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前言

1、静电耦合

2、磁场耦合

3、电磁耦合与天线

二、电磁辐射如何产生

三、详述辐射的两种天线及相关案例

1、环等效天线

2、案例分析一

3、单极或偶极等效天线

4、案例分析二

四、空间辐射

1、近场与远场

2、空间辐射噪声抑制

五、总结

------------------------------------------------------------------------------------------------------------------------

一、前言

RE实验是EMC实验中非常容易出问题的一类实验,几乎每一款产品都会存在辐射超标的问题,而RE实验的整改也往往是非常耗费时间的,没有一个清晰、系统性的整改思路,往往会使问题反反复复。下面介绍一些理论知识及分析方法。

电磁干扰问题包含三要素,即干扰源、干扰路径和敏感设备。在RE测试中,接收机就是敏感设备,接收测试样件内部产生的并且由空间(干扰路径)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再参考相应的产品标准来判断是否通过试验。分析辐射发射问题可以从三要素角度分析,去掉其中一个要素就可以解决辐射发射的问题。今天主要介绍干扰源。

------------------------------------------------------------

1、静电耦合

静电耦合对电场敏感,也叫电场耦合或容性耦合,一般电压大电流小,其简化模型如下:干扰方和受害方之间通过电容耦合,干扰方产生的电场会通过电容(pF级别)作用于受害方,进而在受害方产生噪声,这就是静电干扰。

如果受害方阻抗大,那么产生的干扰也会变大,这就是高阻抗电路更容易接收噪声的原因之一。

那么缓解静电耦合引起的干扰手段有哪些呢?

1)增加间距。通过减小耦合电容,来降低干扰;

2)缩短耦合长度。减小两条走线平行部分的长度,相当于减少了并联的电容,进而降低耦合电容引起的干扰;

3)静电屏蔽。金属接地屏蔽,阻断干扰方和受害方,如下图;

4)降低干扰源电压;

5)在干扰源源端滤波。

------------------------------------------------------------

2、磁场耦合

有爱必有恨,有电容就有电感,二者是对偶器件,磁场耦合就是基于感性的耦合,也叫感性耦合,电压小电流大,当导线流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磁场会通过互感作用于受害线路,进而产生干扰,这就是磁场耦合。

那么缓解电磁耦合引起的干扰手段有哪些呢?

1)增加间距。通过减小互感系数,来降低干扰;

2)缩短耦合长度,垂直交叉走线。减小两条走线平行部分的长度,相当于减少了互感;

3)电磁屏蔽。通过金属板涡流阻断磁场,可以不接地,如果金属板用于回流,则接地;

4)降低干扰源电流;

5)在干扰源源端滤波。

------------------------------------------------------------

3、电磁耦合与天线

静电耦合和磁场耦合对距离很敏感,属于近距离干扰,增加距离可以大幅降低干扰,但是无线电波的干扰,属于远距离干扰,对距离并不是很敏感,又叫做辐射耦合。

天线可以产生无线电波,天线可以分为偶极子天线和环形天线两种,如下图所示,这些天线既可以发射信号,又可以接收信号(拾取噪声),因此,作为发射天线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天线产生干扰;对于受害器件而言尽量避免内部设计产生无用的天线,导致拾取到无线电波干扰。

偶极子天线对电压敏感,环形天线对电流敏感。

------------------------------------------------------------------------------------------------------------------------

二、电磁辐射如何产生

产生电磁辐射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时变驱动源和天线。一般对CE的信号才区分差模和共模,RE信号不存在差模和共模这么一说。

由奥斯特实验可知,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磁场正比于电流,反比于离开导体的距离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所以需要注意的是辐射发射中的时变驱动源指的是时变电流源,电流可以产生磁场,而电压不能。

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电磁场由近及远地传播,就形成电磁波。电磁波具有3个基本量:幅值、频率和相位。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C=λf,C=3*10^8m/s,f为频率,单位Hz, λ指波长,单位m。

在低频的电磁振荡中,电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返回原电路而没有辐射出去;在高频的电磁振荡中,电磁互变很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和磁能随着电场和磁场的周期变化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这就是一种辐射。

根据天线理论,当天线的长度与波长相当,则更容易产生电磁波。例如:数米长的电源线,会产生30~300MHz的辐射,在30MHz以下频带,因波长较长,当电源线中流过同样的电流,也不会产生辐射太强的电磁波,故30MHz以下频带都是传导干扰。

总之,当设备的导线长度比波长短时,也就是驱动电流是低频电流时,主要问题是传导干扰,当设备的导线长度比波长长时,也就是驱动电流是高频时,主要问题是辐射问题。

------------------------------------------------------------------------------------------------------------------------

三、详述辐射的两种天线及相关案例

1、环等效天线

在RE测试中,测试的实质就是测试产品中两种等效天线所产生的辐射信号,第一种等效天线是由信号环路等效的环天线,环路是产生辐射的等效天线,辐射产生的源头是环路中流动的电流信号,这种信号通常是正常工作信号,它是一种差模信号,如时钟信号。当环路中的信号是交变的,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那么信号所在的环路就会产生辐射,这种辐射也叫差模辐射,PCB上的很多电流环都可以构成这种辐射,也叫PCB的差模辐射。如果在环路面积为S的环路中流动着电流强度为I、频率为F的信号,那么在自由空间中,距离环路D处所产生的辐射强度为:E=1.3SIF^2/D

上式中,E为电场强度,单位uV/m;S为环路面积,单位为cm2;I为电流强度,单位为A;F为信号频率也叫电流频率,单位为MHz;D为距离,单位为m。产生的辐射大小与信号的频率,电流强度,环路面积以及距离环路的距离有关。

注意:这里的电流是指信号的工作电流,若要求n次谐波的辐射,电流要用n次谐波的电流,n次谐波的电流为:In=0.45*I/n。

控制方法:

(1)在不影响信号完整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小电流驱动;

(2)信号频率的影响较大,尽量调低;

(3)控制高频电流的环路面积,特别是DCDC部分,输出电流较大,可采用调频DCDC,将频率倍频点,调节出测试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优化地平面,控制信号回流路径,减小环路面积。

对于差模干扰,一般最常见的情况就是DCDC电路,设计时要注意控制频率、大电流环路。

------------------------------------------------------------

2、案例分析一

举个例子:某产品,标准要求过Class4标准,RE测试时,屏幕背光的DCDC辐射超标,开关频率为2.1MHz,可以看到,周期性的毛刺叠加在辐射较高的包络上,叠加后超过限值,展开波形可以发现,周期性的高频信号频率恰好是2.1MHz,实测结果如下图:

整改前

由E=1.3SIF^2/D可以看出,频率的影响最大,降低开关频率为400KHz后,叠加在包络上的周期性信号消失,超标点合格如下图。

整改后

------------------------------------------------------------

3、单极或偶极等效天线

第二类等效天线是单极天线或偶极子天线,是由产品中的线缆或其他尺寸较长的导体构成。驱动电流通常是共模电流,是系统地与接地平面(大地)之间的电压降造成。此类由共模电流导致的辐射通常称为共模辐射,如下图。

在地平面上长度为L的天线,在距离为r的点测到的电场强度为:

当F≥30MHz,D≥1m并且L<λ/2时,E=0.63FIL/D;

当L≥λ/2时,E=60*I/D。

上式中,电场强度单位为μV/m;频率f的单位为Hz;电流I单位为A,表示电缆上的共模电流;长度L为电缆长度,单位为m;距离D的单位为m。产生辐射的大小与频率、天线长度、共模电流大小有关。共模电流的大小是关键。

控制方法:

(1)减小共模电流,减小地上的驱动电压,也就是减小输出接口处地平面的噪声,优化地平面的设计;

(2)电缆线束屏蔽,并注意屏蔽层的接地;

(3)对外的接口电路采用共模电感或电阻降低共模电流;

(4)接口采用去耦电容,分流输出到线缆上的共模电流;

(5)特殊线束的阻抗匹配,比如USB线束;

(6)电路设计中尽量避免高频信号干扰到外部的电源线缆,设计PCB时高频与低频区域分开;

(7)注意连接器的选型,屏蔽线与PCB板的接地良好;

(8)合理分配连接器上的接地引脚,提供良好的信号回流路径,注意连接的引脚间的互感;

(9)控制充当天线的线束,金属外壳的长度。

注意:信号电流大小、频率、测试距离都一致的情况下,共模辐射要远远大于差模辐射,差模电流需要比共模电流大1000倍以上才会产生相同的辐射,所以在产品设计初期需要充分考虑共模辐射的影响,重点要减小共模电流。

也就是减少信号地与真正的大地之间的电流,有交变的驱动电流未完全回到信号源端的地,而是从线束泄露到大地上,就会造成严重的辐射现象。

------------------------------------------------------------

4、案例分析二

举个例子:假设一产品的架构由两块PCB,PCB由连接器直接对接,其中主板PCB上接有一条通信线缆,PCB之间的连接器间距2mm,长度2cm,连接器中传输的信号最高频率25MHz,电平为2.5V,工作电流为25mA。高频电流流过连接器,在连接器上形成一个面积S=0.4cm^2的高频电流环,如图所示:

信号频率25MHz,5倍频为125MHz,该信号在125MHz处的谐波电流为I5:

I5=0.45*25mA/5=2.25 mA

此环路在125MHz频率下,距离环路3m处产生的差模辐射电场场强为:

E=1.3SIF^2/D=1.3*0.4*0.00225*125*125/3=18.2μV/m

转化为分贝值,转化公式为:由dB=20lgV得,dBμV/m=20lgμV/m=20lg18.2=25.2dBμV/m。

在这个产品设计中,由环路导致的差模辐射为25.2dBμV/m,其实除了差模辐射外,这个产品还有共模辐射产生,PCB1和PCB2之间高速的信号通信时,当PCB2上有高速信号25MHz流向PCB1时,GND1上产生一个高速的回流信号流向GND2,所以PCB1和PCB2之间存在一个电位差△U,如下图所示。

△U=I*RL=I*2πFL,F是5倍频信号的频率125MHz,L是2cm长的连接器Pin针的寄生电感,约为20nH(估算为10nH/cm), I为5次谐波电流I5=2.25mA, RL是电感的等效阻抗,在125MHz频率下,GND1和GND2之间产生的电压差:△U=2πFLI=2*3.14*125MHz*20nH*2.25mA=35mV。

△U通过线缆对参考地的等下电阻Zc和GND1对参考地的寄生电容C构成了共模电流的回路。在回路中,共模电流流过线缆,当线缆长度与信号波长可以相比拟时,就会产生辐射。

假设GND1的面积为10cm*8cm,GND1到参考地的距离一般为0.8m,寄生电容估算为3pF。

电路板或金属外壳与参考大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可用如下公式估算:

Ctotal=Cplates+Cintrinsic

Cplates=ε0* S/d

Cintrinsic=4πε0*D

式中:

Ctotal为总寄生电容,单位为pF;

Cplates为平面电容,单位为pF;

Cintrinsic为固有电容,单位为pF;

ε0 为真空介电常数,8.85×10^(-12)单位F/m;

S为金属板或电路板的表面积,单位为m2;

d为金属板或电路板到参考大地之间的间距,单位为m;

D为金属板或电路板的等效对角线,单位为m;

对于表面积为S,对角线长度为D的浮地设备,寄生电容可用下面式子近似计算:

Cintrinsic=35D

Cplates=9S/d

GND1对参考大地的寄生电容:D=0.128,S=0.1*0.08=0.008,d=0.8m

Cintrinsic=35D=4.48pF

Cplates=9S/d=0.09pF

Ctotal=Cplates+Cintrinsic=4.57pF

线缆对地的阻抗约为150~250Ω之间,它是由电缆的寄生电感Lc和对地的寄生电容Cc决定,其中Lc=1μH/m,Cc=20~50pF/m之间,Zc==150~250Ω。

在125MHz下流过电缆的共模电流为流过GND2对地的寄生电容C的电流:

Icm5=2π*F5*C*△U5=2π*125*4.57*35mV=124.9μA

当电缆长度大于信号波长一半时,线缆在自由空间产生的辐射场强为:

E=60*I/D=60* Icm5/D=60*124.9/3=2498μV/m,换算成分贝值为67.95dBμV/m。

该产品设计中由124.9μA的共模电流在3米场测试中,经由线缆产生的共模辐射远远要大于产品中的共模辐射,在产品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共模电流带来的影响,降低连接器阻抗和GND1对地的寄生电容是关键,增加连接器接地的Pin数可以降低连接器之间的阻抗。给产品增加金属外壳可以减小GND1对地的寄生电容。

------------------------------------------------------------------------------------------------------------------------

四、空间辐射

1、近场与远场

近场与远场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指导我们优化EMC有重要作用。

近场与远场的分界线是d=λ/2π,λ是波长,当天线距离小于d时是近场,大于d时是远场。

偶极子近场范围内电场更强,电场随距离衰减更快;

环形天线近场范围内磁场更强,磁场随距离衰减更快。

但不管是偶极子天线还是环形天线,在远场范围内,电场、磁场随距离衰减速度一致,此时的波阻抗为377Ω,这是重要的参数。

------------------------------------------------------------

2、空间辐射噪声抑制

这部分介绍屏蔽材料对电波干扰的抑制,也叫做电磁屏蔽。

屏蔽效果可以用SE = R + A近似表示,R表示反射损耗,A表示衰减损耗。

反射损耗R是利用阻抗不匹配,将噪声反射,来抑制干扰,和阻抗非常相关,记不记得前文的377Ω?

而衰减损耗是利用高频趋肤效应来衰减电磁波,和屏蔽材料、频率有关。

前文提到过远场波阻抗是377Ω,而铜板等屏蔽材料是高电导率材料,其阻抗非常非常小,10MHZ时,铜的固有阻抗大约只有1mΩ,相差了30万倍,铁的阻抗也非常小,远场波阻抗与屏蔽材料阻抗差距巨大,产生反射,因此单看反射系数,就可以达到100dB的衰减效果。

如果使用导电率更高的材料,反射损耗就更多,屏蔽效果就越好。

从下图也可以看出,使用更厚的材料,衰减损耗就更多,屏蔽效果也越好。

在交流条件下,由于导体内部电磁场能量的消耗,电流集中于导线表面,这就是趋肤效应。
受趋肤效应影响,在交流条件下的导线的实际电阻较直流时大,且频率越高,电阻越大。

趋肤深度是评价趋肤效应强度的参数,相同尺寸的不同材料,趋肤深度更小的材料对干扰衰减更强,抑制干扰的效果越好。

下图是本节重点!

铁的电导率比铜低,但磁导率比铜高。

从下图可以解读出,相同频率时,铁比铜趋肤深度更小,即由于铁的磁导率高,衰减损耗更大,衰减损耗引起的抗干扰效果更好。

从上图还可以解读出,频率越高,趋肤深度就越小,因此高频时即使用非常薄的金属材料就可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但是!

如果频率很低,那么趋肤深度就很大,抑制低频干扰需要非常厚的屏蔽材料,此时使用高磁导率的铁等材料屏蔽效果更好。

高频干扰屏蔽电场,选用较薄材料;低频干扰屏蔽磁场,使用较厚材料就是这么来的。

------------------------------------------------------------------------------------------------------------------------

五、总结

产品中产生辐射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工作的差模信号构成环天线,造成PCB板级的辐射,注意控制信号的频率,电流大小及环路面积。第二种就是由地电位差造成的共模电流,当外接线缆长度与信号波长相近时会由线缆产生共模辐射,共模辐射相比于差模辐射往往更严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共模电流的大小、路径,尽量避免共模电流由线缆泄露,造成严重的辐射。

------------------------------------------------------------------------------------------------------------------------

EMC实验中RE理论干扰源的详细分析相关推荐

  1. C语言函数调用时候内存中栈的动态变化详细分析

    先了解如下几点知识和过程: * 冯诺伊曼体系计算机程序指令代码都是提前从硬盘加载进入内存从而执行的(如果是哈佛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指令代码是直接在外存里面执行的,具体可以看我这篇文章,计算机冯诺伊曼体系结 ...

  2. 数学建模matlab 优化模型,数学建模实验中三种优化模型的分析

    1. 引言 在20世纪中期,数学建模 [1] 就在欧美国度首次被发现,而在中国的呈现稍晚些,但是大约在80年代初始咱们国家也就有了.它的核心即是创立数学模型 [2] ,使得问题获得最优化的解决.而数学 ...

  3. 轨迹分析_解析几何中的轨迹问题中经典问题,有详细分析及其解答

    曲线与方程是解析几何的重点,解析几何问题都 离不开对曲线与方程的研究,因此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就成了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一个重点问题.纵 观 曲 线的轨迹 方 程 问 题,可发现其题型典型. 一.直接法 ...

  4. tdd干扰波形_LTE中5大干扰源的产生分析

    通过本文了解LTE中阻塞干扰,杂散干扰,邻信道干扰,交调干扰,加性噪声干扰分析. 加性噪声干扰:干扰源产生在被干扰频段的噪声.包括干扰源的杂散.噪底.邻道.发射互调等噪声,加性噪声是通过功率直接叠加的 ...

  5. powerquery分组_Power Query中的Table.Group函数详细分析

    在我们操作过程中,使用分组依据进行汇总计算的操作应该是非常的多的,我们对于这个函数还是非常有必要深入了解下. Table.Group 按为每行指定的列 key 中的值对 table 的行进行分组. 对 ...

  6. oracle asm中candidate,【Oracle ASM】关于asm实例与db实例中的磁盘状态_详细分析过程...

    现象描述ITPUB个人空间O Q9g.B,c/j操作系统: Enterprise Linux 5.5ITPUB个人空间z7f$Lu#\"f V :oracle 10.2.0.4 RAC+AS ...

  7. Oracle数据库中闪回恢复的详细分析

    Oracle9i开始提供闪回查询,以便能在需要的时候查到过去某个时刻的一致性数据,这是通过Undo实现的.这个功能有很大的限制,就是相关事务的undo不能被覆盖,否则就无力回天了.oracle10g大 ...

  8. sql server 并发_并发问题– SQL Server中的理论和实验

    sql server 并发 介绍 (Introduction) Intended audience 目标听众 This document is intended for application dev ...

  9. 浏览器实验中的故障排除

    NewVoiceMedia 全球电信与服务经理Alfred Brooks 遇到了客户联络中心代理报告的严重降级音频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他是如何一步步分析问题并最终确定错误是由Chrome实验中对AEC3 ...

最新文章

  1. node mysql await_node.js中对 mysql 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和async,await处理
  2. ebs查看服务状态_浅析AWS KMS密钥管理服务
  3. 丁钧:移动,未来的王
  4. 赵泽良:规范引导数字平台健康发展是时代面临的新课题
  5. nodejs实战《一起学 Node.js》 使用 Express + MongoDB 搭建多人博客
  6. iOS 使用UIView的一种有效方法
  7. vue3代码的组织形式
  8. 【2021最新版】Linux面试题总结(48道题含答案解析)
  9. caj转换成word方法免费
  10. 雅虎新频道Buzz截图,Digg竞争者?
  11. go语言学习-Any类型
  12. STM32F103ZET6开发板实现跑马灯实验
  13. Type-c接口及其协议介绍
  14. python数据可视化—WordCloud词云图
  15. 15道HTML5基础面试题(附答案)
  16. Adversarial Learning
  17. python 动态图表 大屏_爱了!Python 动态图表太太太秀了!
  18. 丢手帕问题 java_java入门小程序—17人游戏(丢手绢问题) | 学步园
  19. 礼物说仿写项目iOS源码
  20. (Java实现) 洛谷 P1115 最大子段和

热门文章

  1. kafka版本历史,含爱奇艺,小米,腾讯,阿里
  2. 那一池墨香,似翩翩惊鸿
  3. linux使用日文键盘布局,中文系统下如何使用日文键盘布局
  4. live Server的使用
  5. 索尼相机A卡格式化MP4视频的数据恢复案例
  6. 张维真:夫妻相处的人生哲学
  7. ftp服务器怎样优化,FTP服务器的搭建优化
  8. goahead 用action方式实现动态页面
  9. 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无线网连接
  10. 你会这些基础的linux运维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