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作业
一、 单项选择题
1.从研究对象上讲,教育社会学探究的主要是
A.广义教育 B.中观教育 C.狭义教育 D.社会教育
2.教育社会对自身以外的其他社会现象所发生的功能是
A.教育社会的外功能 B.教育社会的内功能
C.教育社会的负功能 D.教育社会的隐功能
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存在的样态来看,组织一个乐队、一所学校属于
A.静态实体范畴 B.物质实体范畴 C.精神实体范畴 D.动态运动范畴
4.一般认为教育社会制度分类方面的经典之作是
A.《教育社会制度分类》 B.《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
C.《教育社会制度分类经典》 D.《教育社会制度分类指南》
5.建立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中国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属于
A.分目标 B.总目标 C.局部目标 D.分类目标
6.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而确定,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实现的知识体系是
A.课程 B.环境 C.大纲 D.课堂
7.在环境中,山河.植被.平原等自然生态属于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制造的环境 D.学校环境
8.社会变动的性质的决定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科学技术 D.社会生产方式
9.国学和乡学最初出现于我国
A. 西周 B.夏朝 C.西汉 D.唐朝
10.我国第一家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专业期刊是
A.《教育政策法规》 B.《教育法导论》 C.《教育法学研究》 D.《教育法律动态》
11.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讲,在我国较早提出现代教育的目的是社会意义的学者是
A.雷通群 B.杨贤江 C.刘慧珍 D. 车文博
12.对教育社会自身构成要件的功能被称为教育社会的
A.显功能 B.隐功能 C.外功能 D.内功能
1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的存在样态来说,平纹组织织物、紧密性组织属于
A.动态实体性概念 B.静态实体性概念 C.严密实体性概念 D.松散实体性概念
14.教育社会制度是教育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标准,它是教育社会制度的实质特征,又被称作
A.动态标准性 B.静态标准性 C.规范标准性 D.实体多元性
15.在教育社会学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及其属性相互关系构成的总和是
A.自然组织体系 B.社会组织体系 C.空间组织体系 D. 多维组织体系
16.正规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社区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17.对人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并且又不与教育活动发生直接相关的设施和人口称为
A.人文环境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空间环境
18.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A.四分之三 B.四分之二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四
19.癸卯学制颁布于
A.1901年 B.1902年 C.1903年 D.1904年
20.教育立法的真正起步始于国家推行
A.学校普及制 B.教育大众制 C.义务教育制 D.教育平等制
2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六艺”课程,其核心是
A.科学教育 B.道德教育 C.文化教育 D.知识教育
22.教育社会物质设施都是以各种物质因素的复合体存在的,这体现了它的
A.群结构性 B.独立结构性 C.固定耐用性 D.经济利益性
23.通信业务、家务等产业属于
A.第一次产业 B.第二次产业 C.第三次产业 D.第四产业
24.认为社会分层是由资本决定的社会学家是
A.佩恩 B.韦伯 C.布迪厄 D.米切尔
25.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大法”是
A.《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高等教育发展纲要》
26.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将被试总体分成若干群,以群为单位来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的方法是
A.整体机率抽样 B.随机抽样 C.偶遇抽样 D.分层机率抽样
27.课程评价的内容中最主要的是
A.课程管理 B.课程决策 C.课程编制 D.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28.教育制度实现其功能的最佳表现期是
A.形成时期 B.萌芽时期 C.过渡时期 D. 发展成熟时期
29.校园当中的学生盗窃、考试作弊行为属于学生违规中的
A.主观违规 B.客观违规 C.目的性违规行为 D.工具性违规行为
30.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属于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整体的文化 D.分层的文化
31.通过研究揭示出,学校课程给学生提供的观点与社会实际并不符合的学者是
A.马西拉斯 B.史密斯 C.包里斯 D.苏扎罗
32.学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
A.统一性 B.多元性 C.情感性 D.不成熟性
33.总人口中受过各级教育的人口所占的比例是
A.初级教育程度人口 B.中级教育程度人口
C.各级教育程度人口 D. 高级教育程度人口
34.作为与考试制度同时直接控制人才选拔的手段是
A.学位制度 B.资格制度 C.职称制度 D.晋升制度
35.对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而言,最基本的活动是
A.科研 B.创收 C.教学 D.招生
36.社会分层的基础是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宗教
37.从人口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属于退出劳动生产,重新被抚养照顾的年龄段是
A.35岁以上 B.45岁以上 C.55岁以上 D.65岁以上
38.在社会产业中农业和水产业属于
A.第一次产业 B.第二次产业 C.第三次产业 D.第四次产业
39.将教育社会物质产权分为教育社会资产权、社区设施产权和教育劳务产权的分类依据是
A.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性质 B.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特征
C.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内容 D.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方式
40.教育社会制度的直接存在形态是
A.教育社会制度条文 B.教育社会制度内容C.教育社会制度条例 D.教育社会制度条件
41.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宏观抽象层的方法体系,其核心是
A.思维方式 B.研究范式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42.在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流派中,解释论学派产生于20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43.默顿认为,教育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其相联系的要件所发生的不明显的作用,这种功能被称作
A.对外功能 B.对内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44.家庭的第一位功能是
A.育人功能 B.政治功能 C.繁衍功能 D.经济功能
45.教育社会制度建设的最高目标是
A.人文化 B.法律化 C.市场化 D.生态化
46.世界范围内,实施中央集权制教育制度的典型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47.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这反映了文化具有
A.限制的特性 B.社会的特性 C.适应的特性 D.安全的特性
48.从学校组织的本质上讲,它应该是一种
A.义务性组织 B.功利性组织 C.强制性组织 D.引导性组织
49.对于教科书进行社会学分析的热潮是在20世纪
A.90年代 B.80年代 C.70年代 D.60年代
50.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协助年轻人学习如何更好的适应自身所身处的世界,这种分析课程
的思想文化原则是
A.建构主义原则 B.互动原则 C.外在化原则 D.工具主义原则
51.认为教育社会学就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的学者是
A.田藤正 B.杨贤江 C.刘慧珍 D.车文博
52.从教育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凡是对教育社会自身构成要件所产生的功能被称为教育社会的
A.显功能 B.隐功能 C.外功能 D.内功能
5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的存在样态上来看,用以逻辑地反映相关元素的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果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概念是
A.静态实体性概念 B.动态实体性概念 C.严密实体性概念 D.松散实体性概念
54.教育社会制度是教育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标准,它又被称作
A.动态标准性 B.静态标准性 C.规范标准性 D.实体多元性
55.在教育社会学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及其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总和是
A.自然组织体系 B.社会组织体系 C.空间组织体系 D.多维组织体系
56.在学校中,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实现的知识体系是
A.课程 B.环境 C.大纲 D.课堂
57.在教育社会组织的环境中,山河、植被、平原等自然生态属于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制造的环境 D.学校环境
58.对社会变动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科学技术 D.社会生产万式
59.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国学和乡学最初出现于
A.西周 B.夏朝 C.西汉 D.唐朝
60.我国第一家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专业期刊是
A.《教育政策法规》 B.《教育法导论》 C.《教育法学研究》 D.《教育法律动态》
61. 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 
A. 互为补充 B. 互为前提 C. 互为排斥 D. 不相关 
62. (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63.( )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A. 教育问题 B. 政治问题 C. 经济问题 D. 社会问题 
64.(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65.(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66. (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67. (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68.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 ),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第一个里程碑 
A. 《人类环境宣言》 B.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69. ( )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合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这也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 
A. 个性化 B. 社会化 C. 集体化 D. 群体化 
70.  (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71. 学校主要成员( )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 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72.( )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 
A. 贝塔朗菲 B. 卢斯山 C. 韦伯 D. 泰勒 
73.  1907年苏扎罗在( )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 
A. 斯坦福 B. 耶鲁 C. 哥伦比亚D. 普林斯顿 
74. ( )主要是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A. 反抗行为 B. 嫉妒行为 C. 从众行为 D. 竞争行为 
75. (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76.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这属于( ) 
A. 师生互动独占型 B. 师生互动主导型 C. 混合型 D. 教师主导型 
77. 衡量人口( )的指标主要有:人口的寿命、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发病率 
A. 质量 B. 文化素质 C. 身体素质 D. 心理素质 
78. (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79.  (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80.  (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 美国 B. 英国C. 澳大利亚 D. 法国 
81.社会有机论”是由 (  )首先提出的。
A、孔德    B、华勒    C、斯宾塞    D、苏则罗 
82、二战后,把教育社会学称之为“研究教育的社会学”或“证验性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观点是 (  )              。 
A、教育学分支学科说    B、社会学分支学科说  
C、交叉学科说       D、中介学科说 
83、某人过去是纺织厂的工程师,而今调到一所大学当讲师,这种流动属于 (  ) 。 
A、代内流动  B、横向流动  C、纵向流动   D、非结构性流动 
84、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 (  )。 
A、科学技术现代化  B、国防现代化   C、教育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85、确定调查任务的首要工作是 (  ) 
A、设计调查指标  B、选择调查课题   C、设计调查方案  D、设计调查问卷
86.(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87.(  )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A.教育问题  B. 政治问题 C. 经济问题 D. 社会问题 
88.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89.(  )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A.合法化理论 B. 社会化理论 C. 分配理论 D. 个性化理论 
90.(  )教育规范可分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 
A. 从作用对象上分 B. 从涉及内容上分 C. 从适用范围上分 D. 从方法上分 
91. ( )作为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依赖于两种基本机制:一是显性控制机制二是隐性控制机制。 
A. 教育 B. 文化 C. 课程利亚 D. 认知 
92. 华莱士提出的理论、假设、经验观察、经验概括、被检验过的假设等五种知识构成的社会研究的逻辑模型,被称为“( )”。 
A. 自然环 B. 社会环 C. 科学环 D. 应用环 
93. (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94. 教育社会学的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 )年代。
A. 60 B. 50 C. 70 D. 80 
95.( )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A.教师的自我概念 B. 学生的自我概念 C.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D.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
96.(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97.(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米德 D. 埃里克森 
98. (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99.(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越界”, 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 美国 B. 英国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100.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依赖于学校生活的两种机制,一是学校的组织管理,二是对(   )的教育控制。  
A.失范行为 B.规范行为 C.犯罪行为 D.违法行为  
101.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是互动论的创始者。  
A.涂尔干 B.泰勒 C.勒温 D.米德  
102.教师职业的最基本内涵,主要是他所扮演的(      )。
A.管理者角色 B.谈判者角色 C.教育者角色 D.信息沟通者角色
103.在教育社会学历史上,(      )被称为“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A.涂尔干 B.泰勒 C.法约尔 D.舒尔茨
104.1949年,(    )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一文,此文的刊载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 
A. 涂尔干 B.布鲁克弗 C.布鲁姆 D.舒尔茨  
105.在教育社会学中,人种学研究主要提供在特定情形下(       )的科学描述。 
A.教育制度 B.教育过程 C.课堂教学 
D.教育制度、教育过程以及其他各种教育事实
106.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心理缺陷说”;另一种是(       )。 
A.“行为缺陷说”B“挫折—侵犯说” C.“情绪失控说” D.“气质学说”
107. (  )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A. 教师的自我概念 B. 学生的自我概念 C.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D.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108.(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109. (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110.(  )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A. 教育问题 B. 政治问题 C. 经济问题 D. 社会问题    
111. 在班级形成之初,(  )往往是形成群体的主因 
A. 任务 B. 座位 C. 熟悉程度 D. 性别     
112. 社会转型的基础是( )的转型,并必然引发教育制度变迁。 
A. 文化体制 B. 教育体制 C. 政治体制 D. 经济体制     
113.教育本身就是( )的一种重要制度和形式,即通过教育的社会化和选择功能进而实现社会控制。 
A. 社会意识 B. 社会制度 C. 社会控制 D. 社会准则   
114.(  )论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说明了了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基本定位与规范 
A. 《学记》 B. 《论语》 C. 《师说》 D. 《弟子职》    
115.  社会控制一词由( )社会学家罗斯首次提出了社会控制的概念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116.(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117. (  )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合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这也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 
A. 个性化 B. 社会化 C. 集体化 D. 群体化     
118. (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119. 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120. (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121. 社会有机论”是由 (  )首先提出的。
A、孔德    B、华勒    C、斯宾塞    D、苏则罗 
122、二战后,把教育社会学称之为“研究教育的社会学”或“证验性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观点是 (  )。 
A、教育学分支学科说    B、社会学分支学科说  
C、交叉学科说       D、中介学科说 
123、某人过去是纺织厂的工程师,而今调到一所大学当讲师,这种流动属于 (  ) 。 
A、代内流动  B、横向流动  C、纵向流动   D、非结构性流动 
124、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 (  )。 
A、科学技术现代化      B、国防现代化    
C、教育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125、确定调查任务的首要工作是 (  ) 
A、设计调查指标      B、选择调查课题   
C、设计调查方案      D、设计调查问卷
126.教育社会学的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 )年代。
A. 60 B. 50 C. 70 D. 80 
127.(  )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A. 教师的自我概念 B. 学生的自我概念 
C.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D.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128. 泰勒的(  )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
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教育过程》 
C. 《人是教育的对象》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129.(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130.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依赖于学校生活的两种机制,一是学校的组织管理,二是对(    )的教育控制。  
A.失范行为 B.规范行为 C.犯罪行为 D.违法行为  
二、多选题
1、课程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合法化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
A课程是维护既存的社会结构、特权、利益以及知识的基本工具;
B现代学校课程越来越成为政治经济合法化的工具
C政治经济的合法化在多数国家主要是通过开设课程来实现的
D课程内容反映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2、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管理现代企业化的要求有( )
A建立职权责任制;B建立股权责任制
C建立包干到人制 D建立产权明细制
3、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主要包括( )
A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中人们的基本权利
B从受教育对象上看应该包括所有的社会成员
C在受教育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教育形式应该尽可能的多样化
D衡量受教育权均等的指标应以整个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来衡量
4、西方教育社会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
A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应探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B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应放在探讨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学观方面
C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应当为社会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
D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就是探讨社会和教育制度的关系
5、教育社会组织的梯层结构方式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
A防止工作分割的机械化 B防止官僚主义
C防止形式主义 D防止党派主义
6、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
A科学性和法理性 B普遍适应性
C权威性 D可操作性 E系统性
7.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A. 教育病理学 B. 社会解组论 C. 文化失调说 D. 价值冲突说 
8.在不同的经济结构类型的社会中,(  )等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A. 教育对象 B. 教育内容 C. 学校组织 D. 教育功能 
9.学生获得生活经验的受教育源多种多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 
A. 大众传媒 B. 同伴 C. 家庭生活 D. 教师 
10.在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结构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 
A. 班干部 B. 小组  C. 班级的一般成员 D. 教师 
11.以时间为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  ) 
A. 代际流动 B. 代内流动 C. 竞争性流动 D. 赞助性流动 
12.导致课堂角色结构多样性的因素较为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因素(  )
A. 学生的构成 B. 教师个人素质 C. 教学情境 D. 教师课堂管理思想
13.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将教育功能分为( ) 
A.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 整合功能与限制功能 D. 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
14.在不同的经济结构类型的社会中,(  )等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A. 教育对象 B. 教育内容 C. 学校组织 D. 教育功能 
15.教师社会地位的判断与衡量包括( ) 
A. 主观判断 B. 客观判断 C. 社会研究 D. 自然研究 
16.分析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 ),二是( )。 
A. 个案调查法 B. 演绎法 C. 归纳法 D. 测验 
17.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 
A. “言必称希腊式”的“拿来主义” 
B. “全盘抛弃式”的“排斥主义” 
C. 中国的教育要与国际接轨 
D. 中国的教育传统是现代化的阻力
18.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A. 导向作用 B. 凝聚作用 C. 控制功能 D. 激励作用 
19.教师社会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整体职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主要可以分解为四个指标:(          )。 
A.收入 B.权力 C.声望 D.专业 
20.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      )。 
A.整体性 B.综合性 C.现实性 D.实证性 
21.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体现:(    )。 
A.课题选择 B.资料收集 C.数据分析 D.结论形式  
22.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主要来源于(  )。 
A.社会学 B.文化人类学 C.心理学 D.管理学  
23.教师的角色十分复杂,主要有(     )。 
A.管理者B.职业 C.教育者 D.受雇者 
三、判断题
1.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 
2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      )
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      )
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 (      ) 
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      )
6.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是苏扎罗。( )
7.认为教育社会的正功能是通过教育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做功而影响整个社会生产,使之朝着健康、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前进的社会学家是默顿。( )
8.组织是用来概括相关元素的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果的实体样态和特征,这种对组织的定义是从动态来考察的。( )
9.重点对教育社会实体的各组织构件之间在教育社会整体运行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动和制约的关系方式进行反映的是教育社会体制。( )
10.信息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组成。( )
11.英国社会学家笛卡尔在《教育论》中,将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称为“Curriculum”。( )
12.直接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为教育社会环境。( )
13.以孔德、涂尔干等人为代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思路是偏重个体事实。( ) 
14.互动理论更重视研究个体、小群体而非社会结构。(  ) 
15.最早使用“教育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是社会学之“父”孔德。(  ) 
16.在教育的诸多社会职能中它的经济职能最重要。(  )
17.教育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两个环境圈层。(  )
18.我们通常所说的"解剖麻雀"指的是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典型法。(  )
19.社区教育的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社区教育的实践也始于此。(  ) 
20.布鲁克弗发表的《教育社会学》一文,标志着现代教育社会学的正式确立。( )
21.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
22.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 ) 
2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 )
2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 )
2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
26.教育社会学家研究自杀现象,关注的是某个人为什么会自杀。( )
四、名词解释
1.校园文化 2.教育社会资产 3.科层制 4.教育社会学 5.教育社会组织 6.教育社区
7.教育社会功能 8.文化 9.课程 10.教育社会制度 11.人口素质 12.教师的教育权威
五、填空题
1.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是 。
2.认为教育社会的正功能是通过教育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做功而影响整个社会生产,使之朝着健康、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前进的社会学家是 。
3.组织是用来概括相关元素的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果的实体样态和特征,这种对组织的定义是从 来考察的。
4.重点对教育社会实体的各组织构件之间在教育社会整体运行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动和制约的关系方式进行反映的是 。
5.信息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 三大要素组成。
6.英国社会学家 在《教育论》中,将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称为“Curriculum”。
7. 在其所著的《动态社会学》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教育社会学”一词。
8.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对相关联的其他事物所发生的功效和能力是 。
9.组织一词,既可以指称一个静态实体性概念,又可以表示一个 。
10.图书馆、电影院、运动场所等设施属于教育社会制度中的 。
11.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和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而构成的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相对独立群体是 。
12.课程产生的根本动因是 。
13.莱维特认为信息沟通方式有四种,其中比较集中的信息沟通方式是 。
14.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 。
15.学校物质设施区别于其他社会物质设施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
16.除了正规教育和在职教育外,人的资源开发的另一途径是 。
17.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分层首先表现为 。
18.我国教育事业能够得以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 。
19.运用奖金、工资等物质手段对成员进行管理的组织属于 。
20.学在官府在 时期逐渐被打破。
21.在教育社会资产中,青少年宫中的活动场所属于 。
22.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 。
23.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可以分为官学和 。
24.从普遍意义上讲教育立法最早起源于 国家。
25.华德认为社会进化的基本力量是 。
26.要调查5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这500名学生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排列,然后按照隔五抽一的方法,能够抽出1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这种研究方法是 。
27.教育社会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使人们更好的把握社会规律,使人们的精神得以提高,所体现的教育社会功能是 。
28.教育社会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对 进行管理。
29.教育社会的实质性特征是 。
30.社会规范的形式主要有民俗、民德和 。
31.确立集体教育原则的苏联教育家是 。
32.课程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产生的最根本动因是 的发展。
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_________年定为“国际教育年”。
34.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使人所获得的各种素养是________。
35.一般认为教育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五大元素:组织成员、目标、资产、文化和________。
36.《教师法》中对教师职业加以明确化,体现了教育社会制度的________。
37.莱维特认为信息沟通万式有四种,其中比较集中的信息沟通方式是 。
38.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________。
39.学校物质设施区别于其他社会物质设施的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 。
40.除了正规教育和在职教育外,人的资源开发的另一途径是_______。

六、 简答题
1.课程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合法化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管理现代企业化的要求有哪些?
3.分析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
4.西方教育社会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种类?
5.课程的社会控制整合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6.人口素质的衡量指标体系有哪些?
7.为什么说学校在选择和分配的全过程中占据着中心位置?
8.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三个方法论层次是什么?
9.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是什么?
10.教育社会功能的内涵有哪些?
11.简述社区教育的功能特征。
12.从学生社会群体来考虑,学生违规的原因有哪些?
13.依法施教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4.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5.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教育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16.文化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7.简述教育社会功能的含义。
18.英国学者沙因认为文化转变包括哪几个阶段?
19.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教育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0.简述班级社会体系理论的缺点。
2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对社会有哪些功能?
22.简述在教育社会组织的等级结构中,管理者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2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4.当代课程有哪些特征?

七、论述题
1.试述教育物质设施产权的科学化方式。
2.结合实际论述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3.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4.试述市场经济对教育社会的影响。
5.试论述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教育上的影响。
6.结合实际论述现代化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抑制作用。
7.结合实际论述衡量个体政治化水平的指标。
8.试论述在教育社会物质设施产权上的不良心态有哪些?

【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202961 教育社会学 作业(高起本、专升本)相关推荐

  1. 渝粤题库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法学》作业

    <教育法学>作业 一.单选题 1.在教育法学的学习方法中,( )是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A ...

  2. 渝粤题库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经济学》作业

    <教育经济学>作业 一.单选题 1.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教育经济学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属于(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部门经济学      D ...

  3. 渝粤题库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法制史》作业

    <中国法制史>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刑中的膑刑是指(  ). A.截去膝盖骨     B.断脚     C.割鼻子     D.去势 2.商朝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奴隶制五刑是(  ). ...

  4. 渝粤题库 陕西师范大学 《经济法Ⅰ》作业

    <经济法Ⅰ>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2.产品     3.消费者权利    4.经济法律关系   5.商业秘密 6.消费者协会   7.经济职权 8.产品质量责任  9. ...

  5. 渝粤题库 陕西师范大学 《法语》作业

    <法语>作业 I   Faites des conjugaisons请写出下列动词的直陈式现在时的变位形式 1. parler :  tu ____ 2. sortir :  je ___ ...

  6. [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语言教育》作业

    <幼儿园语言教育>作业 一.填空题 1.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指儿童对母语的理解和 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2.儿童获得语言之前,用语音及伴随的表情或动作代替语言进行交往的现 ...

  7. [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业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业 一.填空题 1.科学教育中常采用的观察方法是① .② .③ . 2.幼儿劳动的种类包括① .② . ③ .④ . 3.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情感的目标非常广泛.< ...

  8. 渝粤题库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业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音值 2.听觉记忆能力 3.音乐 4.儿童自然发展法 5.预知学习 6.打击乐活动 7.多通道参与 8.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 9.随乐能力: 10 ...

  9. [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课程》(专科)作业

    <幼儿园课程>(专科)作业 一.单选题                               1.活动课程是以(    )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的. A 学科              ...

最新文章

  1. Linux下安装搜狗拼音
  2. R语言ggridges包可视化山脊图(Ridgeline Plots)并且在山脊图中添加均值竖线(Add Mean Line to RIdgeline Plot with ggridges in R)
  3. 理想汽车事故,智能短板暴露
  4. 栈相关经典题:每日温度
  5. Microsoft Dynamics CRM 2015 新增功能 介绍 高级查找功能
  6. java学习_Java编程学习难不难 怎样才能快速入门Java
  7. Hibernate的Session会话中get()和load()方法的区别
  8. 博鳌“‘AI+时代’来了吗”分论坛,嘉宾们有何重要观点?...
  9. php模板引擎循环start,PHP模板引擎Smarty内建函数section,sectionelse用法详解
  10. Java面试准备:15个Java面试问题
  11. 大学计算机规划教材数据与计算,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规划教材.ppt...
  12. 从零实现SpringBoot简易读写分离,也不难嘛!
  13. 几行代码,轻松带你实现Java生成二维码功能!
  14. 快速向表中插入大量数据Oracle中append与Nologgin的作用
  15. 每一句都值得品味的话
  16. microsoft visual c++与microsoft visual net 版本对应关系
  17. java 视频格式转换-ffmpeg
  18. matlab 兼容,matlab版本兼容问题
  19. 《信息安全概论》总结(1)
  20. 点源时域麦克斯韦方程AI求解

热门文章

  1. dart语言和java语言_Java不是文明语言吗?
  2. 使用Swagger轻松记录您的Play Framework REST API
  3. JavaEE还是Spring? 都不行! 我们呼吁新的竞争者!
  4. 太快了,太变态了:什么会影响Java中的方法调用性能?
  5. JDK 8中方便的新地图默认方法
  6. 将Spring MVC RESTful Web服务迁移到Spring 4
  7. 在JBoss AS 7上部署BroadleafCommerce 2.0
  8. 自定义Spring命名空间使JAXB更容易
  9. Spring Security登录
  10. 使用JUnit规则测试预期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