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映射详细解析

1. 频点、时隙、信道

在GSM中,无线路径上是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每一频点(频道、载频TRX)可分为8个时隙,每一时隙为一个信道,因此一个TRX最多可有8个移动用户同时使用。

GSM系统中的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就是一个时隙(TS),如下图所示。

逻辑信道是根据BTS与MS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不同而定义的不同逻辑信道。

逻辑信道分为两大类: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1) 业务信道(TCH):用于传送编码后的语音或客户数据。

2) 控制信道:用于传送信令或同步数据。可分为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以及专用控制信道三种。

 广播控制信道(BCH):

频率矫正信道(FCCH):携带用于校正MS频率的消息,在下行信道中传送,点对多点(BTS对多个MS,即对整个服务小区,也称广播方式)方式传播。

同步信道(SCH):携带MS的帧同步(TDMA帧号)和BTS的识别码(BSIC)的信息,在下行信道中传送,点对多点方式传播。

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每个BTS的通用信息(小区特定信息)。在下行信道中传送,点对多点方式。在每个基站收发信台中总有一个收发信机含有这个信道,以向移动台广播系统信息。

公共控制信道(CCCH):

寻呼信道(PCH):用于寻呼(搜索)MS。在下行信道中传送,点对多点方式传播。

随机接入信道(RACH):MS通过此信道申请分配一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作为对寻呼的响应或MS主叫/登记时的接入。在上行信道中,点对点方式(1个MS对应于1个BTS)传播。

允许接入信道(AGCH):用于为MS分配一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在下行信道中传送,点对点方式传播。

专用控制信道(DCCH):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用在分配TCH之前的呼叫建立过程中传送系统信令。例如:登记和鉴权在此信道上进行。在上行和下行信道中传送,点对点方式传播。

慢随路控制信道(SACCH):它与一个TCH或一个SDCCH信道相关,是一个用于传送连续信息的连续数据信息,如传送移动台接收到的关于服务及邻近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测试报告,这对移动台参与切换时必要的;它还用于MS的功率管理和时间调整。在上行和下行信道中传送,点对点方式传播。

快随路控制信道(FACCH):它与一个TCH相关。工作于借用模式,即在话音传输过程中如果突然需要以比SACCH速度高得多的速率传送信令信息时,则借用20ms的话音(数据)来传送。一般在切换时发生。由于语音译码器会重复最后20ms的话音,因此这种终端不会被用户察觉。

其中,FCCH、SCH、BCCH、PCH、RACH、AGCH信道均是在下行或上行的BCCH载频的0时隙上传送。

2. 时隙的时间

如上所示:1 TDMA frame = 8 time solts;

1 time slot = 15625 symbol durations;

1 symbol duration = 48/13 us;

因此,1帧 = 8 * 15625 * 48/13 us = 4.615ms;

在系统消息下发的时候,具体下发哪个系统消息是通过TC来决定的,TC = (FN DIV 51) MOD 8,因此TC的循环周期为51 * 8 = 408帧。这样可以计算出每个系统消息发送的具体时间。

3. 帧、复帧

在TDMA多址方式中,每个载频被定义为一个TDMA帧,每帧包括8个时隙(TS0~7),每一帧都有一个TDMA帧号(因GSM对信息进行加密的计算加密序列的算法是以TDMA帧号作为一个输入参数的),因此有了TDMA帧号,移动台就可判断控制信道TS0上传送的是哪一类逻辑信道信息。

每一个TDMA帧含8个时隙,每帧长4.615ms,每个时隙含156.25个码元,占0.577ms。

TDMA帧号是以3.5小时(2715648个TDMA帧)为周期循环编号的。每2715648个TDMA帧为一个超高帧,每一个超高帧又可分为2048个超帧,一个超帧持续时间为6.12s,每个超帧又是由复帧组成。

复帧分为两种类型:

26帧的复帧——它包括26个TDMA帧,持续时长120ms,51个这样的复帧组成一个超帧。这种复帧用于携带TCH(和SACCH加FACCH)。

51帧的复帧——它包括51个TDMA帧,持续时长3060/13ms。26个这样的复帧组成一个超帧。这种复帧用于携带BCH和CCCH。

4. 突发脉冲序列

TDMA信道上一个时隙中的信息格式称为突发脉冲序列。共有五种类型:

a) 普通突发脉冲序列(NB):用于携带TCH以及除RACHA,SCH和FCCH以外的控制信道上的信息。

b)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序列(FB):用于移动台的频率同步,它相当于一个带频移的未调载波。此突发脉冲序列的重复称为FCCH。

c) 同步突发脉冲序列(SB):用于移动台的时间同步,它包括一个易被检测的长同步序列并携带有TDMA帧号和基站识别码(BSIC)信息。这种突发脉冲序列的重复称为SCH。

d) 接入突发脉冲序列(AB):用于随机接入,它有一个较长的保护间隔,是为适应移动台首次接入(或切换到另一个BTS)后不知道时间提前量而设置的。移动台可能远离BTS,这意味着初始突发脉冲序列会迟到一些到达BTS,由于第一个突发脉冲序列中没有时间调整,为了不使第一个突发脉冲序列与下一时隙中的突发脉冲序列重叠,此突发脉冲会短一些。

e) 空闲突发脉冲(DB):此突发脉冲序列在某些情况下由BTS发出,不懈怠任何信息。

5. 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假设:每个小区有若干个载频,每个载频都有8个时隙,定义载频数为C0、C1、…、Cn,时隙数为T0、T1、…、T7。

1) 控制信道的映射

如果某小区超过一个载频,则该小区载频C0上的TS0就映射广播和公共控制信道(BCCH、FCCH、SCH、PCH、AGCH、RACH)。

    下行链路:

BCCH+CCCH下行映射规则如下所示:

其中,F即FCCH、S即SCH、B即BCCH、C即CCCH、I即IDLE。即使没有寻呼或接入进行,BTS也会再C0上发射,用空闲突发脉冲序列代替。

51帧的复帧是用于携带BCH和CCCH,因此51帧的复帧中共有51个TS0,所携带的控制信道排列的顺序如下所示,次序列在第51个TDMA帧上映射一个空闲帧之后开始重复下一个51帧的复帧。

注意:此处在之前理解的时候有一个误区,我以为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发送的东西应该一样。其实,不然,在发送时就是按照这种映射规则,在一个51复帧的第一个TDMA帧的T0时隙发送FCCH数据,第二个TDMA帧的T0时隙发送SCH数据,以此类推。还有最关键的要注意,这里的映射只发生在TS0时隙上。

下行链路C0载频上的TS1时隙用于映射专用控制信道。它是102个TDMA帧复用一次,三个空闲帧之后再从D0开始,如下所示:

其中,Dx(SDCCH)—— 此处移动台x是一个正在建立呼叫或更新位置或与GSM交换系统参数的移动台。Dx只在移动台x建立呼叫时使用,在移动台x转到TCH上开始通话或登记完释放后,Dx可用于其它MS。

Ax(SACCH)—— 在传输建立阶段(也可能是切换时)必须交换控制信令,如功率调整等信息,移动台x的此类信令就是在该信道上传送。

    上行链路:

上行链路载频C0上映射的TS0是不包含上述各信道的,它只含有随机接入信道RACH,用于移动台的接入,如下图所示,给出了51个连续TDMA帧的TS0:

由于是专用信道,上行链路载频C0上的TS1时隙与下行链路上具有同样的结构,即意味着对一个移动台同时可双向连接,但时间上有个偏移,如下图所示,其中Dx、Ax与下行链路定义相同:

2) 业务信道的映射

用于携带TCH的复帧是26帧的,因此有26个TS2,第26个TS2时隙是空闲帧时隙,空闲帧时隙之后序列从头开始(即以空闲帧时隙I作为重复序列的开始或结尾)。

下行链路:

除了映射控制信道以外的时隙均映射业务信道(TCH),映射方法如下图所示,图中仅给出了下行C0上的TS2时隙的映射构成:

其中,T(TCH)—— 编码语音或数据,用于通话

A(SACCH)—— 控制信号。用于移动台接收命令改变输出功率、了解应监视哪些BTS的BCCH、向系统报告从周围BTS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等。

I(IDLE)—— 空闲帧。它不包含任何信息,主要用于配合测量。

上行链路:

上行链路的结构与下行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个时间的偏移,也就是说上下行的TS2是在不同时间出现,时间偏移约3个时隙。

注意:

控制信道的配置是依据每小区(BTS)的载频(TRX)数而定的。小区信令信道配置如下表所示:

关于这个表的理解,是当小区只有一个频点时,在TS0上会按照“1X BCCH + CCCH + 4SDCCH/4(TS0)”的格式发送。这时的帧格式和上面映射时的帧格式就不一样了,此时格式如下:

此时的循环周期就是102。

如果有多个频点,则可能有多个信道发,每个信道发送不同的东西。例如,当频点数为2~5的时候,就是一个频点发送“BCCH+CCCH(TS0)”,一个频点发送“8SDCCH/8”。

总结:

综上所示,可知在C0载频上的全部TS为:

TS0:逻辑控制信道,重复周期为51个TS

TS1:逻辑控制信道,重复周期为102个TS

TS2~TS7:逻辑业务信道,重复周期为26个TS

其它所有载波(CS1~CS7)的TS0~TS7时隙全部都是业务信道TCH。

若一个小区只有一个载频C0,则它将有6个TCH(TS2~TS7)。若增加其它的载频,则其它载频的所有TS可全部用作TCH。

【大话GSM】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映射详细解析相关推荐

  1. 知识点滴 - 无线电通信(P25)的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说明:P25: Project 25, 一种对讲机使用的美国的无线电通讯标准,Phase 1和Phase 2是其两种通讯格式. Project 25(P25或APCO-25)是一套可互相通信的数字双向 ...

  2. 5G NR——传输信道、逻辑信道

    1 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名称 缩写 下行 上行 Broadcast Channel B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DL-SCH   Paging Channel PCH   ...

  3. GSM/GPRS之二-短信pdu详细解析

    目录: 一.概论 二.解析 三.编码与解码 1. 英文编码 2. 英文解码 3. 中文编码 4. 中文解码 附录 ------------------------------------------- ...

  4. [4G5G专题-56]:L2 MAC层-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MAC层包或PDU格式、MAC层复用与解复用

    目录 第1章  L2 MAC层的架构 1.1 RAN的架构 1.2 L2 MAC层的架构 1.3 MAC层的帧调度功能 第2章 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2.1 映射示意图 2.2 逻辑信道 2.3 ...

  5. 关于逻辑信道,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

    逻辑信道概念与GSM中逻辑信道的概念完全一样,按照消息的类别不同,将业务和信令消息进行分类,获得相应的信道称为逻辑信道,这种信道的定义只是逻辑上人为的定义.        传输信道对应的是空中接口上不 ...

  6. [4G5G专题-31]:物理层-物理信道、信号、映射概述

    目录 第1章 物理层信道定义 1.1 物理信道的本质 1.2 为什么要对时频资源RE进行分类与规划(划分信道) 1.3 信道的定义 1.4 信道的方向 1.5 物理层信道的位置 第2章 物理信道概览 ...

  7. 5G NR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

    无线接口可分为三个协议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 L1:主要用于为高层业务提供传输的无线物理通道. L2:包括四个子层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

  8. srsLTE源码学习:逻辑信道多路复用与MAC CE分解pdu_queue.h,pdu_queue.cc

    Logical Channel Demultiplexing and MAC CE dissassemble - 逻辑信道多路复用与MAC CE分解 CE设备:Customer Edge,客户侧边缘设 ...

  9. 【大话GSM】MS如何进行FCH、SCH和BCCH的分析及获取

    1. 关于傅立叶级数的意义 傅立叶原理表明:任何连续测量的时序或信号,都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的无限叠加.而根据该原理创立的傅立叶变换算法利用直接测量到的原始信号,以累加方式来计算该信号中不同 ...

最新文章

  1. 【笔记】与Android酱的第一周
  2. spring boot多环境配置
  3. 2018年开发者生态体系状态调查报告(第一部分)
  4. 说下Java堆空间结构,及常用的jvm内存分析命令和工具
  5. org.apache.ibatis.reflection.ReflectionException: Error instantiating class with invalid types
  6. 父类与子类间的隐藏与重写
  7. 类图的使用 c# 1613918428
  8. redis分片_Redis的持久化操作
  9. c语言第三章作业题答案,c语言第三章简单练习题及答案.doc
  10. oracle 11g 数据库恢复技术 --rman catalog
  11. 升级 webpack4 变化之处
  12. ubuntu16.04下安装配置caffe2和detectron(亲测有效,非常简单)
  13. java 队列总结queue v3 svv.docxjava 队列总结queue v3 svv.docx atitit. java queue 队列体系总结o7t 1. 队列概念 1 1.1. 队列
  14. 从零开始之驱动发开、linux驱动(二十、linux设备驱动中的并发控制)
  15. Android日常整理(一)---android返回键、Fragment、android分割线、button图片间距的设置
  16. 过QQ游戏大厅的SX保护
  17. 如何在word编辑文本框,教程来啦,怎样在word编辑文本框
  18. 什么是 DeFi(去中心化金融)?
  19. 【COCI 2011】送票
  20. synchronized批量重偏向与批量撤销

热门文章

  1. 再见,上海~非主流码农在上海的9年心路历程
  2. 中南大学胡小龙老师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3. Linux系统出现Vsftp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错误的解决_老杨风子_新浪博客
  4. GIS数据格式:Coverage
  5. java jmap 分析_Jmap 分析
  6. Oracle hh24和hh时间格式的区别 以及怎样打印含有“年月日”字符格式的日期
  7. ESP32基于Arduino框架,SD卡+MAX98357模块+MP3播放器
  8. uni-app 整包升级/更新方案
  9. 网页中动态GIF图片不动的问题
  10. OPC注册及DCOM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