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递归调用

一个函数在它的函数体内调用它自身称为递归调用。

这种函数称为递归函数。C语言允许函数的递归调用。在递归调用中,

主调函数又是被调函数。执行递归函数将反复调用其自身。

每调用一次就进入新的一层。例如有函数f如下:

int f (int x)

{

int y;

z=f(y);

return z;

}  这个函数是一个递归函数。

但是运行该函数将无休止地调用其自身,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为了防止递归调用无终止地进行,

必须在函数内有终止递归调用的手段。常用的办法是加条件判断,

满足某种条件后就不再作递归调用,然后逐层返回。

下面举例说明递归调用的执行过程。

[例5.9]用递归法计算n!用递归法计算n!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n!=1 (n=0,1)

n×(n-1)! (n>1)

按公式可编程如下:

long ff(int n)

{

long f;

if(n<0) printf("n<0,input error");

else if(n==0||n==1) f=1;

else f=ff(n-1)*n;

return(f);

}

main()

{

int n;

long y;

printf("\ninput a inteager number:\n");

scanf("%d",&n);

y=ff(n);

printf("%d!=%ld",n,y);

}

long ff(int n)

{ ……

else f=ff(n-1)*n;

……

}

main()

{ ……

y=ff(n);

……

}

程序中给出的函数ff是一个递归函数。主函数调用ff

后即进入函数ff执行,如果n<0,n==0或n=1时都将结束函数的执行,否则就递归调用ff函数自身。由于每次递归调用的实参为n-1,即把n-1

的值赋予形参n,最后当n-1的值为1时再作递归调用,形参n的值也为1,将使递归终止。然后可逐层退回。下面我们再举例说明该过程。

设执行本程序时输入为5, 即求

5!。在主函数中的调用语句即为y=ff(5),进入ff函数后,由于n=5,不等于0或1,故应执行f=ff(n-1)*n,即f=ff(5-1)*5。该语句对ff作递归调用即ff(4)。

逐次递归展开如图5.3所示。进行四次递归调用后,ff函数形参取得的值变为1,故不再继续递归调用而开始逐层返回主调函数。ff(1)的函数返回值为1,ff(2)的返回值为1*2=2,ff(3)的返回值为2*3=6,ff(4)

的返

回值为6*4=24,最后返回值ff(5)为24*5=120。

例5.

9也可以不用递归的方法来完成。如可以用递推法,即从1开始乘以2,再乘以3…直到n。递推法比递归法更容易理解和实现。但是有些问题则只能用递归算法才能实现。典型的问题是Hanoi塔问题。

[例5.10]Hanoi塔问题

一块板上有三根针,A,B,C。A针上套有64个大小不等的圆盘,

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如图5.4所示。要把这64个圆盘从A针移动C针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移动可以借助B针进行。但在任何时候,任何针上的圆盘都必须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求移动的步骤。

本题算法分析如下,设A上有n个盘子。

如果n=1,则将圆盘从A直接移动到C。

如果n=2,则:

1.将A上的n-1(等于1)个圆盘移到B上;

2.再将A上的一个圆盘移到C上;

3.最后将B上的n-1(等于1)个圆盘移到C上。

如果n=3,则:

A. 将A上的n-1(等于2,令其为n`)个圆盘移到B(借助于C),

步骤如下:

(1)将A上的n`-1(等于1)个圆盘移到C上,见图5.5(b)。

(2)将A上的一个圆盘移到B,见图5.5(c)

(3)将C上的n`-1(等于1)个圆盘移到B,见图5.5(d)

B. 将A上的一个圆盘移到C,见图5.5(e)

C. 将B上的n-1(等于2,令其为n`)个圆盘移到C(借助A),

步骤如下:

(1)将B上的n`-1(等于1)个圆盘移到A,见图5.5(f)

(2)将B上的一个盘子移到C,见图5.5(g)

(3)将A上的n`-1(等于1)个圆盘移到C,见图5.5(h)。

到此,完成了三个圆盘的移动过程。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当n大于等于2时, 移动的过程可分解为

三个步骤:

第一步 把A上的n-1个圆盘移到B上;

第二步 把A上的一个圆盘移到C上;

第三步 把B上的n-1个圆盘移到C上;其中第一步和第三步是类同的。

当n=3时,第一步和第三步又分解为类同的三步,即把n`-1个圆盘从一个针移到另一个针上,这里的n`=n-1。

显然这是一个递归过

程,据此算法可编程如下:

move(int n,int x,int y,int z)

{

if(n==1)

printf("%c-->%c\n",x,z);

else

{

move(n-1,x,z,y);

printf("%c-->%c\n",x,z);

move(n-1,y,x,z);

}

}

main()

{

int h;

printf("\ninput number:\n");

scanf("%d",&h);

printf("the step to moving %2d diskes:\n",h);

move(h,'a','b','c');

}

move(int n,int x,int y,int z)

{

if(n==1)

printf("%-->%c\n",x,z);

else

{

move(n-1,x,z,y);

printf("%c-->%c\n",x,z);

move(n-1,y,x,z);

}

}

main()

{ ……

move(h,'a','b','c');

}  从程序中可以看出,move函数是一个递归函数,它有四个形参n,x,y,z。n表示圆盘数,x,y,z分别表示三根针。move

函数的功能是把x上的n个圆盘移动到z

上。当n==1时,直接把x上的圆盘移至z上,输出x→z。如n!=1则分为三步:递归调用move函数,把n-1个圆盘从x移到y;输出x→z;递归调用move函数,把n-1个圆盘从y移到z。在递归调用过程中n=n-1,故n的值逐次递减,最后n=1时,终止递归,逐层返回。当n=4

时程序运行的结果为

input number:

4

the step to moving 4 diskes:

a→b

a→c

b→c

a→b

c→a

c→b

a→b

a→c

b→c

b→a

c→a

b→c

a→b

a→c

b→c

变量的作用域

在讨论函数的形参变量时曾经提到,

形参变量只在被调用期间才分配内存单元,调用结束立即释放。

这一点表明形参变量只有在函数内才是有效的,

离开该函数就不能再使用了。这种变量有效性的范围称变量的作用域。不仅对于形参变量,

C语言中所有的量都有自己的作用域。变量说明的方式不同,其作用域也不同。

C语言中的变量,按作用域范围可分为两种,

即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一、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也称为内部变量。局部变量是在函数内作定义说明的。其作用域仅限于函数内,

离开该函数后再使用这种变量是非法的。

例如:

int f1(int a) /*函数f1*/

{

int b,c;

……

}a,b,c作用域

int f2(int x) /*函数f2*/

{

int y,z;

}x,y,z作用域

main()

{

int m,n;

}m,n作用域

在函数f1内定义了三个变量,a为形参,b,c为一般变量。在

f1的范围内a,b,c有效,或者说a,b,c变量的作用域限于f1内。同理,x,y,z的作用域限于f2内。

m,n的作用域限于main函数内。关于局部变量的作用域还要说明以下几点:

1.

主函数中定义的变量也只能在主函数中使用,不能在其它函数中使用。同时,主函数中也不能使用其它函数中定义的变量。因为主函数也是一个函数,它与其它函数是平行关系。这一点是与其它语言不同的,应予以注意。

2.

形参变量是属于被调函数的局部变量,实参变量是属于主调函数的局部变量。

3.

允许在不同的函数中使用相同的变量名,它们代表不同的对象,分配不同的单元,互不干扰,也不会发生混淆。如在例5.3

中,形参和实参的变量名都为n,是完全允许的。4.

在复合语句中也可定义变量,其作用域只在复合语句范围内。例如:

main()

{

int s,a;

……

{

int b;

s=a+b;

……b作用域

}

……s,a作用域

}[例5.11]main()

{

int i=2,j=3,k;

k=i+j;

{

int k=8;

if(i==3) printf("%d\n",k);

}

printf("%d\n%d\n",i,k);

}

main()

{

int i=2,j=3,k;

k=i+j;

{

int k=8;

if(i=3) printf("%d\n",k);

}

printf("%d\n%d\n",i,k);

}

本程序在main中定义了i,j,k三个变量,其中k未赋初值。

而在复合语句内又定义了一个变量k,并赋初值为8。应该注意这两个k不是同一个变量。在复合语句外由main定义的k起作用,而在复合语句内则由在复合语句内定义的k起作用。因此程序第4行的k为main所定义,其值应为5。第7行输出k值,该行在复合语句内,由复合语句内定义的k起作用,其初值为8,故输出值为8,第9行输出i,k值。i是在整个程序中有效的,第7行对i赋值为3,故以输出也为3。而第9行已在复合语句之外,输出的k应为main所定义的k,此k值由第4

行已获得为5,故输出也为5。

二、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也称为外部变量,它是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

它不属于哪一个函数,它属于一个源程序文件。其作用域是整个源程序。在函数中使用全局变量,一般应作全局变量说明。

只有在函数内经过说明的全局变量才能使用。全局变量的说明符为extern。

但在一个函数之前定义的全局变量,在该函数内使用可不再加以说明。

例如:

int a,b; /*外部变量*/

void f1() /*函数f1*/

{

……

}

float x,y; /*外部变量*/

int fz() /*函数fz*/

{

……

}

main() /*主函数*/

{

……

}/*全局变量x,y作用域

全局变量a,b作用域*/  从上例可以看出a、b、x、y

都是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外部变量,都是全局变量。但x,y

定义在函数f1之后,而在f1内又无对x,y的说明,所以它们在f1内无效。

a,b定义在源程序最前面,因此在f1,f2及main内不加说明也可使用。

[例5.12]输入正方体的长宽高l,w,h。求体积及三个面x*y,x*z,y*z的面积。

int s1,s2,s3;

int vs( int a,int b,int c)

{

int v;

v=a*b*c;

s1=a*b;

s2=b*c;

s3=a*c;

return v;

}

main()

{

int v,l,w,h;

printf("\ninput length,width and height\n");

scanf("%d%d%d",&l,&w,&h);

v=vs(l,w,h);

printf("v=%d s1=%d s2=%d s3=%d\n",v,s1,s2,s3);

}  本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外部变量s1,s2,s3,

用来存放三个面积,其作用域为整个程序。函数vs用来求正方体体积和三个面积,

函数的返回值为体积v。由主函数完成长宽高的输入及结果输出。由于C语言规定函数返回值只有一个,

当需要增加函数的返回数据时,用外部变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本例中,如不使用外部变量,

在主函数中就不可能取得v,s1,s2,s3四个值。而采用了外部变量,

在函数vs中求得的s1,s2,s3值在main

中仍然有效。因此外部变量是实现函数之间数据通讯的有效手段。对于全局变量还有以下几点说明:

1.

对于局部变量的定义和说明,可以不加区分。而对于外部变量则不然,外部变量的定义和外部变量的说明并不是一回事。外部变量定义必须在所有的函数之外,且只能定义一次。其一般形式为:

[extern] 类型说明符 变量名,变量名…

其中方括号内的extern可以省去不写。

例如: int a,b;

等效于:

extern int a,b;

而外部变量说明出现在要使用该外部变量的各个函数内,

在整个程序内,可能出现多次,外部变量说明的一般形式为: extern

类型说明符 变量名,变量名,…;

外部变量在定义时就已分配了内存单元,

外部变量定义可作初始赋值,外部变量说明不能再赋初始值,

只是表明在函数内要使用某外部变量。

2. 外部变量可加强函数模块之间的数据联系,

但是又使函数要依赖这些变量,因而使得函数的独立性降低。从模块化程序设计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利的,

因此在不必要时尽量不要使用全局变量。

3.

在同一源文件中,允许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同名。在局部变量的作用域内,全局变量不起作用。[例5.13]int vs(int l,int w)

{

extern int h;

int v;

v=l*w*h;

return v;

}

main()

{

extern int w,h;

int l=5;

printf("v=%d",vs(l,w));

}

int l=3,w=4,h=5;  本例程序中,外部变量在最后定义,

因此在前面函数中对要用的外部变量必须进行说明。外部变量l,w和vs函数的形参l,w同名。外部变量都作了初始赋值,mian函数中也对l作了初始化赋值。执行程序时,在printf语句中调用vs函数,实参l的值应为main中定义的l值,等于5,外部变量l在main内不起作用;实参w的值为外部变量w的值为4,进入vs后这两个值传送给形参l,wvs函数中使用的h

为外部变量,其值为5,因此v的计算结果为100,返回主函数后输出。变量的存储类型各种变量的作用域不同,

就其本质来说是因变量的存储类型相同。所谓存储类型是指变量占用内存空间的方式,

也称为存储方式。

变量的存储方式可分为“静态存储”和“动态存储”两种。

静态存储变量通常是在变量定义时就分定存储单元并一直保持不变,

直至整个程序结束。5.5.1节中介绍的全局变量即属于此类存储方式。动态存储变量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它时才分配存储单元,

使用完毕立即释放。

典型的例子是函数的形式参数,在函数定义时并不给形参分配存储单元,只是在函数被调用时,才予以分配,

调用函数完毕立即释放。如果一个函数被多次调用,则反复地分配、

释放形参变量的存储单元。从以上分析可知, 静态存储变量是一直存在的,

而动态存储变量则时而存在时而消失。我们又把这种由于变量存储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特性称变量的生存期。

生存期表示了变量存在的时间。

生存期和作用域是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变量的特性,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个变量究竟属于哪一种存储方式,

并不能仅从其作用域来判断,还应有明确的存储类型说明。

在C语言中,对变量的存储类型说明有以下四种:

auto     自动变量

register   寄存器变量

extern    外部变量

static    静态变量

自动变量和寄存器变量属于动态存储方式,

外部变量和静态变量属于静态存储方式。在介绍了变量的存储类型之后,

可以知道对一个变量的说明不仅应说明其数据类型,还应说明其存储类型。

因此变量说明的完整形式应为: 存储类型说明符 数据类型说明符

变量名,变量名…; 例如:

static int a,b;           说明a,b为静态类型变量

auto char c1,c2;          说明c1,c2为自动字符变量

static int a[5]={1,2,3,4,5};    说明a为静整型数组

extern int x,y;           说明x,y为外部整型变量

下面分别介绍以上四种存储类型:

一、自动变量的类型说明符为auto。

这种存储类型是C语言程序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C语言规定,

函数内凡未加存储类型说明的变量均视为自动变量,

也就是说自动变量可省去说明符auto。

在前面各章的程序中所定义的变量凡未加存储类型说明符的都是自动变量。例如:

{ int i,j,k;

char c;

……

}等价于: { auto int i,j,k;

auto char c;

……

}  自动变量具有以下特点:

1.

自动变量的作用域仅限于定义该变量的个体内。在函数中定义的自动变量,只在该函数内有效。在复合语句中定义的自动变量只在该复合语句中有效。

例如:

int kv(int a)

{

auto int x,y;

{ auto char c;

} /*c的作用域*/

……

} /*a,x,y的作用域*/

2.

自动变量属于动态存储方式,只有在使用它,即定义该变量的函数被调用时才给它分配存储单元,开始它的生存期。函数调用结束,释放存储单元,结束生存期。因此函数调用结束之后,自动变量的值不能保留。在复合语句中定义的自动变量,在退出复合语句后也不能再使用,否则将引起错误。例如以下程序:

main()

{ auto int a,s,p;

printf("\ninput a number:\n");

scanf("%d",&a);

if(a>0){

s=a+a;

p=a*a;

}

printf("s=%d p=%d\n",s,p);

}s,p是在复合语句内定义的自动变量,只能在该复合语句内有效。而程序的第9行却是退出复合语句之后用printf语句输出s,p的值,这显然会引起错误。

3. 由于自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都局限于定义它的个体内(

函数或复合语句内), 因此不同的个体中允许使用同名的变量而不会混淆。

即使在函数内定义的自动变量也可与该函数内部的复合语句中定义的自动变量同名。例5.14表明了这种情况。

[例5.14]

main()

{

auto int a,s=100,p=100;

printf("\ninput a number:\n");

scanf("%d",&a);

if(a>0)

{

auto int s,p;

s=a+a;

p=a*a;

printf("s=%d p=%d\n",s,p);

}

printf("s=%d p=%d\n",s,p);

}  本程序在main函数中和复合语句内两次定义了变量s,p为自动变量。按照C语言的规定,在复合语句内,应由复合语句中定义的s,p起作用,故s的值应为a+

a,p的值为a*a。退出复合语句后的s,p

应为main所定义的s,p,其值在初始化时给定,均为100。从输出结果可以分析出两个s和两个p虽变量名相同,

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4. 对构造类型的自动变量如数组等,不可作初始化赋值。

二、外部变量外部变量的类型说明符为extern。

在前面介绍全局变量时已介绍过外部变量。这里再补充说明外部变量的几个特点:

1.

外部变量和全局变量是对同一类变量的两种不同角度的提法。全局变是是从它的作用域提出的,外部变量从它的存储方式提出的,表示了它的生存期。

2. 当一个源程序由若干个源文件组成时,

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的外部变量在其它的源文件中也有效。例如有一个源程序由源文件F1.C和F2.C组成:

F1.C

int a,b; /*外部变量定义*/

char c; /*外部变量定义*/

main()

{

……

}

F2.C

extern int a,b; /*外部变量说明*/

extern char c; /*外部变量说明*/

func (int x,y)

{

……

}在F1.C和F2.C两个文件中都要使用a,b,c三个变量。在F1.C文件中把a,b,c都定义为外部变量。在F2.C文件中用extern把三个变量说明为外部变量,表示这些变量已在其它文件中定义,并把这些变量的类型和变量名,编译系统不再为它们分配内存空间。

对构造类型的外部变量,

如数组等可以在说明时作初始化赋值,若不赋初值,则系统自动定义它们的初值为0。

三、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的类型说明符是static。

静态变量当然是属于静态存储方式,但是属于静态存储方式的量不一定就是静态变量,

例如外部变量虽属于静态存储方式,但不一定是静态变量,必须由

static加以定义后才能成为静态外部变量,或称静态全局变量。

对于自动变量,前面已经介绍它属于动态存储方式。

但是也可以用static定义它为静态自动变量,或称静态局部变量,从而成为静态存储方式。

由此看来,

一个变量可由static进行再说明,并改变其原有的存储方式。

1. 静态局部变量

在局部变量的说明前再加上static说明符就构成静态局部变量。

例如:

static int a,b;

static float array[5]={1,2,3,4,5};

静态局部变量属于静态存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静态局部变量在函数内定义,但不象自动变量那样,当调用时就存在,退出函数时就消失。静态局部变量始终存在着,也就是说它的生存期为整个源程序。

(2)静态局部变量的生存期虽然为整个源程序,但是其作用域仍与自动变量相同,即只能在定义该变量的函数内使用该变量。退出该函数后,

尽管该变量还继续存在,但不能使用它。

(3)允许对构造类静态局部量赋初值。在数组一章中,介绍数组初始化时已作过说明。若未赋以初值,则由系统自动赋以0值。

(4)对基本类型的静态局部变量若在说明时未赋以初值,则系统自动赋予0值。而对自动变量不赋初值,则其值是不定的。

根据静态局部变量的特点,

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生存期为整个源程序的量。虽然离开定义它的函数后不能使用,但如再次调用定义它的函数时,它又可继续使用,

而且保存了前次被调用后留下的值。

因此,当多次调用一个函数且要求在调用之间保留某些变量的值时,可考虑采用静态局部变量。虽然用全局变量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但全局变量有时会造成意外的副作用,因此仍以采用局部静态变量为宜。

[例5.15]main()

{

int i;

void f(); /*函数说明*/

for(i=1;i<=5;i++)

f(); /*函数调用*/

}

void f() /*函数定义*/

{

auto int j=0;

++j;

printf("%d\n",j);

}  程序中定义了函数f,其中的变量j

说明为自动变量并赋予初始值为0。当main中多次调用f时,j均赋初值为0,故每次输出值均为1。现在把j改为静态局部变量,程序如下:

main()

{

int i;

void f();

for (i=1;i<=5;i++)

f();

}

void f()

{

static int j=0;

++j;

printf("%d\n",j);

}

void f()

{

static int j=0;

++j;

printf("%d/n",j);

}

由于j为静态变量,能在每次调用后保留其值并在下一次调用时继续使用,所以输出值成为累加的结果。读者可自行分析其执行过程。

2.静态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外部变量)的说明之前再冠以static

就构成了静态的全局变量。全局变量本身就是静态存储方式,

静态全局变量当然也是静态存储方式。

这两者在存储方式上并无不同。这两者的区别虽在于非静态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源程序,

当一个源程序由多个源文件组成时,非静态的全局变量在各个源文件中都是有效的。

而静态全局变量则限制了其作用域, 即只在定义该变量的源文件内有效,

在同一源程序的其它源文件中不能使用它。由于静态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局限于一个源文件内,只能为该源文件内的函数公用,

因此可以避免在其它源文件中引起错误。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把局部变量改变为静态变量后是改变了它的存储方式即改变了它的生存期。把全局变量改变为静态变量后是改变了它的作用域,

限制了它

的使用范围。因此static

这个说明符在不同的地方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应予以注意。

四、寄存器变量

上述各类变量都存放在存储器内,

因此当对一个变量频繁读写时,必须要反复访问内存储器,从而花费大量的存取时间。

为此,C语言提供了另一种变量,即寄存器变量。这种变量存放在CPU的寄存器中,使用时,不需要访问内存,而直接从寄存器中读写,

这样可提高效率。寄存器变量的说明符是register。

对于循环次数较多的循环控制变量及循环体内反复使用的变量均可定义为寄存器变量。

[例5.16]求∑200i=1imain()

{

register i,s=0;

for(i=1;i<=200;i++)

s=s+i;

printf("s=%d\n",s);

}本程序循环200次,i和s都将频繁使用,因此可定义为寄存器变量。

对寄存器变量还要说明以下几点:

1.

只有局部自动变量和形式参数才可以定义为寄存器变量。因为寄存器变量属于动态存储方式。凡需要采用静态存储方式的量不能定义为寄存器变量。

2. 在Turbo C,MS C等微机上使用的C语言中,

实际上是把寄存器变量当成自动变量处理的。因此速度并不能提高。

而在程序中允许使用寄存器变量只是为了与标准C保持一致。3.

即使能真正使用寄存器变量的机器,由于CPU

中寄存器的个数是有限的,因此使用寄存器变量的个数也是有限的。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函数一旦定义后就可被其它函数调用。

但当一个源程序由多个源文件组成时,

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的函数能否被其它源文件中的函数调用呢?为此,C语言又把函数分为两类:

一、内部函数

如果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的函数只能被本文件中的函数调用,而不能被同一源程序其它文件中的函数调用,

这种函数称为内部函

数。定义内部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static 类型说明符 函数名(形参表)

例如:

static int f(int a,int b) 内部函数也称为静态函数。但此处静态static

的含义已不是指存储方式,而是指对函数的调用范围只局限于本文件。

因此在不同的源文件中定义同名的静态函数不会引起混淆。

二、外部函数

外部函数在整个源程序中都有效,其定义的一般形式为: extern

类型说明符 函数名(形参表) 例如:

extern int f(int a,int

b)如在函数定义中没有说明extern或static则隐含为extern。在一个源文件的函数中调用其它源文件中定义的外部函数时,应

用extern说明被调函数为外部函数。例如:

F1.C (源文件一)

main()

{

extern int f1(int i); /*外部函数说明,表示f1函

数在其它源文件中*/

……

}

F2.C (源文件二)

extern int f1(int i); /*外部函数定义*/

{

……

}

本章小结

1. 函数的分类

(1)库函数:由C系统提供的函数;

(2)用户定义函数:由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

(3)有返回值的函数向调用者返回函数值,应说明函数类型( 即返回值的类型

);

(4)无返回值的函数:不返回函数值,说明为空(void)类型;

(5)有参函数:主调函数向被调函数传送数据;

(6)无参函数: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间无数据传送;

(7)内部函数:只能在本源文件中使用的函数;

(8)外部函数:可在整个源程序中使用的函数。

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extern/static] 类型说明符 函数名([形参表])

方括号内为可选项。

3. 函数说明的一般形式 [extern] 类型说明符 函数名([形参表]);

4. 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 函数名([实参表])

5.

函数的参数分为形参和实参两种,形参出现在函数定义中,实参出现在函数调用中,发生函数调用时,将把实参的值传送给形参。

6. 函数的值是指函数的返回值,它是在函数中由return语句返回的。

7.

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时不进行值传送而进行地址传送。形参和实参实际上为同一数组的两个名称。因此形参数组的值发生变化,实参数组的值当然也变化。

8. C语言中,允许函数的嵌套调用和函数的递归调用。

9.

可从三个方面对变量分类,即变量的数据类型,变量作用域和变量的存储类型。在第二章中主要介绍变量的数据类型,本章中介绍了变量的作用域和变量的存储类型。

10.变量的作用域是指变量在程序中的有效范围,

分为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11.变量的存储类型是指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分为静态存储和动态存储,表示了变量的生存期。

12.变量分类特性表存储方式存储类型说明符何处定义生存期作用域赋值前的值可赋初值类型动态存储自动变量

auto 寄存器变量 register

函数或复合语句内被调用时在定义它的函数或复合语句内不定基本类型int或char外部变量extern函数之外整个源程序整个源程序静态局部变量static

函数或复合语句内静态全局变量static

函数之外整个源程序在定义它的函数或复合语句内在定义它的源文件内0任何类型

c语言5.9.2字符型变量,C语言教程[5-2][转载]相关推荐

  1. c语言 字符型变量,C语言中字符型变量与整型变量的联系

    1)字符型变量可以与整型变量一样进行算术运算(使用字符数据的ASCII码值进行运算的) 例1: char  m = 'A'; char  n = 32;     //char类型直接赋值整型,此整型为 ...

  2. c语言定义一个字符型变量,C语言-字符与字符串常量及变量

    字符型数据 字符常量:用单引号括起来的一个字符例如:'a' 'A''$''!' 注:'a'与'A'是不同的字符常量 转义字符:①以一个'\'开头的字符序列 例如:'\n'换行 '\t'横向跳格(水平制 ...

  3. c语言字符串每个字母加4,C语言基础:各字符型数据

    C语言作为当时备受好评的编程语言,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java之父说过"对于每一个计算机专业人士,他们所接触的第一种编程语言就是C语言.(C语言)有着如此多的令人惊奇的地方,这也 ...

  4. c语言输出16进制数转字符,(转)C语言16进制输出字符型变量问题

    最近在做一个C的嵌入式项目,发现在C语言中用printf()函数打印字符型变量时,如果想采用"%x"的格式将字符型变量值以十六进制形式打印出来,会出现一个小问题,如下: char  ...

  5. c语言中字符型变量的类型标识符是,C语言中类型标识符有哪些

    满意答案 564vlaci 2015.10.29 采纳率:48%    等级:12 已帮助:6409人 C语言中的标识符 1) 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组成,并且首字母不能 ...

  6. c语言英文字母占用字节数,字符型变量占用字节数 c语言里字符型数据占多少字节...

    一个字符型变量所占内存的字节数是一个字符型变量所占内存的字节数是 1个字节. 字符与字符型变量有什么区别,都占几个字节 (一)"字节"的定义 字节(Byte)是一种计量单位,表示数 ...

  7. C语言字符变量输出值,C语言,交换任意两个字符型变量的值并输出结果。要求:利用getchar和putchar函数。...

    C语言,交换任意两个字符型变量的值并输出结果.要求:利用getchar和putchar函数.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 ...

  8. C语言字符型变量的存储和取值

    目录 1.问题引入 2.字符型变量的存储 3.字符型变量的取值 4.字符型变量中的-128 5.取值转换图 1.问题引入 我们知道,在C语言中,一个字符型数据占8个bit位,那么当我们定义一个字符型数 ...

  9. C语言中字符型变量与整型变量的联系

    1)字符型变量可以与整型变量一样进行算术运算(使用字符数据的ASCII码值进行运算的) 例1: char m = 'A'; char n = 32; //char类型直接赋值整型,此整型为对应字符的A ...

  10. JAVA的知识点4——字符型变量/常量 boolean类型变量/常量

    字符型变量/常量 字符型在内存中占2个字节,在Java中使用单引号来表示字符常量.例如'A'是一个字符,它与"A"是不同的,"A"表示含有一个字符的字符串. 例 ...

最新文章

  1. LeetCode 221. Maximal Square----动态规划--谷歌面试算法题--Python解法
  2. Java工具类--雪花算法生成全局唯一ID
  3. 图片添加图片水印和文字水印
  4. 个人总结1[检查复选框选择个数:]
  5. pandas to_sql保存数据到数据库后,添加自增长的主键ID(PRIMARY KEY)
  6. 95-290-362-源码-内存管理-Buffer-LocalBufferPool
  7. linux java 1.6 下载地址_linux 安装配置java环境 jdk1.6 jdk-6u45-linux-x64.bin
  8. 开放源代码的软件测试工具
  9. cwm recovery 6.0.2.3下载_造梦西游3星辰辅助下载-造梦西游3星辰修改器下载v3.7.0 免费版...
  10. 编译安装mysql-5.5.33
  11. avl cruise与matlab,AVL CRUISE下载,AVL CRUISE购买,AVL CRUISE试用,AVL CRUISE介绍,AVL CRUISE评价...
  12. facebook登陆接入
  13. oracle 中符号%3e,Oracle 数据类型
  14. 1997年世界编程大赛一等奖作品(分享)
  15. 从零搭建“人工智障”音箱
  16. FCKEDITOR编辑器的使用
  17. 怎么判断一篇英文论文是不是综述
  18. 10年后,从新开始...
  19. OSI七层网络结构详解
  20. JS键盘事件—onkeydown,onkeyup

热门文章

  1. Express框架学习笔记-get请求中参数的获取
  2. 向下兼容性格什么意思_向下兼容是什么意思
  3. centos安装mysql8及一些问题解决
  4. springboot session超时设置_Spring Boot+Spring Security:获取用户信息和session并发控制...
  5. micropython性能低下_MicroPython支持的开发板:高性能、低成本创客首选
  6. php7.2 函数安装,讲解PHP7.2源码安装
  7. CMU 15-213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ystems学习笔记(12) Linking
  8. linux交叉编译环境变量设置,arm-linux-gcc安装 和 环境变量设置
  9. 【系列二之图像处理系列】提取图片(1)
  10. Java关键字protected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