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

之一  知识保护与资源开放 《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24日第8版

之二  无线互联“搅热”校园《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31日第8版

之三  络渗透校园《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4日第8版

之四  大学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21日第8版

之五  交流无止境《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28日第8版

之六  远程教育让“距离”死了《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7日第8版

之七  网络教育并非虚拟教育 《中国教育报》2003.3.14.第8版

之 八  困惑与障碍 《中国教育报》2003.3.7.弟8版

之九  同在探索之路 《中国教育报》2003年2003年3月28日第8版

之十  跨越“数字”鸿沟 《中国教育报》2003年2003年4月4日第8版

之十一 借鉴与反思 《中国教育报》2003年2003年4月11日第8版

之十二  走向未来 《中国教育报》2003年2003年4月18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一      知识保护与资源开放

有幸于2002年初随团出访美国,考察那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鉴于国内网上教育资源十分匮乏,了解美国的网上教育资源建设是此次考察团十分关注的内容。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美国的中小学很少有为缺乏网上教育信息资源而烦恼的。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怎样在海量信息面前选出自己最需要的。走访了多所学校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些原因。原来,美国社会各界尤其是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大量的图书、资料已经被数字化。利用互联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很轻松地获得相关资料和信息。

美国各州教育部和当地的学区教育部门,是各地区主要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他们负责组织的教育网站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社会各界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信息服务。因此,打开当地主要的教育网站,你看到的往往不是具体内容本身,而是大量的网址和网站链接,而且已进行了很好的分类。

和国内的教育网站相比,这里的网站页面看起来就显得过于简单了,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性,排版也是非常的简单。据当地负责人介绍,由于美国不少学校仍是通过电话线上网,而增加网页上的各种Flash动画会影响到学校的上网速度,所以网站也在尽量避免用这些页面装饰技术。

考察期间,没有人专门向我们介绍网上教育资源库是如何建的,而事实上在他们的网络上确实正在形成一个海量的资源。当地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美国的网上资源相当发达,尤其是一些图书馆已基本数字化,而且对学校也几乎是免费的。师生们通过教育网站的链接,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包括各种图片和视频资源。

一些学校也有自己的校园网,有关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评价、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设计模式以及学习材料等各种内容都可以在网站上获得。老师们需要用什么资料就到网上去找,找不到就自己做,做好的内容也会很快放到网上。

美国是一个重视知识产权的国家,但是对于网上教育资源,他们的态度却是相当的开放。不少美国同行告诉我们,只要你不是为了买卖、出版等牟利目的,大多数网上教育资源都可以免费使用。一些中小学包括大学,则不仅将他们的教育计划提供给自己的学生,而且已经开始为地区甚至全球提供课程。他们认为,地区和国际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麻省理工学院。该学院已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2000门课程全部免费上网,凡是非营利性的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该学院远程教育中心主任介绍说,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与其他学校竞争,也不是为了击败对手,而是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共享资源。他同时解释说,在美国有一种倾向,就是知识的“私有化”。学校公开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打破这种现象,让知识和教育具有更好的可获得性。他表示,非常支持和鼓励国外的教师能应用他们的教材,并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课程。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远程教育网已经有100门课程,并以稳定的速度继续发展着,同时保证每隔3—4年更新一次。

美国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试。各地各校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软件在网上公开,既是对教育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的支持,也是学校实现构建开放、整合的大课程体系目标的途径之一。

  《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24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二         无线互联“搅热”校园

尽管美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不同的州、地区以及学校之间的计算机硬件条件差距也是相当的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不但学生人均拥有计算机数量较高(能达到人均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且一些最先进的技术也已被这些学校广泛应用,其中最受师生们欢迎的就是无线互联技术。

在一些条件好的学区,校园内的无线网络应用很普遍。在这些新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随时移动,在课堂上使用起来也是相当的便捷。这种便携性更激发了师生对新技术应用的更大兴趣。对于一些新校舍来说,因为没有前期网络铺设的投入,也就不存在升级换代的问题,这些学校往往会选择一次性建成无线校园网。

我们在康州曾参观过一所微软公司的实验学校(微软在全球设有16所实验校,其中有10所在美国),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所有电脑全部无线上网。微软负责提供技术和软件的支持,学校优先享用该公司的各类资源。微软对这些学校提出的惟一要求是,迅速将成功的经验向全球推广。美方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所学校的硬件条件即使是在美国也是很领先的:每间教室都装有黑板大小的大屏幕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显示屏上有各种工具窗口。它的功能多样,不仅取代了传统的黑板,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学生和老师的板书当场进行编辑和保存,并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利用这样的网络设备,学生甚至可以收看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不过学校也对网络的安全问题有谨慎的考虑,整个校园网都安装了“校园警察”、“校园监狱”等过滤软件,同时学校和学生也签有协议,学生如不遵守学校规定,登录黄色网站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都会受到相应处罚,比如没收电脑、无法上网以及参加心理辅导等。

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在美国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上述学校的网络应用水平。对于普通的美国学校来说,典型的装备是:每个教室4—5台电脑,呈“米”字形摆放在教室的一角;电脑拥有量为每4—5个学生一台;在很多学校的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计算机也是随处可见。可以这样说,凡是有学生学习的地方就有计算机。学校也多使用较为便宜的拨号上网或ISDN上网。

  《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31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三         网络渗透校园

美国一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较早的学校,目前已经尝试将计算机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对于这些学校的师生来说,计算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普通设备,而是无法离开的重要教学工具。像加州NLMUSD学区的NORWALK高中,就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数字化高中。这所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有4年,前后投入200万美元,目前共有500多台电脑,校园内计算机可谓无所不在,另外所有教室都已联网并且可以随时登录到INTERNET上,学生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进行学习或是完成家庭作业。当然,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该校所有的课程都应用了计算机,而且在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就是在一旁进行学习指导。

由于美国的软件业很发达,专注于教育软件开发的公司也非常多。学校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所需的软件,另一方面也会自己重新开发。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同样令美国教师感到,市场上供应的教育软件总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工和改造软件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与评价,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康州教育部信息资源中心搭建的教育资源与管理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州政府对各学区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其中,当地所有公立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可以瞬间获得,比如人均计算机数、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互动水平、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教学软件的数量等等。州政府表示,这种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敦促社区、学校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很有作用,因为大家现在可以更快捷直观地感受不同学校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

除州政府外,美国各地的学区教育委员会也发挥着极大的管理作用。像康州首府地区教育委员会创建的“首府地区教育网”,每天都在为当地的35个学区、350多所学校服务着。目前已有18个学区链接到了该网站上。网站上不仅列出了所有学校的详细信息,甚至包括每位教员的详细介绍。有关各个学科教学的信息和网站也十分丰富。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正呈现爆炸性的发展。利用远程教育进行师资培训也成为了热潮。根据康州远距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数据,该州的远程教育在线注册学生数正在以每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达到4000多人,该委员会已和42所高校、12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远程教育项目。利用远程教育进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师进修计划是该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他们已建成了一套成熟的网上学习模块,所有接受培训的学员不只是在学习课程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掌握一种重要的电子学习(E-Learning)方式,这对他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4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四         大学的责任 

尽管耶鲁大学闻名世界,但她所在的纽黑文市却是一个穷地方,当地很多中小学教师还不会用电脑。因此,为当地中小学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就成了耶鲁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鼓励和吸引教师接受培训,耶鲁大学不但对教师培训不收学费,而且还会为其提供培训补助。耶鲁大学对这些中小学教师的惟一要求就是根据培训内容写出有针对性的教案。当然,这些教案要有实际意义,和教师的教学要紧密相关。

上述提到的所有培训都是免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训内容是简单或随意的。一名想接受培训的教师,首先要向耶鲁大学提出申请,在之后的1-2个月里,这名教师要和教授一起商讨培训课程及内容,等所有培训方案都定下来以后,真正的培训才会开始。这种十分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其针对性也很强,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是在学习掌握新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在思考如何将这些东西教给孩子们。目前耶鲁大学的网站上,已有了1000多个中小学教师写好的教案。这些教案对更多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学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支持无疑会对这些学校帮助很大。与此同时,当地社区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家长教育权的国家,虽然家长会是非官方的组织,但是学校在进行教育和决策时,都必定会征求家长会的意见。也正因为此,大多数的美国中小学都非常欢迎家长关心和参与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在介绍校园网的益处时,常常会强调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更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和整个学区的教育发展状况。

越来越多的学校已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讲义放在了网上;还有的学校甚至将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提前向家长开放,让家长敦促孩子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教育教学的建议反馈给社区教育委员会,也可以直接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进和帮助学校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当然,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网的魅力也同样很大,比如在家养病或是随父母度假的学生,可以上网学习每天的课程和完成作业。而家庭贫困的孩子,也不用再为买不起图书而烦恼,各式各样的网上图书几乎可以免费获得。

  《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21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五       交流无止境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非常重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信息技术则为这种文化和教育交流提供了最佳的方式和手段。

加州NLMUSD学区创建的一项“多文化理解全球研究计划”,即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学校与不同国家以及当地不同学区之间的交流。他们相信,这种交流将帮助学生在未来进入社会时,能更加自信地面对变化的世界、多文化的碰撞、新技术的发展和相互依赖的世界。

该项目不但利用各种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本学区的中小学项目校进行联网,而且还扩大到其他不同的州和国家之间。所有的项目校都会受到相关的师生培训,并通过一些共同的项目活动被紧密结合起来。这些学校具备的基本设备条件包括:3台带光驱的电脑、1台彩色打印机、1台带监控器的卡式录像机、VCR以及激光影碟机等等。

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网络认识了其他学校的学生。他们一起在网上学习和玩游戏,并相约见面。学生们对此兴趣浓厚。教师也同样学到了很多,许多教师表示,通过这个项目,一下子打开了眼界,并开始学会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他们相信,这种交流有助于自己成为一名更合格的老师。目前该项目已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负责实施,并有专门的支持资金。另外,加州NLMUSD学区的两所学校还与天津科尔斯私立小学有着长达7年的交流合作。每年双方都互派若干名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和访问。其中利用网络进行两校间的教育交流将会是未来的重要内容。

另一个值得介绍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教育技术创新项目”。这是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师生自创的对华互联网教育技术交流援助项目,起源于1996年,每年暑期都会有15名左右的该校学生自费到中国各地进行技术传播和交流。这些学生一般会分成3组,分别去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向那里的学生教授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外语等等。这些学生大多数都不会说中文,但从中国回来后他们都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开始学习中文。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在中国的教学经历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体验。直到今天,他还一直保留着和许多中国学生的联系,中间的纽带就是互联网。

除了这种实地的考察和交流外,该项目正在考虑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教学,同时他们也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目前该项目已经扩大到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并有计划向新疆、陕西、云南、湖南等中西部地区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28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六     远程教育让距离“死了” 

远程教育已摆脱边缘化角色,进入主流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优选的学习方案,已经摆脱了过去的边缘化角色,逐步进入主流。网络学习和网络大学已经成为最新的发展思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斥资1亿美元将2000门课程10年内全部免费上网的决策。

国外学者已提出了第五代远程教育的概念。他们将远程教育的模式划分为:函授模式、混合媒体模式、远程学习模式、机动学习模式和智能机动学习模式。第五代远程教育模式即智能机动学习模式的最主要优势是:极低的、近乎零的可变成本,让远程教育成为价廉质高、富有成效的最佳学习模式;越来越成熟的网上学习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日益增强的交互性,让远程教育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特征是:距离死了!这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前期塑造人类新社会最重要的力量。

家庭成为新技术学习的重要场所

随着家庭拥有计算机数量的大幅增加,一些美国教育界人士认为,今天新技术的学习更多的可能是在家庭而不是在学校,“而且,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孩子使用新技术超过成人的现象,其原因之一也是由于孩子们能在家里使用计算机。”

也正因为此,不少美国教育工作者正在尝试利用电视机传播新知识和新技能,如利用电视机上网等,“这样就会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来。”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即孩子比成人更热衷和熟悉信息技术。许多教师都面临着计算机水平不如学生的尴尬境地。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拥有了计算机时,相当多的学生已将家庭当作了他们学习新技术的第一场所。如何利用家庭和父母的力量,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传播和学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新课题。

信息技术是缩短“数字鸿沟”和“数字差距”的最佳武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已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数字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实上,即使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也同样存在着如何减小“数字差距”的问题。

美国教育界人士指出,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带来了“数字鸿沟”和“数字差距”,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同样能成为缩短和消除这些鸿沟和差距的最佳武器,“因为那些贫困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们,会因为信息技术而获得过去所无法获得的丰富教育资源,实现与发达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共享。”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建立了不少信息技术教育试点校,像康州大都市电化教学中心和EDISON中学,都有着非常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而这些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和有色人种的学龄儿童,政府全额拨款进行支持。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7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七     网络教育并非虚拟教育        

尽管网络教育在各国都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着,但仍有不少教育界人士担心孩子们因过度依赖网络而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许多人甚至认为,网络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虚拟教育,缺乏真实感和体验感。

当我们亲身体验了美国加州和印地安那州之间的一堂远程教育课后,我们对网络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网络教育并不意味着是完全的虚拟教育。

我们曾有幸在加州NLMUSD学区参与了一堂关于宇航和太空知识的远程教学课。远在美国东部印地安那州的教师和她的学生们一同出现在大屏幕电视上。这位教师用生动的讲解和大量丰富的影像资料,把我们带进了太空世界。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同时也为了弥补远程教育的“虚拟”特性,课堂上还特别准备了五颜六色的小墨镜和小扇子,这样当学生们和屏幕上的宇航员一起“飞向”太空时,孩子们戴上了小塑料墨镜并扇起了小纸扇,仿佛真的有耀眼的太阳和灼热的高温需要抵御。同时课堂上还可以品尝到宇航员常吃的脱水后的鸡蛋、苹果酱和冰淇淋……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能随时和远隔千里的老师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几乎所有的团员都被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方式所吸引。事实上,这堂远程教学课在技术方面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却值得深思。尽管学习者是通过远程传输的方式完成了整个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获得了教学信息,但是,由于有了与网上老师的互动交流,更由于整个教学活动都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使得网络教育不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缺乏真实感的虚拟教育。

尽管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国中小学,但是在学校的具体教学中,信息技术更多突出的是技术工具的特点。不管是开设正式课程的学校,还是未开设正式课程的学校,其信息技术教育都是在向学生教授如何利用这个工具进行学习和交流。信息技术课更多地只是一种课程教育,而不会像数学、物理或化学一样成为学科教育。

另外,信息技术对课程开发与编制有极大的帮助。中美两国关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过程以及课程观念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却可以相互借鉴。如康州教育信息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都编制了一套课程登录、编制和开发的平台,能帮助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编制,其使用十分方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套平台进行自己的网上教学资源建设。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4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八       困惑与障碍    

美国是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相当发达的国家,尽管如此,美国教育界在推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惑和障碍。其主要表现如下:

技术无用论和技术万能论

在美国,教育界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其实并不统一。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不可估量,但是也仍有许多人认为信息技术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技术无用论与技术万能论的争论同样存在于教育界。

另外,美国教育界还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恐惧,这种恐惧使他们排斥新技术。这也导致许多学区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和使用新技术,不得不推出各种奖励措施。学区需要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说服学校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必需的设备,同时尽可能帮助学校用最低的成本做更多的事,比如通过电话线上网。

谁说了都不算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各州和各学区自行其事,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具有很大的权力。地方学区教委会不但负责审批学区预算案及制订改善教学质量的政策,而且部分学区还兼有向市民征税用于教育的权力。由于大多数学区教委员会均由民选产生,所以学校的行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地方选民包括家长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影响。

由于公立学校的资金投入是30%靠政府,70%是当地纳税人缴的钱。学校的资金投向哪里、投入多少完全由校董事会讨论决定,遇到观念保守的董事会,对新设备的投入就不会太多。州的教育行政部门只会制定一个标准,而对于不执行标准和执行不力的学校一般也只能是加以警告而已,很难做到更多的干涉。所以,尽管州政府有权制订有关的教育法令并要求学校执行,但是如果当地的学区教委会或是地方选民不赞同,就很难推进或实施。在美国的一些学区,就常常会出现学校要投钱买技术设备但因当地选民不支持而不了了之的事情。

“数字差异”令人头痛

“数字差异”和“数字鸿沟”问题在美国的教育界同样普遍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很难弥补,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学区,也因为经济上的差距导致技术和观念上的巨大鸿沟。私立学校硬件条件普遍好一些,公立学校则会因地方政府的不同投入力度而差异较大。

缺乏有效的培训支持是大多数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些地区目前只有20%的教师做好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准备。在职教师在运用技术时缺乏专业人员的及时帮助,被认为是导致教师丧失技术使用信心的主要因素。一位负责人曾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网站,但许多老师到今天仍不会使用。

康州首府地区教育委员会有关人士在总结他们面临的挑战时,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太忙;二是教师技术水平差异大;三是不同学区的需求不同;四是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1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九      同在探索之路

网上信息良莠难辨

与我国相比,美国的网上信息资源要丰富许多,不但各种大小图书馆都已实现了数字化,而且社会各个机构也都在向数字化迈进,因此,想要到网上查找和搜集资料非常容易。

然而,人们一方面可以享受丰富的网上资源;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临信息垃圾的困扰。要想查找到相关信息,即使是对于那些经常上网、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网络高手,有时也会心灰意冷,更不用说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对于普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有时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克隆”现象

尽管美国是一个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面对信息技术如此迅猛的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更重要的是如何突破传统教育的桎梏,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同样是其教育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美国,目前也存在着将传统学习模式生硬地搬到网上的现象,此时网络教育成了传统教育的高技术化处理,甚至是传统教育的“克隆”。在访问中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正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研究着未来网络教育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学习方法等问题。他们相信,惟有理论的正确指引,才能使实践不偏离方向。

抢占信息技术的制高点是美国教育改革的全新尝试与探索,它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世界各国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采访中我们看到,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我国也普遍存在,比如:认识不足、观念滞后;设备分布不匀,“数字差异”拉大;缺乏培训支持,技术使用不当;网站质量难保,资源利用率低等。可见,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道路都不可能是平坦无阻的,都需要倾注极大的热情和努力。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大国,相信两国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中所作的探索和努力,将会对全球教育界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8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十     跨越“数字鸿沟”

与中国一样,美国也有一些计算机教育试点校。但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试点校并非是那些条件优厚的“重点校”,而是专门招收低收入家庭、有色人种及少数民族家庭孩子的混合校。这些学校几乎是全免费的,但由于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和重视,其硬件条件和师资都相当不错,有的甚至是一流的。政府的用意恐怕也在于让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能够跟上最新的技术发展,让不容忽视的“数字差距”不再继续加大。而且由于政府的支持,美国公立学校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常常会好于私立学校。

反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往往越是好学校、越是重点学校,其硬件设备越好,信息技术教育也越发达。城市薄弱校和落后地区的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上同样是输在了起跑线上。长此下去,“数字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看来,政府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减小“数字差距”,我国政府也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这些地区更多的倾斜。

另外,当前我国学校和社会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过于注意和强调其技术特性,当信息技术课程以一门学科进行实施时,学校或学生往往会注重通过分数来表现其学习能力,而这种倾向最终会导致背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初衷。

事实上,信息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种工具。应该让更多的教师理解,学习信息技术就是要帮助学生熟练地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一种学习和脑力劳动的工具。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强教师的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的计划、达到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教育的全球化,而教育的全球化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美国目前已成为互联网的优势中心。全球上亿网民赖以生存的区区13台顶级域名服务器,仅有3台部署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伦敦、东京、斯德哥尔摩)。新一轮的技术竞争正在开始,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必须正视与发达国家间的“数字鸿沟”,以及国内不同地区间可能形成的“数字差距”,继续加大和支持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投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4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十一    借鉴与反思        

应加强高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高校来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支持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传统。高校也并不认为这项工作是自己的责任。事实上,只有当基础教育真正提高了,高校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源,才会有德才兼备的学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年来,一些高校苦于学生道德素质太低,不得不从最基本的文明礼貌等道德修养抓起。

高校的优势是科研和人才,而这两点恰恰是中小学最需要的。另一方面,高校目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材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都是由高校教师来承担。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许多编写中小学教材的高校教师并不十分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只有深入到基础教育第一线,才有可能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真正发挥作用。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高校应发挥更多的作用。除更多地肩负起中小学教师培训重任的同时,还应更广泛地参与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中。比如在中小学建立实验基地等。当然,这方面也需要国家能推出更多的激励措施。

应加强和提高师资培训效率,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做好准备工作。

对教师的培训是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各地教育部门也开始实施各种师资培训计划。也正因为此,信息技术师资培训被业界看作是有巨大利润空间的市场。打着师资培训的幌子、实则为了赚钱谋取利益的各种培训机构和培训名目蜂拥而至。一些教育部门也卷入到了这种利益之争中。其结果是,钱花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拿出宝贵的时间甚至不远千里到外地参加专门的培训,却发现要么内容枯燥陈旧,要么脱离教育实际,收效甚微。更多的培训则停留在非常浅的层次上。

在硬件普及狂潮过后,师资培训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更好地进行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师资培训的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有关教育部门应在此方面发挥更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对那些反响较好的师资培训项目应帮助进行更好的推广,比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计划”等。

应加强信息技术课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面的理论研究,以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和国家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技术的融合性,要求在教育软件的开发中有一个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分工合作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是技术的不断分化和融合的过程,如多媒体技术就是集数据处理,声音、图像的接收、处理和网络连接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这就需要有计算机技术人员、美工、媒体制作人员、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内容专家、教育心理学、教师、管理人员、评价人员等各方面专家的合作。

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的前提,首先是课程设计,其次是统筹安排。现在我们是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锣。

美国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与我国网上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让我们深深感到,要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网上教育资源,单靠教育界自己的力量确实是太单薄了,社会各界均有责任和义务。也正因为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当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不断加深,以及国家继续大力扶持网上资源建设,这个问题才能最终解决。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11日第8版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之十二    走向未来        

应进一步开放国内网上教育资源

我国的网络资源建设一方面是资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已建成资源的开放性差,投资浪费严重。各地搞各地的资源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屡屡发生。很多资源即使是国家投资建设的,也常常会变成某个机构甚至个人的起家资本。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据了解,在网上教育资源建设上我国一直采用“金字塔”式的投资方式,即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中心资源库”,该中心资源库再向下辐射到各地区。这种投资强调权威,没有竞争。互联网崇尚的是一种相互尊重的文化,既相互依存和互动,又相互竞争;没有中心,资源放在哪儿都一样。如果我们建立不起这样一种文化,就建立不起真正的网络社会。

对此,我们借鉴一些学者的意见,提出三项具体建议:

★改“金字塔”式投资为相互竞争的“分布式”投资;

★国家投资建设的网站要招标、验收并明令开放其资源;

★大学、重点实验室以及学者、教授等中国的高层知识界,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国家应鼓励更多的教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放到网上,同时重视和解决好相关知识产权问题。

应关注主流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的效益

从无线技术在美国校园中的发展,我们深深感受到关注最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否则将会造成新的浪费,将会走弯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常规的视听媒体,如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等在美国仍然很普及,许多中小学仍是班班都有,处处在用。一些著名大学的教师使用投影仪也很普遍。事实上,在简便、易操作、成本低等特性方面,常规的视听媒体更具优势。

另外,像美国加州NLMUSD学区技术委员会搞的信息技术项目,可以和美国以及全球的学校合作进行课程交流,但是他们用的也主要是普通的IS鄄DN,拨号上网仍比较普遍。一位美国教师说,有些即使很老的东西,仍很有用。

在国内,以计算机为核心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很快,一场新的教育投资热正在兴起,而上述那些常规的视听媒体已遭冷落,曾经花较大代价装备的“三机一幕”,在教学中已很少有人问津,这种资源浪费和贪大求全的倾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鼓励和加速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文化及教育交流

信息技术对学校、学生间乃至全球文化教育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教育界已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这个多种族、多文化国家的重要意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不同学区、不同州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的项目非常得多。

相比之下,我们在此方面显得落后许多。事实上,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园网已经越来越普及,学校的上网条件也越来越好。利用这些条件加强与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对培养未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人才非常重要。希望更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能参与到这项重要工作之中。(全文完)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18日第8版

教育报十二篇连载——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走笔相关推荐

  1. MySQL数据库,从入门到精通:第十二篇——MySQL数据类型详解

    MySQL数据库,从入门到精通:第十二篇--MySQL数据类型详解 第 12 章_MySQL数据类型精讲 1. MySQL中的数据类型 2. 整数类型 2. 1 类型介绍 2. 2 可选属性 2. 2 ...

  2. CCNA-第十二篇-STP+ACL(下)

    CCNA-第十二篇-STP+ACL(下) 首先说说要跳跳了 立个小FLAG, 两个月内急速完成CCIE理论+LAB实操 因为接了个工作,主要我能做到就能做这份工作. 其实NP中间的点很多都会,只是因为 ...

  3. CCIE理论-第十二篇-IPV6-NDP协议

    CCIE理论-第十二篇-IPV6-NDP协议 首先我们知道 在IPV4中 A:0.0.0.1-126.255.255.255 B:128.0.0.1-191.255.255.255 C:192.0.0 ...

  4. 跟我学SpringCloud | 第十二篇:Spring Cloud Gateway初探

    SpringCloud系列教程 | 第十二篇:Spring Cloud Gateway初探 Springboot: 2.1.6.RELEASE SpringCloud: Greenwich.SR1 如 ...

  5. matlab最优控制实验报告_第十二篇 章 用MATLAB解最优控制问题及应用实例 最优控制课件.ppt...

    第十二篇 章 用MATLAB解最优控制问题及应用实例 最优控制课件.ppt 综上所述可得结论:Q=diag(1,0,0),R=2时,系统各方面响应较好. 矩阵Q变大时,反馈矩阵变大: 当Q的对角线上第 ...

  6. CCIE-LAB-第十二篇-EIGRP+EIGRP末节区域+leak map+分发列表

    CCIE-LAB-第十二篇-EIGRP+EIGRP末节区域+leak map+分发列表 实际中,思科只会给你5个小时去做下面的全部配置 这个是CCIE-LAB的拓扑图 问题 翻译:1.确保分支3分支4 ...

  7. 国外交友网站开发源码 第十二篇

    最近由于工作生活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就没有更新,这篇是国外交友网站开发源码 第十二篇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私信列表 class WechatController extends SiteControll ...

  8. 「第十二篇」漏洞扫描

    批注[--] 表示他人.自己.网络批注参考资料来源于* 书中批注* CSDN* GitHub* Google* 维基百科* YouTube* MDN Web Docs由于编写过程中无法记录所有的URL ...

  9. 农村小学计算机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摘 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

  10. 字典排序 python3_一步一步学Python3(小学生也适用) 第十二篇: 元组tuple类型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列表(List),这一篇我们将学习元组(Tuple). 一.Python元组(Tuple) python的元组与列表类似,列表使用方括号[ ],元组使用小括号(). 元组的创建跟列表一 ...

最新文章

  1. CentOS6.9 ARM虚拟机扩容系统磁盘
  2. 构建从目标到研发过程的全生命周期体验
  3. win10系统svn服务器端安装步骤,win10系统安装svn服务器的解决步骤
  4. BZOJ 1711: [Usaco2007 Open]Dining吃饭
  5. 简谈WP,IOS,Android智能手机OS
  6. vo生成MySQL表_跟我学微服务统一开发平台-代码生成器
  7. 收集 | 方便实用的在线网站
  8. 40万预算X3 glc q5买哪个好?
  9. Android4.4之Camera2预览流程APP到Driver(十四)
  10. nginx php访问阻塞,php-cgi和php-fpm,Windows环境下解决Nginx+php并发访问阻塞问题。
  11. 算法与数据结构之单链表
  12. 计算机不支持此接口,Windows10提示不支持此接口的解决方法
  13. 计算机课英语怎么读音标,【英语课堂】48个国际音标表及发音详解图
  14. asp.net+sqlserver个人简历生成系统C#项目
  15. 爬虫-爬取中国诗歌网中中国好诗栏目 - 统计词汇出现频数 - 副本
  16. ovs-vsctl设置ofport不成功处理
  17. 【UI界面开发】基本组件概述
  18. Peak prominences(峰日珥)
  19. STM32系统头文件之数据类型定义u8 u16哪里来的
  20. python:获取微信好友列表信息(二)进行导出微信好友到csv数据读取与处理

热门文章

  1. 浅谈Java的类和封装
  2. 红杉资本投资的企业汇总
  3. 基于R语言进行K折交叉验证
  4. ORCAD原理图检查
  5. 基础平台项目之树形菜单权限配置实现
  6. 爬取QQ空间说说日志、好友个人信息并进行加密
  7. nginx搭建flv、mp4流媒体服务器
  8. C程序设计——打飞机
  9. 微信内测一个手机可注册2微信号
  10. MIUI12内置软件卸载工具 MIUI系统应用 免ROOT 卸载工具