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任正非关于“活下去”的呼声不断刷屏,华为任正非讲述:全球经济长期衰退,华为要把活下去来作为主要纲领。

上一个这么喊的,那是房地产行业的万科,那是在2018年。
       那年房地产行业还是如日中天,房子一天一个价的时代,但万科看到了危机。后来,房地产进入寒冬,民营开发商全面暴雷。

这次,喊出这句话的华为,和腾讯一样说,砍掉不赚钱的业务,开始收缩。

华为净利润暴跌

需知道自制裁后,华为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并伴随着社会消费能力的大幅下降,华为的经营、利润以及现金流,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同时寒气也传递给了每一个人以及中小型企业。

在面临压力来临的同时,大厂的又要面临新一轮的换血,进行大批量的裁员,又有大批量的大厂人员重新在就业。对于高龄技术人员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其实我们都明白,环境不好,并不是任正非的讲话之后才发生的。

就算再后知后觉的人,今年三月份之后你也能感受到了。这两个月,几乎每天都能接到银行的电话,问我要不要贷款。为什么?不是我不缺钱,是我不敢消费了,银行的钱放不出去了。

不得不说,任总的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老百姓,杀伤力拉满,不少小伙伴都绷不住了,开始危机重重。也有不少小伙伴唉声叹气,感觉情况糟糕至极。

程序员中年危机

近几年大环境恶劣,疫情影响;就连一个不满 25 岁的朋友,也开始担心起 35 岁程序员中年危机了,问该怎么办?

说句实在话,环境是没有以前好,但还没有到恐慌的地步啊,再说,25 岁就开始担心中年危机,着实有点早了呀!这期间还有 10 多年的美好岁月呀!

我们是该未雨绸缪,但不应该杞人忧天啊,这种“危机病”必须得治。

相信很多小伙伴对“35岁”这个话题感到焦虑,担心自己 35 岁之后会失业,这里通过这篇文章大概讲解一下,如何解决避免这种危机?

一、为什么会危机?

1.1 35 岁年龄特点

35 岁并不是真正的 35 岁,它是一个泛指,基本上来说就是 35-40 岁这段时间,所以后面我说的 “35 岁”,都是泛指 35-40 岁。

为什么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危机呢?

  • 经济压力:这个年龄一般都有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我认识很多同事,光房贷每月基本都要 6K-7K,再算每月的生活支出,很多都会月光;
  • 家庭原因:这个年纪的人都已经成家,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 身体素质:年龄的增加,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不能熬夜;
  • 个人学习:因为生活和家庭,能留给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多,主动学习的欲望会明显降低。

1.2 35 岁危机来源

如果公司裁员,你是不是被最先裁掉的那一批?如果被裁掉,35 岁再出去求职,其它公司会不会要你?如果新公司给你 Offer,能否能达到你之前的水平,至少能保证你正常的生活开支?

怕被优化,怕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怕给你的薪资覆盖不了你现有的生活水平,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危机感的来源。

我们看看用人单位看大龄程序员的视角:

  • 管理成本高:领导的那一套画饼方式已经不适用,年轻程序员容易管理;
  • 经济成本高:要的工资一般都不低,同样的费用是年轻程序员的 2-4 倍;
  • 精力跟不上:如果公司推崇加班文化,大龄程序员的精力确实不太能跟上;
  • 家庭事情多:大龄程序员家庭琐事多,不像年轻程序员那么纯粹;
  • 其它:学习和进取欲望降低、能力提升变慢、技术栈老旧、可塑性变差等、公司产品不需要过深的技术和业务积累。

1.3 大龄程序员是否被排斥

年轻程序员在写日常的业务代码,可能和大龄程序员差不多,但是当需要解决公司的技术性难题、或对项目重构时,大龄程序员就会发挥自身的优势:

  • 某种技术方向上有深厚积累;
  • 项目经验丰富;
  • 业务积累深厚;
  • 解决问题能力强;
  • 设计、架构、分析、规划等方面能力较强;
  • 大局观强,有情绪管理能力,稳定耐造。

所以我们和年轻程序员拼的不是代码能力,而是项目经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输出等。

如果你已经步入大龄行列,比如有 10 年工作经验,但是真实水平不到 5 年,被淘汰的概率会非常大。

这里可以给出我的结论:

  • “35 岁危机”是否存在?这个毋庸置疑,肯定是存在的。
  • 公司是否排斥大龄程序员呢?在我看来,公司排斥的不是大龄程序员,而是排斥能力和自己工龄不匹配的大龄程序员

二、如何应对危机 ?

2.1 克服焦虑

“35 岁危机”一直存在,准确来说大龄危机一直存在。

拿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能做到 40 岁,但很难做到 45 岁,做到 50 岁更遥不可及(大神除外),所以危机无法避免,只能尽量去延长我在这个行业的生命线,并在“退休”前完成一定的财富积累。

如果能有上面这个觉悟,其实就没有那么焦虑,因为我们最终都会离开这个行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以我的目标就非常清晰:不是要守住程序员这个行业,而是尽量延长我在这个行业的生命线

那如何才能延长职业生命线呢?答案是持续学习


IT 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你不持续学习,等到年龄危机到来时还想躺赢,下一批裁员的可能就是你了。

持续学习是一切的前提,但我们不能盲目去学习,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2.2 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我们看看程序员常规的晋升和转型路线:

  • 技术型: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架构师(技术专家)->技术总监->CTO;
  • 管理型:工程师->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技术总监->CTO;
  • 交叉型: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CTO(此路线技术和管理交叉进行,每个阶段做的事情不固定);
  • 转行型:初级工程师->转行产品、设计、销售、运营等。


下面是更加详细的职业规划,尽量延长自己的生命线,甚至可以摆脱年龄的限制(能摆脱年龄限制,都是大神级别):

  • 在某种开发技能上建立个人品牌,比如Framework、性能优化、Flutter、音视频
    等,而且你的品牌要被业内认可,这样的开发者实际上是以 “技术专家” 的身份存在。
  • 在组织内开发技能过硬、精通业务,成为复合型选手,占据难以替代的位置。这样的开发者,可以称之为高级开发工程师或者资深开发者,这样的角色,在一个合适的平台上可以受到重视,可以跟着平台发展,不用在意年龄。退一步讲,即便所在的平台倒掉了,也会有很多公司愿意要。
  • 成为善于架构某类软件服务的架构师。这是从高级开发工程师演进过来的更高级的角色,当你真正做过一些大型App的架构工作,会有很多公司需要你,不必担心你的年龄,你工作自由了。
  • 走向管理岗位,成为职业经理人。很多公司都有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研发经理等管理角色,你需要能够真正做好管理工作。

三、需要具备的核心技能

3.1 技术方面

技术才是每一个程序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都不要把技术完全落下,区别只是在各个阶段对技术要求的侧重不同:

  • 初中高级程序员:一个技术强化的过程;
  • 专家:选择一个技术方向深耕,成为对应技术领域的专家;
  • 架构师:更偏向对项目整体架构的设计和把控能力;
  • 团队负责人到 CTO:管理职能更大于技术职能,更多的是对技术的宏观方向把控。

技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 先广后深,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你可以是性能领域的专家,也可以是 音视频 大佬,或者精通 Framework。
  • 拒绝啃老本。 不要在一个公司混了 3 年,出来找工作投简历,发现简历都投不出去,Flow 都不知道是什么,Kotlin、Compose完全没接触,还是只会基于业务CV开发。2/3
    线城市还好说,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技术迭代更新比较快,一定要跟紧主流技术。
  • 要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什么是技术体系,举个例子,你说自己会性能优化,但是除了日常去除页面多余嵌套、使用线程池、ViewStub这些非常浅的方案外,你还知道线上复杂环境,低端机/弱网等因素下,用户触发的一系列体验优化吗?围绕着技术名称的中心点,能像蜘蛛网那样扩散出去,形成有条理的网状结构,就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
  • 尽可能多做一些总结输出。 我目前的做法是将日常的一些学习笔记、人生感悟、bug 解决过程等先简单记录在笔记上面,后面再逐渐整理输出,既可以回顾总结反思,也能作为一些博客的内容输出
  • 不要死磕技术(这点大家勿喷)。作为程序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信仰,但也不能太过迷信技术。在职场中,你要比别人走的更高更远的话,只会敲代码实现一些业务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在很多开发公司,开发人员的地位都比较一般,来去匆匆,始终是底层的搬砖工。所以,不要傻傻地一头扎入了技术的海洋,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除了技术实力外,你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文档输出能力,比如项目说明文档、项目架构图、汇报PPT、团队管理、项目管理、项目规范、抽象化思维、产品化思维等综合实力。

3.2 架构和设计

架构师是很多开发者的终极技术梦想,能成为架构师的凤毛麟角。

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架构和设计软件的能力

如果你没有架构、设计的能力,就无法站在更高维度去理解软件开发,就必然被迫奋战在最简单也最容易被替代的体力化的编码工作岗位,而这样的岗位,必然是拒绝大龄程序员的。

所以,即便你还不是架构师,也不是技术经理,也不是管理人员,也不是需求分析师,你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拔高一点,经常性的、刻意地去想一想,系统的模块为什么这么划分,服务间的接口为什么这么设计,这个业务逻辑为什么要这样实现而不是那样实现。

惟其如此,你才能慢慢理解别人的架构与设计,才能慢慢培养自己的架构与设计能力。

3.3 业务能力

所有开发者都要记住一点,开发者具有双重的行业属性:软件行业属性和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属行业的属性。

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比如支付宝的业务是支付问题,京东商城的业务是电子商务问题,携程的业务是机票和酒店预订问题。

精通业务,可以成为开发者的优势,这是开发者在问题域构建起来的优势,即所谓的懂行。

如果业务积累方面的优势和开发技能方面的优势能叠加起来,那这位开发者,就具有秒杀 85% 以上开发者的能力。

再比如,目前国内技术人员太多,可替代性太强,做 Android 搞应用开发的,八成都是简单套用第三方框架写写业务代码改改UI,对技术浅尝辄止,不了解底层原理,通用性太强。

而如果你既懂技术又熟悉核心业务流程,比如熟悉电商平台、支付系统、风控系统等的核心业务流程,那么你在团队的地位一定稳如泰山。

3.4 软技能

《软件架构师的 12 项修炼》这本书里给出了软件架构师的金字塔能力模型:


这个模型,适用于绝大多数软件开发工程师,在这本书里,作者说这么一句话。

大多数时候所谓的“技术之玻璃天花板”,其实只是缺乏软技能而已。这些技能可以学到,缺乏的知识可以通过决定改变的努力来弥补。

我们每位开发者都要牢记这句话,要清醒地意识到:

不深入钻研,缺乏开发技术等硬技能,你很难在初期的职业生涯(0 ~ 5 年)中做出成绩占据重要位置
没有沟通、协商、领导力、语境切换、创新、认知等软技能,你很难在职场上走出高度
所以,在你掌握一定的开发技术可以搞定一些任务后,就要并行地去培养自己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表达、协商、演讲、辅导、写作、组织、规划、管理、汇报、商务谈判、创新、设计等等。

只有软技能匹配你的硬技能,你才能更好地发展,当你软硬结合,综合能力爆棚时,根本不用担心将来怎么找工作的问题,工作机会会跟着你跑,甚至有人会专门为你创造工作机会。

四、其它建议

除了持续学习、往技术或者管理方向发展以外,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也需要重点关注。

4.1 锻炼身体

之所以写在最前面,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句话非常经典。

身体是 1,其他都是 0,没有 1,再多的 0 都是空

魔都一位技术人员,总以为自己年轻,身体硬扛得住,结果一次晕倒后,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尿毒症,没有好的身体,你挣再多钱都没有意义,一旦你因为身体而离开人间,配偶、孩子、钱都是别人的了。

4.2 发展副业

提前布局 PlanB,做好副业

做副业的目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也是倒逼你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让你的技术能力提升更快,也为你未来创业做准备,增加你抗风险的能力。


除了以上好处,副业也会提升你的个人能力、扩大你的圈子。

4.3 拓展圈子

越是成功的人,他的圈子就越广,资源也越多,人生的路自然就越走越宽。

最近一段时间认识Z哥后,我就发现,生活工作又了新的不一样,我进入了另外一个资源共享的圈子,我们做开源,做的不亦乐乎。

所以多向上拓展你的圈子,多走近结交那些正能量、有想法、志同道合的人。

兴许下次换工作,是圈子里的人脉直接内推让你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更有可能,圈子里的几个朋友因为某一个好点子直接走向创业之路。

最后

华为的忧患意识,值得学习;华为的韬光养晦,也值得学习。21年前,任正非已经在谈「华为的冬天」现在是凛冬将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投资自己,减少负债努力学习,练就本领

工作可以是事业、是热爱,也可以只是一份工作,给自己留出转身的空间很有必要,如果把工作看作一份经历和沿途的风景,在乎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多过最后的结果,可能会让人生更加充满期待。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永远年轻,《活到老,学到老》!

大环境往往会促使领先者放大优势,进一步脱胎换骨。

寒冷的冬天到了,高原上的黄羊纷纷迁徙,但对雪豹来说,那却是一年最好的季节。

华为任正飞关于“活下去”的呼声不断刷屏,《Android市场寒气十足,该如何存活》?相关推荐

  1. 华为任正非:活下来!

    昨天华为内部论坛下午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文章太长,我挑两段分享下: "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 ...

  2. 华为任正非最新讲话:流程要为多产粮食服务!坚决简化繁琐的管理哲学!(华为LTC/IPD/ITR/ISC)

    企业间的竞争就是管理的竞争!(这里的"管理"是指广义的管理,包含市场定位.市场规划.市场拓展.战略管理.产品研发与规划.员工激励.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等等-),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 ...

  3. LTC流程华为任正非的高屋建瓴的总结概括

    企业间的竞争就是管理的竞争!(这里的"管理"是指广义的管理,包含市场定位.市场规划.市场拓展.战略管理.产品研发与规划.员工激励.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等等),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 ...

  4. 华为任正非:5G只是将来支撑人工智能存在的工具

    华为任正非:5G只是将来支撑人工智能存在的工具 任正非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我个人认为,5G 只是一个工具,是将来支撑人工智能存在的工具,工具本身没有安全问题.第二,工具将来的数据汇聚在核心网,核 ...

  5. 挑战安卓会死?华为鸿蒙正为国产操作系统杀出一条路 | 涛滔不绝

    近日,鸿蒙 HarmonyOS 手机应用开发者 Beta 版发布,不仅吸引了业界人士的关注,国人对这个操作系统也寄予厚望.原因无他,只因移动端操作系统被 Android 和 iOS 垄断太久了,鸿蒙 ...

  6. 华为任正非会见马云_什么让华为任正非怒骂“还过个屁年”!连马云、李彦宏都沉思!...

    前几天,朋友圈疯传华为任正非怒骂"还过个屁年"!起因是因为华为年前座谈会上,多位高管和主管过度包装业季,制造泡沫经济,让华为任正非发飙! 了解华为的人都知道,华为有个传统,就是每年 ...

  7. 华为 任正非说,“很多找工作的人问我,来公司工作有没有双休?需不需要加班?

    华为 任正非说,"很多找工作的人问我,来公司工作有没有双休?需不需要加班?我笑而不语,客气的请他们离开了公司. 欲求安逸,为何还要出来工作?直接窝在家里不就七休了吗? 没有拼命的干劲怎能有精 ...

  8. 华为任正非会见马云_关于996,刘强东和马云已经明确表态,看看华为任正非怎么说?...

    什么是996工作制?996就是早上9点到公司或单位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对于996工作制,遭到了大多数上班族的抵制,引发了全民大讨论.尤其是在一些互联网大佬发表了自 ...

  9. 【转】华为任正非2010年新年致辞:没什么能阻挡前进

    华为任正非2010年新年致辞:没什么能阻挡前进 2010-01-01 15:55:14 来源: C114中国通信网(上海) 跟贴 136 条 手机看新闻 C114编者注:本文是华为总裁任正非在2009 ...

最新文章

  1. CodeGen处理Synergy方法目录
  2. pl/sql developer连接远程数据库
  3. Cloud for Customer里权限控制Business Role和Access context的截图
  4. .NET Core 2.0 开源Office组件 NPOI
  5. jzoj6800-NOIP2020.9.19模拟spongebob【枚举】
  6. php如果字符串有1 3 5,Day3-php 字符串1
  7. python好用的第三方库_非常有用的 Python 第三方库
  8. 【iCore3 双核心板_ uC/OS-III】例程四:时间管理
  9. css之左边div固定宽度右边div自适应布局
  10. ELK详解(二)——Elasticsearch安装与部署
  11. 阶段1 语言基础+高级_1-3-Java语言高级_06-File类与IO流_01 File类_1_File类的概述
  12. 2021-05-17 吾日三省吾身
  13. 文件对应的Content-Type类型
  14. UI控件--时间选择(日期拾取器)
  15. 文件删不掉需要管理员权限?分享解决方法
  16. nginx is outside location
  17. VLAN规划原则与建议
  18. 【强烈推荐】原导师评价网上不去了,新版在这里
  19. java压缩文件耗时:30秒到1秒的优化过程
  20. 拓嘉辰丰电商:拼多多店铺SUK如何设置

热门文章

  1. git不用每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 千山独行-一个人的创业路(连载一)
  3. WSL2 | ROS 安装
  4. 计算机毕业设计springboot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8qecq源码+系统+程序+lw文档+部署
  5. 关于大学生如何轻松找到高薪工作
  6. NodeMcu(ESP8266)控制SG90
  7. 服务端解决故障的处理思路
  8. 神了,阿里数据库专家纯手写了这份604页的Oracle+MySQL攻坚指南
  9. Javaweb入职第二天
  10. 《临时笔记》一些深度学习中的英文术语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