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势头是越来越强了,但仍有很多国人对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强国感觉信心不足。其原因在于,没有看到中国真正崛起的一个根本原因或关键因素,不象古希腊的文艺复兴、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信息技术等,这里面都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只是水平不高的制造业和商业很难有说服力,最多只能成为一个中等富裕的国家,就好像一个暴发户很难成为比尔.盖茨或巴菲特。

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尤其是近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是大国崛起最关键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因素。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科学技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基本是在补以前的课,在追赶别人,似乎还看不到有任何迹象能象英国的蒸汽机、美国的信息技术那样在当时一骑绝尘的领先。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现在没有,但随着发展,不代表我们以后不能有。然而,最可怕的是很多人,包括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科学技术上领先世界,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思想从根本上决定了无法实现科技领先,因为其基因决定了我们不适合创新。从现代科学技术没有出现在中国,而是出现在了西方就能说明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儒家文化有这个特点(缺陷),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有两大关键特点,一是创新性,二是准确性,这两个特点都非常符合西方的文化。

早期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都很小,资源匮乏,因此他们必须去外面发动战争、掠夺资源。然而发动战争是非常冒险的事情,但长期征战使得他们习惯了这种生存方式,换句话说,冒险成为了他们的文化基因。而创新也是非常冒险的事,但由于有了冒险的基因,就使得他们非常喜欢和擅长创新。

另一方面,西方很多国家靠海,比如西班牙、英国等,附近周围没有多少东西可掠夺了,必须去更远的地方,那么就非要出海不可,因此就需要发展航海技术。而航海技术则要求一定要精确,不能是差不多,一旦搞错方向、跑偏了,就很可能有去无回,因此他们也就逐渐形成了做事必须精确的特质。我们都知道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德国人,精确到几乎刻板。

反观中国,最早战国时代,国家也是很小,因此也是战乱不断,好在很快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中国便成了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资源丰富,我们不再需要去外面掠夺,自身出产已经足够了,而这时最需要的是抵御外来族群对我们的掠夺。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长城、明朝的海禁等等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自然中国人也就越来越不喜欢冒险,而一个不喜欢冒险的民族,当然也就不可能喜欢和擅长创新这种冒险性很强的事情。

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以农耕文化为主,早期农业不象现在讲究科学和准确,只要有收成就行,多点、少点问题不大,加上中原土地肥沃,只要没有大的天灾人祸,收成总是不错的,谁也不会去精确要求亩产一定要达到多少斤,差不多就行。现在非洲等一些较穷的地方估计就象那时的中国,我们的农业专家看到他们只是把种子随便撒到地里,然后就等其自生自灭,有多少收成就看老天爷了。于是我们的农业专家们教他们,不同的作物,播种的间距是多少都是有规定的,不同的生长阶段要进行怎样的处理等等,之后产量就大幅提高,而这是符合西方科学思维的。

而在工业革命之前,全世界基本都是粗放的农耕、游牧社会为主,这时候中国这种模糊思维就有其优势,因此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讲究创新和精确;中国讲究保守和模糊。而科学技术本质上讲究的就是创新和精确,强调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模糊和差不多,因此现代科学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出现在中国就是历史的必然。由此看来中国难以在科技上领先世界似乎也是无法逃脱的宿命?

答案却是否定的,历史终于让中国人等来了机遇!

没错,创新始终是中国的一个短板,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短期内还难以在中国出现象蒸汽机、汽车、飞机、电脑、互联网、手机这样的革命性重大创新。然而中国人模仿和追赶的本事,以及中小创新方面的本事都是非常强的,有些东西虽然不是我们原始创新,但如果西方因为各种原因发展不足,我们也是完全可以赶超和领先。比如高铁,再比如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共享经济等等,虽然都不是我们的创新,但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世界的领先者。

不过象高铁、移动互联网等,西方的发展虽然不如我们,但也发展得不错,也就是说,我们不太容易在这些领域上面与对方拉开一个巨大的差距,同时其科技含量,以及对社会、经济等的发展贡献,都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国、强国的崛起。

是的,中国非常需要一个杀手锏,一个在科学技术上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又能使我们在短期内超越西方等发达国家,并迅速拉开与他们的距离,如果能找到这样的杀手锏,中国的真正崛起便指日可待了!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东西呢?当然!正如我们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说,量子力学、大数据、人工智能,不只是一个杀手锏,而是三个!我想这三样东西对一个国家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无需赘述,它们完全可以承担起一个大国崛起的关键角色。

这三样东西同样不是中国原始创新的,但是为什么说中国有可能在这上面赶超和领先西方呢?

那么我们就要来说说科学技术的第二个特点,精确性。正如我们前面所述,科技历来讲究的是精确性,西方人又非常擅长精确性,因此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在科技上领先。

然而随着量子力学,这一最最尖端科学的到来,事情终于开始不一样了。量子力学与之前的科学有着一个本质上的区别,绝对是超级颠覆性的,那就是不再讲究精确性,在量子力学里,不再有什么是确定的,不再有因果性,一切都可能发生,一切都是随机的,一切都是概率(模糊)。

“量子世界的本质是‘随机性’。传统观念中的严格因果关系在量子世界是不存在的,必须以一种统计性的解释来取而代之……上帝真的掷骰子!随机性是世界的基石,当电子出现在这里时,它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并不需要有谁给它加上难以忍受的条条框框。……而统计规律则把微观上的无法无天抹平成为宏观上的井井有条。”(摘自《上帝掷骰子吗》)

也就是说,量子力学讲究的是模糊性。那么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这不再符合西方文化的特点,反过来正好符合中国文化,中国人也是最懂得如何把控模糊性的,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体现这一特点的典型代表,中庸之道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把微观上无法无天的随机性抹平成为宏观上的井井有条。量子力学不去追究单个电子的行为,因为它们是完全随机的,不可能对其进行掌控,但统计大量电子的行为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能够从总体上去对它们进行把控。这与中国人擅长不从细节上,而是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西方受制于他们的精确性文化特点,难以在量子力学领域再占有优势,而中国的模糊文化基因将会大展拳脚,我们不但会在量子力学领域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会远远超越他们,就象他们曾经在科技上极大地领先于我们一样。

也许有朋友会说,这只是笔者一箱情愿的理论分析,事实恐怕不会是这样的。好吧,那我们就来谈谈事实。

首先,当量子力学出现以后,西方的主流科学界就一直无法接受,包括最先发现量子特性、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普朗克,后来都站到了反对量子力学的阵营中,而反对阵营中的头号人物,自然非同样是量子力学创立者的爱因斯坦莫属。他们反对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认为科学应该是准确的,不能是大概的(概率),这实在与他们精确的思维方式不相符,因为他们认为世界是确定的,绝不是随机的,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是用骰子掷出来的?但是科学家们(包括反对量子力学的科学家)所做的无数实验都证明了量子力学的正确,而反对者是错误的,这使得爱因斯坦至死都不能瞑目,扔下了他那句最著名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撒手而去。

其次,量子力学创立近一百年来,西方并没有在直接应用上取得长足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面的分析。

而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中国是近年来才开始真正发展量子力学,尤其在应用方面,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便取得了巨大进展。最主要的进展是在量子通信领域,2012年由中科大潘建伟院士领导,在合肥建成了世界第一个量子通讯城域实验网,2015年开建实用化的全球最大量子通信网络,从北京至上海长达2000公里(2017年验收通过)。2016年发射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2017年实现星-地量子通讯,计划到2030年,中国的量子通信卫星网将扩展至全球。而西方至2017年连一个实验网都还没有建成,西方相关科学家已在哀叹:他们已远远落后于中国了!当然,仅是量子通信的领先还不能说明以上的结论,但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上述理论。另外,中国在量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也处于领先阵营中。

现在再来说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两样东西目前也是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发展的,就因为它们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同样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前各国的发展水平都还很低,并没有谁已经占有较大优势,因此谁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而遥遥领先。问题就在于谁最有可能取得突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量子力学类似,它们都是关于模糊的科学。本来电脑最擅长的就是精确计算,但人工智能就是要想办法让电脑象人一样,学会处理模糊的事情,比如对图像、语音的识别,对自然语言的处理,对情感的分析,机器人对复杂现实情况的处理等等,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即使人也是一样,需要对模糊的把控,要根据经验和概率去指导行动,精确性在这里已不再适用,或至少不占据主导地位。

笔者另一篇文章,无知的Facebook、谷歌和MIT顶级AI专家,也充分说明西方在人工智能方面喜欢精确、不喜欢模糊,但这并不符合人工智能的内在规律。

大数据就更不用说了,其核心是不关注因果性,只关注相关性;不关注单个数据所代表的意义,因为单个数据的值可以说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关注大量数据统计上的规律,这种统计规律是非精确的,但却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朝向正确的方向。很显然,这与量子力学几乎有着完全一样的特性。

所以,类似于量子力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都是非常符合中国文化,而不太符合西方文化的,故我们也就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将能够在这两方面领先于西方发达国家。

最后的结论想必不需要再作过多分析了,如果中国在这三个方面实现了对西方的完全超越和遥遥领先,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将不再只是一个梦。

量子力学、大数据、人工智能认知智能,中国崛起!道翰天琼相关推荐

  1. 认知智能介绍发展道翰天琼

    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是探索人工智能道路上的三个台阶. 在计算智能方面,机器早已远远超过人类.而在感知智能方面,机器也已达到可媲美人类的水平.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错误率上每年相对下降30%以上. ...

  2. 上海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解决方案解决地铁运维新难题 |百万人学AI评选

    2020 无疑是特殊的一年,而 AI 在开年的这场"战疫"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CSDN[百万人学AI]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届评选活动在 ...

  3. 微软邓力:驱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多种应用的三类深度学习模式(附PPT下载)

    8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与CSDN共同承办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16)在北京辽宁大厦盛大召开,这也 ...

  4. 专题导读: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应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等成本下降,同时也给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提供了足够的训练样本,使大数据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重要基础(数据.算法和算力).在近年来大数据技 ...

  5. 王曦:大数据人工智能中的运筹与决策科学

    大数据时代,拥有庞大的数据量不再是制胜的关键,更需要关注用大数据分析所支持的决策.运筹与决策科学正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一个核心概念,大数据与决策相辅相成,人工智能离不开运筹学的支持. 王曦:杉数科技联合 ...

  6. 星陀资本投资合伙人秦毅: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智化

    "本文由 星陀资本投资合伙人秦毅 撰写并投递参与由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联合推出的"行业盘点季之数智化转型升级"大型主题策划活动之<2021中国企业数智化转 ...

  7. 报名 | IBM苏中:从深蓝到AlphaGo,从大数据到认知商业

    数量大.速度快.多样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给大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都带来许多挑战.如何将纷繁数据化繁为简,实现类似人脑的认知与判断,发现新的关联和模式,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 ...

  8. 交通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漫丽:交通银行“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文 | 交通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漫丽 大数据隐含着巨大的社会.经济.科研价值,已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如果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将对社会经济和科学研究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 ...

  9.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你跟上步伐了吗?(号称第四次技术革命)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 1.世界四次工业革命 讲到大数据人工智能不得不提起世界著名改变时代的工业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互联网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著名的工业革命详情如下: 第一次革命:1 ...

  10. 系统的认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中的数据

    今天,大量数据.信息充斥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仿佛生活在数据和信息的海洋中,各类信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碎片.垃圾.过时信息耗费了我们宝贵时间,最后可留在我们大脑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少之又少,如何提 ...

最新文章

  1. 如何使用PHP获取当前年份?
  2. 你认识的python有你想的那么神吗_Python的10个神奇的技巧
  3. 使用ActionScript实现滤镜效果
  4. 深入浅出Flex组件生命周期Part4 ─ 引擎LayoutManager【转载】
  5. SATA硬盘检测修复及MHDD的一些使用详解
  6. mysql语句大全(2)
  7. Citrix整体解决方案
  8. android selector
  9. Qt在VS2012中引用QtWidgets时报GLES2/gl2.h无法打开错误的解决办法
  10. 资源分享 | 网易云课堂价值 399 的 office 三合一自学教程
  11. 正则方程(机器学习)
  12. 在ArcCatalog中通过图标来认识ArcGIS中的数据
  13. ASP.NET Core 在 IIS 上的进程内 (InProcess) 托管
  14. 我国iPS细胞事业支援促进委员会成立
  15. P4839 P哥的桶C++题解
  16. < CSDN周赛解析:第 27 期 >
  17. 名帖295 张瑞图 行书《行书帖选》
  18. 大数据-------元数据管理
  19. 16、注册中心-consul
  20. Node / v8 1gb memory limit?

热门文章

  1. 用python画累积累计曲线的脚本
  2. 头条竞价php下单系统源码_PHP在线订单系统V8.0竞价单页网站源码 短信提醒+网银支付+支付宝...
  3. DNN(深度神经网络)
  4. 在linux环境下 com.aspose.words将word文件转图片后乱码,window系统正常
  5. 挂载SD卡到mnt目录
  6. linux 查看redis日志文件,Ubuntu上Redis日志文件的位置
  7. c51单片机c语言程序,C51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ppt
  8. 这一场对话,说清了元宇宙的趋势
  9. 计算机论文阅读报告范文,论文读书报告范文_论文阅读报告范文_10篇论文阅读报告...
  10. 第一讲:计算机七层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