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ravec

(1)择一个W*W的窗口,计算该窗口中心像素点(r,c)在四个方向上灰度差平方和分别为:V1,V2,V3,V4

(2)重复步骤(1)计算窗口内所有像素点的特征值,选择特征值最大的像素点作为该区域的代表点,再选定一个阈值T,如果区域内的代表点大于阈值T,则该点为特征点,否则舍弃。

(3)使用相同大小的窗口模板,重复步骤(1)和(2)遍历整幅图像。得到所有moravec特征点。

2 Harris

Harris对反映灰度强度变化的灰度方差进行Taylor展开得到Harris自相关矩阵

5.矩阵M的关键性

难道我们是直接求上述的E(u,v)值来判断角点吗?Harris角点检测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通过对窗口内的每个像素的x方向上的梯度与y方向上的梯度进行统计分析。这里以Ix和Iy为坐标轴,因此每个像素的梯度坐标可以表示成(Ix,Iy)。针对平坦区域,边缘区域以及角点区域三种情形进行分析:

下图是对这三种情况窗口中的对应像素的梯度分布进行绘制:

如果使用椭圆进行数据集表示,则绘制图示如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三种区域的特点,平坦区域上的每个像素点所对应的(IX,IY)坐标分布在原点附近,其实也很好理解,针对平坦区域的像素点,他们的梯度方向虽然各异,但是其幅值都不是很大,所以均聚集在原点附近;边缘区域有一坐标轴分布较散,至于是哪一个坐标上的数据分布较散不能一概而论,这要视边缘在图像上的具体位置而定,如果边缘是水平或者垂直方向,那么Iy轴方向或者Ix方向上的数据分布就比较散;角点区域的x、y方向上的梯度分布都比较散。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哪些区域存在角点呢?

虽然我们利用E(u,v)来描述角点的基本思想,然而最终我们仅仅使用的是矩阵M。让我们看看矩阵M形式,是不是跟协方差矩阵形式很像,像归像,但是还是有些不同,哪儿不同?一般协方差矩阵对应维的随机变量需要减去该维随机变量的均值,但矩阵M中并没有这样做,所以在矩阵M里,我们先进行各维的均值化处理,那么各维所对应的随机变量的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就大大简化了,简化的最终结果就是矩阵M,是否明白了?我们的目的是分析数据的主要成分,相信了解PCA原理的,应该都了解均值化的作用。

如果我们对协方差矩阵M进行对角化,很明显,特征值就是主分量上的方差,这点大家应该明白吧?不明白的话可以复习下PCA原理。如果存在两个主分量所对应的特征值都比较大,说明什么? 像素点的梯度分布比较散,梯度变化程度比较大,符合角点在窗口区域的特点;如果是平坦区域,那么像素点的梯度所构成的点集比较集中在原点附近,因为窗口区域内的像素点的梯度幅值非常小,此时矩阵M的对角化的两个特征值比较小;如果是边缘区域,在计算像素点的x、y方向上的梯度时,边缘上的像素点的某个方向的梯度幅值变化比较明显,另一个方向上的梯度幅值变化较弱,其余部分的点都还是集中原点附近,这样M对角化后的两个特征值理论应该是一个比较大,一个比较小,当然对于边缘这种情况,可能是呈45°的边缘,致使计算出的特征值并不是都特别的大,总之跟含有角点的窗口的分布情况还是不同的。

注:M为协方差矩阵,需要大家自己去理解下,窗口中的像素集构成一个矩阵(2*n,假设这里有n个像素点),使用该矩阵乘以该矩阵的转置,即是协方差矩阵

因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特征值都比较大时,即窗口中含有角点

>特征值一个较大,一个较小,窗口中含有边缘

>特征值都比较小,窗口处在平坦区域

6. 如何度量角点响应?

通常用下面表达式进行度量:

其中k是常量,一般取值为0.04~0.06,这个参数仅仅是这个函数的一个系数,它的存在只是调节函数的形状而已。

但是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表达式呢?一下子是不是感觉很难理解?其实也不难理解,函数表达式一旦出来,我们就可以绘制它的图像,而这个函数图形正好满足上面几个区域的特征。 通过绘制函数图像,直观上更能理解。绘制的R函数图像如下:

所以说难点不在于理解这个函数表达式,而在于如何创造出这个函数表达式。Harris也许对很多函数模型非常了解,对于创造出这样的一个函数表达式,易如反掌,当然在我们看来感觉是很了不起的,那是因为我们见过的函数模型太少。如果你也能构造一个函数模型,更能精确满足上述的三个特征,那么你比Harris更牛,纯属玩笑。

最后设定R的阈值,进行角点判断。当然其中还有些后处理步骤就不再说了,比如说角点的极大值抑制等。

1)SUSAN算子原理

为了介绍和分析的需要,我们首先来看下面这个图:

该图是在一个白色的背景上,有一个深度颜色的区域(dark area),用一个圆形模板在图像上移动,若模板内的像素灰度与模板中心的像素(被称为核Nucleus)灰度值小于一定的阈值,则认为该点与核Nucleus具有相同的灰度,满足该条件的像素组成的区域就称为USAN(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核相似区。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上图中的五个圆形模的USAN值。对于上图中的e圆形模板,它完全处于白色的背景中,根据前面对USAN的定义,该模板处的USAN值是最大的;随着模板c和d的移动,USAN值逐渐减少;当圆形模板移动到b处时,其中心位于边缘直线上,此时其USAN值逐渐减少为最大值的一半;而圆形模板运行到角点处a时,此时的USAN值最小。因此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推导出:边缘处的点的USAN值小于或等于最大值一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SUSAN提取边缘和角点算法的基本原理:在边缘或角点处的USAN值最小,可以根据USAN区域的大小来检测边缘、角点等特征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上面都是口头阐述,文字的力量是单薄的,下面我们进入公式阶段。SUSAN算子通过用一个圆形模板在图像上移动,一般这个圆形模板的半径是(3.4pixels)的包含37个像素。模板内的每一个像素与中心像素进行比较,比较方式如下所示:

其中是中心像素,是掩膜内的其他像素,t是一个像素差异阈值(通常对于对比度比较低的区域,选取较小的t;反之,则t的阈值可以选择大些)。 接着,对上式进行统计,统计方式如下式:

得到的n值就是USAN的大小。

得到USAN值后,通过阈值化就可以得到初步的边缘响应,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g=,也即g的取值为USAN最大值的3/4。USAN值越小,边缘的响应就越强。

得了出事的边缘响应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就可以得到图像的边缘信息了。上张SUSAN边缘检测的效果图:

以上完成了SUSAN检测边缘的功能,或许你已经想到了怎么用SUSAN算子来检测角点了。通过上面对a、b、c、d、e等几个圆形模板的USAN值的分析,当模板的中心位于角点处时,USAN的值最小。下面简单叙述下利用SUSAN算子检测角点的步骤:

1)利用圆形模板遍历图像,计算每点处的USAN值

2)设置一阈值g,一般取值为1/2(Max(n), 也即取值为USAN最大值的一半,进行阈值化,得到角点响应

3)使用非极大值抑制来寻找角点。

通过上面的方式得到的角点,存在很大伪角点。为了去除伪角点,SUSAN算子可以由以下方法实现:①计算USAN区域的重心,然后计算重心和模板中心的距离,如果距离较小则不是正确的角点;②判断USAN区域的重心和模板中心的连线所经过的像素都是否属于USAN区域的像素,如果属于那么这个模板中心的点就是角点。

 总结:SUSAN算子是一个原理简单、易于了解的算子。由于其指数基于对周边象素的 灰度比较,完全不涉及梯度的运算,因此其抗噪声能力很强,运算量也比较小;同时,SUSAN算子还是一个各向同性的算子;最后,通过控制参数t和g,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很容易地对不同对比度、不同形状的图像通过设置恰当的t和g进行控制。比如图像的对比度较大,则可选取较大的t值,而图像的对比度较小,则可选取较小的t值。总之,SUSAN算子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算子,不仅具有很好的边缘检测性能;而且对角点检测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SIFT

1、高斯函数具有旋转对称性,即滤波器在各个方向上的平滑程度是相同的。

2、高斯函数是单值函数,每一邻域像素点的权值随该点离中心点距离单调递减。

3、高斯函数的傅立叶变换频谱是单瓣的.正如下面所示,这一性质是高斯函数付立叶变换等于高斯函数本身这一事实的直接推论.图像常被不希望的高频信号所污染(噪声和细纹理).而所希望的图像特征(如边缘),既含有低频分量,又含有高频分量.高斯函数傅里叶变换的单瓣意味着平滑图像不会被不需要的高频信号所污染,同时保留了大部分所需信号.

4、高斯滤波器宽度由参数σ表征,σ越大,滤波器的频带越宽,平滑程度就越好。

5、由于高斯函数的可分离性,大高斯滤波器可以得以有效地实现.二维高斯函数卷积可以分两步来进行,首先将图像与一维高斯函数进行卷积,然后将卷积结果与方向垂直的相同一维高斯函数卷积.因此,二维高斯滤波的计算量随滤波模板宽度成线性增长而不是成平方增长.

高斯尺度函数:

高斯图像金字塔由高斯尺度空间序列和高斯差分尺度空间序列两部分组成。

由于高斯尺度空间是有不同的尺度核的高斯函数卷积而来,其实就相当于对每一层的图像进行了高斯滤波,所示随着层数的增加,图像的低频部分被保留,高频部分越来越被抑制。在高斯尺度空间中,每层图像都下一层图像拥有更多的高频部分,两层之间相减上一层的高频部分被保留,低频被去除,所以可以看出在高斯差分尺度空间序列中主要是保留着图像高频部分,也就是图像的特征部分,但是这些高频部分并不包含噪声点,边缘点等非特征部分。所以可以利用高斯差分尺度空间序列来提取图像的特征点。

2.2 图像的二维高斯模糊

根据σ的值,计算出高斯模板矩阵的大小(),使用公式(1-2)计算高斯模板矩阵的值,与原图像做卷积,即可获得原图像的平滑(高斯模糊)图像。为了确保模板矩阵中的元素在[0,1]之间,需将模板矩阵归一化。5*5的高斯模板如表2.1所示。

下图是5*5的高斯模板卷积计算示意图。高斯模板是中心对称的。

2.3分离高斯模糊

如图2.3所示,使用二维的高斯模板达到了模糊图像的目的,但是会因模板矩阵的关系而造成边缘图像缺失(2.3 b,c),越大,缺失像素越多,丢弃模板会造成黑边(2.3 d)。更重要的是当变大时,高斯模板(高斯核)和卷积运算量将大幅度提高。根据高斯函数的可分离性,可对二维高斯模糊函数进行改进。

高斯函数的可分离性是指使用二维矩阵变换得到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在水平方向进行一维高斯矩阵变换加上竖直方向的一维高斯矩阵变换得到。从计算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有用的特性,因为这样只需要次计算,而二维不可分的矩阵则需要次计算,其中,m,n为高斯矩阵的维数,M,N为二维图像的维数。

另外,两次一维的高斯卷积将消除二维高斯矩阵所产生的边缘。(关于消除边缘的论述如下图2.4所示, 对用模板矩阵超出边界的部分——虚线框,将不做卷积计算。如图2.4中x方向的第一个模板1*5,将退化成1*3的模板,只在图像之内的部分做卷积。)

附录1是用opencv2.2实现的二维高斯模糊和分离高斯模糊。表2.2为上述两种方法和opencv2.3开源库实现的高斯模糊程序的比较。

3、尺度空间极值检测

尺度空间使用高斯金字塔表示。Tony Lindeberg指出尺度规范化的LoG(Laplacion of Gaussian)算子具有真正的尺度不变性,Lowe使用高斯差分金字塔近似LoG算子,在尺度空间检测稳定的关键点。

3.1 尺度空间理论

尺度空间(scale space)思想最早是由Iijima于1962年提出的,后经witkin和Koenderink等人的推广逐渐得到关注,在计算机视觉邻域使用广泛。

尺度空间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图像信息处理模型中引入一个被视为尺度的参数,通过连续变化尺度参数获得多尺度下的尺度空间表示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尺度空间主轮廓的提取,并以该主轮廓作为一种特征向量,实现边缘、角点检测和不同分辨率上的特征提取等。

尺度空间方法将传统的单尺度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纳入尺度不断变化的动态分析框架中,更容易获取图像的本质特征。尺度空间中各尺度图像的模糊程度逐渐变大,能够模拟人在距离目标由近到远时目标在视网膜上的形成过程。

尺度空间满足视觉不变性。该不变性的视觉解释如下:当我们用眼睛观察物体时,一方面当物体所处背景的光照条件变化时,视网膜感知图像的亮度水平和对比度是不同的,因此要求尺度空间算子对图像的分析不受图像的灰度水平和对比度变化的影响,即满足灰度不变性和对比度不变性。另一方面,相对于某一固定坐标系,当观察者和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时,视网膜所感知的图像的位置、大小、角度和形状是不同的,因此要求尺度空间算子对图像的分析和图像的位置、大小、角度以及仿射变换无关,即满足平移不变性、尺度不变性、欧几里德不变性以及仿射不变性。

3.2 尺度空间的表示

一个图像的尺度空间,定义为一个变化尺度的高斯函数与原图像的卷积。

(3-1)

其中,*表示卷积运算,

(3-2)

与公式(1-2)相同,m,n表示高斯模板的维度(由确定)。(x, y)代表图像的像素位置。是尺度空间因子,值越小表示图像被平滑的越少,相应的尺度也就越小。大尺度对应于图像的概貌特征,小尺度对应于图像的细节特征。

3.3 高斯金字塔的构建

尺度空间在实现时使用高斯金字塔表示,高斯金字塔的构建分为两部分:

1. 对图像做不同尺度的高斯模糊;

2. 对图像做降采样(隔点采样)。

图像的金字塔模型是指,将原始图像不断降阶采样,得到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图像,由大到小,从下到上构成的塔状模型。原图像为金子塔的第一层,每次降采样所得到的新图像为金字塔的一层(每层一张图像),每个金字塔共n层。金字塔的层数根据图像的原始大小和塔顶图像的大小共同决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3-3)

其中M,N为原图像的大小,t为塔顶图像的最小维数的对数值。如,对于大小为512*512的图像,金字塔上各层图像的大小如表3.1所示,当塔顶图像为4*4时,n=7,当塔顶图像为2*2时,n=8。

为了让尺度体现其连续性,高斯金字塔在简单降采样的基础上加上了高斯滤波。如图3.1所示,将图像金字塔每层的一张图像使用不同参数做高斯模糊,使得金字塔的每层含有多张高斯模糊图像,将金字塔每层多张图像合称为一组(Octave),金字塔每层只有一组图像,组数和金字塔层数相等,使用公式(3-3)计算,每组含有多张(也叫层Interval)图像。另外,降采样时,高斯金字塔上一组图像的初始图像(底层图像)是由前一组图像的倒数第三张图像隔点采样得到的。

注:由于组内的多张图像按层次叠放,因此组内的多张图像也称做多层,为避免与金字塔层的概念混淆,本文以下内容中,若不特别说明是金字塔层数,层一般指组内各层图像。

注:如3.4节所示,为了在每组中检测S个尺度的极值点,则DOG金字塔每组需S+2层图像,而DOG金字塔由高斯金字塔相邻两层相减得到,则高斯金字塔每组需S+3层图像,实际计算时S在3到5之间。取S=3时,假定高斯金字塔存储索引如下:

第0组(即第-1组):  0 1  2  3  4   5

第1组:            6 7  8  9  10 11

第2组:            ?

则第2组第一张图片根据第一组中索引为9的图片降采样得到,其它类似。

3.4 高斯差分金字塔

2002年Mikolajczyk在详细的实验比较中发现尺度归一化的高斯拉普拉斯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同其它的特征提取函数,例如:梯度,Hessian或Harris角特征比较,能够产生最稳定的图像特征。

而Lindeberg早在1994年就发现高斯差分函数(Difference of Gaussian ,简称DOG算子)与尺度归一化的高斯拉普拉斯函数非常近似。其中的关系可以从如下公式推导得到:

利用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则有:

因此有

其中k-1是个常数,并不影响极值点位置的求取。

如图3.2所示,红色曲线表示的是高斯差分算子,而蓝色曲线表示的是高斯拉普拉斯算子。Lowe使用更高效的高斯差分算子代替拉普拉斯算子进行极值检测,如下:

(3-4)

在实际计算时,使用高斯金字塔每组中相邻上下两层图像相减,得到高斯差分图像,如图3.3所示,进行极值检测。

3.5 空间极值点检测(关键点的初步探查)

关键点是由DOG空间的局部极值点组成的,关键点的初步探查是通过同一组内各DoG相邻两层图像之间比较完成的。为了寻找DoG函数的极值点,每一个像素点要和它所有的相邻点比较,看其是否比它的图像域和尺度域的相邻点大或者小。如图3.4所示,中间的检测点和它同尺度的8个相邻点和上下相邻尺度对应的9×2个点共26个点比较,以确保在尺度空间和二维图像空间都检测到极值点。

由于要在相邻尺度进行比较,如图3.3右侧每组含4层的高斯差分金子塔,只能在中间两层中进行两个尺度的极值点检测,其它尺度则只能在不同组中进行。为了在每组中检测S个尺度的极值点,则DOG金字塔每组需S+2层图像,而DOG金字塔由高斯金字塔相邻两层相减得到,则高斯金字塔每组需S+3层图像,实际计算时S在3到5之间。

当然这样产生的极值点并不全都是稳定的特征点,因为某些极值点响应较弱,而且DOG算子会产生较强的边缘响应。

3.6 构建尺度空间需确定的参数

—尺度空间坐标

O—组(octave)数

S— 组内层数

在上述尺度空间中,O和S,的关系如下:

(3-5)

其中是基准层尺度,o为组octave的索引,s为组内层的索引。关键点的尺度坐标就是按关键点所在的组和组内的层,利用公式(3-5)计算而来。

在最开始建立高斯金字塔时,要预先模糊输入图像来作为第0个组的第0层的图像,这时相当于丢弃了最高的空域的采样率。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图像的尺度扩大一倍来生成第-1组。我们假定初始的输入图像为了抗击混淆现象,已经对其进行的高斯模糊,如果输入图像的尺寸用双线性插值扩大一倍,那么相当于

取式(3-4)中的k为组内总层数的倒数,即

 (3-6)

在构建高斯金字塔时,组内每层的尺度坐标按如下公式计算:

(3-7)

其中初始尺度,lowe取,s为组内的层索引,不同组相同层的组内尺度坐标相同。组内下一层图像是由前一层图像按进行高斯模糊所得。式(3-7)用于一次生成组内不同尺度的高斯图像,而在计算组内某一层图像的尺度时,直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3-8)

该组内尺度在方向分配和特征描述时确定采样窗口的大小。

由上,式(3-4)可记为

(3-9)

图3.5为构建DOG金字塔的示意图,原图采用128*128的jobs图像,扩大一倍后构建金字塔。

4、关键点定位

以上方法检测到的极值点是离散空间的极值点,以下通过拟合三维二次函数来精确确定关键点的位置和尺度,同时去除低对比度的关键点和不稳定的边缘响应点(因为DoG算子会产生较强的边缘响应),以增强匹配稳定性、提高抗噪声能力。

4.1关键点的精确定位

离散空间的极值点并不是真正的极值点,图4.1显示了二维函数离散空间得到的极值点与连续空间极值点的差别。利用已知的离散空间点插值得到的连续空间极值点的方法叫做子像素插值(Sub-pixel Interpolation)。

为了提高关键点的稳定性,需要对尺度空间DoG函数进行曲线拟合。利用DoG函数在尺度空间的Taylor展开式(拟合函数)为:

(4-1)

其中,。求导并让方程等于零,可以得到极值点的偏移量为:

(4-2)

对应极值点,方程的值为:

(4-3)

其中,代表相对插值中心的偏移量,当它在任一维度上的偏移量大于0.5时(即x或y或),意味着插值中心已经偏移到它的邻近点上,所以必须改变当前关键点的位置。同时在新的位置上反复插值直到收敛;也有可能超出所设定的迭代次数或者超出图像边界的范围,此时这样的点应该删除,在Lowe中进行了5次迭代。另外,过小的点易受噪声的干扰而变得不稳定,所以将小于某个经验值(Lowe论文中使用0.03,Rob Hess等人实现时使用0.04/S)的极值点删除。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取特征点的精确位置(原位置加上拟合的偏移量)以及尺度()。

4.2消除边缘响应

一个定义不好的高斯差分算子的极值在横跨边缘的地方有较大的主曲率,而在垂直边缘的方向有较小的主曲率。

DOG算子会产生较强的边缘响应,需要剔除不稳定的边缘响应点。获取特征点处的Hessian矩阵,主曲率通过一个2x2 的Hessian矩阵H求出:

(4-4)

H的特征值α和β代表x和y方向的梯度,

(4-5)

表示矩阵H对角线元素之和,表示矩阵H的行列式。假设是α较大的特征值,而是β较小的特征值,令,则

(4-6)

导数由采样点相邻差估计得到,在下一节中说明。

D的主曲率和H的特征值成正比,令为α最大特征值,β为最小的特征值,则公式的值在两个特征值相等时最小,随着的增大而增大。值越大,说明两个特征值的比值越大,即在某一个方向的梯度值越大,而在另一个方向的梯度值越小,而边缘恰恰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为了剔除边缘响应点,需要让该比值小于一定的阈值,因此,为了检测主曲率是否在某域值r下,只需检测

(4-7)

式(4-7)成立时将关键点保留,反之剔除。

在Lowe的文章中,取r=10。图4.2右侧为消除边缘响应后的关键点分布图。

4.3有限差分法求导

有限差分法以变量离散取值后对应的函数值来近似微分方程中独立变量的连续取值。在有限差分方法中,我们放弃了微分方程中独立变量可以取连续值的特征,而关注独立变量离散取值后对应的函数值。但是从原则上说,这种方法仍然可以达到任意满意的计算精度。因为方程的连续数值解可以通过减小独立变量离散取值的间格,或者通过离散点上的函数值插值计算来近似得到。这种方法是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其计算格式和程序的设计都比较直观和简单,因而,它在计算数学中使用广泛。

有限差分法的具体操作分为两个部分:

1. 用差分代替微分方程中的微分,将连续变化的变量离散化,从而得到差分方程组的数学形式;

2. 求解差分方程组。

一个函数在x点上的一阶和二阶微商,可以近似地用它所临近的两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分来表示。如对一个单变量函数f(x),x为定义在区间[a,b]上的连续变量,以步长将区间[a,b]离散化,我们会得到一系列节点,

然后求出f(x)在这些点上的近似值。显然步长h越小,近似解的精度就越好。与节点相邻的节点有,所以在节点处可构造如下形式的差值:

节点的一阶向前差分

节点的一阶向后差分

节点的一阶中心差分

本文使用中心差分法利用泰勒展开式求解第四节所使用的导数,现做如下推导。

函数f(x)在处的泰勒展开式为:

(4-8)

则,

(4-9)

(4-10)

忽略h平方之后的项,联立式(4-9),(4-10)解方程组得:

(4-11)

 (4-12)

二元函数的泰勒展开式如下:

展开后忽略次要项联立解方程得二维混合偏导如下:

(4-13)

综上,推导了4.1,4.2遇到的所有导数计算。同理,利用多元泰勒展开式,可得任意偏导的近似差分表示。

在图像处理中,取h=1,在图4.2所示的图像中,将像素0的基本中点导数公式整理如下:

4.4 三阶矩阵求逆公式

高阶矩阵的求逆算法主要有归一法和消元法两种,现将三阶矩阵求逆公式总结如下:

若矩阵

可逆,即时,

(4-14)

5、关键点方向分配

为了使描述符具有旋转不变性,需要利用图像的局部特征为给每一个关键点分配一个基准方向。使用图像梯度的方法求取局部结构的稳定方向。对于在DOG金字塔中检测出的关键点点,采集其所在高斯金字塔图像3σ邻域窗口内像素的梯度和方向分布特征。梯度的模值和方向如下:

(5-1)

L为关键点所在的尺度空间值,按Lowe的建议,梯度的模值m(x,y)按的高斯分布加成,按尺度采样的3σ原则,邻域窗口半径为

在完成关键点的梯度计算后,使用直方图统计邻域内像素的梯度和方向。梯度直方图将0~360度的方向范围分为36个柱(bins),其中每柱10度。如图5.1所示,直方图的峰值方向代表了关键点的主方向,(为简化,图中只画了八个方向的直方图)。

方向直方图的峰值则代表了该特征点处邻域梯度的方向,以直方图中最大值作为该关键点的主方向。为了增强匹配的鲁棒性,只保留峰值大于主方向峰值80%的方向作为该关键点的辅方向。因此,对于同一梯度值的多个峰值的关键点位置,在相同位置和尺度将会有多个关键点被创建但方向不同。仅有15%的关键点被赋予多个方向,但可以明显的提高关键点匹配的稳定性。实际编程实现中,就是把该关键点复制成多份关键点,并将方向值分别赋给这些复制后的关键点,并且,离散的梯度方向直方图要进行插值拟合处理,来求得更精确的方向角度值,检测结果如图5.2所示。

至此,将检测出的含有位置、尺度和方向的关键点即是该图像的SIFT特征点。

6、关键点特征描述

通过以上步骤,对于每一个关键点,拥有三个信息:位置、尺度以及方向。接下来就是为每个关键点建立一个描述符,用一组向量将这个关键点描述出来,使其不随各种变化而改变,比如光照变化、视角变化等等。这个描述子不但包括关键点,也包含关键点周围对其有贡献的像素点,并且描述符应该有较高的独特性,以便于提高特征点正确匹配的概率。

SIFT描述子是关键点邻域高斯图像梯度统计结果的一种表示。通过对关键点周围图像区域分块,计算块内梯度直方图,生成具有独特性的向量,这个向量是该区域图像信息的一种抽象,具有唯一性。

Lowe建议描述子使用在关键点尺度空间内4*4的窗口中计算的8个方向的梯度信息,共4*4*8=128维向量表征。表示步骤如下:

1. 确定计算描述子所需的图像区域

特征描述子与特征点所在的尺度有关,因此,对梯度的求取应在特征点对应的高斯图像上进行。将关键点附近的邻域划分为d*d(Lowe建议d=4)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做为一个种子点,每个种子点有8个方向。每个子区域的大小与关键点方向分配时相同,即每个区域有个子像素,为每个子区域分配边长为的矩形区域进行采样(个子像素实际用边长为的矩形区域即可包含,但由式(3-8),不大,为了简化计算取其边长为,并且采样点宜多不宜少)。考虑到实际计算时,需要采用双线性插值,所需图像窗口边长为。在考虑到旋转因素(方便下一步将坐标轴旋转到关键点的方向),如下图6.1所示,实际计算所需的图像区域半径为:

  (6-1)

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2. 将坐标轴旋转为关键点的方向,以确保旋转不变性,如6.2所示。

旋转后邻域内采样点的新坐标为:

(6-2)

3. 将邻域内的采样点分配到对应的子区域内,将子区域内的梯度值分配到8个方向上,计算其权值。

旋转后的采样点坐标在半径为radius的圆内被分配到的子区域,计算影响子区域的采样点的梯度和方向,分配到8个方向上。

旋转后的采样点落在子区域的下标为

 (6-3)

Lowe建议子区域的像素的梯度大小按的高斯加权计算,即

(6-4)

其中a,b为关键点在高斯金字塔图像中的位置坐标。

4. 插值计算每个种子点八个方向的梯度。

如图6.3所示,将由式(6-3)所得采样点在子区域中的下标(图中蓝色窗口内红色点)线性插值,计算其对每个种子点的贡献。如图中的红色点,落在第0行和第1行之间,对这两行都有贡献。对第0行第3列种子点的贡献因子为dr,对第1行第3列的贡献因子为1-dr,同理,对邻近两列的贡献因子为dc和1-dc,对邻近两个方向的贡献因子为do和1-do。则最终累加在每个方向上的梯度大小为:

(6-5)

其中k,m,n为0或为1。

5. 如上统计的4*4*8=128个梯度信息即为该关键点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形成后,为了去除光照变化的影响,需要对它们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于图像灰度值整体漂移,图像各点的梯度是邻域像素相减得到,所以也能去除。得到的描述子向量为,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为

 (6-7)

6. 描述子向量门限。非线性光照,相机饱和度变化对造成某些方向的梯度值过大,而对方向的影响微弱。因此设置门限值(向量归一化后,一般取0.2)截断较大的梯度值。然后,再进行一次归一化处理,提高特征的鉴别性。

7. 按特征点的尺度对特征描述向量进行排序。

至此,SIFT特征描述向量生成。

描述向量这块不好理解,我画了个草图,供参考:

7、SIFT的缺点

SIFT在图像的不变特征提取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并不完美,仍然存在:

1. 实时性不高。

2. 有时特征点较少。

3. 对边缘光滑的目标无法准确提取特征点。

等缺点,如下图7.1所示,对模糊的图像和边缘平滑的图像,检测出的特征点过少,对圆更是无能为力。近来不断有人改进,其中最著名的有SURF和CSIFT。

8、总结

本人研究SIFT算法一月有余,鉴于相关知识的缺失,尺度空间技术和差分近似求导曾困我良久。Lowe在论文中对细节提之甚少,甚至只字未提,给实现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多方查阅,实现,总结成此文。自认为是到目前为止,关于SIFT算法最为详尽的资料,现分享给你,望批评指正。

一同分享给你的还有同时实现的高斯模糊源码,sift算法源码,见附录1,2。源码使用vs2010+opencv2.2实现。

SURF

Moravecc、Harris、SUSAN(Small 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SIFT相关推荐

  1. c++、python实现置换密码(栅栏技术,列置换)、替代密码(加法密码(Caesar密码),乘法密码)

    置换密码 代码如下: #置换密码 a = input('请输入明文:') print("逆序后的密文为:",a[::-1]) 结果如图: 代码如下: #栅栏技术(栏数为7) a = ...

  2. R语言merge函数左连接dataframe数据(Left (outer) join in R)、左连接必须将参数all设置(all.x = TRUE)、默认merge函数通过公共列名合并数据集

    R语言merge函数左连接dataframe数据(Left (outer) join in R).merge函数进行左连接必须将参数all设置为(all.x = TRUE).默认merge函数通过公共 ...

  3. seaborn可视化绘制双变量分组条形图(Customizing Annotation of Bars: Side-by-side)、添加数值标签进行标记、并自定义条形图数值标签的格式

    seaborn可视化绘制双变量分组条形图(Customizing Annotation of Bars: Side-by-side).添加数值标签进行标记.并自定义条形图数值标签的格式(从45000到 ...

  4. 使用Pandas的rolling函数计算滚动平均值(rolling average with Pandas rolling)、seaborn使用lineplot函数可视化时间序列数据、并添加滚动平均值

    使用Pandas的rolling函数计算滚动平均值(rolling average with Pandas rolling).seaborn使用lineplot函数可视化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 ...

  5. R语言ggplot2可视化:使用patchwork包绘制ggplot2可视化结果的组合图(自定义图像的嵌入关系)、使用patchwork包绘制ggplot2可视化结果的组合图(自定义组合形式)

    R语言ggplot2可视化:使用patchwork包绘制ggplot2可视化结果的组合图(自定义图像的嵌入关系).使用patchwork包绘制ggplot2可视化结果的组合图(自定义组合形式) 目录

  6. python使用np.linspace函数生成均匀的浮点数列表实战:生成浮点数列表、生成浮点数列表(指定是否包含末尾值)

    python使用np.linspace函数生成均匀的浮点数列表实战:生成浮点数列表.生成浮点数列表(指定是否包含末尾值) 目录

  7. R语言ggplot2可视化配置图例(legend)标签色彩的升序或者反序(reverse)实战:ggplot2可视化默认图例标签色彩(升序,颜色越来越深)、可视化配置图例标签颜色反序(颜色越来越浅)

    R语言ggplot2可视化配置图例(legend)标签色彩的升序或者反序(reverse)实战:ggplot2可视化默认图例标签色彩(升序,颜色越来越深).可视化配置图例标签颜色反序(颜色越来越浅) ...

  8. pandas为dataframe添加新的数据行(rows)、在dataframe后面纵向添加一行数据(数据为列表list形式)、列有不匹配将会使用NA值进行填补

    pandas为dataframe添加新的数据行(rows).在dataframe后面纵向添加一行数据(数据为列表list形式).列有不匹配将会使用NA值进行填补 目录

  9. R语言data.table导入数据实战:data.table生成新的数据列(基于已有数据列)、生成多个数据列

    R语言data.table导入数据实战:data.table生成新的数据列(基于已有数据列).生成多个数据列 目录 R语言data.table导入数据实战:data.

最新文章

  1. Boyang Tex上海帛扬时装面料有限公司
  2. axis WebServices 完美调用天气预报,查询、显示 代码!
  3. win10下使用python访问vmbox中的redis
  4. mysql 游标 navigate_MySQL游标的概念介绍和游标的使用讲解
  5. chrome下载地址
  6. MySQL性能调优my.cnf详解
  7. 索尼PS5国行版本周开售 后期将推全配色DualSense手柄
  8. 头条搜索发布2020年十大流行语:逆行者、集美、后浪位列前三
  9. 微众银行在联邦推荐算法上的探索及应用(文末附PPT下载链接)
  10. 网络营销之百度营销技巧(一) 百度知道推广日常手册
  11. lnmp、lamp、lnmpa一键安装包(Updated: 2021-01-06)
  12. eos 区块链 java 开发_EOS 交易验证的主要思路 - EOS 区块链开发实战
  13. 比较两条曲线的相似程度
  14. 开快递代收点挣钱吗?怎么盈利?
  15. 前端请求跨域,原来是谷歌浏览器的限制
  16. 4.服务器的品牌和型号
  17. python机器学习快速入门
  18. 我的世界java1.14刷铁机_我的世界1.14版刷铁机怎么做?
  19.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读书笔记
  20. 用于锂电池管理系统的BMSSOXLib核心算法c库

热门文章

  1. PyTorch安装与环境配置
  2. 【已开源】Qt 艾宾浩斯(Ebbinghaus)记忆 软件
  3. 成语答题小程序怎么做
  4. 子集和问题的近似算法
  5. Unity 手游性能优化
  6. Vulnhub靶机:EVILBOX_ ONE(很详细)
  7. java post流_java中的post是什么意思
  8. 基础篇: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设计模式(二)(附参考答案)
  9. 老人与海好词100英文带翻译_《老人与海》英文读后感带翻译
  10. 计算机毕业设计ssm社区生鲜电商平台dq96z系统+程序+源码+lw+远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