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QL Server 2014里,微软引入了终极事务处理(Extrem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即大家熟知的Hekaton。我在网上围观了一些文档,写这篇文章,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Hekaton,它的局限性,还有它惊艳的全新内存数据库技术。这篇文章会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讲解Hekaton:

  1. 概况
  2. 可扩展性(Scalability)
  3. 局限性(Limitations)

1.概况

让我们从XTP的简洁概况开始。像XTP这样的内存数据库技术首要目标非常明确:尽可能高效的使用我们现有的服务器硬件。我们来看当下的现代服务器系统硬件,你会发现下列问题/局限性:

  • 传统存储(机械硬盘)非常缓慢,企业若准备SSD存储非常昂贵。另一方面主要内存(RAM)却非常便宜,只要花100美元就可以配置到64GB内存,这可是标准版的SQL Server的最大支持内存数。
  • CPU速度很难再提升。现在我们困在了3-4GHZ,再快点不太可能(当你尝试超频时你就会有这个体会)。
  •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不能线性扩展,主要是因为内部的锁,阻塞和封锁(Locking, Blocking, and Latching)机制(数据结构的内存里锁,当它们被读写访问时)。

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你需要这样的技术:

  1. 使用RAM将数据全部存在内存里来克服传统旋转硬盘(机械硬盘)的速度限制。
  2. 尽可能划算的使用当下有速度限制的CPU,使用尽可能少的CPU指令数,来实现近可能快的去执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查询。
  3. 当对你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执行读/写操作时,完全避免锁/阻塞,和闩锁(Locking/Blocking, and Latching)。

这3点就是SQL Server 2014里终极事务处理(Extrem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的3大支柱:

使用XTP你可以在内存里缓存整个表(即所谓的内存优化表(Memory Optimized Tables)),存储过程可以编译为本机C代码,而且对于内存优化表,锁/阻塞和闩锁(Locking/Blocking, and Latching)这些机制都是完全没有的,因为XTP是基于乐观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 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 ,MVCC)的。我们来详细看下这3大支柱。

内存中的存储(In-Memory Storage)

对于服务器系统,内存越来越便宜了。你只要花几百美元就可以装备你的服务器为64G内存,64GB内存可是SQL Server标准版本支持的最大内存。因此XTP表(即内存优化表)是完全存在内存里的。从SQL Server角度来看,内存表的所有数据存在于FILESTREAM文件组,在SQL Server启动时,它们从文件组读取,然后在起飞时重建你的所有索引。

这也给你的目标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 Objective,RTO)带来巨大压力,因为一启动你所有索引都被重建完成后,你的数据库才是在线状态。你的FILESTREAM文件组所存储的存储系统速度,因此也会直接影响目标恢复时间。因此你可以在FILESTREAM文件组里放置多个容器,这样的话你可以在启动期间分散I/O到多个存储系统,从而让你的数据库尽快进入在线状态。

在CTP1里,XTP只支持所谓的Hash-Indexes,它是在内存里完全存储在哈希表里。SQL Server目前能查找和扫描Hash-Indexes。从CTP2起,微软会引入所谓的Range Indexes,这样可以是你的范围查询非常,非常快。Range Indexes是基于所谓的Bw-Tree

每个内存优化表也是编译为本地C代码。对每个表你都会得到一个DLL,这个是通过cl.exe编译的(微软C语言编译器,SQL Server 2014 自带)。生成的DLL然后载入sqlservr.exe 的进程空间,这个可以在sys.dm_os_loaded_modules里看到。编译本身在独立的线程里完成,这就是说你眼疾手快的话,你可以在任务管理器里看到cl.exe。下面代码给你展示了描述你的表的典型C语言代码:

 1 struct hkt_277576027
 2 {
 3     struct HkSixteenByteData hkc_1;
 4     __int64 hkc_5;
 5     long hkc_2;
 6     long hkc_3;
 7     long hkc_4;
 8 };
 9 struct hkis_27757602700002
10 {
11     struct HkSixteenByteData hkc_1;
12 };
13 struct hkif_27757602700002
14 {
15     struct HkSixteenByteData hkc_1;
16 };
17 __int64 CompareSKeyToRow_27757602700002(
18     struct HkSearchKey const* hkArg0,
19     struct HkRow const* hkArg1)
20 {
21     struct hkis_27757602700002* arg0 = ((struct hkis_27757602700002*)hkArg0);
22     struct hkt_277576027* arg1 = ((struct hkt_277576027*)hkArg1);
23     __int64 ret;
24     ret = (CompareKeys_guid((arg0->hkc_1), (arg1->hkc_1)));
25     return ret;
26 }
27 __int64 CompareRowToRow_27757602700002(
28     struct HkRow const* hkArg0,
29     struct HkRow const* hkArg1)
30 {
31     struct hkt_277576027* arg0 = ((struct hkt_277576027*)hkArg0);
32     struct hkt_277576027* arg1 = ((struct hkt_277576027*)hkArg1);
33     __int64 ret;
34     ret = (CompareKeys_guid((arg0->hkc_1), (arg1->hkc_1)));
35     return ret;
36 }

可以看到,代码本身并不直观,但你可以通过C的结构使用来看出你的表结构是如何被描述的。XTP的好处是内存优化表是完全自然集成到SQL Server关系引擎的其余部分。因此你可以使用传统的T-SQL代码查询这些表,可以进行备份/还原,还有集成HA/DR技术——微软在集成领域做了大量的伟大工作。除了内存中存储外,内存优化表也完全锁/阻塞,和闩锁,因为XTP是基于乐观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原则。在无锁/闩锁数据结构部分我们会继续讨论这个。

你需要注意的最重要事实是:你应该将性能最重要的表移入内存,不是你所有的数据库。在接下来可扩展性部分里,我们会谈到哪些情况使用XTP是有意义的。通常你会把你数据库的95%使用基于传统磁盘的表存储,剩下的5%可以用内存优化表存储。

本地编译(Native Compilation)

微软申明当前硬件系统的第一个问题是:传统的,旋转的存储太慢。对此将表数据在内存中存储。第2个问题需要申明的是:当下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卡在了3-4GHz。我们不能再快了,因为会引入散热问题。因此当前时钟周期必须尽可能有效的管理。这是当下T-SQL实现的巨大问题,因为T-SQL只是一个解释性的语言。

在查询优化期间,SQL Server的查询优化器生成所谓的查询树,在执行期间,查询树从头运算符到所有的树节点被解读。这会引入大量的额外CPU指令,会在SQL Server里的每个执行计划里执行。另外每个运算符(即所谓的迭代器(Iterator))是以C++类实现的,这就意味在执行各个运算符时,会用到所谓的虚拟函数调用(Virtual Function Calls )。虚拟方法调用根据需要执行的CPU指令又是很占资源的。总之,在运行期间,执行计划被解读时,生成大量的CPU指令,即意味着当前的CPU没有高效的使用。你在浪费宝贵的CPU周期,可以用另外更好的方式来使用,从而提速你的整个工作。

因为查询引擎内的这些原因和限制,SQL Server引入XTP所谓的 本机编译的存储过程(Natively Compiled Stored Procedures)。背后的思路很简单:存储过程的整体编译为本地C语言代码,结果又是生成DLL,然后载入sqlservr.exe 的进程空间。因此在执行期间不需要解读,虚拟函数调用完全消除。这样的话做同样数量的工作却需要很少的CPU指令,这就意味着你的工作输出量会更高,因为在可用的CPU周期里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在2013年的北美TechEd上指出,对于一些特定的存储过程,需要的CPU指令可以从1000000下降到近4000。想象下这个性能提升:25倍的性能提升!当我们谈到当前XPT里的局限时,你会发现,这个提升并不是免费的……下面的代码展示的是一个简单存储过程的典型C语言代码:

  1 HRESULT hkp_309576141(
  2     struct HkProcContext* context,
  3     union HkValue valueArray[],
  4     unsigned char* nullArray)
  5 {
  6     unsigned long yc = 0;
  7     long var_2 = (-2147483647 - 1);
  8     unsigned char var_isnull_2 = 1;
  9     HRESULT hr = 0;
 10     {
 11         var_2 = 0;
 12         var_isnull_2 = 0;
 13     }
 14     yc = (yc + 1);
 15     {
 16         while (1)
 17         {
 18             unsigned char result_7;
 19             unsigned char result_isnull_7;
 20             result_7 = 0;
 21             result_isnull_7 = 0;
 22             if ((! var_isnull_2))
 23             {
 24                 result_7 = (var_2 < 10000);
 25             }
 26             else
 27             {
 28                 result_isnull_7 = 1;
 29             }
 30             if ((result_isnull_7 || (! result_7)))
 31             {
 32                 goto l_5;
 33             }
 34             hr = (YieldCheck(context, yc, 18));
 35             if ((FAILED(hr)))
 36             {
 37                 goto l_1;
 38             }
 39             yc = 0;
 40             {
 41                 long expr_9;
 42                 long expr_10;
 43                 long expr_11;
 44                 __int64 expr_12;
 45                 struct hkt_277576027* rec2_17 = 0;
 46                 unsigned char freeRow_17 = 0;
 47                 short rowLength;
 48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18[] =
 49                 {
 50                     73,
 51                     78,
 52                     83,
 53                     69,
 54                     82,
 55                     84,
 56                 };
 57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19[] =
 58                 {
 59                     91,
 60                     79,
 61                     114,
 62                     100,
 63                     101,
 64                     114,
 65                     115,
 66                     93,
 67                 };
 68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0[] =
 69                 {
 70                     91,
 71                     79,
 72                     114,
 73                     100,
 74                     101,
 75                     114,
 76                     73,
 77                     68,
 78                     93,
 79                 };
 80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1[] =
 81                 {
 82                     73,
 83                     78,
 84                     83,
 85                     69,
 86                     82,
 87                     84,
 88                 };
 89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2[] =
 90                 {
 91                     91,
 92                     79,
 93                     114,
 94                     100,
 95                     101,
 96                     114,
 97                     115,
 98                     93,
 99                 };
100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3[] =
101                 {
102                     91,
103                     67,
104                     117,
105                     115,
106                     116,
107                     111,
108                     109,
109                     101,
110                     114,
111                     73,
112                     68,
113                     93,
114                 };
115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4[] =
116                 {
117                     73,
118                     78,
119                     83,
120                     69,
121                     82,
122                     84,
123                 };
124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5[] =
125                 {
126                     91,
127                     79,
128                     114,
129                     100,
130                     101,
131                     114,
132                     115,
133                     93,
134                 };
135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6[] =
136                 {
137                     91,
138                     80,
139                     114,
140                     111,
141                     100,
142                     117,
143                     99,
144                     116,
145                     73,
146                     68,
147                     93,
148                 };
149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7[] =
150                 {
151                     73,
152                     78,
153                     83,
154                     69,
155                     82,
156                     84,
157                 };
158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8[] =
159                 {
160                     91,
161                     79,
162                     114,
163                     100,
164                     101,
165                     114,
166                     115,
167                     93,
168                 };
169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29[] =
170                 {
171                     91,
172                     81,
173                     117,
174                     97,
175                     110,
176                     116,
177                     105,
178                     116,
179                     121,
180                     93,
181                 };
182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30[] =
183                 {
184                     73,
185                     78,
186                     83,
187                     69,
188                     82,
189                     84,
190                 };
191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31[] =
192                 {
193                     91,
194                     79,
195                     114,
196                     100,
197                     101,
198                     114,
199                     115,
200                     93,
201                 };
202                 static wchar_t const hkl_32[] =
203                 {
204                     91,
205                     80,
206                     114,
207                     105,
208                     99,
209                     101,
210                     93,
211                 };
212                 goto l_16;
213             l_16:;
214                 expr_9 = 1;
215                 expr_10 = 1;
216                 expr_11 = 1;
217                 expr_12 = 2045;
218                 goto l_15;
219             l_15:;
220                 rowLength = sizeof(struct hkt_277576027);
221                 hr = (HkRowAlloc((context->Transaction), (Tables[0]), rowLength, ((struct HkRow**)(&rec2_17))));
222                 if ((FAILED(hr)))
223                 {
224                     goto l_8;
225                 }
226                 freeRow_17 = 1;
227                 if ((! (nullArray[1])))
228                 {
229                     (rec2_17->hkc_1) = ((valueArray[1]).SixteenByteData);
230                 }
231                 else
232                 {
233                     hr = -2113929186;
234                     if ((FAILED(hr)))
235                     {
236                         {
237                             CreateError((context->ErrorObject), hr, 5, 18, hkl_20, 16, hkl_19, hkl_18);
238                         }
239                         if ((FAILED(hr)))
240                         {
241                             goto l_8;
242                         }
243                     }
244                 }
245                 (rec2_17->hkc_2) = expr_9;
246                 (rec2_17->hkc_3) = expr_10;
247                 (rec2_17->hkc_4) = expr_11;
248                 (rec2_17->hkc_5) = expr_12;
249                 freeRow_17 = 0;
250                 hr = (HkTableInsert((Tables[0]), (context->Transaction), ((struct HkRow*)rec2_17)));
251                 if ((FAILED(hr)))
252                 {
253                     goto l_8;
254                 }
255                 goto l_13;
256             l_13:;
257                 goto l_14;
258             l_14:;
259                 hr = (HkRefreshStatementId((context->Transaction)));
260                 if ((FAILED(hr)))
261                 {
262                     goto l_8;
263                 }
264             l_8:;
265                 if ((FAILED(hr)))
266                 {
267                     if (freeRow_17)
268                     {
269                         HkTableReleaseUnusedRow(((struct HkRow*)rec2_17), (Tables[0]), (context->Transaction));
270                     }
271                     SetLineNumberForError((context->ErrorObject), 18);
272                     goto l_1;
273                 }
274             }
275             yc = (yc + 1);
276             {
277                 __int64 temp_34;
278                 if ((! var_isnull_2))
279                 {
280                     temp_34 = (((__int64)var_2) + ((__int64)1));
281                     if ((temp_34 < (-2147483647 - 1)))
282                     {
283                         hr = -2113929211;
284                         {
285                             hr = (CreateError((context->ErrorObject), hr, 2, 23, 0));
286                         }
287                         if ((FAILED(hr)))
288                         {
289                             goto l_33;
290                         }
291                     }
292                     if ((temp_34 > 2147483647))
293                     {
294                         hr = -2113929212;
295                         {
296                             hr = (CreateError((context->ErrorObject), hr, 2, 23, 0));
297                         }
298                         if ((FAILED(hr)))
299                         {
300                             goto l_33;
301                         }
302                     }
303                     var_2 = ((long)temp_34);
304                     var_isnull_2 = 0;
305                 }
306                 else
307                 {
308                     var_isnull_2 = 1;
309                 }
310             l_33:;
311                 if ((FAILED(hr)))
312                 {
313                     SetLineNumberForError((context->ErrorObject), 28);
314                     goto l_1;
315                 }
316             }
317             yc = (yc + 1);
318         }
319     l_5:;
320     }
321     yc = (yc + 1);
322     ((valueArray[0]).SignedIntData) = 0;
323 l_1:;
324     return hr;
325 }

你可以看到有很多的GOTO语句,很容易让人想到是面条式代码(spaghetti code)。但这个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无锁/闩锁数据结构(Lock/Latch Free Data Structures)

在我们刚才讨论XTP里的内存存储数据时,我已经说过对内存优化表,SQL Server是以无锁/闩锁数据结构实现的。这意味着当想要读写你的数据时,没有锁/闩锁涉及到的等待。在传统的像SQL Server这样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里,写操作需要排它锁(Exclusive Locks (X) ),读操作需要共享锁(Shared Locks (S) )。2个锁是互斥的。

这就是说读阻塞写,写阻塞读。共享锁能把持多久是通过不同的事务隔离级别控制的。这个方式称为悲观并发控制(Pessimistic Concurrency)。随着SQL Server 2005的发布,微软引入了新的并发模式:乐观并发控制(Optimistic Concurrency)。使用乐观并发控制,读操作不再需要共享锁。直接从TempDb永驻的版本存储里读取。

使用新的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 Snapshot Isolation (RCSI) ,你回退到语句开始后不再有效的记录版本;使用隔离级别Snapshot Isolation,你回退到事务开始后不再有效的记录版本,这意味这在Snapshot Isolation里你可以重复的读。

设置这些新的隔离级别会大大促进你的整个工作量。但还有问题必须解决:

写还是需要排它锁,意味这并行写操作还是会相互阻塞。

当访问内存中的数据时(数据页,索引页),这些结构必须被闩锁,意味着它们只能被单线程访问。那是传统多线程并发问题,需要以此方式(闩锁)来解决。

因此XTP引入了基于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 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 ,MVCC)原则。使用MVCC就没有锁(甚至没有排它锁)和闩锁。写不会相互阻塞,因为哈希索引不是建立在页上的,数据访问是无闩锁的(内部是用哈希桶的哈希表来存储的)。在内存里不再有阻塞。当你使用XTP时,意味着卓越的吞吐量保证。但你的内存里访问没有闩锁时,你的性能瓶颈将转移,主要移向事务日志,在下个讨论XTP扩展性时我们会谈到。

MVCC的一个副作用是所谓的写-写冲突(Writer-Writer conflict。你可以在XTP里对同个记录进行多个写操作,它们不会阻塞。第一个写会胜出,其他所有并发的写事务会失败。这意味着你需要修改你的代码来捕获这个特定错误,然后重试你的事务。这和死锁处理是一样的。如果在你程序里已经有死锁的实现方式,应该很容易对你的终端用户处理写-写冲突。

2.可扩展性(Scalability)

现在你应该大致理解了XTP的主要概念和背后的原因,但最大的问题是,在哪些情况下才可以使用XTP呢。我认为XTP不是一个随处可以部署的技术。你需要一个特殊情景来使用XTP才有意义。请相信我: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大多数SQL Server问题,基本是索引问题,或者是硬件的错误配置问题(尤其是SANS领域)。

当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绝不推荐升级到XTP。一定要先分析下根源,在第一步就从根源解决问题。XTP应该是你最后才考虑的解决方法,因为当你的部分数据库使用XTP时,你的问题分析方法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对于XTP,你会遇到大量的各种限制。XTP是贼快(我可以说是TMD的快),但不是个历史奇迹(all-time wonder),不是每个地方都适用的。

微软推出XTP主要是为了克服加锁竞争(Latch Contention)问题。刚才你已经看到,当你访问数据页进行读写活动时,加锁竞争在内存里总会发生。当你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到了某个时间点,你就引入了加锁竞争,因为单线程访问内存里的这些页。这里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最后页插入加锁竞争(Last Page Insert Latch Contention)

这个问题很容易重现:按照最佳实践创建一个聚集键,这个键使用自增长来避免在聚集索引里的硬页分裂。你的工作量不会延伸——相信我!这里的问题是:在INSERT语句期间,在你的聚集索引里只有一个热块——最后页。下图展示了这个现象:

从图中可以看到,SQL Server需要横穿聚集索引的右手,从索引根页下至叶子层来在聚集索引的机翼后缘插入新的记录。因此在叶子层你有单线程访问叶子页,这就意味着单线程插入(Single-Thread INSERT)操作。这会大大伤及你的性能。下图展示了使用INT IDENTITY列的表里的简单INSERT语句(自增长,导致最后页插入加锁竞争!),我使用ostress.exe程序(来自微软RML工具的一部分)模拟不同用户在16核的机器上的不同性能表现。

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用户的增加,工作量在逐步下降,你的闩锁等待增加——这就是使用自增长值的最后页插入加锁竞争(Last Page Insert Latch Contention)。当访问在内存里的索引页和数据页时,这个竞争就会发生,因为闩锁。

有几个方式可以克服最后页插入加锁竞争:

  • 使用随机聚集键,例如UNIQUEIDENTIFIER 在整个聚集索引叶子层分布式插入
  • 实行哈希分区(Implement Hash Partitioning)

当你使用UNIQUEIDENTIFIER 作为你的聚集键时,首先你就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但你的工作吞吐量却大幅度上升了。哈希分区是你另一个可以部署的选项。哈希分区意味着你为每个CPU内核创建不同的分区,使用取模运算符在不同的分区间,你的配分函数(Partition Function)分发记录。下图展示了这个方法:

你通过在不同分区里的不同B-Tree结构分发INSERT语句,因此你就可以并行在表里执行INSERT语句。但这个也是有缺点的,你需要SQL Server的企业版,用了这个分区,你的表就不能重新分区,你就不能有效使用分区消除(Partition Elimination)。下图是对应的性能提升展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用户达到64个前都是平稳延伸的,在128个用户后,再次发生最后页插入加锁竞争,吞吐量再次下降。

现在假设我们启用内存优化表,性能会发生如何的改变?表的生产力会贼快——XTP真是的TMD的快!因为没有锁和闩锁!我们可以看下SQL Server批量请求时资源使用情况:

在这个情况下,我可以执行200个用户的本地编译存储过程里的INSERT语句,可以接收25500批量请求/秒——0工作等待,0数据I/O!所有的一切都在内存里发生。但是:这次测试都是在虚拟机里执行。虚拟机有8个内核,分配了20G的内存,虚拟机和相关的SQL Server文件都存储在PCI-E上的SSD上。

我现在碰到的XTP的生产力瓶颈在哪里呢?这个不容易马上知道答案。首先你要考虑的是还是你的聚集键。使用XTP并不支持IDENTITY列。因此微软建议使用序列对象(Sequence Object)。序列是完美的,你可以使用缓存,但是XTP是TMD的太快了,你马上就碰上了SQL Server里的序列生成器(Sequence Generator)的竞争。SQL Server在你主数据文件的第132页保存序列值。第132也是系统表sysobjvalues的一部分。当你读写那个页时,SQL Server又会闩锁那个页,你的闩锁竞争又回来了,但只在你的数据酷的不同领域上。你不能避免这个页的闩锁竞争,因为系统表还是存储在传统磁盘的表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序列并不是XTP的最佳解决方法,如果你想无限延伸你的工作量。

因此让我们再次回到老朋友UNIQUEIDENTIFIER 这里。当生成UNIQUEIDENTIFIER 不会有任何竞争,因为生成是通过算法的。不好的是:函数NEWID()在SQL Server 2014的CTP1里并不支持。但这个也没关系,你可以在存储过程里写入,在存储过程里生成UNIQUEIDENTIFIER ,通过变量值传给本地编译的存储过程。问题解决,这样的话我可以把工作量提升至25500 批量请求/秒。从我的测试可以看出,UNIQUEIDENTIFIER 比序列更好,因为没有需要协调和闩锁的共享资源。这个是我的最大收获。

因此现在的问题就是什么限制了25500 批量请求/秒的工作量?2个主要东西:事务日志和CPU使用率!我们首先来看看事务日志。在XTP里,微软对此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例如没有UNDO记录。微软尝试使事务日志量最小化来优化事务日志的写入。写得少,做得快。为了克服事务日志限制,XTP提供给你2类不同的内存优化表:

  • SCHEMA_AND_DATA
  • SCHEMA_ONLY

SCHEMA_AND_DATA意味着表架构和数据都永驻,因此只要你的事务一提交,XTP就要把事务日志记录写入事务日志。在事务执行期间,XTP从不把事务日志记录写入事务日志,因为你随时可能回滚事务。SCHEMA_ONLY表数据的修改不进行日志记录,并且表中的数据不保留在磁盘上:当你重启你的SQL Server,只有空表,嗯???你要慎重考虑使用这个选项,什么时候是可以用的,什么时候是不行的。微软建议下列2个场景可以使用这个选项:

  • ASP.NET会话状态数据库
  • 提取转换加载(ETL)场景

ASP.NET会话状态数据库可以使用SCHEMA_ONLY选项,因为你这里不保存关键数据。会话状态是关于你网站用户的信息。对于ETL场景也同样可以使用SCHEMA_ONLY选项,因为即使失败也很容易重建数据。使用SCHEMA_ONLY选项,我可以获得25500 批量请求/秒的工作量。使用SCHEMA_AND_DATA就成为了主要瓶颈,只能获得15000 批量请求/秒。我说过,我的测试环境的虚拟机是运行在PCI-E上的SSD上(事务日志,数据文件,虚拟机),换做实体的纯金属服务器会更好。

当你使用SCHEMA_AND_DATA部署你的内存优化表,你还有一个东西:极快的事务日志——和往常一样!当你使用SCHEMA_AND_DATA,CPU会称为你的瓶颈,因为没别的了。从刚才的图中你可以看到虚拟机里CPU基本运行在85%。当我把所有都部署在实体服务器上是,我觉得会加倍它的工作量。因为我只分配16核中的8核给虚拟机。在主机有50%的平均CPU占用,因此加倍工作量应该不是问题。那应该是在很低成本机器上却有50000批量请求/秒的工作量……

3.局限性(Limitations)

到目前位置,XTP的一切都看起来很棒,它应该是SQL Server里特定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但是XTP也有很大的代价——一大堆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的CTP1。下面列出部分,更多可以查看微软在线帮助:

  • 差异备份不支持
  • 行大小限制为8kb
  • 内存优化表不能truncate
  • NEWID()尚未实现
  • 用SCHEMA_AND_DATA部署的内存优化表必须要有主键
  • ALTER TABLE/ALTER PROCEDURE不支持
  • 外键(Foreign-Keys)不支持
  • LOB数据类型不支持
  • 本地编译的存储过程不会重编译。由于统计信息改变,不重编译会导致很糟的性能
  • 在内存优化的存储过程里不能访问存放在传统硬盘(机械硬盘)里的表
  • 整个表的定义只能在一个CREATE TABLE里描述(包括索引和约束)
  • 你不能从别的数据库往内存优化表里直接插入数据,你需要一个中间表。这在刚才提到的ETL场景里会是个大问题
  • ……

除了这些局限性外,目前的CTP1版本里的XTP还是有BUG的,数据库居然崩溃了,也不能进行还原……不要问我如何重现这个BUG。

结论

XTP在SQL Server里的确是快速发展起来的技术。你需要考虑的唯一事情就是:当你基于XTP部署解决方案时,为你的事务日志准备尽可能快的存储系统吧,这个会大幅度降低系统瓶颈!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你很好的了解XTP,也希望你在阅读的时候,和我一样享受这个撰写过程。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转自Woodytu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woodytu/p/4610896.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终极事务处理(XTP,Hekaton)——万能大招?相关推荐

  1. 第一次接触终极事务处理——Hekaton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给出如何与终极事务处理(Extrem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XTP) )的第一次接触,即大家熟知的Hakaton.如果你想对XTP有个很好的概况认识,我推 ...

  2. ios 默认字体加粗

    [UIFont boldSystemFontOfSize:XXX]; XXX 指的是字号 查看全文 http://www.taodudu.cc/news/show-4220215.html 相关文章: ...

  3. 解决运行python脚本报错: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numpy‘

    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get_kpi.py", line 2, in <module>     ...

  4. 转发:Hekaton:SQL Server集成的内存事务处理

    原文地址:http://www.infoq.com/cn/news/2012/11/Hekaton,觉得很好的新闻,专此大家分享,红字是我觉得很激动的设计.我还找到微软介绍此技术的文章. 作者 Abe ...

  5. iphone圆点怎么弄出来_新款iPhone放出终极大招,果粉:就没高级点的嘛

    自从iPhone取消了底部圆点,采用全面屏设计后,让我们对苹果手机有了很大的看法.如今iPhone已经不是当年的iPhone,相对于国产手机来说,缺乏了很多创意,那么2019年新款的iPhone将会如 ...

  6. 终极大招~pycharm自动补全opencv代码提示功能

    你的pycharm还能自动补全opencv代码提示吗? 你可能通过修改cv2,进入__init__.py文件,一顿操作,还是不行. 你以为是工具问题,卸载重装? 还是opencv卸载重装好几次了 这次 ...

  7. 华为微博回应鸿蒙,果不其然,华为放出终极大招!鸿蒙操作系统下月正式推送。就在刚刚,华为开通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官方微博,关注人数已接近八万。 ... - 雪球...

    来源:雪球App,作者: 大卫独舞,(https://xueqiu.com/5709215108/179214809) 果不其然,华为放出终极大招!鸿蒙操作系统下月正式推送.就在刚刚,华为开通了鸿蒙操 ...

  8. 找回被盗iPhone的终极大招:查询ICCID

    找回被盗iPhone的终极大招:查询ICCID iPhone不慎丢失后怎么办?看图中的ICCID. 臧智渊 iPhone不慎丢失后怎么办?普通青年:立刻报警,基本没用.文艺青年:用Find my iP ...

  9. 2019年的敬业福要贬值了,来看看百分百获取敬业福的终极大招。

    2019年的敬业福要贬值了,来看看百分百获取敬业福的终极大招. 2019.1.28

最新文章

  1. 人工智能工程师学习路线
  2. hardfault常见原因_XMC实验分享之四十八: Cortex M0的Hard Fault发生原因
  3. 设计RandomPool结构
  4. 经典C语言程序100例之五
  5. 特殊格式的 汇潮支付接口对接
  6. python比较excel表格内容并提取_利用python提取多张excel表数据并汇总到同一张新表中...
  7. 优化Oracle网络设置的方案
  8. 哈工大c语言作业系统,2015秋C语言程序设计
  9. 我们行业有一个同行,他和身边所有的人都交好过,包括我
  10. python工程代码语法_python编码环境安装与基本语法
  11. Echarts中使用china.js
  12. 利用Procexp工具监控Windows平台上的Oracle数据库性能
  13. 计算机如何用vb文本加密,VB 实现中文文本的加密方法
  14. 【活动】VUCA时代下的项目管理:京东技术+系列论坛
  15. 东原仁知服务招股书失效:主营业务严重依赖迪马集团,曾多次更名
  16. php tcpdf 没有头部,TCPDF使用总结 - 从头笑到尾的个人空间 - OSCHINA - 中文开源技术交流社区...
  17. NYOJ 20 吝啬的国度 续
  18. VS code实现前后端交互及大屏可视化(Flask+Mysql+Echarts+HTML+JS+CSS)
  19. 析达芬奇DM644x平台ARM中断处理流程
  20. Module named ‘XXX’ already exists 错误解决

热门文章

  1. 【UI】10套抗疫图标,疫情图标,图标素材(免费)!
  2. 奇虎360温铭:OpenResty的未来
  3. wechat 报警的实现方法
  4. No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 is present 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Vue配置代理解决跨域问题
  5. Access to XMLHttpRequest at ‘http127.0.0.18000server‘ from origin ‘http127.0.0.15500‘ has
  6. centos 7.3 iscsi登录失败问题及解决方法
  7. 申请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低GPA如何申请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
  8. kafka多线程消费
  9. 使命召唤系列已创造近9000万销量
  10. SV绿皮书笔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