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滑模观测器参照的数学模型

对于表贴式三相PMSM而言,扩展反电动势的表达式可以被简化为与仅与电机的转速有关。然后将表贴式PMSM的扩展反电动势表达式写下来,进行分析:

从上式可以看出,只要可以得到扩展反电动势(EMF)的大小,即可通过求取反正切值求取实际位置 theta 值。

对于观测器的设计,一般会选取一个数学模型进行参照。而对于PMSM而言,一般会根据电机的电压模型或者电流模型来设计观测器。由于电机的负载状态会影响扩展反电动势的大小,而电机在高速重载的情况下,定子电流将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估算扩展反电动势的滑模观测器,按照PMSM的电流模型来设计会更合理

因此将PMSM的电压状态方程,改写为电流状态方程的形式,将其作为滑模观测器的参照模型。

2、滑模观测器的设计

为了估算扩展反电动势 Eα 和 Eβ ,对滑模观测器的设计如下方程所示:

观测器在形式上和实际电机的数学模型完全一致。这么设计的原因:由于实际电机电流模型中包含扩展反电动势的大小,如果我们设计的滑模观测器模型,能够通过实时校正,逐步的逼近实际的电机模型,当观测器模型与实际电机模型完全一致的时候,观测器模型内的扩展反电动势参数即为我需要的实际电机扩展反电动大小。这个道理就类似于,我无法实际的去测量博物馆玻璃罩中珍藏的文物,那如果我扫描一个镜像出来,去手把手测量这个镜像的长宽高,一样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滑模观测器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3、滑模面的选取

将上述两个数学模型进行做差,可以得到如下定子电流误差方程:

如果能够使得实际 α 轴定子电流和 β 轴定子电流一致,那么滑模观测器的扩展反电动势也和实际电机的扩展反电动势一致。因此可将滑模面设计为 :

4、滑模控制律的设计

滑模控制律的设计是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原理(滑模观测器原理与其相同)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其中A点穿过滑模面,B点由滑模面扩散,C点从其他地方回归至滑模面。只有C点才能使得系统最终趋于稳定,使得系统回归至滑模面。滑模控制律的设计就是要实现C点的功能:当系统参数在滑模面以上时,使其运动轨迹向下;当系统参数在滑模面以下时,其运动轨迹向上,其运动时刻向着滑模面

因此开关函数 sgn() 为滑模观测器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基础。当系统参数运行至滑模面以上时,sgn = -1 ,其运动轨迹向下了;当系统参数在滑模面以下时,sgn = 1,其运动轨迹向上了。

对于扩展反电动势的滑模控制律设计而言,就是使得电流回归滑模面,使得观测器电流和实际电流之间的误差为0,则观测器扩展反电动势等于实际电机扩展反电动势,因此可将其滑模控制律设计为:

小结:

1、滑模观测器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选择观测器参照数学模型、设计观测器模型、选择滑模面、设计滑模控制律

2、电流对于扩展反电动势影响较大,所以估算扩展反电动势的滑模观测器选择PMSM的电流模型。

3、如果能够使得实际 α 轴定子电流和 β 轴定子电流一致,那么滑模观测器的扩展反电动势也和实际电机的扩展反电动势一致。

4、对于扩展反电动势的滑模控制律设计而言,就是使得电流回归滑模面,使得观测器电流和实际电流之间的误差为0,则观测器扩展反电动势等于实际电机扩展反电动势

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帮忙点个赞呀~谢谢啦~^_^

资料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Irezc-PAqBylqqVvO0IaA 
提取码:8888

刚收到一些同学的消息,这里澄清一下,这个模型是我自己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学习资料,文章是学习过程笔记,原文可以查询袁雷书籍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章节。

明天再更新后续文章: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二)【由扩展反电势得到电机位置和速度信息】

滑模系列文章链接: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学习教程(PMSM)(一)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基础补充(五)——什么是低通滤波器?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一)【位置估计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二)【滑模观测器设计过程】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三)【由扩展反电势得到电机位置和速度信息】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四)【仿真搭建及其结果分析】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二)【滑模观测器设计过程】相关推荐

  1.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三)【由扩展反电势得到电机位置和速度信息】

    1.直接求反正切函数的不足之处 上一篇文章,写到了滑模观测器的设计过程,此过程过后可以得到滑模输出的扩展反电动势.按照反正切函数的原理,只需要对扩展反电动势进行求解反正切即可.如下所示: 但是事实上, ...

  2.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四)【仿真搭建及其结果分析】

    1.滑模仿真框图 2.仿真结果 波形的简要分析 1.转速响应曲线   下图为滑模无位置控制的转速响应,其中蓝色为估计转速,内部被遮盖的为实际转速,可以从图中看出,估计转速和实际转速基本重合,验证了滑模 ...

  3.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滑模观测器(一)【位置估计原理】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就从滑模开始吧,基于反正切函数的转子位置估计应该是无速度传感器里面稍微简单的一类啦,就拿这个入手啦~滑模反正切分为多个文章进行解释,观测器数学和物理原理.观测器效果和波形分析.文章链接 ...

  4. 三相pmsm矢量控制仿真模型_学术简报|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离散化方法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许中阳.郭希铮.邹方朔.游小杰.邱腾飞,在2019年<电工技术学报>增刊1上撰文指出,基于定子电流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机无 ...

  5.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二)——脉振高频注入法(一)【位置估计原理】

    1.高频注入法 前面已经讲过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实现方法--滑模观测器法.在开始一个新的位置估计策略之前,我们先聊一聊这个方法本身的特点.从前面对滑模的讲述可知,滑模观测器法是通过构造一个滑模面,然后设 ...

  6.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三)——模型参考自适应法(一)【估计原理】

    本篇对另外一种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做详解--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无速度控制策略. 1 MRAS简介 MRAS的主要思想:构建两个具有相同物理意义的输出量的模型,其中以不含有位置参数的电机方程作为参考 ...

  7.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基于扩展反电动势)

    一.原理 PMSM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如下 式中,Ld 和 Lq 分别未dq轴电感,wer电角速度,R为定子电阻 其中扩展反电动势表示为 通过扩展反电动势的反正切就可以获得电机位置信息,电机的 ...

  8.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仿真模型笔记

    说明:此博文仅作为个人记录,内容不尽详实,着重于主体思路,或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二所得.

  9.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三)——模型参考自适应法(二)【自适应律的设计】

    1.简写MRAS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 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方程: 简写为如下形式: 参考模型: 可调模型: 定义广义误差为,将上述两个方程做差可以得到如下误差方程. 2.改写为标准前向环节 将上式改写为标 ...

最新文章

  1. 关于RTP时间戳及多媒体通信同步的问题/H264关于RTP协议的实现
  2. GDB调试多进程|多线程程序
  3. 如何解决 错误code signing is required for product type 'xxxxx' in SDK 'iOS 8.2'
  4. MFC——在状态栏中显示滚动字幕
  5. Centos7静默安装Weblogic12C
  6. Java二级练习试题一
  7. mysql数据库引擎问题
  8. math: 四元数与欧拉角(RPY角)的相互转换
  9. JS if语句,switch语句——经典例子(水仙花数、瑞年)
  10. nRF 扫描条件过滤做法
  11. STL容器——案例版
  12. 【转】以太坊 2.0 中的验证者经济模型
  13. 如何将图片中的文字进行提取并编辑
  14. PTA(C++):L1-2 大笨钟(10分)[简单if判断]
  15. linux与unix区别
  16. 金融风控-- >申请评分卡模型-- >特征工程(特征分箱,WOE编码)
  17. 两行代码引发的血案-代笔司徒老师
  18. 水星路由器登录界面找不到服务器,melogin.cn打不开的解决办法(水星路由器)
  19. 波特率、比特、字、千字节、兆、G之间转换
  20. uvm打印信息冗余度和重载打印信息

热门文章

  1. 数列操作 1474 找规律
  2. figma button_在Figma中创建图标和徽标的技巧
  3. HTML期末作业-八大菜系湘菜网站制作(大二学生网页作业代码)
  4. Ubuntu 18.04 安装配置Oh My Zsh 主题设置
  5. 新加入硬盘后,硬盘的编号改变了,导致ubuntu 进不去了
  6. 商标价格与商标好坏成正比吗
  7. C++ 双色球预测系统
  8. Subject 与 Observable 的区别
  9. LED数码管秒表(精确到0.01s)
  10. “4字检测法” 一招拆穿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