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芯片架构是一件非常麻烦、非常困难、代价非常大的事情,很少有哪个电脑厂商,会像苹果这样频繁切换。

Mac 走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今天凌晨,苹果发布了第一款用于 Mac 的自研 ARM 架构 CPU,M1。同时发布的还有三款搭载 M1 芯片的新电脑: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 Mac mini。
5 个月前的 WWDC 上,苹果宣布 Mac 未来将不再使用 X86 架构的英特尔处理器,转而使用苹果自研的 ARM 架构芯片。在苹果 34 年造电脑的历史里,这样的转换发生过三次。每一次转换,紧随其后的都是一场计算机革命。
30 年后,苹果不再满足于其他厂商设计的芯片,开始自己为 Mac 打造 CPU。过去十几年苹果自研芯片的技术积累,终于在 Mac 上开花结果。

从 Apple II 到 Macintosh:性能飞跃
苹果的诞生,和一款芯片的推出密不可分。
这款芯片脱胎于 1971 年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 6800 芯片。当时还没有「个人计算机」的概念,摩托罗拉希望把 6800 芯片放进面向企业的大型计算机中。所以摩托罗拉非常注重这款芯片的全面性,在内部集成了包括 ROM、RAM、各种接口,希望惠普等计算机制造商能够更方便地利用 6800 设计电脑。
但 6800 太贵了,大部分客户都望而却步。而且,当时负责设计 6800 的团队发现,大部分用户对芯片性能、指令集的需求,只相当于 6800 的一小部分。所以整个产品团队开始尝试对芯片进行精简,缩小尺寸、改进功能,以及最重要的,降低成本。
1975 年,MOS Technology 6502 处理器问世。它的价格只相当于 6800 的六分之一,远低于当时英特尔的竞品。这款芯片因为极高的「性价比」,被用于各种知名产品,包括雅达利 2600 游戏机、任天堂红白机,最终引爆了 80 年代的家用计算机革命。
苹果成为了这场革命的「排头兵」。1976 年,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一起,基于 6502 这颗芯片开发了 Apple I,一年之后,他们又推出了经过改进的 Apple II,同样搭载这颗 6502。
Apple II 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款大获成功的「个人电脑」,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6502 相对较低的价格。Apple II 的后续改款产品一直卖到 90 年代,采用的芯片也一直都是 6502 的衍生产品。

Apple II 是历史上第一款取得广泛成功的个人电脑,图中展示的是其后续改款 Apple II plus|Wikipedia

如果说 6502 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苹果的第一次芯片架构转换,则开启了「图形界面」的时代。
1984 年,苹果推出了 Macintosh 电脑。这是苹果第一款搭载图形界面,并配备鼠标的个人电脑。它开创了很多历史,搭载了第一版的 macOS(当时叫 System 1.0),和文件管理应用「访达」(Finder)。

Macintosh 电脑|Apple

一切同样要归功于 Macintosh 所搭载的芯片,Motorola 68000。它是历史上最早一批使用 32 位指令集的处理器之一。相比 Apple II 上 6502 的 8 位,改变可不是翻四倍那么简单。位元提升四倍,意味着处理器一次能处理的最大数,从 2 的 8 次方变成了 32 次方。
芯片的性能的指数增长,使「图形界面」成为了可能。尽管初代 Macintosh 因为成本居高不下等各种原因,并没有取得成功,但它打开了未来的大门。直到今天,macOS 里仍然沿用着很多初代 Macintosh 的设计。
70、80 年代芯片性能的突飞猛进,让苹果的很多产品构想,变成了现实。

PowerPC 和英特尔:效率提升
进入 90 年代,苹果开始走入低谷。
采用 68000 系的 Macintosh 虽然开创了个人电脑采用图形界面的先河,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加上性能落后,没能成为个人电脑领域的主流。IBM 68000 系列芯片相比同时期英特尔的 80386 CPU 大幅落后,逐渐成为 Macintosh 向前发展的障碍。
1994 年,正值 Macintosh 诞生十周年之际,苹果决定转向,下一站,PowerPC。
PowerPC 诞生于 1991 年,这一次,苹果直接参与了它的创立。PowerPC 架构由苹果、IBM 和摩托罗拉三家参与创立,最早的目的是缩减指令集,以提升芯片效率,降低成本。
PowerPC 架构 CPU 因为精简的结构和指令集,使它拥有极佳的能效比。PowerPC 架构芯片后来被用在多款游戏主机上,包括任天堂的 GameCube 和 Wii、索尼 PS3 以及微软的 Xbox 360。
1994 年发布的 Power Macintosh 是第一台搭载 PowerPC 处理器的苹果电脑,它追赶上了此前几年里,苹果电脑在性能上和英特尔的差距,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仅一年后,PowerMac 就几乎完全取代了此前的老 Macintosh。

早期的 PowerBook 笔记本|Apple

之后,苹果基于 PowerPC 处理器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包括多款 PowerBook 笔记本。尽管这些苹果电脑在技术和商业上都获得了一定成功,但整个个人电脑市场却在迅速「下沉」。越来越多的电脑制造商开始推出价格极低的电脑产品,加上当时微软刚刚推出了 Windows 95,极大增强了兼容机的软件功能,缩小了与 Mac 之间的体验差距。
再次陷入困局的苹果,召回了乔布斯。1996 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回归后不久,他就将 Jony Ive 提拔为设计部门的领导。两人在 PowerPC 芯片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Mac 产品:包括 iMac G3、PowerBook G4 和 PowerMac G5。
多彩机身的 iMac G3 被视为苹果第一款「强调工业设计」的硬件产品,帮助苹果扭亏为盈。PowerBook G4 则第一次在笔记本电脑上采用了金属机身,视觉上已经与今天的 MacBook 有很多相似之处。至于 PowerMac G5,则确立了苹果做高性能电脑的思路,今天的 Mac Pro,很大程度上就是脱胎于 PowerMac G5。

iMac G3 成为乔布斯重新主导苹果产品设计的一个标志|Apple

出于对「能效比」的考量,苹果选择了 PowerPC,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苹果抛弃了 PowerPC,它的功耗太高了。进入 21 世纪,乔布斯认为计算设备进化的趋势在于「轻量化」。PowerPC 架构最新的 G5 CPU 太热,笔记本电脑无法驾驭。而同时期的英特尔奔腾芯片,可以搭载更多核心,能效比更高,可以满足 MacBook 的需要。
2005 年的 WWDC 上,乔布斯宣布停止使用 PowerPC 芯片,转而使用英特尔的 X86 架构 CPU。
转变的过程并不轻松。2005 年,苹果的用户和开发者技术已经比 80 年代、90 年代扩大了太多倍,如何协调好转变的过程就至关重要。所以苹果推出了一个模拟器系统「罗赛塔」(Rosetta),用于模拟运行 PowerPC 架构下的软件。
过程虽然艰难,但苹果很快收获了它想要的结果。正式转向英特尔芯片两年后,2008 年,乔布斯从一个信封里抽出了那台令世界为之震惊的 MacBook Air,将笔记本电脑的轻薄性带入了新的纪元。此后数年里,MacBook 一直是「轻薄」和「长续航」的代名词。

将轻薄带向极致的 MacBook|Apple

2015 年,苹果发布了一款极致轻薄,采用无风扇设计的「the new MacBook」。它采用英特尔的酷睿 M 处理器,是苹果推出过最轻薄、便携的电脑产品。但因为散热、续航表现不佳,the new MacBook 在推出三代后就不再更新,并于 2019 年 7 月下架。
不少人认为,the new MacBook 在轻量化道路上探索受阻,是苹果最终决定抛弃英特尔,转而自研芯片的关键原因。

自研芯片时代
在追求「高性能,低功耗」的道路上,苹果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跨越。最后,它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基于 ARM 架构,5nm 制程工艺,M1 芯片几乎碾压了之前 Mac 上搭载的英特尔处理器。
搭载 M1 的 MacBook Air,采用了无风扇散热的设计。因为 M1 只需要四分之一的功耗,就能实现 PC 笔记本的峰值性能。相比前一代 MacBook Air 搭载的英特尔处理器,M1 的峰值性能提升了 3.5 倍。
在产品宣传片里,苹果强调这款产品非常「冷静」,运行起来几乎不烫。同时,更低的功耗也让新款 MacBook 的续航得到了大幅提升。

M1 芯片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Apple

过去 10 几年,苹果将 iPhone 上的 A 系列芯片,做成了同代性能最好的移动处理器。所以当苹果开始为 Mac 打造芯片,除了性能和功耗的领先,苹果还能将它过去积累的诸多技术优势,整合进新的 Mac。M1 搭载了的神经引擎,让 Mac 也能拥有强大的机器学习性能。同时,M1 还能配合最新的 macOS Big Sur,提供更好的安全、加密功能。
以往苹果每一次切换芯片架构,紧接着而来的就是硬件设计的颠覆。切换芯片架构是一件非常麻烦、非常困难、代价非常大的事情,很少有哪个电脑厂商,会像苹果这样频繁切换。但苹果的每一次切换,都相当于一次「解封」,更强的芯片,能解放产品设计师的想象力,推动 Mac 朝着更远的地方进化。
在这场发布会的末尾,库克说:「我们对 2021 年充满期待,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惊喜体验。」
毕竟,这只是 Mac 自研芯片时代的第一天。

本文作者:Jesse
头图来源:Apple
责任编辑:宋德胜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苹果换芯简史:芯片如何改变苹果的电脑产品线?相关推荐

  1. 苹果自研芯片:步步惊心

    近日,苹果放出了自研芯片的最新动向.据相关科技媒体报道称,苹果准备最早在其本月举行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宣布,Mac电脑将改用自主研发的处理器,以取代英特尔的芯片. 这早已不是苹果首次在自己的产品中采用自 ...

  2. 黑苹果cpu架构三个问号_苹果三位芯片大神讲述M1背后的故事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编译自「ars」,谢谢. 前不久,苹果发布了在Arm芯片上运行的Mac机器,当我们惊叹于苹果为何能在自言芯片上不断迈出自己坚实的步伐时,背后到底有怎样的 ...

  3. 九章云极发布YLearn因果学习开源项目;字节跳动大量招聘芯片工程师;苹果被俄法院罚款约21.6万元 | 每日大事件...

    数据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智 · 改变商业 01.九章云极DataCanvas公司开源发布YLearn因果学习开源项目 7月12日,九章云极DataCanvas公司发布YLearn因果学习开 ...

  4. 高通芯片为什么输苹果_一位软件工程师解释了为什么苹果要转向自己的芯片

    高通芯片为什么输苹果 Apple's 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 which kicked off at the end of June, brought a sl ...

  5. Fl Studio 21中文版安装包下载,FL 21支持Mac版新增对苹果M1M2家族芯片原生支持

    Fl Studio 21中文版发布,新增了丰富的主题换肤,可以通过控制色调.饱和度.亮度.文本.仪表和步进序列器的颜色来改变DAW外观.Fl Studio 21中文版引入更快.更精确的音频编辑,改进的 ...

  6. 苹果M1 Max芯片发布:570亿晶体管,图形性能堪比RTX 3080

    视学算法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Arm 芯片已经达到超越 Core i9,与 RTX 3080 打得有来有回的程度了. 有人说,M1 芯片的笔记本还只是个玩具,昨天的发布会上,苹果把 M1 芯片的面积再 ...

  7. 苹果电脑删除软件_易我Mac数据恢复软件,解决苹果电脑T2芯片数据恢复难题!

    苹果加入T2芯片,数据恢复成为难题 一直以来,苹果公司都不希望用户自行拆解和维修它的产品,并于2017年12月在iMac Pro中加入了T2芯片,用于多种安全目的,包括保护启动进程,保护加密密钥,以及 ...

  8. 苹果自己设计芯片,但是还是绕不过高通

    苹果自己设计芯片,但是还是绕不过高通,目前高通是苹果的基带芯片供应商.不过基带芯片是指什么?苹果为何难以放弃高通芯片? 最初苹果基带芯片供应商是博通公司,2011年初发布的CDMA版iPhone 4开 ...

  9. apple ii 模拟器 mac_苹果自研芯片Mac价格曝光

    11月3日凌晨,苹果又在官网宣布了今年秋季的第三场新品发布会将在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1日凌晨2点举行,这次发布会预计会带来搭载苹果自研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产品. 彭博社的报道显 ...

最新文章

  1. 小猿圈Linux基础面试题,看看你能答对几道?
  2. [恢]hdu 2015
  3. 如何将三万行代码从Flow移植到TypeScript?
  4. HealthKit开发教程之HealthKit的辅助数据
  5. Linux—帐号和权限管理
  6. MongoDB配置参数说明
  7. Gym - 215177C 玩游戏
  8. fedora virtualbox 挂载USB设备
  9. 山东理工oj答案java_众数问题(山东理工OJ)
  10. OSChina 周四乱弹 ——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
  11. 360无线wifi路由器连接到服务器,360无线路由器怎么有线桥接设置
  12. 开放数据库:中医古方数据库
  13. 【散文】 如果今生我是你梦中的蝴蝶
  14. DO、DTO和VO分别是什么?
  15. 实验一-Hadoop的安装与使用
  16. 控制建模matlab练习02:状态空间方程系统
  17. 大厂程序员裸辞,全职接单一个月的感触!
  18. 2021-09-07Zone Apex 和网络服务器重定向
  19. 谷歌浏览器chrome怎么设置成中文
  20. 瓦片地图坐标相关计算

热门文章

  1. 一个知乎提问引发的(思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431508/answer/574084280]
  2. discuz论坛首页默认显示单个特定的版块,及自定义论坛首页固定标题
  3. python-获取当前目录/上级目录/上上级目录...
  4. Android 开发的两种框架 MVC和MVP 的简单分析
  5. halcon-检测圆弧拟合圆
  6. AI开放平台-科大讯飞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
  8. 从一个资深面试官角度看Java面试:面试了20家大厂与面试了上百人之后,发现这样介绍项目经验,显得项目很牛逼!
  9. python中的正则表达式(re模块)
  10. “时间就是金钱”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