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又知道年轻人那反复无常的大脑有着怎样的运行机制?尽管他们的大脑已被荷尔蒙折腾地七荤八素;却偶尔还会有灵感跻身夹缝之间;
  1. 层级化:每时每刻,人类都在进行抽象化,也就是说,从客观事实中发展出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和知识。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得以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更为简洁的描述层级,方便我们那容量有限的大脑加以处理。分层的概念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复杂系统,甚至包括我们的社交世界,也即是人们的个人生活。我们可能在某个运转正常的层级上生活,受到其特有的奖赏系统驱使,随后又可能突然闯入别外一个层级,遭遇完全不一样的游戏规则。
  1. 很大程度上,大脑是一个对称的器官,左侧大脑负责控制右侧的躯体,而右侧的大脑控制左侧的躯体。两侧大脑的活动通常由一个大的皮质连合调控,这个连合就叫胼胝体。
  1. 裂脑现象意味着我们能对大脑半球分别进行测试且不受另一侧半球的影响。经典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是特定脑区损伤导致的认知功能缺失,而我们反其道而行,能够研究认知功能的存在。
  1. 躯体感觉系统的运作机制:左侧躯体将大部分触觉信息送往右半球,但并不是全部。如果你的左手拿着一个物体,关于该物体整体形状的触觉信息——学名为“实体觉信息(stereognostic information)”就传入右脑,与是否受到触摸有关的更为基本的感觉信息则会传入两侧半球。反之对右侧躯体也同样成立。
  1. 自我线过启动(普遍存在于目标导向行为中):一侧大脑半球启动某种行为,而行为产生的相关信息由另外一侧大脑接收,从而使得后者能够做出合适的行为反应。
  1. 裂脑动物们采取了一种自我线索启动的策略。控制命令中心是不存在的。一侧的大脑半球能够读取另外一侧半球加工构建好的线索,从而产生一种整合式的有效的行为表现。
  1. 认知失调:当个人信仰与新入信息发生矛盾时,我们倾向于无视新信息,以减少认知上的冲突。
  1. 解释器:会说话的左半球大言不惭地解读起右半球发起的行为反应,尽管它并不知道相关的背景信息。在另一些实验中,右半球的一些体验引发了情绪反应,而左半球会努力为这些情绪反应进行辩解。情绪状态似乎能通过皮层下结构在两侧半球之间进行传递,而该传递过程不会受胼胝体切开的影响。因此,尽管只有右半球能够接收产生特定情绪状态的感觉信息与体验,但两侧半球都能感受到情绪。虽然左半球不知道这股情绪为何产生,由何而来,但它依旧会试着对之前进行解释。解释器还会对身体传入的信息加以解读。
  1. 注意是一个单灶系统。简而言之,彼此分离的两个大脑,半球无法应对同时发生在两个不同空间位点的事件。两侧半球不光彼此分离,这两个小家伙还互不相同。
  1. 刻意挤出笑容时,或是在别人让你笑的时候,笑的动作是由左脑控制的。参与其中的皮层神经元有的跨越中线负责控制右侧面部,有的则由胼胝体通往右脑,并激活右脑中负责控制左侧面部的神经元。自发的笑则有所不同,参与这一过程的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神经硬件,包含若干零散分布的脑区,其中大部分属于皮层下系统以及所谓的锥体外系统(extra-pyramidal system)。
  1. 人类的记忆大致分为两种: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和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语义记忆处理的是我们学会的知识,譬如国际象棋的规则,情景记忆则与实际的经历与情景有关譬如某次对弈的经过。
  1. 与自由回忆相对应,再认记忆(recognition memory)指的是,在看到曾经见过的物体或事件时,能够再对之进行指认的能力,左右半脑都能处理语义记忆以及情景记忆。
  1. 在科学界,涌现(emergence)的概念无处不在,即简单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复杂的系统。
  1. 高层结构的涌现伴随着性质的彻底更新,且底层事件无法对这些新性质进行预测。在人类大脑中,最高层级的作用力包括知觉、意识、记忆、推理和判断等等,与被超越的内部化学作用力相比,以上这些作用力的效果及因果效应在大脑活动当中占据了同等乃至更重要的地位。

END

读书笔记(一):双脑记相关推荐

  1.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1记——流动相似性

    在飞机真正上天之前,我们常常需要制作出缩小版的模型放在风洞中吹呀吹,尽可能地模拟真实飞行中的参数,这时我们就需要实现流动相似性,这便是本记要讲的. 文章目录 一.流动相似性的标准 二.流动相似性的应用 ...

  2.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2记——流体静力学初步

    与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一样,空气中的物体也会受到空气的浮力,但由于这个浮力往往比较小,实际中的很多问题我们常常将它忽略,而对于像热气球这样的靠空气的浮力产生升力的飞行器来说,空气的浮力是不能忽略的. ...

  3.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4记——黏性流动入门

    版权声明: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https://blog.csdn.net/sj2050/article/details/81151723 一.边界层的概念 我们先来介绍边界层的概念(边界 ...

  4.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0记——白金汉PI定理

    目录 量纲分析:白金汉PI定理 相似参数 量纲分析:白金汉PI定理 在空气动力学中,飞机的空气动力主要由自由来流的密度ρ∞,自由来流数V∞,翼弦长度c,自由来流的粘性系数μ∞以及音速a∞,所以假设我们 ...

  5.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5记——推导二维机翼的空气动力学系数

    机翼的受力分析图 我们知道,空气对一个物体产生的升力和阻力以及力矩源于作用在整个物体上的压力分布和剪切力分布,所以我们分析上图可知(取单位展长的机翼): 对于上表面:                 ...

  6.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3记——流动类型

    一.连续介质与自由分子流动   分子之间相互碰撞的平均距离定义为平均自由程 .如果平均自由程的数量级远小于飞行器的尺寸时,此时,分子对物体的碰撞如此频繁以至于物体无法分辨出单个的分子碰撞,这时,对物体 ...

  7. 读书笔记:《时间投资法》之二

    最近一直在读<时间投资发>,前2天发了读这本书的第一篇笔记 ,这篇笔记是用Freemind编写,然后导出为HTML格式之后帖出来的,效果不好.虽然读书笔记可以这样记,但并不喜欢这种方式.今 ...

  8. 【读书笔记】人可以晚睡,读书笔记不可晚到【如何阅读一本书-轻阅读编写组-生活/育儿家教类】

    这本书是一月书单里的,同月里有<刻意学习>.<冷暴力>.等其他类型的书,紧跟慢跟总算在五月底的时候要来动手完成它的读书笔记,这样很不好.应该在自己要求的时限内,一周一本,然后周 ...

  9. 一位美国教授给研究生的怎样记读书笔记的建议(中文总结)

    自dqu的日记<如何记笔记才能避免无意抄袭>启发 | 终于该说到正题了--芝大有位medievalist Constantin Fasolt教授,我不知他在专业领域内建树如何,总之是dis ...

  10. 程序员职场小白修炼记1——安晓辉《解忧程序员》读书笔记

    目录 1 作者简介 2 内容简介 3 第一章节:自我发现与选择 1)职业四象限模型 2)两种目标类型 3)职业连连看模型 4)职场上日常规划 5)职业价值观 6)程序员价值体现的三要素 7)程序员职业 ...

最新文章

  1. xp启动java设置_Windows XP快速启动经典六招
  2. Flutter开发之《闲鱼的探索与收获》笔记(51)
  3. QT VS配置UNICODE问题
  4. LeetCode 200. 岛屿数量(图的遍历)
  5. TCP/IP协议--ARP协议(有了IP地址为什么还需要ARP协议)
  6. 单细胞测序分析之小技巧之for循环批量处理数据和出图
  7. 黑科技抗疫,Python 开发者大集结!
  8. java 日期 yyyy_java日期中YYYY与yyyy的区别
  9. Hibernate:二级缓存
  10. WYSE POCKETCLOUD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手机遥控你的电脑!!(转)
  11. SVL-Simulation自动驾驶仿真器
  12. 大数据第一课(满分作业)——泰坦尼克号生存者预测(Titanic - Machine Learning from Disaster)
  13.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平台,课程平台
  14. iOS Swift RxSwift 的使用(二)
  15. 计算机网络基础基本知识
  16. caffe学习笔记20-BatchNorm层分析
  17. 柠萌影视再次冲刺港股:年营收持续两年下滑​ 腾讯是股东
  18. mysql 查询多个总和_使用MySQL查询选择多个总和,并在单独的列中显示?
  19. 采购策略中的合同支付类型
  20. 基于FPGA的 SPI通信 设计(1)

热门文章

  1. java 读取 解析微软Project .mpp 文件
  2. 打开 .mpp文件的一种方法
  3. .mpp文件在线打开网址
  4. VMware虚拟机的创建
  5. vue axios轮询更新echarts 页面崩溃问题
  6. win10蓝屏无法进入系统_WIN10系统进“吃鸡”蓝屏
  7. HTML5设计网页动态条幅广告(Banner) 已经加上完整源代码
  8. ps小白修改矢量图颜色
  9. 2020年5月程序员工资统计,平均14542元
  10. HTML5新增---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