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积累了极为丰富而又宝贵的诊治经验,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和养生保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它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与其他科学一样,经历了萌芽、形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一、中医学的起源】

早期人类在与野兽搏斗或在部落战争中,常有外伤发生。对负伤部位本能的抚摸、按压就是最早的按摩止痛术和止血术;以泥土、树叶、草茎涂裹创伤,久而久之产生了外治法和外用药;打磨劳动工具、使用锋利的石片(砭(biān)石)切开脓疱(pào)即是外科的雏形;由砭石逐渐发展为石针、骨针刺激某一疼痛部位以止痛,也就成了针术的萌芽。总之,人类救护生存的行为是中医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始点之一。

火的发现与使用,使人类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的文明阶段,并促进了大脑发育。在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身体的某一部位烤火后感到舒服,或疼痛减轻,于是用火烤石片温熨(yùn)疼痛之处,或点燃树枝、草根进行局部灸焫(ruò),逐渐形成了“熨法”和“灸法”。

采集植物根茎、果实、花叶充饥,有时解除了身体的某些痛苦,但有时可出现呕吐、腹泻乃至昏迷或死亡。经过无数次反复实践,发现了许多草药。《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地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发现药物的过程。因为药物多源于植物,故称“草药”“本草”。

陶器的发明及应用,为多种药物组成复方并煎熬成汤液创造了条件,因此古书记载“伊()尹(yǐn)始创汤液”,伊尹成了汤液剂型的鼻祖。

古代,人们在劳动之余,为庆祝打猎或战争的胜利,常常模仿动物的各种跳跃(yuè)和舞蹈动作,从而发展为后世的“导引”“五禽戏”等医疗练功保健的方法。成为预防医学的萌芽。

中国医药学起源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长期为生存、生活与疾病作斗争反复实践的创造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以《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成书为标志。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为医学理论的总结奠定了基础,古代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为医学理论的总结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更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黄帝内经》就产生于这个时期,成为中医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内容丰富,包括范围很广,除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问题外,还记述了古代关于哲学、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生物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许多内容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如在形态学方面,对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及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内容的记载,与现代解剖(pōu)学大体一致。书中记载食管与肠的长度比为1:35,与现代解剖学的1:37相近似;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血脉”,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1628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在病因方面的论述,为后世“三因学说”奠定了基础;在疾病的防治上,特别强调防重于治,提出“治未病”的论点,这一论点在医学上有很高价值,为后世历代医家所推崇。《内经》是一部旷世巨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

《难经》是战国时期扁鹊所著,本书以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撰(zhuàn)而成,内容涉及脏腑、疾病、经络、针灸及脉诊、治疗等,特别是有关脉诊和奇经的论述,具有创造性。本书还对命门、三焦等提出了新的观点,从而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亦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诞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书中记述了药物的功效,如水银治疥(jiè)疮(chuāng)、麻黄治喘、常山治疟(nüè)、黄连治痢()等,不但具有临床实效,而且有的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撰写了著名的临证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纲领,《金匮要略》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对内伤杂病进行论治。这样,张仲景把古代理论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使理法方药齐备,为中医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华佗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剖(pōu)腹手术,其外科学方面的成就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录。

晋(jìn)代著名医学家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深入阐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王叔和著《脉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医诊断学和针灸学的基础,后来传入日本、朝鲜和阿拉伯等国,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的专著。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一部广采民间医疗经验,总结自《内经》以后至唐初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成就的价值较高的巨著。唐代苏敬等人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国家药典,载药850种,它比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83年。

宋元时期,中医临床医学逐步向专科发展,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医学专著日益增多。宋代陈无泽关于病因学说“三因”的归类,为后世病因学奠定了基础。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丰富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内容。陈自明的《妇人良方》系统总结了妇科的诊治经验和理论,对妇科的发展影响较大。王唯一著《铜人腧(shù)穴针灸图经》,并铸造两具针灸铜人,规范了针灸教学。宋慈的《洗冤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先后被译成荷、法、朝、日、英、俄等国文字,流传于国外。大约公元11世纪,开始运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到16世纪《种痘新书》专著问世,成为世界医学在免疫学方面的先驱。金元时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如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治法强调降火;以张子和为代表的“攻下派”,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故主张汗、吐、下法;以李东垣(yuán)为代表的“补土派”,认为病理变化基本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提倡治疗上着重养阴。这些学术观点虽各自不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充实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明代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到各地采访搜集各种药物标本,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写成了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该书记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09幅,采用植物、动物、矿物分类方法,并按植物的生长环境、性能、形态来区别,成为世界药物学、植物学的奠基之作,比西方植物分类学创始人瑞典的林奈早157年。并先后被译成拉丁、法、德、英、日、俄、西班牙、朝等多种文字流传海外,被誉为“东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是我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哦。

明清时期形成的温病学,是研究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辨证论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瘟疫”之成因原是“感天地之疠气”,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这种认识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在细菌学尚未发现的17世纪中叶,吴氏的这些观点无疑是一种创新。至清代,叶天士、吴鞠通、薛(xuē)生白等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学说,进一步阐明了瘟病的病因、发病及传变规律及辨证论治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医学通其他民族文化一样,受到歧视、排斥和摧残。从北洋军阀到国民党政府期间,曾多次提议要取缔和消灭中医,致使中医学的发展步履维艰,停滞不前。

【三、中医学的现代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工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使中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首先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出版了大量中医古籍。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全国统一的中医学系列教材,并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理论移植到中医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中医现代科学化的研究和发展是当前中医药界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各个分科的交会点,也是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点。因此,中医“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者为探索“证”的发生机理和内涵建立了动物模型方法,为中医理论客观化和“证”实质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关于“肾”本质的研究,认为“肾”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关系密切,并将其主要调节枢纽定位在下丘脑。

我国十分重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中药研究在品种整理、饮片炮制、剂型改革、栽培技术、新药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瞩目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已有几十种中药单体达到较高的临床治疗水平。如青蒿素治疗疟疾;雷公藤皂苷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黄连小檗()碱治疗炎症;川芎嗪(qín)、丹参酮治疗心脑血管病等。对复方研究亦取得了很大进展。如运用化学与药理学密切配合的研究方法,首次确定了六味地黄汤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初步阐述了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特点,并从中进一步分离纯化了8种酸多糖,基本阐明了其中4种化学结构,初步提示了六味地黄汤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另外,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了补肾方左归丸、右归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等。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有两大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以及相互联系性。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它们都有各自的功能,这些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它们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体整体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系,即“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构成一个表里相合、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动作有序、高度统一的整体。

2、人与环境密切相关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机体也就相应地随之发生反应。正如《内经》中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种机体与自然界相统一的“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风霜雪雨、昼夜晨昏、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机体产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应。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对人体也发生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社会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日显突出。如机动车辆带来的噪音,工业发展带来的水、土和大气污染,过度紧张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等等。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把全部临床诊疗活动概括为辨证论治。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要通过症状、体征表现出来,人们要通过这些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证”又称“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各种临床表现,以及由这些临床表现反映出来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和疾病发展趋势,也反映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及其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等。“证”不同与“症状”,症状是患有疾病的各种具体表现,是疾病现象。同一症状可由不同病因引起,病机往往也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性质也完全有别。而“证”的内涵、外延更广、更深、更全面,它代表疾病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通过八纲、脏腑等中医理论的分析、综合,以辨识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及病机,并探讨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以及确定治法的过程,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

辨证论治关键在一个“辨”字,要求辨证精当,抓住本质,其中,既有原则又需灵活。因此,临床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处理方法,是其原则性、灵活性的具体表现。

另外,辨证论治还非常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差异;讲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辨证关系。总之,针对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和要害关键,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用不同的方法调整治疗,才是辨证论治的实质与精髓。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通过对自然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哲学思想,是古人用于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着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又具有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作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并具有深远的影响。

【1-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高度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有“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之说。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被日的一方属阴。向阳的地方光明、温暖,背阳的地方黑暗、寒冷,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遇到种种两极现象,便不断地引申其义,将天地、上下、日月、昼夜、冰火、升降、动静、内外、雌雄等相反的事物和现象,都以阴阳加以概括。

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是专指某一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故《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阴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如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等;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如人体内部的气和血,脏与腑,中药中的温性和凉性等。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的范畴;凡是静止的、下降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技能减退的,都属于阴的范畴(表1-1)。

表1-1 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春夏 温热 干燥 明亮 运动 向外 上升 兴奋 亢进 蒸腾 强大 功能
秋冬 寒冷 湿润 晦暗 静止 向内 下降 抑制 衰退 凝聚 弱小 物质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可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阴阳的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而白昼中上午为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黑夜中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则为阴中之阳。由此可见,宇宙间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属性,而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又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这种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即相反,如上与下、天与地、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使水沸腾而化气等。温热与火属阳,寒冷与水属阴,这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维持了事物或现象的相对平衡和统一。人体的阴阳也是在对立斗争中取得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如心位居于上,其性类火,属于阳;肾位居于下,其性类水,属于阴;心火必须下降与肾,才能使肾水不寒;肾水亦必须上济于心,才能使心火不亢。这种“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两脏间动态平衡,是人体内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阴阳不断地相互对抗、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过程推动着人生长壮老的变化。如果阴阳双方中的一方太过或不及,就会导致对另一方的制约太过或制约不足,使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互用,即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与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所谓左;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的作用。如气属阳,血属阴,血的循行要靠气的推动,气的运行要以血为载体。再如功能为阳,物质为阴,功能活动化生物质,物质运动产生功能。所以《医贯·阴阳论》说:“阴阳又各为互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人体阴阳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阴阳双方就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有阴无阳谓之“孤阴”,有阳无阴谓之“独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至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情况。生化和滋长消失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即减少、消耗;长,即增多、变多。消长是指事物的盛衰变化。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在不断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的增长,会削(xuē)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的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始终贯穿着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静止和平衡是相对的,运动和消长是绝对的,把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消长平衡。如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有阴阳相互消长的变迁,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变化,万物才有孕育、生长和收获的过程。就人体而言,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因为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推动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人体来说,也就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平衡,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的偏盛偏衰,在自然界则形成灾害,如过寒、过热、水灾、旱灾等;在人体则引起病变,如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阴阳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阴阳转化的条件。阴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阳”,阳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阴”。同样寒发展到“极”的阶段,就要向热的方向转化,热发展到“极”的阶段,也要向寒的方向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阴阳是不可能转化的,这个条件就是事物发展到“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阴阳的相互转化既可以表现为突变的形式,如炎热夏季突然雷电暴雨,气温骤降。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也可以表现为渐变的形式,如一年四季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变更,慢性疾病由实转虚等。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变化是经常可见的。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等,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情况如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则正气又可恢复出现四肢渐温,面色红润,脉象转和,此系阳气渐生,病情转危为安。前者是由阳转阴,后者是由阴转阳。此外,临床上也常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阴阳转化的例证。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互相转化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要通过消长体现出来,阴阳的消长又是阴阳转化的量变过程,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所以阴阳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反相成。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组织结构可以用阴阳两方面来加以概括说明。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以脏腑来分,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中心肺居于上属阳,肝脾肾居于下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就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总之,人体上下、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虽关系复杂,但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表1-2)。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表1-2 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归纳表

类别 人体部位 脏腑组织
上部 体外 背 四肢外侧 六腑 络脉 气 皮毛
下部 体内 腹 四肢内侧 五脏 经脉 血 筋骨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对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也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表1-3)。

表1-3 人体生理功能的阴阳属性归纳

类别 生理活动 气机运动
兴奋  亢进  温煦()  功能活动 升    出
抑制   衰退   滋润   营养物质 降    入

以物质与功能的关系为例,则功能属阳,物质属阴。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就无以产生人体的生理活动;生理活动的结果,既消耗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又不断地化生和补充了新的物质基础。只有这样,阴和阳才能共同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协调统一之中,才能保持阴与阳、物质与功能的动态平衡,也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这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和健康的标志。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阴阳失去平衡,便会发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损伤组织的修复能力等。邪气,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分阴阳,包括阴精与阳气;邪气也有阴邪与阳邪之分。疾病的过程,即邪正斗争的过程,其结果是引起机体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图1-1)。

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阴伤的热证;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而阳损的寒证。阳气虚则不能制阴,而出现虚寒症;阴液不足则不能制阳,而出现虚热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也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胜则内寒。”

此外,机体内的阴或阳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常会导致另一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甚至出现“阴阳两虚”“阴阳俱损”。如某些慢性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的生化不足,或由于阴精的亏虚而导致阳气的生化无源,最终引起阴阳两虚,都是临床常见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用“阴证”和“阳证”来加以概括说明。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阴阳则又是其中的总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六纲,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如望诊:面色鲜明者属阳,晦暗着属阴;闻诊:声音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问诊:发热口渴者属阳,恶寒不渴者属阴;切脉:脉象浮、大、滑、数、实者属阳,沉、小、涩、迟、虚者属阴。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阳盛者泻热,阴胜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不论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其基本原则都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物的性能,一般来说是根据其气(即寒、热、温、凉四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味)和升降沉浮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沉浮,都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表1-4)。

表1-4 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归纳表

类别 四气  五味  升降沉浮
温    热 辛    甘 升    浮
寒    凉 酸    苦    咸 沉    降

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使用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六)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如能保持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能够却病延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就是说,人们在春夏季节不要一味贪凉,要注意保养阳气,以为秋冬之用;在秋冬之季,不要总是补阳,而要注意保存阴精,以为春夏之用,这是防病摄生的根本。在一年四季中,顺其四时,调其阴阳,可使人体健康,并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相反,如果不能分别四时,把握阴阳,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这五种物质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最初称为“五材”。如《左传》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后来,进一步引申运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五行之名,始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所以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经过古代哲学家进一步的引申、抽象推演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世界都由这些基本物质及其衍生物质所构成,它们之间又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从而促进了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发展与变化。古代医学家把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上,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它和阴阳学说一起,共同作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工具,而被广泛地运用。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古人对五行特性的认识,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体验,并加以抽象归纳而得出的。它来源于金、木、水、火、土,但实际含义已经超越了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具有抽象的特征和更广泛的内涵。《尚书·洪范》记载:“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yuán)稼(jià)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是弯曲,“直”是伸直。“曲直”,本义是指树木的枝干有曲有直,向上向外伸展的生长形态,引申为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热烈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的特点,引申为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光明的特性。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爰”通“曰”,“稼”指种植谷物,“穑”指收获谷物。“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土具有生化、承载、收纳的特性。故有“土为万物之母”“土载四行”之说。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即顺从,“革”,即变革、改革。本义指金属物质可随意进行销铄(shuò)铸造,引申为金具有收敛、肃杀、下降、清洁的特性。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是潮湿、滋润、濡润,“下”是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点,引申为水具有寒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

(二)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古人对事物进行五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取类比象”,就是将事物的特有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找出其相似之处,加以归类,确定其属性。如以方位配五行,日从东方升起,与木的升发特性类似,故以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寒凉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以五脏配五行,肝主疏泄,宜条达流畅,故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故归属于火;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其性类土,故归属于土;肺主肃降,故归属于金;肾主藏精,滋润周身,故归属于水。

另一种五行归类的方法是“推演络绎”法,即是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出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的五行属性。如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所以可以推演出胆、筋、目、爪都属于木。其余四脏依此类推。

古代医家运用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合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现象等,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借以阐述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复杂联系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见表1-5)。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以制化、乘、侮等来进一步说明事物的复杂变化。

1、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1)相生    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俱有相互促进、助长和资生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资生,如环无端,循环无尽,生化不息。

在五行的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这种相生的关系又叫“母子关系”。如以水为例,“生我”者是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他四行依此类推。

(2)相克   克,即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具有相互制约、克制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

五行的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和“克我”两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因此,五行的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故土为木之“所胜”,金为木之“所不胜”。其他四行,均以此类推。

在以上的生克关系中,由于五行之间存在者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对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如图1-2)。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如在相生关系中,“生我”和“我生”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克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而水能克火。在相克关系中,“克我”和“我克”的两者之间又存在相生的关系。还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而土能生金。此正如《类经图翼·运气》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五行学说就是用相生和相克关系的结合,来说明事物间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联系,这种整体的调节作用,可以防止其太过和不及,从而维持了事物的协调和平衡。这种生克关系的调节作用称之为“制化”。

2、五行的相乘相侮

五行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的相克现象。

(1)相乘    乘,即以强凌弱或乘虚侵袭之意。是相克太过的一种反常现象。

五行相乘的次序和相克的次序是一致的,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图1-3)。

导致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其克制一行的过度克制,导致被克制一方的虚弱。如木过盛,对土克制太过,土本不虚,但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制,造成土的不足。这种“相乘”现象,称为“木乘土”。二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能承受克制它的一方对它的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对方相对亢盛,产生过度克制。如土本身不足,使木相对亢盛,对土的克制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虚弱,这种“相乘”现象,称为“土虚木乘”。

(2)相侮    侮,即欺负、侮弄之意。是指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一种异常相克现象,所以又称“反克”或“反侮”。

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正好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图1-3)。

发生相侮的原因也有太过与不及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如木过度亢盛,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反克,称为“木侮金”。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应克的一行,反而受到被克一行的反克。如金过度虚弱时,不仅不能克木,反而被木反侮,称为“金虚木侮”。

这种五行的乘侮关系,是事物内部相互间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表现。并且乘侮现象可以同时发生。以木为例,如木气亢盛有余时,木不仅乘土,同时反过来侮金;若木气虚衰不足时,既克受到土的反侮,又可受到金乘之(图1-4)。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具体地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在将人体的内脏分属于五行的同时,还以五行的特性来解释五脏的生理活动。如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木性舒展、升发,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之功,火性炎热,故以心属“火”;脾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滋养全身的作用,水有滋润万物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五行学说可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来说明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之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制约肝阳上亢;肝(木)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滞;脾(土)之运化,可制止肾水泛滥;肾(水)之滋润,可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制约肺金清肃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此外,五行学说还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别配属五行,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精神、情志等联系起来,组成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以五行的特性和联系来说明它们之间的特性和联系,进一步体现了中医学人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整体性。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五行学说不仅可用于说明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还可说明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这种病理上的影响叫做“传变”。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相生关系的传变主要有“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由母脏传至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传肝,即是母病及子。临床上多表现为肾阴亏虚,不能滋养于肝,导致肝阴虚,阴不能制阳,而出现肝阳上亢的病证,这一过程又成为“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由子脏传于母脏,又叫“子盗母气”。如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犯母。临床上常见心血不足,累及肝脏,导致肝血不足而形成心肝血虚;或是先见心火旺,累及肝脏,导致心肝火旺,均属于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指相克太过而为病;相侮是指逆向克制而为病。相乘和相侮形成的原因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一方的力量过强或者是另一方的力量过弱。如肝属木,脾属土,正常是木克土,即肝气的疏泄功能,可以制约脾气的壅滞,若肝气亢盛,影响到脾气的运化功能,即是“木乘土”,或叫“木旺乘土”;脾气先虚,不能耐受肝气的克制,叫“土虚木乘”。肺属金,肝属木,正常情况下,金克木,即肺气肃降,可以制约肝气升发太过,若肝火上亢,销铄肺金,导致肝火灼(zhuó)肺,称为“木火刑金”或“木火侮金”;若是由于肺金不足,不能制约肝气,反受其侮,则称为“金虚木侮”。

需要明确的是,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影响,相互配合,达到协调平衡的目的,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单纯地运用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同样离不开脏腑、经络、气血的理论。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疾病的传变也并不是完全按照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依次相传,而是受到病邪的性质、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灵枢·本脏》)。因此,人罹()染疾病之后,可从其面色、声音、口味、脉象等方面反映出来,借以作为诊断的依据。而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以及相关脉象的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联系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色青、喜食酸、脉弦,就可诊为肝病;面赤、口苦、脉洪数,就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病人,面色青黄,多为木乘土;心病面见黑色,多为水乘火;肺病患者,面色萎黄,多属“土不生金”等等。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控制疾病的传变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时与脏腑生克关系异常有关,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之脏进行治疗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考虑和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肝病容易传给脾,所以,《难经·七十七难》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就是说,肝病时,木旺则必克脾土,根据木乘土的规律,治疗时必须预先补脾,以防肝病传脾。

2、确定治则和治法    根据五行学说确定治则和治法,有相生和相克关系的不同。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    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泻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方法,常用的有四个方面:①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肝肾法。是通过滋补肾阴来养肝阴,适用于肝肾阴虚以及肝阳上亢之证。②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是通过培补脾气来补肺气,适用于脾肺气虚证。③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肾法。是通过肺肾同补以滋养肺肾之阴,适用于肺肾阴虚证。④益火补土法:即温肾健脾法。是通过温壮肾阳来补脾阳,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    临床上无论出现何种相克规律异常的病理变化,总的来说,无非是“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被克者属弱。所以,治则不外乎两个方面,即“抑强”和“扶弱”。抑强用于相克太过,扶弱用于相克不及。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也有四个方面:①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健脾法。是通过疏肝健脾来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的肝郁脾虚证。②泻南补北法:即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是通过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③培土制水法:即补脾制水法。是通过温运脾阳来治疗脾虚水停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虚水泛证。④佐金平木法:即泻肝清肺法:是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气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3、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情志产生于五脏,分属于五行,故情志之间也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情志之间互相抑制的关系来治疗某些情志疾病。

综上所述,五行学说对于疾病的治疗,确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完全适用于五行的生克规律。中医学确定疾病的治则治法理论依据是多方面的,除了五行之外,还有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所以临床上要针对具体病情辨证施治,绝不可机械地套用五行学说。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765607/blog/1803271

【中医学】0 绪论 + 1 阴阳五行学说相关推荐

  1. 模式识别——0.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主要是针对考试的复习,和一些重点内容的标注,对书本内容做了删减,加了自己的笔记和思考 注:该系列参考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模式分类和周志华老师的西瓜书.按理说应该投转载,但苦于不知道该怎么 ...

  2. 0基础学习数据结构(0绪论)

    持续更新中-- 绪论 1.1数据结构的兴起和发展 1.2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 1.3抽象数据类型 区别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和ADT 1.4算法及算法分析 算法分析----大O记号 算法分析----时间复杂 ...

  3. 数字图像处理-0.绪论

    一.图像处理的概念 图像:是对客观物体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的写真或描述. 可见的图像:照片.图与画 .投影 /不可见光:不可见光成像(红外.紫外等).数学模型的生成. 图像的类别:彩色和非彩色,模拟图像 ...

  4. 中医学专业学c语言吗,考研专业课中医学题型分析

    A型题 1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医著是(). A <类经> B <难经> C <脉经> D <外经> E 以上都不是 分析:正确答案E.考 ...

  5. 中医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 唯物论的世界观 和 辩证法的方法论, 是中医的哲学基础. 世界观有 {唯物,唯心}; 方法论有 {辩证法,形而上}. 两个概念可以自由组合. 前者讲怎么认识世界, 后者 ...

  6. 中医养生专家周敏:人类应当遵循阴阳五行养生自然法则

    [焦点人物] 周敏,周敦颐第30代传人,祖传中医第七代继承人.一生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伤寒>和食品功能,2017-2018年在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与辛美果教授一起带 ...

  7. 【网络科学0】新的开始

    0绪论 笔者已上岸,面临更换课题的选择.笔者本科所学基本都在硬件单片机和FPGA领域,大二开始写一些博客记录遇到的知识点.今后学习的课题主要为网络科学,将从事一些算法方面的工作. 1新的改变-网络科学 ...

  8. re绪论——《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

    0.绪论 0.1.遥感概念 remote sensing 远距离不接触"物体"而获得其信息.通过遥感器"遥远"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获取有关地 ...

  9. 实验室新生成长指南[2.1.0]·电路仿真概述

    欢迎进入<实验室新生成长指南>第二章:<硬件> 本篇是<实验室新生成长指南>第二章第一节第一篇:<电路仿真概述> 整个2·1节将帮助新手快速建立电路仿真 ...

最新文章

  1. input框选中时如何不出灰框_如何建立学习目标:这个SMART原则,你要了解,家长看懂教给孩子...
  2. STL源代码分析(ch 1)概述
  3. J - 哈密顿绕行世界问题
  4. 4.7、Bootstrap V4自学之路------组件---广告屏
  5. sqliteman install parameter
  6. Android逆向笔记-某水果大作战内购破解思路
  7. 拒绝用户“root”@“localhost”的访问(使用密码:yes)_使用PHP和Github Webhook实现自动部署
  8. 测试2年,薪资翻倍的面试养成系 I 小蘑菇的大厂的进击之路
  9. 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原理和matlab代码仿真学习记录
  10. ValueStack中的context与ActionContext的区别
  11. java后台实现批量打印功能
  12. android 打印kernel log,Android native log输出为kernel log方法
  13. 神武授权位置服务器,《神武3》X诸葛八卦村 多益网络第二个大型文创项目即将开启...
  14. 高通骁龙600系列处理器
  15. 配音软件永久免费的有哪些?这几款免费的配音软件绝对适合你
  16. ubuntu20.04 外接显示器检测不到 未知的显示器 显卡安装黑屏 解决方案
  17. 在windows下python3使用multiprocessing.Pool时出现的问题
  18. 你好, View Binding! 再次再见, findViewById!
  19. 小米官网——简单产品模块布局实现
  20. Kali Linux信息收集之nbtscan-unixwiz

热门文章

  1. Java后台+微信公众号红包发放实现
  2. 前端上传图片添加水印
  3. Redux 的基本使用
  4. html像素小鸟小游戏,微信小游戏-像素鸟游戏
  5. 无法打开内核设备“\.\VMCIDev\VMX”: 操作成功完成。是否在安装 VMware Workstation 后重新引导? 模块“DevicePowerOn”启动失败。 未能启动虚拟机。
  6. C#的Linq to SQL
  7. jsliang 陪你瞎叨叨 2
  8. win10关闭windows聚焦_Windows 10聚焦怎么用?教你玩转Windows聚焦功能
  9. 思科路由器开启DNS解析
  10. 用AI生成假员工,8天众筹3万美元,这家创业公司2/3的成员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