,给出告警。

支持人工输入数据:丢失的或不正确的数据可以用人工输入值来替代。

所有人工设置的模拟量应能自动列表显示,并能根据该模拟量所属厂站调出相应接线图。

6.4.2 状态量处理

状态量应包括开关量和多状态的数字量,具体为电池好坏状态、开关位置、隔离刀闸、接地刀闸位置、保护硬接点状态以及AGC远方投退信号等其他各种信号量。状态量可以人工设定,人工设置的状态与采集状态一致时,可以给出提示信息。所有人工设置的状态量应能自动列表显示,并能根据该状态量所属厂站调出相应接线图。

6.4.3 非实测数据处理

非直接采集的数据称为非实测数据,可能由人工输入,也可能是通过计算得到,两者分别有各自的质量码。除此以外,非实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应具备相同的数据处理功能。

6.4.4 计划值处理

支持从外部系统获取计划实现实时监视、统计计算等处理功能。

6.4.5 SOE

毫秒级时标记录线路开关或继电保护的动作,事件顺序记录保存在历史事件库中。

6.4.6 告警功能

对所采集的电压、电流、主变压器温度等进行判断,若有越限,发出告警信号;监视开关、刀闸、变压器分接头等位置信息;接入显示SOE信息、保护信号、防盗信号、火灾报警信号等。能够输出中央告警信号。支持事件信息的自动打印、语音输出。

6.4.7 计算

应具备自定义的公式计算及常用的标准计算功能。用户可自定义标准计算功能。

6.4.8 统计

对重要数据,如储能电量、充放电时间、故障电池数等,提供列表、曲线、柱状图等多种显示方式,同时应提供多种分析功能。

能源统计分析应包括:

能源系统经济性能与可靠性分析:可以查看站内所有能源子系统的指定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选择特定电池组查看其统计分析数据。检修时间的统计,维护人员的维修时间。

对于测量值的统计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相应的时间统计;

对电池组在某个时段范围内的故障率统计。对故障记录进行分析,并统计站内各电池组各故障部位的百分比,各型号电池组的故障百分比。

逆变器在某个时段内的故障率统计。对停机故障记录进行分析,并统计各型号逆变器的故障百分比。

6.4.9 SCADA控制功能

提供的电力SCADA系统标准的遥控、遥调功能,支持与独立的五防工作站通信进行防误检查。

6.5 系统监视

6.5.1 系统总体监视

基于地理图的总体信息监视,如系统频率、储能SOC、储能工作状态、负荷信息、其他用能总量信息、电能质量等数据及参数。

运行状态及控制信息、经济效益信息、节能减排信息等。

6.5.2 系统实时监视

除实现常规三遥(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外,提供储能设备独特的监视分析功能,如发电功率、频率、逆变器信息;储能电池的SOC、SOH、充放电容量、充放电功率、电池一致性等信息 

集中显示系统的重要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分组显示不同设备的信息。

(1)一次图监视

在人机界面上组态监视发电、储能、配变、母线、开关刀闸工作状态和重要运行信息。支持动态拓扑分析和着色,可根据断路器、开关的实时状态,确定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带电、停电、接地等状态,并将结果在人机界面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为运行人员

提供直观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图7 一次接线图

(2)电池储能实时监视

实时监测储能的运行状态、工作状态、功率、SOC、SOH、告警信息。

提供储能充放电计划执行情况监视图。实时反映储能运行状态与计划执行情况。

1) 储能系统总图

图8 储能系统总图

2) 变流室监控

图9储能变流室图

3) BMS监控

图9 BMS监控图

4)单体电池监控

图10 电池单体信息监控图

(3)负荷实时监视

集中或分组监视负荷相关信息,如有功、无功、电流、电压、开关、刀闸、告警等信息。

(4)运行方式监视

监视电网的运行方式,如并网、离网状态,储能电站的主要运行状态,如发电功率、日发电量、储能SOC、储能状态、总负荷、总储冷、总储热等。

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EMS管理系统应具有多种运行方式。例如,

1)并离网运行控制;

2)平滑光伏发电出力波动;

3)跟踪计划出力;

4)削峰填谷;

5)紧急应用等。

系统能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自动或手动调整控制策略,并在界面上给出动态指示。

(5)光字牌及保护监视

监视逆变器、汇流箱、电池组、变流器、变压器、负荷等一次设备的光字牌告警和保护

告警。

提供故障跳闸判据定义工具,便于在不同条件下实现故障跳闸监视。

能正确区分正常操作跳闸和故障跳闸。当发生开关跳闸和相关的事故总动作或保护动作时,可结合相关遥测量,根据遥测和遥信组合校验结果,滤除坏数据,判断开关故障跳闸;在开关故障跳闸监视基础上,根据电网实时拓扑连接关系,判断设备故障跳闸。故障跳闸监视提供告警,形成故障跳闸监视结果列表。

(6)报警

当在系统范围内发生需要引起运行人员注意的情况时,系统应产生一系列报警信息。

1)报警方式

应包括图形报警、文字报警、语音报警、打印报警等。

2)报警类型

应包括越限报警、变位报警、事故报警、工况报警、系统本身报警等。

3)报警记录

系统的数据记录模块提供事件顺序记录。

以毫秒级精度记录所有电网开关设备、继电保护信号的状态、动作顺序及动作时间,形成动作顺序表。SOE记录包括记录时间、动作时间、厂站名、事件内容和设备名。

可根据类型、厂站、设备类型、动作时间等条件对SOE记录分类检索、显示和打印输出

6.6 操作与控制

可以对储能、配电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实现人工置数、标识牌操作、闭锁和解锁操作、远方控制与调节功能。

6.6.1 人工置数

人工输入的数据应包括状态量、模拟值、计算量。人工输入数据应进行有效性检查。应提供界面以方便修改与联合EMS管理系统运行有关的各类限值。

6.6.2 标识牌操作

应提供自定义标识牌功能,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对一个对象设置标识牌或清除标识牌,在执行远方控制操作前应先检查对象的标识牌。单个设备允许设置多个标识牌。标识牌操作应保存到标识牌一览表中,包括时间、储能电站、设备名、标识牌类型、操作员身份和注释等内容。

所有的标识牌操作应进行存档记录。

6.6.3 闭锁和解锁操作

提供闭锁功能用于禁止对所选对象进行特定的处理,应包括闭锁数据采集、告警处理和远方操作等。闭锁功能和解锁功能应成对提供。

所有的闭锁和解锁操作应进行存档记录。

6.6.4 遥控

1)遥控类型

对储能逆变器控制:遥控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容抗器的投/切、SVC/SVG无功设点控制;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分合;变压器的分接头调节;投/切远方控制装置(就地或远方模式);

成组控制:可预定义控制序列,实际控制时可按预定义顺序执行或由运行人员逐步执行,控制过程中每一步的校验、控制流程、操作记录等支持与单点控制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

2)控制流程

对开关设备实施控制操作一般应按三步进行:选点-预置-执行,预置结果显示在画面上,只有当预置正确时,才能进行“执行”操作。

3)安全措施

操作必需从具有遥控权限的工作站上才能进行;操作员必需有相应的操作权限;双席操作校验时,监护员需确认等。

6.6.5 遥调

实现对逆变器遥调控制,包括有功设点控制、无功设点控制;

1)控制流程

在人机界面输入新的功率值,下发到逆变器。

2)安全措施

操作必需从具有遥调权限的工作站上才能进行;操作员必需有相应的操作权限。

6.7人机界面

·显示系统总览

·显示重要参数及运行状态。

·显示系统网络图。

·显示变电站、储能电站接线图,画面可根据电站数目增减。

·系统实时数据显示。

·显示月,日的负荷曲线和电压曲线,包括实时曲线和计划曲线,并标明最大,

最小和平均值,以及最大最小值出现的时间。

·显示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图

·显示各种实时表格和历史表格

·显示各种棒图和饼图

·显示趋势曲线图

·显示最新报警信息

6.8储能分析

6.8.1电池容量特性分析

电池的额定容量是固定的,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放电倍率条件下,电池的放电电量是不一样的。

电池容量特性分析,包括两种:

1) 放电电流和电池容量的关系:

显示在不同类型的电池,放电倍率(即放电电流)与电池容量的对应曲线。

2) 电池容量和时间的关系:

显示在比较长的周期内,电池可用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8.2电池内阻特性分析

电池内阻是表征动力电池性能和寿命状态的重要指标,决定电池的高功率放电能力, 影响电池的热特性和效率。

电池内阻特性分析,包括两种:

1) 电池内阻和SOC的关系:

显示在不同类型的电池,电池内阻与SOC的对应曲线。

2)电池内阻和时间的关系:

显示在比较长的周期内,电池内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8.3电池电压特性分析

电池电压特性分析,包括两种:

2) 电池电压和SOC的关系:

显示在不同类型的电池,电池充电电压、放电电压与SOC的对应曲线。

2)电池电压和时间的关系:

显示在比较长的周期内,电池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8.4电池自放电特性分析

显示在没有充放电的情况下,电池SOC与时间的曲线,分析电池的荷电保持率。

7  系统性能指标

7.1. 系统可靠性指标

l 模拟量测量综合误差:≤1%

l 遥信正确率:≥99.9%

l 遥控正确率:≥99.99%

7.2. 系统实时性指标

a) 数据采样扫描周期:1秒~10秒

b) 系统控制操作响应时间:<10秒

c) 画面调用时间:<3秒

d)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时间: ≤5秒

e) 实时数据查询响应时间:<3秒

f) 仿真电网正常情况下CPU负载:≤30%(1 min平均值)

g) 仿真电网事故情况下CPU负载:≤50%(1 min平均值)

h) 历史数据查询响应时间:<10秒

7.3. 系统容量

1)  遥测量≥50000(可扩展)

2)  遥信量≥20000(可扩展)

3)  遥控量≥5000(可扩展)

4)  遥调量≥500 (可扩展)

5)  遥信变位记录  不限

6)  事件顺序记录 不限

7)  可监测装置数量≥50(可扩展)

7.4. 系统运行效率

1) 具有优先任务的调度调节功能;

2) 具有任务之间的快速通信功能;

3) 在不断增加数据量的情况下,保持系统各种性能指标基本稳定。

储能系统数据管理与状态监测平台相关推荐

  1. 重构 pdf_三维温度场的重构方法,更准确地监测储能系统的电池堆内部温度

    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热管理对于微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表面温度,电池堆内部温度场更有意义.针对红外热像仪无法监测电池堆内部温度场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分布式能源与微网研究所. ...

  2. 恒星物联 窨井盖安全监测系统方案 智慧井盖 井盖状态监测

    一.系统概述 井盖状态监测系统使用恒星物联自主研发的井盖状态监测仪.井盖监测系统平台进行设计.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布设方案设计,在城市窨井井盖上布设井盖状态监测设备,当井盖发生位移.倾斜等变化时,将触发 ...

  3. ntp时间同步会导致mysql关闭吗_NTP 时间同步网络弱电系统安全监测平台研究

    作者:郑燕燕( 上海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中心) 摘 要: 本文结合轨道交通既有的 NTP 时间同步网络的结构特点.安全隐患以及对安全措施的迫切需求,对网络内弱电系统主机的安全监测平台展开研究,重点论述安全 ...

  4. Java毕设项目纺织代加工车间生产状态监测系统(java+VUE+Mybatis+Maven+Mysql)

    Java毕设项目纺织代加工车间生产状态监测系统(java+VUE+Mybatis+Maven+Mysql) 项目运行 环境配置: Jdk1.8 + Tomcat8.5 + Mysql + HBuild ...

  5. JAVA纺织代加工车间生产状态监测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Mybatis+系统+数据库+调试部署

    JAVA纺织代加工车间生产状态监测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Mybatis+系统+数据库+调试部署 JAVA纺织代加工车间生产状态监测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Mybatis+系统+数据库+调试部署 本源码技术栈: ...

  6. pms输变电状态监测_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输电线路装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包括功 能规范.系统架构.前置子系统.再线监测信息交换模块.业务应用子系统.GIS 集成. ...

  7. pms输变电状态监测_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综合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检测技术/ Power detection 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综合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时间:2013/11/5   来源:华天电力  阅读:6723 次 摘 要: 状态监测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 ...

  8. 江西省餐饮油烟治理在线监测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油烟监测系统 油烟监测云平台 (安科瑞-须静燕)

    安科瑞 须静燕 18761508761 餐饮油烟治理在线监测平台餐概述 如今,们对餐饮油烟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有异味.有研究表明,各餐饮源油烟PM2.5值比大气背景值高出数十倍,其中仅烧烤的油烟PM ...

  9. 霍尼韦尔推出电池储能系统平台

    上海2021年7月13日 /美通社/ --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 HON)近日宣布推出电池储能系统(BESS)平台.该平台集霍尼韦尔资产监测.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监视控制和分析等技术于一体,助力企 ...

最新文章

  1. 3dmax材质通道插件_为什么3dmax插件这么多都不会整合一下呢?
  2. python 爬虫ip代理
  3. C++11新特性,利用std::chrono精简传统获取系统时间的方法
  4. [react-router] React-Router 4怎样在路由变化时重新渲染同一个组件?
  5. 使用git了解代码编写过程
  6. 今天我的天空瞬间明亮了
  7. 复现autotune算法时遇到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 filezilla里怎么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9. 博弈论基础知识与SG函数
  10. python mysql输出的字符带括号_python 将dataframe插入到mysql库中出现表头加括号的情况...
  11. 冬虫夏草之技术路线图之二【“术”——业务篇】
  12. SD-WAN,边缘网络和安全性大热
  13. 停止在csdn发文及上传资源的声明
  14. pyton random
  15. 立志做中国市场TOP2,新华三云屏底气何来?
  16. JACK——TeamsMaual6 Team Formation
  17. Enscape 设置预设功能能够在保存的设置之间切换
  18. UCanCode发布领先的大型组态建模仿真CAD与GIS开源套件2019版本
  19. HTML5网页设计基础——精美电商悬浮窗
  20. Linux中chkconfig工具详解(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并不多)

热门文章

  1.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笔记1
  2. 请教:我该给初学者怎样的意见?
  3. java 打折_Java 为超市打折水果编写一个购物程序
  4. layui弹出层弹出另一个页面
  5. sqlserver 创建登录名报错:‘User, group, or role ‘arms‘ already exists in the current database‘
  6. qq计算机丢失msvcp100,Windows7系统msvcr100.dll丢失怎么办?
  7. stm32flash存储掉电不失数据
  8. C++ string万能类型转换
  9. mysql--数据库创建及执行sql语句
  10. java temporary_临时表temporary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