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www.elecfans.com/yuanqijian/dianrongqi/20171112578277.html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电容退耦原理
  采用电容退耦是解决电源噪声问题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对提高瞬态电流的响应速度,降 低电源分配系统的阻抗都非常有效。

对于电容退耦,很多资料中都有涉及,但是阐述的角度不同。有些是从局部电荷存储(即 储能)的角度来说明,有些是从电源分配系统的阻抗的角度来说明,还有些资料的说明更 为混乱,一会提储能,一会提阻抗,因此很多人在看资料的时候感到有些迷惑。其实,这两种提法,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已。

去耦电容在集成电路电源和地之间的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1μF。这个电容的分布电感的典型值是5μH。0.1μF的去耦电容有5μH的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效果,对40MHz以上的噪声几乎不起作用。1μF、10μF的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噪声的效果要好一些。每10片左右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或1个蓄能电容,可选10μF左右。最好不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两层薄膜卷起来的,这种卷起来的结构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要使用钽电容或聚碳酸酯电容。去耦电容的选用并不严格,可按C=1/F,即10MHz取0.1μF,100MHz取0.01μF。

退耦原理: (去耦即退耦)
  高手和前辈们总是告诉我们这样的经验法则:“在电路板的电源接入端放置一个1~10μF的电容,滤除低频噪声;在电路板上每个器件的电源与地线之间放置一个0.01~0.1μF的电容,滤除高频噪声。”在书店里能够得到的大多数的高速PCB设计、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经典教程中也不厌其烦的引用该首选法则(老外俗称Rule of Thumb)。
  在直流电源回路中,负载的变化会引起电源噪声。例如在数字电路中,当电路从一个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时,就会在电源线上产生一个很大的尖峰电流,形成瞬变的噪声电压。配置去耦电容可以抑制因负载变化而产生的噪声,是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设计的一种常规做法。去耦电容主要是去除高频如RF信号的干扰,干扰的进入方式是通过电磁辐射。
  而实际上,芯片附近的电容还有蓄能的作用,这是第二位的。你可以把总电源看作密云水库,我们大楼内的家家户户都需要供水,这时候,水不是直接来自于水库,那样距离太远了,等水过来,我们已经渴的不行了。
  实际水是来自于大楼顶上的水塔,水塔其实是一个buffer的作用。如果微观来看,高频器件在工作的时候,其电流是不连续的,而且频率很高,而器件VCC到总电源有一段距离,即便距离不长,在频率很高的情况下,阻抗Z=i*wL R,线路的电感影响也会非常大,会导致器件在需要电流的时候,不能被及时供给。而去耦电容可以弥补此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路板在高频器件VCC管脚处放置小电容的原因之一(在vcc引脚上通常并联一个去藕电容,这样交流分量就从这个电容接地。)

  配置原则如下:
  电源输入端跨接一个10~100uF的电解电容器,如果印制电路板的位置允许,采用100uF以上的电解电容器的抗干扰效果会好。
  为每个集成电路芯片配置一个0.01uF的陶瓷电容器。如遇到印制电路板空间小而装不下时,可每4~10个芯片配置一个1~10uF钽电解电容器,这种器件的高频阻抗特别小,在500kHz~20MHz范围内阻抗小于1Ω,而且漏电流很小(0.5uA以下)。
  对于噪声能力弱、关断时电流变化大的器件和ROM、RAM等存储型器件,应在芯片的电源线(Vcc)和地线(GND)间直接接入去耦电容。
  去耦电容的引线不能过长,特别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带引线。

去耦电容的作用和原理相关推荐

  1. 计算尖峰电流的目的_尖峰电流的形成及抑制与去耦电容的作用解读

    数字电路输出高电平时从电源拉出的电流Ioh和低电平输出时灌入的电流Iol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即:Iol>Ioh.以下图的TTL与非门为例说明尖峰电流的形成: 输出电压如右图(a)所示,理论上电源 ...

  2. 深入芯片内部,理解去耦电容的作用

    硬件十万个为什么 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63301593&src=3&ver=1&signature=Kqrc177hW9 ...

  3. 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的通俗解释

    旁路电容是降低电源纹波对电路的稳定性而配置的,这个电容的意义是当别人不稳定时,通过这个电容使我稳定. 去耦电容的作用是当作一个大的储能库,当自己瞬间需要较大充电电流时,主要电流由电容提高的电荷形成,而 ...

  4. 51单片机学习笔记(5)——去耦电容的相关知识介绍

    ①去耦电容的应用背景--电磁干扰EMI 现实生活中的电磁干扰种类很多,包括静电放电ESD.快速瞬间群脉冲EFT.浪涌Surge等等.电磁干扰是我们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比如一个简单的静电 ...

  5. 对耦合电容、极间电容、旁路电容、去耦电容的理解小结

    对耦合电容.极间电容.旁路电容.去耦电容的理解小结 耦合电容 一.背景 在实际应用中,常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例如,要求一个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于1M ohms(1M欧姆),电压放大倍数大 ...

  6. 如何确定去耦电容的大小?

    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1μF. ...

  7. PCB布板时去耦电容的摆放问题

    PCB布板时去耦电容的摆放问题 nnamma@sina.com 2015-12-14 下午2:57 相信刚毕业的大学生,刚进单位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老师去带,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认真并 ...

  8. 去耦电容的选择、容值计算和pcb布局布线详解

    去耦电容的应用的非常广泛,在电路应用过程中对于去耦电容的容值计算和PCB电路布局布线有一些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技巧. 有源器件在开关时产生的高频开关噪声将沿着电源线传播.去耦电容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局部 ...

  9. 为什么要使用去耦电容?去耦电容的工作原理。

    去耦电容总结 1 理想电容,实际电容? 理想电容:一个完美的电容,自身不会产生任何能量损失,在任何频率下都呈现"容性". 实际电容:实际上,因为制造电容的材料有电阻,电容的绝缘介质 ...

最新文章

  1. react 合并数组_React 常被忽视的细节。
  2. Foundation框架中常用类的介绍
  3. 如果硬盘不显示可以这么处理
  4. solr后台界面介绍——(十一)
  5. 扩展entity framework core实现默认字符串长度,decimal精度,entity自动注册和配置
  6. pycharm pyqt5 pyrrc_编程基础 | Pycharm安装、配置、快捷键
  7. js table的所有td 按行合并
  8. Codeforces Round #446 (Div. 2)
  9. Atlassian发布Bamboo 6.0和Bitbucket Server 5.0
  10. 物理机安装linux系统,物理机安装linux的三种方法
  11. Linux下conda 安装以后 activate无法使用
  12. 什么是Servlet类
  13. 详解KVM虚拟化原理
  14. java计算机毕业设计商店管理系统源码+系统+数据库+lw文档+mybatis+运行部署
  15. 塔望食品品牌策划|食品行业怎么讲好品牌故事
  16. 从命令行安装Deb文件的5种方法
  17. MongoDB 数据库基本操作
  18. java实用型:mybatis的好帮手-MybatisCodeHelperPro
  19. 【设计模式】之 Prototype 原型模式
  20.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

热门文章

  1. 设计模式之桥梁模式和策略模式的区别
  2. Csharp委托详解
  3. 互联网摸鱼日报(2023-03-03)
  4. 光通量与辐射通量之间的换算
  5. 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最近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演示文稿.PPT
  6. 使用PortTunnel工具截获前置机数据的操作
  7. signature=29c2d7f30321e08413c374e6d87fb171,来用百度密语吧!!!
  8. resouce checker插件(检测模型中没有用到的网格、martaril、图片)
  9. KMP_??_!!!_~~
  10. Vegas的MP4渲染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