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 ),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

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 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

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

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

最近十多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在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预测估计、生物、医学、经济等领域已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现代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表现出了良好的智能特性。

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神经网络伪原创

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

什么是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可以指向两种,一个是生物神经网络,一个是人工神经网络。生物神经网络:一般指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 Model),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

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

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什么?

神经网络可以指向两种,一个是生物神经网络,一个是人工神经网络。生物神经网络:一般指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 Model),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

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

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新型神经网络芯片会对科技领域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什么巨大影响

一、与传统计算机的区别1946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原理,把程序本身当作数据来对待。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冯·诺依曼架构”中信息存储器和处理器的设计一直沿用至今,连接存储器和处理器的信息传递通道仍然通过总线来实现。

随着处理的数据量海量地增长,总线有限的数据传输速率被称为“冯·诺依曼瓶颈”——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高通量测序等的兴起,使得‘冯·诺依曼瓶颈’日益突出,而计算机的自我纠错能力缺失的局限性也已成为发展障碍。

结构上的缺陷也导致功能上的局限。例如,从效率上看,计算机运算的功耗较高——尽管人脑处理的信息量不比计算机少,但显然而功耗低得多。

为此,学习更多层的神经网络,让计算机能够更好地模拟人脑功能,成为上世纪后期以来研究的热点。

在这些研究中,核心的研究是“冯·诺依曼架构”与“人脑架构”的本质结构区别——与计算机相比,人脑的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过突触这一基本单元来实现,因而没有明显的界限。

正是人脑中的千万亿个突触的可塑性——各种因素和各种条件经过一定的时间作用后引起的神经变化(可变性、可修饰性等),使得人脑的记忆和学习功能得以实现。

大脑有而计算机没有的三个特性:低功耗(人脑的能耗仅约20瓦,而目前用来尝试模拟人脑的超级计算机需要消耗数兆瓦的能量);容错性(坏掉一个晶体管就能毁掉一块微处理器,但是大脑的神经元每时每刻都在死亡);还有不需为其编制程序(大脑在与外界互动的同时也会进行学习和改变,而不是遵循预设算法的固定路径和分支运行。

)这段描述可以说是“电”脑的最终理想了吧。注:最早的电脑也是模拟电路实现的,之后发展成现在的只有0、1的数字CPU。

今天的计算机用的都是所谓的冯诺依曼结构,在一个中央处理器和记忆芯片之间以线性计算序列来回传输数据。这种方式在处理数字和执行精确撰写的程序时非常好用,但在处理图片或声音并理解它们的意义时效果不佳。

有件事很说明问题:2012年,谷歌展示了它的人工智能软件在未被告知猫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可以学会识别视频中的猫,而完成这个任务用到了1.6万台处理器。

要继续改善这类处理器的性能,生产商得在其中配备更多更快的晶体管、硅存储缓存和数据通路,但所有这些组件产生的热量限制了芯片的运作速度,尤其在电力有限的移动设备中。

这可能会阻碍人们开发出有效处理图片、声音和其他感官信息的设备,以及将其应用于面部识别、机器人,或者交通设备航运等任务中。

神经形态芯片尝试在硅片中模仿人脑以大规模的平行方式处理信息:几十亿神经元和千万亿个突触对视觉和声音刺激物这类感官输入做出反应。

作为对图像、声音等内容的反应,这些神经元也会改变它们相互间连接的方式,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学习。神经形态芯片纳入了受人脑启发的“神经网路”模式,因此能做同样的事。

人工智能的顶尖思想家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说,在传统处理器上用专门的软件尝试模拟人脑(谷歌在猫实验中所做的),以此作为不断提升的智能基础,这太过低效了。

霍金斯创造了掌上电脑(Palm Pilot),后来又联合创办了Numenta公司,后者制造从人脑中获得启发的软件。“你不可能只在软件中建造它,”他说到人工智能,“你必须在硅片中建造它。

”现有的计算机计算,程序的执行是一行一行执行的,而神经网络计算机则有所不同。现行的人工智能程式,基本上都是将大大小小的各种知识写成一句一句的陈述句,再灌进系统之中。

当输入问题进去智能程式时,它就会搜寻本身的资料库,再选择出最佳或最近解。2011年时,IBM 有名的 Watson 智能电脑,便是使用这样的技术,在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中打败的人类的最强卫冕者。

(神经网络计算机)以这种异步信号发送(因没有能使其同步的中央时钟而得名)处理数据的速度比同步信号发送更快,以为没有时间浪费在等待时钟发出信号上。

异步信号发送消耗的能量也更少,这样便满足了迈耶博士理想的计算机的第一个特点。如果有一个处理器坏了,系统会从另一路线绕过它,这样便满足了迈耶博士理想的计算机的第二个特点。

正是由于为异步信号发送编程并不容易,所以大多数计算机工程师都无视于此。然而其作为一种模仿大脑的方式堪称完美。

功耗方面:硬件方面,近年来主要是通过对大型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如 Google 的深度学习系统Google Brain,微软的Adam等。但是这些网络需要大量传统计算机的集群。

比方说 Google Brain 就采用了 1000 台各带 16 核处理器的计算机,这种架构尽管展现出了相当的能力,但是能耗依然巨大。而 IBM 则是在芯片上的模仿。

4096 个内核,100 万个“神经元”、2.56 亿个“突触”集成在直径只有几厘米的方寸(是 2011 年原型大小的 1/16)之间,而且能耗只有不到 70 毫瓦。

IBM 研究小组曾经利用做过 DARPA 的NeoVision2 Tower数据集做过演示。

它能够实时识别出用 30 帧每秒的正常速度拍摄自斯坦福大学胡佛塔的十字路口视频中的人、自行车、公交车、卡车等,准确率达到了 80%。

相比之下,一台笔记本编程完成同样的任务用时要慢 100 倍,能耗却是 IBM 芯片的 1 万倍。

Ref: A million spiking-neuro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a scalab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interface. Paul A. Merolla et al. Science 345, 668 (2014); DOI: 10.1126/science.1254642因为需要拥有极多数据的Database 来做training以及需要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做prediction,现有的一些Deep learning如Andrew Ng的Google Brain、Apple的Siri等都需要连接网络到云端的服务器。

二、争议:虽然深度学习已经被应用到尖端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当中,而 Google 已经实际搭载在核心的搜寻功能之中。但其他知名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对於深度学习技术的反应并不一致。

例如艾伦人工智慧中心的执行长 Oren Etzioni,就没有考虑将深度学习纳入当前开发中的人工智慧系统中。

该机构目前的研究是以小学程度的科学知识为目标,希望能开发出光是看学校的教科书,就能够轻松应付各类考试的智能程式。

Oren Etzioni 以飞机为例,他表示,最成功的飞机设计都不是来自於模仿鸟的结构,所以脑神经的类比并无法保证人工智能的实现,因此他们暂不考虑借用深度学习技术来开发这个系统。

但是从短期来看,情况也许并没有那么乐观。首先芯片的编程仍然是个大问题。芯片的编程要考虑选择哪一个神经元来连接,以及神经元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比方说,为了识别上述视频中的汽车,编程人员首先要对芯片的仿真版进行必要的设置,然后再传给实际的芯片。

这种芯片需要颠覆以往传统的编程思想,尽管 IBM 去年已经发布了一套工具,但是目前编程仍非常困难,IBM 团队正在编制令该过程简单一点的开发库。

(当然,如果我们回顾过去编程语言从汇编一路走来的历史,这一点也许不会成为问题。)其次,在部分专业人士看来,这种芯片的能力仍有待证实。

再者,真正的认知计算应该能从经验中学习,寻找关联,提出假设,记忆,并基于结果学习,而IBM 的演示里所有学习(training)都是在线下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上进行的。

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机器学习都是离线进行的,因为学习经常需要对算法进行调整,而 IBM 的硬件并不具备调整的灵活性,不擅长做这件事情。

三、人造神经元工作原理及电路实现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缩写ANN),简称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缩写NN),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

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或“单元”)和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

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weight),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

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Ref:Wikipedia: 人工神经网络电路原理神经递质的分泌反过来又是对动作电位刺激的反应。

然而神经元在接收到这些神经递质信号中的一个后便不会再继续发出动作电位。当然,它们会逐渐累加至一个极限值。

在神经元接受了一定数量的信号并超过极限值后----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模拟进程----然后它们会发出一个动作电位,并自行重置。

Spikey的人造神经元也是这么做的,当它们每次受到激发时都会在电容中累积电荷,直至达到限值,电容再进行放电。具体电路结构和分析之后有机会的话再更新。

现阶段硬件的实现方式有数电(IBM、Qualcomm)、模电、数模混合(学界)、GPUs等等,还有各种不是基于硅半导体制程制作的神经元等的device方面的研究。

四、历史Neuromorphic engineering由老祖宗Carver Mead提出卡福·米德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工程师,被公认为神经形态计算机之父(当然还发明了“神经形态学”这个词)神经形态芯片的创意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

加州理工大学的退休教授、集成电路设计的传奇人物卡弗·米德(Carver Mead)在199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这个名称。这篇论文介绍了模拟芯片如何能够模仿脑部神经元和突触的电活动。

所谓模拟芯片,其输出是变化的,就像真实世界中发生的现象,这和数字芯片二进制、非开即关的性质不同。后来这(大脑研究)成为我毕生的工作,我觉得我可以有所贡献,我尝试离开计算机行业而专注大脑研究。

首先我去了MIT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我想,我也想设计和制作聪明的机器,但我的想法是先研究大脑怎么运作。而他们说,呃,你不需要这样做,我们只需要计算机编程。而我说,不,你应该先研究大脑。

他们说,呃,你错了。而我说,不,你们错了。最后我没被录取。但我真的有点失望,那时候年轻,但我再尝试。几年后再加州的Berkley,这次我尝试去学习生物方面的研究。我开始攻读生物物理博士课程。

我在学习大脑了,而我想学理论。而他们说,不,你不可以学大脑的理论,这是不可以的,你不会拿到研究经费,而作为研究生,没有经费是不可以的。我的天。

八卦:老师说neural network这个方向每20年火一次,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期,甚至因为理论的不完善一度被认为是江湖术士的小把戏,申请研究经费都需要改课题名称才能成功。

(这段为小弟的道听途说,请大家看过就忘。后来看相关的资料发现,这段历史可能与2006年Geoffrey E. Hinton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这一革命性工作改变了之前的状况有关。

)五、针对IBM这次的工作:关于 SyNAPSE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的研究项目,由两个大的group组成:IBM team和HRL Team。

Synapse在英文中是突触的意思,而SyNAPSE是Systems of Neuromorphic Adaptive Plastic Scalable Electronics的简称。

Cognitive computing: Neurosynaptic chipsIBM produces first working chips modeled on the human brain另一个SyNAPSE项目是由IBM阿尔马登实验室(位于圣何塞)的达尔门德拉·穆德哈负责。

与四所美国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以及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合作,穆德哈博士及其团队制造了一台神经形态学计算机的原型机,拥有256个“积分触发式”神经元,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些神经元将自己的输入累加(即积分)直至达到阈值,然后发出一个信号后再自行重置。

它们在这一点上与Spikey中的神经元类似,但是电子方面的细节却有所不同,因为它们是由一个数字储存器而非许多电容来记录输入信号的。

Ref: A million spiking-neuro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a scalab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interface. Paul A. Merolla et al. Science 345, 668 (2014); DOI: 10.1126/science.1254642。

人工神经网络有什么应用条件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 ),以数学模型模拟神经元活动,是基于模仿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而建立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以及很强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拥有强大的容错性。它可以实现仿真、预测以及模糊控制等功能。是处理非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

它是物流合作伙伴选择方法中合作伙伴选择的神经网络算法的另一种名称。

它是20世界80年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ANN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智能行为,如知觉,灵感和形象思维等,具有自学性,自适应和非线性动态处理等特征。

将ANN应用于供应链管理(SCM)环境下合作合办的综合评价选择,意在建立更加接近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选择模型。

通过对给定样本模式的学习,获取评价专家的知识,经验,主管判断及对目标重要性的倾向,当对合作伙伴作出综合评价时,该方法可再现评价专家的经验,知识和直觉思维,从而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效结合,也可以较好的保证合作伙伴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在选定评价指标组合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作出评价,得到评价值后,因各指标间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难以进行直接的分析和比较,也不利于输入神经网络计算。

因此,在用神经网络进行综合评价之前,应首先将输入的评价值通过隶属函数的作用转换为(0,1]之间的值,即对评价值进行标准无纲量化,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使ANN可以处理定量和定性指标。

神经网络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系统是 20 世纪 40 年代后出现的。

它是由众多的神经元可调的连接权值连接而成,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信 息存储、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特点。

BP(Back Propagation)算法又称为误差 反向传播算法,是人工神经网络中的一种监督式的学习算法。

BP 神经网络算法在理 论上可以逼近任意函数,基本的结构由非线性变化单元组成,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

而且网络的中间层数、各层的处理单元数及网络的学习系数等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灵活性很大,在优化、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故障诊断等许 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工神经元的研究起源于脑神经元学说。19世纪末,在生物、生理学领域,Waldeger等人创建了神经元学说。人们认识到复杂的神经系统是由数目繁多的神经元组合而成。

大脑皮层包括有100亿个以上的神经元,每立方毫米约有数万个,它们互相联结形成神经网络,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接受来自身体内外的各种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经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再通过运动神经发出控制信息,以此来实现机体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协调全身的各种机能活动。

神经元也和其他类型的细胞一样,包括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是神经细胞的形态比较特殊,具有许多突起,因此又分为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树突是作为引入输入信号的突起,而轴突是作为输出端的突起,它只有一个。树突是细胞体的延伸部分,它由细胞体发出后逐渐变细,全长各部位都可与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相互联系,形成所谓“突触”。

在突触处两神经元并未连通,它只是发生信息传递功能的结合部,联系界面之间间隙约为(15~50)×10米。突触可分为兴奋性与抑制性两种类型,它相应于神经元之间耦合的极性。

每个神经元的突触数目正常,最高可达10个。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极性有所不同,并且都可调整、基于这一特性,人脑具有存储信息的功能。利用大量神经元相互联接组成人工神经网络可显示出人的大脑的某些特征。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简单基本元件——神经元相互联接而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每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但大量神经元组合产生的系统行为却非常复杂。

人工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但并非生物系统的逼真描述,只是某种模仿、简化和抽象。

与数字计算机比较,人工神经网络在构成原理和功能特点等方面更加接近人脑,它不是按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运算,而是能够自身适应环境、总结规律、完成某种运算、识别或过程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于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

所以网络学习的准则应该是:如果网络作出错误的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

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象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

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输出为“0”(即结果错误),则把网络连接权值朝着减小综合输入加权值的方向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网络下次再遇到“A”模式输入时,减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

如此操作调整,当给网络轮番输入若干个手写字母“A”、“B”后,经过网络按以上学习方法进行若干次学习后,网络判断的正确率将大大提高。

这说明网络对这两个模式的学习已经获得了成功,它已将这两个模式分布地记忆在网络的各个连接权值上。当网络再次遇到其中任何一个模式时,能够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识别。

一般说来,网络中所含的神经元个数越多,则它能记忆、识别的模式也就越多。 (1)人类大脑有很强的自适应与自组织特性,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可以开发许多各具特色的活动功能。

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非常灵敏;聋哑人善于运用手势;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以表现出非凡的运动技巧等等。普通计算机的功能取决于程序中给出的知识和能力。显然,对于智能活动要通过总结编制程序将十分困难。

人工神经网络也具有初步的自适应与自组织能力。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改变突触权重值,以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一网络因学习方式及内容不同可具有不同的功能。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以发展知识,以致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

通常,它的学习训练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监督或称有导师的学习,这时利用给定的样本标准进行分类或模仿;另一种是无监督学习或称无为导师学习,这时,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则具体的学习内容随系统所处环境 (即输入信号情况)而异,系统可以自动发现环境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更近似人脑的功能。

(2)泛化能力泛化能力指对没有训练过的样本,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特别是,当存在一些有噪声的样本,网络具备很好的预测能力。

(3)非线性映射能力当对系统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很透彻或者很清楚时,则一般利用数值分析,偏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但当对系统很复杂,或者系统未知,系统信息量很少时,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很困难时,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则表现出优势,因为它不需要对系统进行透彻的了解,但是同时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映射关系,这就大大简化设计的难度。

(4)高度并行性并行性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承认具有并行性理由:神经网络是根据人的大脑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由于人可以同时做一些事,所以从功能的模拟角度上看,神经网络也应具备很强的并行性。

多少年以来,人们从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学、组织协同学等各个角度企图认识并解答上述问题。

在寻找上述问题答案的研究过程中,这些年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称之为“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这些领域互相结合、相互渗透并相互推动。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又从各自学科的兴趣与特色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下面将人工神经网络与通用的计算机工作特点来对比一下:若从速度的角度出发,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要远低于计算机,前者为毫秒量级,而后者的频率往往可达几百兆赫。

但是,由于人脑是一个大规模并行与串行组合处理系统,因而,在许多问题上可以作出快速判断、决策和处理,其速度则远高于串行结构的普通计算机。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模仿人脑,具有并行处理特征,可以大大提高工作速度。人脑存贮信息的特点为利用突触效能的变化来调整存贮内容,也即信息存贮在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分布上,存贮区与计算机区合为一体。

虽然人脑每日有大量神经细胞死亡 (平均每小时约一千个),但不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

普通计算机是具有相互独立的存贮器和运算器,知识存贮与数据运算互不相关,只有通过人编出的程序使之沟通,这种沟通不能超越程序编制者的预想。元器件的局部损坏及程序中的微小错误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失常。

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研究神经网络的目的在于探索人脑加工、储存和搜索信息的机制,弄清人脑功能的机理,建立人类认知过程的微结构理论。

生物学、医学、脑科学专家试图通过神经网络的研究推动脑科学向定量、精确和理论化体系发展,同时也寄希望于临床医学的新突破;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家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寻求新的途径以解决不能解决或解决起来有极大困难的大量问题,构造更加逼近人脑功能的新一代计算机。

人工神经网络早期的研究工作应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下面以时间顺序,以著名的人物或某一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为线索,简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

1943年,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W·Pitts在分析、总结神经元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神经元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沿用至今,并且直接影响着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

因而,他们两人可称为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驱。1945年冯·诺依曼领导的设计小组试制成功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48年,他在研究工作中比较了人脑结构与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提出了以简单神经元构成的再生自动机网络结构。

但是,由于指令存储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迫使他放弃了神经网络研究的新途径,继续投身于指令存储式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并在此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冯·诺依曼的名字是与普通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也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驱之一。50年代末,F·Rosenblatt设计制作了“感知机”,它是一种多层的神经网络。

这项工作首次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从理论探讨付诸工程实践。当时,世界上许多实验室仿效制作感知机,分别应用于文字识别、声音识别、声纳信号识别以及学习记忆问题的研究。

然而,这次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高潮未能持续很久,许多人陆续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因为当时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处于全盛时期,许多人误以为数字计算机可以解决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方面的一切问题,使感知机的工作得不到重视;其次,当时的电子技术工艺水平比较落后,主要的元件是电子管或晶体管,利用它们制作的神经网络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要制作在规模上与真实的神经网络相似是完全不可能的;另外,在1968年一本名为《感知机》的著作中指出线性感知机功能是有限的,它不能解决如异感这样的基本问题,而且多层网络还不能找到有效的计算方法,这些论点促使大批研究人员对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前景失去信心。

60年代末期,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入了低潮。另外,在60年代初期,Widrow提出了自适应线性元件网络,这是一种连续取值的线性加权求和阈值网络。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非线性多层自适应网络。

当时,这些工作虽未标出神经网络的名称,而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随着人们对感知机兴趣的衰退,神经网络的研究沉寂了相当长的时间。

80年代初期,模拟与数字混合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完全付诸实用化,此外,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在若干应用领域遇到困难。这一背景预示,向人工神经网络寻求出路的时机已经成熟。

美国的物理学家Hopfield于1982年和1984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两篇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论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重新认识到神经网络的威力以及付诸应用的现实性。

随即,一大批学者和研究人员围绕着 Hopfield提出的方法展开了进一步的工作,形成了80年代中期以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热潮。

1985年,Ackley、Hinton和Sejnowski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到神经网络训练中,提出了Boltzmann机,该算法具有逃离极值的优点,但是训练时间需要很长。

1986年,Rumelhart、Hinton和Williams提出了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即BP算法。它从证明的角度推导算法的正确性,是学习算法有理论依据。从学习算法角度上看,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1988年,Broomhead和Lowe第一次提出了径向基网络:RBF网络。总体来说,神经网络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再到高潮的阶段,充满曲折的过程。

数据挖掘中的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概念是啥?

【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 Model),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

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最常用的就是BP神经网络了,你做数据挖掘SVM也很常用。

【模糊】模糊逻辑指模仿人脑的不确定性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方式,对于模型未知或不能确定的描述系统,以及强非线性、大滞后的控制对象,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表达过渡性界限或定性知识经验,模拟人脑方式,实行模糊综合判断,推理解决常规方法难于对付的规则型模糊信息问题。

模糊逻辑善于表达界限不清晰的定性知识与经验,它借助于隶属度函数概念,区分模糊集合,处理模糊关系,模拟人脑实施规则型推理,解决因“排中律”的逻辑破缺产生的种种不确定问题 。

粗糙集(Roughset,也称粗集)理论是波兰学者2.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它为处理不确切的!不完整的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工具。

粗糙集理论建立在分类机制的基础之上,将分类理解为特定空间上的等价关系,而等价关系构成了对该空间的划分。该理论将知识理解为对数据的划分,每一划分的集合称为概念。

粗糙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在保持信息系统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己知的知识库,将不精确或不确定的知识用知识库中己有的知识来近似刻画,通过知识的补充!约简,导出问题的决策或分类规则。

粗糙集理论与其它处理不确定和不精确问题理论最显著的区别是粗糙集理论无须提供问题所需处理的数据集合之外的任何先验信息,对问题的不确定性的描述或处理比较客观,又由于这个理论未包含处理不精确或不确定原始数据的机制,所以该理论与概率论!模糊数学!证据理论等其它处理不精确或不确定问题的理论有很强的互补性。

粗糙集理论不仅为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而且为智能信息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技术。

目前粗糙集理论己经是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成为数据挖掘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

卷积神经网络与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基础知识相关推荐

  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简明教程之基础知识之数学表达式

    1.1 基本函数导数公式 1.1.1 基本函数及其导数 公式序号 函数 导数 备注 1 y=c y′=0 2 y=xa y′=axa−1 3 y=logax y′=1xlogae=1xlna 4 y= ...

  2. 关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书籍,卷积神经网络基础知识

    有没有好理解的关于神经网络的书推荐 肯定是matlab用的神经网络设计了,通俗易懂,很多实例!!戴葵翻译的美国经典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设计>神经网络概念非常简单(如果是科班出身),看一个下午 ...

  3. 图神经网络之图卷积网络——GCN

    图卷积网络--GCN 一.前置基础知识回顾 图的基本概念 构造图神经网络的目的 训练方式 二.回顾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及文本上的发展 图像上的卷积网络 文本上的卷积网络 图卷积网络的必要性 三.图卷积网 ...

  4. 神经网络算法入门实例,神经网络算法入门书籍

    想要学习人工神经网络,需要什么样的基础知识?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提取码:rxlc简介:本书是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入门书籍.全书共分十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产生及发 ...

  5. 神经网络入门经典书籍,神经网络的书籍推荐

    有没有好理解的关于神经网络的书推荐 肯定是matlab用的神经网络设计了,通俗易懂,很多实例!!戴葵翻译的美国经典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设计>神经网络概念非常简单(如果是科班出身),看一个下午 ...

  6. 神经网络如何识别图像,神经网络与模式识别

    系统辨识的方法 经典的系统辨识方法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他包括阶跃响应法.脉冲响应法.频率响应法.相关分析法.谱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等. 其中最小二乘法(LS)是一种经典的和最基本的,也 ...

  7. 神经网络入门经典书籍,神经网络相关书籍

    神经网络的相关书籍 . 书名:<神经网络>作 者:侯媛彬,杜京义,汪梅 编著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8-1字 数:339000版 次:1页 数:223ISBN:呵 ...

  8. 神经网络训练平台,在线神经网络训练

    1.什么是神经网络学习 神经网络学习由称为神经元的基本处理单元互连而成的平行工作的复杂网络系统,简称神经网络.当已知训练样本的数据加到网络输入端时,网络的学习机制一遍又一遍地调整各神经元的权值,使其输 ...

  9.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前景,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是哪一年由谁提出来的 人工神经网络是1943年,心理学家W.S.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W.Pitts提出来. 他们通过MP模型提出了神经元的形式化数学描述和网络结构方法,证明了单 ...

  10. 神经网络中的矩阵运算,神经网络的神经元结构

    BP神经网络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有很多模型,但是日前应用最广.基本思想最直观.最容易被理解的是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及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ErrorBack-Prooaeation),简称为BP网络. 在19 ...

最新文章

  1. 这个机器狗引起网友争议,「持枪机器狗」射程达1200米
  2. NutzCodeInsight 2.0.7 发布,为 nutz-sqltpl 提供友好的 ide 支持
  3. java统计分析_数据统计(java实现)
  4. 小学生python-用Python实现小学生四则运算
  5. matlab显示像素分布,MATLAb-----7--------如何动态显示鼠标的坐标值和图像像素值
  6. 拓扑排序(完整案列及C语言完整代码实现)
  7. Java技术分享:NIO实战教程!
  8. 由若干计算机网络连接而成的网络,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中山大学)
  9. [转]数据库分库分表
  10. 关系 base_weather 不存在_国培教育-2020江苏公务员考试:反对关系真的好用吗?...
  11. (原創) 如何使用Operator Overloading? (C/C++)
  12. 问题2 String类equals 和 “==” 比较
  13. 【李宏毅2020 ML/DL】P56 Transformer and its variant | New Architecture
  14. NOI题库--砝码称重V2(多重背包2^n拆分)
  15. Ubuntu 18.04 安装 CUDA
  16. 灵活使用CSS内联样式
  17. Airtest与夜神模拟器连接
  18. QT 5.12和有道词典冲突
  19. Proof_Of_Work机制
  20. 293、Java中级10 -【多线程】 2020.03.31

热门文章

  1. 人体解析任务 和 Look into Person数据集 (附源码分享)
  2. 6-3 定义Person类
  3. 2-Arduino小车测速模板安装与测试
  4. vscode 网易云音乐插件
  5. 前后台系统和RTOS系统的区别
  6. 计算机没有管理无线网络,笔记本win7系统下没有无线网络选项的解决方法
  7. ucsd计算机工程专业,UCSC,UCD和UCSD的强势专业分别是哪些?_托普仕留学
  8. 计算机关机键消失了,电脑关机按钮不见怎么办 电脑关机图标不见解决办法
  9. 洛谷P2903 [USACO08MAR]麻烦的干草打包机The Loathesome Hay Baler
  10. java的map是什么_java中的map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