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alex09.iteye.com/blog/539545

HashMap 和 HashSet 是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的两个重要成员,其中 HashMap 是 Map 接口的常用实现类,HashSet 是 Set 接口的常用实现类。虽然 HashMap 和 HashSet 实现的接口规范不同,但它们底层的 Hash 存储机制完全一样,甚至 HashSet 本身就采用 HashMap 来实现的。

通过 HashMap、HashSet 的源代码分析其 Hash 存储机制

实际上,HashSet 和 HashMap 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 HashSet 而言,系统采用 Hash 算法决定集合元素的存储位置,这样可以保证能快速存、取集合元素;对于 HashMap 而言,系统 key-value 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系统总是根据 Hash 算法来计算 key-value 的存储位置,这样可以保证能快速存、取 Map 的 key-value 对。

在介绍集合存储之前需要指出一点:虽然集合号称存储的是 Java 对象,但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将 Java 对象放入 Set 集合中,只是在 Set 集合中保留这些对象的引用而言。也就是说:Java 集合实际上是多个引用变量所组成的集合,这些引用变量指向实际的 Java 对象。

集合和引用

就像引用类型的数组一样,当我们把 Java 对象放入数组之时,并不是真正的把 Java 对象放入数组中,只是把对象的引用放入数组中,每个数组元素都是一个引用变量。

HashMap 的存储实现

当程序试图将多个 key-value 放入 HashMap 中时,以如下代码片段为例:

Java代码  
  1. HashMap<String , Double> map = new HashMap<String , Double>();
  2. map.put("语文" , 80.0);
  3. map.put("数学" , 89.0);
  4. map.put("英语" , 78.2);

HashMap 采用一种所谓的“Hash 算法”来决定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

当程序执行 map.put("语文" , 80.0); 时,系统将调用"语文"的 hashCode() 方法得到其 hashCode 值——每个 Java 对象都有 hashCode() 方法,都可通过该方法获得它的 hashCode 值。得到这个对象的 hashCode 值之后,系统会根据该 hashCode 值来决定该元素的存储位置。

我们可以看 HashMap 类的 put(K key , V value) 方法的源代码:

Java代码  
  1.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2. {
  3. // 如果 key 为 null,调用 putForNullKey 方法进行处理
  4. if (key == null)
  5.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6. // 根据 key 的 keyCode 计算 Hash 值
  7.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8. // 搜索指定 hash 值在对应 table 中的索引
  9.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10.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 e 元素的下一个元素
  11.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12. {
  13. Object k;
  14. // 找到指定 key 与需要放入的 key 相等(hash 值相同
  15. // 通过 equals 比较放回 true)
  16.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17. || key.equals(k)))
  18. {
  19. V oldValue = e.value;
  20. e.value = value;
  21. e.recordAccess(this);
  22. return oldValue;
  23. }
  24. }
  25.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为 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 Entry
  26. modCount++;
  27. // 将 key、value 添加到 i 索引处
  28.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29. return null;
  30. }

上面程序中用到了一个重要的内部接口:Map.Entry,每个 Map.Entry 其实就是一个 key-value 对。从上面程序中可以看出:当系统决定存储 HashMap 中的 key-value 对时,完全没有考虑 Entry 中的 value,仅仅只是根据 key 来计算并决定每个 Entry 的存储位置。这也说明了前面的结论:我们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当成 key 的附属,当系统决定了 key 的存储位置之后,value 随之保存在那里即可。

上面方法提供了一个根据 hashCode() 返回值来计算 Hash 码的方法:hash(),这个方法是一个纯粹的数学计算,其方法如下:

Java代码  
  1. static int hash(int h)
  2. {
  3. h ^= (h >>> 20) ^ (h >>> 12);
  4. return h ^ (h >>> 7) ^ (h >>> 4);
  5. }

对于任意给定的对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么程序调用 hash(int h) 方法所计算得到的 Hash 码值总是相同的。接下来程序会调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来计算该对象应该保存在 table 数组的哪个索引处。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的代码如下:

Java代码  
  1.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2. {
  3. return h & (length-1);
  4. }

这个方法非常巧妙,它总是通过 h &(table.length -1) 来得到该对象的保存位置——而 HashMap 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 2 的 n 次方,这一点可参看后面关于 HashMap 构造器的介绍。

当 length 总是 2 的倍数时,h & (length-1) 将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假设 h=5,length=16, 那么 h & length - 1 将得到 5;如果 h=6,length=16, 那么 h & length - 1 将得到 6 ……如果 h=15,length=16, 那么 h & length - 1 将得到 15;但是当 h=16 时 , length=16 时,那么 h & length - 1 将得到 0 了;当 h=17 时 , length=16 时,那么 h & length - 1 将得到 1 了……这样保证计算得到的索引值总是位于 table 数组的索引之内。

根据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码可以看出,当程序试图将一个 key-value 对放入 HashMap 中时,程序首先根据该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决定该 Entry 的存储位置:如果两个 Entry 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它们的存储位置相同。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 的 value 将覆盖集合中原有 Entry 的 value,但 key 不会覆盖。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 将与集合中原有 Entry 形成 Entry 链,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链的头部——具体说明继续看 addEntry() 方法的说明。

当向 HashMap 中添加 key-value 对,由其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决定该 key-value 对(就是 Entry 对象)的存储位置。当两个 Entry 对象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时,将由 key 通过 eqauls() 比较值决定是采用覆盖行为(返回 true),还是产生 Entry 链(返回 false)。

上面程序中还调用了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代码,其中 addEntry 是 HashMap 提供的一个包访问权限的方法,该方法仅用于添加一个 key-value 对。下面是该方法的代码:

Java代码  
  1.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2. {
  3.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4.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①
  5. //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
  6.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7.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8. if (size++ >= threshold)
  9. //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 2 倍。
  10. resize(2 * table.length);    // ②
  11. }

上面方法的代码很简单,但其中包含了一个非常优雅的设计:系统总是将新添加的 Entry 对象放入 table 数组的 bucketIndex 索引处——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处已经有了一个 Entry 对象,那新添加的 Entry 对象指向原有的 Entry 对象(产生一个 Entry 链),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处没有 Entry 对象,也就是上面程序①号代码的 e 变量是 null,也就是新放入的 Entry 对象指向 null,也就是没有产生 Entry 链。

JDK 源码

在 JDK 安装目录下可以找到一个 src.zip 压缩文件,该文件里包含了 Java 基础类库的所有源文件。只要读者有学习兴趣,随时可以打开这份压缩文件来阅读 Java 类库的源代码,这对提高读者的编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需要指出的是:src.zip 中包含的源代码并没有包含像上文中的中文注释,这些注释是笔者自己添加进去的。

Hash 算法的性能选项

根据上面代码可以看出,在同一个 bucket 存储 Entry 链的情况下,新放入的 Entry 总是位于 bucket 中,而最早放入该 bucket 中的 Entry 则位于这个 Entry 链的最末端。

上面程序中还有这样两个变量:

* size:该变量保存了该 HashMap 中所包含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 
    * threshold:该变量包含了 HashMap 能容纳的 key-value 对的极限,它的值等于 HashMap 的容量乘以负载因子(load factor)。

从上面程序中②号代码可以看出,当 size++ >= threshold 时,HashMap 会自动调用 resize 方法扩充 HashMap 的容量。每扩充一次,HashMap 的容量就增大一倍。

上面程序中使用的 table 其实就是一个普通数组,每个数组都有一个固定的长度,这个数组的长度就是 HashMap 的容量。HashMap 包含如下几个构造器:

* HashMap():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16,负载因子为 0.75 的 HashMap。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initialCapacity,负载因子为 0.75 的 HashMap。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负载因子创建一个 HashMap。

当创建一个 HashMap 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 table 数组来保存 HashMap 中的 Entry,下面是 HashMap 中一个构造器的代码:

Java代码  
  1. // 以指定初始化容量、负载因子创建 HashMap
  2.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3. {
  4. // 初始容量不能为负数
  5. if (initialCapacity < 0)
  6.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7. "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8. initialCapacity);
  9. // 如果初始容量大于最大容量,让出示容量
  10.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11.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12. // 负载因子必须大于 0 的数值
  13.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14.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15. loadFactor);
  16. // 计算出大于 initialCapacity 的最小的 2 的 n 次方值。
  17. int capacity = 1;
  18.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19. capacity <<= 1;
  20.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21. // 设置容量极限等于容量 * 负载因子
  22.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23. // 初始化 table 数组
  24. table = new Entry[capacity];            // ①
  25. init();
  26. }

上面代码中粗体字代码包含了一个简洁的代码实现:找出大于 initialCapacity 的、最小的 2 的 n 次方值,并将其作为 HashMap 的实际容量(由 capacity 变量保存)。例如给定 initialCapacity 为 10,那么该 HashMap 的实际容量就是 16。 
程序①号代码处可以看到:table 的实质就是一个数组,一个长度为 capacity 的数组。

对于 HashMap 及其子类而言,它们采用 Hash 算法来决定集合中元素的存储位置。当系统开始初始化 HashMap 时,系统会创建一个长度为 capacity 的 Entry 数组,这个数组里可以存储元素的位置被称为“桶(bucket)”,每个 bucket 都有其指定索引,系统可以根据其索引快速访问该 bucket 里存储的元素。

无论何时,HashMap 的每个“桶”只存储一个元素(也就是一个 Entry),由于 Entry 对象可以包含一个引用变量(就是 Entry 构造器的的最后一个参数)用于指向下一个 Entry,因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HashMap 的 bucket 中只有一个 Entry,但这个 Entry 指向另一个 Entry ——这就形成了一个 Entry 链。如图 1 所示:

图 1. HashMap 的存储示意

HashMap 的读取实现

当 HashMap 的每个 bucket 里存储的 Entry 只是单个 Entry ——也就是没有通过指针产生 Entry 链时,此时的 HashMap 具有最好的性能:当程序通过 key 取出对应 value 时,系统只要先计算出该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在根据该 hashCode 返回值找出该 key 在 table 数组中的索引,然后取出该索引处的 Entry,最后返回该 key 对应的 value 即可。看 HashMap 类的 get(K key) 方法代码:

Java代码  
  1. public V get(Object key)
  2. {
  3. // 如果 key 是 null,调用 getForNullKey 取出对应的 value
  4. if (key == null)
  5. return getForNullKey();
  6. // 根据该 key 的 hashCode 值计算它的 hash 码
  7.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8. // 直接取出 table 数组中指定索引处的值,
  9.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10. e != null;
  11. // 搜索该 Entry 链的下一个 Entr
  12. e = e.next)         // ①
  13. {
  14. Object k;
  15. // 如果该 Entry 的 key 与被搜索 key 相同
  16.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17. || key.equals(k)))
  18. return e.value;
  19. }
  20. return null;
  21. }

从上面代码中可以看出,如果 HashMap 的每个 bucket 里只有一个 Entry 时,HashMap 可以根据索引、快速地取出该 bucket 里的 Entry;在发生“Hash 冲突”的情况下,单个 bucket 里存储的不是一个 Entry,而是一个 Entry 链,系统只能必须按顺序遍历每个 Entry,直到找到想搜索的 Entry 为止——如果恰好要搜索的 Entry 位于该 Entry 链的最末端(该 Entry 是最早放入该 bucket 中),那系统必须循环到最后才能找到该元素。

归纳起来简单地说,HashMap 在底层将 key-value 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 Entry 对象。HashMap 底层采用一个 Entry[] 数组来保存所有的 key-value 对,当需要存储一个 Entry 对象时,会根据 Hash 算法来决定其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 Entry 时,也会根据 Hash 算法找到其存储位置,直接取出该 Entry。由此可见:HashMap 之所以能快速存、取它所包含的 Entry,完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母亲从小教我们的:不同的东西要放在不同的位置,需要时才能快速找到它。

当创建 HashMap 时,有一个默认的负载因子(load factor),其默认值为 0.75,这是时间和空间成本上一种折衷:增大负载因子可以减少 Hash 表(就是那个 Entry 数组)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但会增加查询数据的时间开销,而查询是最频繁的的操作(HashMap 的 get() 与 put() 方法都要用到查询);减小负载因子会提高数据查询的性能,但会增加 Hash 表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掌握了上面知识之后,我们可以在创建 HashMap 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 load factor 的值;如果程序比较关心空间开销、内存比较紧张,可以适当地增加负载因子;如果程序比较关心时间开销,内存比较宽裕则可以适当的减少负载因子。通常情况下,程序员无需改变负载因子的值。

如果开始就知道 HashMap 会保存多个 key-value 对,可以在创建时就使用较大的初始化容量,如果 HashMap 中 Entry 的数量一直不会超过极限容量(capacity * load factor),HashMap 就无需调用 resize() 方法重新分配 table 数组,从而保证较好的性能。当然,开始就将初始容量设置太高可能会浪费空间(系统需要创建一个长度为 capacity 的 Entry 数组),因此创建 HashMap 时初始化容量设置也需要小心对待。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qinying/p/4379137.html

java中HashMap详解相关推荐

  1. [Java 8 HashMap 详解系列]7.HashMap 中的红黑树原理

    [Java 8 HashMap 详解系列] 文章目录 1.HashMap 的存储数据结构 2.HashMap 中 Key 的 index 是怎样计算的? 3.HashMap 的 put() 方法执行原 ...

  2. Java 遍历HashMap详解

    Java 遍历HashMap详解 遍历KeySet() //遍历hashmap的keySetHashMap<String, Object> mapForKey = new HashMap& ...

  3. Java中CAS详解

    转载自  Java中CAS详解 在JDK 5之前Java语言是靠synchronized关键字保证同步的,这会导致有锁 锁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1)在多线程竞争下,加锁.释放锁会导致比较多的上下文切换 ...

  4. Java中LinkedList详解

    Java中LinkedList详解 LinkedList底层是双向链表 单向链表 双向链表 LinkedList新增的方法 主要增加了针对头结点与尾结点进行操作的方法, 即针对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 ...

  5. Java中super详解

    目录 Java中super详解 super的作用: 1.     通过super可以访问父类的构造方法 2.   通过super可以访问父类的属性(非私有) 3.        通过super可以访问 ...

  6. java中匿名内部类详解_java 中匿名内部类的实例详解

    搜索热词 java 中匿名内部类的实例详解 原来的面貌: class TT extends Test{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s+"~~~哈哈&q ...

  7. java中priorityqueue_详解JAVA中priorityqueue的具体使用

    Java中PriorityQueue通过二叉小顶堆实现,可以用一棵完全二叉树表示.本文从Queue接口函数出发,结合生动的图解,深入浅出地分析PriorityQueue每个操作的具体过程和时间复杂度, ...

  8. java中implement_详解JAVA中implement和extends的区别

    详解JAVA中implement和extends的区别 extends是继承父类,只要那个类不是声明为final或者那个类定义为abstract的就能继承,Java中不支持多重继承,但是可以用接口来实 ...

  9. java中File详解

    #第六部分:IO流 ##1. File类的作用 File类是Java.io包中唯一代表磁盘我呢见本身的对象.File类定义类一些与平台无关的方法 来操作文件,File类主要用来获取或处理与磁盘文件相关 ...

最新文章

  1. R语言临床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与验证指标实战:自定义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RI(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 NRI)函数
  2. 短url服务java_Serverless-实现一个短网址服务(二)
  3. 前端学习(3180):ant-design介绍3
  4. 剑指Offer - 面试题53 - I.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数字 I(二分查找的变形版本)
  5. 利用反射将IDataReader读取到实体类中效率低下的解决办法
  6. Maven生命周期和插件
  7. CListCtrl控件的使用指南
  8. VS2008 ~ VS2019下载地址
  9. 手持式频谱分析仪/路测仪推荐哪一款?TFN全新RMT系列不容错过
  10. 计算机硬件系统不包括什么,硬件有哪些(计算机硬件不包括)
  11. Could not locate executable null\bin\winutils.exe in the Hadoop binaries.
  12. Qt开发经验总结之武林秘籍
  13. python手撕分水岭算法
  14. 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的不同
  15. c语言编程练习题及答案
  16. ORACLE自学教程
  17. python3字典的应用方法及技巧
  18. python-字符串连接
  19. Win10 20H2系统任务管理器切换到性能页蓝屏解决方案
  20. jsp页面之间传值总结

热门文章

  1. Java学习之JDBC实现简单的CRUD(mysql数据库)
  2. spring boot参数为日期的查询
  3. es对分组后结果进行统计_ElasticSearch里面如何分组后根据sum值排序
  4. CISP人才年薪30W起步优先考虑它
  5. hashmap赋值给另一个hashmap_图解设计一个 HashMap
  6. 项目怎么部署到服务器上_项目开发学习 云服务器的部署
  7. 安装python有什么用_什么是Python Wheels?为什么要关心它?,python有什么用
  8. sql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数字_一张图读懂Python3的Number(数字)类型
  9. java发送get请求_如何快速掌握Java技术 Tomcat知识点有哪些
  10. ckeditor java 使用_如何覆盖默认插件并使用它们拥有按钮ck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