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兆内网初体验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说,我的宽带才100M,我要万兆内网有什么用?

那么如果你属于下列情况之一:

用电视/电脑看4K影片,视频收集控

拥有或即将拥有NAS和海量存储需求

内网有不止一部有线接入设备

拥有2016/2017款iMac、MacBookPro,计划购入iMac Pro

影音、3D、游戏工作室,对内网传输需求高

宽带带宽已经很高了,但是上网还是偶尔会卡顿

正在考虑装修

那么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你会对内网带宽的重要性有全新的认识,即便暂时消费不起万兆设备,也会立刻把寒酸的百兆路由器/交换机全部换成千兆。

首先,我们先回忆一个计算机常识,就是Bits和Bytes的区别:

通常网络设备和宽带运营商的速率单位都是比特位(Bits),而计算机用来显示速率和容量的单位是字节(Bytes)。而 1 Bytes = 8 Bits 。所以下行速率100M的宽带,理论最高下载速度是12.5M。

而对于内网传输,因为两台电脑同时占用上行下行带宽,所以速率还要减半。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千兆内网,两台电脑直接传输理论最高速度为1000M/8/2=62.5M。

USB Type-C 接口千兆有线网卡

千兆网络下实际传输速度

千兆网络下拷贝60GB的4K视频需要27分钟

我们知道现在机械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都已经达到100M/s,而SSD动辄500M/s,尤其是2016/2017款MacBookPro的PCI-E接口NVME协议的SSD顺序读写速度更是逆天的突破了2G/s。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想让两台新款MacBookPro传输速度达到IO极限,需要32G的内网带宽。

曾经作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硬盘,现在已经弯道超车,把你的内网带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产生了疑问,万兆内网真的能提升内外体验吗?把我的家庭/办公室网络环境提升到万兆都需要什么设备?我的Mac、PC、NAS都支持吗?

首先,还是上图60GB的4K视频,我们看一下在万兆网络+链路聚合后的性能改观情况:

ThunderBolt 2 接口的Promise SanLink T2 万兆网卡

传输速度飙升到990M/s(链路聚合)

总耗时不到10分钟

看到20倍的性能飞跃,在惊喜的同时,你可能会问,千兆和万兆是10倍的提升,为什么测试结果提升了20倍呢?

答案是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它将两个或多个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不仅能将带宽以倍数提升,还能作为可靠性灾备,当其中一根网线故障,网络连接不会中断,只是性能会降低一条链路带来的带宽而已。而Mac、Windows系统都默认支持链路聚合。所以,我们本次使用了一部支持链路聚合的万兆交换机:NetGear XS716T。

XS716T是16口全万兆智能网管交换机,带两个万兆SFP光口,支持8组LAG链路聚合,512个VLAN,是一款典型的万兆交换机。

首先,我们将该设备启动,它将成为我们万兆网络的中心。

设备启动一瞬间,我们听到了熟悉的服务器轰鸣声,随着自检通过,风扇转速降低,噪音降低到可接受范围。接下来,我们用网线将其与路由器连接,做一些参数配置。

为了保证万兆网络更稳定,优质的Cat7网线是必不可少的。本次我们使用的是绿联七类双屏蔽网线。从图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水晶头部分有金属屏蔽罩降低电磁干扰。因为加装了屏蔽层,整个网线也要比普通六类线更粗。

为了防止水晶头部分在运输中受损,该网线还像视频连接线一样给水晶头增加了保护罩。

我们将网线分别接入路由器的LAN口和XS716T交换机的任意一个接口。其实交换机在普通使用中不需要做任何设置,本次我们只需要为交换机开启链路聚合。

我们把Lag 1通道绑定交换机的1、2号端口

这里要注意的是,链路聚合绑定端口后,对端设备(NAS、电脑)也需要把网线插入对应的端口,否则是无法顺利接入网络的。

按照上图,依次设置好所需的Lag端口,接下来我们就要接入电脑了。

我们知道苹果公布了专业级的iMac Pro,内置万兆网卡,年底发售。但是现有Mac怎么办?要么是内置千兆网卡的iMac和Mac mini,要么是根本没有有线网络端口的MacBook系列。经过调研,我们找到了Promise的SanLink系列雷电网卡。目前有两种型号,分别是雷电2接口的SanLink 2和USB Type-C接口的SanLink 3。虽然我们测试用的是只有USB Type-C接口的新款MacBookPro,但是因为要测试链路聚合,还是选择了双LAN口的SanLink 2,通过苹果官方USB Type-C to TunderBolt 2转接头连接。

对比SanLink 2和13寸、15寸MacBookPro with TouchBar

将设备连接到MacBookPro,装好官方下载的驱动,顺利识别出两个以太网端口。接下来我们通过苹果官方一篇文档设置链路聚合:

https://support.apple.com/kb/PH25482?viewlocale=zh_CN&locale=zh_CN

设置完成后,两个万兆LAN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逻辑虚拟20G网卡。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PC的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PC方案成本就低得多,毕竟服务器领域万兆网卡已经比较普及。我们选了一款PCI-E 8x的Intel X540双LAN口万兆网卡,将其插入主板。

开机后虽然Windows 10顺利识别,但是为了充分发挥其性能,我们还是安装了最新驱动。接下来设置链路聚合:

系统顺利识别20G虚拟网卡速率

首先我们先测试一下这台PC的本地磁盘速度。

C盘为三星850EVO 120G SSD

D盘为传统机械硬盘

接下来我们还是将之前测试的60G视频通过20G网络拷贝到该电脑的D盘(机械硬盘),看看万兆网络在机械硬盘上到底有没有用武之地。

我们看到拷贝速度达到了机械硬盘的极限。而如果使用千兆网络,则只能达到50M/s左右。所以即便没有SSD,用万兆网络也能提升传输速度。

一切网络IO的提升,最终都要落地到存储上。从前面的测试中想必也可以感受到万兆网络看得见的提升,那么有哪些支持万兆链路聚合的NAS设备呢?本次我们测试了两款不同侧重点的产品,分别是群晖DS1817和NetGear RN626X。

之前我们介绍过群晖的NAS和以功能和服务著称的DiskStation,本次选用的DS1817是一款8盘位,双千双万共四LAN口,四核1.7GHz处理器,4GB DDR3L内存(可扩展至8G),最高每秒1577M连续读取速度。

我们在群晖控制面板将双万兆端口设置成链路聚合

我们知道数据备份有一个三二一原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群晖和阿里云合作,推出了非常方便的异地备份方案:通过Cloud Sync把NAS数据备份到阿里云OSS上。

通过简单的几步设置,就可以把NAS的重要目录,自动向阿里云OSS进行同步,从而实现异地不同介质的数据备份,从而杜绝不可抗力造成数据丢失的隐患。并且还有同步方向、按文件类型文件大小过滤、加密备份等高级功能。

我们将8块三星850 EVO 120G SSD装满群晖DS1817,并做好RAID 5磁盘阵列,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网络磁盘映射的性能:

惊人的发现通过NAS的磁盘IO读写性能竟然高于本地SSD。万兆网络打破了冯诺伊曼架构标准。也许万兆网络普及那天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本地存储。

接下来我们来看另外一款侧重性能和物理安全性的NetGear RN626X。

该款NAS虽然只有6盘位,但是分量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净重足足8公斤,纯金属机身,放在地上纹丝不动,极大的提高了机械硬盘运行的稳定性。志强2.4GHz的CPU,8G 带ECC校验的DDR4内存,更是奠定了其企业级的定位。

和群晖DiskStation不同的是,NetGear的ReadyNAS界面更侧重网管级,更多的是直观的反馈出NAS当前的软硬件工作状态,提供稳定的基础服务。通过简单的设置,我们将6块SSD设置成RAID 5以及双万兆链路聚合。我们还可以直观的从正面的液晶屏看到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IP地址。前面板装饰性的“准星”其实还是上下左右和确认按钮,可以直接对设备做基础操作。

在接下来的拷贝测试中,该设备依旧跑出了835MB/s超越本地SSD的成绩。

最后的极限测试,我们排除上下行都要占用带宽的问题。通过跳过交换机,使两台MacBookPro通过两条七类网线直连,手动设置同网段IP。

2.67GB/s,达到新MacBookPro SSD峰值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家庭影院、多媒体工作室、游戏工作室等偏专业场景下,我们只需要一台NAS,接入万兆局域网,就可以带来比本地存储更优异的存储使用体验。同时对资源的统一管理、备份、共享,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虽然本次的所有测试项目只是内网,但是没有高速的内网,又怎么可能实现更高的公网带宽?在现实社会中,每一次基础学科的新发现与进步,都会带来全社会文明的提升。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从56K modem、ISDN、ADSL,再到3G、4G和内网的10M、100M、1000M,每一次网络速率的提升都孕育了一大批新的互联网服务。

而万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会是什么?VR的加速普及?分布式神经计算网络?还是全新的计算机架构模式?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扫码订阅FMiT广播播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万兆局域网方案_万兆内网初体验相关推荐

  1. 万兆局域网方案_组建万兆局域网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原创)

    组建万兆局域网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r\n\r\n万兆局域网是属于新型的高带宽网络,在提升网络性能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网络的安全性.多业务融合能力与自适应能力.\r\n\r\n 万兆局域网是什么?\r\ ...

  2. 万兆局域网方案_家庭基础万兆网络——最简单的方案

    最新进展:在仅调整一个参数后,已经达到万兆传输速度.如图,主力台式机和主力nas间,通过万兆软路由连接,使用iperf3测速达到总计1.09GB/s,即9.37Gbit/s的传输速度. 以下为原文如果 ...

  3. 万兆局域网方案_家庭万兆方案性价比之选,10G网速不是梦!

    Hello,大家好!我是Liuspy. 一.前言 去年年底的时候楼主完成了家庭万兆网络的部署,体验到了10G网速的魅力,确实给了楼主不小的惊喜.自然第一时间晒单分享了组建的经验给大家.上次的组建方案虽 ...

  4. 万兆局域网方案_如何在家庭布设万兆局域网?

    2018了,这个问题变得不那么科幻了.不过你需要钱,很多的钱. 一.宽带 首先是宽带,因为是局域网,所以这个也可以不用万兆的.不过还是写一笔. 所有宽带运营商现在都不提供家庭的万兆宽带服务.所以你需要 ...

  5. 万兆局域网方案_部署万兆以太网的十个注意事项

    简介 IEEE万兆以太网(10GbE)的标准--IEEE 802.3ae-2002标准--在八年前就已经核准发布.与此同时,大型企业开始满怀信心地在他们企业的骨干.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群组部署万兆以太网来 ...

  6. 跨局域网远程连接神器——frp内网穿透

    跨局域网远程连接神器--frp内网穿透 ​ 放寒假回家想用服务器跑代码.想用校园网下文章.甚至还想用服务器打两把游戏.这该怎么办?有的大佬会想,可以在家买一个服务器嘛!如果是这样就打扰了...对于我这 ...

  7. 万兆单模模块_万兆(10G SFP+)单模光模块的介绍及应用

    原标题:万兆(10G SFP+)单模光模块的介绍及应用 10G万兆单模光模块通常与OS2单模光纤搭配使用,最高速率为10.3Gb/s,目前主流采用SFP+封装类型. 万兆单模光模块双纤波长为1310n ...

  8. 合肥天鹅湖万达广场机器人_万达王健林再考察合肥!瞄准政务、高新,年末合肥楼市出现区域分化!...

    点击下方图片,领取购房优惠券近日,有微博大V爆料国内商业"巨头"-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又一次来到合肥考察,这让人不禁猜想,难道万达广场又要在合肥布局?NO.1丨壹万达又要来合肥 ...

  9. 局域网网站服务器dns设置,内网安装配置DNS服务器详解_实现局域网用域名访问...

    内网架设DNS服务器详解 适用环境: 局域网内用IIS建了一个网站,通过ip访问太麻烦,想在内部实现用域名访问 . http://192.168.1.107  是我建在内网的一个站 我们要实现的就是在 ...

最新文章

  1. Lumen框架多数据库连接配置方法
  2. Linux下通过PXE服务器安装Linux系统
  3. Android中进度条控件使用
  4. CMake 进行调试
  5. php mysql_connect 不支持_php mysql_connect不支持的解决方法
  6. hdoj3351-stack
  7. rhel系统启动过程_Linux系统启动过程分析
  8. java基数排序 数组_万字长文带你掌握Java数组与排序,代码实现原理都帮你搞明白!...
  9. BGP-13 配置BGP多路径发布
  10. k8s使用volume将ConfigMap作为文件或目录直接挂载_从应用开发角度认识 K8S
  11. [Windows] 微软错误代码
  12. 《C++ STL编程实战》读书笔记(四)
  13. JavaScript脚本访问后台服务实例
  14. 计算机公式乘以百分之十五,EXCEL表格数据乘以15的公式【EXCEL表格中可以套用公式来实现输入数据后自动乘以某个数据的计算吗?】...
  15. matlab里如何输入圆周,用MATLAB实现序列的圆周卷积
  16. Android基于MQTT来实现消息通知
  17. python文件打包成方法
  18. Ubuntu18安装Realsense D415
  19. python_通过xlrd读取excel内容
  20. 2021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考试题及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考试

热门文章

  1. 在Ubuntu 10.04中安装 insight
  2. IIS绑定主机屏蔽恶意解析域名的操作
  3. 在 stm32CubeMX下生成程序完成流水灯以及完成STM32的USART串口通讯程序实现STM32系统给上位机(win10)连续发送“hello windows”
  4. Prometheus监控模板
  5. 普中tft彩屏驱动程序下载_tft彩屏驱动程序
  6. 爬虫--可视化项目(一)
  7. 论文笔记|A Block-sorting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8. CVPR 2019视频目标跟踪算法Pipeline集合
  9. android增量更新详细解读
  10. JUC-II CPU的微程序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微指令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