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650d40100cfz1.html

ARPANET在1990年完成了它的使命。网络的发展从军用转为民用,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就要来临了。

1991年8月6日,第一个WWW网站出现了。他的发明人是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伯纳斯—李的父母都是数学家。从小在数学的熏陶中长大。早在1980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做合同工时的伯纳斯—李就提出了超文本(hypertext)的概念。1984年,伯纳斯—李重返CERN,成为研究员。1989年,伯纳斯—李看到了超文本在互联网中的潜力,便提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 WWW)的概念。他设计和实现了第一个WWW浏览器,第一个WWW服务器(CERN HTTPd),和第一个网站。跟据CERN,第一个网址为:http://info.cern.ch/hypertext/WWW/TheProject.html。这个网站提供详细信息,教大家如何安装和使用浏览器和服务器。蒂姆·伯纳斯—李因此被公认为万维网之父。虽然互联网(internet)这个词的词义宽泛,但如今大多数人都把它理解为万维网(WWW)。乃至很多时候分不清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区别。因此,称他为互联网之父也不过份。1994年,伯纳斯—李创建了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即万维网联盟 。伯纳斯—李坚持免费和开放的原则。对他的工作成果,既不申请专利,也不征收版税。如今已经有无数人因为互联网而发财,而伯纳斯—李仍旧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名并不富有的教授。

图片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1955年生与伦敦,万维网之父或互联网之父

在伯纳斯—李研究WWW的同时,一个名叫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的小伙子正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读书。他对操作系统颇有兴趣。为了能够更多地利用他刚买到386个人电脑,他开始尝试写操作系统。他起初把这个项目叫做Freax,是Free(免费)和Freak(疯子)的组合。最后一个字母X表示这是一个和UNIX相似的操作系统。但是他的同学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就索性改为了Linux,意思是Linus的UNIX。1991年,Linux的第一个版本发布。托瓦兹承认,他当时编写Linux只是出于好玩而已。如今,Linux操作系统成为了主流,占据着互联网服务器的主要份额。

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1969年生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硕士

托瓦兹为Linux操作系统选择的吉祥物是一只小企鹅。这里面有个故事。有一次他在澳大利亚的动物园时,被一只小企鹅嘬了一下。他开玩笑地说,之后他便得了一种“企鹅病”。晚上睡不着觉时,便会特别想念企鹅,感受着对企鹅的爱。Linux的这个企鹅有个名字,叫塔克斯(Tux)。既是Torvalds UniX 的缩写,又是是晚礼服(Tuxedo)的缩写(企鹅是不是很像穿着晚礼服的样子),十分巧妙。这个企鹅的特点是它刚刚吃饱了饭,懒洋洋地坐在那里发呆,憨态可掬。

Linux操作系统的吉祥物克斯(Tux)

虽然伯纳斯—李发明了WWW网站,但他设计的浏览器并不怎么好用,主要使用对象还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在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 - 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工作的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肯定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他和Eric Bina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基本上只需要鼠标就可以操作的Mosaic浏览器。Mosaic1.0于1993年4月22日发布。从下图可以看出,Mosaic浏览器已经具备了现在浏览器的大部分功能。它有网址(URL)的输入框和网页标题。甚至连后退,前进,刷新,主页等功能,都和现在的浏览器一模一样。1993年底,Mosaic浏览器的用户已经超过百万。很多学者认为,Mosaic浏览器是互联网用户爆炸式增长的主要原因。可不是嘛!现在电脑上只要有一个浏览器,几乎就可以做所有的事情了。相反,如果没了浏览器,电脑好像也没什么用了。因此,马克·安德森被公认是浏览器之父。

Mosaic浏览器

1994年,安德森创建Netscape公司,在Mosaic浏览器的基础上,开发出来了Netscape浏览器Navigator。Netscape浏览器曾一度占据80%的市场份额,对微软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微软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他们采用和Netscape相同的方法,从伊利诺伊大学那里获取了Mosaic的源代码开发权,于1995年开推出IE浏览器,与Netscape公司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浏览器大战(Browser War)。在微软的强大攻势下,Netscape的市场份额逐渐被IE蚕食,最终剩下不到1%。后来Netscape公司卖给了美国在线。安德森又创建了Loudcloud,Opsware公司,分别被EDS和惠普公司收购。

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1971年出生。UIUC计算机学士学位。

过去的网络软件都是基于CS架构,即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它要求用户下载了客户端程序以后,才能使用。比如很多炒股软件。而现代互联网的应用是基于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由于几乎所有的电脑都配有浏览器,用户不必下载任何软件就可以使用。这使得互联网应用在客户端的阻力几乎为零。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下,显然浏览器和服务器是两个最关键的因素。Netscape公司曾经不但控制着浏览器市场,而且是最主要的web服务器制造商。但是好景不长。

1995年,阿帕奇服务器(Apache HTTP Server)问世。由于它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开源软件,很快流行。到了1996年便已经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了。这个领先地位一直保持至今。2009年2月份时,全世界49%的网站使用着阿帕奇服务器。有关阿帕奇(Apache)这个名字的来源有2种说法。据阿帕奇官方网站称,“阿帕奇”是一个美国土著印第安人部落的名字。这个部落以耐力和技能而著称。取这个名字是出于对他们的敬仰。另一种说法则是最初的版本是NCSA httpd的一个补丁,它的英文发音(a patchy server)和阿帕奇服务器(Apache server)相同。无论如何,阿帕奇服务器无疑在互联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系列(漫谈互联网历史)的第六篇讲述了在七,八十年代,计算机语言如何在硬件软件的快速提升下被进化和演变。没想到到了九十年代,互联网又成为了新一轮语言发展的源动力。

1995年5月,Netscape公司发表声明,同意将SUN公司的一项技术整合到Netscape浏览器中。凭Netscape当时的名气,任何一条与它相关的新闻都会被炒作,更何况是这么重要的举措。这个技术的名字叫Java,于是Java一夜成名。其实早在1991年,SUN公司就开始了一个名为“绿色”的项目,目的是开发一种新技术,可以移植到不同的系统上,进行分布式计算。领导这项技术的人是詹姆斯·戈士林(James Gosling)。戈士林开始管这个技术叫“橡树(Oak)”,因为他办公室外面种的就是橡树。到了1994年,互联网开始流行。SUN公司借机把这个语言定向在互联网。当他们发现Oak技术已经被注册以后,便改名为Java。Java能够被快速地大规模推广,一部分归功于Netscape公司。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它自身的优越性。Java技术最核心的部分是Java语言。它的语法类似与C/C++语言,让那些写C/C++的程序员很容易上手。但不同的是其背后的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虚拟机使Java不但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而且可以自动回收垃圾(内存空间),大大降低程序员的编程难度。在七,八十年代,程序员都将C语言创始人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视为上帝。九十年代以后,绝大部分程序员顶礼膜拜的神变成了詹姆斯·戈士林(James Gosling),Java之父。戈士林目前仍然在SUN公司工作。

詹姆斯·戈士林(James Gosling), 1955年生于加拿大,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

1995年,一个叫Rasmus Lerdorf的丹麦程序员在用Perl程序编写个人主页的时候,为了更快地写动态页面(即页面中嵌入动态数据,比如时间等),开发出了一种新语言叫PHP,意思是Personal Home Page。由于PHP可以很方便地写动态页面,很快就流行起来。Rasmus Lerdorf后来也被称为PHP之父。他从2002年开始一直在美国雅虎工作,曾经来过中国,参加了首届中国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并做了题为“PHP on hormones”的主题演讲。

Rasmus Lerdorf,1968年生,PHP语言创始人

虽然Rasmus Lerdorf是PHP的创始人,但是今天大家普遍使用的PHP语言却不是当初的PHP语言。最初的PHP只经历了2个版本,PHP和PHP 2。

1997年,两位以色列程序员Zeev Suraski和Andi Gutmans重写了PHP的编译器,发布了PHP 3。PHP 3和Rasmus Lerdorf的PHP 2除了语法上相似之外,可以说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编程语言了。为了以示区别,这两位以色列程序员把PHP的意思改为“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一个只有计算机工程师可以理解的递归解释。PHP现在已经发展到了PHP 6。

Zeev Suraski,以色列程序员,PHP3创始人之一

Andi Gutmans,以色列程序员,PHP3创始人之一

目前在web编程领域内,主要的三大阵营是Java,PHP和.NET。.NET和Java的理念几乎相同,是微软公司仿照Java技术推出的web编程框架和一系列开发工具。

现代互联网可以说诞生于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的第一个网站。之后的短短3-4年时间,客户端软件(即浏览器),服务器软件(即Web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新型的计算机语言相继出现并快速成熟。该做的都做了。自上一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最大的商业革命即将爆发。一批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即将诞生。

漫谈互联网历史【8】- 90年代:现代互联网的诞生相关推荐

  1. 漫谈互联网历史【9】- 90年代: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1994年,两位在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读博士的学生迷上互联网了,竟然不务正业,写起了网站.他们花在这个上面的时间比博士论文还多.开始只是用它管理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后来他们发现这个列表太长,就开始分类 ...

  2. 漫谈互联网历史【5】- 80年代: 个人电脑的成熟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650d40100caim.html 上次说到,1980年时,IBM找微软开发操作系统.其实IBM早就意识到个人电脑的巨大 ...

  3. 互联网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时刻

    从世界上第一个直播流,到宽松的美洲驼,再到没人同意的连衣裙颜色,这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令人难忘的时刻. 1ARPANET开启(1966) 我们不能谈论互联网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而不要谈论成立于1966年 ...

  4. 雷军博客1999:互联网创业的黄金年代,2009年移动互联网黄金年,太准了

    不少成功者都发表了类似的感言:成功,20%靠努力,80%靠运气.创业者都非常勤奋和努力,而真正成功的人寥寥无几.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成功者,很少有人觉得是因为自己更勤奋或者更聪明,就把成功的要素归纳成 ...

  5. 今天的区块链现状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

    今天的区块链现状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 1995年,电脑安全专家.天文学家克利夫·斯托尔(Clifford Stoll)在<新闻周刊>上发表专栏文章称,"网络是一个充满未删选数据的 ...

  6. 马佳佳:代表着9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

    原标题:马佳佳:我的商业模式和我的创业观 周一下午的三里屯SOHO下沉广场,并没有多少人,被称为国内首创的Powerful泡否情趣店里,偶尔进来些客人,有的看看就走,有的来取已经付了钱而没有拿走的东西 ...

  7. 90 年代的网页设计,有点搞笑

    20 年对于互联网来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网页设计在此期间也走过了很长的路,我们现在回头看,几乎不敢相信我们曾经设计过这种东西! ▎1. Penny Juice Penny Juice 是一款为儿童制作 ...

  8. 为什么日本的网页设计风格还停留在90年代?

    编者按:日本的网页设计向来自成一体,别有风味.一些网站的设计看上去很有 90 年代末的"遗风",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原文标题Why Japanese Web Design Is So ...

  9. 【乐逍遥网站设计】90年代的网页设计有哪些变化?

    自 1991 年第一个网站发布以来,网页设计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该网站完全基于文本,标志着一场数字革命的开始. 虽然对"正在建设"的 GIF 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背景颜色的回忆让我 ...

最新文章

  1. WGS 1984 Web Mercator 对于在线地图服务的意义
  2. Android 自定义Button按钮显示样式(正常、按下、获取焦点)
  3. python中的数列[a::b]操作
  4. 我去头条面试,面试官问我如何设计好API,看看我是如何吊打面试官的!
  5. N划分成若干个奇正整数之和的分法有多少种---动态规划
  6. 《信息存储与管理(第二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2.6 磁盘驱动部件...
  7. 21天学通JAVA: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
  8. CCIE试验备考之交换VLAN间路由
  9. 网络安全学习--WEB服务器
  10. linux查看网卡带宽命令,Linux查看网卡带宽的两个命令
  11. 设计模式(二)——UML类图怎么画
  12. unity上传头像_unity3d 上传本地PC图片
  13. 大恒水星相机+opencv4.0.1保存视频
  14. telegram电报机器人配置
  15. 强化学习代码实操和讲解(三)
  16. 2021年平均工资公布 这些行业不如意
  17. PyTorch :transforms 数据增强:裁剪、翻转、旋转
  18. yolov3的缺点_YOLOV3问答式解读
  19. ServerTools数据调试记录
  20. [源码和文档分享]基于Android Studio实现的论坛网站Android客户端和JAVA EE后台

热门文章

  1. Kubernetes(k8s)集群搭建,完整无坑,不需要科学上网~
  2. 修改服务器监听端口,Ubuntu tacacs+ 服务器修改监听端口
  3. springboot xjar 安全加密运行工具
  4. github 使用令牌
  5. 英语bisynes商务
  6. 十年架构设计总结!阿里华为等大厂都这么做容器调度和服务编排
  7. 散户斗庄家:游戏驿站(GME)昨日上涨100%-暗盘持续上涨50%,多个大型基金即将爆仓,社区交易赢了
  8. Robust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Made Easy with RSOME
  9. 位运算 之(1) 按位与(AND) 操作
  10. 中国最有钱大学排行,北大只能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