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周的进行,OO课堂已经经历过三次课下作业。在这三次作业中,我被扣了一些分数,也发现了自己几次作业中一些存在的共同的问题。

首先以第三次作业为例分析,我程序的类图如下

一共九个类,其中Als_scheduler是Scheduler的子类,二者分别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作业中进行总调度。Request类是请求类 Requestqueue类是请求队列类,负责将输入的若干请求作为队列处理。Lift是电梯类,负责电梯的处理。FLoor类是楼层类,负责生成楼层类请求。具体流程如下:

1.程序以Main方法作为入口,然后以Reader方法来处理输入并将请求添加到队列中,其中调用了RequestQueue类的AddRequst方法来处理添加操作。

2.Reader类中也处理了不符合顺序或者不符合输入格式或者数据溢出的请求。

3.在Als_scheduler类中的smarterRun方法中进行调度,该方法是Run接口中的方法的实现:

①新建一个Reader类的实例,读入输入的请求。

②判断读入的请求是否是同层移动的请求,如果是,说明不可捎带其他请求,直接

用ExecuteAndPrint方法响应该请求并输出,然后寻找并删除同质请求,将已经执行的请求从请求队列中移除。

③如果不是同层移动的请求,便针对Lift类的实例,也就是电梯,一层一层模拟电梯移动,每移动一层遍历主请求完成时间前的所有请求,判断符合时间的请求能否符合捎带条件,用AcanTakeB方法来判断,若返回True,则添加到捎带队列。遍历完请求后遍历捎带队列,如果可以在电梯当前层执行,则用ExecuteAndPrint方法响应该请求并输出,并把相应的时间推迟。直到电梯移动到主请求的楼层并执行。执行完主请求后,如果捎带队列还有请求,则把第一条升级为主请求,接着执行。

优点:对于面向对象的思维和运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流程基本上也算是清晰。

尝试着使用继承、接口和接口的实现、抽象函数等来进行编程,这很面向对象。

命名逐渐规范。

缺点:耦合度还是不够低,有些地方改起来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内容可以再抽象出来成为一个方法却没有抽象出来,这样修改起来的时候很麻烦,可能还是受面向过程的编程影响。

·对于输入的处理不好。起初我没有利用正则表达式来处理输入,而只是想着简单地使用split方法来处理输入,结果不仅多了很多行不必要的代码,而且对于一些诸如(FR,1,UP这样的输入没办法判别为无效输入。我在做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这些,之后发现了这些问题,我学习了正则表达式的使用,在输入的处理上基本上没遇到问题,但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第一次作业对Exception进行catch,却没有catch到Error这个类的对象,对于十分巨大的输入出现Error导致crash。

·第二次作业的正则表达式判断上,我对前导0和前导正号的处理有一些遗漏。

·对于指导书的理解不深。第三次作业中一些是否捎带的问题我理解似乎和指导书有出入,也没有在讨论区进行进一步探讨而是理解为自己会了,就直接导致了我一些样例的出错。

·自我测试较少。作业完成进度较慢,没有进行一定量的自我测试就提交,一些是因为自己粗心的可以避免的错误没有发现。

问题所出现的类,第一次作业在多项式输出的处理上,也就是单项式和多项式类,输出个数能超过20个多项式和50个单项式的限制,然而因为第一次作业我采用数组的数据结构,数组开得过小,导致溢出,所幸我catch到了这个Exception没有导致crash,但是也没有输出正确结果。

第三次作业只有同层的输出顺序上的BUG,没有大问题,还好。

发现别人的Bug主要还是在一些边界情况较多,首先简单阅读代码结构,如果他的代码主要逻辑没有问题,则重点关照一些边界情况,比如小数,小数的精度;或者一些逻辑上的边界情况,比如反复走走停停的电梯等。

其次精读代码,观察他人有没有一些设计上细节的小瑕疵,所以我们自己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对于细节也要细心。

总之,在我们编写代码之前,最好对于我们的这份项目,有一个整体上的结构认知,最好先画出类图和关系,再根据类图来编写代码,这样结构清晰而严谨。

在测试自己代码的时候,要怀着测试他人代码的心态来反复找错;在测试他人代码的时候,要怀着测试自己代码的心态而一丝不苟。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szw/p/8707882.html

OO前三次作业简单总结相关推荐

  1. OO第三单元作业总结

    OO第三次作业总结 一.JML (一)JML语言理论基础 (1)JML表达式: JML表达式包括以下几种: 原子表达式如\result(方法执行后的返回值).\old(表达式在相应方法执行前的取值): ...

  2. JML规格编程——BUAA OO第三单元作业总结

    整体概述 这个单元整体围绕Java Model Language(JML)展开,通过学习JML规格了解契约式编程的过程,课上实验中进行了JML规格的简要编写,课下实验主要通过阅读规格并按照规格的要求正 ...

  3. 2018-北航-面向对象-前三次OO作业分析与小结

    基于度量的程序结构分析 由于平时使用了NetBrains出品的IDEA作为IDE,在分析程序的时候我使用了IDEA的插件Metrics Reloaded.然而在使用时发现不懂得很多分析项目的含义,因此 ...

  4. OO第三次博客作业---透过代码看设计

    不得不说的JSF 经过前几次作业的煎熬.出租车的代码量不断地增多.而出租车问题在不断的完善,这也就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初出租车程序的设计问题,如果一开始设计的就有问题的话,那么在后来的过程中就会遇 ...

  5. OO第三次博客作业——规格

    OO第三次博客作业--规格 一.调研结果: 规格的历史: 引自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bba010001x9.html 传统科学的特点是发现世 ...

  6. [BUAA OO]第三次博客作业

    OO第三次博客作业 1. 规格化设计的发展 我认为,规格化设计主要源自于软件设计的两次危机.第一次是由于大量存在的goto语句,让当时被广泛应用的面向过程式的编程语言臃肿不堪,在逻辑性上与工程规模上鱼 ...

  7. BUAA OO 2019 第三单元作业总结

    目录 总 JML规格化设计 理论基础 工具链 规格验证 验证代码 代码静态检查 自动生成测试样例 生成结果 错误分析 作业设计 第九次作业 架构 代码实现 第十次作业 架构 代码实现 第十一次作业 架 ...

  8. OO第三次博客总结作业

    OO第三次博客总结作业 1.规格化设计的大致发展历史和为什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发展历史...上网搜索了一圈...什么都没搜索到,只能谈谈自己对规格化设计重要性的一些看法. 规格化设计,顾名思义,是有 ...

  9. OO第三次电梯作业优化

    目录 第三次电梯作业个人优化 前言 优化思路 一.调度器 二.电梯 第三次电梯作业个人优化 前言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第二次电梯作业只能完成正确性设计,没能进行优化,也因此损失了强测分数,于是第三次电梯 ...

最新文章

  1. 红芯丑闻揭秘者 Touko 专访 | 关于红芯丑闻的更多内幕……
  2. Android利用RecyclerView实现列表倒计时
  3. 「珍藏」老司机为你推荐10个炫酷的开源库,看完的人都收藏了
  4. 致诺奖得主:低报酬、超工时,为什么我们要追求科学事业?
  5. Vue3核心概念、新特性及与Vue2的区别
  6. 算法----字符串拷贝
  7. 手把手教你用Vue.js封装Form组件
  8. tensorflow.python.framework.tensor_shape.is_fully_defined()
  9. Robocopy命令实现文件服务器每日镜像备份/增量备份操作
  10. 2021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出炉,这所中国高校喜提世界第一!
  11. 获取css style值
  12. 安装eNSP和VirtualBox中遇到的问题
  13. 统计检验的基本原理(异常值检验)
  14. 对其他小组作评的评价
  15. 16、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各自有什么用途?
  16. YNOI板刷计划记录
  17. 2016年东莞市程序设计竞赛镇区选拔赛上机试题小学组:seat(找座位)
  18. 素数筛线性筛详细详解(个人总结思路超长版)
  19. PMI-ACP敏捷项目管理辅导:敏捷开发之 4句敏捷宣言
  20. cpu排行计算机专业,CPU天梯图2018年9月最新版 九月台式电脑CPU性能排行

热门文章

  1. 百度 java基础_java基础知识点整理
  2. 判断点是否在三角形内
  3. 存储过程C语言与PL/pgSQL实现的效率对比
  4. Android编程中dp、px和sp的区别
  5. [转]apache MPM介绍
  6. XP下卸载IE8还原到IE7的解决方法
  7. v-model数据绑定分析
  8. Java Lambda表达式 简记
  9. 2017 开源软件排行_2017年开源大会精选
  10. 开源openstack_使用4个OpenStack指南和教程构建开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