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数,数学用语。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 a mod b = c(b不为0)表示整数a除以整数b所得余数为c。例如:7÷3 = 2…1,更专业的符号也可以写作 7÷3=2 又 1/3,或者 7 mod 3=1。

中文名

余数

外文名

Remainder应    用

不能整除时

性    质

余数小于除数的绝对值

余数基本解释

编辑

语音

余数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且余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除数之间(不包括除数)的整数。[1]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要是比另一个数小的话,商为0,余数就是它自己。[1]

例如:1除以2,商数为0,余数为1;2除以3,商数为0,余数为2。

余数定义

编辑

语音

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所以余数问题在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2]

取余数运算:

a mod b = c 表示“整数a除以整数b,所得余数为c”。

余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 ⌋为向下取整运算符。向下取整运算,英文称为Floor,用数学符号⌊ ⌋表示。

例如:⌊3.476⌋=3,⌊6.7546⌋=6,⌊-3.14159⌋=-4,

余数性质

编辑

语音

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 均为自然数):[3]

(1)余数和除数的差的绝对值要小于除数的绝对值(适用于实数域);

(2)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

除数=(被除数 - 余数)÷ 商;

商=(被除数 - 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 - 除数 × 商。

(3)如果a,b除以c的余数相同,那么a与b的差能被c整除。例如,17与11除以3的余数都是2,所以17-11能被3整除。

(4)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a、b两数除以c在没有余数的情况下除外),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和(或这个和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4。注意:当余数之和大于除数时,所求余数等于余数之和再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

(5)a与b的乘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积(或这个积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3。注意:当余数之积大于除数时,所求余数等于余数之积再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

性质(4)(5)都可以推广到多个自然数的情形。[3]

余数例题分析

编辑

语音

例1:5120除以一个两位数得到的余数是64,求这个两位数。

分析与解:

由性质(2)知,除数×商=被除数-余数。

5120-64=5056,5056应是除数的整数倍。将5056分解质因数,得到5056=64×79。

由性质(1)知,除数应大于64,再由除数是两位数,得到除数在67~99之间,

符合题意的5056的约数只有79,所以这个两位数是79。

例2: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是2143,已知商是33,余数是52,求被除数和除数。

解:因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33+52,

被除数=2143-除数-商-余数=2143-除数-33-52=2058-除数,

所以 除数×33+52=2058-除数,所以 除数=(2058-52)÷34=59,

被除数=2058-59=1999。

答:被除数是1999,除数是59。

例3:甲、乙两数的和是1088,甲数除以乙数商11余32,求甲、乙两数。

解:因为 甲=乙×11+32,

所以 甲+乙=乙×11+32+乙=乙×12+32=1088,

所以 乙=(1088-32)÷12=88,

甲=1088-乙=1000。

答:甲数是1000,乙数是88。

例4: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50。求这个数。

分析与解:先由题目条件,求出这个数的大致范围。因为50÷3=16……2,所以三个余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6,推知除数大于16。由三个余数之和是50知,除数不应大于70,所以除数在17~70之间。

由题意知(70+110+160)-50=290应能被这个数整除。将290分解质因数,得到290=2×5×29,290在17~70之间的约数有29和58。

因为110÷58=1…52,又因为52>50,所以58不合题意。所求整数是29。

例5:求478×296×351除以17的余数。

分析与解:先求出乘积再求余数,计算量较大。根据性质(5),可先分别计算出各因数除以17的余数,再求余数之积除以17的余数。

478,296,351除以17的余数分别为2,7和11,(2×7×11)÷17=9…1。所求余数是1。

例6:甲、乙两个代表团乘车去参观,每辆车可乘36人。两代表团坐满若干辆车后,甲代表团余下的11人与乙代表团余下的成员正好又坐满一辆车。参观完,甲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与乙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两两合拍一张照片留念。如果每个胶卷可拍36张照片,那么拍完最后一张照片后,相机里的胶卷还可拍几张照片?

分析与解:甲代表团坐满若干辆车后余11人,说明甲代表团的人数(简称甲数)除以36余11;两代表团余下的人正好坐满一辆车,说明乙代表团余36-11=25(人),即乙代表团的人数(简称乙数)除以36余25;甲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与乙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两两合拍一张照片,共要拍“甲数×乙数”张照片,因为每个胶卷拍36张,所以最后一个胶卷拍的张数,等于“甲数×乙数”除以36的余数。

因为甲数除以36余11,乙数除以36余25,所以“甲数×乙数”除以36的余数等于11×25除以36的余数。

(11×25)÷36=7…23,

即最后一个胶卷拍了23张,还可拍36-23=13(张)。

由例6看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有助于我们思考解题。

例7:5397被一个质数除,所得余数是15.求这个质数.

解:这个质数能整除

5397-15=5382,

而 5382=2×31997×13×23。

因为除数要比余数15大,除数又是质数,所以它只能是23.

当被除数较大时,求余数的一个简便方法是从被除数中逐次去掉除数的整数倍,从而得到余数。

例8:求 645763除以7的余数。

解:可以先去掉7的倍数630000余15763,再去掉14000还余下 1763,再去掉1400余下363,再去掉350余13,最后得出余数是6.这个过程可简单地记成

645763→15763→1763→363→13→6.

如果演算能力强,上面过程可以更简单地写成:

645763→15000→1000→6.

带余除法可以得出下面很有用的结论:

如果两个数被同一个除数除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之差就能被那个除数整除。

例9:有一个大于1的整数,它除967,1000,2001得到相同的余数,那么这个整数是多少?

解:由上面的结论,所求整数应能整除 967,1000,2001的两两之差,即

1000-967=33=3×11,

2001-1000=1001=7×11×13,

2001-967=1034=2×11×47.

这个整数是这三个差的公约数11.

请注意,我们不必求出三个差,只要求出其中两个就够了。因为另一个差总可以由这两个差得到。

例如,求出差1000-967与2001-1000,

那么差

2001-967

=(2001-1000)+(1000-967)

=1001+33

=1034

从带余除式,还可以得出下面结论:

甲、乙两数,如果被同一除数来除,得到两个余数,那么甲、乙两数之和被这个除数除,它的余数就是两个余数之和被这个除数除所得的余数。

例如,57被13除余5,152被13除余9,那么57+152=209被13除,余数是5+9=14,被13除的余数1。

例10:有一串数排成一行,其中第一个数是15,第二个数是40,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恰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问这串数中,第1998个数被3除的余数是多少?

解:我们可以按照题目的条件把这串数写出来,再看每一个数被3除的余数有什么规律,但这样做太麻烦。根据上面说到的结论,可以采取下面的做法,从第三个数起,把前两个数被3除所得的余数相加,然后除以3,就得到这个数被3除的余数,这样就很容易算出前十个数被3除的余数,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九、第十两数被3除的余数与第一、第二两个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因此这一串数被3除的余数,每八个循环一次,因为

1998= 8×249+6,

所以,第1998个数被3除的余数,应与第六个数被3除的余数一样,也就是2.

一些有规律的数,常常会循环地出现.我们的计算方法,就是循环制.计算钟点是

1,2,3,4,5,6,7,8,9,10,11,12

这十二个数构成一个循环。

按照七天一轮计算天数是

日,一,二,三,四,五,六。这也是一个循环,相当于一些连续自然数被7除的余数

0, 1, 2, 3, 4, 5, 6的循环,用循环制计算时间:钟表、星期、月、四季,说明人们很早就发现循环现象.用数来反映循环现象也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现象,我们还称作具有“周期性”,12个数的循环,就说周期是12,7个数的循环,就说周期是7.例 10中余数的周期是8。研究数的循环,发现周期性和确定周期,是很有趣的事。

下面我们再举出两个余数出现循环现象的例子。在讲述例题之前,再讲一个从带余除式得出的结论:

甲、乙两数被同一除数来除,得到两个余数.那么甲、乙两数的积被这个除数除,它的余数就是两个余数的积,被这个除数除所得的余数.

例如,37被11除余4,27被11除余5,37×27=999被 11除的余数是 4×5=20被 11 除后的余数 9。

1997=7×285+2,就知道1997×1997被7除的余数是2×2=4.

例 11:191997被7除余几?

解:从上面的结论知道,191997被7除的余数与21997被7除的余数相同.我们只要考虑一些2的连乘,被7除的余数.

先写出一列数

2,2×2=4,2×2×2 =8,

2×2×2×2=16,…

然后逐个用7去除,列一张表,看看有什么规律。列表如下:

事实上,只要用前一个数被7除的余数,乘以2,再被7除,就可以得到后一个数被7除的余数.(为什么?请想一想.)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四个数与第一个数的余数相同,都是2.根据上面对余数的计算,就知道,第五个数与第二个数余数相同,……因此,余数是每隔3个数循环一轮。循环的周期是3。

1997=3×665 +2

就知道21997被7除的余数,与21997 被 7除的余数相同,这个余数是4。

再看一个稍复杂的例子。

例12:70个数排成一行,除了两头的两个数以外,每个数的三倍都恰好等于它两边两个数的和.这一行最左边的几个数是这样的:

0,1,3,8,21,55,…

问:最右边一个数(第70个数)被6除余几?

解:首先要注意到,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恰好等于前一个数的3倍减去再前一个数:

3=1×3-0,

8=3×3-1,

21=8×3-3,

55=21×3-8,

……

不过,真的要一个一个地算下去,然后逐个被6去除,那就太麻烦了。能否从前面的余数,算出后面的余数呢?能!同算出这一行数的办法一样(为什么?),从第三个数起,余数的计算办法如下:

将前一个数的余数乘3,减去再前一个数的余数,然后被6除,所得余数即是。

用这个办法,可以逐个算出余数,列表如下:

注意,在算第八个数的余数时,要出现0×3-1这在小学数学范围不允许,因为我们求被6除的余数,所以我们可以 0×3加6再来减 1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十三、第十四个数的余数,与第一、第二个数的余数对应相同,就知道余数的循环周期是 12

70 =12×5+10

因此,第七十个数被6除的余数,与第十个数的余数相同,也就是4。

在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照如今的话来说: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个数。

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称为“韩信点兵”.它形成了一类问题,也就是初等数论中解同余式.这类问题的有解条件和解的方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这是由中国人提出的。许多小学数学的课外读物都喜欢讲这类问题,但是它的一般解法决不是小学生能弄明白的。这里,我们通过两个例题,对较小的数,介绍一种通俗解法。

例13: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

解:除以3余2的数有:

2, 5, 8, 11,14, 17, 20, 23…

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

2,5,8,11,2,5,8,11,…

除以4余1的数有:

1, 5, 9, 13, 17, 21, 25, 29,…

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

1, 5, 9, 1, 5, 9,…

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

上面解法中,我们逐个列出被3除余2的整数,又逐个列出被4除余1的整数,然后逐个考虑被12除的余数,找出两者共同的余数,就是被12除的余数。这样的列举的办法,在考虑的数不大时,是很有用的,也是同学们最容易接受的。

如果我们把例23的问题改变一下,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很明显,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是

5 + 12 × 整数

整数可以取0,1,2,…,无穷无尽.事实上,我们首先找出5后,注意到12是3与4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 12的整数倍,就都是满足条件的数.这样就是把“除以3余2,除以4余1”两个条件合并成“除以12余5”一个条件。《孙子算经》提出的问题有三个条件,我们可以先把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然后再与第三个条件合并,就可找到答案。

例14:一个数除以 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符合条件的最小数。

解:先列出除以3余2的数:

2, 5, 8, 11, 14, 17, 20, 23, 26,…,

再列出除以5余3的数:

3, 8, 13, 18, 23, 28,….

这两列数中,首先出现的公共数是8.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15.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就是

8+15×整数,

列出这一串数是

8, 23, 38,…,

再列出除以7余2的数

2, 9, 16, 23, 30,…,

就得出符合题目条件的最小数是23。

事实上,我们已把题目中三个条件合并成一个:被105除余23。

最后再看一个例子。

例15:在100至200之间,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最小的能被3整除,中间的能被5整除,最大的能被7整除,写出这样的三个连续自然数。

解:先找出两个连续自然数,第一个能被3整除,第二个能被5整除(又是被3除余1)。例如,找出9和10,下一个连续的自然数是11。

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5,考虑11加15的整数倍,使加得的数能被7整除。11+15×3=56能被7整除,那么54,55,56这三个连续自然数,依次分别能被3,5,7整除。

为了满足“在100至200之间”,将54,55,56分别加上3,5,7的最小公倍数105。所求三数是

159, 160, 16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张维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有余数吗?[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8):75-75.

2.

冯海芳. 带余数的除法[J]. 小学教学设计, 2005(14).

3.

周士藩. 巧用余数性质解题[J]. 初中生数学学习, 2002(Z1).

计算机课里的余数是什么,余数相关推荐

  1. 计算机基础里适合做微课的知识点,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要求和应用

    黄玉萍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选取一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一段五分钟左右的音频或视频.微课是目前在教学课堂中一种有 ...

  2. 谁小时候没有计算机课,你的童年电脑记忆里有它们吗?

    本文来自泡泡网 90年代初,国内最早的一批个人电脑上市.几年后面向公众的互联网也开始在国内部署,人们算是正式进入了"网上冲浪"的年代.因为电脑和互联网的存在,在"e时代& ...

  3. 小学计算机课知识点总结,小学计算机教学总结3篇

    小学计算机教学总结3篇 小学计算机教学总结 篇1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计算机教学总结."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 ...

  4. 计算机教授丁三石,一次难忘的计算机课!!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次难忘的计算机课!! 那是第二次计算机课.难忘的10月11日! 老师教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大约是这么个模块)的东西. 就是建立文件夹.设置桌面.创 ...

  5. 的计算机课小说,6 计算机课

    最新网址:www.wurexs.com 大一生活就这么无厘头地开始了. 从小学开始,我都比较喜欢上第一堂课.为什么呢?因为老师都不会讲正题,不讲正题就不用动脑子.尤其是专业课上,老师把德语是个什么样的 ...

  6. 初中计算机课的学情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3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3篇 引导语: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 ...

  7. 第一次上计算机课心得,第一次上微机课作文4篇

    第一次上微机课作文4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次上微机课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

  8. 信息课为什么不叫计算机课,信息技术课

    在信息技术课上--[文章作者]施玉[文章来源]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 ...

  9. 自荐信当计算机课代表,北邮自主招生自荐信

    北邮自主招生自荐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叫***,男,今年17岁,在河北省实验中学高三(**)理科实验班读书,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材料. 我知道,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 ...

最新文章

  1. 引号快捷键_干货收藏|excel2016常用快捷键
  2. Mongodb 基本操作
  3. 架构设计贵在务实(转载)
  4. linux怎么装mac系统,Linux/macos系统怎么安装nvm
  5. Spark记录-Scala语法基础
  6. 九月计划 附:《使用 Microsoft .NET 的企业解决方案模式》
  7. python-列表list和元组tuple
  8. JDK5.0新特性系列---11.5.3线程 同步装置之CyclicBarrier
  9. 日赚10.07亿?字节跳动去年收入约580亿美元 同比增长70%
  10. 吴恩达深度学习2.1练习_Improving Deep Neural Networks_Regularization
  11. HTTP协议详解 (转)
  12. Python时间戳与时间字符串互相转换实例代码
  13. LeetCode 2. Add Two Numbers (两数相加)
  14. phpstorm 2017.1.3 最新版激活方法
  15. Mac系统下替换百度云的倍速播放器-Quicktime player 的使用方法
  16. 百度云平台BAE空间申请
  17. fcpx插件:FilmConvert Pro for Mac(数字转胶片调色插件)
  18. vue项目屏幕自适应_vue项目自适应屏幕和浏览器
  19. 在函数fnl()中定义一个静态变量n,fnl()中对n的值加1,在主函数中,调用fnl()10次,显示n的值,c++
  20. #从零开始学C语言# 又名 #一人手打情书#

热门文章

  1. 燃石、泛生子会师纳斯达克,从招股书看异同(文末附IPO招股书)
  2. 从SAP顾问教JAVA开发说起
  3. Android RecyclerView优雅实现复杂列表布局(二)
  4. MTTF、MTTR、MTBF
  5. iOS10怎么升级?iOS10 beta1升级教程
  6. 中文转拼音 中文转罗马声调
  7. Civil 3d中的mms文件
  8. 头条白板面试_让我们谈谈白板面试和可能的替代方法
  9. numpy.arctan, math.atan, math.atan2的区别
  10. 房地产估值法研究报告_房地产估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