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施一公

本文摘自《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有删减

《中国科学报》 (2023-04-21 第3版 读书)

近日,西湖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出版了首部作品《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这本书写给教育科研工作者,写给青年学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本书首次公开40张珍贵私人照片,横跨50多年个人成长之路:1972年至2022年,完整记录了他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走过的每一步。其中也分享了他提高英文阅读和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

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比较强,不善于读书。1985—1989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读本科期间,我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我受到的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只有两个。

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蒲慕明老师开设的“生物英语”系列讲座,隐约记得蒲先生让我们阅读一些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之类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内容很有意思。但课程时间较短,暑假过后我也没有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

二是与《生物化学》这门课有关。与现在的清华生命科学学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上大学期间的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都用中文教材,老师都用中文讲课。只有郑昌学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采用了《伦宁格生物化学原理》(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而且郑老师要求我们每次课后阅读10~20页教材,大多数同学因此感觉到专业英文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1990年4月至7月初,我在美国艾奥瓦州埃姆斯小镇的艾奥瓦州立大学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赫伯特·弗洛姆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当时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

有一次,弗洛姆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生物化学期刊》里的一篇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6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我的感觉是《生物化学期刊》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儿苦不堪言。

为了能给弗洛姆教授和师兄师姐留下好印象,第二天我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读第二遍,还做了总结。第三天我在组会上的表现总算没有给清华丢脸。但是,前前后后我已经搞不清楚自己为了这一篇文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1990年7月我转学到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以后,与本科来自北大的虞一华同在一个博士生项目里。虞一华大我一岁,来巴尔的摩之前已经在夏威夷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科研论文的阅读能力比我强很多。他常常在项目办公室里拿着《科学》和《自然》杂志津津有味地阅读,我很眼馋,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枯燥的文章有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他在读很有意思的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能有什么意思?虞一华给我讲了好几个故事: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如何深陷泥潭,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争辩如何激烈,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究竟是谁发现的,等等。我真没想到,学术期刊上会有这么多我感兴趣并能看懂的内容。

从那时起,每一期新的《科学》和《自然》一到,我开始尝试着阅读里面的新闻和研究进展介绍。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新闻与评论》《研究新闻》《新闻与观点》《视角》等栏目,文笔平实,相较于专业的科研论文来说很容易读懂。有时,我还把读到的科研新闻讲给我的同事或朋友们听,而同事的提问和互动对我又是更好的鼓励。除了《科学》和《自然》,我也常常翻看《科学美国人》杂志

与《细胞》《生物化学期刊》等非常专业的期刊不同,《科学》和《自然》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于科普教育的。

《科学》的《视角》和《自然》的《新闻与观点》栏目都是对重要科学论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一般有1~3页,比较通俗易懂,较易入门。读完这些文章后,再读原始的科学论文便感觉好多了。而且你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专家的分析进行比较,找找差距,有时甚至还能找回来一点儿自信。

从199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到在清华大学当教授,我总是告诉自己实验室的所有年轻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下面这几点读科研论文的体会,也希望学生跟我学习

1. 请每位学生每周关注《科学》和《自然》,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还应该留心《细胞》。

如果时间有限,每周花一个小时读读这几种周刊里的文章标题及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论文的摘要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基本能够跟踪本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同时开阔视野,大概知道其他领域的动态。

2.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细读《科学》和《自然》里的新闻及科研论文。

如果该科研论文刊发在《新闻与观点》或《视角》栏目,就先读这些文章,这类导读文章会提炼问题,就好比老师事先给学生讲解一番论文的来龙去脉,对学生阅读原始论文有很大帮助。

3. 在读具体的科研论文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文章的主线逻辑,文章中的所有思路都是按照这个主线逻辑展开描述的。

所以,我一般先读“引言”部分,然后快速地看一遍正文的数据展示图。大概知道这条主线之后,才一字一句地去读“结果”和“讨论”。

4. 当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实验或结果分析时,不必花太多时间深究,而要力求一口气把文章读完。

也许你的问题在后面的内容中已有解答。这与听学术讲座非常相似。你如果想每个细节都听懂,留心每一个技术细节,那你听学术讲座不仅会很累,而且也许会因为深究一个小技术环节而影响了对整个讲座逻辑推理及核心结论的理解。

5. 对个别重要的文章和自己领域内的科研论文,应该精读。

对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每一篇论文,则必须逐字逐句地读。对于这些论文,不仅要完全读懂,理解每一个实验的细节、分析过程、结论,还必须联想到这些实验和结论对自己课题的影响和启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6. 科学论文的阅读水平是循序渐进的。

每个人一开始都会很吃力,所以你有这种感觉也不要气馁。坚持很重要,你一定会渐入佳境。当有问题时或有绝妙分析时,你应该与师兄、师姐或导师讨论交流。

7. 科研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科研论文的阅读。

每一位博士生必须经过严格的科研论文阅读训练。除了自己的习惯性阅读,还应该在研究生阶段选修以阅读分析专业文献为主的一至两门课,在实验室内也要有定期的科研论文讨论。如果你的实验室还没有这种讨论,同学们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

8. 前面几条都是讨论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阅读能力的,但是一旦入了门,就要学会批判性阅读。

不要迷信已发表的论文,哪怕是发表在非常好的期刊上的。要时刻提醒自己:该论文的逻辑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实验证据是否支持结论、你能否想出更好的实验、是否可以在此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重要问题,等等。

《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施一公著

中信出版集团、大象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天外有天,读科研论文是一件很简单但也很深奥的事情。一般的学生常常满足于读懂、读透一篇好的论文,优秀的学生则会举一反三,通过查找相关参考文献以全方位了解整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进展。

我从1990年对学术论文一窍不通到1996年博士后期间变得得心应手,还常常帮助同事进行分析,曾一度认为自己达到精通的水平。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严重不足,颇为羞愧。

1996年,是Smad蛋白发现及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研究最激动人心的一年。哈佛医学院的惠特曼实验室在10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TGF-β信号通路中MAD蛋白的转录同伴》的文章。

读完之后,我正好遇到TGF-β领域的著名学者琼·马萨戈,便对琼评论说:“我不清楚为什么这篇文章能以长文形式在《自然》发表,他们只是找到了另一个Smad相互作用蛋白,而且数据质量很一般。”

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琼马上回应我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篇文章把细胞质Smad蛋白连接到细胞核中,并鉴定了一个转录因子作为其相互作用蛋白,现在TGF-β信号通路完整了,这是一篇出色的《自然》文章。”

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原来大师的视野和品位远远在我之上。从那以后,我也开始从整个领域的发展方面来权衡一篇文章的重要性,这件事对我此后为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审稿、自己的实验室选择研究课题都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如今,我阅读一篇本领域内的科研论文非常顺利,而且常常可以看出一些作者没有想到或分析到的关键点。回想从前,感慨万千,感谢蒲慕明、郑昌学、虞一华、约翰·戴佳雷、杰里米·伯格、琼·马萨戈等老师和同事对我的帮助。我很留心,也很用心。

希望所有的学生也能通过努力和坚持,对英文科研论文的阅读得心应手。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3-04-21 第3版 读书),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推荐阅读

  • 西电IEEE Fellow团队出品!最新《Transformer视觉表征学习全面综述》

  • 润了!大龄码农从北京到荷兰的躺平生活(文末有福利哟!)

  • 如何做好科研?这份《科研阅读、写作与报告》PPT,手把手教你做科研

  • 奖金675万!3位科学家,斩获“中国诺贝尔奖”!

  • 又一名视觉大牛从大厂离开!阿里达摩院 XR 实验室负责人谭平离职

  • 最新 2022「深度学习视觉注意力 」研究概述,包括50种注意力机制和方法!

  • 【重磅】斯坦福李飞飞《注意力与Transformer》总结,84页ppt开放下载!

  • 2021李宏毅老师最新40节机器学习课程!附课件+视频资料

欢迎大家加入DLer-计算机视觉技术交流群!

大家好,群里会第一时间发布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前沿论文解读和交流分享,主要方向有:图像分类、Transformer、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点云与语义分割、GAN、超分辨率、人脸检测与识别、动作行为与时空运动、模型压缩和量化剪枝、迁移学习、人体姿态估计等内容。

进群请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如图像分类+上交+小明)

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相关推荐

  1. 阿凯的第一个作品---自我介绍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怎么样,是不是没见过这个新来的人呢? ...

  2. VIPKID从“快进键”到“慢进键” 的自我突围。

    1VIPKID 想要站回在线教育的"舞台"中央 VIPKID 开始赚钱了. 前不久,VIPKID 宣布,公司单位运营利润 (UE) 连续两个季度为正,90% 的渠道首单实现盈利.V ...

  3. 理想世俗化:受挫的年轻一代 未来在哪里

    一个人要彻底弄死他的自我的话,是绝对不可能的-理想也是如此. 但在今天,说到"理想",已然是一种社会隐痛了.这正暗示了某种秘密:"理想"在今天的命运,大概就是无 ...

  4. 大学计算机技巧讲座新闻稿,计算机学院举行“立足现实,守望理想”讲座

    5月21日晚7:30,西南财经大学匡松教授莅临我校,在新区二期A215教室作了题为"立足现实,守望理想"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计算机学院院长李明东教授主持,党总支书记王锦,副院长赖晓 ...

  5. 永恒的伊甸园—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许多人都会试著比较宫崎骏的世界,与迪士尼的异同,甚至揣想这东西方最大的动画园地,是不是能够携手合作?但宫崎骏曾在访谈中多次表示∶ 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只是单纯的欢乐.织梦乐土,在五十年前与五十年后观赏 ...

  6. 2014校园招聘_腾讯2014校园招聘

    目录: 1.腾讯201 4 校园招聘简介 2.讯招聘常见问题解答 3.腾讯职业发展&薪酬待遇 4.腾讯校园招聘笔试经验 4.1 腾讯用户研究/ 交互设计笔试题目回忆版(杭州)-2012.10. ...

  7. 人物志 | MIT科技创新“远见者”:美团NLP负责人王仲远

    总第331篇 2019年 第009篇 2019 年 1 月 21 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 2018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35 Innovato ...

  8. 人物志 | MIT 科技创新“远见者”:美团 NLP 负责人王仲远

    2019 年 1 月 21 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 2018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35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美团 ...

  9. 豆瓣到底是什么?靠什么盈利?

    自2009年新浪推出微博产品后,中国的社交网络进入了新的格局.之前风靡的人人网.开心网在面对微博的冲击时也纷纷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去粗取精,把握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平台优势.而一家具备独特定位的社区网站, ...

最新文章

  1. 多线程基础(五)NSThread线程通信
  2. 一个tomcat部署俩个java web项目
  3. Layout布局(补充)
  4. (转)关于eclipse的TestNG的插件安装方法
  5. json.stringfy()和json.parse()
  6. 自定义文件系统类加载器
  7. pku2192---Zipper(动态规划题,随机组合两个字符串)
  8. 最新如何在CentOS6版本上安装Teamviewer
  9. air 打开外部exe,bat文件的方法
  10. 【C语言程序设计(2020版)】C语言基础入门教程,零基础教学视频教程
  11. educoder——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实训——实验二 - 面向对象
  12. 微信引流技巧,精准日加100+粉丝
  13. Python还原微信好友已撤回的微信消息
  14. Dev Express Report 动态表头设置
  15. ADO.NET Data Providers
  16. 虚拟机安装Linux(ubuntu)
  17. Linux中合并多个Pdf文件(使用pdfunite,合并比较简单)
  18. Arduino基础1
  19. 腾讯企业邮箱 java_使用腾讯企业邮箱调用SpringMail或者JavaMail发送邮件的发送服务器设置...
  20. 【Python语言基础】——Python NumPy 数组副本 vs 视图

热门文章

  1. 最小二乘拟合n阶多项式【Matlab】
  2. 汇编指令学习(CMP,TEST)
  3. 完美兼容MIC5203-3.3BM5的高压LDO-CSM5133SE/CSM5130SE
  4. R语言机器学习之caret包详解(一)
  5. 【Maven教程】-Maven基础篇(概念、思考、安装)
  6. 最新版NASA官方网站数据下载流程——以MODIS数据演示为例
  7. Win10 平台下, LightGBM GPU 版本的安装
  8. Neo4j 简单入门
  9. 解决单点故障 - 有状态服务的高可用
  10. 《图解密码技术》笔记13:PGP-密码技术的完美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