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培强

iPad发布的那天晚上,我正和几个朋友吃饭。饭后我们找了个咖啡馆一起通宵看发布会。整个发布会平淡无奇,之前的诸多期待一一落空,大家都并不激动。我也如此,我心态很平和,我认为革命不是天天会有的。iPhone已经革了整个移动产业10年的命,我们怎么能期待苹果公司年年都推出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呢。但是,当我看到iPad可以连续使用10个小时、待机一个月的时候,当我知道最低配置只需要499美元的时候,我又开始觉得这显然是一场新的革命。

革命在哪里

一、贴心的用户体验

在iPhone出现之前,手机行业里Nokia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的代名词。人们习惯了Nokia手机的一切:中规中矩的样子,耐摔的机身,中间的方向键,下面的数字键盘,甚至包括那个每次连WiFi都需要点一堆确认的连网界面。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近10年来,Nokia的每款新手机,虽然看着越来越酷,但是在操作和用户体验上,几乎没有任何的进步。而且不仅仅是Nokia,整个手机行业都是如此。iPad出现之前的平板电脑、触摸设备以及电子阅读市场也如是。所以,当iPhone带来了多点触摸、全功能基于HTML5标准的浏览器、基于iPod的音乐体验以及重力感应、屏幕自动翻转等从来没有出现在别的手机中的新体验时,观众们报以一阵阵欢呼。

是时候给平板市场一点震撼了。

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没有,很多场所的触摸屏电脑上面跑的是Windows,这当然无所谓,但是那些屏幕上赫然还有个鼠标光标,经常你需要点一下,光标才会跑到你的指下,然后你再点那些图标按钮才会起作用。

这何其荒谬?但这就是行业的现状。这一切的一切,根源何在?就在于这么多年以来,厂商们虽然不停地推销给我们各种概念,但是从来没有根据各种使用场景,去帮我们认真地打磨用户体验。鼠标,很好。全键盘,很好。滚动条,很好……

但是他们真的适合出现在移动设备上吗?或者说,他们适合原封不动地出现在移动设备上吗?有一次在地铁上,我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儿,用一个手写笔,费力地拖动手机界面上的一个滚动条,她正在寻找一个联系人。我当时恨不得对她大喊:“你改悔吧,扔掉这破玩意儿,买个iPhone吧!”

不知道没用过iPhone的读者能不能想象,在iPhone上如果你需要滚动屏幕你该怎么办?不,不是滚动条,也不是热键,你用手直接拖动屏幕上的内容就可以了。

我有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一两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轻松地玩转iPhone了,知道怎么打开游戏,知道怎么听音乐。甚至有一个4岁的孩子知道怎么给爸爸打电话,虽然他不认识字,但是他可以在通讯录里面轻松地翻到他爸爸的电话号码。

上个月,我把一台淘汰下来的PC搬到了父母家里,用了两三天教父亲上网。他小学没有毕业,就做了工人,15岁就去当兵了,但是人非常聪明,写得一手好字。但是我教他使用PC和Windows还是非常的困难,这当然也怪我不够耐心,但是使用一台PC实在是太繁琐了,让年纪大的他记住那些乱七八糟的细节太难了。那时候,我就急切地想得到一台当时还没有发售的iPad,送给父母。

二、无所不在的电脑

当iPad即将诞生的消息还仅仅是个谣言的时候,就有无数的人在讨论: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无所不在的手机,可以方便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还需要iPad这样的东西吗?

以前,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疑问。然而,iPad的连续使用时间和待机时间、iPad的轻薄,解决了我的疑问。以后,我们出门的时候,可以只带iPhone和iPad。只要不是非常正式的场合,或者复杂的工作应用,笔记本可以做到的事情iPad都可以做到,而且它的续航时间更长、更轻薄好带。你可以带上它去咖啡馆跟朋友聊天,用它上上网、听听歌、看看书、玩玩游戏。你可以出差的时候带上它,你可以在郊游的时候带上它,你甚至可以如厕的时候带上它。

一次跟朋友聊到iPad的时候,他说到,iPad上面要是做个菜谱软件一定会火的。我说,太对了,这东西完全可以带到厨房,放在案板旁边。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传统上网本的轻薄对你意义真的不大。

手机照相功能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曾经有很多质疑,很多人说,谁会用品质这么差的相机去拍照啊。然而,没有多久,到处就充斥了各式各样手机拍出的东西,甚至很多著名的新闻事件,唯一的见证也是一张手机拍的相片。

这是为什么呢?人们放弃了对照片品质的追求了?显然不是,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照片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陈冠希同学曾实践过,深知所言非虚。新闻事件发生时,当背着沉重高端单反的摄影记者还在出租车里面流汗时,新闻现场旁的路人就已经用普通手机拍下了最珍贵的照片,通过彩信或者网络传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所以,即便iPad从性能、键盘手感上,绝无可能超过你的台式机,甚至你的笔记本,也无所谓,它可以在每一个你需要的时候到场,解决你的燃眉之急。

三、阅读的新纪元

不管从哪里算起,纸张的诞生都已经有数千年了,这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它是我们天天在阅读的书的物质基础。它成就了书的辉煌,它承继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记载了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伟大的梦想,所有艰苦的努力,所有辉煌……然而,纸的物理特性也构成了书的全部局限。

它虽然看起来是那样轻薄,但是有质量,也有体积。这些年在我每次搬家的时候,书都是最沉重的那几个箱子的主要内容。从纸到书,需要印刷、装订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书从工厂到我们手中又需要走过很多流通环节。这些构成了出版一本书需要的时间、艰辛、成本和资源消耗。

所以,Kindle的出现曾让我惊喜万分,搬家的时候,你纵有万卷藏书也可以一手掌握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一本书的作者把它写完以后的瞬间,看到这本书。而随着电子出版的发展,我们应该能更方便廉价地享受世界上所有美好的知识,与此同时作者也有可能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

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他们说,数字化后不再有纸飞墨香,数字化的介质无法像纸一样传递感情。我理解所有念旧的人们,然而,新的介质总是会在技术成熟后替代旧的介质。现在还有多少人通过买磁带去听流行歌曲?连CD都已经少了。黑胶之类的东西只能在较小的发烧友圈子里延续生命。所有新的歌曲都出CD版,甚至直接出网络版。

你可以继续喜欢老的介质,但当你最钟爱的内容和他们的发行者转到新的介质上时,你别无选择,只有前进。Kindle屏幕使用的电子墨水技术,有很多优点:看上去很舒服,非常接近纸张的感觉;非常省电,不翻页只显示甚至不费电。

但是局限性也非常明显,目前还不支持彩色(据说即将支持,但是可靠性、成本等都仍需要考察),屏幕内容切换很慢,不适合用来显示任何动画和交互内容。所以,Kindle的革命是个半截子革命。

喜欢Kindle的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说,Kindle的屏幕比iPad的屏幕更柔和,不伤眼睛,可以长时间看书。他们往往都是阅读方面的重度玩家,他们的需求当然也需要尊重。然而,跟任何一个市场一样,重度玩家只是其中一类人,而且相对于轻度玩家来说,他们总是少数。

更多人不是要专门买一个阅读机器,而是要买一个可以听歌、看视频、上网、打游戏等,同时又可以看书的东西。而完美解决这些全部需求的就是iPad。值得强调的是,新介质应该带来新的内容形式,Kindle由于自身介质的限制,实际上只能完美地再现纸质介质的诸多特性,对内容形式的创新没有多大的贡献。iPad则不同,我们应该试想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

首先,大多应该是彩色的,彩色好过黑白,这毋庸置疑;可能会有声音,有大量的旁白,或者有自动朗读功能等。可能有视频,看一本二战的书,作者提到某战役被某部电影诠释得非常精彩的时候,如果有个可以点击即播放的视频,是不是很酷很舒服呢?

书是什么?值得我们回到本质去思考。而一切内容形式的创新,在有了iPad这个媒介后,触手可及,未来就在手边,就在眼前。

四、教育和其他商业用途

七、八年前,我就看到过很多种电子书包的设想,有些后来甚至开始实施了。与这类似的还有“数字化教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教授的“100美元笔记本”计划。所有这些计划最大的问题都在于,一个专业的用于教育的设备,太过专门,需要大量的软硬件开发,所以成本反而无法降下来。

iPhone出现以后,美国很多大学都进行了大量的采购,作为学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在之上做了大量的开发。iPad其实比iPhone更适用于教育领域,它屏幕更大,可以轻松地支持电子书本和各种教学系统,开发难度也不高,价格也很合理。而且iPad很好玩,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未来在教育系统,iPad一定会大行其道。

在自主教育和辅助教育方面,iPad也非常有前景,这两天就有朋友想拉着我参与他们做的儿童早期教育的项目。而我自己也正在开发一个基于iPad的儿童自主学习的项目。

很多人也都畅想过,在未来的餐馆,iPad很可能会作为点菜机,基于iPad强大的系统和机能,餐馆可以提供非常诱人友好的点菜系统,可以有每个菜的清晰照片,甚至制作视频,可以有营养能量表格,可以有菜品相关推荐等。点菜结束后,等候的食客还可以捧着iPad玩游戏、看杂志。

在很多其它的商业场合,iPad这样媒体丰富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设备都有可能大放异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医院、餐馆、图书馆、码头,到处都可能是手持iPad进行业务处理的专业人士。

机遇和挑战

iPhone出现之前,面对萧条的移动平台第三方开发市场,我们曾欺骗自己,说人们用手机就是打电话的,连拍照都不多。而iPhone的出现,证明了用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等待我们去满足,关键是你能不能认识到、能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产品。iPad采用了和iPhone一样的底层系统,开放方式基本相同。同时性能大幅提升,屏幕尺寸大幅度提升,以前在iPhone上无法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一些应用的机会来了。

所以,现在对每个有志于iPad开发的人来说,唯一的挑战是你的想象力和你的执行能力。

作者简介:

郝培强,身高180,体重240,标准的中年老胖子。有妻有女,无房无车,现居上海,程序员及二手经济学家,任职于盛大创新院。twitter帐号:@tinyfool。blog:http://tiny4.org/blog/ 。

(本文来自《程序员》杂志10年05期)

iPad革命:开发者的机遇和挑战相关推荐

  1. 中国网络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网络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2年03月29日15:29[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主持人:陈建豪,群邑中国互动营销总裁 嘉宾:   蔡文胜,天使投资人/4399游戏董事长 冯鑫,暴风影音 ...

  2. Percy Liang、李飞飞等百余位学者联名发布:「基础模型」的机遇与挑战

    撰文:赵言,秦红川,程晨 校对:贾伟 随着BERT.GPT-3.DALL-e等超大模型的兴起,自监督学习+预训练模型微调适配方案,逐渐成为主流.这种范式会先在超大规模海量数据上进行自监督的模型预训练, ...

  3. ​孙家广院士:大数据软件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科技导报 本文约16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大数据作为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在数据科学与技术.商业模式.产业格局.生态价值与教育层面,均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思维. 2019年,大数据.数据科学.机器学 ...

  4. 手机打车APP的机遇与挑战

    所谓打车APP,就是个能安装在手机上的打车软件.原理是通过GPS进行定位,能够搜索附近的空车信息然后反馈给用户.同样的,空车信息也会反馈给用户.一般这种啊APP都是跟地图类软件一起的.比如百度地图,谷 ...

  5. 航运大数据——机遇和挑战

    航运大数据--机遇和挑战 Ørnulf JanRødseth, MARINTEK,Trondheim/Norway, OrnulfJan.Rodseth@marintek.sintef.no Loku ...

  6. 边缘计算赋能智慧城市:机遇与挑战

    本文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018YFB0204100.U1911201:胡淼.吴润.陈嘉文.谢自轩等对本文亦有贡献. [摘要] ...

  7. 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AI的不断发展,AI对于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它已经成为了未来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新引擎,并且竟会带动和促进传 ...

  8. 金融魔方创始人兼CEO刘嘉:金融SaaS为中小企业赋能的机遇与挑战

    2017年10月25日,由数据猿联合<清华金融评论>共同主办的"2017金融科技价值峰会--数据驱动金融商业裂变"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文是金融魔方创始人兼CEO 刘嘉带来 ...

  9.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6-10-15 银河统计)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使我回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大学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本书: <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 ...

最新文章

  1. 上下文 及 执行上下文
  2. JAVA16版本.JDK16即将发布,你准备好了吗?
  3. php重写curl_setopt函数,PHP curl_share_setopt函数
  4. 记录——《C Primer Plus (第五版)》第九章编程练习第二题
  5. 1688.比赛中的配对次数-LeetCode
  6. 在PyCharm环境下使用Jupyter Notebook
  7. 面向对象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
  8. iOS图形学(四):iOS中的绘图框架
  9. c# winform 显示动态gif图片的简单方法
  10. python如何下载网易云付费音乐
  11. 微服务统一认证与授权的 Go 语言实现
  12.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模拟鸭子
  13. [转]短信验证码如何防止不恶意点击被刷!
  14. ROS节点运行管理launch文件
  15. python场景文字识别_针对复杂场景的 OCR 文本识别,推荐一个Python 库!
  16. 【2015年第4期】城市交通大数据技术及智能应用系统
  17. 【人机对话】对话机器人技术简介:问答系统、对话系统与聊天机器人
  18. MySql查询——Select
  19.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计算xn(n≥0)的函数。
  20. POST 后台404错误

热门文章

  1. 十大热招城市公布,上海依然是跳槽首选
  2. 安卓平台最好的中国象棋,让智力游戏充满趣味性!
  3. 【安卓】解决安卓模拟器无法输入中文
  4. Adobe Acrobat两个强大的插件
  5. Adobe全家桶-百度网盘-阿里云盘-内置window与Mac版本全系列
  6. NFS 在线安装和离线安装方式
  7. 实时数据库学习(1)
  8. JS设计模式初探——单例模式
  9. Redis狂神说学习笔记
  10. 3D转换、动画的学习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